电影《赛德克.巴莱》影评:“出草”的文艺青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赛德克.巴莱》影评:“出草”的文艺青年
一个国家的电影,比任何其他艺术媒体都更为直接地反映出这个民族的心态。
而对于战争片这个类型,这一点更是如此。
由于战争电影及与战争相关的电影一般都耗资巨大,因此它会比任何类型的电影都更加鲜明地表达和反应出各种流行社会意识形态。
也就是说,我们能够从一部战争题材电影的观众反应中,看出当下社会对某个历史时期或事件的态度和思考。
而对于以“台湾本土原始民族反抗侵略者”为题材的电影来说,以何种态度和历史观去面对这个民族集体回忆上的巨大伤口,都是直接关系到影片成败的最关键所在。
此种类型的影片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也许根本没有平庸的机会——要么被观众赞誉,要么被观众唾骂。
对于《赛德克.巴莱》这部台湾电影来说,它虽然在价值观上能够被大多数中国观众所接受,在台湾以8亿新台币刷新了票房纪录,但在大陆上映时却遭遇了3d《泰坦尼克号》、《超级战舰》和《复仇者联盟》等大片,毫无疑问地在大陆票房一败涂地,仅仅1500万人民币。
在我的印象里,像《那些年》等台湾电影总给人一种“小清新”的文艺范,但是《赛德克·巴莱》一上来就是一种人猿泰山似的“原生态野蛮”。
认识导演魏德圣还是他的《海角七号》、《赛德克.巴莱》这个名字对于大陆观众来说确实很难记,我的朋友中就出现了奥德赛巴莱,塞德莱巴克,甚至还涌现了德克士巴乔!!对于《赛德克.巴莱》,你也许对雾社这个地方非常陌生,没有关系,就像你也许不知道牯岭街,但你只要知道少年杀人事件就
够了。
《赛德克。
巴莱》就是一个“出草”的文艺青年。
赛德克。
巴莱》的故事发生在台湾被日本占据时代骁勇善战的英雄莫那鲁道见证三十年的压迫统治,忍辱负重的莫那鲁道在深思后,虽知将面临灭族危机,但他明白唯有挺身为民族尊严反击,才能成为真正的赛德克人。
于是决心带领族人,循着祖灵之训示,夺回属于他们的猎场。
影片并无特别的过人之处,而是胜在对台湾原住民风俗的尽情展现,它一方面激发了台湾观众重新认识这段历史的欲望,另一方面又满足了岛外观众的猎奇心理。
相信这部影片公映后,关于雾社的书籍会卖得很畅销。
在文明与野蛮、殖民与反殖民的对峙中,文明固然可贵,但在卑躬屈膝的文明面前,野蛮的骄傲也足以让人尊敬。
《赛德克.巴莱》不是要像好莱坞电影那样,把莫那鲁道塑造成一个英雄般人物,让他高呼着“freedom”浴血厮杀,而是站在一个相对“中立”的立场上去重新审视这段历史。
因此,在表现战争残酷性的时候,战争的双方都不可避免的在犯罪——而野蛮的赛德克看起来罪孽更重。
另一个值得观察的现象是电影里对日本人的态度。
电影里的日军不是中国战争片里那种凶神恶煞的魔鬼,反而更多的是像小岛一样文明礼貌、英俊潇洒、态度温和、力图了解族人并加快他们文明化进程的知识分子形象。
在《南京!南京!》中,陆川曾试图用一个中立的视角来反思战争,而《赛德克?巴莱》虽然也是尽量保持着中立的态度,但在后殖民的文化语境下,却要不可避免的向文明也就是日军一方倾斜。
毕竟台湾目前的现代文明从一定程度上说要归功于日本。
如果说《南京!南京!》中的中立态度是一种主动的历史性选择,那么《赛德克?巴莱》里的中立视角则只能是后殖民文化语境下的被迫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