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探讨
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现代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使现代职业教育适合时代发展需求,培养合格生产一线高技能型人才,关键在教师。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又直接影响学生的优劣。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培训体系。
一、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匮乏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据统计2012 年我国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职专科院校共有1288 所,在校生人数已达1000 多万,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然而面对高职院校数量和在校学生人数的剧增,不少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结构不尽合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强,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特别是“双师型”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真正具备“双师”素质资格的教师队伍数量不足、水平偏低,教育质量还未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许多高职院校由中职转型而来,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已经被认定为“双师型”的教师“含金量”也不是很高。以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为例,教师大部分是直接由学校走向学校,课堂走向课堂,缺乏企业工作、生产实践的经验,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的更少。
青年教师居多,教学工作量过重,教师外出培训实践机会不多,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案。“双师型”教师认定往往是教师取得讲师和工程师资格证书就算“双师型”教师,这其实是一种贴标签式的行为,双师培养与实践能力相脱节。以一斑窥全豹,可以看到高职院校“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的专业课老师队伍匮乏,实践性教学并未落到实处。而外聘兼职教师在管理上不够稳定,真正能聘请到精通企业行业工作程序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任兼职教师的不多。因此,高素质“双师”师资紧缺已经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
二、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培训体系的对策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应以高职院校教师发展的实践研究和理论探索为目的,构建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培训体系。
1.“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要有针对性和适应性高职院校要培养出应用型、高端技能型人才,应具有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而我国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普遍存在实践指导能力弱,动手能力差的问题,必须建立起专业课教师定期到企业实习、实践、兼职甚至轮岗的培养培训制度。
对“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要有针对性和适应性。职业院校培训经费通常不是很充足,因此对专业课教师的培养培训应遵循以下原则:专业对口原则。教职工选学专业必须与本人所从事工作紧密相关,或者是学院的紧缺专业。必须学以致用,禁止学非所用。分批选送原则。在不影响教学、生产、工作的前提下,多为教师创造条件,有计划地选送
专业课教师到国内国外职业院校进修培训,了解掌握职业教育的发展动
态;有计划地组织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向,及时掌握本专业的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及时充实到教学中去。获得基层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提高教师技能水平。业余自学和短期岗位培训相结合原则。既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教职工进行学历方面的培训,更要注重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教师利用寒暑假短期岗位培训。下企业挂职锻炼,更新知识,掌握新技术。
2.产学研结合培养“双师型”教师鼓励教师结合专业教学改革承担科研项目、教改项目,承担与专业相关的技术应用研究项目,特别是开发与企业结合的横向技术应用课题。这样,教师在参与校企课程、校企项目、技术开发的过程中,在促进教师学术水平提高的同时,了解和掌握了行业、企业的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接触行业和企业的生产、管理实际,为专业教学改革提供第一手资料,促进“双师”教师的全面提高。高职院校还需要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学生在企业的实践学习,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共同指导,形成由学校教
师、企业技术人员以及行业专家共同组成的“双
师”结构教学团队。
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多层次的教学要求,聘请多层次的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研发人员和中高层的管理人员等为学院的兼职教师,充实到教学队伍中来。兼职教师既可以是讲授实践课、专业课、毕业实习等课程的“课程教师”,也可以聘为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大赛等项目的“指
导教师”,同时还可以担任专业建设顾问。学院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通过下企业做技术或管理顾问、进行技术服务、与企业合作完成课题等,与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促进双方的互利建设,切实建立起一支稳定的“专兼结合、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
3.建立和完善“双师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参加实践锻炼是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基本前提,是否参加实践锻炼,是衡量教师是否具备从事教学工作资格的必要条件。新上岗的青年教师要先参加实践锻炼,至少半年以上,具备相应的技能证书再上岗。教师参加实践锻炼的考核方式可以依专业不同而不同,教师参加实践锻炼的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引入末位淘汰的竞争机制。专业课教师教学实践任务完成与否,将作为“双师型”教师考核合格的重要指标。对“双师型”教师的科研考核,不应以完成论文、著作多少为衡量标准,而应以专业教学、实践和科研成果能否得到推广与应用为考核重点。将实践教学放在首位,强调职称评审对应用性、实践性能力的考评,提高“双师型” 教师的待遇,为“双师型”教师多渠道创设和筹措发展基金、培训资金,在职称评定、工资收益、职务晋升等方面向“双师型” 教师倾斜。
4.不断开发创新“双师型”师资培训新领域高职院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按市场需求不断开发创新“双师型”师资培训新领域,如校内培训、校企合作培训、高校深造、师资培养基地培训、出国研修、网络培训等等。通过国家教育部搭建的高职教育师资培养基地,有计划地组织和选派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从而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必须参加职业技能取证
培训,不断提高自已的职业能力。从相关企业聘任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行业专家、高级技术人员、技师或能工巧匠,可通过与企业合建实验室、实训基地、订单式培养等方式,由企业有关专家到学校充当“兼职教师”。大力支持青年教师结合企业岗位提高自身实践教学能力,同时,积极参与国家教育部及省、市教育部门组织的骨干教师双师素质培训及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如我院近两年选派32 名教师脱岗到企业实践,98 人到企业现场观摩,140 名专业课教师取得了本专业中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升了教师的双师素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双师型”教师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实施者,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因此,高职院校应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多方搭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平台,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培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