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本优化

合集下载

linux性能优化基础——iommu相关配置

linux性能优化基础——iommu相关配置

linux性能优化基础——iommu相关配置此篇⽂档介绍了IOMMU相关的信息:iommu和vt-d都是io半虚拟化的⼀种技术,两者很接近,只不过iommu是AMD的,vt-d是Intel的。

IO半虚拟化对⽐IO虚拟化,主要是虚拟机可直接和IO设备通信,⽽不必⾛VMM虚拟出来的虚拟IO设备。

举例来说,VMguest系统可以直接访问物理显卡并调⽤其资源,⽽不必通过VMM虚拟出来的显卡调⽤资源。

linux中检查IOMMU是否开启⼀般可以在主板BIOS/UEFI中可以找到,但是如果该硬件不⽀持虚拟化或者硬件固件被阉割但是实际上vt-d/iommu是被启⽤的。

所以通过BIOS/UEFI固件并不能保证⼀定可以看到IOMMU信息。

正确的⽅法是通过dmesg命令查看。

因为如果vt-d或者ioMmu开启并被使⽤,系统就会配置和启动DMA重映射,所以通过观察DMA是否启动来得知iommu是否开启。

执⾏以下命令:dmesg | grep -i dmar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0.144034] DMAR: IOMMU enabled[ 0.779260] DMAR: Host address width 52...[ 0.779305] DMAR-IR: Queued invalidation will be enabled to support x2apic and Intr-remapping.[ 0.781570] DMAR-IR: Enabled IRQ remapping in x2apic mode...[ 3.776139] DMAR: Intel(R)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 for Directed I/O可以看到有“IOMMU enabled”的信息,这说明此运⾏时系统打开了IOMMU。

除了⽤dmesg,还可以通过 cat /proc/cmdline 指令查看iommu是否打开。

linux系统内核参数优化-linux快速入门教程

linux系统内核参数优化-linux快速入门教程

linux系统内核参数优化-linux快速⼊门教程内核的 shmall 和 shmmax 参数SHMMAX= 配置了最⼤的内存segment的⼤⼩ ------>这个设置的⽐SGA_MAX_SIZE⼤⽐较好。

SHMMIN= 最⼩的内存segment的⼤⼩SHMMNI= 整个系统的内存segment的总个数SHMSEG= 每个进程可以使⽤的内存segment的最⼤个数配置信号灯( semphore )的参数:SEMMSL= 每个semphore set⾥⾯的semphore数量 -----> 这个设置⼤于你的process的个数吧,否则你不得不分多个semphore set,好像有process+n之说,我忘了n是⼏了。

SEMMNI= 整个系统的semphore set总数SEMMNS=整个系统的semphore总数shmall 是全部允许使⽤的共享内存⼤⼩,shmmax 是单个段允许使⽤的⼤⼩。

这两个可以设置为内存的 90%。

例如 16G 内存,16*1024*1024*1024*90% = 15461882265,shmall 的⼤⼩为 15461882265/4k(getconf PAGESIZE可得到) = 3774873。

修改 /etc/sysctl.confkernel.shmmax=15461882265kernel.shmall=3774873kernel.msgmax=65535kernel.msgmnb=65535执⾏ sudo sysctl -p可以使⽤ ipcs -l 看结果。

ipcs -u 可以看到实际使⽤的情况========================================================================linux 内存管理⼀、前⾔本⽂档针对OOP8⽣产环境,具体优化策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调整;本⽂档将在以下⼏个⽅⾯来阐述如何针对RedHat Enterprise Linux 进⾏性能优化。

优化Linux命令使用tee和grep命令同时输出到多个文件并过滤内容

优化Linux命令使用tee和grep命令同时输出到多个文件并过滤内容

优化Linux命令使用tee和grep命令同时输出到多个文件并过滤内容在Linux系统中,tee和grep是两个非常常用的命令,可以帮助我们在命令行中进行数据的处理和过滤。

tee命令用于从标准输入中读取数据,并将其写入标准输出和一个或多个文件中。

而grep命令则用于在文本中搜索指定的模式,并将匹配的行输出。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同时将tee和grep命令的输出结果写入多个文件,并且只保留符合特定条件的内容。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可以将两个命令结合起来使用。

为了更好地优化Linux命令的使用,同时使用tee和grep命令输出到多个文件并过滤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首先,需要确保你已经熟悉Linux系统中tee和grep命令的基本使用方法。

tee命令的语法格式如下:```tee [OPTION]... [FILE]...```grep命令的语法格式如下:```grep [OPTIONS] PATTERN [FILE]...```接下来,让我们以一个具体的实例来说明如何使用tee和grep命令同时输出到多个文件并过滤内容。

假设我们有一个名为"data.txt"的文本文件,其中包含了一些数据行,我们希望将这些数据行中包含特定关键词的内容分别写入两个不同的文件中。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grep命令来过滤包含关键词的数据行,并将结果输出到标准输出。

假设我们想过滤关键词为"keyword"的数据行,命令如下:```grep "keyword" data.txt```接下来,利用tee命令将上一步的输出结果同时写入两个文件中。

假设我们将结果分别写入"output1.txt"和"output2.txt"两个文件,命令如下:```grep "keyword" data.txt | tee output1.txt output2.txt```通过上述命令,我们成功地将包含关键词"keyword"的数据行分别输出到了"output1.txt"和"output2.txt"两个文件中。

Linux系统性能优化脚本使用Shell脚本实现对Linux系统性能的优化和调整

Linux系统性能优化脚本使用Shell脚本实现对Linux系统性能的优化和调整

Linux系统性能优化脚本使用Shell脚本实现对Linux系统性能的优化和调整Linux是一种常用的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服务器、个人电脑等领域。

随着系统的使用时间的增长,系统性能可能会逐渐下降,为了保持系统的高效运行,我们可以通过使用Shell脚本来进行性能优化和调整。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Shell脚本进行Linux系统性能的优化。

一、优化磁盘空间磁盘空间在Linux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磁盘空间的占用情况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运行速度和稳定性。

通过使用Shell脚本,我们可以进行磁盘空间的优化。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脚本示例,用于删除指定目录下的临时文件:```shell#!/bin/bash# 清理临时文件temp_dir="/tmp"rm -rf ${temp_dir}/*```此脚本将清理/tmp目录下的所有临时文件。

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修改脚本,并将其添加到定时任务中,以定期清理临时文件。

二、优化内存使用内存是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优化内存使用,可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下面是一个示例脚本,用于释放Linux系统中的内存:```shell#!/bin/bash# 释放内存sync;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此脚本通过将3写入/proc/sys/vm/drop_caches文件来释放内存。

您可以根据需要修改脚本并将其添加到定时任务中,以定期释放内存。

三、优化网络性能网络性能是Linux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优化网络设置,可以提高系统的网络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下面是一个示例脚本,用于优化TCP/IP设置:```shell#!/bin/bash# 优化TCP/IP设置sysctl -w net.ipv4.tcp_max_syn_backlog=65536sysctl -w dev_max_backlog=65536sysctl -w net.ipv4.tcp_tw_recycle=1sysctl -w net.ipv4.tcp_tw_reuse=1```此脚本通过修改sysctl参数来优化TCP/IP设置。

linux系统优化(CentOS7)

linux系统优化(CentOS7)

linux系统优化(CentOS7)1.概览CentOS系统安装之后并不能⽴即投⼊⽣产环境使⽤,往往需要先经过我们运维⼈员的优化才⾏。

在此写⼏点关于Linux系统安装后的基础优化操作。

注意:本次优化都是基于CentOS(7.7)2.优化⽬录配置yum源并安装基础软件修改主机地址,主机名dns等信息修改默认的端⼝,禁⽌root⽤户登录编辑sudo,以普通⽤户管理关闭selinux配置时间同步锁定系统关键⽂件,防⽌提权篡改为Grub菜单增加密码调整⽂件描述符数量,进程及⽂件打开都会消耗⽂件描述符精简并保留必要的开机⾃启动服务linux内核优化/etc/sysctl.confa.安装常⽤软件例如:wget vim lrzsz bash-completion telnet nmap等等yum -y install wget vim lrzsz bash-completion telnet nmapb.修改主机地址,主机名dns等信息[root@localhost ~]#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DEVICE=eth0 #⽹卡名字BOOTPROTO=static #静态IP地址获取状态如:DHCP表⽰⾃动获取IP地址IPADDR=172.16.1.113 #IP地址NETMASK=255.255.255.0 #⼦⽹掩码ONBOOT=yes #引导时是否激活GATEWAY=172.16.1.1[root@localhost ~]# vim /etc/hostnametest #这个是主机名我们也可以⽤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test 来永久修改主机名,重新登录⽣效修改DNS[root@localhost ~]# vi /etc/resolv.conf #修改DNS信息nameserver 114.114.114.114nameserver 8.8.8.8[root@localhost ~]# cat /etc/resolv.conf #查看修改后的DNS信息nameserver 114.114.114.114nameserver 8.8.8.8[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重启⽹卡,⽣效重启⽹卡,也可以⽤下⾯的命令[root@localhost ~]# /etc/init.d/network restartc.修改默认的端⼝默认ssh配置⽂件是/etc/ssh/sshd_config⼤约在17⾏左右,有⼀个参数port 22,默认是注释的,我们打开注释,把22修改为别的端⼝即可注意:端⼝不要冲突,先备份。

linux中内存优化的方法

linux中内存优化的方法

linux中内存优化的方法如何在Linux系统中进行内存优化引言:在Linux系统中,内存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它直接影响着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一个高效的内存管理策略可以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减少延迟,提高响应速度。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和策略,帮助用户进行Linux系统的内存优化。

一、了解Linux内存管理机制在开始优化内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Linux的内存管理机制。

Linux内核使用页面机制来管理内存,将物理内存划分为一个个大小相等的页面。

Linux使用页表来记录页面的使用情况,并采用虚拟内存管理技术将其与物理内存映射起来。

内核根据页面的使用情况来管理内存,包括页面分配、页面回收和页面交换等。

二、观察和分析内存使用情况在进行内存优化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当前系统的内存使用情况。

可以通过工具如top、free等来观察系统的内存占用情况。

在观察内存占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指标:总内存使用量、空闲内存量、缓存和缓冲区使用量、交换内存使用量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系统是否存在内存不足或内存泄漏等问题。

三、优化内存分配策略Linux内存管理机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内存分配。

优化内存分配策略可以使系统更加高效地利用内存资源。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内存分配优化策略:1. 预分配内存池:对于需要频繁分配和释放内存的应用程序,可以使用内存池技术进行优化。

通过预先分配一块连续的内存空间,应用程序可以直接从内存池中获取内存,而不需要频繁的内存分配和释放操作,从而提高效率。

2. 使用伙伴系统算法:Linux内存管理中使用伙伴系统算法来分配大块的内存页。

这个算法将可用内存分成不同的块,每个块的大小都是2的幂次方。

应用程序可以使用kmalloc函数来分配和释放这样的内存块,而不需要频繁地进行页表的更新操作。

3. 避免过度分页:在Linux中,过度分页会导致额外的开销,降低系统的性能。

可以通过合理设置分页大小来避免过度分页。

同时,可以使用Transparent Huge Pages(THP)来减少页表的数量,提高内存的访问效率。

Linux操作系统中的内存管理和优化技术

Linux操作系统中的内存管理和优化技术

Linux操作系统中的内存管理和优化技术在Linux操作系统中,内存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因为在计算机系统中,内存是最主要的资源之一,也是最容易被浪费或滥用的资源之一。

因此,在Linux系统中要做好内存管理,就必须要清楚该系统如何使用内存、怎样管理内存,以及如何优化内存使用。

一、Linux内存的分类在Linux系统中,我们一般将内存分为两种类型:物理内存和虚拟内存。

物理内存是指计算机实际存在的内存,而虚拟内存是指计算机中的硬盘空间,它在计算机中被用作为一种虚拟化内存的技术。

这种技术使得计算机可以虚拟出额外的内存空间,从而提高系统的内存使用效率。

二、Linux内存的使用在Linux系统中,内存不是一次性分配给所有程序使用的,而是按需分配的。

当系统需要更多内存时,它会从空闲的内存中分配出一部分,然后再使用这些内存来支持系统进程和应用程序。

此外,Linux系统中还有一个内存缓存,它可以帮助系统将经常被访问的数据存储在内存中,以便快速响应用户请求。

三、Linux内存管理在Linux系统中,内存管理模块负责管理系统的内存使用。

这个模块会跟踪系统内存使用情况,并将一部分内存分配给正在运行的进程和应用程序。

此外,如果系统内存使用过量,内存管理模块还能回收不必要的内存,并将其分配给更需要的进程或应用程序。

四、Linux内存优化技术1. 内存调整在Linux系统中,我们可以使用内存调整技术来优化内存使用。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修改内核参数来增加系统的内存使用效率。

我们可以使用sysctl命令来修改内核参数。

2. 内存抖动在Linux系统中,如果内存使用过量,就会出现内存抖动的情况。

内存抖动是指系统频繁地将一页内存从内存中换出,然后再将其换入内存。

这种过程会导致系统速度变慢,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优化内存使用。

我们可以在系统中使用Swap分区和Swap文件来降低内存抖动的风险。

3. 内存清理在Linux系统中,我们可以使用内存清理技术来优化内存使用。

Linux命令技巧优化磁盘IO性能和文件系统速度

Linux命令技巧优化磁盘IO性能和文件系统速度

Linux命令技巧优化磁盘IO性能和文件系统速度在Linux系统中,优化磁盘IO性能和文件系统速度是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和响应速度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Linux命令技巧,帮助您进行磁盘IO性能和文件系统速度的优化。

一、优化磁盘IO性能1. 使用iostat命令监测磁盘IO状况iostat命令可以用来监测系统的磁盘IO情况,通过观察硬盘的平均响应时间、平均等待时间等参数,可以判断磁盘IO是否存在性能瓶颈。

使用iostat命令的示例如下:```shelliostat -d -x 1 5```其中,“-d”参数表示只显示设备信息,“-x”参数表示显示扩展信息,“1”表示每秒刷新一次,“5”表示总共刷新5次。

2. 调整读写策略Linux系统对于磁盘IO有三种基本的读写策略,分别为同步IO、异步IO和直接IO。

同步IO适用于对数据完整性要求较高的场景,但会降低性能;异步IO可以提高性能,但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直接IO 可以绕过文件缓存,减少IO延迟,提高性能。

我们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IO策略。

在进行IO操作时,可以使用以下命令设置IO策略:```shellecho "策略" > /sys/block/设备名/queue/scheduler```其中,“策略”可以是以下几种:cfq、noop、deadline。

3. 提高文件系统的读写性能文件系统的读写性能也对系统的整体性能有影响。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提高文件系统的读写性能:(1)选择适当的文件系统类型:不同的文件系统类型对于读写性能有所差异。

较新的文件系统(如ext4、xfs)通常性能更好。

(2)调整文件系统的挂载选项:可以通过修改/etc/fstab文件来调整文件系统的挂载选项,包括atime、noatime、barrier等。

(3)使用延迟写入:通过将文件系统挂载为“writeback”模式,可以将数据写入缓存,减少磁盘IO的频繁操作,提高性能。

Linux服务器的维护与优化

Linux服务器的维护与优化

Linux服务器的维护与优化Linux操作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服务器领域,并且逐渐成为互联网企业的首选系统之一。

但是,一个性能优秀的服务器需要在安装后进行维护与优化。

本文将介绍Linux服务器的维护与优化方法。

一、系统更新与升级系统更新与升级是服务器维护的第一步,包括更新操作系统、软件和内核等组件。

系统更新能够解决一些已知的bug,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能通过最新的技术提高系统的性能。

同时,应用软件的更新也会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为了更好地完成系统更新和升级,在安装系统时需要选择主流的发行版,如Red Hat Enterprise Linux、CentOS等。

这些操作系统提供稳定的软件源,方便用户快速下载并更新软件。

同时,升级内核也是保证服务器性能的一种方式。

二、系统安全性维护服务器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安全的服务器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Linux有很多保证安全的机制,如SELinux、iptables等。

SELinux能够限制系统中应用程序的访问权限,从而避免一些潜在的安全问题。

iptables是一种Linux内核防火墙系统,能够防范网络攻击。

此外,系统管理员还应该定期监控服务器的日志信息,发现攻击并及时采取措施。

针对一些常见的攻击,例如暴力破解、恶意软件、SQL注入等,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策略。

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服务器的安全性。

三、系统优化优化Linux服务器可以提高服务器性能和稳定性。

以下是一些优化策略:1. 合理分配内存和磁盘空间合理的内存、磁盘分配可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一般来说,在配置服务器时,需要根据应用程序的需要合理分配内存资源。

同时,磁盘空间也可以通过定期清理临时文件、压缩日志等方式进行优化。

2. 优化CPU和磁盘IOCPU和磁盘IO是影响服务器性能的两个关键因素。

针对CPU,可以通过关闭一些不必要的服务和进程,提高CPU的利用率。

针对磁盘IO,可以使用RAID等高速磁盘阵列技术,提高磁盘读写速度。

Linux系统下的网络配置与优化

Linux系统下的网络配置与优化

Linux系统下的网络配置与优化在今天的信息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基础设施之一。

而对于IT行业的从业者而言,网络的稳定性和速度也成为了评判一款产品是否优秀的标准之一。

在Linux系统下,正确的网络配置和优化不仅可以让网络更加稳定和快速,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用户体验。

本文将探讨Linux系统下的网络配置和优化,包括IP地址的配置、网络嗅探、路由和QoS等方面。

IP地址的配置在Linux系统下,IP地址的配置可以通过修改网络配置文件来实现。

网络配置文件主要保存在/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目录下。

在该目录下,每个网卡对应着一个配置文件,比如eth0对应着ifcfg-eth0文件。

可以通过修改该文件来修改网卡对应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参数。

除此之外,Linux系统也提供了命令行工具来设置IP地址。

其中,最基本的命令是ifconfig。

通过该命令可以查看目前网络接口的状态,包括MAC地址、IP地址、子网掩码、广播地址等信息。

而通过ifconfig命令也可以修改IP地址等参数,比如ifconfig eth0 192.168.1.100可以将eth0的IP地址设置为192.168.1.100。

网络嗅探网络嗅探是指在网络中捕获和分析数据包的过程。

在Linux系统中,最常用的嗅探工具是tcpdump和wireshark。

Tcpdump是控制台下的命令行工具,可以在命令行中直接使用。

比如tcpdump -i eth0可以捕获以太网卡eth0接口的数据包,并将其打印出来。

而通过tcpdump命令的各种选项,如-f、-s、-c等,还可以控制不同的嗅探行为。

而wireshark则是一款图形化嗅探工具。

它能够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现捕获的数据包,并提供强大的过滤和分析功能。

wireshark可以捕获所有经过主机网卡的数据包,无论它们是进入还是离开。

路由路由是网络中连接不同子网的核心设备之一。

Linux系统性能调优脚本

Linux系统性能调优脚本

Linux系统性能调优脚本Linux系统是一种常用的操作系统,它具有开放源代码的特点,使得用户可以自由地进行定制和优化。

为了提高系统的性能,我们可以使用脚本进行调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Linux系统性能调优脚本,帮助您优化系统并提升其性能。

一、检测系统性能瓶颈的脚本1. vmstat 脚本:vmstat 是一个常用的性能分析工具,可以显示系统的虚拟内存、进程、磁盘、CPU 等各方面的性能信息。

通过编写脚本,在一段时间内持续运行 vmstat 命令,并将结果输出到日志文件中,我们可以分析系统的性能瓶颈所在,并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

2. top 脚本:top 是一个交互式的进程查看工具,可以实时显示系统的进程状态、CPU 使用率、内存使用情况等。

编写脚本将 top 的输出结果保存到日志文件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系统中的资源占用情况,找出性能瓶颈。

二、优化系统资源的脚本1. 清理内存脚本:Linux系统会将一部分内存用于缓存,而过多的缓存会影响系统的性能。

编写脚本可以定期清理不必要的缓存,释放内存资源,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2. 禁用不必要的服务脚本:在Linux系统中,可能会存在一些不需要的服务,默认情况下这些服务都会启动,占用系统资源。

编写脚本可以检测并禁用这些不必要的服务,从而释放系统资源,提升性能。

三、优化磁盘写入性能的脚本1. IO调度算法脚本:Linux系统中提供了多种IO调度算法,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算法来优化磁盘的读写性能。

编写脚本可以自动设置合适的IO调度算法,提高磁盘的性能。

2. 优化磁盘读写缓存脚本:在Linux系统中,可以通过调整磁盘的读写缓存大小来提高IO性能。

编写脚本可以自动设置合适的缓存大小,加速磁盘的读写操作,从而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

四、优化网络性能的脚本1. 设置最大文件打开数脚本:Linux系统中,每个进程可以打开的文件数是有限制的。

如果系统中同时运行了大量的进程,并且每个进程都打开了大量的文件,则可能导致系统的性能下降。

Linux网络性能优化提高带宽和延迟的技巧

Linux网络性能优化提高带宽和延迟的技巧

Linux网络性能优化提高带宽和延迟的技巧Linux是一种出色的操作系统,被广泛用于服务器环境中。

在网络通信中,性能优化对于提高带宽和降低延迟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在Linux系统上优化网络性能的技巧。

1. 使用适当的网络驱动程序网络驱动程序负责处理网络数据包的传输和接收。

选择适合硬件设备和操作系统的最新驱动程序,可以提高网络性能。

在Linux环境中,常见的网络驱动程序有e1000e、ixgbe和mlx4_en等。

2. 调整网络协议栈参数Linux的网络协议栈参数可以通过修改系统内核参数进行优化。

一些重要的参数包括TCP窗口大小、拥塞控制算法以及SYN队列大小等。

通过针对具体的网络需求进行调整,可以提高带宽和降低延迟。

3. 使用高效的网络服务软件选择高效的网络服务软件可以改善网络性能。

例如,Nginx作为一个轻量级的Web服务器,具有高性能和并发能力。

相比之下,Apache是一个功能较为丰富但相对较重的服务器软件。

4. 配置适当的网络缓冲区网络缓冲区的大小对于网络性能至关重要。

通过调整Linux系统中的网络缓冲区大小,可以提高网络吞吐量和降低延迟。

TCP栈和网络设备的缓冲区大小可以通过修改系统参数进行调整。

5. 启用网络流量控制和优先级Linux系统提供了一些机制来控制网络流量,以确保关键应用程序的优先级。

例如,使用Traffic Control来限制特定应用程序的带宽,或者通过Quality of Service(QoS)来为特定应用程序指定优先级。

6. 开启TCP快速打开握手TCP快速打开是一种优化技术,通过减少三次握手的次数来降低延迟。

在Linux系统上,可以通过修改内核参数来启用TCP快速打开握手功能。

这样可以加快连接的建立速度和降低延迟。

7. 使用断开连接的快速回收在网络通信中,及时回收断开的连接对于释放资源非常重要。

通过启用Linux系统的断开连接快速回收功能,可以在断开连接后立即释放相关资源,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和网络性能。

Linux命令技巧优化系统内存管理和交换空间

Linux命令技巧优化系统内存管理和交换空间

Linux命令技巧优化系统内存管理和交换空间Linux是一种开源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和嵌入式设备中。

作为一名Linux操作系统用户,了解和掌握一些命令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系统内存和交换空间,提高系统性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Linux命令技巧,以优化系统内存管理和交换空间。

一、查看系统内存和交换空间信息1. 使用free命令查看内存和交换空间使用情况:$ free -h使用"-h"选项可以以较人性化的方式显示内存和交换空间的使用情况,如下所示: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cache availableMem: 7.7G 1.3G 2.5G 314M 3.9G 5.6G Swap: 1.9G 0B 1.9G可以查看系统总内存、已使用内存、可用内存、已使用交换空间等信息。

2. 使用top命令查看内存和交换空间占用情况:$ top在top命令的实时监控界面可以看到系统中各个进程的内存占用情况,以及交换空间的使用状况。

二、优化内存管理1. 使用swappiness调整内存换页策略:内存换页是操作系统将内存中的数据移动到硬盘上的一种机制,当内存不足时,通过把内存中的数据存储到交换空间中来释放内存。

通过调整swappiness参数,可以控制内存换页的行为。

swappiness的取值范围为0到100,0表示尽可能不使用交换空间,100表示尽可能多地使用交换空间。

$ sudo sysctl vm.swappiness=10使用上述命令将swappiness参数设置为10,可以减少内存换页的频率,从而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2. 清理内存缓存:内存缓存是操作系统将经常被访问的数据存放在内存中以提高系统性能的一种机制。

但当系统内存不足时,内存缓存可能会占用较大的内存空间。

使用下述命令可以释放部分内存缓存:$ sudo sync && sudo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上述命令将sync命令和echo命令结合使用,sync命令将文件系统缓冲区的数据写入硬盘,echo命令清空缓存区。

Linux系统进程优化脚本使用Shell脚本优化系统进程性能

Linux系统进程优化脚本使用Shell脚本优化系统进程性能

Linux系统进程优化脚本使用Shell脚本优化系统进程性能在Linux系统中,进程是操作系统管理资源的基本单位。

为了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我们可以使用Shell脚本来对系统进程进行优化。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Shell脚本来优化Linux系统的进程性能。

一、查找占用资源较多的进程在优化系统进程性能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哪些进程占用了较多的资源。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查找占用CPU和内存较多的进程:```shelltop```该命令可以显示当前系统中运行的进程及其资源占用情况。

通过观察top命令的输出结果,可以找到占用CPU和内存较多的进程。

二、优化CPU占用较高的进程1. 调整进程的优先级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调整进程的优先级,以降低CPU占用:```shellrenice PID```其中,PID代表要调整优先级的进程的进程ID。

2. 限制进程的CPU使用率使用以下命令可以限制进程的CPU使用率,防止其占用过多的CPU资源:```shellcpulimit -p PID -l CPU_PERCENTAGE```其中,PID代表要限制CPU使用率的进程的进程ID,CPU_PERCENTAGE代表限制的CPU使用率。

三、优化内存占用较高的进程1. 释放缓存和页面缓存使用以下命令可以释放缓存和页面缓存,以减少内存占用:```shellsync &&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2. 终止内存占用较高的进程通过以下命令可以终止占用内存较多的进程:```shellkill -9 PID```其中,PID代表要终止的进程的进程ID。

四、设置定时任务可以使用crontab命令设置定时任务,定期执行上述优化操作。

通过定时执行优化脚本,可以自动地对系统进程进行性能优化,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具体的优化脚本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写,可以结合以上的优化方法,根据系统需求进行定制。

优化Linux命令如何使用nice和renice调整进程优先级

优化Linux命令如何使用nice和renice调整进程优先级

优化Linux命令如何使用nice和renice调整进程优先级在Linux系统中,我们可以使用nice和renice命令来调整进程的优先级,以优化系统的性能和资源分配。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nice 和renice命令来调整进程优先级,并提供一些实际应用场景和示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两个命令。

一、优化Linux命令如何使用nice和renice调整进程优先级在Linux系统中,操作系统通过使用调度算法来决定应该给予哪个进程更多的CPU时间片以及系统其他资源。

进程优先级决定了进程在系统中执行的顺序和优先级。

通过调整进程的优先级,我们可以合理地分配系统资源,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1. 使用nice命令调整进程优先级nice命令用于启动一个新进程,并为其指定一个较高或较低的优先级。

较高的优先级意味着进程将获得更多的系统资源,较低的优先级则意味着进程将获得较少的系统资源。

nice命令的基本语法如下:```nice [OPTION] [COMMAND [ARG]...]```其中,OPTION可以是以下选项之一:- -n, --adjustment=N:指定一个优先级值,范围为-20到19,默认值为10。

- --help:显示帮助信息。

- --version:显示版本信息。

COMMAND和ARG是我们要执行的命令及其参数。

下面是一些使用nice命令的示例:示例1:将一个进程的优先级调整为较低```bashnice -n 10 ls```此命令将启动一个新的ls进程,并将其优先级调整为10,表示较低优先级。

示例2:将一个进程的优先级调整为较高```bashnice -n -10 gzip file.tar```此命令将启动一个新的gzip进程,并将其优先级调整为-10,表示较高优先级。

2. 使用renice命令调整已有进程的优先级renice命令用于调整已经存在的进程的优先级。

与nice命令不同,renice命令只需要指定进程的ID或者进程的父进程ID即可。

为什么你的Linux系统运行速度慢大优化技巧助你提速

为什么你的Linux系统运行速度慢大优化技巧助你提速

为什么你的Linux系统运行速度慢大优化技巧助你提速为什么你的Linux系统运行速度慢? 大优化技巧助你提速作为一种主流的操作系统,Linux在安全性、稳定性和可定制性方面都具有优势。

然而,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Linux系统运行速度慢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可能导致系统运行缓慢的原因,并介绍一些大优化技巧,帮助你提高Linux系统的运行速度。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可能导致Linux系统运行缓慢的一些常见问题:1. 资源占用:过多的后台进程和服务可能会消耗过多的系统资源,导致系统变慢。

你可以使用系统监视工具(如top和htop)来查看当前运行的进程,并根据需要进行关闭或优化。

2. 硬件配置不足:如果你的计算机硬件资源有限,例如内存(RAM)或处理器(CPU)较低,那么你可能会经常遇到系统运行缓慢的问题。

考虑升级硬件或使用更轻量级的Linux发行版来提高性能。

3. 磁盘空间不足:当你的磁盘空间接近满时,系统可能会变得缓慢或不稳定。

确保你有足够的可用磁盘空间,并定期清理或重新分配磁盘空间。

接下来,让我们介绍一些大优化技巧,以帮助你提高Linux系统的运行速度:1. 禁用不需要的服务和进程:检查并禁用你不需要的服务和进程,以减少资源消耗。

你可以使用系统管理工具(如systemd或SysVinit)来管理服务的启动。

2. 使用轻量级的桌面环境:如果你使用的是图形界面的Linux发行版,并且觉得系统运行缓慢,考虑切换到更轻量级的桌面环境,例如Xfce或LXDE。

这些桌面环境通常消耗较少的系统资源,可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3. 调整系统内核参数:优化Linux内核参数可以提高系统性能。

你可以编辑/sys/目录下的相关文件,修改参数值。

然而,在修改参数之前,请确保你了解其含义和可能带来的影响。

4. 使用高效的文件系统:选择适合你的需求的高效文件系统。

一些常见的高效文件系统包括Ext4和XFS。

这些文件系统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更快的文件访问速度。

Linux系统性能优化技巧

Linux系统性能优化技巧

Linux系统性能优化技巧Linux系统已经成为现代服务器架构的主要组成部分。

由于其稳定性、灵活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势,它已成为许多企业的首选操作系统。

然而,在高负载情况下,Linux操作系统仍然存在一些性能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对用户体验产生负面影响。

幸运的是,这些性能问题可以通过一些优化技巧来修复和改进。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几种Linux系统性能优化技巧,帮助您更好地调整和优化您的系统。

第一:加快磁盘读写速度磁盘I/O是引起Linux系统性能问题的一个常见因素。

原因是,磁盘读写速度很慢,如果进程需要等待磁盘I/O完成,就会导致浪费大量的CPU时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技巧来加速磁盘读写速度:1. 使用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SD)来替换传统的机械硬盘。

SSD可以提供更快的读写速度,改善磁盘I/O的性能。

2. 使用RAID 0卷,将多个磁盘组合成一个虚拟卷。

RAID 0卷可以提供更快的读写速度,通过并行读取和写入多个磁盘的数据,避免了磁盘I/O成为瓶颈。

3. 使用I/O调度程序来控制磁盘I/O的顺序,以最大化磁盘的带宽使用率。

常用的I/O调度程序包括CFQ、NOOP、Deadline和BFQ等。

第二:优化内存内存是Linux系统的另一个关键组成部分。

过多的内存使用可能会导致操作系统变慢或崩溃。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技巧来优化内存使用:1. 避免空闲内存的浪费。

Linux系统会将未使用的内存提交给系统缓存,以备后续使用。

但是,下一次使用这些内存时,系统需要将其从磁盘上换回到内存中,这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我们可以通过使用HugePages和RAM简单缓存这些技术来避免这种情况。

2. 使用swap分区。

swap分区是在磁盘上创建一个空闲的虚拟内存,用于存储未使用的进程和数据。

当系统内存不足时,swap 分区会起到补救作用,允许系统继续运行。

linux功耗优化策略

linux功耗优化策略

linux功耗优化策略
Linux功耗优化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调整CPU频率:通过调整CPU的运行频率,可以有效地降低系统的功耗。

在Linux系统中,可以使用cpufreq工具来动态调整CPU的频率。

例如,当系统负载较低时,可以将CPU的频率降低到较低的水平,以减少功耗;当系统负载较高时,可以将CPU的频率提高,以提高性能。

2. 使用节能模式:许多现代处理器都支持节能模式,可以在不需要高性能的时候自动降低CPU的频率和电压,从而降低功耗。

在Linux系统中,可以通过设置/sys/devices/system/cpu/cpu*/cpufreq/scaling_governor文件来启用节能模式。

3. 使用电源管理功能:Linux内核提供了一些电源管理功能,可以用来控制设备的功耗。

例如,可以通过设置
/sys/class/power_supply/BAT0/charge_control文件来控制电池的充电速度,从而降低功耗。

4. 使用低功耗硬件:如果可能的话,可以选择使用低功耗的硬件设备,如低功耗的处理器、硬盘等。

5. 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和应用:许多服务和应用在运行时都会消耗大量的电
力。

因此,可以通过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和应用来降低系统的功耗。

6. 使用轻量级的桌面环境:一些桌面环境(如GNOME、KDE等)在运行时会消耗大量的电力。

因此,可以选择使用轻量级的桌面环境(如XFCE、LXDE等)来降低系统的功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permissive - SELinux prints warnings instead of enforcing.
# disabled - No SELinux policy is loaded.
SELINUX=enforcing
# SELINUXTYPE= can take one of these two values:
将selinux的状态从开机默认开启,变成关闭
SELINUX=enforcing ===> SELINUX=disabled
以上操作需要重启生效,但是服务器不能随意重启,所以需要临时关闭
setenforce 0 0 警告 但可以操作 1 开启
使用getenforce 查看当前selinux状态
[root@test ~]# echo $HISTFILESIZE
100
[root@test ~]# export HISTFILESIZ=100
设置超时时间[root@test ~]# export TMOUT=10
unix 3 [ ] STREAM CONNECTED 13422
4、发现无法使用root登录,可以使用普通用户登录
针对历史记录的优化:
history 命令,使用history命令可以查看历史命令,
参数: -d 删除 某一行历史
#
# Ctrl-Alt-Delete is handled by /etc/init/control-alt-delete.conf
#
# Terminal gettys are handled by /etc/init/tty.conf and /etc/init/serial.conf,
# with configuration in /etc/sysconfig/init.
2、GBK 定长 2字节 不是国际标准,使用的较少
字符集配置文件路径/etc/sysconfig/i18n
[root@test ~]# cp /etc/sysconfig/i18n /etc/sysconfig/i18n.bak 配置备份
[root@test ~]# echo 'LANG="zh_CH.UTF-8"' >/etc/sysconfig/i18n
[root@test ~]# cat /etc/selinux/config
# This file controls the state of SELinux on the system.
# SELINUX= can take one of these three values:
# enforcing - SELinux security policy is enforced.
重启服务后发现登录工具并没有断开
[root@test ssh]# netstat -ne |grep 22
tcp 0 0 192.168.0.99:22 192.168.0.125:50065 ESTABLISHED 0 35927
# ADDING OTHER CONFIGURATION HERE WILL HAVE NO EFFECT ON YOUR SYSTEM.
#
# System initialization is started by /etc/init/rcS.conf
#
# Individual runlevels are started by /etc/init/rc.conf
将修改的内容写入到配置文件 永久生效
[root@test ~]# . /etc/sysconfig/i18n 应用修改的文件
[root@test ~]# echo $LANG 输出变量LANG 输出当前的字符集
zh_CH.UTF-8
临时生效
[root@test ~]# LANG=en 重启后失效
42 #PermitRootLogin yes 是否允许root远程登录
65 #PermitEmptyPasswords no 是否允许空密码远程登录
122 #UseDNS yes 是否使用DNS解析
GSSAPIAuthentication no rsync 备份服务器
linux下系统配置文件中,有以#开头的行 也有非#开头的行,(通俗的讲 #号开头的文件是注释,也就是给人看的,而非#号开头 才是系统识别的)
一、linux系统基本优化
selinux一个专门用于限制root用户bles
配置文件 /etc/selinux/config
比如:网易镜像 阿里镜像 北大镜像
第三步:上传下载的yum源配置文件到/etc/yum.repo.d/ 下
上传可以使用rz -y 这个命令 sz 下载 如果没有可以通软件自带的功能上传
第四步:将下载的yum源配置文件重命名成系统自带的配置文件
第五步:清除缓存 yum clean all
切换到文件开头 gg
切换到文件末尾 G
2、修改ssh配置文件
12 ########change for 2017-07-26#############
13 Port 51525
14 PermitRootLogin no
15 PermitEmptyPasswords no
tcp 0 52 192.168.0.99:22 192.168.0.125:49427 ESTABLISHED 0 37515
tcp 0 0 192.168.0.99:22 192.168.0.125:50118 ESTABLISHED 0 36381
# 0 - halt (Do NOT set initdefault to this)
# 1 - Single user mode
# 2 - Multiuser, without NFS (The same as 3, if you do not have networking)
# 3 - Full multiuser mode
备注:只有客户端和服务端字符集相同,才能更好的操作和使用
总结:1、linux下可以创建和查看中文,但是尽量不要使用中文
2、修改系统配置文件前 一定要先做备份,再修改。
4、远程登录的基本优化设置:
ssh服务的配置文件路径/etc/ssh/sshd_config
13 #Port 22 端口 自己配置的新端口22530
[root@test ~]# chkconfig iptables off 开机不启用防火墙
运行级别:
[root@test ~]# cat /etc/inittab
# inittab is only used by upstart for the default runlevel.
#
#
# For information on how to write upstart event handlers, or how
# upstart works, see init(5), init(8), and initctl(8).
#
# Default runlevel. The runlevels used are:
-c 删除所有历史记录
[root@test ~]# !244 通过!重复之前的历史命令
ls
1 1.txt anaconda-ks.cfg ett.txt install.log install.log.syslog xuexi 你好 学习
[root@test ~]# !l 调用最近的以l开头的命令
100
如果想要永久生效 将配置写入到/etc/profile 对所有用户生效
[root@test ~]# echo 'export HISTSIZE=100' > /etc/profile
source /etc/profile //引导生效 source引导作用和.一样
每一个用户使用过的命令在家目录下都会有一个记录文件进行记录 路径~/.bash_history
关闭防火墙:
[root@test ~]# service iptables stop ^C
[root@test ~]# /etc/init.d/iptables stop
[root@test ~]# service iptables status 查看防火墙状态
iptables: Firewall is not running.
16 UseDNS no
3、重启sshd服务
[root@test ssh]# service sshd restart
Stopping sshd: [ OK ]
Starting sshd: [ OK ]
# targeted - Targeted processes are protected,
# mls - Multi Level Security protection.
SELINUXTYPE=targeted
sed -i.bak 's#SELINUX=enforcing#SELINUX=disabled#g' /etc/selinux/config
对系统配置文件修改前 一定要进行备份
第一步:对系统源配置文件进行备份(一定要做备份) yum源配置文件所在路径 /etc/yum.repo.d/
[root@test yum.repos.d]#mv CentOS-Base.repo CentOS-Base.repo.bak
第二步:到相应的镜像网站下载yum配置文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