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论文
中国历史的小论文
中国历史的⼩论⽂关于中国历史的⼩论⽂ 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国家,⼤家知道怎么样书写中国的历史论⽂吗?以下是⼩编整理好的关于中国历史的⼩论⽂,欢迎⼤家阅读参考! 【摘要】君主专制制度,是以君王为核⼼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在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存续了两千多年,虽有王朝的更迭,但君主专制的制度始终不移,并未如西⽅⼀样⾛向民主道路,其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具有迥异于西⽅的政治⽂化观。
【关键词】君主专制;政治⽂化观;儒学思想 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得以⼀路沿袭⽽没有演变成西⽅式的王权治理,最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具有迥异于西⽅社会的政治⽂化观,它是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借以建⽴并不断推向极致的基础。
从⽂化与制度间关系的视⾓去探析中国君主专制制度长存的原因,有助于加深对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认识和理解,也有助于我们反思现实,剔除国家治理中的“专制”流弊。
⼀、⽂化与制度间的关系 制度由深厚的⽂化⽀撑,⽂化是制度的基础,作为⼀种集体⾏动的产物,制度有赖于传统习惯和⽂化观念的⽀持。
西⽅著名学者马克斯·韦伯对于西欧资本主义兴起的⽂化因素进⾏分析后指出,中国没能产⽣资本主义的原因在于其⽂化特性的不同,韦伯强烈地意识到宗教观念、⽂化精神、道德伦理等对于资本主义产⽣与否的重要⽀持作⽤,将制度变迁与⽂化演进联系在⼀起,指出制度变迁的过程受到⽂化因素的⽀持。
古代中国君主专制统治的政治⽂化基础早在王朝政体成⽴之前的公社形态下就⼤致成熟了,在漫长的公社时期,社会关系靠伦理道德规范调节,⽽伦理道德⼜以宗法⾎缘关系为核⼼内容,“尊尊也,亲亲也,男⼥有别,此不可与⼈变⾰者也。
”(见《礼记·曲礼》)的伦常关系到了三代社会就不再仅仅是习俗⽽已,⽽是神圣化了,成为“不可与⼈变⾰”的法律规范,封建制度的⾦字塔于是在宗法规范与伦理纲常的基础之上建构起来,并经过儒者⼤张旗⿎的理论宣传,以传统的制度和普遍的社会⼼理为基础,形成⼀种以伦理道德为中⼼的.深具中国特⾊的政治⽂化价值观,这种政治⽂化观之中⾚裸裸的⽗权、君权和神权思想⾃不必说,就是常为今⼈称道的仁政、平均主义、⼤同理想等等传统政治思维也从根本上区别于个⼈价值、尊严、独⽴、⾃由、平等之类在今天民主观念之下不可剥夺的天赋⼈权。
关于中国历史的论文六篇
关于中国历史的论文六篇
论文一: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
这篇论文将重点探讨中国古代封建制度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我们将深入研究封建制度对中国社会和政治的影响,以及它在历史中的角色和意义。
论文二: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与贡献
这篇论文将介绍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历程,并探讨中国在古代所做出的伟大贡献。
我们将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的影响,以及中国古代科技与其他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交融。
论文三: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这篇论文将讲述中国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
我们将探究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和影响,并深入研究丝绸之路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经济发展和政治互动的贡献。
论文四:中国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
这篇论文将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包括其规范、变迁和影响。
我们将探讨婚姻制度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其对个人及家族的影响。
论文五:中国古代文学与艺术
这篇论文将讨论中国古代文学与艺术的特点和发展。
我们将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流派和风格,以及古代艺术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论文六:中国的革命与现代化
这篇论文将探讨中国的革命历程和现代化进程。
我们将分析中国历史中的重大革命事件,以及这些革命对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影响。
同时,我们将研究中国现代化的起源、发展和成就。
以上是六篇关于中国历史的论文题目,每篇论文都将在800字以上详细讨论相应的主题。
希望这些论文能够帮助您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
中国古代史话题论文(2)
中国古代史话题论文(2)中国古代史话题论文篇二试谈中国古代农作物种类及其历史演变摘要:中国在一万年前就产生了农耕文明。
先是凡可以吃的植物都进行种植,而后通过选择种植产量高的作物如“九谷”、“六谷”、“五谷”,魏晋南北朝以前是“北粟南稻”为主,隋唐以后麦类得到推广,逐步形成“北麦南稻”的格局。
各种作物在种植中又培育出了许多适合各地栽培的新品种。
在历代中国政府和商人与外国的交往中又从国外引入了一些新的作物品种。
如汉代引入的芝麻、蕃薯、玉米、马铃薯等作物竞成为中国的主栽作物,还有宋代引入的“占城稻”曾一度成为当时中国稻区的占统治地位的品种。
关键词:古代;农作物;品种中图分类号:S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001-3据考古发现我国在一万年前就已经有谷物种植。
如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发现了距今8000年前的碳化粟米粒,浙江河姆渡遗址发掘出了7000年前的稻谷、稻秆、稻叶,还有2005年在浙江省浦江县上山遗址发现了10000年前的稻米遗存,可见我国的种植业在距今10000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而我国的农耕文明也可以从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初期开始追朔。
传说神农氏梦见一只金丝鸟口中衔着一串金光灿灿的穗子而得到启发,于是叫人们播种,并制作农具教会人们耕作,从此中国的农耕文明得以产生。
《白虎通・号》曰:“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新语・道基》曰:“至于神农,以为行虫走兽,难以养民,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
依上述记载来看,古人认为农业产生的社会需要是因为“人民众多,禽兽不足”而“难以养民”,所以需要寻求新的食物来源,于是就在“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等种种实践的基础之上发明了种植业。
纵观我国上古时代人们主要从事的是畜牧养殖,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及战乱的频发,单位面积养活人口的数量上畜牧业远不如种植业,且种植业在农事操作上用工弹性大又简单易行,所以先民们在经济生活中逐渐减弱畜牧而增加种植业。
对中国古代史的看法论文优秀范文
对中国古代史的看法论文优秀范文对于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和看法,需要在具体的研究工作中检验和丰富这种理论,并激发出人们对中国古代史的新认识。
以下是店铺分享的中国古代史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中国古代史论文篇一21世纪最初13年的中国古代史研究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段史学史,这13年的中国古代史研究工作是接续了20世纪末的研究走向,还是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向更早时期的轮回?它的实践给予我们怎样的经验?这些经验又如何转化为促进中国古代史进步的因素?这无疑都是值得研究者思考的问题。
在有限的篇幅里评述这个时期中国古代史研究现状并提出发展设想是一件困难的事,不仅挂一漏万无法避免,且因个人的专业知识和学养局限,评说不当而获其他领域内行之讥恐亦在所难免。
下面从研究趋势和面临挑战两个方面,以断代史研究为线索,扼要回顾和评述最近13年间的中国古代史研究,并对未来发展的进路提出不成熟的意见。
一、趋势2000年至2012年,中国古代史领域发表的论文数量总计在3.5万篇以上,出版的专著和论文集约在2 800部以上。
尽管不同断代的研究有不同特点,但仍呈现出一些共同的内容,反映出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内在一致性。
(一) 新资料的刊布促使研究工作呈现持续进步的态势2000年至2012年间公布和整理的新资料中,殷周时期主要有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文和大量殷周青铜器铭文,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有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湖南里耶秦简、岳麓书院藏秦简、湖北张家山汉简、北京大学藏汉简、湖南长沙走马楼吴简和墓志,唐宋时期主要有新获敦煌吐鲁番文书、《俄藏黑水城文献》、天一阁藏明抄本北宋《天圣令》、唐宋墓志,明清时期主要有徽州文书、契约和官府档案。
其中清华大学藏战国简、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和《天圣令》可能是近十余年来最重要的古史新资料,特别是清华简和张家山汉简,为苦于资料不足的战国秦汉史研究者打开了一扇观察历史之窗。
上述新出资料涉及经学、史著、律令和法律制度、政治与经济活动,以及日常生活领域,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兴趣。
中国古代史论文
中国古代史论文中国古代史论文中国古代史论文【1】唐宋时期,我国古代里坊制由鼎盛走向崩溃。
这一崩溃过程,萌芽于唐代中晚期的长安城。
北宋东京开封城内,里坊的崩溃,以“侵街”为突破口。
由于宋廷极力制止,使得崩溃过程出现了复杂性与反复性,直至北宋末年,里坊制才彻底走进坟墓。
从此,宋东京城内街市、楼阁遍布,官民混合而居,呈现出崭新的城市景观。
论文关键词:宋东京/里坊崩溃/侵街/夜禁唐宋时期,中国在城市形态、市民生活等方面均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而里坊制的崩溃,就是这次变革的重要标志。
对于里坊制崩溃的进程及时间,中外史学界曾从经济史或城市发展的角度进行过探讨,产生了北宋初年、末年、仁宗庆历、景祐年间诸说。
如中国学者贺业钜认为,“东京坊制约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就废除了”①;还有学者认为具体是在仁宗景祐年间,东京“市坊制度彻底崩溃”②。
而日本学者梅原郁却指出,“唐代的坊制,至少其社会风气在五代初期就已经不存在了,宋代的开封,当然从一开始就是不存在这种框子的城市”③;另一位日本学者加藤繁则认为,“唐代的坊制至宋初时也仍在沿用,可以证实在真宗天禧年间还存在,到神宗熙宁年间才开始衰落,直到北宋末年最后崩溃了”④。
这些观点,由于缺乏对里坊制整个崩溃过程的系统揭示及考证,往往流于简单化,易导致片面性。
并且,上述诸说多忽视“侵街”在里坊崩溃过程中的作用及崩溃的表现。
为此,笔者依据大量文献记载,对中国里坊制的崩溃过程、影响因素及表现内容等方面予以探讨,力求揭示这一重大历史变革的真相。
一、里坊制崩溃萌芽于唐中后期的长安城里坊,或称里、坊,是我国古代城市的基层居住单位。
早在先秦时期,即已存在。
《诗·郑风·将仲子》有“将仲子兮,无逾我里”之句,毛传曰“里,居也”。
西汉长安城,则划分为160里,且“室居栉比,门巷修直”⑤。
此后,里坊制度日益完备,至隋唐长安城达到鼎盛。
这时,在城市结构上,里坊整齐划一,“千百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⑥,诸坊“棋布栉比,街衢绳直,自古帝京未之有也”⑦。
古代史论文总结范文
摘要:古代史作为我国历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时期。
本文从古代史研究的背景、研究方法、主要成果和未来展望四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古代史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背景古代史研究源于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探索,其研究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自信的觉醒: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文化自信逐渐觉醒,古代史研究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
2. 历史资料的不断丰富:随着考古发掘和文献整理工作的深入,古代史研究资料不断丰富,为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3. 研究方法的创新:随着学科交叉和跨学科研究的兴起,古代史研究方法不断创新,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二、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整理、考证和分析,揭示古代历史事件、人物和社会制度。
2. 考古发掘法:通过对古代遗址的考古发掘,获取实物资料,研究古代社会生活、文化和技术。
3. 比较研究法: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历史进行比较,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4. 社会史研究法:关注古代社会结构、社会矛盾和社会变迁,探讨历史发展的动力。
三、主要成果1. 古代政治制度研究:对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官僚制度等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规律。
2. 古代经济研究:对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等经济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古代经济发展特点。
3. 古代文化研究:对古代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进行深入研究,展示了古代文化的辉煌。
4. 古代民族关系研究:对古代民族迁徙、融合、战争等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规律。
四、未来展望1. 深化研究: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古代历史资料,深化对古代历史事件、人物和社会制度的认识。
2. 跨学科研究:加强古代史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如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等,拓展研究视野。
3. 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古代史研究经验,提高我国古代史研究水平。
4. 公众普及:加大对古代史研究成果的普及力度,提高全民历史素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文化历史大学生毕业论文
中国古代文化历史大学生毕业论文以中国古代文化历史为主题的大学生毕业论文,在写作过程中,需要多加了解资料以及取证。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历史毕业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中国古代文化历史毕业论文篇一中国古代文论的永久魅力不少人认为,如果站在今天的“国际化”学术视角来看,“ 中国古代文论”不过是在特定历史时期,文人士大夫这一特殊社会阶层审美趣味的话语表征而已,其价值与意义早已经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隐没于历史深处了。
因此对于古代文论的研究无需追问当下意义,更不要说什么意义的“ 现代转换”,正如考古一样,纯粹是为研究而研究。
在我看来,这种研究立场是可以商榷的。
我甚至更愿意相信:就像西哲眼中的古希腊神话与艺术一样,中国古代文论也具有“永久魅力”,至少对我们今天的文学理论与批评依然具有重要启发性。
对这个问题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展开讨论:近百年来,我们的现代学术研究是以现代学科划分为依托的,而现代学科划分基本上是西方近现代学术演变的产物,体现着西方人的思考方式与言说方式,故而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方法也主要是对西方的效法与模仿。
这种效法与模仿在最基本的层面上就是所谓“新学语”的形成。
中国现代学术话语系统是一系列来自西方(往往是通过日本)的“新学语”支撑起来的。
就其能指而言这些学术语言依然是汉语(或者是被日本人重新组合了的汉语语词),但其所指却是中国传统学术中很陌生的思想。
诸如哲学、理论、抽象、本质、表象、参照、承认、否认、动机、对象、法则、肯定、否定、审美、身份、社会等等在我们的学术言说中不可须臾离开的基本词语都是来自日语,可以说,离开了从日语转借来的西方学术话语,我们甚至无法展开有效的学术思考和言说。
在这些“新学语”的基础上,我们现代以来的学术研究在运思方式和价值观念上基本上也主要是接受了西方人的东西。
中国传统固有的学术方法与价值诉求大都被我们遗忘或抛弃了。
这一点,在作为一个现代学科的古代文论研究中尤为突出。
中国古代历史相关论文
中国古代历史相关论文中国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在它的传承、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古代知识阶层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中国古代历史相关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中国古代历史相关论文篇一中国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在它的传承、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古代知识阶层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于古代知识阶层的研究,虽然已经有了不少可喜的成果,但这个课题涉及社会史、政治史、文化史和思想史的许多领域,有些问题见仁见智,还有大片空间留待我们深入探讨。
“知识阶层”一词来源于西方近代学界,它本指对社会现实持一种批判态度和人文关怀的近代知识分子群体。
余英时先生在《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认为,知识阶层并不是近代独有的现象,“每一个社会都有其知识阶层,因而也各有其特殊的知识分子的问题”。
他指出“知识阶层在中国古代的名称是‘士’,但‘士’却不是一开始就可以被称作知识阶层。
‘士’之变为知识阶层,其间有一个重要的过程”。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阶级的流动,“导使士阶层在社会性格上发生了基本的改变”。
①这些意见都是很正确的。
《士与中国文化》还有不少富有启发性的见解,它堪称是研究中国古代知识阶层的一部力作,因而在海内外学术界有较大的影响。
但我们拜读全书之后也发现,由于作者对儒家的道统情有独钟,使得他对若干重要问题的论述有失偏颇,甚至远离了历史实际。
本文拟就中国古代知识阶层的崛起及其早期行程作一些考察,并对余英时先生的有关论点提出商榷意见,以求正于余先生和各位方家。
一、春秋战国时代新兴知识阶层的形成及其性格特征中国古代知识阶层的原型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士”。
“士”的称呼由来已久,论者从文字训诂的角度对“士”的原始含义和指称作过种种解释。
不管“士”的原意究竟何所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在西周和春秋前期,文献中的“士”主要是指下级贵族。
《左传》桓公二年:“卿置侧室,大夫有二宗,士有隶子弟。
”《国语·晋语》:“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中国古代史话题论文
中国古代史话题论文中国古代史话题论文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她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音乐教育活动作为历史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载体,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产生过具大作用,以下是店铺整理的中国古代史话题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中国古代史话题论文篇一对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历史的粗略考察内容摘要:本文对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发生发展的历史进行了粗略的考察。
从远古,夏商、西周。
春秋战国,到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再到隋唐。
宋元,明清的音乐教育的发展脉络;对中国音乐教育在历史的发展中,所取得的成就和利弊得失进行客观的评价,可给人们提供一个借鉴。
学习的对象。
关键词:音乐教育六艺儒家思想乐致传承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她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音乐教育活动作为历史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载体,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产生过具大作用,而且在今天将更加发挥着它应有的功能,为人类文明做出新的贡献。
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认为的那样:“历史不过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①因为,人所追求的目的,应该是建立在人类自身发展的客观实际的基础上的理性思维,所确定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一种目标。
如果这样理解不错的话,那么,我们不妨将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发生发展的全部历史活动,看作是人类追求实现自我完善的构想的目标活动。
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将对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发生发展历史作粗略考察。
因为历史研究的真正目的,应当是进一步从历史中接受启发,并对其合理思想加以发挥,以为今天理论与实践发展之需要。
”②远古时期的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是怎样的存在形式,我们今人已无法准确地考察。
因为时隔久远、扑朔迷离,很难一言以蔽之。
但依据现存的音乐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提供给我们的资料,我们可进行一些研究推测。
根据音乐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记载,大概新石器时代就有可能产生最初的音乐教育行为。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音乐教育从萌生、逐步定型到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
关于中国古代史的论文500字
关于中国古代史的论文500字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五千年的灿烂文化造就了历史的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的过程当中,在不同的时期,逐渐形成了代表中华民族性格的民族性质特征,这些特征在古书中就有记载,比如:“有备无患”、“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警示名言,并且告诫人们要有忧患的意识。
而这种情怀特征,在历史的研究中,也体现出来了。
1、对王朝盛衰、社会治乱之密切关注
研究表明中国古代史家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都有强烈的历史忧患意识和传统史学显著的致用功能,而忧患和致用都是分不开的,不管是从先秦的历史渊源还是《春秋》、《战国》、《史记》等,都包含着深沉的忧患意识,从历史研究者的思想认识来看,则存在着从担心“废天下之史文”的忧患思想。
在唐朝,忧患意识显得尤为显著,除了历史学家,文人墨客也有很深的忧患意识,表现在很多的文章和诗词中。
2. 对学术积弊、学风走向深刻省思的道路
古代史家的忧患意识不仅突出表现为将史学视作表达个人的心声和思想,体现在对当世学风积弊和学风走向的深刻洞察与反思层面,从而撰写成影响深远的历史学专辑和学术史论等,对后世历史的研究起到引领和参考的双重意义。
对于学术风气,史学家们撰文严肃,这也是忧患意识的表现。
以上所写的,只是渊源历史的一隅,但是仔细阅读古代史,不难发现其中的忧患意识,它作为中华民族的特征,在不同的社会时期和社会风气下,对后人也起到了非常大的指引作用。
历史小论文范文
历史小论文范文历史小论文篇1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
嬴姓,赵氏,名政,秦庄王之子。
秦始皇是一个功德比别人都大的皇帝。
秦始皇吞并了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
秦始皇建立郡县制,奠定了封建统治的基础;赤道的培育为庞大帝国中政令的通达奠定了技术基础。
但秦始皇修建了阿房宫、秦始皇陵等。
大规模地滥用人民的权力;焚书坑儒,压制思想,破坏文化;严格的法律和沉重的税收增加了人民的负担。
不能仅仅认为秦始皇修建长城是滥用人民权力,统治残暴的表现。
事实上,长城是为了抵御外敌入侵而建造的。
另一方面使各地的交通进一步发展,有助于以后的交通、经贸、各民族的融合。
秦始皇只是急功近利,不顾手段和百姓生活。
有人曾这样评价,“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了点事的是秦始皇,孔子只说空话。
几千年来,形式上是孔夫子,实际上是按秦始皇办事。
秦始皇用李斯,李斯是法家,是荀子的学生。
”这种想法有道理,但并非说儒家不好。
后世用“外儒内法”,是一种“外柔而内刚”的政策。
以伦理道德束缚人们,更容易治理天下,也正是吸取了秦一味用法家最终被推翻的教训。
所以要辩证的看待秦始皇。
历史小论文篇2自从我看了外国侵略中的历史时,我感到非常的气愤,因为外国的侵略和压迫实在是太残忍了,那昏庸无能的慈禧太后,只知道退让,和求和。
中国不是有句古话吗?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唐太宗,武则天那时的朝代唐朝都非常的兴盛,唯独到了清朝,出现了民族的败类,“慈禧太后”那时的皇帝光绪帝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意见来变法,可是光绪帝没有兵权,慈禧太后闻之,简直反对,这个昏庸无能的亡国之君又把戊戌变法破灭了,这个维持只有108天的变法,这表现了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的爱国之情。
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当我到达圆明园,我看到了宏伟的宝藏,并开始实施野蛮的土匪行为。
我拿不走的时候就砸了。
当一车财宝从北京拉到他们国家的时候,我非常高兴,手挽着手。
历史小论文五篇
历史小论文五篇关于《历史小论文五篇》,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历史小论文】戏述唐玄宗——潮起潮落唐朝年间,有许多人叱咤风云。
然而我却对唐玄宗是情有独钟,他那精湛的统治能力,巧妙的用人。
唐玄宗为广纳贤人,不惜委屈自己,这都让我一一折服,但人算不如天算,如此明理的皇帝最后也因贪图享乐而自作自受。
当年的开元时期,可谓是繁荣富庶,毫无疑问,乃唐玄宗的统治优良也。
选用姚崇作相,给繁荣又加上了一层必然。
黄金搭档在一起当然把唐朝的繁荣体现得栩栩尽致。
唐朝诗赋让人醉生梦死,都是因为唐玄宗把诗赋加进了进士科为主要的考试内容。
唐朝农业方面有很大的发展,唐玄宗任君期间,共修建四十多处大型水利工程,南引的水稻也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产量大大增加。
手工业日益发达,丝绸品渐渐出炉,技术高超。
它的陶瓷业也不甘落后,奋勇直追,推出至今有名的越窑青瓷、刑窑白瓷和唐三彩,在陶瓷业独领风骚。
数千古风云人物,还看唐朝。
人无非此一时,彼一时。
唐玄宗也无例外。
也许是当时的硕大成就让他过分自信,他如同井底之蛙,在井里是一片繁荣景象,以为这儿已经是世界的边缘,但未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日益的贪图享乐的心理油然而生,杨贵妃又闯入他的视线,无疑这时的朝政如同一本长篇的乏味文章,而眼前杨贵妃却是一本富有趣味的小说。
当然他选择了“小说”。
“一失足成千古恨”,这句至理名言,在唐玄宗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仰慕唐朝那时的风光,敬仰唐玄宗的能力,但是叹息却成为文章的末尾插曲。
【篇二:高一历史小论文】浅析罗斯福新政1929-1933年的世界性大危机,沉重地打击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导致资本主义世界的分裂:德、日等国乘机走上法西斯道路,成为欧、亚战争策源地;美、英、法等国家走向垄断资本主义。
其中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新政”缓和了经济危机给美国带来的严重后果和由此激化了的阶级矛盾,部分地改善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困境,逐步恢复了社会生产力,同时还使美国避免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并为美国参加反法西斯阵营和最后取得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围绕我对中国古代史的认识写一篇文章
围绕我对中国古代史的认识写一篇文章中国古代史啊,那可真是一部超级精彩的大戏,就像一个装满了奇珍异宝的大箱子,每打开一层都有惊喜。
咱先说说先秦时期吧。
那时候的中国就像一个刚刚开始学走路的娃娃,各个诸侯国就像一群小伙伴,有的调皮捣蛋,有的规规矩矩。
像齐国,那可是个有点小机灵的家伙,靠着管仲的改革,经济搞得红红火火,就好比一个小商贩发现了独家的赚钱秘籍,一下就富起来了。
而鲁国呢,比较守旧,遵循着周礼,就像一个老学究,总是规规矩矩地按照老祖宗的办法做事。
这先秦啊,百家争鸣更是热闹得很。
儒家就像一个温和的长者,苦口婆心地告诉大家要讲礼义仁智信,要好好做人;墨家呢,就像一群热血青年,高喊着兼爱非攻,要大家平等互助,别老打仗;法家则像个严厉的老师,拿着戒尺说,必须得有严格的法律,不然社会就乱套了。
再到秦朝,嘿,这可不得了。
秦始皇就像一个超级霸道的大哥,大手一挥,把六国都给统一了。
他建立的秦朝就像一个严丝合缝的大机器,从中央到地方,郡县制就像机器的零件一样,让整个国家有条不紊地运转。
不过呢,这大哥有点心急,徭役赋税太重了,老百姓可受不了啊,这就像一个人干活太多,累得直不起腰来,最后可不就反抗了嘛。
汉朝可就聪明多了。
汉初的时候,就像大病初愈的人,得慢慢调养,于是就有了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
这就好比一个孩子刚生了一场大病,不能立刻逼着他去跑跳,得让他慢慢恢复元气。
到了汉武帝的时候,那可是雄才大略,就像一个充满干劲的年轻人,想要大干一场。
董仲舒的儒学就像给他打了一针强心剂,让汉朝的国力更上一层楼。
而且汉朝的对外政策也很厉害,卫青、霍去病打匈奴,就像两个英勇的猎手在草原上追逐野狼,把匈奴打得远远的。
唐朝啊,那就是古代中国的高光时刻。
唐朝就像一个超级大舞台,各种文化、各种人都在上面尽情表演。
诗歌就像舞台上最耀眼的明星,李白像个洒脱的仙人,喝酒写诗,他的诗就像天马行空,不受拘束;杜甫就像一个忧国忧民的智者,他的诗像一面镜子,反映出社会的百态。
关于中国历史的优秀小论文
关于中国历史的优秀小论文关于中国历史的优秀小论文中国在哭泣啊!怒火在燃烧啊!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关于中国历史的优秀小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中国历史小论文【一】古往今来,中国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但中国的历史却是那么的悲惨,那么的无助。
战争一步一步向中国走来。
从八一四二年起,英国拔牙片等毒品运进中国,把中国人民的身体弄得不成人样,然而,他们以中国人硝烟为借口,进攻中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幕了,英国再次向中国发动攻击,在圆明园抢劫了数不清的值钱的东西;然后放火大烧。
以破坏证据。
到了一九零零年了,中国又被八个国家所侵略。
又到了一九三九年了,日本故意挑衅中国,向中国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过了七年,日本向中国首军进攻,更愤怒的是,日本占领南京后,不但把手无寸铁的居民杀了,还把放下武器的士兵给杀了;妇女等。
最后据中国人的统计,日本总共杀了中国南京人民三十万以上,其他国家的一些历史人还说不值,有的人说高达百万。
中国一直被别的国家所侵略,这是中国人民的耻辱!!大家是中华人民,要把这耻辱的历史转给我的子孙后代,让他们不要忘记这耻辱的战争。
因为国家落后,所以才会挨打,所以大家现在要好好学习,将来报孝祖国。
大家也要记住落后就要挨打。
落后也就是被人欺负。
关于中国历史小论文【二】自从我看了外国侵略中的历史时,我感到非常的气愤,因为外国的侵略和压迫实在是太残忍了,那昏庸无能的慈禧太后,只知道退让,和求和。
中国不是有句古话吗?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唐太宗,武则天那时的朝代唐朝都非常的兴盛,唯独到了清朝,出现了民族的败类,“慈禧太后”那时的皇帝光绪帝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意见来变法,可是光绪帝没有兵权,慈禧太后闻之,简直反对,这个昏庸无能的亡国之君又把戊戌变法破灭了,这个维持只有108天的变法,这表现了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的爱国之情。
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城,烧杀抢夺,无恶不作。
到了圆明园,进去之后,看见富丽堂皇的宝物,开始实行野蛮的土匪行为,拿不走的就砸,当一车一车的宝物从北京城拉到他们国家的时候,手挽着手,都非常高兴。
中国古代文化史论文
中国古代文化史论文以下是整理分享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史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中国古代文化史论文篇一多元文化视角下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近年来,“国学热逐渐升温,不仅反映出当今时代改革创新的精神,也预示着中华民族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民族文化自信力逐渐增强,因此支撑国学发展的中国古代文论的理论框架也就必然引起了学者们深深的思考。
从目前来看,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和发展思路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其领域的研究方法、研究语境和研究视角也在趋向多元。
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共同回望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状况,不难发现,由于时代的变迁,文学样式、文学功能越来越多样化,而西方理论与话语的大量涌入看似使我国古代文论的发展形成了短暂的春天,但事实上却造成了中国文学理论的“失语,“中国文论失语症的病因在于把中国文化同现代化对立起来,进行文化上的‘自我否定、自我矮化、自我丑化’。
这正是文学理论界忽视中国古代文论传统的继承,不创造性地运用古代文论的后果,而且照抄照搬西方文论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引发了学者们的文化认同危机以及民族文化的寻根思考。
长期“失语的中国文论研究在“全球化的冲击下,虽然也做了一些调整和适应,但总是有一种被时代洪流裹挟着身不由己的感觉。
如何化挑战为机遇,实现东西方文论的平等交流对话,使中国古代文论能有一个更好更新的发展平台,使我们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深邃的文化精髓能够得以传承变得格外重要,这也是中国学者们亟需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我们要实现中西方文论对话, 首先应该了解当前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现状和困境,才能实事求是地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一、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现状首先我们得立足于本民族文论的立场, 建立完善自身理论话语的体系同时吸收、借鉴西方文论的长处,才有可能进一步实现与西方文论的对话与交流。
我们都知道中西方的宗教文明是两种不同质的且有着很大差异的文明,这就直接影响到中西方文论的发展特点,比如“中国传统的文论特点更多地表现为在直观基础上的一种猜测、感悟和体验, 因而必然表现出模糊性和非逻辑性的特点。
中国古代史论文范文(2)
中国古代史论文范文(2)中国古代史论文范文篇二我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纯属偶然。
在中学读书时,我数学学得不错,原打算毕业后考理工科。
不幸因为家庭发生变故,1946年高中二年级结业后不得不辍学。
一年以后再以同等学力报考大学时,没有学过高三数学、物理等课程的我,只得选择了因爱看小说而比较感兴趣的中国文学系。
同等学力的录取比例据说是百分之五,我自然对报考名牌大学特别是北京大学,想也不敢想。
大学考上了,自己并不满意。
1948年春来到北平,由于特殊原因,先是在华北文法学院借读,秋后又转为正式生。
1949年北平解放,不久我便走上了工作岗位,到过农村,下过部队。
到这时为止,我对中国古代史还是很陌生的,有关知识也极浅薄(仅在大学里学过一点点)。
用“一穷二白”去形容,决不过分。
然而命运却注定要把我与中国古代史拴在一起,拴一辈子。
1954年,由于某种机遇,我被调到北大,先在法律系辅导、讲授中国政治、法律制度史,开始部分涉及中国古代史;后转历史系,从此便专门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研究工作,直到今天。
四十多年来,原本“一穷二白”,后来一直也没有得到机会脱产学习、进修的我,其所以在中国古代史工作岗位上未遭淘汰,还能基本上完成任务,靠的便是北大学术气氛的熏陶,而主要以通过自学的形式来实现。
在这一方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厚积薄发在燕园里很早就流行一个比喻:如果将讲课内容比作一杯水,那么教师本人的学识便应相当于一桶水,方能应付裕如。
每当我在辅导、答疑中被同学问得瞠目结舌、背上冒汗之时,便自然而然想起这个比喻。
这也就是要求教师厚积薄发。
有一次我在图书馆借书,将王鸣盛《蛾术编》之“蛾”念é,一位老馆员委婉地指出我念了别字,当念y í,义同蚁。
这“一字师”也再次提醒我学海无涯,自己知识太浅薄了,必须尽快地积累,再积累。
在摸索中,我不断积累目录学、文献学知识。
这得力于藏书丰富的北大图书馆者綦多。
50年代的馆员个个业务娴熟,工作认真负责,知无不答;而且教员可以自由出入书库,十分方便。
中国古代历史论文
中国古代历史论文中国古代社会,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剥削、压榨、掠夺,使得百姓生活举步维艰。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中国古代历史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中国古代历史论文篇一中国古代民生的历史考察【摘要】中国古代社会,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剥削、压榨、掠夺,使得百姓生活举步维艰。
广大民众为维护其基本的生存权与统治阶级进行过生死博弈,但新王朝不但承袭了旧王朝的各种规章制度,而且往往对广大农民实施着残酷的封建剥削,民不聊生似乎成了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常态。
【关键词】中国古代民生历史状况民生的基本内涵中国民生思想源远流长,萌于西周,成于春秋,盛于明清。
“民生”语出《左传・宣公十三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意为人民只有勤于劳作,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人民的生命才有保障,其要义是满足人民生存发展的基本需求。
《尚书・五子之歌》所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视“裕民”为仁政:“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①荀子提出“下富则上富”的哲学命题:“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②《国语・楚语上》警示:“民乏财用,不亡何待?”不难看出,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
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古代先贤无不把重视民生视为经世治国的最高境界。
中国古代民生的历史状况自有人类,衣食住行就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需。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物质生产不丰富,民生问题的内容也相对简单,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大家如何团结起来保证生命安全、共同劳动以获取食物和保证食物共享。
进入阶级社会,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剥削、压榨、掠夺,使得百姓的生活举步维艰。
统治阶级围绕土地,对赋税制度进行了多次调整和变化。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大多数,农民稳,天下安。
从人们熟知的经、史文献史料中,可以得知古代中国农民的生存状况。
《诗经・七月》是一首极古老的农事诗,“六月食郁及�,七月亨葵及菽。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古代文学史论文参考范文
古代文学史论文参考范文在最近将近三十年的时间中,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与其他人文科学的学科一样,学术上的发展是巨大的。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古代文学史论文参考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古代文学史论文参考范文篇1浅析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理解文学史一词的复杂性,是近年来学界每有讨论的问题。
就这个词的全部含义来讲是指文学自身的纯客观的生成与发展的历史,一些学者称为文学史的“本体”,还有一些学者称为文学史的“原生态”。
在我们对文学史进行直觉性的想象时,我们意识到这种文学史的“本体”或“原生态”是存在的,并且它有一种纯客观的性质。
科学的文学史研究,把向文学的真实的历史逼近作为研究的一个终极目标,并且也将此作为判断某一文学史研究成果的价值高下的一个标准。
但是,“原生态”和“本体”事实上只存在于直觉的想象与逻辑的思辨中,实际存在于人们的认识与阐述中的文学史,最直观的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种种以“文学史”为题的著作,它们事实上是通过一种认识体系构建出来的。
文学史的这种性质甚至在它处于史料状态时就已经体现出来了,这些史料即保存至今的文学作品和一些文学史的文献,都是经过自然与人为的选择的结果,都是经过叙述的。
另外就产生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来看,我们所依赖的也多是历史学家的成果。
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早已成为历史的东西,无法复原。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所把握住的文学史,无沦是零星的还是系统的,无不是进入我们的自身的认识领域的东西,即构建出来的东西。
文学史越系统、越宏观,它的构建的性质也就越突出。
中国古代文学史理论的叙述首先得提及孔子。
孔子的《春秋》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私人撰写的史书,司马迁认为《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史旧文“约其辞文,去其烦重”整理而成,主要记载政治事件和人物活动。
《春秋》对文学史论的贡献至少有二。
一是它按年、时、月、日记载史实,后世编年史基本上沿袭此法,这对后人撰写编年体文学史、作家年谱、文学大事记等类型的文学史著影响久远。
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论文
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论文中国古代史上出现南北政权对峙的情况,起因往往大多因为异族的入侵。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论文篇一浅析中国古代南北战争中的历史地理因素[摘要]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南北战争并形成对峙的局面,在这些对峙中,出现了一些耐人寻味的共同现象:北方异族入侵后难以继续南下,南方多次北伐无一成功,最终的结果都是在沿淮河――秦岭一线形成对峙。
这些现象的形成,与地理、骑兵在古代战争中的作用以及民族融合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关键词]南北对峙;淮河――秦岭;骑兵;民族融合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过南北战争并形成南北政权对峙的情况,在这种对峙当中,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比如南北政权的分界线大多就是在中国南北的天然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最终的胜利者往往又都是北方政权,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现象?个中的历史地理因素耐人寻味。
一、南北对峙局面的出现中国古代史上出现南北政权对峙的情况,起因往往大多因为异族的入侵。
在战争的初期,异族往往在军事上占有优势,他们多是游牧民族,整个民族多有尚武之风,民风彪悍,在战争的初期优势明显。
他们行动迅速,攻伐迅捷,处于农耕文明中的汉民族往往难以抵挡其锋芒。
一旦突破长城和高山的阻碍,他们往往能以席卷之势长驱直入,迅速灭亡中原的汉族政权。
但游牧民族一旦占领中原,其游牧的生产生活方式是无法适应广大的中原地区的地理条件的,他们也无法按游牧文化的方式对广大农耕文化的地区建立起有效的统治。
因此,他们必须要融入当地的农耕文明之中,按农耕文明的方式建立起统治,而这需要一个过程。
而且,中国的疆界过于庞大,异族入侵的势头会随着战线的拉长而得到缓冲。
所以,当异族占领中原之后,一般不具备短时间大规模征服南方的能力,即使此时采取大规模征服战争,往往也会遭到各种抵抗,被迫将重心转为对已经征服的地区建立有效统治,金元莫不如是。
此外,北方即使统一,往往也存在诸多矛盾,民族问题、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都需要他们暂时停止大规模南征来进行调整(1)。
古代历史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古代历史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山东农业大学体育与艺术学院“开皇乐议”的主要工作就是重新制定雅乐,在长达十三年的时间里,郑译、苏夔、万宝常、何妥等都为如何恢复雅乐争论着。
他们都是“开皇乐议”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代表了不同的立场,把原本是一场纯粹的音乐争论变为了政治斗争,渐行渐远,而参与这场争论的人最后大多以悲剧离场。
其中在开皇二年到九年的过程中,郑译、苏夔、牛弘、万宝常、何妥各自提出自己的看法。
郑译提出七声十二律旋相为宫的“八十四调”宫调体系的方案,并且详细介绍了龟兹音乐家苏抵婆的“五旦七调”理论,还写了二十多篇文章说明其要旨,期望得到朝廷的采纳。
①虽然郑译音乐理论功底可谓当时翘楚,知名度甚高,但是隋文帝并没有采纳郑译的观点,郑译的理论显然没有说到执政者的心里去,在参加乐议的人中有很多支持郑译的观点,他们形成一个流派,互相支持,当朝重臣苏威之子苏夔就是其中之一,但这个流派中也有很多分歧,整日争论不休,苏夔就恰恰在调式音阶的使用上与郑译的观点相左,苏夔主张的是五声六律一十二管旋相为宫的“六十一四调”理论。
郑译和苏夔相同的观点是:开皇十年的时候,他们都提出了将“以林钟为首”改为“以黄钟为调首”,亦即变微音为宫。
郑、苏二人建议把清乐音阶的第四级音(即宫音上方纯四度)改成增四度,说明他们为强求雅乐音阶增四度的第四级音,不惜改变清乐的音阶。
这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他们二人对音乐不够精通的缺陷。
苏夔主张五音,其才识又下郑译一等。
②何妥是一个阴谋家,却深得隋文帝的赏识,他亦反对郑译的理论观点。
开皇十二年的时候,何妥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他反对“旋相为宫”,提出取郑译的“黄钟一宫”和采纳“清商三调”。
隋文帝是一个非常迷信的皇帝,而何妥又是一个善于阿诀奉承的人,他抓住隋文帝喜好“符瑞”(吉祥的征兆,多指帝王受命的征兆)的思想,对隋文帝说:“黄钟者,以象人君之德也。
”(黄钟之音,象征着皇帝的德行啊。
)而使得隋文帝龙颜大悦,放心将修订礼乐之事交给何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史论文
历经五千年沧桑岁月,中华民族经历了战和更替、聚散分合、对峙与融汇,却始终不曾割断共同的文化传统。
民族认同感一脉相承,而且越是历经磨难,遭遇坎坷,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自我意识和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越是增强。
千百年来,对国家统一的不懈追求日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高于一切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情感。
而造就中国历史这一鲜明特征的重要因素,不能不说是“大一统”文化观念的潜移默化影响所致。
它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中国境内各民族联系、团结在一起,逐渐形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并日见巩固。
我们今天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中国统一大势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这一历史现象,就不能不充分认识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实现国家统一过程中的特殊地位与重要作用。
中华文化追求“大一统”的价值观是奠定和强化国家统一的牢固基石
中华文化对于国家统一大势的形成与发展的意义,首先在于“大一统”价值观长期以来深入人心,从而使统一成为人们所普遍认同的理想政治秩序。
早在先秦时期,中华民族随着内部凝聚力的不断增强,就初步形成了“大一统”观念。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表达了这种思想倾向和价值取舍。
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这种追求统一的思想趋向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历史必然性。
当时,西周社会创立的礼乐文明遭遇到根本性的冲击,早期初始形态的“一统”格局趋于瓦解,天下缺乏合法一统的政治秩序,结果导致诸侯争霸,混战绵延,因而人们渴望重新实现政治上的统一,建立起合理合法的政治秩序。
这一点在当时大多数思想家的学说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虽然他们在追求统一的方式上存有歧见,但天下必须“定于一”则是普遍的共识。
譬如,法家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墨家提倡“尚同”,“天子唯能一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也”;儒家强调“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并憧憬着“四海之内若一家”的局面。
这些思想充分反映了“大一统”观念已成为人们普遍的精神寄托和政治信仰,并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
观念的一个重要内容。
正是具备着这样的思想基础,当统一条件基本具备之时,才会由秦国通过战争的手段,横扫六合,鲸吞六国,使这种政治理想变成了现实,“车同轨,书同文”,建立起多民族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才会有继秦而起的两汉大统一,出现汉武帝在“泰山刻石文”中所描绘的那幅国家“大一统”的理想图画:“四海之内,莫不为郡县,四夷八蛮,咸来贡职。
与天无极,人民蕃息,天禄永得。
”
正因为“大一统”的理念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内心深处,成为人们衡量政治有序、天下有道的主要标志,所以自秦汉以降,历史上虽然统一与分裂交相更替,但总的来说,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不可逆转的总趋势;割据分裂的局面虽然不时出现,但它始终无法为人们所认可,始终不能被承认为正常、合理的政治状态,也始终被中华文化所排拒。
即便是在分裂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也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广大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天下分崩,群雄并立,但各个政权的统治者大都以统一为己任,并以炎黄之后自居:诸葛亮倡导“还定旧都,汉室可兴”,前赵刘渊以黄帝之后自居,后赵石勒赞赏刘邦不封六国之后,前秦苻坚渴求“平一六合”等均为明证。
它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华民族宁合不分的愿望是多么顽强而普遍。
这种强烈的“统一”意识还反映在人们对“正统”观的理解上。
从政治学的角度看,古代“正统”说的主导倾向就是为“大一统”观念作历史哲学层面的论证。
所谓“正统”就是指“王者大一统”。
正如欧阳修所说:“夫居天下之正,合天下于一,斯正统矣。
尧、舜、夏、商、周、秦、汉、唐是也。
虽始不得正统,卒能合天下于一”。
千百年来,这种以“统一”为“正统”理念的思想普遍流行,进一步强化了人们认同国家统一的自觉性,成为中华文化培育统一意识、指导统一实践、完善统一秩序的又一个显著标志。
中华文化为中国统一大势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资源,在中国统一大势不断
巩固和发展的过程中,博大精深、与时俱进的中华文化不但起到了团结各族人民、促进国家统一的重要作用,而且为合理化解统一道路上所遇到的各种矛盾提供了重要的智力资源。
从中国历史发展大势看,追求统一、维护统一始终是中华文化的本质属性与价值取向。
千百年来,中华文化既为国家统一大势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也为人们参与这一历史活动提供了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手段与方法。
即使在今天看来,它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也是深远的,贡献也是巨大的。
首先,它使中国在历史上长期保持了大统一的基本格局,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现代政治版图,并为中华民族在向近代民族国家发展中培植了政治、民族和文化资源。
自夏商周以来,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为秦始皇统一天下,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的政策,建立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创造了条件;而自秦汉以降,儒家的“大一统”文化价值观更是一以贯之,支配和规范着历代传统政治实践,成为传统政治运作的至上原则和行为方式。
正因为如此,历朝历代都在不断地巩固多民族统一国家这一成果,各少数民族也都以融入到中华一体的民族大家庭为其发展的归宿,从而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不断地得到巩固和拓展。
换言之,大一统文化观念的深入人心,汉族与各兄弟民族在碰撞、融合、和谐的基础上互动互补,共同发展,不断增强政治与文化的认同感,这对于坚持国家统一大势的健康发展、增进各民族间的凝聚力、向心力功不可没。
到了近代,中国虽然遭受到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但中华民族始终保持着国土的基本统一,表现出坚不可摧的民族力量,这不能不归功于以统一为宗旨的中华文化的整合凝聚作用。
其次,它使中国社会的发展保持了长期的历史连续性,使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的文明。
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体系与文化体系在其形成和发展中,也有一个不断充实、扩大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大一统”的政治体系不断成熟,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不断汇聚沟通,由点及面,由内向外,不断辐射,不断扩散,如此循环
往复,逐渐将旧的边缘消融为新的中心,中华民族实体就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巩固。
因此,历史上的匈奴文化、突厥文化、蒙古文化、满族文化乃至域外的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基督教文化等,虽曾作为与“华夏文化”对立的一极受到排斥,但最终还是在不断扩大的交流中,在“大一统”的格局中,得到有机的融合,使中华文明不但一直没有出现断裂,而且不断进行更新,不断增加新的活力。
可见,正是中华文化的亲和力、创造力与文化主体的自觉意识,使得国家统一大势浩浩荡荡,不可逆转,文明承续始终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