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
PCR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
![PCR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6bcec50cf84b9d528ea7aba.png)
【 摘要 】 中药作 为我 国的传统 药物 ,千百年 来 ,在预 防与 治疗疾病方 面发挥 了不可替代 的作 用。但即便
是 同一种 中药材 ,在 不 同的产地 、不 同的 生长模 式等方面下都会表现 出质量 以及 药效的差异 ,而它们的性状 也许只有微 乎其微 的差别 ,这就 为中药材 鉴别方法带来 了新 的挑 战。本文仅对各种基 于P c R 技 术的分子生物
2 0 1 7 年第4 卷第 2 4 期
2 0l 7 Vl 0 1 . 4 No . 2 4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J o u ma l o f Cl i n i c a l Me d i c a l 47 3l
P C R 技 术 在 中药 鉴 定 中的 应用
罗达 龙 ,黄 琳 ( 梧 州 食 品 药 品 检 验 所 ,广 西 梧 州 5 4 3 0 0 2 )
药材等 )进 行代用 品、混淆 品的鉴定 。但R AP D技术 的重 复 4 展 望 性和稳定性 差,使其在应用 上也受到 了限制[ 2 】 。为 了克服 随 科 技 日新 月 异 的发 展 ,分 子 生 物 学 更 是 以其 可 变 性 机 扩增 多态DNA技术 的缺 点,有研 究采取 了提取 高质量 的 强 、研 究方 向多样 、适用 范 围广等优 势 ,在药 品检验 的领 基 因组D NA,并对R AP D反应 的条件进 行 了优化等措施 ,来 域上开始高速 地发展 ,很 多基于P C R的先进技术 已经开始进 保 证其 稳定 性 。通 过对 湖北麦 冬 、川麦 冬及浙 麦冬三 种药 入 到 中药材 的鉴别 中 。当然 ,我们还 需要 致力于解 决文 中 用麦 冬基因组D NA的RA P D分析 ,筛选 出三 种麦冬的特异性 提到的不足之处 ,让P C R 技术 能成为 快速 、准 确、稳定的药 分 子 鉴 定 标 记 ,经 过 对 特 异 性 标 记 的 克 隆 和 测 序 ,最 后 设 品检 定技 术。 ’ 计 出三种 麦冬的特异性P c R引物,实现 了特异性鉴定 。
基于PCR技术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操作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
![基于PCR技术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操作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f0031725acfa1c7aa00cc59.png)
我 国劳动 人 民几 千年 来 在 与疾 病 作 斗争 的过程 中 , 通
过 实践 , 逐渐 积 累 了丰 富 的医药 知 识 。千 百年 来 , 中药 在维
【 摘要】 全文着重介绍了以聚合酶链式反应 ( P C R ) 技术为支撑 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 , 包括 随机扩增多态性D N A
( R AP D) 技术 、 I S S R— P C R技 术 、 P C R — R F L P技术 、 mR N A差 异 显示 技 术 、 基 因测 序技 术 及 基 因芯 片技 术 在 中药 鉴 定 中的应 用 , 指 出现代 分 子生 物 学 技术 的蓬 勃 兴起 将 极大 地 推动 中药鉴 定 的发展 。
[ 关 键词】 P C R技术; 分 子 生物 学技 术 ; 中药鉴 定
【 中图分类号】 R 2 8 2 . 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3 — 7 2 1 0 ( 2 0 1 3 ) 0 3 ( a ) 一 0 0 2 5 — 0 3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mo d e r n mo l e c u l a r b i o l o g y o p e r a t i o n b a s e d o n P CR t e c h - n o l o g y i n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C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i d e n t i ic f a t i o n
Z H A N L g Z H A 0 X i n 2 L I U Z h i m e i l
1 . De p a r t me n t o f Ph a r ma c y ,L i a o n i n g He a l t h Vo c a t i o n a l a n d Te c h n i c a l Co l l e g e , L i a o n i n g P r o v i n c e ,S h e n y a n g 1 1 01 01
分子育种技术在中药鉴定
![分子育种技术在中药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2418c28a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ce.png)
分子育种技术在中药鉴定中药鉴定是确保中药材品质和用药安全的关键环节,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分子育种技术正逐渐被应用于中药鉴定中。
本文主要从以下八个方面探讨分子育种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
1.物种鉴定中药材的物种鉴定对于确保药材的真实性和质量至关重要。
分子育种技术通过提取药材DNA,进行PCR反应和电泳分析,能够准确快速地鉴定出中药材的物种来源。
此外,基于DNA序列的物种鉴定方法,如DNA条形码技术,也能够有效地用于中药材物种鉴定。
2.品质控制分子育种技术可以通过DNA指纹图谱等手段来检测中药材的质量。
DNA指纹图谱可以反映中药材的基因组特征,根据其特征性的DNA 片段大小和数量,可以判断中药材的品种和品质。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控制中药材的质量,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基因克隆分子育种技术可以通过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培养等步骤实现基因克隆。
通过对具有特殊药效的中药材进行基因克隆,可以深入研究药材的药理作用和分子机制,为新药开发和药物靶点发现提供帮助。
4.遗传多样性分子育种技术可以通过DNA序列分析等技术检测中药材的遗传多样性。
通过对中药材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其遗传背景和演化历程,为保护中药材资源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5.抗性育种分子育种技术可以用于筛选具有抗性的中药材,通过杂交育种、基因编辑等技术提高药材的抗病、抗虫、抗逆能力。
这有助于培育高产、优质、高效的中药材新品种,为中药材生产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6.代谢工程分子育种技术可以通过基因改造等技术提高中药材的代谢能力,增加或减少某些活性成分的合成。
例如,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关键酶基因导入中药材细胞中,提高活性成分的合成效率。
这种基于代谢工程的方法有助于优化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为中药材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可能。
7.毒理评价分子育种技术可以结合动物实验等手段对中药材进行毒理评价。
通过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方法,研究中药材对机体的作用机制和毒性效应,为中药材的安全性评估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PCR技术在植物检疫性病害鉴定中的应用
![PCR技术在植物检疫性病害鉴定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b7a9e67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d7.png)
1、样品采集:选择具有典型症状的病害样本进行采集,并做好记录。
2、DNA提取:将采集的病害样本进行处理,去除蛋白质等杂质,提取出其中 的DNA。
3、引物设计:根据已知的病害基因序列,设计出特异性的引物。
4、PCR扩增:将DNA模板、引物、dNTP等反应液加入PCR反应管中,进行PCR 扩增。
5、产物检测:对PCR扩增后的产物进行电泳分析或荧光检测,观察是否有特 异性条带或荧光信号。
3、植物生物安全监测:qPCR技术可以用于植物生物安全监测,如监测外来 入侵植物的扩散情况和评估植物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然而,qPCR技术在植物检疫中的应用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对设备要求较高、 对实验条件和操作技能的要求严格,以及可能出现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等问题。 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qPCR技术,以提高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PCR技术在植物检疫性病害鉴定中 的应用
目录
01
一、PCR技术在植物 检疫性病害鉴定中的 应用前沿研究
03 四、PCR技术在植物 检疫性病害鉴定中的 应用案例及评价
二、PCR技术在植物
02 检疫性病害鉴定中的 原理和流程
04 参考内容
植物检疫性病害是指对农业生产和植物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植物病害, 其鉴定与防治对保障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 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在植物检疫性病害鉴定中得到 了广泛应用。本次演示将从PCR技术在植物检疫性病害鉴定中的应用前沿研究、 原理和流程、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以及应用案例及评价等方面进物检疫中的应用实践
1、植物病原物检测:qPCR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植物病原物,如病毒、 细菌、真菌等。例如,针对水稻矮缩病毒的qPCR检测方法,可以实现对病毒的特 异性识别和定量检测。
PCR技术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PCR技术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a12310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fb.png)
PCR技术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PCR(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中。
它能够通过扩增、检测和分析DNA序列,从而提供对疾病的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和预后判断等方面的支持。
本文将重点介绍PCR技术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首先,PCR技术在传染病的早期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传染病的早期诊断过程中,PCR技术能够通过扩增病原体的DNA片段并进行检测,从而快速确定感染病原体是否存在。
例如,PCR可以用于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流感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等病原体的存在。
与传统的培养方法相比,PCR技术可以提供更快速和准确的结果,有助于早期干预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其次,PCR技术在遗传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遗传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PCR技术可以用于检测基因突变的存在和类型。
通过PCR技术,研究人员可以扩增特定基因的DNA序列,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分析。
这对于确诊遗传病、筛查携带者和进行家庭遗传咨询非常有价值。
例如,PCR技术已被成功应用于囊性纤维化、遗传性乳糜泻和肌营养不良等遗传病的诊断。
此外,PCR技术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肿瘤是由DNA序列的突变引起的疾病,PCR技术可以通过扩增和检测肿瘤相关的DNA序列来进行早期检测、分型和预后判断。
例如,PCR技术可以用于检测肿瘤相关的突变基因,如BRAF、EGFR和KRAS基因的突变。
这些基因的突变状态可以用于肿瘤的分型和预后判断,并且可以指导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的选择。
此外,PCR技术还可以用于监测肿瘤治疗的疗效和预测复发风险。
除了上述应用,PCR技术还在个体化药物治疗、遗传标记物研究和体外受精技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PCR技术可以用于检测药物代谢相关的基因多态性,从而指导个体化药物治疗的选择和调整。
此外,PCR技术可以用于研究遗传标记物在疾病发展和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有助于深入理解疾病的机制和发展新的治疗方法。
此外,PCR技术在体外受精技术中可以用于检测胚胎的遗传病风险,从而保障胚胎的质量和健康。
PCR技术在食品药品检测中的应用
![PCR技术在食品药品检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4d1e3c7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04.png)
PCR技术在食品药品检测中的应用1. 引言1.1 什么是PCR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是一种能够在体外高效地复制DNA片段的方法。
PCR技术的原理是通过不断重复的循环反应,将DNA片段逐渐增加,从而在短时间内制备出大量目标DNA序列。
PCR技术的关键步骤包括变性、退火和延伸三个阶段。
在变性阶段,DNA双链解旋成两条单链;在退火阶段,引物(即PCR反应中的引导序列)与目标DNA序列特异结合;在延伸阶段,DNA聚合酶沿引物逐渐合成新的DNA链。
PCR技术的优势在于其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通过PCR技术,可以仅利用极少的起始DNA量,放大到可以检测的水平;PCR引物的设计和PCR反应条件的控制可以使其只对特定DNA序列进行复制,从而排除背景干扰。
PCR技术是一种在分子生物学领域中应用广泛的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复制并放大目标DNA序列,为后续的检测、分析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PCR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于食品药品检测等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PCR技术在食品药品检测中的重要性1. 快速性:PCR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增目标DNA片段,从而快速得到检测结果。
这对于食品和药品安全检测中的紧急情况非常重要,可以快速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保障公众健康。
2. 灵敏性:PCR技术可以检测到极低浓度的目标物质,即使样品中只含有少量的目标DNA或RNA,也能够可靠地进行检测。
这对于检测食品和药品中的微量污染物质非常重要,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3. 特异性:PCR技术能够通过引物的设计和温度控制来实现对目标DNA的特异性扩增。
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PCR技术可以大大减少假阳性结果的发生,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PCR技术在食品药品检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为食品和药品安全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可靠的检测手段,对于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相信PCR技术在食品药品检测中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2d9b36d0b1c59eef9c7b406.png)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传统的中药材鉴别方法主要依据外观性状特征,人们依赖多年的经验积累,利用感官和简易方法对药材进行鉴别。
现代中药鉴别方法则从基原、性状、显微、理化一即中药四大鉴定方法建立了比较客观、准确的鉴别标准。
以后,又发展起了色谱、光谱等鉴别方法。
但是对于一部分药材,仅以上述方法是难以达到鉴定的目的,因此人们不断研究更完善、更准确和更具科学性的方法来解决药材鉴定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微量DNA提取技术和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能够从药材中提取微量的DNA 进行分析,这就使应用 DNA分析技术鉴定药材成为现实。
现简介如下。
1DNA序列测定药材的方法1. 1操作程序本方法是将从药材中所提取的微量的DNA,经PCR扩增,回收扩增产物作为模板,采用双脱氧法测定模板DNA 的序列,将所测序列与巳知的该物种的DNA序列(对照序列)进行比较,如果模板DNA序列与对照序列吻合,则该药材是该物种的组织器官加工的药材。
反之,如果模板序列与对照序列不同,则该药材不是该物种加工的药材,是伪品。
采用同一样本(或个体)多点取样的方法,就可排除药材掺伪带来的误差。
如果每个部位所提DNA 序列均一致并与对照序列吻合,则药材是正品并且没有掺伪;反之,如果其中一个部位的序列与对照序列不一致,则样品掺伪。
1.2 PCR扩增原理在适量PCR缓冲液中加入微量模板(药材)DNA,4种脱氧单核苦酸溶液、耐热性多聚酶、M2 +和一对合成DMA的引物。
将上述混合液加热,使模板DNA 在高温(如95T )变性,双链解链,然后降低溶液温度(如37T )使引物与模板DNA互补退火,形成部分的双链,将溶液温度升至中温(如72T )在多聚酶的作用下,以脱氧单核苷酸为原料以引物为复制的起点,模板DN A的一条双链在解链和退火之后延伸成为两条双链。
如此重复改变反应温度,即高温变性,低温退火和中温延伸3个阶段,每改变3次温度为一个循环,每一次循环使特异区段的基因拷贝数放大一倍,经数十次循环,最终使基因放大数百万倍。
pcr技术在植物病理研究中的应用
![pcr技术在植物病理研究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e1872c5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c4.png)
pcr技术在植物病理研究中的应用PCR技术在植物病理研究中的应用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病理研究中。
PCR技术可以快速、敏感和特异地检测和鉴定病原体,为植物病理学的诊断和监测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在本文中,将探讨PCR 技术在植物病理研究中的应用。
首先,PCR技术在植物病原体的检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传统的病原体检测方法需要时间和复杂的步骤,而PCR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直接从植物样本中检测到病原体的DNA或RNA。
PCR技术可以用来检测各种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
通过设计特异性的引物,PCR可以从复杂的植物组织中选择性地扩增目标序列,提高了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性。
其次,PCR技术可以用于鉴定植物病原体的种类和亚型。
通过设计不同的引物和扩增特定区域的序列,PCR可以区分不同病原体的基因组。
例如,PCR技术可以用于鉴定病毒家族或属的不同亚型,并确定它们之间的基因差异。
这对于病原体的分类和进一步的病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PCR技术在病原体的定量检测中也被广泛应用。
病原体的定量是研究病害发展和植物抗病性机制的重要指标。
PCR技术结合荧光探针或SYBR Green等荧光染料可以定量检测目标病原体的数量。
这种定量PCR技术可以用来评估病害严重程度、病害的扩散速度以及植物抗病性的遗传机制。
此外,PCR技术在病原体的变异分析中也具有重要的应用。
病原体的变异是病害流行和发展的基础,对于病害的预测和治疗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PCR技术可以通过扩增病原体的基因组区域,进行突变分析和序列比较。
这些信息可以用来评估病原体的遗传多样性、进化关系以及抗药性的分子机制。
此外,PCR技术还可以用于植物抗性基因的鉴定和定位。
抗性基因对于植物抗病性的发展和改良具有重要作用。
PCR技术可以用来分离和扩增植物基因组中的抗性基因,进而进行其功能、表达模式和遗传机制的研究。
通过遗传定位和连锁分析,PCR技术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抗性基因的位置和分布。
中药鉴定新技术新方法及其应用
![中药鉴定新技术新方法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042cc5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b0.png)
中药鉴定新技术新方法及其应用# 中药鉴定新技术新方法及其应用中药作为我国宝贵的传统医药资源,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应用。
然而,由于中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传统的鉴定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被引入到中药鉴定领域,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将介绍几种中药鉴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并讨论它们的应用前景。
## DNA条形码技术DNA条形码技术是指通过将中药材中的DNA序列进行分析和比对,对中药进行鉴定的一种方法。
该技术具有高度准确性和可靠性的特点,可以避免传统鉴定方法中存在的主观因素和误差。
DNA条形码技术利用中药材中的特定基因序列,通过PCR扩增以及DNA测序等方法,得到中药材的DNA指纹图谱,从而进行鉴定。
DNA条形码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首先,它可以帮助鉴定中药材的真伪和质量。
通过对不同来源、不同批次的药材进行DNA条形码分析,可以鉴定其真实性和纯度。
其次,DNA条形码技术还可以用于区分中药材的不同品种和不同地理产地,有助于保护中药资源和提高中药的质量管理水平。
## 质谱成像技术质谱成像技术是一种将质谱技术与显微成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实现对中药材中化学成分的高分辨率成像。
该技术的原理是通过质谱仪对中药材进行扫描,将不同位置的化学成分图谱重建成一张图片,并且可以定量分析其中的化学成分。
质谱成像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潜力巨大。
它可以不仅可以帮助鉴定中药材的质量,还可以分析中药材中的化学组分的分布情况。
通过对中药材中化学成分的成像,可以确定其成分分布的规律性,有助于准确鉴别中药材的品种和产地。
## 电子鼻技术电子鼻技术是一种模拟人鼻嗅觉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对中药材挥发性成分的检测,实现对中药材的鉴定和质量评估。
电子鼻技术利用一组具有特定敏感度的传感器,对中药材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并生成特征向量,通过模式识别算法进行分析和鉴别。
电子鼻技术在中药鉴定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PCR技术在医学检测中的应用
![PCR技术在医学检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50ce189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04.png)
PCR技术在医学检测中的应用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复制出大量的DNA分子。
在医学检测领域,PCR技术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检测方法。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PCR技术在医学检测中的应用。
1. PCR技术的基本原理PCR技术是通过反复的“循环”过程,复制出大量的特定DNA 序列。
PCR的三个步骤是:变性、退火和延伸。
首先,在变性步骤中,它使用高温将模板DNA“解开”,使其变为单链;然后在退火步骤中,添加引物(一种短的DNA分子)来诱导DNA片段的复制;最后,在延伸步骤中,酶在新的DNA分子中添加新的DNA碱基,从而扩增原始DNA模板。
这个过程会持续40个以上的PCR循环,每一个周期都会在之前的基础上增加一倍的DNA 量。
因此,PCR技术能够耗时几小时,扩增出大量的DNA片段。
2. PCR技术在检测病原体方面的应用PCR技术在检测病原体方面的应用十分广泛。
它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检测出病原体的存在,并帮助医生更快地做出治疗的决策。
例如,PCR技术可以用于检测HIV和乙肝病毒等病原体的存在。
此外,PCR技术还能够检测细菌等细胞所释放出的抗原,帮助医生更快地进行诊断。
3. PCR技术在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PCR技术还广泛应用于遗传学诊断中。
它可以检测出染色体异常,例如三体综合症和克隆性暴发等疾病。
此外,PCR技术还可以检测出基因变异与缺失,这些变异和缺失以前需要进行许多测试来确定。
4. PCR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在肿瘤诊断方面,PCR技术也可以发挥作用。
由于经常突变,肿瘤细胞中的DNA序列可能与正常细胞不同。
这意味着,通过PCR技术,可以检测出肿瘤细胞所特有的DNA序列。
在这种情况下,基于PCR技术的检测可以增强肿瘤检测的准确性。
此外,PCR技术还可以检测出癌细胞的代谢产物,在癌症的早期诊断中很有用。
5. PCR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PCR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会被发掘。
PCR 技术在药品检测中的应用
![PCR 技术在药品检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f9d7971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4.png)
·283·PCR技术在药品检测中的应用王宁宁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 200030摘 要:聚合酶链式反应简称PCR,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速度快等优点,…按原理和用途可分为常规PCR法,实时定量…PCR…法(Quantitative…real-time…PCR,qPCR),多重PCR,RT-PCR等。
中国药典2020版三部的引言中指出:紧跟国际前沿,不断扩大成熟检测技术在药品质量控制中的推广和应用,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专属性、适用性和可靠性显著提升,药品质量控制手段得到进一步加强。
如新增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DNA…测序技术指导原则等,推进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在中药饮片、动物组织来源材料、生物制品起始材料、微生物污染溯源鉴定中的应用。
在药品检测中PCR技术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关键词:PCR技术 菌种鉴定 生物药1 PCR技术在药品实验室微生物鉴定中的应用在无菌检查试验结果阳性、非无菌药品控制菌检查中疑似菌的鉴定、环境监控异常、偏差调查、培养基模拟灌装失败等微生物调查中需要对微生物污染需要进行溯源鉴定。
传统的鉴定方法有表型微生物鉴定,目前常使用到的手段是,通过待检微生物组合生化反应来鉴定微生物的种属信息,如梅里埃的API鉴定系统,但是生化反应具有其局限性:主要鉴定细菌,非典型的环境细菌无法鉴定,无法鉴定霉菌,只能鉴定少量的真菌。
与表型特征不同,微生物基因型通常不受生长培养基或分离物活性的影响,只需分离到纯菌落便可用于分析。
由于大部分微生物物种中核酸序列是高度保守的,所以聚合酶链式反应,DNA探针、DNA-DNA杂交,多位点序列分型、核糖体分型分析,16S…核糖体RNA(16S…ribosomal…RNA)核酸测序、18S…核糖体RNA核酸测序、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transcribed…spacer,ITS)…核酸测序和全基因组核酸测序等基因型微生物鉴定方法理论上更值得信赖。
PCR技术在医学检验中应用
![PCR技术在医学检验中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4561393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cb.png)
通过扩增DNA片段,PCR技术能够在医学检验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演示将介绍 PCR技术的原理以及其在疾病诊断、基因检测、药物研发和法医学中的广泛应 用。
PCR技术的原理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利用DNA复制过程的原理,通过DNA模板、引物和聚 合酶来扩增目标DNA片段。PCR不仅快速而敏感,还可以生成大量目标序列。
型预测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和副作用。
3
药效评估
PCR可用于评估药物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指 导个体化治疗方案。
PCR技术在法医学中的应用
刑事犯罪鉴定
PCR可用于鉴定犯罪现场的体液、血迹和其他DNA样本,提供可靠的法医证据。
灾难人员身份确认
PCR可用于灾难现场遗骸的DNA鉴定,帮助确认身份并亲属回收遗体。
基因警示
PCR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感染性疾病
PCR可以检测和鉴定病原体,如病毒、细菌和真菌,帮助医生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遗传疾病
PCR可用于检测基因突变和异常,帮助早期发现遗传病并提供遗传咨询。
肿瘤诊断
PCR可以检测肿瘤相关标记物,辅助肿瘤诊断、分期和治疗选择。
PCR技术在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基因测序
PCR可用于扩增待测DNA片段,然 后进行测序,帮助确定遗传信息和 基因组分析。
PCR可用于鉴定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以预测潜在的遗传病风险。
PCR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
1 优势
PCR反应快速、敏感,可以扩增极少量的DNA, 可用于复杂或低浓度样本。
2 局限性
PCR可能会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需要严格 的实验室操巨大作用,并且持续不断地发展和创新。未 来,PCR技术有望在更多领域实现应用,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和个体化治疗。
常用中药的生物鉴定-pcr
![常用中药的生物鉴定-pcr](https://img.taocdn.com/s3/m/8b9166c0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60.png)
按照提取方法操作步 骤进行DNA提取, 确保提取的DNA质 量高、浓度适中。
引物设计与合成
根据目标基因序列,利用引物设计软 件进行引物设计。
联系生物公司进行引物合成,获得合 适浓度的引物。
确保引物特异性高,能够有效扩增目 标基因片段。
PCR扩增
01
配制PCR反应体系,将模板DNA、引物和酶混合。
生物鉴定-PCR技术的应用范围
生物鉴定-PCR技术可用于检测 中药材中掺杂的动物组织、植物 组织以及微生物,如细菌、真菌
等。
该技术还可用于检测中药材中农 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环境污染
物。
此外,生物鉴定-PCR技术还可 用于研究中药材的种质资源、遗 传多样性以及物种鉴别等方面。
02 常用中药的生物鉴定PCR技术流程
促进中药现代化
PCR技术的应用将推动中 药鉴定技术的现代化,提 升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推动中药国际化
通过与国际接轨的鉴定方 法,有助于中药材在国际 市场上的流通和使用,推 动中药国际化进程。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中药生产过程监控案例
案例一
利用PCR技术对中药提取、浓缩、干燥等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通过检测关键环节中微生物、重金属等污染物 的基因,确保生产过程的卫生与安全。
案例二
采用PCR技术对中药制剂的灌装、灭菌等工艺过程进行监控,通过检测各环节中药物成分的基因表达水平,确保 制剂质量的稳定与可控。
05 常用中药的生物鉴定PCR技术展望
03 常用中药的生物鉴定PCR技术优缺点
优点
准确性高
PCR技术具有极高的特异性,可以准确地区分不同的物种和基因型, 避免了传统鉴定方法中可能出现的误差。
灵敏度高
PCR在药材鉴别中的应用
![PCR在药材鉴别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4c2c612fc4ffe473368abb2.png)
PCR在药材鉴别中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是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体外核酸扩增技术。
它具有特异、敏感、产率高、快速、简便、重复性好、易自动化等突出优点;能在一个试管内将所要研究的目的基因或某一DNA片段于数小时内扩增至十万乃至百万倍,使肉眼能直接观察和判断;可从一根毛发、一滴血、甚至一个细胞中扩增出足量的DNA供分析研究和检测鉴定。
中药品种繁多,应用历史悠久,产区广泛。
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药材品种混乱,基源复杂,并且药材多基源问题普遍,且伪品、混淆品和误用品等问题严重。
而药材基源问题对科学研究和临床使用至关重要。
依赖经典形态分类以及传统鉴别方法已无法满足鉴别的需要。
随着各种先进仪器以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各种新的鉴别方法亦纷纷出现。
自从PCR技术诞生以来,用于中药鉴定中药材的分子标识研究就受到特别的关注。
从1994年AP-PCR首次用于人参、西洋参的鉴别以来,已有较多相关的报道,包括RAPD,DNA序列分析,AFLP,SCAR,MARMS以及重复序列、DALP等其他方法。
相较于传统的鉴定手段更多地是从生物的形态、结构上进行鉴别,而生物的外形、结构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
而PCR技术的应用中,由于DNA分子作为遗传信息的直接载体,不受外界因素和生物题发育阶段及器官组织差异的影响,因而以DNA分子特征进行物种鉴别准确可靠。
PCR技术与其它技术的结合,让PCR的有点得以充分发挥。
例如:荧光定量PCR技术,不仅保留了它的高度灵敏性,DNA杂交的高特异性和光谱技术的高精确定量等有点,还减少了PCR 后处理货电泳检测的繁琐步骤,直接活得特定区段扩增产物定量的结果。
使用PCR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一、污染问题,注意不要留下外源的DAN分子;二、技术上的问题,要解决扩增产物的重复性问题;三、价格问题,使用中的材料和试剂成本较高。
分子生物学的许多研究手段、方法已广泛运用于中药研究领域,中药材的品种鉴定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生物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526693e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39.png)
生物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手段,对生物体进行改良、繁殖、培育、筛选和加工等一系列生物活动的综合应用领域。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中药领域中,应用也越来越多。
下面我们将具体了解生物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
1. 基于DNA分析的中药鉴定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对中药进行分子鉴定,即所谓的分子鉴别技术,是中药鉴定领域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
目前,已经出现了许多基于DNA分析的鉴定方法。
例如,采用PCR技术,对中草药的DNA进行扩增,然后利用电泳等技术,比较不同中草药的DNA条带图谱,以此鉴别不同的中药材。
此外,研究人员还可以通过测定中药物质的指纹图谱,区分不同品种、产地的中药材,以达到鉴定和评估中药的目的。
2. 中药精深加工中药的精深加工,也是生物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
中药材的生物有活性成分,不同的精深加工方法,可以改变中药材的性质和成分,进一步提高中药材的疗效。
例如,对于某些具有毒性的中药材,可以进行提取、脱毒、分离等加工处理,从而消除其毒性,增强中药的安全性。
生物技术进一步加工中药,可以更好地实现中药的安全性、品质优异、功能显著的特点。
3. 中药材质量标准与控制中药的材性和效用,通常是通过其含有的有效成分来决定的。
生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靠和准确的方法来检测和鉴定中草药中的生物成分。
检测生物成分及其含量的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核磁共振等。
这些方法能够对中药的成分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保证中药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中药新药的开发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是生物技术在中药领域的另一方向。
通过研究中药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开发新型的中药制剂,可以创造出高效、低毒、高安全性的中药新药,并可以用于治疗现代医学中有限或不存在治疗手段的疾病。
例如,快速筛选中药有效成分,结合新型的中药制剂技术,开发出能够治疗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新型中药制剂。
PCR原理及其在中药领域的应用
![PCR原理及其在中药领域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3cd6084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1b.png)
PCR原理及其在中药领域的应用1. PCR原理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称PCR)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它能够在体外扩增DNA片段。
PCR通过逐渐增加DNA片段的数量,从而使微小的DNA样本扩大到足够大的量,以便于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PCR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 变性(Denaturation):将DNA双链使之解开成两条单链,这一步需要高温来断开氢键,使得DNA的双链变成两条单链。
- 引物结合(Annealing):通过降低温度,引物与DNA相互结合,使DNA的两条单链上的引物分别与其互补序列结合,形成稳定的引物-DNA复合物。
- 扩增(Extension):提高温度,使热稳定DNA聚合酶结合到引物-DNA复合物上,并以DNA复制为模板进行DNA的合成。
这一步会将DNA从5’端不断延长,生成新的DNA链。
通过一系列的循环,每个循环都会使DNA数量成倍增加。
PCR可以迅速扩增目标DNA,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的目标DNA片段。
2. PCR在中药领域的应用PCR技术在中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列举了一些PCR在中药领域的具体应用:2.1 鉴定中药材的真伪中药材虽然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但是由于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中药鉴定面临了很大的问题。
PCR技术可以通过扩增目标DNA片段,进一步检测中药材的真实成分。
例如,通过对中药材中的特定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和分析,可以准确鉴定中药材的真伪,并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的流通。
2.2 检测中药材的质量中药材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药效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PCR技术可以用来检测中药材中的有毒或有害物质。
通过针对特定基因片段的PCR扩增和分析,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中药材中是否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从而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2.3 基因多样性研究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来自于天然植物,而不同地理环境和生长条件下的植物基因组存在差异。
PCR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PCR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8c8a74a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f5.png)
PCR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是一种典型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农业、环境等领域。
在药物研发中,PCR技术也是不可或缺的。
1. PCR技术简介PCR技术是一种通过“复制”DNA分子的方法,通过酶的作用,将DNA分子复制成数以百万计的递增分子,从而取得对一种特定DNA序列的大量复制。
PCR技术的基本步骤包括:DNA分子的解离,引物的合成,聚合酶的选取和反应条件的优化。
2. PCR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PCR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药物靶标鉴定PCR技术可以通过检测靶点基因的表达,对潜在的药物作用靶标进行筛选。
例如,对某种疾病相关的基因进行PCR扩增,检测其表达水平,确定该基因是否为药物助剂靶点。
2.2. 药物剂型设计PCR技术可用于药物剂型的改良和设计。
例如,对某种基因进行RNA干扰,确定其在药物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和药物剂量。
2.3.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PCR技术在研究人体药物代谢动力学方面也有着广泛应用。
例如,可以通过检测药物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确定某些基因是否参与药物代谢,并确定药物在人体体内代谢的过程和代谢产物的性质。
2.4. 药物剂量优化PCR技术在药物剂量优化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可以通过检测药物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确定药物的最佳用药剂量和方案,避免剂量过大或剂量不足的问题。
2.5. 药物致病机理研究PCR技术还可用于研究药物致病机理。
例如,通过检测药物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确定药物对人体细胞的影响和对人体影响产生多大的影响。
3. PCR技术的应用案例目前,PCR技术在药物研发领域已经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珂珂西辅酮(Carotid)药物是一种针对乙肝治疗的药物。
在研发过程中,研究发现,珂珂西辅酮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乙肝编码核糖核酸(HBV-DNA)的合成。
在研发中,研究人员通过PCR 测定乙肝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确定该基因是否对珂珂西辅酮的治疗有影响,并确定珂珂西辅酮在体内的最佳使用剂量和药物用药方案,使珂珂西辅酮成为治疗乙肝的一线药物。
中药代谢组学pcr-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药代谢组学pcr-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069d37c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c4.png)
中药代谢组学pcr-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中药代谢组学是研究中药在机体内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化学物质的组成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通过分析和识别药物代谢产物,探究中药在机体内的代谢途径和代谢动力学,为中药的药效和安全性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随着高效、高通量分析技术的发展,中药代谢组学正逐渐成为研究中药药效和药代动力学的重要手段。
与传统中药研究方法相比,中药代谢组学具有以下优势:首先,代谢组学可以全面、系统地研究中药在机体内的代谢过程,揭示药物代谢的整体特征和影响因素。
其次,代谢组学可以鉴别中药的活性成分和它们的代谢产物,进一步探索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代谢途径。
此外,代谢组学还可以评估中药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了解中药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PCR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体外扩增DNA片段,使其数量呈指数级增加。
PCR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准确性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临床诊断和法医鉴定等领域。
在中药代谢组学中,PCR技术可以被用于检测中药的代谢酶基因表达水平、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以及药物代谢途径相关的基因表达变化。
通过PCR技术,可以全面了解中药代谢途径的调控机制,为中药在临床应用和个体化用药方面提供重要参考。
综上所述,中药代谢组学与PCR技术的结合为研究中药的药效和药代动力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通过全面分析中药在机体内的代谢过程和代谢产物,结合PCR技术对相关基因进行定量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代谢途径和药代动力学特性,为中药的安全有效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中药代谢组学与PCR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必将更加广阔。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的结构是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药代谢组学PCR技术的相关概念和应用。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CR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摘要]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ISSR-PCR 技术、PCR-RFLP 技术、mRNA 差异显示技术、基因测序技术及基因芯片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蓬勃兴起将极大地推动中药鉴定的发展。
[关键词] PCR 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中药鉴定千百年来,中药在维系国人的身体健康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药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品种繁多,加之各地的用药品种和用药习惯不尽相同,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屡见不鲜。
为规范药材市场、鉴定中药真伪优劣,确保中药的质量与疗效,建立一套准确、简捷、迅速的鉴定方法迫在眉睫。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的问世,推动分子生物学的各个领域向纵深发展[1]。
基于 PCR 技术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操作在中药鉴定中得到应用,以其独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弥补了传统中药鉴定中的许多不足,展现出其他方法难以比拟的优势。
本文以 PCR 技术为切入点,着重介绍目前在中药鉴定中运用较多的几种分子生物学操作技术,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合众人之力增加中药鉴定中的现代元素,推动中药鉴定方法的改进与革新。
1 PCR 技术概述PCR 技术由美国 Karray 等学者于 1985 年首创,并由美国 Cetus 公司开发研制。
PCR 技术原理是根据已知 DNA片段序列,人工合成与该 DNA 两条链末端互补的寡核苷酸引物,在酶促作用下将待检 DNA 序列进行体外扩增。
PCR 反应体系基本成分包括模板 DNA (待扩增DNA)、引物、4 种脱氧核苷酸(dNTPs)、DNA 聚合酶和适宜的缓冲液。
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的原理类似于 DNA 的天然复制过程。
在待扩增的 DNA 片段两侧和与其两侧互补的两个寡核苷酸引物,依赖于 DNA 聚合酶的酶促合成反应。
经变性、退火和延伸若干循环后,DNA 扩增 2n 倍。
变性是加热使模板 DNA 在高温下(94℃)变性,双链间的氢键断裂而形成两条单链的过程;退火是使溶液温度降至 50~60℃,模板 DNA 与引物按碱基配对原则互补;延伸是在 DNA 聚合酶的作用下,以单链 DNA 为模板,利用四种脱氧核苷酸,按 5’→ 3’方向复制出与模板互补的 DNA 链,上述三步为一个循环。
每经过一个循环,样品中的 DNA 量应增加一倍,新形成的链又可作为新一轮循环的模板。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核心是聚合酶链反应(PCR),由高温变性、低温退火及适温延伸等几步反应组成一个周期,循环进行,使目的DNA 得以迅速扩增,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扩增。
由此衍生出新PCR技术,在医学上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意义重大。
PCR 技术使人们能够在体外进行 DNA 的复制,它的意义在于 DNA 是遗传密码的载体,具有相对的遗传稳定性,每种生物都有其固定的遗传密码。
只要得到某种物质的微量细胞并将其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提取出来,再通过PCR 技术将其扩增,就会准确无误地判断该物质,进而判断该物种。
PCR 技术以其独具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在中药材基原鉴定和真伪鉴别方面拥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2 基于 PCR 技术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PCR 技术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基石,该项技术的问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以PCR 技术为基础,分子生物学领域衍生出多种新的实验操作技术,在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均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仅对应用于中药鉴定过程的几种操作技术进行介绍。
2.1 RAPD 技术RAPD 即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该技术建立在 PCR技术基础之上,可对整个未知序列的基因进行多态性分析操作。
RAPD 技术以基因组 DNA 为模板,以单个人工合成的随机多态核苷酸序列为引物,在热稳定的 DNA 聚合酶(Taq 酶)作用下,进行 PCR 扩增。
扩增产物经电泳、染色后,在紫外透视仪上检测多态性。
扩增产物的多态性反映了基因组的多态性。
目前,RAPD 技术已应用于中药材的种质鉴定及伪品鉴别等方面。
徐鹏等[2]运用 RAPD 技术对广西钩藤属药用植物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获得多态性条带 231 条,多态率达到 88.9%。
结果表明,3 种广西钩藤属药用植物的聚类结果与其地理分布一致,所得 RAPD 标记可用于钩藤属药用植物的多态性研究;李雄英等[3]运用 RAPD 技术对绞股蓝及其伪品进行 DNA 指纹图谱的鉴别研究,实验结果证实该技术可有效地鉴别绞股蓝及其伪品乌蔹莓。
2.2 ISSR-PCR 技术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IS-SR)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的分子标记技术,具有多态性高和重复性好等优点,已广泛用于药用植物的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研究[4]。
柴素芬等[5]以象头山芸香科植物为研究对象,从 DNA 提取、退火温度、循环次数、引物筛选等方面研究 ISSR 反应及优化条件,建立和优化芸香科药用植物的 ISSR 反应体系。
结果表明,ISSR 技术适合于芸香科药用植物的品种鉴定,同时可为芸香科药用植物的资源评价提供依据。
2.3 PCR 扩增的特定片段的限制性位点分析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polymorphism,RFLP)利用放射性标记的探针,通过杂交显示特定的基因组 DNA 酶切片段,从而构建多态性的 DNA图谱。
它代表的是基因组 DNA 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产生的片段在长度上的差异。
PCR-RFLP 技术综合 RFLP 技术与 PCR 技术二者的优势,用特异性的引物先对模板 DNA 进行扩增,获得特异性的扩增产物,之后利用多种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对扩增产物进行酶解,构建物理图谱,分析限制性位点在分类群中的差异。
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在中药鉴定研究中有一定的应用报道。
吴平等[6]从 5 种海马干标本中提取DNA,利用 PCR 技术扩增 12SrRNA 和细胞色素 b 基因片段,对扩增产物进行 RFLP 分析。
实验结果证实,采用 PCR-RFLP 技术可鉴别出其中的两种海马。
2.4 mRNA 差异显示技术mRNA 差异显示技术通过将总 RNA 反转录成单链cDNA,然后进行 PCR 扩增,由此分离出不同分子大小的DNA,选择有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序列分析。
该技术具有快速、多功能、所需 RNA 量少和重复性高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分离克隆真核生物差异表达的基因[7]。
目前,该技术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仅处于起步状态,借助该技术可以将栽培品种与野生种、道地药材与普通药材之间的差异鉴别出来。
因此,mRNA 差异显示技术在中药材的质量鉴定方面将拥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2.5 基因测序基因测序是对药材特定的基因片段进行精确的 DNA序列分析,并加以比较,从而达到鉴别药材的目的。
常用的基因片段包括线粒体细胞色素基因和 rRNA基因等。
用于基因测序的基因在种内高度保守,而在种间序列的差异较大,适用于中药材种间的鉴定。
徐丽等[8]从冬虫夏草与其他品系虫草及其混淆品虫草中提取 DNA,对核糖体基因(rDNA)进行测序,设计 18S 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经纯化后,直接测序。
结果表明,冬虫夏草与西藏白草、西藏黑草、无头草、默勒草的 18 S 序列相似度为 100%;与亚香棒、北虫草的 18S 序列相似度分别为 91.37%和 91.74%。
由此可见,18S 序列可有效地鉴别冬虫夏草及其混淆品北虫草和亚香棒虫草。
此外,基因测序技术也被报道应用于三七及其伪品的遗传背景差异分析、巴戟天[9]道地性研究及半夏[10]的基原鉴别。
2.6 基因芯片基因芯片又称 DNA 芯片,是专门用于核酸检测的生物芯片。
基因芯片的主要技术流程为:芯片的制备→样品的制备→杂交反应→芯片信号的检测与分析→芯片数据的统计分析和生物学分析。
即在固相载体上按照特定的排列方式固定大量序列已知的 DNA 片段,将样品基因组DNA 或 RNA 经过 PCR 或 RT-PCR 扩增等技术掺入标记分子后,与已知序列杂交,通过荧光检测系统对芯片进行扫描,检测杂交信号强度,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后,即可获得样品中大量的基因序列特征或基因表达特征信息。
基因芯片技术可为植物种属的验证与质量控制提供一种快速、高质量的检测工具。
杨忠等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对多种贝母根茎的基因组 DNA 进行操作,结果显示不同贝母种属可在芯片不同位置检测到荧光信号,从而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集基因分型与中药鉴别于一体的方法。
3 展望与传统的中药鉴别方法相比,基于 PCR 技术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具有准确性高、重现性好、稳定、可靠的优点。
利用现代化分析技术可准确鉴别中药的真伪,从而完善中药质量评价体系,保证中药安全、有效、可控。
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充分了解各项技术的优势,以便取长补短、综合利用,满足市场对药材准确鉴定的需求。
[参考文献][1] 金宇良.PCR 技术的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47-48.[2] 徐鹏,吴耀生,黄瑞松,等.3 种广西钩藤属药用植物的 RAPD 多态性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3):702-705.[3] 李雄英,罗育,吴耀生,等.RAPD 技术在药用植物绞股蓝鉴别中的初步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8,26(3):251-254.[4] 关萍,马丹炜,王贵侠,等.利用 ISSR 标记对天麻的贵州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29(6):35-40.[5] 柴素芬,陈兆贵,洪彩霞,等.芸香科药用植物 ISSR-PCR 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3):14433-14435,14512.[6] 吴平,周开亚,张朝晖,等.海马类药材的分子遗传标记鉴定研究[J].药学学报,1998,33(3):226.[7] 王新超,梅菊芬,杨亚军.mRNA 差异显示技术在植物学领域的应用[J].浙江农业学报,2008,20(2):144-148.[8] 徐丽,王小平,张雪峰.冬虫夏草与其他品系虫草及其混伪品的 18Sr-RNA 基因测序鉴别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413-415.[9] 丁平,刘瑾,邱金英,等.基于核糖体 rDNAITS 序列变异探讨巴戟天道地性[J].药学学报,2012,47(4):535-540.[10] 刘玉萍,曹晖,王孝涛.基因测序技术在中药质量研究中的应用(Ⅰ)山东郓城猴头半夏基原的 DNA 测序鉴别[J].药物分析杂志,2001,21(6):423-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