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梳理全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梳理全册

第一单元

1.邓稼先

【文学常识】

作者杨振宁。邓稼先,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主旨】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一百多年来的民族情结、50年的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文章的形式是“散”的,它没有系统介绍邓稼先的事迹,还插入了古文、诗歌、电报等内容,但主题是集中的: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写法】

⑴结构独特,角度新颖(以小标题连缀、自成一体、相对独立而又彼此关联的行文特征)。

⑵选材精确,突出主题。

⑶平淡朴实、感情真挚、句式多变的语言特色。

2.说和做

【文学常识】

作者臧克家,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主旨】

本文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文学常识】

选自《萧红全集》第二卷。萧红,原名张迺(nǎi)莹,黑龙江呼兰(今属哈尔滨)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主旨】

本文节选自萧红在鲁迅先生去世三年后写的回忆文章,作者以女性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许多零散的生活细节,以多个片段的形式组合在一起,烘托出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展现出鲁迅的个性和气质。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作者对鲁迅的尊敬、爱戴和怀念之情。

【写法】1.语言朴实凝练2.传神的细节描写。

4.孙权劝学

【文学常识】

节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主旨】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告诉人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写法】1.对话为主,言简意丰。2.除正面记言外,还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3.文章材料取舍精当,详略安排得当。

第二单元

5.黄河颂

【文学常识】光未然,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人,现代诗人,作家,文学评论家。

【主旨】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歌颂黄河气势雄伟,源远流长,并且要学习它,像它一样的伟大坚强。

【写法】(1)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2)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长短结合,自由奔放并且错落有致;(3)在韵脚上,隔二三句押韵,形成了自然和谐的韵律。

6.最后一课

【文学常识】都德,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集《星期一故事集》等。写作背景: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被迫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德意志政府下令这两个地方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

【主旨】这篇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等法国人民在国士沦亡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写法】 (1)善于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2)善于通过景物描写来表现主题。

【思考探究】四、说说你对句子含义的理解

(1)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首先,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亡了国的人民,如果还说着自己的语言,保留着自己的文化,实际上就说明这个民族没有彻底灭亡,还在以自己的方式生存着。如果个民族完全丧失了自己的语言,那么,它就几乎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其次,民族语言还能使民族内部产生凝聚力。人们把一个民族在千百年共同生活经历中形成的语言称作“母语”,表明了语言对民族文化、民族性格的哺育作用。亡了国的人民,如果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守住自己民族的文化,这个民族的人民之间就水远存在向心力,不论异族的统治多么严酷,这个民族的人民怎样被分离,民族的精神文化随时可以把他们团结到一起来。

(2)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这个句子表现了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得到了升华,说明他领悟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将对母语的热爱与对祖国的热爱融合在一起。

(3)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小弗郎士由鸽子叫声所引起的联想,表现了他对侵略者禁教法语的讽刺、轻蔑。

(4)在教室后排座位上,郝叟老头儿已经戴上眼镜,两手捧着他那本初级读本,跟他们一起拼这些字母。他感情激动,连声音都发抖了。听到他古怪的声音,我们又想笑,又难过。

这段文字描绘了郝叟老头儿认真读书的情景以及孩子们的感受。“又想笑,又难过”符合儿童的心理:郝叟老头儿“古怪的声音”让孩子们觉得好笑,而他拼读字母时的真诚又令孩子们感动、难过。

五、试以韩麦尔先生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从上课到下课部分的内容。写完后与课文对比一下,想一想,课文以一个小男孩的口吻叙述故事有什么好处?

以小男孩口吻叙述故事的好处:作者选择一个调皮贪玩的男孩作为主人公,通过他带着稚气的口吻,以他心理的变化,反映了阿尔萨斯地区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对侵略者的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眷恋深情。同时,孩子的视角无疑更加纯真感人,小主人公在这堂课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教育,读者也受到了感动。

7.土地的誓言

【文学常识】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辽宁省昌图县人。

【主旨】作者以倾诉式的语言,抒发了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流亡青年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情;对美好家园,已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的关东原野的深深眷恋之情,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写法】(1)直接倾述对土地的热爱、怀想、眷恋,并且将土地拟人化,以“她”而不是“它”相称,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2)选择有特色、有意味的景物组成一个又一个的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3)运用排比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勢。(4)课文中有忧伤舒缓的回忆,有强烈急切近乎呐喊的誓愿,叙述的方式和内在感情的起伏表里相应,形成文章的波澜和节奏。

8.木兰诗

【文学常识】《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由宋代郭茂倩所编。“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南北朝也有乐府机关。其具体任务是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乐府双璧为《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

【主旨】《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民歌,记叙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刻画了木兰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的英雄。

第三单元

9.阿长与《山海经》

【文学常识】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此文是《朝花夕拾》的第二篇,回忆自己童年时期与家里女工阿长相处的一段生活。

【主旨】此文记述了鲁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事,充满了尊敬和感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真诚的惦念以及对年幼无知的时光的深切怀念。

【写法】(1)以儿时对阿长情感态度的起伏变化贯穿全文。(2)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3)语言平实形象,处处流露出真情。

【思考探究】三、“伟大的神力”在文中两次出现。联系上下文,说说其含义的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