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钢铁冶金业发展及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唐山市钢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毕业论文

唐山市钢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毕业论文

唐山市钢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毕业论文唐山学院毕业论文唐山学院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唐山市钢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系别:经济管理系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年6月Tangshan steel industry development statusAbstractIron and steel industry is the most important pillar industry in Tangshan City,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angshan City, Tangshan economy this year, rapid growth, mainly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eel industry. Since 2001, as the country enters the new stage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heavy industry, Tangshan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to take advantage of this rare opportunity for development has been rapid development. After ten years of development, Tangshan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has initially formed a business group of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eel industry, 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the level of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gradually increase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but there are still generally small scale enterprises,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does not reasonable and other problems that affect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angshan Iron and Steel industry.This research path is to start from the main operating condition of the Iron and Steel Company in Tangshan City,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tatus quo of the development of Tangshan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to investigate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reasons for, targeted recommendations to accelerate the strategic adjustment of the Tangshan Iron and Steel Industry.Key words: Tangshan;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 Development status ; Analysis目录1 引言 ..................................................................................................................................2 唐山钢铁产业的发展现状概况 ......................................................................................2.1唐山钢铁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2.2分析唐山钢铁产业现状……………………………………2.1.1唐山钢铁产业经历的三个阶段…………………….2.1.2唐山钢铁产业的基本特点………………………….3唐山钢铁产业存在的问题 ...............................................................................................3.1唐山钢铁的布局及产业结构问题 ..........................................................................3.2唐山钢铁产业面对的内外环境问题 ...................................................................... 4唐山钢铁产业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4.1唐山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4.2产业集群化生态化发展 ..........................................................................................4.3唐山钢铁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5 结论 .................................................................................................................................. 谢词参考文献 .............................................................................................................................. 外文资料1 引言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所占比例较大,在整个社会产业链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钢铁工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装备制造业乃至国防工业的发展水平。

钢铁行业污染治理现状及趋势分析

钢铁行业污染治理现状及趋势分析

钢铁行业污染治理现状及趋势分析摘要:近年来我国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已经提升到了一定的战略高度。

重工业发展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且在发展之初不需要过高的技术成本,受到了国家和企业的普遍重视,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我国钢铁行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仍然暴露出许多弊端,例如能源浪费、环境污染等。

钢铁行业对于能源资源和水资源的需求量较大,能源资源的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都会想环境中排放一定的污染或温室气体,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而钢铁行业对于水资源的污染程度也较高,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排放在环境中,对河流、湖泊以及地下水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

基于此,本文在充分考察我国钢铁行业污染治理现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未来钢铁行业污染治理的趋势,为我国钢铁行业的良性发展提供现实可能。

关键词:钢铁行业;污染治理现状;治理趋势一、钢铁行业污染治理现状1.1污染治理水平参差不齐我国钢铁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不高,由于钢铁行业对于资源和资本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多数钢铁企业是国企或央企。

但是钢铁行业的巨大行业利润依然吸引了众多的中小型企业进入该行业。

中小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一定的利润空间,在污染治理方面的投入势必会下降,甚至不惜以增加污染排放来获取客观的利润。

因此,我国钢铁企业在污染治理水平方面表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致使政府及有关部门不能就污染治理问题进行统一约束,进一步加剧了钢铁企业的污染现状。

1.2污染治理强度不高目前,我国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和生存的重要意义。

然而经济的发展势必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压力,政府和企业就是要在尽量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保证经济的发展。

当前我国政府以及人民已经充分认识到环境治理和保护的重要性,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规制措施来维护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但是企业和个体的环保意识较发达国家还存在显著的差距,为了保证经济发展的脚步,政府在制定规制政策的过程中采取了较为缓慢的方式,因此在污染治理强度上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钢铁的重要作用

钢铁的重要作用

钢铁的重要作用摘要钢铁是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是国家的命脉,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保障。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家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随着国际产业的转移和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钢铁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我国钢铁工业不仅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和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钢铁材料国民经济目录1、中国钢铁发展历史与现状2、中国钢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一、中国钢铁发展历史与现状中国的钢铁工业历经5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有了巨大的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钢铁工业的钢产量增加速度加快、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产品结构不断调整,成为名副其实的钢铁大国。

1996年我国钢产量首次超过1亿吨大关,跃居世界第一位,此后我国产量一直保持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

2002年实现钢产量 1.8亿吨,到2003年钢产量突破2亿吨,达到22234万吨,2004年全国共产钢27279万吨,比上年增长22.7%,生铁、钢材的产量分别达到创记录的25185万吨与29723万吨(含重复材),同比增长均在20%以上。

在钢材品种和质量方面,已经逐步形成能冶铁包括高温合金、精密合金再内的1000多个钢材品种,轧制和加工包括板、带、管、型、线等各种形状的4万多个品种规格的钢材;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明显提高。

但是,由于钢铁企业之间一些内部原因,导致钢铁产量迅速增加,产量质量含金又低,国内钢铁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

2004年对钢铁工业而言是具有突破意义的一年,粗铁产量首次突破10亿吨,许多钢铁企业称其利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

二、中国钢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我国钢铁工业为保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几年,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是靠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的超常增长拉动的,我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已使我国彻底告别了钢材短缺年代,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各行业用钢基本需要。

2023年轧机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轧机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轧机行业市场分析现状轧机行业是冶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产品为各种钢铁材料的轧制设备,包括轧机、冷轧机和热轧机等。

随着国内钢铁生产的不断增长,轧机行业市场前景广阔。

本文将对轧机行业的市场分析以及现状进行阐述。

首先,国内钢铁行业的发展为轧机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钢铁需求持续增加,对各类钢铁材料的加工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轧机作为钢铁加工的重要设备,其需求量也随之增加。

据统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每年的钢材产量超过10亿吨,这为轧机行业的市场需求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其次,轧机行业的技术升级和创新为市场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轧机行业在设备性能、产能和自动化程度等方面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

例如,采用先进的电控系统可以提高轧机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同时减少能耗和环境污染。

此外,轧机行业还不断探索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以满足市场对特殊钢材和高端轧制设备的需求。

然而,目前轧机行业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中小型企业,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

这对轧机行业的企业来说,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力度,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来提升市场竞争力。

其次,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和环保压力增加,对轧机行业的产能过剩和资源消耗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因此,行业需要加强与政府的合作,推动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市场分析方面,轧机行业市场的规模和前景是可观的。

根据报告,中国轧机市场规模已经超过千亿元,且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未来几年,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和钢铁行业的深度调整,轧机行业的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同时,随着国际市场的开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轧机行业的出口市场也将更加广阔。

综上所述,轧机行业市场在国内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然而,行业也面临激烈的竞争和资源压力,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钢铁产品出口情况分析及对策分析

中国钢铁产品出口情况分析及对策分析

中国钢铁产品出口情况分析及对策分析摘要:本文根据2003—2022年近20年中国钢铁出口贸易数据,分析了中国钢铁出口贸易的现状,指出了钢铁出口贸易面临的问题和破解方法。

结果表明,目前中国钢铁工业以出口为主,以铁矿石为主的原材料过度依赖进口,最近随着中美贸易争端新冠疫情的影响,钢铁价格波动较大,长期处于贸易顺差的局面。

目前,中国钢铁出口也存在钢铁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低、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我国应该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来改善我国钢铁出口的问题。

国际方面需要扩大国际市场,共同设立反倾销预警系统。

国内方面需要调整产品结构,进行技术革新,扩大销售渠道,完善行业协会规章制度,调整产业计划。

关键词:钢铁出口;价格波动;反倾销;产品结构第1章中国钢铁出口贸易现状1.1钢铁出口量大但不稳定到2005年为止,中国的钢铁出口贸易处于长期贸易赤字的局面,从钢材这一方面来看,从2003年的696万吨的对外出口量到2005年的2052万吨的对外出口量,3年的出口量持续增加。

2010年我国钢铁出口正常恢复后,我国钢铁出口量持续增加,2015年达到高峰,创历史最高出口量11240万吨。

受2017年国外对华钢铁反倾销影响,钢铁产量大幅下降,当年出口量为7.541万吨,同比下降约31%。

2019年中美贸易争端爆发,钢铁出口同比上一年减少了7.2%。

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钢铁出口同比上一年减少了约17%,近几年的对外出口持续下跌。

在净出口方面,2010年受欧洲债务危机影响,但在国际经济复苏和发展缓慢的背景下,国际钢铁市场相对活跃,中国钢铁产品出口量稳步上升。

2010年到2017年,中国钢铁对外贸易持续保持净出口状态,2018到2022年,受到国际间各种因素影响,但总的来说,大体上还是呈现净出口状态。

图100 02003-2022年中国钢材出口量注:相关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年鉴。

1.2中国钢材出口价格波动大到2005年为止,中国钢材出口面临贸易赤字,直到2011年才趋于稳定;2014年中国钢材出口额达到70812.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但2017年中国受国外反倾销影响,2018年中美贸易战争、2020年新冠疫病影响,近几年钢材出口额变动较大,对中国钢材出口产生不利影响,2018年比2017年增加约11%;2019年相较于2018年,同比减少了约11%;2020年相较于2019年,同比减少了约15%;2021年相较于2020 年,同比增加了约79.9%。

浅谈钢铁冶金的污染治理及环保措施分析

浅谈钢铁冶金的污染治理及环保措施分析

浅谈钢铁冶金的污染治理及环保措施分析随着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钢铁冶金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在历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同时,钢铁冶金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染物不可避免地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等。

近年来,为了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钢铁冶金污染治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钢铁冶金污染来源和危害1. 大气污染:钢铁冶金工业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在钢铁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经过高温热处理,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烟尘、气体和废热。

其中最主要的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有机物等,这些污染物都会对大气造成严重的危害,如雾霾、酸雨等。

2. 水污染:钢铁冶金生产过程中也会释放大量的废水。

这些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浮油、重金属、钾盐等有害物质,会对地表水、地下水、河流湖泊等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生长,威胁人类的健康。

3. 土地污染:钢铁冶金生产也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弃物等也会对土壤造成污染。

大量的工业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如酸性废渣等会破坏土壤的肥力和结构,导致土地退化和荒漠化。

二、钢铁冶金污染治理的现状在国际上,钢铁冶金污染治理已被纳入环保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

例如在欧洲,对钢铁冶金生产的管理和环保要求非常严格。

在中国,自2012年开始实施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来,对钢铁企业环保技改政策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施。

近年来,国家也加强了对钢铁企业的环保监管力度,钢铁冶金污染治理的效果也明显。

1. 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钢铁冶金企业必须求生存、求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对环境过度牺牲。

因此,要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建立污染源监控和数据报告制度,实现企业排放情况的公开和公示。

2. 治理大气污染:可以采用高效净化技术和新型清洁能源技术,如使用富氧燃烧技术、增设气体净化设备等,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进行净化和控制。

3. 减少水污染:可以从源头上控制废水排放量,逐步提高废水处理质量,采用生物降解、膜分离、综合浸出等处理技术,降低水污染的影响。

2024年冶金行业安全特点(三篇)

2024年冶金行业安全特点(三篇)

2024年冶金行业安全特点一、冶金工厂主要危险源及主要事故类别和原因(一)冶金工厂的概况及特点冶金工业包指冶企工业的铁矿和有色金属工业的钢、铝、钵、鸽、锐、倒、锡、镍、铅等矿和钢铁厂、轧钢厂以及各种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等。

此外,还包括提供辅助材料与生产设备的各种企业。

冶金工业生产的特点是:生产不同产品的企业种类繁多,工艺、设备复杂多祥,设备体积大(如各种冶炼设备,各种运输设备体积都十分庞大);产品质量高,冶炼生产温度高(如炼铁、炼钢的焰点和沸点高达1000~xx℃甚至以上,电解铝正常生产温度高达950℃);粉尘烟害大,有毒有害物质多,劳动条件艰苦,安全卫生问题突出,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多。

这些都是劳动保护不可忽视的。

在冶金工业生产中,从矿山开采、选矿、烧结、冶炼、轧钢、轧制有色金属到焦化、耐火材料、炭素、铁合金、机械加工和运输等一系列过程中危害工人安全、健康的因素非常多,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加以解决。

建国以来在冶金工业生产中,以爆炸、冒顶、片帮、交通运输、提升设备、中毒等方面的事故为最多,而且多是死亡事故。

安全工作应以预防这方面的事故的发生为重点。

(二)冶金工厂的事故致因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或物接收了一定量的不能够接收的能量或危害性物质。

从物理学的观点来看,可以把生产过程看作是一个能量转换和做功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能量流动的过程。

当能量在流动过程中出现了违反人们意志的异常能量逸散时,就可能产生事故。

如果逸散的能量对物作功就产生设备事故,对人做功,则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因此在一般生产过程中,事故是由于能量逸散所造成的。

能量有各种形式,如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光能、热能、化学能、原子能等等。

因能量逸散所造成的事故,次数最多的是机械能,电能的逸散也颇为常见。

热能、化学能和原子能的逸散,次数虽然较少,但往往会造成重大事故。

冶金生产过程既有冶金工艺所决定的高热能、高势能的危害,又有化工生产具有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和高温高压危险。

我国制造业中的优势与劣势行业分析

我国制造业中的优势与劣势行业分析

我国制造业中的优势与劣势行业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浪潮,我国制造业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制造业中,并非所有行业都能够取得同样的成就。

本文将对我国制造业中的优势和劣势行业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我国制造业行业发展的趋势。

一、优势行业分析1. 电子信息技术行业我国电子信息技术行业是制造业中具有明显优势的领域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高科技产品的需求增加,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行业蓬勃发展。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和消费市场之一。

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行业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市场需求大。

中国拥有庞大且不断增长的人口基数,这为电子信息产品的需求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子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其次,成本优势明显。

中国制造业中的电子信息技术行业相比其他国家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

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能源、原材料价格相对较为便宜,这使得中国电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再次,产业链齐全。

中国的电子信息技术行业整体发展较为健全完善,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配套的供应链体系。

从电子元器件制造到电子产品组装,再到销售和售后服务,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链环环相扣,具备竞争优势。

2. 汽车制造业中国汽车制造业也是我国制造业优势行业之一。

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对汽车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使得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

我国汽车制造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巨大的市场潜力。

中国人口众多,且城市化进程加快,消费升级的趋势明显,这为汽车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特别是近年来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加大,推动了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

其次,产业配套完善。

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包括整车制造、零部件制造、销售等环节。

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配套企业的兴起,形成了庞大的汽车产业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再次,技术创新能力强。

冶金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微探田东霞

冶金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微探田东霞

冶金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微探田东霞发布时间:2022-08-25T10:18:06.413Z 来源:《建筑模拟》2022年第10期作者:田东霞[导读] 冶金行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工业的发展,讨论在冶金行业技术上的提升带来的事我国工业化的提升。

冶金自动化技术是目前借助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对整个生产进行控制和管理。

我国冶金行业要想实现现代化发展就离不开技术的提升,冶金自动化技术实现了让冶金行业从传统生产方式到现代化的生产方式的转变,这对今后冶金行业乃至整个工业有这深远的影响。

身份证号:3209211980****6326摘要:冶金行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工业的发展,讨论在冶金行业技术上的提升带来的事我国工业化的提升。

冶金自动化技术是目前借助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对整个生产进行控制和管理。

我国冶金行业要想实现现代化发展就离不开技术的提升,冶金自动化技术实现了让冶金行业从传统生产方式到现代化的生产方式的转变,这对今后冶金行业乃至整个工业有这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冶金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发展趋势1导言自动化技术在冶金生产中的积极应用有效地实现了产品类型的多样化和结构的多样化,大大促进了中国金属工业的发展,为中国在全球钢铁工业中的不可替代地位奠定了基础。

所以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冶金自动化技术的优化和提升,更加客观地看待冶金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理性的分析。

2冶金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2.1生产管理控制系统的现状在我国许多的冶金工程的生产管理控制系统都是电脑来控制管理的,生产管理控制系统主要是作为信息收集和日常管理的,但是在冶金生产过程中的重大决策和管理上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

随着信息化和时代的发展,一些管理的理念不断发展也让一些企业知道制作执行系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执行系统在冶金生产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有一些傲人的成绩。

但是一些企业在冶金生产的是对先进的管理技术的运用不足,需要进一步的探索,让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如何能够发挥它最大的作用,这是每个企业都应该去思考的问题,企业自身有能力的卫队技术进行改进,以适应自身的发展,如果没有能力的话也可以对的技术影响学习,并在之后的生产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

钢铁面试题目(3篇)

钢铁面试题目(3篇)

第1篇一、自我介绍1. 请简单介绍一下您的个人情况和教育背景。

解析:考察应聘者的基本信息和背景,了解其教育经历和专业技能。

2. 您为什么选择应聘我们公司?解析:了解应聘者对公司及行业的了解程度,以及其求职动机。

3. 您认为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解析:考察应聘者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其能否正确评估自己的优缺点。

4. 您在过往的工作或学习中,遇到过哪些挑战?您是如何克服的?解析:考察应聘者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您在团队合作中遇到过哪些困难?您是如何处理的?解析:了解应聘者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专业知识1. 请简述钢铁生产的基本流程。

解析:考察应聘者对钢铁生产流程的掌握程度。

2. 钢铁生产中有哪些主要的原料?它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解析:考察应聘者对钢铁生产原料的了解程度。

3. 请简述炼铁过程中的高炉冶炼原理。

解析:考察应聘者对炼铁工艺的理解程度。

4. 请简述炼钢过程中的转炉炼钢原理。

解析:考察应聘者对炼钢工艺的理解程度。

5. 钢铁生产中有哪些环保措施?它们的作用是什么?解析:考察应聘者对环保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实际操作1. 请简述高炉操作过程中的主要参数及其控制方法。

解析:考察应聘者对高炉操作的了解程度。

2. 请简述转炉炼钢过程中的主要参数及其控制方法。

解析:考察应聘者对转炉炼钢的了解程度。

3. 请简述连铸操作过程中的主要参数及其控制方法。

解析:考察应聘者对连铸操作的了解程度。

4. 请简述热轧、冷轧等轧制过程中的主要参数及其控制方法。

解析:考察应聘者对轧制工艺的了解程度。

5. 请简述钢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

解析:考察应聘者对安全操作规程的掌握程度。

四、行业分析1. 请分析我国钢铁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解析:考察应聘者对我国钢铁行业的了解程度。

2. 请分析我国钢铁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解析:考察应聘者对国际市场的了解程度。

3. 请分析钢铁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解析:考察应聘者对行业发展的认知。

传统钢铁冶金工艺分析及发展思考

传统钢铁冶金工艺分析及发展思考

传统钢铁冶金工艺分析及发展思考摘要: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在钢铁冶金企业中,随着生产作业的持续开展,除尘灰这一环节尤为重要。

在治理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可回收利用,降低资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基于此,为确保相关工艺得到优化,分析了除尘灰的类别与成分,从多方面阐述钢铁冶金除尘灰的常用处理工艺及其操作要点,旨在实现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等多项目标,以期为相关企业的生产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钢铁冶金;工艺分析;发展思考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我国钢铁行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钢材市场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冶炼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企业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忽视了节能的重要性,长期来看,很难在未来的市场上继续发展。

再加上国家提倡的是节能减排,钢铁冶炼产业的发展与之相违背,因此,结合钢铁工业在低碳发展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1钢铁冶金除尘灰常用的处理工艺操作要点1.1高炉除尘灰精选碳粉、铁粉在高炉除尘灰过程中,需要使用给料机等设备,并在皮带运输机的支持下,在供料过程中,向拌料桶的内供给物料,且供料环节应具备均匀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与此同时,还可以促进除尘灰的顺利转移。

在选择合适的浮选药剂时,可以选择补收剂、起泡剂等,其可与循环清水结合,共同加入拌料桶内,使浮选药剂和循环清水与高炉除尘灰混合,采用搅拌处理的方式形成强烈反应,促进其中混合物的转变,形成湍流的状态。

此时,桶内的混合物具有选择性黏附性能,可实现富集、矿化等目标,进而生成焦炭粉,如泡沫金矿。

1.2烧结处理在氧化铁皮、转炉污泥、转炉灰等物质中,包含了大量的铁元素,其含量通常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而锌、氧化钾等物质的含量则偏低。

因此,对于锌、氧化钾等物质而言,可以直接返回,并将其投放至烧结工序中使用,将其作为配料,以达到循环利用的效果,从而有效控制钢铁冶金生产作业的总体成本。

然而,上述操作方式容易对烧结工序产生影响,并引发波动问题,导致烧结矿质量下降。

钢铁冶金新技术论文

钢铁冶金新技术论文

钢铁冶金新技术论文近些年,我国钢铁冶金工业迅猛发展,产能和产量快速增长,下面是店铺整理的钢铁冶金新技术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钢铁冶金新技术论文篇一钢铁冶金余热利用分析【摘要】近些年,我国钢铁冶金工业迅猛发展,产能和产量快速增长,而钢铁行业是高能耗行业,也是对环境污染较严重的行业,但我国钢铁冶金行业余热利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会造成很大的资源损失。

所以,我们要加快技术研究,充分利用余热,节约资源。

【关键词】钢铁冶金余热利用分析前言目前,我国钢铁重点企业的吨钢可比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高9% ,约59 kg t,有人估计就目前世界水平而言,我国的重点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15 %。

所以,必须把冶金企业可能的节能空间进行正确的评估和计算给企业提供节能的目标和方向。

文章从我国钢铁冶金行业的余热利用现状入手,结合我国钢铁冶金行业余热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寻找解决这一困扰钢铁冶金行业发展以及我国节能减排工作问题的出路。

一、我国钢铁冶金行业余热利用现状分析1、高温余热利用较好,中低温余热利用率较低在过去的“十一五”,我国钢铁冶金行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吨钢综合能耗大幅降低,特别是在钢铁冶金行业高温余热利用方面。

但在中低温余热利用率较低,各企业一般只回收利用了烟气温度较高的部分,如用它来预热助燃空气,而通过空气预热器后约400~500℃的中温烟气则大部分企业没有加以利用,至于温度更低的如300℃以下的低温烟气更谈不上充分利用。

而钢铁冶金行业本就是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而炼铁系统能耗占钢铁工业总能耗高达69%,其中烧结工序能耗占据10%,是仅次于炼铁的第二大耗能工序,但是烧结工序中只有50%左右的热能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其余的热量都被烧结烟气和冷却机废气所带走,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2、钢铁冶金余热利用设备陈旧,各企业之间利用水平发展悬殊我国钢铁冶炼行业还不够成熟,余热利用设备十分陈旧,这对资源回收利用造成很大的影响。

近年国内炼铁球团矿发展现状及趋势

近年国内炼铁球团矿发展现状及趋势

近年国内炼铁球团矿发展现状及趋势近年国内外炼铁球团矿发展现状及趋势⼀、增加球团矿⽤量是国内外炼铁⾼炉炉料结构发展趋势1、国外⾼炉炉料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从世界先进的⾼炉炼铁炉料结构看,球团矿的⽐例不断增加,⼀般已增加到30-50%。

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炉炼铁在西欧,西欧⾼炉炼铁球团矿⽤量已发展到30-70%。

最典型的阿姆斯特丹、霍⼽⽂公司艾莫依登⼚的炉料结构是50%球团矿+50%烧结矿。

⾼炉冶炼焦⽐为234kg/t,喷煤212kg/t,利⽤系数平均为2.8t/m3.d,最⾼达3.1t/m3.d。

⽇本⾼炉传统上采⽤烧结矿为主、不⽤或较少使⽤球团矿的炉料结构。

据最新报道,⽇本钢铁⼯业巨头神户制钢3#⾼炉采⽤“全球团矿”原料⽅案。

该公司原来⾼炉炉料的组成为80%烧结矿和20%的块矿。

1999年6⽉关闭了烧结⼚后,神户制钢发现,使⽤烧结矿的成本是⾼的。

2000年上半年炉料结构演变成49%烧结矿、25%块矿和26%的球团矿。

现在,已不⽤烧结矿,⾼炉的炉料结构为73%球团和27%的块矿。

⽇本其它钢铁⼚的球团矿⽤量也有所增加。

韩国(浦项为主)为了增加球团矿的⽤量和保证供应,在巴西合资兴建了400万t/a 的球团⼚。

2、近年国内炼铁球团矿发展现状及趋势精料和合理的炉料结构⼀直是国内炼铁界努⼒探索的课题。

球团矿作为良好的⾼炉炉料,不仅具有品位⾼、强度好、易还原、粒度均匀等优点,⽽且酸性球团矿与⾼碱度烧结矿搭配,可以构成⾼炉合理的炉料结构,使得⾼炉达到增产节焦、提⾼经济效益的⽬的,因⽽近年来国内炼铁球团矿产量和⽤量⼤幅增加,不仅中⼩型⾼炉普遍使⽤,⼤型⾼炉如马钢2500M3⾼炉、昆钢2000 M3⾼炉、宝钢、攀钢等也加⼤了球团矿的配料⽐例。

⼤⼒发展球团矿已成为有关权威机构、学术会议以及⽣产⼚家关注的焦点和共识,国内⽬前已形成⼀股球团矿“热”。

2、1、近年来我国球团矿⽣产及使⽤情况2、1.1近⼏年我国球团矿⽣产量增加迅速1999年1197万t/a;2001年1769万t/a,1999~2001年增长24%。

低碳减排的绿色钢铁冶金技术

低碳减排的绿色钢铁冶金技术

低碳减排的绿色钢铁冶金技术摘要:当前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许多以往会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都开始关注生产过程中的环保问题,这其中就包含钢铁产业。

对钢铁产业而言,污染的主要来源是钢铁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而这些气体是由于化石燃料的使用而形成的。

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空气污染,许多钢铁企业都在加强冶炼过程中控制废气排放方式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低碳减排;钢铁冶金;冶金技术1钢铁冶金技术现状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钢铁冶金行业发生了较大变化。

在现代化发展趋势下,钢铁行业使用的冶炼转炉工艺,具体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钢铁转炉之后形成的大型高炉;第二种是在过氧还原冶炼炉中进行锻炼燃烧,之后在电炉中煅烧;第三种是合炉,主要是指使用熔融炉在还原之后,在回转炉进行锻炼燃烧。

考虑到目前社会整体对钢铁高炉改造技术提出了严格要求,在保证钢铁高炉产量的基础上,在钢铁高炉大型化规模生产改造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现阶段有多种新型的钢铁冶金方法被广泛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我国钢铁冶金生产效率,也能达到降低能耗和环保减排的目的,在新型先进技术的辅助下,有助于实现绿色经济发展目标。

2绿色钢铁冶金技术发展趋势及必要性钢铁冶金行业是建筑业、新能源产业、制造业和加工业的基础,对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但长期以来,我国钢铁冶金行业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污染问题。

即使在这个阶段,也引进了许多优秀的机械设备和技术,污染问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

仍然存在一系列情况,如烟雾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以及生产线设备能耗过大。

在经济效益的发展趋势下,许多钢铁冶金行业过于重视生产制造的经济效益和生产速度,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低碳环保减排。

大力推广绿色钢铁冶金技术,可以将低碳环保减排的核心理念、绿色设计理念、绿色原材料、绿色电力能源等融入到所有绿色钢铁冶金行业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绿色环保的闭环体系,这不仅可以合理减少自然环境污染,降低能源消耗,还可以提高生产率,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促进绿色钢铁冶金行业走上绿色发展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钢铁冶金业发展及现状分析 [摘要]:钢铁冶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本文基于我国钢铁冶金业发展及现

状对该产业主要面临问题进行研究,并分析其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钢铁冶金业 历史 现状 问题 发展趋势

钢铁冶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为我国用钢行业的高速增长提供了有力的 原材料保障, 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并为推动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我国的钢铁冶金业发展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过去是如此,在现在也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

一、我国钢铁冶金业的过去 19世纪下半叶清政府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制造枪炮、战舰,大量输入西方国家生产的钢铁。1867年进口钢约8250t,1885年约9万t,1891年增加到170万担(约13万t)。进口钢逐渐占领了中国的市场,使传统的冶铁业难以维持生产,而国内钢铁消耗量又不断增加。因此近代钢铁工业的兴起就成为时代的需要。 1871年(清同治十三年),直隶总督李鸿章、船政大臣沈葆桢请开煤铁,以济军需,上允其请,命于直隶磁州、福建、台湾试办。1875年,直隶磁州煤铁矿向英国订购熔铁机器,因运道艰远未能成交。此事表明,当时已开始注重举办新式钢铁事业。1886年,贵州巡抚潘蔚创办钢铁厂,先用土炉,后从英国订购炼铁、炼钢设备,1888年安装完毕。终因清廷腐败,缺乏资金、煤和铁矿石,加上不善管理,无人精通技术,而于1893年停办。这是兴办近代钢铁厂的一次尝试。 1890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主持兴建湖北汉阳铁厂和大冶铁矿,它的建设标志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兴起。1908年,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联合组成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也是当时远东第一流的钢铁联合企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除汉冶萍有较大的发展外,本溪、鞍山、上海、阳泉、武汉和石景山等地的钢铁工厂也先后起步。以上钢铁企业建立后,1920年全国生铁产量达43万t,钢产量达6.8万t。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中国东北地区;1937年“七七”事变后,又侵占了华北、华中、华东等广大地区。除东北地区外在北京、天津、唐山、阳泉等地新建或改建一批钢铁厂。 抗日战争期间,在抗战后方的四川、云南和晋东南等地也建设一批钢铁厂。1932~1948年,全国最高产量,铁未超过180万t,钢未超过100万t。1943年是1949年以前中国钢产量最高年份,在世界上只占第16位。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和内战的破坏,1949年生产钢铁的企业只有19个,年产钢仅15.8万t,在世界上居第26位。 从1890年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到1948年半个世纪中,我国产钢总量仅760万t。

二、我国钢铁冶金业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到1958年,仅用9年时间,我国(未包括台湾)钢产量就达到800万t。 1978年钢产量突破3000万t(3178万t),11年后的1989年升至6159万t,到1996年钢产量突破1亿t(10124万t),这在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史上是少有的。 2006年我国钢产量突破4亿吨达4.2亿吨,连续11年保持世界第一。 2009年,中国粗钢产量达56800万吨,是排名前五的日本、俄罗斯、美国和印度粗钢产量之和的2.2倍,进一步确立了中国是世界钢铁大国的地位。从国际市场占有率来看,中国钢铁工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表现出增长的态势,尤其是进入2004年以来,增长态势更加明显,2008年达到新高12.09%。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12日在大连召开的全国钢铁工业座谈会上表示,预计今年我国钢产量将达6.2亿至6.3亿吨,再创历史新高。 然而,高增长,高产量并不意味着我国钢铁冶金业如今形势大好。例如:从粗钢产量和国际市场占有率来看,中国是世界钢铁大国,但从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比较指数和质量竞争力指数等方面看,中国不是钢铁强国,中国钢铁工业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下面,我将从我国钢铁冶金业高速增长中的制约条件,高速增长所带来的隐患以及该行业发展中的不足进行介绍。

(一)、高速增长中的制约条件 钢铁工业高速增长受矿产、水资源、运输、能源、环保标准等五个方面条件的制约。 (1)矿产问题 我国铁、锰、铬矿品位低,复杂难采矿体多,选矿难度大。在我国,已查明的576亿吨铁矿储量中,经济基础储量仅为166.86亿吨,而难采矿储量达98亿吨,难冶、难选铁矿资源达102亿吨(其中、高磷铁矿资源近40亿吨),此外还有钒钛共生铁矿120亿吨。如果通过技术进步,使这部分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将使我国可利用铁矿资源增加近两倍。 然而,我国目前钢铁科技的发展水平还不足以做到这一点。这一特点,使我国进入新世纪后,对国内外矿产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矿产资源中,铁矿进口量已超过总需求量的50%,优质锰矿和铬矿也大量进口。资源短缺矛盾还不可能迅速解决。这些问题,更加大了资源的“瓶颈”作用。 另外,近年来,国际铁矿石价格大幅度上涨。其中,2004年4月一次竟上涨71.5%,由此引发整个中国钢铁企业陡增成本200亿至300亿元,占2004年全行业利润的20%至30%。在未来的几十年里,铁矿石原料将维持“紧俏”态势,国内铁矿石的紧缺和对国外市场的过多依赖,将使我国的钢铁工业受制于人,潜伏着极大的资源危机。

(2)水资源问题 位于不同区域的钢铁企业面临不同程度的水资源短缺制约,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更是紧缺。2002 年我国吨钢工业水用量159 立方米, 总用水量254 亿万立方米。随着钢铁工业的急速发展, 水资源的短缺情况将越来越明显。 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我国钢铁行业“九五”以来用水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吨钢新水由1996年的41.7 3m3降低到2002年的15.05m3,但与国际先进用水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80 年代初,国外吨钢新水用量就已达到6m3左右。目前我国能达此水平的企业只有少数几家。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如下: 1.部分企业为了减少投资和运行费用,原直流供水系统仍在使用。.因此,现有供水系统的不合理,造成能耗高。 2.供水水质清浊不分,循环设施不完善,循环水系统中没有水质稳定措施,造成补水量大,排水量大。。 3.生产工艺用水量大。生产工艺用水量大,循环水量就大,从而造成补水量大,这是企业存在的共性问题。 4.有些水处理技术还有待开发研究。目前,有些污染物的处理还比较困难,如轧钢系统的含油废水、含油污泥的脱水、酸废液的再生、冷轧系统的含油及废乳化液废水等等的处理流程和设施均有待开发研究。 钢铁行业既是用水大户,又是主要的环境污染源。因此,节约用水,减少排污,在用水方面实现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的循环经济运行模式,是我国钢铁行业发展面临的越来越紧迫的任务。

(3)、运输问题 我国目前港口接运能力与铁路疏运能力不平衡, 将影响矿石进口。即使世界铁矿能够满足我国钢铁发展需要, 但运输环节太过薄弱, 有铁矿也运不来。如长江以北区域, 共有10 家港口接卸进口铁矿石, 2002 年进口铁矿石5476 万吨, 占全国总进口量的47.13%, 这个区域内有63 家钢铁企业使用进口铁矿石。虽然区域内有沈阳、北京、济南铁路局承担进口铁矿石的铁路运输,但每年铁矿运量也只有700 万吨到1000 万吨。

(4)、能源问题 我国钢铁工业依赖的主要能源(资源)是煤炭,资源总量虽然比较丰富,但可用于钢铁生产的炼焦用煤仅占25~27%。而其中质量好的主焦煤储量仅占炼焦用煤的19%,肥煤仅占13%。钢铁工业生产的二次能源中各种副产煤气所占比例最大,总计约为59%,其中焦炉煤气为18 %,高炉煤气为35%,转炉煤气为6%;高炉渣和钢渣的显热尚无有效回收利用技术;高炉煤气、烧结和焦化废烟气的显热由于工艺操作原因,尚未进行回收利用。同时,由于技术上的差距,生产同一吨钢铁的能耗,我国也是西方国家的数倍。

表1 我国钢铁生产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比(kgce/t) 生产工序 我国 国际先进水平 工序能耗差距 绝对值 % 焦化 160.0 128.1 31.4 24.5

烧结 70.0 50.9 19.0 37.3 炼铁 466.0 417.2 48.8 10.5 转炉 28.8 -8.9 37.7 电炉 273.7 198.6 75.1 37.8 轧钢 155.0 136.0 19.0 12.3

(5)、环境保护问题 冶金工业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大户。在我国平均每生产一吨粗钢要排放2.9吨CO2,钢铁生产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超过社会总排放量的10%;同时还排放相当数量的 SO2和粉尘。现在我国吨钢污物的总排放量比先进发达国家要高40%。 钢铁生产流程朝清洁生产方向的迅速发展,使钢铁行业对环境污染有了大幅度改善,但仍难以实现产能成倍增长的同时,满足国家要求钢铁行业排污总量不断下降的目标。降低温室效应产生原因的CO2等排放量,是未来钢铁发展的重要目标。 同时,我国在一些重要城市建立了“两控”区即酸雨和二氧化硫控制区, 可是目前我国重点规模以上钢铁企业大部分集中在“两控”区内。钢铁工业环境污染治理难度大, 环保指标将制约“两控” 区钢铁企业能扩张。

(二)、高速增长所带来的隐患 现在,我国面临钢铁产量过剩的危机。 据国际能源网报道:2012年5月份中国钢铁行业日产量已达到逾200万吨。据Steel Market Intelligence (简称:SMI)称,这折合成年率相当于7.49亿吨,比中国此前的钢铁产量峰值还要高出10%。但是,中国并不需要这么多的钢铁。在经济增长放缓之际,钢铁供应出现过剩,价格也在下跌。SMI衡量中国钢铁价格上涨次数与下跌次数之比的指数Advance/Decliner Index已经连续第三周为零。 而这种现象至今也没有得到较大的缓解。 2012年11月聊城钢管(聊城市同利钢材有限公司)称:钢管市场行情一路颓势,导致很多企业商家被迫停产甚至是倒闭,而且专家们短期内也看不到回暖的现象。而导致钢管价格整体走低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钢铁产量过剩刺激价格走低。 同时,中国钢铁企业也一直在高喊自己在“过冬”。国际经济的不景气,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放缓,致使钢铁需求减少。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武钢集团总经理邓崎琳代表透露:全世界的钢产量14亿吨,我国的产量是6.9亿吨,而实际内需只要5亿多吨,严重地供过于求。加之,上游的煤炭和国际铁矿石的压力,两头挤压,使钢铁企业保持微利都不容易。 但是,解决这种隐患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个情况还得延续三五年,有的钢铁生产企业面临被淘汰出局。 因此,钢企必须加快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工艺结构等调整,尽快提升企业整体盈利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