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肿瘤的MRI诊断特点

合集下载

肝脏常见原发肿瘤的CTMRI表现

肝脏常见原发肿瘤的CTMRI表现
其它类型:透明细胞型,巨细胞型,硬化 型,肝纤维板层癌,血管肉瘤少见或罕见。
混合型肝癌表现与其病理类型有关:Allen: A独立瘤体,B同一瘤体不同分布,C混杂型; Libbrecht:碰撞型(I型)移行型(Ⅱ)未 分化(Ⅲ);WHO :B+C+II
(右)肝胆管细胞癌(中-低分化),Hepatocyte (-),AFP(-),CK19(+),CD56(-),CDX2 (浆+),CgA(-),Syn(-),SPA(-),TTF1(-),
女,38岁, 体检发现右肝占位1月 CA199>12000U/L 右肝第VIII可见一大小约5cm肿瘤,质硬,
其它:远端胆管扩张,结石,节段性肝萎缩,黄 疸;
肿瘤标志物 :CA125,CA199
女,35岁,
体检发现肝内占位1周。B超示:肝内占位,血管 瘤首先考虑;
自诉既往有“乙肝小三阳”,未正规治疗。
CT:右肝巨大占位,考虑囊腺癌或囊腺瘤可能。
肿瘤主要位于肝脏IV段和VIII段,突出于肝脏表 面,大小约7×5cm,与膈肌无粘连。术中冰冻提 示:右肝腺癌。
增强信号,多有低信号包膜,边界清楚。 背景,无肝硬化;肝糖原累积症:肝肿大
以上检查缺少腺瘤的特异性征象,可与正常 肝细胞似,并发症导致不同变化
相对特异性表现:中心血管样结构/强化, 包膜
与HCC鉴别
男,59岁, 1月余前体检B超发现左肝区低回声团,门
诊查肿标正常
肝脏第II,III段有一5X5CM肿块,质中,呈 外生型向下凸出,包膜完整,质中,色微 黄,呈鱼肉状,未见明显坏死出血。
-16岁)少见2%. 直径大多<5cm,大的病灶可引起症状,腹部

最新常见脑肿瘤的MRI表现-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最新常见脑肿瘤的MRI表现-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松果体细胞瘤
松果体细胞瘤
生殖细胞瘤
常发生于松果体、鞍区、鞍上区、丘脑等 T1WI等信号,T2WI等信号 信号均匀或不均匀,钙化呈低信号 沿脑脊液种植转移 有占位效应 脑积水 明显强化
生殖细胞瘤
生殖细胞瘤
脉络膜乳头状瘤
T1WI低信号,T2WI略高信号 信号欠均匀,钙化呈低信号 形态不规则 周围水肿较轻 轻度占位效应 交通性脑积水 强化明显
垂体腺瘤
垂体腺瘤
血管母细胞瘤
多发生于小脑半球 分三型,大囊小结节、单纯囊、全实质 囊肿部分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壁结节呈等信号 一般无周围水肿 占位效应明显 肿瘤边缘常可见流空现象 Gd-DTPA增强后,壁结节明显强化
血管母细胞瘤
血管母细胞瘤
颅咽管瘤
分三型:囊性、囊实性、实质性 囊肿成分不同有不同表现
谦辞类
家 舍 小 愚 拙 敝 鄙 其他
家父、家严、家君、家母、家慈 舍弟、舍妹 小弟、小儿、小女、小店 愚兄、愚见 拙作、拙著、拙见 敝人、敝姓、敝校 鄙人、鄙见 寒舍、见教、见谅
尊称 “令”: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 有“美好”的意思。如:令尊(尊称对方父亲), 称对方母亲),令郎(尊称对方儿子),令爱(尊 儿)。
胆脂瘤
胆脂瘤
蛛网膜囊肿
病灶位于蛛网膜下腔 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信号均匀 占位效应明显 局部骨壁膨胀变薄 Gd-DTPA增强后,不强化
蛛网膜囊肿
蛛网膜囊肿
Thank you very much!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敬辞类
令 惠 垂 赐 高 贤 奉 其他
令尊、令堂、令郎、令爱 惠顾、惠存、惠赠 垂问、垂询、垂念、垂爱 赐教、赐复 高见、高论、高寿、高龄、高就、高朋、高邻 贤弟、贤侄 奉送、奉还、奉劝、奉陪 久仰、劳驾、赏光、赏脸、贵姓、贵庚、大作、

放射科学习常见肿瘤影像特征

放射科学习常见肿瘤影像特征

放射科学习常见肿瘤影像特征肿瘤影像学是现代医学中重要的诊断工具之一,而放射科医生是负责解读和分析肿瘤影像学检查结果的专业人员。

掌握常见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对于放射科医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常见肿瘤影像学中的特征,以帮助放射科医生提高对肿瘤的准确诊断。

一、肿瘤的密度特征1. 实质性肿瘤的密度特征实质性肿瘤在影像学上常呈现为边缘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密度较正常组织高。

其密度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等密度肿瘤:肿块与周围组织密度相似,往往难以识别;(2)高密度肿瘤:肿块密度较正常组织明显增高,常见于出血、坏死或钙化等情况;(3)低密度肿瘤:肿块密度较正常组织明显降低,可能是因为含水量多或囊性变等原因。

2. 囊性肿瘤的密度特征囊性肿瘤在影像学上常呈现为类圆形的无定形低密度区域,密度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单纯囊性:囊腔内无分隔和软组织成分,其密度均匀一致;(2)含壁囊性:囊腔内可能存在分隔,囊壁可能增厚或增强;(3)囊肿内有软组织:囊内可能存在增强的软组织影,提示囊肿内有肿瘤成分。

二、肿瘤的形态特征1. 实质性肿瘤的形态特征实质性肿瘤的形态特征主要包括肿块的形状、边缘和大小。

常见的形状有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等,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往往边缘较为清晰,而不规则形状的肿块边缘不规则、模糊。

肿块的大小通常用最大径来描述。

2. 囊性肿瘤的形态特征囊性肿瘤的形态特征主要包括囊壁的形态及囊腔内其他结构。

囊壁可以是单纯的无增强或增强的薄壁,也可以是增厚的囊壁。

囊腔内可能存在分隔、囊内壁结节等,这些结构可以提供进一步的诊断线索。

三、肿瘤的强化特征1. 实质性肿瘤的强化特征实质性肿瘤的强化特征可以通过增强扫描来观察。

在肿瘤的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扫描中观察增强情况。

常见的强化特征有以下几种情况:(1)速升速降强化:动脉期快速强化、静脉期快速下降;(2)速升速降加持续强化:动脉期和静脉期快速强化、延迟期轻度持续强化;(3)均一性强化:肿瘤内多个部分均匀强化;(4)周边环形强化:肿瘤边缘呈环状或弓状强化。

脑膜瘤磁共振诊断要点

脑膜瘤磁共振诊断要点

脑膜瘤磁共振诊断要点
脑膜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磁共振成像(MRI)是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

以下是脑膜瘤磁共振诊断的要点:
1. 磁共振成像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帮助医生评估肿瘤的形状、大小和位置。

2. 在MRI图像上,脑膜瘤通常呈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位于脑膜(脑部覆盖的薄膜)的表面或附近。

3. 脑膜瘤磁共振图像显示肿瘤的信号特征,可通过不同的序列进行评估。

典型的脑膜瘤信号是等或低信号在T1加权像以及等或高信号在T2加权像。

4. 对于较大的脑膜瘤,MRI还可以展示与肿瘤密切相关的结构,如脑室、脑组织、颅骨和血管。

5. 提升剂(造影剂)的使用可以增加对脑膜瘤的可见性。

造影剂通过血管系统注入,使肿瘤呈现更明显的亮度,有助于区分肿瘤和周围正常组织。

6. MRI还能提供有关脑膜瘤的血供情况和脑水肿程度的信息,这有助于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

7. 脑膜瘤的MRI诊断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和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

总之,MRI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诊断工具,能够提供关于脑膜瘤的详细信息,有助于确定肿瘤的特点和定位。

详细的磁共振诊断结果需要由医生进行解读和分析。

肺癌脑转移的MRI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你了解多少

肺癌脑转移的MRI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你了解多少

龙源期刊网 肺癌脑转移的MRI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你了解多少作者:邹军辉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11期【中图分类号】R1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1-0034-02最常见的脑部转移瘤為肺癌,当肺癌发生脑转移后,预后较差。

过去常用CT对脑转移进行诊断,但目前研究表明,MRI对脑转移瘤的诊断较CT有明显的优势,所以我们要正确的认识肺癌脑转移的MRI影像学表现,通过MRI表现制定诊疗方案以及判断预后[1]。

本文系统的介绍了使用MRI诊断肺癌脑转移的相关知识。

1 发生机制和病理特征肺组织淋巴和血供十分丰富,若肺癌细胞侵袭了临近的小静脉、淋巴管或毛细血管形成瘤栓,则瘤栓可通过血液循环转移到机体的远隔器官。

由于机体脑部血供十分丰富,约占全身血液循环的15%-25%,所以脑部发生肿瘤转移的可能性较大,且转移后肿瘤多停留在大脑前、后、中动脉等动脉的终末部位。

肺组织中含有较多旁分泌因子,该因子能加速癌细胞的生长,当癌细胞脱落后便可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发生肿瘤的脑部转移。

由于椎静脉和肺血管之间常存在吻合枝,所以肺癌转移到脑部的几率更高。

病理上肺癌转移瘤和肺癌原发瘤的类型和结构相似,肿瘤界限清晰,为囊性或实性,可并发出血。

瘤灶可发生在任何部位,幕下转移少于幕上转移,幕上转移多发生在大脑中动脉,且多分布在白、灰质的交界区。

瘤栓常滞留在大脑中动脉末梢的分支处,这和脑内存在特殊的血液供应有关,正常情况下,脑灰质的血液供应是大脑白质的3-4倍,且血管经过灰、白质的交界面时突然变细,这使经过血液转移的瘤栓停留在此交界区。

转移瘤一般是多发性生长,部分为弥漫或单发性生长[2]。

2 MRI表现肺癌脑部转移的MRI表现是长T2、长T1。

出现异常的信号影,有不规则的瘤周水肿,病灶增强后的图像呈不规则的结节状,有明显的环状强化,多发,部分病灶在增强后可显影。

具体如下:2.1病变数目。

腮腺良恶性肿瘤MRI诊断思路

腮腺良恶性肿瘤MRI诊断思路

肿瘤的位置
•浅叶:良性多见 •深叶:恶性多见 •跨叶:恶性多见
•良性:多位于浅叶 •恶性:多位于深叶或 跨叶
跨叶生长对良恶性肿瘤鉴别具有一定的价值
多形性腺瘤
粘液表面样癌
多形性腺瘤
肿瘤形态、பைடு நூலகம்小及边界
•形态:良性形态多规则,圆形或类圆形, 恶性形态多不规则。 •大小:无明显差异。 •边界:良性边界清楚,部分有包膜,恶性 边界多不清楚,部分低度恶性肿瘤边界可 清楚。
学意义。
• 各恶性肿瘤间进一步鉴别较为困难。
腮腺肿瘤良恶性鉴别的意义
l指导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 l评估预后。
腮腺肿瘤主要观察点
• 发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疼痛)。 • 肿瘤的位置。 • 肿瘤形态、大小及边界。 • 肿瘤的信号特点及强化特点。 • 面神经、周围组织及外周淋巴结。
临床病史
•发病年龄:无明显差异。 •性别:无明显差异。 •临床表现(疼痛):恶性肿瘤易侵犯面神 经(特别是腺样囊性癌,ACC)。
多形性腺瘤
粘液表面样癌
多形性腺瘤
肿瘤的信号特点及强化特点
•T1WI:中等信号为主,无明显特异性。 •T2WI:低-中等信号-多为恶性肿瘤,混合高信号-可见 良、恶性肿瘤,高信号-多见于良性肿瘤。 •DWI:研究较少,ADC定量。 •增强:无明显特异性。 •肿瘤均质性:无明显特异性。
多形性腺瘤 腺淋巴瘤 基底细胞腺瘤
淋巴上皮癌
粘液表面样癌
面神经、周围组织及外周淋巴结
•面神经受累。 •侵及周围组织。 •外周淋巴结肿大。 •以上均为恶性肿瘤的征像。
小 结
• 肿瘤的形态与边界、转移性淋巴结的发现是判 断良恶性肿瘤最重要的征像。
• T2WI的信号强度、对面神经和周围组织的侵犯 程度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宫颈癌的MRI诊断

宫颈癌的MRI诊断

宫颈癌的MRI诊断1.MRI Ⅲ期肿瘤:侵犯至阴道下部,外延至盆壁,或出现肾积水。

Ⅳ期肿瘤:膀胱壁或直肠壁低信号中断,膀胱壁或直肠壁增厚或腔内肿块。

DWI:局限性高信号,癌组织ADC值<癌旁组织<小于正常宫颈组织 IIA期 T2FS T2WI T1+C IIB期T2WI T1+C Ⅲ期宫颈癌术后复发患者,DWI上病灶较T2 fs及T1+C更加明显 T2 fs T1+C DWI DWI 显示淋巴结肿大DCE-MRI是一种无创性功能成像方法,利用静脉注射对比剂的同时行连续多层扫描,以获得组织或肿瘤增强的时间-信号曲线(TDC),直接从毛细血管水平反映肿瘤内血流动力学变化,获得肿瘤灌注和毛细血管通透性等参数。

恶性肿瘤的动态增强模式多数为早期快速强化后缓慢减低或早期强化后持续强化出现“平台期”;良性肿瘤或正常组织多表现为缓慢持续强化或无强化。

对宫颈癌的动态增强研究显示为“速升缓降型,或速升速降型”,动脉早期即明显强化,强化程度高于子宫肌层及宫颈基质,其达峰时间为注射造影剂后30~60 S。

静脉期及延迟期逐渐廓清,至延迟期信号强度低于周围基质。

动态增强时间信号曲线对宫颈癌放疗患者的研究显示治疗前肿瘤强化明显或时间信号曲线斜率较大者,治疗后局部复发率较低。

他们还发现联合应用宫颈癌的体积和动态增强参数能够区分宫颈癌中高复发风险(>80%)和复发率低者。

对接受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动态增强参数行定量和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的消退百分率和治疗前的达峰时间、斜率、最大增强斜率、和增强率有显著相关性。

治疗后DCE-MRI不仅有助于检测肿瘤残留,而且能早期预测复发和确定适合保守治疗的患者。

相关报道 MRI 、扩散加权成像(DWI)及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DCE-MRI)等形态和功能成像技术在宫颈癌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尤其是功能成像能提供形态学以外的有关肿瘤组织的血供状态、肿瘤功能参数信息等。

对于宫颈癌预后评估和动态观察放化疗效果,反映肿瘤的分子水平改变等方面显示出极大的优势。

常见脑肿瘤的MRI表现

常见脑肿瘤的MRI表现

.
23
生殖细胞瘤
.
24
生殖细胞瘤
.
25
脉络膜乳头状瘤
T1WI低信号,T2WI略高信号 信号欠均匀,钙化呈低信号 形态不规则 周围水肿较轻 轻度占位效应 交通性脑积水 强化明显
.
26
脉络膜乳头状瘤
.
27
脉络膜乳头状瘤
.
28
转移瘤
病灶多发,且多位于皮髓质交界区 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信号欠均匀,中间可出现坏死囊变 周围广泛水肿 占位效应明显 Gd-DTPA增强后,强化明显
.
6
星形细胞瘤
Ⅲ、 Ⅳ级
T1WI混杂低信号,T2WI高信号 信号不均匀,可出现坏死、出血 周围水肿明显 占位效应明显 Gd-DTPA增强后,明显强化(斑块状、线
条状、花环状、结节状)
.
7
Ⅲ级星形细胞瘤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8
Ⅲ级星形细胞瘤
.
9
Ⅳ级星形细胞瘤
.
10
少突胶质细胞瘤
T1WI低信号,T2WI略高信号 信号欠均匀,较大钙化呈低信号 周围水肿较轻 轻度占位效应 Gd-DTPA增强后,强化不明显
.
29
转移瘤
.
30
转移瘤
.
31
脑膜瘤
T1WI等或略低信号,T2WI等或略高信号 信号欠均匀,可出现囊变、坏死 肿瘤内纤维化、钙化呈低信号 宽基底与脑膜相连 富血管部分可见流空现象 周围无水肿或轻度水肿 占位效应明显 局部骨质改变(增厚、破坏) 强化明显,可见“脑膜尾征”
.
32
脑膜瘤
.
33
脑膜瘤
.
56

头颅肿瘤MRI诊断

头颅肿瘤MRI诊断

MRI表现
典型脑转移瘤表现为: T1低信号(长T1); T2高信号(长T2); 增强后有明显异常强化。 瘤灶小而周围水肿明显,有占位效应 (中线结构移位)。
肿瘤部位
区分脑肿瘤部位(内、外):脑外肿瘤: 宽基底贴于颅骨内面;肿瘤邻近蛛网膜 下腔(脑池)增宽;邻近脑白质受压向 脑室方向移位。
肿瘤信号特点
大多数肿瘤细胞内或外水增多,呈长T1 (低信号)、长T2(高信号)。 在T1图象上呈高信号肿瘤:颅咽管瘤、皮 样囊肿、畸胎瘤、脂肪瘤黑色素瘤转移等。 在T2图象上呈等或低信号肿瘤:脑膜瘤 (70%)、淋巴瘤(10~15%)。
3.出血
MRI在显示出血部位、判断出血原因、估计 出血时间有独到作用。 血液由血管内溢出形成血肿,随着血肿内血 红蛋白的演变、血肿液化、吸收,氧和血红 蛋白释氧为去氧血红蛋白,使MRI信号发生 根本性变化。
急性期(48小时内)
由于血肿内去氧血红蛋白增多,出现T2 低信号。产生短T2原因为血肿内去氧血 红蛋白有顺磁性效应,使局部磁场发生 变化所致。T1信号无异常。
头颅肿瘤MRI诊断
概述 MRI在神经放射学的应用已经 有20余年。近几年已经非常普遍。 对于神经放射诊断的价值也非常 显著。但是,MRI依然是一种形 态学技术,对组织特异性分析还 有限度。
MRI检查和诊断特点 1.优点:
☆ 高对比度: MRI成像可选择参数多(T1、T2、质子 密度加权像等)。选择适当的脉冲可使 各器官形态直接显示。 CT只有一个成像参数(X线吸收系数)。
学和组织学特征,但对某些疾病定性仍有困难;
成像速度慢; 有运动伪影; 不能显示钙化(钙化对病变定性很重要);
禁忌症:金属异物(眼内、动脉瘤银夹、心
脏起博器)。

脑肿瘤的磁共振诊断

脑肿瘤的磁共振诊断
肿瘤的组织成分特殊,信号特殊; 1. T1高信号,如颅咽管瘤,脂肪瘤,胶样 囊肿,出血性肿瘤,黑色素瘤脑转移等。 2. T2等信号,如脑膜瘤,淋巴瘤,成人髓 母细胞瘤,少突神经胶质瘤、结肠癌或前 列腺癌脑转移等。
肪 或蛋白质-表现混杂信号。
囊变或坏死,T 1低信号中有更低信号区 ,T2高信号中有更高信号区;
是生殖细胞瘤。 3 其他: 4 囊肿:如皮样囊肿
生殖细胞瘤germinoma
松果体区:肿瘤膨胀性生长,浸润周围组 织,钙化,沿脑脊液种植转移,属2-3级肿 瘤,对放疗极敏感。
鞍上区或基底节区:
生殖细胞瘤germinoma
MR表现: 1 .肿瘤T1、T2等信号 2 .瘤内钙化:点状稍高或低信号 3 .显著强化:结节状,团块状 4 .种植转移:椎管内结节
听神经瘤acoustic neurinoma
听神经瘤acoustic neurinoma
听神经瘤acoustic neurinoma
转移性脑肿瘤
metastatic tumor of brain
脑转移瘤占脑肿瘤的20%。肺癌是最常见 的原发瘤;
脑转移瘤多多见中老年人。大脑半球灰质 、灰白质交界处为好发部位。瘤灶一般为 多发,单发少见。
亚急性血肿;(稍高信号:脂肪、蛋白 质)
T1低信号:炎症、水肿、囊变、囊肿、 骨、钙化、含铁血黄素
T2低信号:骨、钙化、含铁血黄素、急 性出血
脑肿瘤的定位
脑外肿瘤特点: 宽基底,紧贴颅壁或硬脑膜;邻近颅骨增
生或破坏; 脑质受压内移; 邻近蛛网膜下腔增宽;
肿瘤的信号特点
肿瘤的基本信号:T1低信号,T2高信号, 如大多数星形细胞瘤;
脑膜瘤meningioma
脑膜瘤meningioma

黑色素瘤转移的MRI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黑色素瘤转移的MRI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黑色素瘤转移的MRI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意义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肿瘤,其转移是该疾病的最严重且最常见的并发症。

转移性黑色素瘤的MRI影像学特征对于其诊断、评估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黑色素瘤转移的MRI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黑色素瘤转移的MRI影像学特征主要包括病变部位、病变大小、信号特征和强化模式等。

黑色素瘤转移的常见病变部位包括肺、肝、骨骼、脑和淋巴结等。

这些部位的转移病变通常呈现为多发的结节状或结节融合的病变。

肺转移的黑色素瘤通常呈现为多发的团块状高信号病灶,肝转移则呈现为肝脏的多发低信号病变。

骨骼转移的黑色素瘤呈现为多发的骨骼破坏和新生骨的区域。

脑转移的黑色素瘤呈现为多发的弥漫性或局部的高信号病灶。

淋巴结转移的黑色素瘤呈现为多发的淋巴结增大。

黑色素瘤转移的MRI信号特征可以根据其组织成分进行分析。

一般来说,黑色素瘤转移的MRI呈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和增强后显著强化的病灶。

然而,由于黑色素瘤转移的病理特征差异较大,其MRI信号特征也可能存在差异。

一些黑色素瘤转移可呈现为高信号或囊性病变,这可能与病灶内部出血、坏死或脱落的细胞相关。

黑色素瘤转移的MRI增强模式是评估病变恶性程度和预测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恶性黑色素瘤转移的MRI增强模式呈现为快速、强烈且均匀的强化。

增强后的病灶通常展现出明显的边缘模糊。

这些特点与肿瘤血供丰富和肿瘤内血管异常有关。

相反,良性黑色素瘤转移常呈现为较低程度的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并具有清晰的病灶边缘。

黑色素瘤转移的MRI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MRI可以帮助鉴别黑色素瘤转移与其他肿瘤的转移,如肺癌、乳腺癌等,从而指导病变的治疗选择。

其次,MRI可以评估黑色素瘤转移的病变大小和分布情况,提供依据进行治疗计划的制定。

再次,MRI可以对黑色素瘤转移的血供情况进行评估,为其恶性程度的判断提供参考。

最后,MRI还可以监测黑色素瘤转移的治疗效果,如手术治疗或放疗后的病灶缩小和强化模式的改变。

单发性胶质瘤的MRI征象特征及对肿瘤病理级别的判断

单发性胶质瘤的MRI征象特征及对肿瘤病理级别的判断

单发性胶质瘤的MRI征象特征及对肿瘤病理级别的判断单发性胶质瘤是一种颅内常见的肿瘤,其病理级别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

MRI是目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能够对单发性胶质瘤进行准确的诊断和评估。

本文将介绍单发性胶质瘤的MRI征象特征及对肿瘤病理级别的判断。

一、MRI征象特征1. T1加权成像(T1WI)单发性胶质瘤在T1WI上表现为低信号,这是由于其含有大量的细胞核及胶质成分,导致信号吸收增强。

在边缘部分和囊性坏死区域,则可能出现高信号,这是由于血红蛋白和蛋白溶解而造成的。

T1WI在显示肿瘤的形态和大小方面具有较好的分辨率,但对肿瘤的活动状况则不够敏感。

单发性胶质瘤在DWI上表现为高信号,这是由于其高细胞浓度导致水分子扩散受限。

例如在高级别的胶质瘤中,细胞核密度高,膜结构破坏,导致细胞间隙变窄,从而使水分子在组织内扩散受限,呈现高信号。

DWI可以用于评估肿瘤的浸润性生长和判断肿瘤的活动状况,对于肿瘤的分化度和病理级别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4. 磁共振波谱成像(MRSI)单发性胶质瘤在MRSI上表现为多种代谢物质信号,其中乳酸、胆碱和肌酸的代谢物质信号增强,而N-乙酰天冬酰胺的信号减低。

这些代谢物质的变化可以反映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和生长状况,对于评估肿瘤的活动状况和预后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单发性胶质瘤在PWI上可以显示出异常的血流灌注情况,例如在肿瘤周围区域出现高血流量。

这一特征可以用于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情况,对于肿瘤的病理级别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二、对肿瘤病理级别的判断1. T1WI和T2WI上的信号特征:高级别的胶质瘤(如恶性胶质瘤)在T1WI上呈现出更明显的低信号,而在T2WI上则呈现出更明显的高信号。

这是由于高级别的胶质瘤细胞密度更高,胶质成分更多,囊性变性更明显,导致相应的信号特征也更明显。

MRI在单发性胶质瘤的诊断和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征象特征可以为肿瘤病理级别的判断提供重要的信息。

前列腺癌的MR诊断分析

前列腺癌的MR诊断分析

前列腺癌的MR诊断分析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统肿瘤中的重要类型,是一种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癌症,如果能够早期诊断,病人的治愈率将大大提高。

而MRI是目前诊断前列腺癌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手段之一,它具有灵敏度高、无创伤等优点。

前列腺癌的MRI图像一般由T1W、T2W、DWI、动态增强等序列构成,接下来我们将从几个方面,对MR图像中前列腺癌的诊断进行分析。

一、T1WI图像T1WI图像是MRI中可显示病变解剖形态的序列之一,前列腺癌表现为局部低信号灶,但是这些信号异常灶与前列腺的健康组织对比度较小,因此对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有所限制。

此时结合T2WI可以提高诊断率。

T2WI图像是前列腺癌的典型诊断序列之一,能够显示前列腺组织和癌症之间的差异。

在T2WI中,前列腺癌呈现低信号强度,而前列腺的正常组织则呈现高信号强度。

此外,前列腺癌边缘不规则,轮廓不清晰。

DWI图像是一种运用扩散加权成像测量细胞组织中自由水分子扩散的方法,它能够反映组织的细胞密度和结构,具有高灵敏度的特点。

前列腺癌的固体成分显著增强了水分子的受限程度,使DWI图像出现高信号区,这种高信号区出现在前列腺的周围组织和钙化区域。

此外,DWI还可帮助鉴别前列腺癌与前列腺炎症等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四、动态增强MRI前列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肿瘤血管的特征是血管分布不规律、血管密度高、血管壁不完整、血管某些位置仅仅为虚影等,因此采用动态增强MRI影像使肿瘤更清晰地显示。

增加前列腺癌在T2WI上区别性不太明显的可见性。

增强MRI还可以评估癌症对周围前列腺组织和肛门括约肌的侵犯情况。

五、总结MRI检查是前列腺癌诊断的重要手段,它具有无创伤、灵敏度高、细节丰富,准确性高等优点。

对前列腺癌的检测应考虑到T1WI、T2WI、DWI和动态增强MRI的各种优势。

一般的诊断手段则应该以不同的MRI技术相结合,以最终获得病理诊断的信度和准确性。

乳腺及乳腺肿瘤MRI表现

乳腺及乳腺肿瘤MRI表现
和导管内癌成分为主。
05
乳腺肿瘤的MRI随访与预后评估
MRI随访在乳腺肿瘤中的应用
监测肿瘤进展
通过定期MRI检查,观察肿瘤大 小、形态和组织特征的变化,评
估治疗效果和病情进展。
发现转移灶
MRI对乳腺肿瘤转移灶的发现具有 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早 期发现转移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指导手术和放疗
03
乳腺肿瘤的MRI诊断价值
MRI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优势
01
02
03
04
软组织分辨率高
MRI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软组 织图像,有助于发现微小肿瘤 和判断肿瘤的浸润程度。
多平面成像
MRI可以进行多平面成像,提 供三维立体的乳腺结构,有助 于全面评估病变范围。
动态增强扫描
通过动态增强扫描,可以观察 肿瘤的血流动力学特征,有助 于鉴别良恶性肿瘤。
乳腺及乳腺肿瘤MRI表现

CONTENCT

• 乳腺MRI基本表现 • 乳腺肿瘤的MRI表现 • 乳腺肿瘤的MRI诊断价值 • 乳腺肿瘤的MRI与病理对照 • 乳腺肿瘤的MRI随访与预后评估
01
乳腺MRI基本表现
正常乳腺MRI表现
正常乳腺MRI表现为致密的腺体组织,呈均匀强化,腺体边缘清 晰,周围脂肪组织呈低信号。
解读难度大
MRI图像较为复杂,对医 生的经验和解读能力要求 较高,不同医生之间的解 读可能存在差异。
THANK YOU
感谢聆听
良性肿瘤的MRI表现
形态规则
良性肿瘤在MRI上通常呈现形态规则的肿块,边缘清 晰,无浸润性生长。
信号均匀
良性肿瘤内部的信号通常比较均匀,无坏死或出血 区域。
无淋巴结转移

肾癌的CT磁共振诊断

肾癌的CT磁共振诊断
.
.
.
.
.
MR
T1WI 为等低信号 , T2WI 多为等低信号 ; 透明细胞癌T2WI为高信号; MR 强化方式与 CT相似;
.
.
治疗及预后
目前,乳头状肾细胞癌的治疗采用肾癌根治术,但 对于小肾癌也可以采用保留肾单位的肿瘤切除术
与非乳头状肾细胞癌相比 ,乳头状肾细胞癌就诊时 大部分在早期 ,恶性度低 ,5 年生存率为 82 %~ 90 % ,前者仅为 44 %~54 %。
.
囊性肾癌
.
囊性肾癌的CT表现
.
.
囊性肾癌
.
.
.
.
小结
.
囊性肾癌鉴别诊断
.
肾脏囊性病变Bosniak分级
.
.
.
.
.
.
.
.
小肾癌
≤3.0 cm,占肾癌的9%,体检偶然发现 多为富血供,少血供相对少见 薄层、动态增强扫描是提高诊断小肾癌敏感性和
特异性的关键 类圆形,等或低密度,边界尚清,密度多较均匀,
30 %的 PRCC 可见钙化。
.
CT
CT平扫表现多数为实性肿块,边界清楚,常突出于 肾表面,有完整的包膜,除了因出血、坏死、囊变 ,其内质地多均匀;
CT增强扫描肿瘤强化不明显,PRCC为少血供肿瘤, 多为轻中度强化,强化程度弱于正常肾实质;
高强化的肾肿瘤可基本排除乳头状肾细胞癌 以囊性方式生长者为乳头状囊腺癌,可单房或多房
淋巴结转移 呈中等信号,较易与邻近的血管鉴 别
邻近器官受侵及术后评价 与CT相似
.
肾癌淋巴结转移、对侧肾积水
.
肾癌淋巴结转移、对侧肾积水
.
囊性肾癌淋巴结转移

卵巢癌的CT与MRI诊断与鉴别诊断(一)

卵巢癌的CT与MRI诊断与鉴别诊断(一)

卵巢癌的CT与MRI诊断与鉴别诊断(一)卵巢癌是指起源于卵巢的恶性肿瘤,它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早期的卵巢癌很少有症状,导致很难早期发现和诊断。

因此,CT和MRI成为卵巢癌诊断的重要手段,这两种影像学方法可以清楚地显示卵巢癌的钙化、囊性和实性等表现特点。

一、CT诊断CT能显示卵巢癌的有关形态和内部构造的详细信息,且其成像速度快,能够及时发现和诊断。

其医学价值具体表现在:1.形态学表现卵巢癌的CT形态包括卵巢大小、形状、边界、表面凹凸和包膜完整性等,不同类型的卵巢癌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良性肿瘤一般呈边缘清晰的软组织肿块,可见薄的钙化残留,而恶性肿瘤则表现出更多的多囊状或实性异常区。

2.内部构造卵巢癌的CT扫描可以清楚地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如实性、囊性、混合型等不同类型的组织密度。

对于混合型的卵巢肿瘤,在CT扫描时可以看到肿瘤中心的实性分子,而周边部分则为囊性。

这些特征和信息有助于医生了解肿瘤的组织成分和性质。

二、MRI诊断MRI对卵巢癌的诊断也非常重要,它可以通过梯度回声序列来显示卵巢癌的组织成分。

尤其在对混合型卵巢癌的检查上具有很大的优势,能够准确显示肿块内的实性和囊性结构。

MRI对于卵巢癌的诊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软组织分辨率高MRI能够将卵巢肿瘤与周围组织分离开来显示,可清晰地展示卵巢与其他组织和器官之间的解剖关系,以及肿瘤与卵巢之间的距离和病理表现的差异。

2.对卵巢肿瘤组织的分析MRI扫描可以发现和鉴别软组织肿块、液体和坚硬肿块,以及混杂组织的卵巢肿瘤,它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和临床意义。

3.矢状面、冠状面等多角度观察MRI扫描能够在矢状面、冠状面等角度下显示卵巢癌的图像,这些角度可以展示病灶的形态和内部细节特征。

三、鉴别诊断对于CT和MRI扫描的病人,结合医生的临床经验和病人的临床表现,还可以做出针对不同类型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

如对囊性卵巢恶性肿瘤的鉴别,可以观察到其壁厚和隆起现象,另外,CT和MRI可显示增强情况和血供信息等。

脑肿瘤MRI磁共振影像诊断

脑肿瘤MRI磁共振影像诊断

03
功 能 M R I : 通 过 测 量 组 织 血 流 、 04
弥散MRI:通过测量组织水
代谢等生理参数进行成像,可
分子扩散特性进行成像,可
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
提供组织微观结构信息
05
磁共振波谱成像:通过测量组 06
磁共振弹性成像:通过测量
织内化学物质信号进行成像,
组织弹性特性进行成像,可
可提供组织化学成分信息
评估肿瘤对周围 组织的侵犯程度
评估肿瘤对脑组织 的压迫和损伤程度
预测肿瘤复发和 转移的风险
脑肿瘤MRI磁共振 影像诊断的发展趋势
技术进步与创新
01 高分辨率成像技术:提高图像清晰度,有助 于更准确地诊断脑肿瘤
02 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通过检测脑血流、代 谢等生理功能,为脑肿瘤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03 磁共振弹性成像技术:通过检测组织弹性, 有助于区分肿瘤与正常组织
04
脑肿瘤MRI磁 共振影像诊断 在肿瘤科中的 应用
06
脑肿瘤MRI磁 共振影像诊断 在精神科中的 应用
提高诊断效率与准确性
1
技术进步:不断提高MRI成像 技术,提高图像质量
2
深度学习:利用深度学习技术, 提高诊断准确性
3 远程诊断:实现远程诊断,提 高诊断效率
4 智能辅助诊断:开发智能辅助诊 断系统,提高诊断效率与准确性
04 深度学习技术: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提高脑 肿瘤MRI磁共振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临床应用拓展
脑肿瘤MRI磁 共振影像诊断 在神经外科中 的应用
01
脑肿瘤MRI磁 共振影像诊断 在儿科中的应 用
03
脑肿瘤MRI磁 共振影像诊断 在康复医学中 的应用

卵巢癌mri诊断标准

卵巢癌mri诊断标准

卵巢癌mri诊断标准
MRI(磁共振成像)在卵巢癌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卵巢癌MRI诊断的标准:
1.肿瘤的形状:卵巢癌的肿瘤一般形状不规则,边缘不光滑,质地较硬。

2.肿瘤的大小:卵巢癌的肿瘤体积较大,直径通常在5cm以上。

3.肿瘤的位置:卵巢癌的肿瘤一般会位于盆腔的深部,可能会在子宫和直肠之间。

4.内部结构:卵巢癌的内部结构一般是不均匀的,可能包含液体或者是囊实性结构。

5.囊液信号:一般卵巢癌患者在T1WI上为低至高信号,T2WI均为高信号。

6.血流信号:卵巢癌的血流信号非常明显,也就是有明显的强化。

请注意,以上标准并不是绝对的,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MRI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的吻合程度较强,因此,MRI 可以作为卵巢癌诊断的重要工具。

如果有任何疑虑或症状,建议尽快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

癌症肿瘤的MRI诊断特点专家讲座

癌症肿瘤的MRI诊断特点专家讲座
癌症肿瘤的MRI诊断特点专家讲座
第6页
MRI 对脊髓不需椎管内注射造影剂就可直接取得冠状、矢状和轴位像,能够清楚显示肿瘤处脊髓不规则膨大及异常信号,藉此绝大多数病例能够作出髓内外以及硬膜外定位依断,优于其他影像诊疗方法。
MRI 对鼻咽、颈部疾病范围确实定能力可与
癌症肿瘤的MRI诊断特点专家讲座
癌症肿瘤的MRI诊断特点专家讲座
第1页
成图像都是体层图像,所以在图像解释上许多标准依然是相同。 MRI 是继 CT 之后影像学诊疗领域又一重大发展,它与 CT 比较含有以下特点:
1、MRI 物理学基础是磁共振原理,其图像是以人体组织内氢核即质子磁共振信号强弱而显示不一样灰阶为特点,如脂肪组织信号最强,图
核磁共振(nuclearmagicresonance)作为一个物理现象,用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已经有 30 余年历史。 MRI 提供信息量不但大于医学影像学中其它许多成像术,且它所提供信息也不一样已经有成像术,所以用它诊断疾病含有很大潜在优越性。 MRI 即使与 CT 有许多不一样中之处,但它们都属计算机成像,且所
颅内肿瘤 MRI 诊疗依据是 T1 和 T2 延长比
癌症肿瘤的MRI诊断特点专家讲座
第5页
良性肿瘤更多一些,但相互间有重合。有囊性变肿瘤 T2 尤其长。也有表现为 T1 和 T2 不延长甚至较短肿瘤,如脂肪瘤、恶性黑色素瘤、肿瘤出血、一部分听神经瘤及脑膜瘤等。肿瘤钙化MRI 不能显示。静脉注入顺磁性特质稀土元素钆化学合成制剂(CD-DT-PA)作为增强剂,能够使肿瘤和周围水肿非常清楚地域别开。
癌症肿瘤的MRI诊断特点专家讲座
第2页
像上呈白色;脑组织和脊髓、脏器、肌肉呈不一样程度灰色;充盈于腔内液体信号低,血管腔内流动血液因流动信号强度更低,均表现为黑色,而血管壁则为灰色。骨与空气因缺乏质子信号强度最低,在图像上表现为最黑。

肿瘤的MRI检查

肿瘤的MRI检查

肿瘤的MRI检查1.MRI原理20世纪80年代,磁共振(magnetic resonnance,MR)的出现是医学影像学的一个飞跃。

进入90年代后,MR的发展更为迅速,除形态学外,功能性研究也十分活跃。

自然界任何原子核的内部均含质子与中子,统称核子。

核子具有自旋性,并由此产生自旋磁场,具有偶数核子的许多原子核其自旋磁场相互抵消,不呈现磁场,只有那些具有奇数核子的原子核在自旋中产生磁矩或磁场,如1H、13C、19F、31P等。

原子核的自旋很像一个微小磁棒沿自己的轴旋转。

在无外加磁场时,每一单数质子或中子原子核的自旋方向是随机的,然而当有一个外加磁场时,单数原子的原子核自旋轴就会趋于平行或反平行于这磁场方向,并以一种特定的方式绕磁场方向旋转,这种旋转动作称为进动。

进动的频率取决于外加磁场的强度、特定原子核的性质和磁旋比,外加磁场越强,特定原子核的进动频率越高。

机体置于磁场中之后,机体的质子都会像一个个小磁棒,倾向于与磁场的方向一致或相反排列。

起初,指向南极与北极的约各占一半,此时机体净磁场强度为o,片刻之后指向北极(与磁场方向一致)的质子略多于指向南极者,于是机体开始带有磁性,数秒钟之后达到平衡,这个进程称为磁化。

磁化强度是一个可以测量的矢量。

达到平衡时的磁化方向是与机体纵轴一致的方向即z轴方向。

用一个频率与进动频率相同的射频脉冲(radio frequency pulse,RF)激发所检查的原子核将引起共振,即核磁共振。

氢原子是人体内数量最多的物质,原子核中只有一个质子而不含中子,最不稳定,最易受外加磁场的影响而发生核磁共振现象,所以现阶段临床上用的磁共振成家主要涉及氢原子。

在RF的作用下,一些原子核不但其相位发生变化,而且会吸收能量跃迁到较高能态。

在RF激发停止后,有关原子核的相位和能级都恢复到激发前的状态,这个过程称为弛豫,这段时间称为弛豫时间(relaxation time)。

弛豫时间有2种,即T1和T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塞要比 CT 清楚。 肾癌的 MRI 表现共同特点是肿瘤组织的 T1 比正常肾实质延长, T2 值通常相似或稍高于正常 肾实质。MRI 对肾癌的分期很有价值。 MRI 显示盆腔解剖和病变的分辨力受运动伪 影干扰少而超过 CT。膀胱肿瘤表现为不均匀高信
次,看有人发现了没有。可是还是被发现了,刚出花房的
像上呈白色;脑组织和脊髓、脏器、肌肉呈不同 程度灰色;充盈于腔内的液体信号低,血管腔内
流动的血液因流动信号强度更低,均表现为黑色,
而血管壁则为灰色。骨与空气因缺乏质子信号强
度最低,在图像上表现为最黑。 2、MRI 可以直接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及
斜状面成像,且图像质量高,有利于显示肿瘤的 范围和来源。 3、MRI 主要依靠四个成像参数,即质子密度 P、纵向弛豫时间 T1、横向弛豫时间 T2 和流动。 采用不同的脉冲程序或改变成像方法能够得到 反映不同侧重点的加权图像,这特别有利于清楚
次,看有人发现了没有。可是还是被发现了,刚出花房的
MRI 对肝内占位性病变的发现率及肿瘤内部 结构的显示优于 CT。肿瘤在 MRI 图像上的表现随
使用脉部序列的不同而异。
胰腺肿瘤向外扩展,造成胆管阻塞以及肝转 移等都可以从 MRI 图像上显示但不如 CT,对显示 邻近血管是否通畅以及受肿瘤侵犯所造成的阻
甚至较短的肿瘤,如脂肪瘤、恶性黑色素瘤、肿
瘤出血、一部分听神经瘤及脑膜瘤等。肿瘤钙化
MRI 不能显示。静脉注入顺磁性特质稀土元素钆
的化学合成制剂(CD-DT-PA)作为增强剂,可以
使肿瘤和周围水肿非常清楚地区别开。
次,看有人发现了没有。可是还是被发现了,刚出花房的
MRI 对脊髓不需椎管内注射造影剂就可直接 获得冠状、矢状和轴位像,能够清楚显示肿瘤处
核磁共振(nuclearmagicresonance)作为 一种物理现象,用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
医学领域已有 30 余年的历史。 MRI 提供的信息量
不但大于医学影像学中的其他许多成像术,且它
所提供的信息也不同已有的成像术,所以用它诊
断疾病具有很大的潜在优越性。 MRI 虽然与 CT 有
许多不同中之处,但它们都属计算机成像,且所
成图像都是体层图像,因此在图像解释上的许多 原则仍然是相同的。 MRI 是继 CT 之后影像学诊断
领域又一重大发展,它与 CT 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1、MRI 的物理学基础是磁共振原理,其图像 是以人体组织内氢核即质子磁共振信号强弱而 显示不同灰阶为特点,如脂肪组织信号最强,图
次,看有人发现了没有。可是还是被发现了,刚出花房的
脊髓不规则膨大及异常信号,藉此绝大多数病例
可以作出髓内外以及硬膜外的定位依断,优于其
他影像诊断方法。 MRI 对鼻咽、颈部疾病范围的确定能力可与
CT 相当甚至超过 CT,能清楚地显示肿瘤部位和 范围,但鉴别炎症型淋巴结肿大与转移性淋巴结
肿大困难较大。
胸部肿瘤 MRI 与 CT 诊断相似,惟一比较突 出的是特别适用于肺门、纵隔实性肿瘤与血管的 鉴别,并且有助于鉴别肺癌与肺不张。
次,看有人发现了没有。可是还是被发现了,刚出花房的
地显示肿瘤组织。 4、对于在 CT 图像上造成伪影的骨组织、金 属夹、充填物、肠气等在 MRI 图像上均不产生影, 特别适于后颅凹、枕骨大孔区、脊髓、肝左叶等 区域的肿瘤显示。 颅内肿瘤 MRI 诊断依据是 T1 和 T2 的延长比
良性肿瘤更多一些,但相互间有重叠。有囊性变 的肿瘤 T2 特别长。也有表现为 T1 和 T2 不延长
号强度,用轴位和矢状面结合分析对明确肿瘤侵 犯范围更为有利。前列腺癌信号强度高于周围的
前列腺,以不同的扫描பைடு நூலகம்特别是从矢状面可以确
定肿瘤的侵犯范围。矢状面 MRI 显示子宫最清楚,
能够分子清子宫内膜和肌层。子宫体、颈癌的信
号强度稍低,坏死区 T1 加权图像一般为低信号
强度。MRI 对于判断盆腔肿瘤的分期很重要。
综上所述,MRI 的出现又为临床医生提供了 更好的临床诊断依据,对制订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2dl0f8c9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