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猫原虫病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皮炎
病原学检查
①脏器(肝、肺、淋巴结)或血液涂片染色法 姬氏染色后,在油镜下可见月牙形或梭形的虫体,核 为紫红色,细胞质为蓝色即为弓形虫。 ②动物接种分离法或细胞培养法 取肝、肺、淋巴结处理后接种小鼠腹腔,约经1-3周
小鼠发病时,取腹水检查。发现虫体可确诊。如为阴性
可盲传2-3代。
血清学试验
1.间接血凝试验(IHA) 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3.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 近年来将PCR及DNA探针技术用于检测弓形虫 感染,具有灵敏、特异、早期诊断的意义。
• 易感阶段:断奶后至3月龄的幼兔最易; • 感染途径:经口食入感染(成熟孢子化虫 卵污染母兔乳房,饲料尤其是青绿饲料, 饮水) • 流行季节:温暖多雨季节;
致病作用
• 球虫破坏胆管上皮细胞——肝脏肿大——触诊肝 区疼痛,可视粘膜轻度黄染; • 球虫破坏肠上皮细胞——细菌繁殖——肠炎 —— 腹泻,或与便秘交替出现; • 球虫破坏肠上皮细胞——细菌繁殖——肠鼓胀 — —膀胱积尿——尿频、尿少; • 球虫破坏肠上皮细胞——细菌繁殖——肠道积聚 有毒物质——自体吸收中毒——神经症状、痉挛、 麻痹;
临床症状
犬(与犬瘟热相似): 猫 • 发热40-42℃、昏睡, • 急性:体温升高,稽 角弓反张,肌肉麻痹, 留热;流水样鼻涕及 步态不稳(以后肢麻 眼泪;重者鼻腔出血、 痹常见); 血便血尿;后期抽搐、 斜颈等神经状,运动 • 视觉障碍,角膜翳; 障碍,麻痹; • 咳嗽,肺炎,脓性鼻 • 慢性:食欲不振,体 液; 温升高,消瘦、贫血、 • 孕犬早产、流产 流产、早产等
配子体
• 游离的裂殖子侵入另一个肠上皮细胞内再进行裂殖 生殖,经数代增殖后,裂殖子发育为配子体。 雌配子体(大) 雌配子 • 合子 卵囊 雄配子体(小) 雄配子 • 裂殖体和有性生殖阶段虫体可出现于猫和其它猫 科动物小肠上皮细胞中。
生活史
• 终末宿主:猫科动物(猫、美洲豹,猞猁等)。同 时兼中间宿主。 • 中间宿主:人、羊、猪、牛、猫(除红细胞外的有 核细胞)都可寄生,只能进行无性生殖。
病理变化
• 肠型球虫:肠道充血、十二指肠扩张、肥 厚、黏膜卡他性炎症,小肠充满气体和大 量粘液;慢性者可见肠黏膜上有化脓性、 坏死性病灶;
膀胱积尿
胆囊肿大
wenku.baidu.com
诊断
• 直接涂片法: • 粪便——卵囊 • 肠粘膜、化脓灶——裂殖子、卵囊等 • 饱和盐水漂浮法 • 卵囊
治疗
• 氯苯胍:0.03%浓度拌料,连用7天,此后可 0.015%长期拌料; • 磺胺二甲基嘧啶:三甲氧苄氨嘧啶(5:1)混合, 0.02%浓度拌料; • 黄柏、黄连各10g,大黄7.5g,黄芩25g,甘草 15g,共研细末,每只兔7.5g,连喂3天; • 其他药物:地克株利、妥曲株利、盐霉素…. • 注意:马杜霉素对兔毒性大,不能使用!
治疗
磺胺嘧啶(SD):每公斤体重用磺胺嘧啶10mg+乙
胺嘧啶1mg,每日内服2次,连用3-5天;
磺胺嘧啶7mg/kg +甲氧苄胺嘧啶14mg/ kg :首次量加倍,每天2次口服,连用 3~4天。 磺胺药与乙胺嘧啶、三甲氧苄氨嘧啶(TMP) 合用可增强疗效。
预防
1、防止猫的粪便污染饲草、饲料、饮水;


大小配子
生活史
中间宿主: 犬 、狼、狐狸 终末宿主: 蜱 (红头扇蜱)
流行病学
• 流行季节:一般多发于(4~10月)夏秋季 节; • 流行地区:本病呈地方性流行,我国南方 地区发病率较高,北方地区的发病率较低。 • 易感动物:良种犬尤其是军犬、警犬和猎 犬危害严重。
致病及机理
兔球虫的种类
• 目前公认的家兔感染艾美耳球虫有15种。 在寄生部位上,除斯氏艾美尔球虫寄生于 肝胆管上皮细胞外,其余各种球虫均寄生 于兔肠道上皮细胞内。
发育史
• 发育阶段:
孢子生殖(体外); 裂殖生殖、配子生殖(体内)
• 寄生部位:
斯氏艾美尔球虫——肝胆管上皮细胞; 其余各种——肠道上皮细胞;
流行特点
剖解症状
• 犬: • 猫: • 脑、脊髓组织内有 • 淋巴结肿大、坏死、 灰白色坏死灶;内 肝、脾、肾、肺肿大; 脏器官形成肉芽肿, • 肝脏表面白色坏死灶; 间质性肺水肿;脑水 肝、肾和脾脏肿大 并有灰白色坏死灶; 肿,肺化脓性脑炎; 胃肠黏膜肿胀,又浅 膈肌有黄白色的条 表溃疡、灰白色坏死 纹,皮肤形成溃疡 灶
犬猫等孢球虫病原
• • • • • 犬等孢球虫 俄亥俄等孢球虫 伯氏等孢球虫 猫等孢球虫 芮氏等孢球虫
等孢球虫生活史
卵囊在体外孢子化 子孢子释放并进 入肠上皮细胞 卵囊由肠道排出
卵囊形成 第一代裂殖子释放 可进行多次裂殖生殖 雌雄配子
第一代裂殖子释放
裂殖体
滋养体
致病作用
卵囊在体外孢子化 子孢子释放并进 入肠上皮细胞 卵囊由肠道排出
• 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机体,部分速殖子侵入 宿主后后,虫体繁殖速度减慢,并形成包 囊,包囊在宿主体内可存活数月、数年, 甚至终身不等。 • 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长期应用免疫抑制 剂时,组织内的包囊可破裂,释出缓殖子, 进入血流和其他新的组织细胞继续发育繁 殖。引起弓形虫病的急性发作。
在猫体内
• 猫吞食了弓形虫的卵囊、假包囊、包囊后,子 孢子或速殖子、慢殖子侵入猫的小肠上皮细胞 内发育增殖,形成裂殖体
⑶易感动物:以3~5月龄的仔猪最易感, 且发病严重。
流行病学
造成本病广泛流行的原因: ①多种生活史期都具感染性 ②中间宿主广,家畜家禽均易感 ③可在终末宿主与中间宿主之间、中间宿主 与中间宿主之间多向交叉传播. ④包囊可长期生存在中间宿主组织内 ⑤卵囊排放量大,并有较强的抵抗力。
致病作用
• 速殖子期是弓形虫的主要致病阶段,其在 有核细胞内独特的内二芽殖法增殖破坏宿 主细胞。虫体逸出后又重新侵入新的细胞, 刺激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的浸润,导致组 织的急性炎症和坏死。 • 包囊内缓殖子是引起慢性感染的主要形式, 包囊因缓殖子增殖而体积增大,挤压器官, 使功能受到障碍。
卵囊形成
第一代裂殖子释放 可进行多次裂殖生殖 雌雄配子
破坏肠 粘膜细 胞,引 起消化 不良, 或出血 性肠炎
第一代裂殖子释放
裂殖体
滋养体
诊断
• 临床症状: 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稍微升高, 消化不良,发生水样腹泻、或粪便带血, 随病程发展,病犬猫消瘦、贫血。 • 粪便检查: 直接涂片法 饱和盐水漂浮法
临床症状

• • • 看头部: 眼、鼻分泌物增多,唾液增多,口腔周围被毛潮 湿; 眼结膜轻度黄染; • 看尾部 后肢和肛门周围为粪便污染,尿频、尿少; • 看腹部 腹腔鼓胀; • 看全身 食欲减退、精神沉郁、神经症状,四肢麻痹


病理变化
• 肝球虫:肝表面及实质内部有大小不等的、 沿胆管分布的、白色或黄白色小结节;慢 性则肝细胞缩小,肝脏萎缩;
2、药物预防性驱虫;
3、消灭老鼠;
4、不用生肉喂猫,注意猫粪的消毒处理;
犬巴贝斯虫病
病原特点
吉氏巴贝斯虫: 虫体小,寄生 红细胞中,可为 环形、椭圆形、 圆点状等多形 态,典型的呈小 梨籽形; 犬巴贝斯虫: 虫体较大,多 成梨籽状并呈锐 角状排列。
犬巴贝斯虫
吉氏巴贝斯
生活史
子孢子 裂殖体/子 裂殖子 孢子生殖
一、病原形态
• 弓形虫发育的全过程,有5种主要形态: 1、滋养体 (速殖子) 中间宿主体内 2、包囊 3、卵囊 4、裂殖体 终末宿主(猫)体内 5、配子体
滋养体
是指在中间宿主有核细胞内营分裂繁殖的虫体, 又称速殖子。 (1)游离的滋养体:呈弓形或月芽形,一端较尖, 一端钝圆。长4~7µm,宽2~4µm。多见于急性 病例的腹水 (2)细胞内的滋养体:有时在宿主细胞浆内可见 到许多速殖子簇集在一起,形成“假包囊” 。 速殖子以内二分裂法增殖。 增殖至一定数目时,胞膜破裂,速殖子释出, 随血流至其它细胞内继续繁殖。
宠物原虫病
原虫是最原始、最简单、最低等的单细胞动 物,它们由一个细胞构成。原虫为单细胞真 核动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多数营自由生活或腐生生活,仅少数营寄生 生活。
原虫绪论
• 形态:个体微笑,呈柳叶状、圆形、椭圆 形、梨籽装等多形态,少数无固定形态; • 基本结构:胞膜、胞质、胞核
原虫发育
三、流行病学
1、流行概况 该病分布于世界各地,许多哺 乳动物和鸟类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人群感 染也相当普遍。
人群感染:全国阳性率6.02%,国际阳性率5.52%。 动物感染:一般猪场20%左右,可达60%。 感染季节:四季发病,夏秋较多。
流行病学
⑴传染源:猫科动物及其他多种哺乳动物。
⑵传播途径:猪主要是食入包囊、假包囊, 以及被卵囊污染的饲料、饮水等经口感 染。
包囊
• 也称组织囊,呈圆形,有较厚的囊膜,直径 50-69μ m,可随虫体的繁殖而不断增大,达 100μ m,可在感染动物体内长期存在。 • 囊内虫体称慢殖子,数目由几十到几千。 • 包囊多见于慢性病例的多种组织,如脑、骨骼 肌、心肌和视网膜等处。其中57.8%-86.4%存 在于机体的脑组织。 • 包囊形成是机体免疫力作用于虫体的结果,若 免疫力降低,慢殖子从包囊中释放出来,侵入 新的细胞,再度引起发病。
原虫的生活史: • 原虫的繁殖方式: • 无性繁殖 • 直接传播型 • 循环传播型
• 虫媒传播型
二分裂/出芽生殖 裂殖生殖/孢子生殖
• 有性繁殖
接合生殖/配子生殖
犬猫原虫病
• • • • 等孢球虫病 弓形虫病 犬巴贝斯虫 利什曼原虫病 • 阿米巴病 • 贾滴虫病 • 新孢子虫病
等孢球虫病
等孢球虫 特征: 孢子化虫卵中含 两个孢子囊,每 个孢子囊中含有 四个子孢子;
卵囊
• 在猫和其它猫科动 物小肠上皮细胞内 产生。 • 新排出的卵囊未孢 子化,为圆形或椭 圆形,大小为10~ 12µm。成熟卵囊含2 个孢子囊,每个孢 子囊含4个新月形子 孢子。
裂殖体
• 猫吞食了弓形虫的卵囊、假包囊或包囊后,子孢 子或速殖子、慢殖子侵入猫的小肠上皮细胞内发 育增殖,形成裂殖体。 • 裂殖体 为圆形,直径12-15μ m,内含4~20个 裂殖子,以10~15个居多,呈扇状排列,裂殖子 形如新月状,前尖后钝。 • 游离的裂殖子大小为7-10×2.5-3.5μ m。
裂殖子 大/小配子 合子 卵囊
卵囊进入肠腔,随粪便
排出体外,在适宜条件 下,经2~4天发育为孢 子化的卵囊

中间宿主(人及其他动物)体内: 在宿主组织内:包囊 在宿主有核细胞的胞浆中:“假包囊” 急性病例腹水中:速殖子(游离的虫体)
• 终末宿主(猫和猫科动物)体内: 粪便中:卵囊 ? ?
弓形虫的生活史
治疗
• 磺胺六甲氧嘧啶50mg/kg.w+TMP
• 氨丙啉:50~100mg/kg.w;
10mg/kg.w;
• 脱水者:补液 • 血便者:Vk3
预防
• 及时清理母犬粪便,消毒粪便污染器 具及场所; • 孕犬产前药物预防:
兔球虫病
简介
• 兔球虫病是家兔常见且危害严重的一种原 虫病,对养兔业危害极大,4月龄~5月龄 以内的幼兔感染率高达100%,患病幼兔死 亡率可达60%~70%,耐过兔生长发育受阻。
感染阶段: • 猫粪中发育成熟的卵囊 • 动物肌肉或组织中的包囊或假包囊
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
猫粪中的卵囊或 动物肉类中的包 囊或假包囊 细胞破裂后,其中 的速殖子再扩散至 全身各器官组织
中间宿主吞食
以内二分裂的方式繁
殖,形成“假包囊”
肠内逸出子孢子、 缓殖子或速殖子
经血液或淋巴进入单核 巨噬细胞系统内寄生
预防
• • • • 母兔、小兔分开饲养; 保持兔舍干燥、通风; 网上养兔,便于粪便下漏; 交叉拌药预防;
弓形虫病
• 弓形虫是一种机会寄生虫,能感染多种动物(包 括鸟类),其终末宿主是猫科动物,中间宿主众 多。弓形虫病由于病原生活史简单,广泛分布于 全世界各地。
• 2008年,于咏兰等人用ELISA方法对北京地区家养的159 只犬和128只猫进行了弓形虫IGg抗体的检测,共有21只 犬(13.21%)和18只猫(14.06%)检测结果为阳性。 1岁以下犬(3.70%)、猫(4.35%)低于1至3岁犬 (11.29%)和猫(6.98%)的感染率。3~6岁犬猫的感 染率分别是27.27%和16.22%,6岁以上犬(30.0%)、猫 (32.0%)的感染率最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