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青龙岔沟铅锌及多金属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青龙岔沟铅锌及多金属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李静静

【摘要】矿区横跨冀东-辽西近东西向区域多金属矿带的一部分,辽西已找到一定规模的金、铜和钼矿床,证明了本区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区内的多金属矿成因类型属热液充填交代蚀变岩型矿床,其主要受两组成矿构造裂隙控制,即东西向主断裂和北西向断裂构造,主断裂带内基本不含矿,但是破碎带较宽,高岭土化蚀变强,少见金属矿化,推测其主要矿体,成矿富集部位主要在其附近的次一级断裂带内.矿区内南部出露花岗闪长岩体,矿区内的铅锌及多金属矿属中-低温热液矿床,主要蚀变有硅化、钾化、褐铁矿化、高岭土化、绿泥石化,推测是深部的隐伏岩体携带的含矿热液沿主断层进入后期断裂带内冷凝富集形成.

【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

【年(卷),期】2018(000)019

【总页数】2页(P97-98)

【关键词】铅锌矿;多金属矿床;找矿标志

【作者】李静静

【作者单位】河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河北唐山 0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2

1 矿区地质

1.1 地层岩石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界迁西群拉马沟组、中生界髫髻山组、新生界第四系。①太古界迁西群拉马沟组:主要为似均质混合岩及均质混合岩,分布在工作区的北部地区,多为中粗粒结构,钾长石脉体含量一般大于60%,多见斜长角闪岩残留体

及伟晶岩脉。②中生界髫髻山组:该组主要分布在工作区中部,由凝灰岩夹安山岩及少部分火山碎屑岩组成,西部以角度不整合上伏于太古界混合岩之上,北部呈正断层与太古界混合岩地层接触,南部与花岗岩呈逆断层接触。主要岩性为灰绿色安山岩、灰白色凝灰岩、流纹岩及少部分火山碎屑岩等[1]。③新生界第四系:广泛

分布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物,由现代冲积、洪积砾石层和亚粘土层组成,分布于工作区沟谷中。局部分布第四系残坡积物,分布在低缓丘陵及中低山区的背阴坡。1.2 构造

矿区内出露的岩石主要是中生代侏罗系火山岩、太古界均质混合岩及似均质混合岩,因混合岩化程度高,又有深成侵入体作用,褶皱构造不易发现,且原始岩石产状零乱不清。侏罗系髫髻山组火山岩呈盖层产出,大致倾向南南西~南西,呈单斜或缓波状起伏,与基底岩石呈角度不整合接触。矿区内断层构造十分发育,多呈近东西走向,将侏罗系火山岩切割成东西向条块。

主要断层有:①三星口断裂F1:位于工作区的中北部,性质为正断层,走向近东西,倾向南,断层宽约2m,两侧破碎带宽约5m,其西段为均质混合岩及凝灰岩的分界线,东段两侧均为安山岩。岩石破碎较强烈,主要蚀变类型为高岭土化、褐铁矿化、绿泥石化、硅化等,偶见星点状黄铁矿化。②姚杖子断裂F2:位于工作

区中南部,三星口断裂的南侧,总体走向80°~85°,南陡倾。其南部为花岗闪长

岩及细粒花岗岩,北部为安山岩、凝灰岩。断层宽约3m左右,两侧破碎带宽约

5m~10m,断层内蚀变类型主要为高岭土化、硅化、星点状黄铁矿化,破碎带内蚀变主要为高岭土化、褐铁矿化、绿泥石化、绿帘石花、星点状黄铁矿化、孔雀石

化、闪锌矿化、方铅矿化等。断层西段两侧沿破碎带方向见宽约10cm~30cm的石英脉,内见镜铁矿化,且在二道沟附近与北西向断层相交,叠加部位凝灰岩破碎严重,呈现大面积的褐铁矿化、硅化、细粒星点状黄铁矿化。③近北西向断裂构造F3:该组断裂与前三组断裂相比,规模较小,活动较弱,产状在230°∠80°左右,地表推测长度约1.4Km,断层东南侧见孔雀石化及高岭土化。

1.3 岩浆岩

矿区内岩浆活动较强烈,主要为位于工作区南部的花岗闪长岩及细粒花岗岩侵入体,北侧与侏罗系髫髻山组安山岩、凝灰岩以及太古界似均质混合岩呈断层接触,岩体外倾,倾角40°~50°之间。两个侵入阶段,第一侵入阶段为花岗闪长岩,第二侵

入阶段为细粒花岗岩,现对其岩性分述如下:①花岗闪长岩为该区侵入岩的主体,是卧龙岗岩体的边缘相岩石,地表球形风化明显。呈灰白色,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北部与侏罗系断层接触部位有明显的破碎、高岭土化、褐铁矿化现象,岩石由钾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组成。钾长石呈近半自形宽板状,杂乱分布,粒径一般在0.15mm~2mm,部分2mm~2.65mm,内嵌布少量斜长石,部分与石

英构成文象交生体。②细粒花岗岩呈岩株侵入在花岗闪长岩中,肉红色、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岩石致密,不易风化。

2 矿化蚀变特征

矿化蚀变带赋存的围岩侏罗系凝灰岩、安山岩及花岗闪长岩,受后期断层及岩浆岩侵入和成矿热液作用,发生不同程度的破碎及热液蚀变,围岩蚀变以高岭土化为主,另可见绢云母化、硅化、钾化,金属矿化以黄铁矿化、闪锌矿化、方铅矿化、孔雀石化为主,少量黄铜矿化,根据取样化验分析,铅锌矿与褐铁矿化关系密切。

3 矿体特征

矿区内的多金属矿成因类型属热液充填交代蚀变岩型矿床,其主要受两组成矿构造裂隙控制,即东西向主断裂和北西向断裂构造,成矿富集部位主要在其附近的次一

级断裂带内。矿区内南部出露花岗闪长岩体,矿区内的铅锌及多金属矿属中~低温热液矿床,主要蚀变有硅化、钾化、褐铁矿化、高岭土化、绿泥石化,推测是深部的隐伏岩体携带的含矿热液沿主断层进入后期断裂带内冷凝富集形成。

矿区共发现出3条矿脉:Ⅰ号矿脉呈脉状,位于F2断层北部,产于凝灰岩中,地表未见出露,矿化不连续,厚2m,长50m,倾向187°,倾角41°,铅平均品位0.44%。受F2断层的次一级断裂控制,围岩蚀变类型为高岭土化,褐铁矿化。Ⅱ

号矿脉呈脉状产于凝灰岩断层破碎带内,矿脉倾向204°,倾角35°,厚约1m,

长约50m,围岩蚀变主要为高岭土化、褐铁矿化,并非常破碎,由于地表强风化

作用,未见原生金属矿化。Ⅲ号矿脉呈脉状产于花岗闪长岩中,矿脉倾向150°~160°,倾角70°~75°,厚约1.5m,长约40m,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钾化等,矿脉内金属矿化主要为孔雀石化,可见少量的星点状黄铁矿化及黄铜矿化,并硅化,蚀变带成因推测为含矿热液沿裂隙灌入。

4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4.1 矿床成因

矿区内的铅锌及多金属矿,主要受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区内南部发育有花岗闪长岩体,推测与成矿有关。矿区内的铅锌及多金属矿属中~低温热液矿床,主要蚀变有褐铁矿化、硅化、黄铁矿化、高岭土化、绿泥石化,可能是深部的隐伏岩体携带的含矿热液在地壳浅部充填于东西向断裂及次一级断裂裂隙形成的。

4.2 找矿标志

(1)构造标志:铅矿带多产于构造蚀变带中,主要是北西向构造裂隙,铜矿脉多产于北东向蚀变带内,受北东向断裂控制,北西向构造破碎带也是寻找矿化带的重要标志。

(2)蚀变标志:硅化、高岭土化对寻找蚀变带有较好的指示作用,褐铁矿化是铅锌矿化的代表蚀变,钾化是该区铜矿化的代表蚀变类型,这几种围岩蚀变是该区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