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数字化时代高校学报编辑素质的提升
数字时代报纸编辑记者技术素养研究

数字时代报纸编辑记者技术素养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字时代已经改变了我们获取新闻的方式。
作为报纸编辑记者,拥有良好的技术素养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探讨数字时代报纸编辑记者所需要的技术素养以及如何提高技术素养。
一、技术素养的重要性在过去,报纸编辑记者主要依靠纸质媒体向读者传递新闻信息。
然而,在数字时代,新闻报道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
现如今,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新闻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等多种渠道获取新闻信息。
因此,报纸编辑记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素养,才能适应这一新的媒体环境。
首先,技术素养允许编辑记者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
在数字时代,信息更新迅速,编辑记者需要通过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等工具,及时搜集新闻资料,了解最新进展。
只有掌握了相关技术,编辑记者才能及时了解和报道事件,不会错过重要的信息。
其次,技术素养可以帮助编辑记者进行有效的写作和排版。
报纸的排版和设计是吸引读者目光的关键。
通过熟练掌握图像处理软件、排版工具和页面设计等技术,编辑记者可以将新闻信息以更吸引人的方式呈现给读者,提升新闻稿件的质量和吸引力。
最后,技术素养还能够帮助编辑记者进行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
在数字时代,大数据和数据可视化已经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辑记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技能,通过数据分析工具和图表制作工具,深入挖掘数据信息,呈现给读者更全面准确的报道。
二、提高技术素养的方法为了提高技术素养,报纸编辑记者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方法。
首先,与时俱进。
数字时代的技术更新非常快,编辑记者应该密切关注科技发展的最新趋势和工具。
了解并学习先进的数字技术、软件工具以及新媒体平台,这将有助于编辑记者适应数字时代的新闻报道需求。
其次,参加培训和学习课程。
许多培训机构、学校和在线平台提供针对新媒体技能和数字工具的培训课程。
通过参加这些课程,编辑记者可以系统地学习技术知识,提高自己的技术素养。
再次,实践和经验积累。
技术素养的提高需要长期实践和经验的积累。
浅议出版数字化环境下编辑整体素质提升策略

广告与品牌研究新闻文化论坛61NEWS CULTURE CONSTRUCTION 新闻文化建设浅议出版数字化环境下编辑整体素质提升策略陈文杰摘要:图书是信息知识传播最为重要的载体。
在新时代,先进的图书出版模式逐渐取代了传统图书出版模式。
创新图书出版编辑理念、改进图书出版编辑方式成为当前编辑工作人员的重点工作。
数字化信息技术在优化工作流程的同时,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将其应用在提升出版编辑整体工作流程中,可以达到提高编辑工作人员的专业操作技能水平、树立正确编辑理念,加强信息资源有效整合的效果。
对于提升出版编辑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促进编辑出版工作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编辑;出版数字化;整体素质;提升策略随着互联网现代化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信息资源获取的途径也逐渐丰富起来。
传统图书出版编辑采用纸张书本,将相关信息资源的载体进行传播,但由于相关编辑人员自身专业知识素养水平参差不齐,在开展图书编辑出版工作时也没有较为规范的流程计划,从而导致整个图书编辑出版工作质量水平逐渐下降[1]。
因此,创新图书编辑出版方式对于提高编辑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十分关键。
现代数字化信息技术通过应用较为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在促进沟通交流更加便捷的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应用较为广泛。
本文通过出版数字化环境下编辑整体素质的提升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其具体实施策略。
一、出版数字化背景下对编辑提出的要求(一)创建筛选资源信息传播平台随着社会信息井喷式爆发增长,大量信息资源融入人们的生活,便捷了人们对于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应用,但随着信息资源的大量涌入,一些虚实难辨的信息也随之广泛传播,若不对其进行严密掌控,在信息资源流入社会前严格筛选,则容易对部分读者造成影响和误区,无法信息资源的价值完全发挥[2]。
因此,出版社编辑应对现代信息化技术进行合理应用,通过较为先进科学的技术手段在信息资源于社会中传播前,对其真实有效性进行评估,将虚假不符合实际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筛除,为读者创建一个准确、真实的信息阅读平台,以满足读者对知识的需求。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的编辑素养

形式 出现 , 但 未来成为主流形式 的 , 将是作者依托 数字化平 台的原创作 品。一旦这种猜想成 为现实 ,并不 意味着编辑就 没有 了存在 的价值 ,丢掉 自己的业务 。不予 否认 ,这种 电子
书的确对传统 的纸 质出版物产生 了一定 的影响 ,甚 至是 弱化
业务 素质 , 参加各种各种 学习或继续教育 ,具备终身 学习的
强的发展能力 。 四 、具 有 较 强 的 内 容 鉴 别 力
对 于编辑来说 , 超 强的信息意识是应具备的素质之一 , 所谓 的信息收集是 指多方收集 、整理 、分析来 自各个方面或 各个 领域的信息 ,将这 些信息运用到编辑工作中 ,更好 的为
编审稿件服务 。
在人们 的传统观念 中 ,常常把内容的优劣 与否作为 编辑 工作 好坏 的评判尺度 ,其实 ,这 种观念是 片面的有 时甚至是 不正确的。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 ,传 统的出版业所遭受 的冲 击越 来越 大 ,新媒体取代其 的可 能性 也越来越大 。这样 的形 势下 ,编辑和作者 同样必须 同样 面对 ,不能逃脱 。在正视面 对这种背景的同时 ,就必 须提 高对作 品内容的鉴别能力 。 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 , 出版物 的形式多种多样 , 电子书 、 网站上 的免费 阅读使得读者可 以享受 到免 费的阅读 内容 ,而 且这 种形式 阅读 的便捷性 日益增强 。这 种情况就对编辑提 出 了更 高的要求 ,要求编辑在数字化 时代 ,在众多媒体形式可 供选择 的情况下 ,当务之急是要提高 自身及作者对 图书 内容
变化的时代 。在全媒体 时代的背景下 ,出版业也面临着重 大的挑战 。因此,为 了适应 时代 的发展 需要 ,期刊 编辑应加强 自 身的
素质 ,更好地适应 时代潮 流下的编辑 工作。
数字化时代教辅编辑素养提升策略探析

传播与版权CHUANBO YU BANQUAN - 8 -2024年第1期 总第140期数字化时代教辅编辑素养提升策略探析◎林 勇[摘要]教辅编辑在数字化时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适应这一时代背景,教辅编辑提升素养变得尤为重要。
数字化时代教辅编辑核心素养包括技术应用能力、内容整合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辅编辑素养提升策略为:深化教育培训、提升技术工具运用能力以及提升交际协作与自我学习能力。
教辅编辑通过不断提升素养,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数字化时代的教育教学提供支持。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教辅编辑;素养提升;教辅一、数字化时代教辅编辑工作现状(一)数字化时代的特点与影响数字化时代的特点为信息爆炸、技术迭代、互联网普及等。
数字化时代,大量数字化内容和教育资源涌现,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数字化时代,信息爆炸使得学习资源丰富多样,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各种学习资料,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技术迭代不断改变着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智能化、个性化的教育工具和平台层出不穷,如智能教辅软件、在线学习平台等,极大地拓展了教学辅助工具的功能和应用场景;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使教育资源得以共享和传播,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课堂,学生的学习与交流更加便捷。
(二)教辅编辑工作的新挑战数字化时代,信息的多元化和碎片化特点要求教辅编辑应具备快速、准确地筛选、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从而将海量的信息转化为有针对性的教辅内容。
同时,教辅编辑需要熟练掌握各类教育技术工具和软件,善于利用技术手段提升教辅产品的质量和效果,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数字化时代,信息的碎片化和知识的多样性要求教辅编辑应具备整合和重组不同资源和知识的能力,打造符合课程特点和学生需求的教辅材料。
二、提高教辅编辑素养的必要性(一)应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教辅编辑面临诸多新挑战。
在传统教辅编辑工作的基础上,教辅编辑需要具备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学习环境[1]。
浅论数字时代编辑能力的提升策略

浅论数字时代编辑能力的提升策略作者:方卫来源:《记者观察·下旬刊》2022年第04期关键词:数字时代;编辑能力;营销;策略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广大读者更加青睐数字化的阅读方式,这对传统出版业的生存造成了冲击,因此出版业必须顺应时代发展需求,走数字化出版之路。
传统的出版方式以图片、文字为主,数字出版要注重声音、光、电等多媒体技术的配合,出版载体除了纸,还包括手机、计算机等数字化平台,编辑要利用数字化的便利性,对文稿进行个性化处理。
数字出版发展空间巨大,编辑可通过编辑能力的提升,保证出版社的健康、持续发展。
加强编辑人员的培养数字时代编辑专业素养的提升,有助于数字化出版业的发展。
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可改变传统的编辑理念,注重编辑复合能力的提升。
由于数字网络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数字化出版使人们的阅读体验更加便捷,运用手机或电脑就可阅读。
编辑人员除了要有较强的专业素养,而且在个性品质、思想政治素质、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职业道德水平方面要有所提升。
编辑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包括经济管理类、历史人文类、法律军事类、医学类、农业类等。
不论何种出版物,都应具备专业知识,保证编辑工作的有效开展。
数字时代编辑人员要有广阔的视野,接受数字时代的出版变革,积极投身于数字出版实践,通过出版选题的精心策划,选择富有特色的选题。
为了适应出版行业的市场竞争,需要加强学习和自我更新,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编辑人员可掌握新媒体制作技术,完成简单的数字出版项目。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应注重编辑人员专业素养和编辑能力的提升。
相对于传统出版业来说,数字化时代网络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
编辑人员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而且还要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同时在多个领域都要有所涉猎,广泛了解各个领域的知识。
同时,应注重编辑人员职业素养的提升,不断修炼自身的道德品质。
编辑人员需要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在传承文明的过程中传播文化,不断学习业务知识和职业操守,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提升出版物的影响力。
如何在数字化时代提高编辑素质

如何在数字化时代提高编辑素质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编辑素质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人所关注的话题。
编辑素质指的是,在编辑工作中所需要具备的技能和素养。
在数字化时代,编辑人员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就必须具备更高的编辑素质。
接下来,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讨论如何在数字化时代提高编辑素质。
一、学习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技术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中,编辑人员也要掌握一些数字化技术,如:文本排版、图片处理、音视频编辑、网站建设等。
学习数字化技术,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也能提高编辑人员的自身附加值。
在这个时代,满足时代需求,适应工作发展,掌握更多的数字化技术,对于编辑人员的职业生涯是非常重要的。
二、塑造文化素养编辑人员的文化素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要通过知识更新和文化学习,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根据不同时代和不同领域的文化标准,有选择地学习各类知识,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并关注时事和热点,扩充自己的眼界和知识面,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才能更好地完成编辑工作。
三、拓展社交网络编辑人员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必须拓展自己的社交网络。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增加编辑人员的资源和信息,从而更好地完成编辑工作。
特别是在数字化时代,社交网络的拓展可以减少交流成本,避免信息滞后,更能快速获取最新的相关资讯。
不过,编辑人员在社交网络上的交往必须合乎规范,严格注重自身形象,避免虚荣心的膨胀和有损的行为。
四、注重沟通能力编辑人员在进行撰稿之前,必须征得相关人员或读者对所要写的文章的意见,这就需要编辑人员以良好的态度与人沟通,让对方理解自己的想法和编写意图。
采访是编辑员从世界中了解及反映事实真相的必要手段,语言交流能力是编辑员进行采访,分析实际情况,创作出让人满意的稿件的重要条件。
五、注重自我反思编辑人员在编辑工作完成之后,应以读者的角度去反思自己的工作是否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是否能让读者清晰地理解发布的信息。
这就需要编辑人员具有良好的自我反思能力。
通过反思,发现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及时加以改进,提高工作质量。
高校学报编辑素质提升策略研究

高校学报编辑素质提升策略研究摘要:高校学报编辑对高校学术的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因此,为了高校学术水平的提高,编辑人员必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还应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编辑水平、创新能力等,为高校学术的发展打下基础。
较强的专业素质、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专业的编辑创新能力是一名优秀的高校学报编辑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
关键词:高校;学报编辑;素质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7-0216-02高校学报是传递高校科技信息、学术知识的重要载体,而质量以及水平的高低也将取决于编辑人员的素质水平,可见高校学报编辑人员素质水平高低的重要性。
为了保证高校学术以及科技信息传播的顺利进行,应保证高校学报编辑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以及较高的综合素质。
一、高校学报编辑需具备的素质(一)较强的专业素质高校学报编辑必须有较强的专业素质,才能满足高校的发展需求,提升高校的教学水平。
高校学报编辑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以及较广的知识覆盖面,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劳动特点。
高校学报编辑在撰稿、组稿、选稿的过程中,应多与读者、专家以及作者交流,并应多抽时间参加学术会议,全面掌握各个专业、各个学科的发展动态,以便于编辑选取更为优秀的稿件,发挥出编辑的最大效应。
在对专家稿件编辑的过程中,编辑人员应做到实事求是,能够对各科各专业研究的了解度提出合理的质疑,而且,专家的稿件所带来的影响力极大,如果稿件的研究方法不够严谨、研究结构不够成熟、稿件的内容过于陈旧的话,一旦征用很容易误导读者,同时也会影响到专家的声誉,更不利于高校学术的研究发展,因此,高校学报编辑必须凭借自己娴熟的专业素质严格把好稿件的质量关。
在对年轻知名度不高的人士稿件编辑的过程中,应将其与专家稿件有效区别开,并且应将稿件的应用价值以及学术水平的评审点调整到与其能力相符的水平,编辑亦应通过自身的专业素质给这些人士提供一定的帮助,并从中选出更多优秀的稿件,全面提高高校学术水平,为高校的学术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高校学报网络化的对策思考

04
CATALOGUE
高校学报网络化的前景展望
网络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
• 扩大读者群体:通过互联网技术,高校学报可以覆盖更广泛的读者群体,不受地 域限制。
• 提高传播速度:网络化可以实现高校学报的快速传播,提高影响力。
网络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确定实施人员及分工
主编负责制
由学报主编负责整个网络化工程的领 导和组织,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技术团队负责技术实施
由技术团队负责网络化系统的设计和 开发,包括系统的架构设计、功能开 发、测试等。
编辑团队负责内容整理
由编辑团队负责将学报的内容进行数 字化转换和整理,确保内容的准确性 和完整性。
营销团队负责市场推广
降低出版成本
数字化出版可以降低印刷成本和发行成本,从而降低出版成本。
制定实施计划
确定实施步骤
首先需要确定网络化的具体实施 步骤,包括系统的架构、开发流
程、测试流程等。
确定技术方案
针对学报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 的技术方案,包括数字化转换技术 、网络传播技术、数据存储技术等 。
确定运营模式
针对学报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 运营模式,包括在线订阅模式、开 放获取模式、广告模式等。
建立学报网站
建立学报的官方网站,提供学报的出 版信息、论文检索、在线投稿等功能 ,方便读者和作者的使用。
构建数字化平台
建设数字化出版平台,实现学报的数 字化出版,提高学报的出版效率和传 播范围。
加强网络化的管理
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保障学报网站和数字化平台的安全,防止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安全事件的发 生。
• 优化学术交流:通过网络平台,高校学报可以与 其他学术期刊、研究机构进行更便捷的交流和合 作。
数字媒体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策略

数字媒体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策略在数字媒体时代的今天,信息一个成为我们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
作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对于我们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数字媒体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并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议和方法。
1.深入了解信息技术在数字媒体时代,信息技术是我们获取和处理信息的重要工具。
因此,了解和掌握一些常用的信息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大学生通过学习和掌握常见的办公软件,例如MicrosoftOffice套件,可以提高信息处理的能力。
学习电子邮件的使用和网络搜索技巧也是很重要的。
2.发展信息检索能力在数字媒体时代,我们面临的信息量巨大,获取准确、有效的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培养良好的信息检索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这包括学习如何使用搜索引擎、如何筛选和评估信息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了解一些专业的数据库和学术资源也是提高信息检索能力的关键。
3.学习信息组织与管理信息素养的提升也包括学习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所获取的信息。
大学生可以学习使用云存储服务,如GoogleDrive或Dropbox,来保存和管理自己的资料和文件。
学习使用书签和标签等工具来整理和归类网络资源也是很有帮助的。
4.培养信息分析与判断能力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们面临着大量的信息和数据。
因此,培养信息分析和判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方法,提高自己对信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了解一些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工具,如Excel和Tableau,对于分析和处理大量数据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5.培养合理使用数字媒体的习惯数字媒体的使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变得普遍。
然而,过度依赖数字媒体也会成为我们信息素养的阻碍。
因此,培养合理使用数字媒体的习惯非常重要。
大学生可以制定合理的时间安排和使用规则,避免沉迷于社交媒体和游戏等娱乐内容。
要学会分辨虚假信息和广告诱导。
6.积极参与信息交流与分享信息素养的提升还需要积极参与信息交流与分享。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报编辑素养提升路径探析

代已经来临, 学报面临着向数字出版转型的挑战。
收稿日期: 2 0 1 7- 0 3- 0 9 作者简介: 杨 飞( 1 9 8 0- ) , 男, 陕西榆林人, 实验师, 硕士, 主要从事编辑学、 软件工程研究。
·1 2 6 ·
榆 林 学 院 学 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 0 1 7年第 6期( 总第 1 3 4期)
2] 。最后, 热情下降, 部分编辑人员的责任心不强 [
高校学报编辑工作时间长了容易对编辑工作产生职 业倦怠心理, 导致高校学报编辑工作流动性较大, 有 的工作几年就转的高校别的部门了, 有的则通过考 取博士跳槽。 2大数据时代高校学报发展与编辑素养之间的关系 大数据时代, 学报数字化、 网络化发展脚步加 快。传媒业将是受到大数据时代冲击较大的行业。 大数据深刻地改变着学术期刊的生存与发展, 使学
术期刊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大数据将造就新意义 上的中国学术期刊。同时, 如何避免期刊同质化并 在众多学术期刊中脱颖而出, 而不是被海量数据所
3 ] 。 淹没。对于学报来说, 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
格式规范的期刊。编辑在选稿时, 首先要关注的是 文章的质量, 其次关注文章的编排格式。对于文章 质量内容不过关的文章, 直接告知作者退稿, 对于文 章质量内容过关的稿件, 首先内容要结合初审、 复 审、 终审意见修改, 其次文章编排格式也要一丝不苟 的审查修改, 小到一个标点符号和错别字, 大到文章 的逻辑结构都要认真修改。编辑要抱着对作者、 读 者、 自己、 学报和学校负责任的高度责任感办好每一 期学报, 只有这样编辑才能问心无愧, 内心充实。 另外, 高校自然科学编辑对一些与国家保密安 全有关的论文要慎重考虑是否发表, 因为这些论文 往往代表了国内外前沿理, 编辑要向上级 领导请示。 3 . 3编辑要具备计算机网络信息处理能力 大数据时代已不同于传统纸媒时代, 对高校学 报的工作方式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校学报编辑 要顺应时代潮流, 掌握一些常用的信息操作技能。 第一, 编辑要会使用在线投稿采编系统。使用 电子邮箱固然能收发稿件, 但在线投稿采编系统相 比电子邮箱具有更多优点。首先, 在线投稿系统的 网络安全性比电子邮箱高, 电子邮箱的登陆密码容 易被黑客破解, 但在线投稿系统的登陆密码被破解 的概率较低。其次, 在线投稿系统可以极大的节约 编辑的下载稿件时间, 在电子邮箱里, 有数量众多的 各种各样的稿件, 由于每个编辑负责的栏目不一样, 并且作者投稿的时候往往在邮件列表里没有显示具 体的文章题目, 所以编辑往往担心优质稿源流失, 把 每个稿件都打开浏览一下, 但往往多数不是自己所 负责的栏目的文章, 浪费了一定的时间。在投稿系 统里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在线投稿系统里可以把 每个编辑所负责的不同学科领域设置好, 这样投稿 系统里虽然文章数量众多, 但在投稿文章目录列表 里每篇文章都显示了具体的责任编辑名字, 每个编 辑只需要下载显示责任编辑是自己名字的文章, 这 样就可以节省大量的下载稿件时间。再次, 投稿系 统的功能比电子邮箱的功能更全面。比如, 用电子 邮箱给作者回复邮件, 往往有的作者很少看邮箱, 这 样就导致编辑和作者直接沟通不及时。但投稿系统 里既有收发邮件功能, 也有发送短信功能, 编辑如果
浅析高校学报社科编辑素养提升的途径

652021年第4期总第382期VIEW ON PUBLISHING价值的输出,当下的新闻是商品和服务的提供,提供信息服务已成为媒体的一项主要功能。
传媒不再是拥有垄断资源的传播者姿态,而应转化成新媒体时代为受众提供有用信息的服务机构。
这种姿态的转变会带来思维和行动的转变,都市报的转型需从对自我认知的转变开始,并将其贯穿到转型的方方面面。
3.合作发展,走矩阵式的媒体格局和集团化的发展模式如今,党报的转型发展大多是媒介融合和集团化的发展模式。
如《人民日报》《广州日报》《南方日报》等报业集团,在融媒时代已逐步构建起新旧媒体融合的新矩阵式媒体格局。
都市报可充分借鉴党报的改革创新模式,融合平台、人才和资源,进而形成具有特色的服务和发展模式,优势互补、协同作战,努力构建矩阵式媒体格局。
从《生活晨报》近几年的发展可以看出,都市报要在这场变革中生存,融合是关键,转型是必然,突破是首选。
在融媒时代,都市报需认清形势,重新定位,转换姿态。
当下的媒体市场已不再是自上而下的信息传播市场,而是|参考文献|[1]杰克·特劳特,史蒂夫·里夫金. 重新定位[M]. 谢伟山,苑爱冬,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2]田秋生,肖桂来. 数字化浪潮中的报纸新闻生存[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3]喻国明,丁汉青. 传媒发展的范式革命:传统报业的困境和进路——基于2015—2016中国报业景气状况调查与研究[M].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4]沈正赋. 新媒体时代都市报痛点、拐点和再生点[J]. 中国出版,2019(14):14-21. [5]付沛沛. 从纸媒到智媒:都市报的转型策略研究——以《南方都市报》为例[J]. 传媒论坛,2020(7):17-18. [6]何萨楚日. 地级市都市报的新媒体发展研究[J]. 新闻传播,2019(13):58-59. [7]张志安,姚尧. 都市报融合转型的三种路径及其影响研究[J]. 新闻与写作,2019(10):69-74. [8]陈国权. 都市报40年:转型与未来——从媒介形态分化的视角[J]. 青年记者,2018(25):9-12. [9]范以锦. 媒介生态环境对都市报转型的影响性研究[J]. 新闻与写作,2020(4):72-75. 浅析高校学报社科编辑素养提升的途径文/许伟丽经过长期发展,高校学报在促进学术交流等方面为社会做出了较大贡献。
浅析信息技术和网络时代环境下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素养

浅析信息技术和网络时代环境下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素养【摘要】本文旨在浅析信息技术和网络时代环境下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素养。
在引言部分中,探讨了信息技术对高校学报编辑的影响和网络时代环境下的挑战。
正文部分分别从高校学报编辑的信息技术能力要求、网络素养培养、编辑伦理和责任、学术道德规范以及创新能力提升进行分析。
结论部分将对信息技术和网络时代环境下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素养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高校学报编辑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讨论和分析,希望能够为高校学报编辑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时代环境下提升职业素养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信息技术、网络时代、高校学报编辑、职业素养、能力要求、网络素养、编辑伦理、责任、学术道德、创新能力、发展方向、职业素养总结、挑战、环境下、提升、规范、展望1. 引言1.1 信息技术对高校学报编辑的影响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学报编辑工作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编辑方式和流程,为高校学报编辑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高校学报编辑工作更加高效和便捷。
通过利用电子编辑软件和网络平台,编辑人员可以实现稿件的在线投稿、审稿、编辑和排版等操作,大大缩短了整个流程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信息技术还使得编辑人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编辑工作,不再受限于固定的办公时间和地点,极大地方便了编辑人员的工作。
信息技术的发展也给高校学报编辑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学报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平台将稿件传播给更广泛的读者群体,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信息技术还为高校学报提供了更多的发展路径,如开展在线期刊、举办学术论坛等,丰富了学报的内容形式和表现方式。
信息技术对高校学报编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带来了便利和高效,也带来了挑战和变革。
高校学报编辑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技能和素养,以适应这个信息化时代的要求。
1.2 网络时代环境下高校学报编辑的挑战在网络时代环境下,高校学报编辑面临着诸多挑战。
论新媒体时代高校学报编辑素养的提升

摘要新媒体的出现对纸媒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高校学报以及学报编辑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也应当要加以改革,正确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冲击。
在此过程中,高校学报编辑的素养直接影响到改革的效果,提升学报编辑的素养对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学报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因此,本文先对高校学报编辑的发展现状进行简单介绍,并对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学报编辑应具备的素养进行分析,然后提出提升高校学报编辑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校学报编辑素养提升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University Journal Editors in the New Media Era //Li YazhuoAbstract The emergence of new media has had certain impacts and challenges on paper media.The impact of university journals and journal editors on new media should also be reformed to cor-rectly face the impact of the new media era.In this process,the literacy of university journal editors directly affects the effect of reform,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journal editor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quality of university journals in the new media era.Therefore,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university journal editors,and analyzes the liter-acy of university journal editors in the new media era,and then proposes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editorial quality of university journals.Key words new media era;university journal editors;quality;im-provement高校学报一直被视为学术展示的平台以及科研交流的场所,同时也是反映学科新的学术成果的权威载体。
数字时代背景下期刊编辑素养提升

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爱中成长案例一:谢某,男,7岁,小学一年级学生,单亲家庭。
他和母亲一起生活。
开学一个星期还能正常完成各科作业,但是一周后作业经常少做,甚至不做,母亲、老师批评后,就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上学,不说话,砸东西,逃避别人。
(一)原因分析经过和她母亲的交谈了解到,她的父亲是个简单粗暴的人,他俩是再婚的,但他父亲仍不珍惜这段婚姻。
在他年幼的时候,就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但是,当父亲心情好的时候,又会满足儿子一切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这就造成了他既胆大怕事又固执任性。
二年前,父母又离了婚,使他受到很大打击,加上母亲常常在儿子面前哭诉自己的不幸,使这个小孩情感更加脆弱,心理压力更大,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干脆就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去上学,采取有意回避的态度,压抑自己。
通过家访,我明白了他不上学的原因是受到心理上的困扰。
由于家庭的忽然变故,使她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感到孤立无助,继而逃避,这是一种高度焦虑症状的消极心境。
我认识到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
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药。
(二)个案处理(1)、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使他摆脱心理困境。
我认识到造成他心理不堪重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这个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我一次一次地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做好他母亲的思想工作,希望她承认现实,面对现实,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尽量不要在儿子面前哭诉、埋怨,因为这样于事无补,反而会增加他的心理负担,影响他的健康成长。
还设法联系到孩子的父亲,说服他多用一些工余时间回来看看儿子,多点关心他,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不要让家庭关系而毁了孩子。
经过多次推心腹的交谈,终于使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
论数字化出版时代学报编辑的素质问题

【 编辑出版 】
论 数 字 化 出 版 时 代 学 报 编 辑 的 素 质 问 题
李 强
( 淮 阴师范学 院 学报编辑部 ,江苏 淮安 2 2 3  ̄1 ) 摘 要: 数字化 出版 已经成为今 后 出版 的潮流和方 向。高校学报编辑 必须 紧跟 时代前进 的步伐 , 认清现 实,版 这 列 迅 疾 前 进 的列 车 , 出版 从 业 人 员 被 淘 汰 绝 不 是
危 言 耸 听 。我 国高校 学报 的功 能 主要 体 现 在 两 个方面 , 一是 平 台作 用 , 即 引 导 和 推 动 知 识 创 新、 科学研究 ; 二 是 窗 口作 用 , 主 要 反 映 所 在 学 校 的 教 学 水 平 和科 研 成果 。高 校 文 科 学 报 编 辑 是高校学报事业 的主要力 量 , 务必 积极提 升 自
基金项 目: 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高级别培育基金项 目“ 高校 学报数 字化发展及 改革趋势” ( 1 3 h s  ̄ b s 0 1 ) 。 作者简介 : 李强( 1 9 8 3 一 ) , 硕 士, 编辑, 主要从事编辑 学和古代 文学研 究。
互 联 网标 志 着 一 个 新 时 代 的 来 临 , 它 对 我 们 的生 产 、 生 活 产 生 了前 所 未 有 的 深 远 影 响 。 就获取知识 和信息 而言 , 互 联 网 为 我 们 创 设 了
己在 数 字 化 出版 方 面 的 素 质 , 才 能 实 现 我 国学 报 事业 的 数 字 化发 展 。
一
二、 数字化 出版对学报编辑的素质要求
编 辑 素 质 是 不 断 学 习 和积 累 的结 果 。传 统 的学 报 编 辑 素 质 主 要 分 为 两 部 分 : 一 是 思 想 道 德 素 质 。这 要 求 编 辑 要 对 国 家 和 社 会 负 责 、 对 社会和文化 、 对 读 者 和 作 者 负 责 。胡 锦 涛 总 书 记在“ 十八 大 ” 报 告 中指 出 : “ 要 坚 持 把 社 会 效 益放在首位 、 社 会 效 益 和 经 济 效益 相 统 一 , 推 动
如何在数字化时代提高编辑素质

1引言如今数字化技术越来越成熟,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纸质图书的出版与发行模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转变,传统出版单位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对于编辑来说,如何实现成功转型是一个非常紧迫且重要的话题。
许多出版单位为了提升编辑在新时代新技术方面的竞争意识,重点培养与提升编辑在创新方面的能力,利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开展大规模的培训活动,但是,培训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无法实现编辑的根本转型。
那么,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如何才能提升编辑的素质呢?2数字化出版的概述所谓数字化出版,是指互联网信息提供者将自己创作或他人创作的作品经过选择、编辑和数字化制作,登载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互联网发送到用户端,供多人同时在线浏览阅读、使用或者下载的传播行为。
我国政府对于数字化出版业给予了大力支持,数字化出版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在短时间内就形成了专属产业链。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数字出版的规模和收入在近几年呈现出大幅的增长态势。
数字出版最早出现在美国,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数字出版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在数字出版领域才开始起步,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其中提高编辑人员的素质水平,是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数字化出版行业的发展潜力是十分巨大的,编辑人员的素质水平对数字化出版行业的发展速度及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因此,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编辑人员的素质提升问题。
相信在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背景下,我国的数字化出版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阶段。
3在数字化时代下提高编辑素质的有效策略分析3.1增加与新媒体相关的知识储备在数字化时代中,编辑的工作模式必然会发生巨变,以往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找寻作者的工作将被大量的网络浏览来取代,对作者的推荐、包装工作的平台也由传统的媒体平台转变为网络平台,传统媒体的平面营销模式将被手机、网络、影视媒体、网络视频等全方位的多层次立体宣传营销模式所取代。
在新媒体与新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传统编辑必须要加大自身对于新媒体知识的储备量,不断学习研究各种新载体。
论高校学报青年编辑自身素质的提升

自治 区 高校 学 报 研 究 会 举 办 的 一 些 针 对 性 强 、 学
术 水 平 较 高 的青 年 编 辑 短 期 培 训 班 ,为 青 年 编 辑
提 供 更 多 学 习与 提 高 的 机 会 。 4 努 力 自学 ,不 断 “ 电 ” 。青 年 编 辑 要 实 . 充 现 知 识 和 能 力 的博 与 专 的 统 一 , 编 辑 部 提 供 仅
络 技 术 是 青 年 编 辑 必 须 具 各 的~ 项 基 本 素 质 。
从 事 任 何 职 业 都 应 具 备 良好 的职 业 道 德 , 编 辑 更 是 如 此 。编 辑 是 为 别 人 做 嫁 衣 的 工 作 ,这 一 性 质 决 定 编 辑 必 须 具 有 高 尚 的职 业 道 德 , 有 甘 具 为 人 梯 的 敬 业 奉 献 精 神 ,尤 其 对 于 编 龄 较 短 的 青 年 编辑更 需要培养 这一 素质 。
者 的 敬 业 精 神 对 于 青 年 编 辑 而 言 , 然 选 择 了 编 辑 这 一 职 既 业 , 要 全 身 心 地 投 入 到 工 作 中 去 , 到 干 一行 、 就 做 爱 一 行 ,脚 踏 实 地 做 好 本 职 工 作 。学 报 编 辑 的 职 业 道 德 、 作 态 度 以 及 敬 业 精 神 直 接 影 响 到 学报 工
断拓展 专 业知识 ,做 “ 学者 型编 辑” ,并 能够熟 练应用计 算机技 术和 网络技 术 ,为 高校 学报
在 新 形 势 下 的 发 展 作 出积 极 贡 献 。
关 键 词 : 高校 学报 ; 青 年 编 辑 ; 素 质 ; 提 高
中 图 分 类 号 : G2 75 3.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 1 0 —3 82 1)3 —190 0 85 7 ( 0 10 0 0 — 3
论高校学报编辑素养的提升

2018年第12卷第2期(总101期)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B E I J I N G V O C A T I O N A LC O L L E G E O FL A B O U R A N DS O C I A LS E C U R I T Y V o l 12 2018N O 2G e n e r a lN o 101教学与管理论高校学报编辑素养的提升宋晓华(北京农业职业学院㊀北京㊀100093)摘要:学报编辑的素养对学报的发展和提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学报编辑要恪守职业道德,净化学报生态圈.对学报工作要存热爱之心㊁敬畏之心㊁公正之心和精细之心.其次,学报编辑要提高学术鉴赏力,严把学报质量关.学报编辑要坚持正确的学术导向;博览群书,完善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严谨治学,保持编辑工作的自主性;加强对学报出版的整体把关.第三,学报编辑要加强沟通协调能力,扩大稿源.关键词:编辑素养;学报编辑;学报质量;高校学报中图分类号:G 232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6740025(2018)026505O nQ u a l i t y P r o m o t i o no fE d i t o r s i nC o l l e ge J o u r n a l s S O N G X i a o h u a(B e i j i n g V o c a t i o n a lC o l l e g e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e ,B e i j i n g 100093)A b s t r a c t :T h e q u a l i t y o f e d i t o r s i s i m p o r t a n t f o r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p r o m o t i o no f c o l l e g e jo u r n a l s .F i r s t ,e d i t o r s i n c o l l e g e j o u r n a l sm u s t o b e y p r o f e s s i o n a lm o r a l s a n d p u r i f y e c o l o g y c y c l e o f c o l l e g e jo u r n a l s ,s h o w Gi n gp a s s i o n ,r e s p e c t ,f a i r n e s s a n d c a r e f u l n e s s t o t h e i rw o r k .S e c o n d ,e d i t o r sm u s t i m p r o v e a c a d e m i c j u d g Gm e n t t o g u a r a n t e e q u a l i t y o f c o l l e g e j o u r n a l s .E d i t o r ss h o u l ds t i c kt oc o r r e c ta c a d e m i cd i r e c t i o n ,e n l a r ge s c o p e of r e a d i ng ,i m p r o v e a n d u p d a t e th ei r k n o w l e d g e s t r u c t u r e ,b e s e r i o u sw i t h a c a d e m i c s ,k e e p i n d e p e n d Ge n c e o f e d i t i n g w o r k a n d c o n t r o l t h e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q u a l i t y o f t h e i rj o u r n a l s .T h i r d ,e d i t o r s s h o u l d s t r e n g t h Ge n c o mm u n i c a t i v e a n d c o o r d i n a t i n g a b i l i t y t o e x p a n dm a n u s c r i p t s s o u r c e .K e y W o r d s :q u a l i t y o f e d i t o r s ;e d i t o r s o f c o l l e g e j o u r n a l s ;q u a l i t y o f c o l l e g e j o u r n a l s ;c o l l e g e j o u n a l s 收稿日期:20180320作者简介:宋晓华(1971-),女,吉林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编辑部副编审,硕士.㊀㊀高校学报作为期刊的一种类型,其学术性和思想性强,知识性和创新性高,科学性突出.作为高校学报编辑,只有具备相应的编辑素养,才能促进学报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办刊水平和办刊质量.[1]编辑素养,尤其是学术鉴赏力和文字功夫是需要小火慢慢熬出来的,是一点点地积累㊁沉淀与提升,决非大火一下子炒出来.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编辑,做好编辑并不容易.[2]一㊁恪守职业道德,净化学报生态圈(一)对学报工作要存热爱之心作为高校学报编辑就要干一行爱一行,热爱出版事业,严守编辑的职业道德㊁用稿标准及编排规范,以提高学报的学术质量和将学报的各项差错率降至最低为己任,不断提升自身的编辑素养,以促66㊀ 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㊀2018年第12卷第2期进学报的可持续发展.著名出版家邹韬奋先生在创办«生活»周刊时说过: 与其敷衍,不如不办;与其要办,绝不敷衍;我在职一日,必努力一日 .[3]编辑工作,费时费力而且又是幕后的性质,没有热爱之心要想做好编辑工作不容易.要对自己所做的工作,所付出的辛劳,要心甘情愿,乐在其中.面对纷繁外界,学报编辑要保持平和心态,甘愿为他人做嫁衣,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二)对学报工作要存敬畏之心从思想上,学报编辑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学报编辑出版事业心存敬畏之心, 文章天下事,得失寸心知 .时代在进步,进入互联网信息时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多了浮躁之气,喜欢短平快的快餐文化,喜欢手机浏览,可是积淀的文化内涵又岂是匆匆浏览所能悟到的.而且文字作为代代相传的思想载体,一经刊印除非再版或在书刊中附带勘误表,便无法纠正已犯的错误,[2]我们对待每一篇稿件都应该精益求精,力争将最完美的作品呈现在读者面前,不留遗憾.(三)对学报工作要存公正之心学报编辑对待所有投稿,要做到公正㊁公开㊁公平,平等对待每一篇投稿,无论是青年作者还是资深教授,均用同一刊发标准严格把关,既不轻视青年作者也不迷信资深教授,所有稿件均以学术质量为唯一评判标准.选稿时一定要放下个人偏爱,跳出自己的专业圈,疏通习惯思维,权衡稿件的主题与期刊宗旨是否相符,择优录用.同时,正确面对 人情稿 关系稿 ,所有稿件的录用与否均以符合本刊的刊发标准为唯一标准.严禁抄袭和一稿多投,做一个有原则㊁有底线的编辑人.慎重对待摘桃子 稿件,有些课题研究是集体完成的,但却被个人或部分人抢先投稿,一经发现,应及时和相关人员核实,确定无误方可录用,否则直接退稿.注意作者身份和稿件内容的匹配度,有些作者为了评职称,用他人的科研数据写作,更有甚者,找他人代写,一经发现坚决退稿,一定要净化学报生态圈,绝不纵容 摘桃子 和弄虚作假的作者.其实,做编辑人,首先要做的是人,各个行当要做好,也都是要先做好人,会做人才是王道.(四)对学报工作要存精细之心编辑,一个有独立思想的编辑,要想慧眼识珠,绝不埋没优秀的稿件,应杜绝浮躁,认认真真对待学报的每一篇投稿,精心打磨稿件,尽职尽责做好学报编辑工作.编辑工作的性质是需要静下来㊁慢下来,把握工作节奏,进行有益思考,最终呈现给读者的是精品.控制编辑流程的节奏,无论是编辑部主任还是责任编辑,都要以稿件质量为准绳,确定最后的录用日期和安排好刊期,督促因各种原因延迟评审工作的专家,同时对急于刊发的作者给予认真说明,不能因他们的或慢或急乱了工作的节奏.大部分学报都是双月刊㊁甚至季刊,对每个选题㊁每篇即将刊登的稿件都应精雕细琢㊁严格把关,不致使其流为学术垃圾.编辑工作应慎恒,即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对稿件要反复雕琢,始终如一,方能真正做好学报工作.作为编辑,无论是面对稿件还是作者㊁评审专家,需要更多的细心和耐心.从事学报编辑工作就不能错过任何细节,无论是学术上㊁语言文字上,还是排版上.任何工作都是要和人打交道的,对每一篇稿件的修订不要怕麻烦,要和作者反复商榷,小到英文单位的大小写㊁图表的颜色,大到整篇的结构,所引公式是否正确,文中的数字尽可能一一验证.在编辑稿件过程中,如有疑义一定要先和作者查证,像笔者所负责的栏目,有园艺类稿件,文中植物的拉丁名是否斜体,化学分子式上下标的写法,图和文字说明是否匹配等等,细节一定不能马虎.在和作者求证过程中,编辑工作也会得到作者的理解和认可.文中的插图要由彩图变黑白图,能用w o r d文档的就不用照片格式,以利于编辑人员和排版人员排版.由于学报一般实行栏目负责制和责任编辑制,所以整本学报的排版统一很重要.编辑部的成员要和谐相处,互通有无,尽量做到全刊排版统一.二㊁提高学术鉴赏力,严把学报质量关学报编辑要做到业务上内行㊁熟稔,且善于加工,缩一句,换一字,便有点石成金的奇效,使作者佩服㊁主编满意,自己也引以为豪.现在学报的编辑大多学历高㊁职称高,他们大多具有很强的某学科的专业知识,但要做一名优秀编辑,想轻松应对学报的众多学科,尤其是交叉学科的稿件,其知识储备还需不断增强,知识亦需不断更新.做称职编辑一定要多读书,范围要广,不仅限于专业类㊁出版类的,人文㊁地理㊁历史㊁哲学㊁艺术等,无论哪一类都涉猎一点,没有宽泛的眼界,很难保证对稿件的客观㊁公正评价.最好制定一个读书计划,进行深度阅读,积少成多,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同时要有深教学与管理 ㊀㊀宋晓华:论高校学报编辑素养的提升 67㊀入研究的专业,力争成为学者型编辑.(一)学报编辑要坚持正确的学术导向对国家的出版政策㊁出版法规要牢记,勤学习㊁勤翻阅相关资料.定期参加出版培训学习,对禁用㊁慎用词语要熟悉.稿件的政治立场不能有错误,这是根本.其次,学报编辑要有良好的学术鉴赏力.在选稿时,学报编辑要对稿件的思想性㊁学术性以及行文的流畅性和规范性及时做出判断,[4]进而进行遴选,这就需要学报编辑具有良好的学术鉴赏力.学报编辑的知识储备和对文字的把控能力,决定了他选稿能力的强弱.只有优秀的学报编辑才可以在众多的投稿中从容不迫地选出最优秀的稿件.[5]如有的教师投稿,在文中提及现在的大学生上课不认真㊁玩手机,该教师认为只要学生不影响其他同学上课就行.但这毕竟是个例,而且这种现象涉及学风,必须严肃处理,所以该教师的态度是不宜提倡的,此类稿件不宜刊发.(二)博览群书,完善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1.编辑工作本身就是一种 知识信息密集型职业 ,学报编辑要克服职业倦怠,保持一份好奇心和耐心,如子夏所说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6]学报编辑要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和爱好,要有与时俱进的意识,如此才能有更多的可能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才能保持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7]即便学报编辑的学历高,比较精通某些学科,但是学科毕竟在不断发展,而且交叉学科越来越多,如果不坚持学习,很难应对学报稿件的遴选.学报编辑要通过不断学习,对各个学科都要涉猎一些,对各种学术观点都要了解一些,有了相当的知识储备,在选稿时就不会有偏见,能在众多来稿中发现其优势,才能优化选题,进而更好地组织和遴选稿件.2.优秀编辑的主要表征就是看其知识面的多寡,而广博的知识主要靠阅读来获得.[8]阅读不是要立马兑现功利,有些知识未必是实时需要的,有些需要不同的知识作参照和综合,而且读多了之后自然会融会贯通,会有一些先前没有的对事物的认知,看问题会有不同角度,可以从不同事物中间归纳出相同的规律,即便面对不熟悉学科的稿件,学报编辑也会拥有比先前更细致㊁灵敏㊁深刻的感受力.只有多读书,学报编辑才能有好眼力遴选稿件.乔姆斯基说,博览群书是好事,但每本书都要认真地去读,如不向深处钻研,浅尝辄止是什么也得不到的.一本书只有彻底吃透内涵,才算真正读完它.只有用心地专注一件事或一个方面,才能把你有兴趣的事情尽可能做好.[9]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作为学报编辑不仅要多读书,更要会读书,勤于思考.«金融时报»专栏作家迈克尔斯卡平克说,美国的研究表明,如今仍然阅读报纸的人收入更高,受教育水平也更高.当人们使用手机阅读时,只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但看纸质报纸时,会看到一些之前不知道自己会感兴趣的内容.其实无论是哪种媒介,要想有所收获非得反复阅读㊁深入研究不可.3.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工作计划,并严格执行.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制定学习计划,每天的零碎时间也就任其溜走,提高学术鉴赏力便是一句空话.只有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认真执行,才能完成自己设定的目标.一般学报为便于管理和充分利用每个编辑的特长,实行栏目负责制和责任编辑制,其负责的栏目和选题一般是固定的.因此,学报编辑可以根据自己工作的需要制定个人读书计划,然后进行细化.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有认真完成每天的计划任务,才能不断提升自我.编辑部可定期组织读书交流活动,也可以举办学术讲座,请有关学者专家作报告,答疑解惑.[10]学报编辑据此对相关专业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成为相关专业的专家,以便更好地选题和遴选稿件,促进学报学术水平的提升.至于工作计划,更要制定妥当,不能被打乱.学报编辑工作是平淡琐碎的,但学报出版的周期性和连续性很强,安排工作计划不合理,很容易赶期,捉襟见肘,狼狈不堪.稿件评审㊁编辑㊁校对均需要相对安静的环境.但一般高校学报编辑均需坐班,每天要处理读者来电,要接待来编辑部的作者,还要处理办公室的一些行政任务.要想不使编辑工作受到影响,就要合理调整工作程序,尽量按计划完成正常的学报工作,并确保学报工作质量.学报工作的有序稳步推进,一定源于精心的策划㊁准备㊁实施,如果像没头苍蝇一样,没有近期计划,也没有长远规划,拆东墙补西墙,按期出版都保证不了,还谈什么提高学术质量,谈什么长远发展呢?(三)严谨治学,保持编辑工作的自主性学报编辑应多参加行业学术交流,听取同行最新的科研进展和成果,开阔眼界.申请或参加科研项目研究,加强自己的专业研究水平.自己动手写68㊀ 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㊀2018年第12卷第2期论文,更能体味作者写作的艰辛,对文字的把控能力会得到进一步加强.编辑家叶至善说: 当编辑应该自己能写,否则,就不能体味作者甘苦.作为学报编辑,既要尊重评审专家的意见,也要有自己的专业判断,不唯专家意见是从.评审专家有时也难免出现失误或纰漏[11],一定要保持编辑工作的自主性.如遇评审专家和作者论点相悖,作者又不认可评审专家的意见时,学报编辑可再请专家进行评审,进行综合判断,既要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不打击其投稿积极性,同时也要严把稿件的学术质量关.或者将作者对修改意见不明之处直接和评审专家对话,将评审专家的意见再次解读给作者.一般学报实行双向匿名评审,但对有些研究课题,不同身份的作者撰写的论文层次和水平也是不同的,有时专家会要求知晓作者身份,根据作者身份对其稿件质量进行进一步判定.像笔者所在的学报,有一些作者提交有关最新教学改革方法的论文,可是有的作者本身是做行政工作的,有的也不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只是单纯将他人的研究数据拿过来整理成文投稿,评审专家在评审时感觉其论文内容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建议不刊发.因有评审专家的严格把关,编辑部避免陷入因论文真实性造成的工作被动局面.(四)加强对学报出版的整体把关除了对单篇稿件的导向性㊁知识性和规范性把关外,还要关注学报的排版㊁装帧等形式设计.多参照同行学报或专业期刊的排版㊁装帧,从学报的封面设计,开本㊁纸张的选择,内文的编排,包括字号的选择㊁字距㊁行距㊁图表的排版等,是否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要都要考虑周全,从内文到外部装订设计要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12]学报内文大多是黑白印刷,编辑图时要考虑黑白对比,数据图尽量少用颜色区分,多利用线形等区分.学报的四封一般为彩色印刷,要充分用好四封,为学报提供亮点.尤其是除了封面的其他三封,一般展示的都是各校的科研学术成果,排版要活泼又不失稳重,四封从颜色到排版形式要统一协调,互相呼应,给人以美感.三㊁加强沟通协调能力,扩大稿源学报编辑要想真正做好学报工作,化解目前优质稿源匮乏的难题,还要加强同作者㊁评审专家㊁业务同行㊁编辑部其他成员等的交往沟通,学报编辑只有具备了出色的社交协调能力,才会促使学报各项工作顺利落实和实施,[13]才会使学报工作可持续发展,不断取得进步.(一)培育相对固定的作者群学报编辑每天直接面对的是作者的科研成果,这就使编辑与作者之间的沟通以及对稿件的处理方式和态度显得尤为重要.学报编辑要尊重作者辛辛苦苦创作出的科研成果,要平等对待每一位作者,认真和作者进行感情沟通,共同打磨稿件,最终呈现给读者精品.[14]稿件是学报的生命之源,没有众多作者投稿,学报也难为无米之炊.作者是学报的主角,作者群的质量与稳定性直接影响着学报的质量.现今,除了各院校的学报,还有大量的专业学术刊物,其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作者群的竞争.如何吸引作者投稿是关键问题,谁拥有高质量稳定的作者群,谁就赢得了期刊的未来.[12]学报编辑不仅要编辑优秀的稿件,还有善于发现合适的㊁有潜力的作者;不仅要为稿件负责,更要担负起 引导之任 ,为本学报培育固定的作者群.[15]学报编辑可利用自己独到的视角,校正作者撰写论文的着力点,或给作者提示研究方向,[16]从而共生一篇优质的稿件.学报编辑要尊重作者的劳动,即使退稿,也要写清退稿理由,让作者有切实可行的修改方向,绝不敷衍了事,这样即便退稿也不会失去作者,[5]反而会进一步提升该学报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使其为我所用.本校的教职工是最大的潜在作者群,但很多年轻教师因工作资历尚浅㊁科研水平不是很高,他们不敢向学报投稿.编辑部可开展专题讲座,鼓励青年教师做科研㊁勤思考,将科研成果㊁教学成果转化为论文进行投稿.对于一些有科研实力㊁写作水平较高的教师,如果本校学报的学术等级不高,他们更倾向于更高级别的期刊,以期在将来职称评聘㊁科研考核时更具有优势.对于这样的教师,学报编辑要和他们多进行感情交流,多了解他们的关注点和科研进程适时约稿.本校的人事㊁科研考核部门也应制定相应政策进行引导,鼓励其在本校刊发高质量的论文.(二)积累评审专家资源通过对专家评审质量的评判以及其学术研究的关注,对评审专家进行全方位了解,建立评审专家动态资源库,提高稿件送审的准确性,提高编辑工作效率,保障学报的学术质量.[14]平时要和专家多进行感情沟通,对作者有疑义或不理解专家评审意教学与管理 ㊀㊀宋晓华:论高校学报编辑素养的提升 69㊀见的,应主动和专家沟通,聆听建议,对专家本人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团队或整个系部的科研情况进行了解,适时约稿.充分利用评审专家在行业内的影响进行组稿,丰富稿源.(三)扩大宣传,多方约稿学报编辑不仅要和作者㊁评审专家打交道,更要走出去,广泛宣传学报,不断扩大稿源.像笔者所在的学报,属于高职类学报,学报虽然进入R C C S E中文核心学术期刊和全国高职成高学报核心期刊系列,但距离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还有一定的差距.现今,无论是评职称还是科研结题,科研部门都要求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如此导向,使得本校大量优质稿源外流.为此我们学报会定期为学院的各个系部开展投稿培训活动,和广大教职工进行感情沟通,希望他们每年能有一定数量的优质稿源投向本校学报,同时对青年教师进行鼓励和指导.同时,学报编辑要多参加行业交流,广泛宣传学报,争取更多的稿源.四㊁打造学报编辑的发展空间,增强编辑队伍的吸引力学报编辑素养的提升除了依赖自身的努力和自觉自省,更需要学校为编辑们创造一个宽松㊁自信的氛围,增强学报编辑的职业自主性和自豪感,使编辑的潜能得以释放,使编辑的才能得到稳步提升,使编辑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17]从而更好地做好学报工作,促进学报学术水平的提升.高校学报是展示学校科研教学的窗口,是学术交流的阵地,对学院的宣传和社会影响力都至关重要,但是学报编辑人员在学校内的地位并不高,编辑队伍建设也是影响学报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虽然要做好学报工作,学报编辑的自身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必不可少,但是学校领导对学报工作的认可和尊重也同样重要.在工资报酬㊁职称晋升以及专业提升等各方面应与教师享有同等待遇,为编辑开展工作提供良好的平台和创造良好的继续上升空间,为编辑进修提供良好的条件.如此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教职工加入到学报编辑队伍中来,保障编辑人员合理的年龄㊁职称梯队结构,促进学报的可持续发展.总之,学报编辑的素养对学报的发展和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一定要坚持内容为王和编辑的主体地位,不忘编辑的把关职能,如此方能为读者提供最为优质的作品.参考文献:[1]㊀王雅坤.试论编辑素养对学报发展的影响[J].出版发行研究,2010(12):41-42.[2]㊀宋晓华.编辑的 慢功 [J].出版科学,2007(5):17-18.[3]㊀刘洁.编辑工作者需培养工匠精神[J].新闻研究导刊,2016(16):284-285,241.[4]㊀仇扬.浅谈编辑的学术修养[J].新闻研究导刊,2017(1):246-247.[5]㊀高伟杰.写作:编辑素养的应有之义[J].编辑学刊,1994(3):47-49.[6]㊀王兴康.论语仁者的教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219.[7]㊀冯菲.浅谈信息化时代的编辑素养[J].新闻传播,2010(2):121.[8]㊀杨光.编辑的阅读与三种能力[J].出版发行研究,2011(4):18-20.[9]㊀颜纯钩.不读书的年代拼什么?[E B/O L](2017-01-13) [2017-12-13].h t t p://d a j i a q q c o m/o r i g i n a l/c a t e g o r y/y c g20170113 h t m l.[10]孟庆远.让编辑部充满书卷气[J].中国出版,24-25.[11]李功耀.专业期刊的编辑素养和审稿能力[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19-21.[12]宋晓华.论强化学报编辑的市场意识[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7(5):77-80.[13]朱允,赵建萍,杨晓芳.数字出版时代学报编辑素质的变与不变[J].出版发行研究,2013(4):90-91.[14]于岚.科技期刊编辑的人文素养对期刊影响力的提升作用[J].编辑学报,2016(增刊):64-65.[15]周国清,朱美琳.2015年编辑学研究十大观点[J].编辑之友,2016(2):010-013.[16]范炯.争唱主角 我的编辑观[J].编辑之友,1991(5):55-57.[17]于国华.谈编辑素养及提高[J].中国编辑,2013(4):21-25.(责任编辑:徐巧燕)。
数字化出版时代背景下学报编辑素质问题研究

第!7卷第12期2016年12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Vol. 37N o.l2Dec. 2016数字化出版时代背景下学报编辑素质问题研究徐阳(赤峰学院学报编辑部,内蒙古赤峰024000)摘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期刊出版逐渐迈向数字化时代,这不仅给出版业界带来难得发 展机遇,同时也受到诸多冲击。
而学报编辑想要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就应对自身素质进行不断强化,只有提 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成为数字化出版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数字化出版的学报工 作进行分析发现,数字化出版时代背景下,对于学报编辑在策划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需 求。
本文对提高学报编辑素质提出几点意见,以使期刊编辑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数字化出版时代;学报编辑;素质问题中图分类号:!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177-02数字化出版是指互联网信息提供者将自己创作或他人创作的作品经过选择、编辑和数字化制 作,登载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互联网发送到用户端,供多人同时在线,浏览阅读、使用或者下载的传 播行为。
数字化出版主要包括多媒体、混合以及简 单出版三种,其中多媒体出版是借助多媒体技术,如音像读物和动漫游戏等;混合出版是将几种出版 方式相结合而成,例如 游戏 等;简单出版是通过 或字式出版,如 作品以 及 等,简单和阅读方便等特点。
而出版业想要在数字化出版时代占重要,及时 种 ,重点在于人人的 ,因此学要将提 自作为重要发 方 。
_、对数字化出版下学报工作进行分析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 中是带来了,购物、、信,以通过网成。
的,人同以借助互联网 ,、到相 。
:出版 人 重 业人 的,编辑人 ,自行 提,以数字化出版发要。
数字出版化多化、传 、等特点,促使传播式行优化,出版业信息和 的传播重要 ,是 行业 的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 , 高校 学 报 的发 展 受 外界 因素 的 影 响越 来 越 大 。这 种影 响 , 一方 面来 自于 汹汹 而 至 的期
用数字 化 工具进行 立体 化传播 。数字 化是 网络时
代 的产物 。在人 文 社 会科 学 领 域 内 , 际上有 较 国 大影 响 的检索 系统包 括 S C ( oi cec i — S I S c l i eCt aS n a
为了适应科技的进步及 计算机在 出版 业的运 用, 别是 当今 因特 网的迅速发展 、 特 电子商务的兴起 , 必须提 高 就
编辑技术 , 紧跟 时代的步伐 , 掌握新 的编辑技术 , 不断 自我完善 以提 升编辑素质和 能力。
关 键 词 :网络 数 字化 ; 辑 素 质 ; 辑 能 力 ; 编 编 高校 学报 中 图分 类 号 : 22 2 G 3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2— 6 5 2 1 )6— 0 4— 3 17 09 (00 0 0 9 0
V 12 o6 o.7N .
NO .2 1 V 00
论 网络数 字 化 时代 高校 学 报 编 辑素 质 的提 升
杨 嵘均
( 南京师范大学 学报编辑部 , 江苏 南京 20 9 ) 10 7
摘
要: 在信 息传播数字化、 网络化不断发展 的形势下, 面对汹涌而至的网络数 字化趋势 , 高校 学报 编辑
中国知 网、 龙源期刊网、 中国期刊网、 万方数据库、
中文期 刊数 据库 、 国研数 据库 等 ; 网络杂志模 式通 过原文 原貌 呈现 整 本 期 刊 , 读 者 能看 到 期 刊本 使
应 适 应 期 刊 网络 数 字 化 发 展 趋 势
期刊 数字化 是 指依 托 传 统 的 期 刊 内容 资 源 ,
的文章 以篇 为单 位 整合 起 来 , 成一 个 包括 多 种 形
编辑 应结合 期刊 网络 数字 化 的时代 特 点 , 时俱 与 进, 不断提 升 自身 素质 , 完善 自身 能力结构 。
一
类 别 的数据 库 。 目前 , 国这 类 数据 库 主要 包 括 我
、
高校学报编辑素质 的提升
21年 1 月 第2 誊第6 00 . 7 1 期
苏州 syo i c n 社会科学版) oi i e Ju a o uhuU i 科技学院学报(dT cnl S c l cee ) o r l f zo nvri f c nea eho g n S e t Se oy( a S n
知识 创新 、 科学研 究等 方面研 究成果 的工作 , 学报
目前 , 国期 刊数字 化 的模式 主要包 括三种 , 我 即 门户 网站模 式 、 据库 模式 、 数 网络杂 志模 式 。门
户 网站模 式发 布 期 刊社 最新 动态 、 供 网络 订 阅 提
等读者 服务 ; 数据 库 模 式将 已经 在正 式 期 刊发 表
一
I e) n x 两大检索平 台。 在我国, d ④ 期刊业在数字化
方 面已经 有 了很 大 进 展 , 部分 学术 期 刊 已经 上 大 网。就数 据库 建设 而 言 , 术期 刊 已经 基 本 走上 学
了网络数 字 化 的发 展 轨道 。据 有关 数 据 显示 , 中
方 面来 自于现行 的高校 教师科 研考评 机制所 导
个社会科学分支学科。A HC 全称 A t& H m ntsCminIdx 最初创立 于 17 & I r s u aie it n e , i o 95年 , 后于 19 、99和 2 0 9 4 19 0 2年 3次增减
致 的对 高校 学报 的 “ 位歧 视 ” 而这 种 “ 地 , 地位 歧 视 ” 高校学 报 的质 量影 响是 致 命 的。这 双重 影 对 响, 使得 高校 学报 在 网 络数 字 化趋 势 与高 校学 报
“ 地位 歧视 ” 的悲情 中 “ 踽踽 独行 ” 不得 不在 中国 ,
国知 网 汇集 了国 内六 千 多种 学 术期 刊 , 方 数据 万
t nId x 和 A HC ( r i e) o n & I A t H maie i t n s& u nt sCt i i ao
刊 网络 数字 化 潮流 。这 对 于在 引导 、 动 知识 创 推
新、 科学 研究 等方 面发挥重 要作 用 的、 以主要 反映
高 校 教 学 与 科 研 成 果 为 己任 的 综 合 性 学 术 期 刊—— 高校学 报而 言 , 所造 成 的影响是 巨大 的 ; 另
库集 中了 国内五 千 多种 核 心期 刊 , 以 大众 类期 而 刊 为核 心 的龙 源 期 刊 网 , 目前 也 聚合 了一 千 五百 多种 人 文期刊 。
期刊 改革浪 潮与高 校科研 考评 机制 的夹缝 中寻找 生机 。这样 , 对于 高 校 学报 编 辑 的 素质 和 能力 就 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求 。因此 , 了适 应期 刊 网络数 为 字化 的发展 需求 , 造 性地 做 好 高 校 学报 在科 学 创 文化 知识 的传播 以及及 时 反 映 高校 在 引 导 、 推动
} 收 稿 日期 : 0 0—1 2 21 0— 5
作者简介: 杨嵘均 (9 3 )男 , 17 一 , 江苏淮安人 , 博士 , 南京师范大学学 报编辑部编辑 。 ① 这两大系统都是沿袭 由美国科 学情报研究所 ( 1 于 14 年创立的 S IS i c i i dx 而创立的 。SC 全称 Sc l e I ) 95 s C ( c n e t o I e) e C ̄ nn SI o aS i i — ee it nIdx创立于 15 neCt i ne , ao 9 6年 , 后于 19 94和 19 9 8年两次扩大调整来源期刊数量 , 现收录 16 7 5种社会科学期刊 , 主要涉及 政治学、 法学 、 经济学和管理学 , 少数用社会科学实证方法进行研究 的教育学 、 言学和文化研究 的期刊也收 录其 中, 语 共覆盖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