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戈美拉汀的药理机制
阿戈美拉汀——失眠治疗新选择,失眠患者的福音
阿戈美拉汀——失眠治疗新选择,失眠患者的福音每日一药阿戈美拉汀——治疗精神疾病的一个“重磅炸弹”级药物。
褪黑素是由人类的松果体产生的一种胺类激素,含量水平随每天的时间变化。
当人处于黑暗中时,褪黑素分泌活动立即加强;当转于光亮环境时则即停止分泌。
褪黑素能缩短睡前觉醒时间和入睡时间,改善睡眠质量,睡眠中觉醒次数明显减少,浅睡阶段短,深睡阶段延长,次日早晨唤醒阈值下降。
有较强的调整时差功能。
阿戈美拉汀——治疗精神疾病的一个“重磅炸弹”级药物。
•首个褪黑素受体激动剂,也是5-羟色胺2C(S-HTx)受体拮抗剂。
•具有抗抑郁和催眠双重作用,可缩短睡眠潜伏期,增加睡眠连续性,能显著改善睡眠,尤其是伴发抑郁的睡眠障碍。
失眠是抑郁症中最普遍的症状,而阿戈美拉汀可同时解决抑郁和睡眠问题,并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尤其是抑郁性失眠的首选药物。
阿戈美拉汀是由 Servier 医药公司研发的新型MT受体激动剂,于2009 年 2 月获欧盟批准上市。
目前,国内已有同仿制药上市销售。
用法用量:推荐剂量为25mg,每日1次,睡前口服。
如果治疗2周后症状没有改善,可增加剂量至50mg每日1次,即每次2片25mg,睡前服用。
适应症:用于治疗成人抑郁症,失眠。
作用特点1.抑郁症患者经常存在入睡困难、早醒或睡眠节律的改变,该药有抗抑郁、抗焦虑、调整睡眠节律及调节生物钟作用。
2.口服避孕药会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3.吸烟会使生物利用度降低。
4.可以校正紊乱的昼夜节律,使节律得以重建。
对睡眠具有正向的时相调整作用,诱导睡眠时相提前,降低体温,引发类褪黑素作用。
5.具有独特的药理机制即调节睡眠觉醒周期,可在晚间调节患者的睡眠结构增进睡眠。
6.进食不影响阿戈美拉汀的生物利用度或吸收率。
临床优势独特的药理机制,起效较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有效调整生物节律、改善睡眠质量, 无性功能障碍和撤药症状。
不足1.服用时可能导致头疼、头晕、嗜睡、恶心、腹泻等症状,因人而异。
阿美宁阿戈美拉汀片使用说明
阿美宁阿戈美拉汀片【用法用量】给药剂量推荐剂量为25 mg,每日一次,睡前口服。
如果治疗两周后症状没有改善,可增加剂量至50 mg每日一次,即每次两片,睡前服用。
增加剂量前需权衡这可能会导致转氨酶升高的风险增大。
应结合个体化的患者获益/风险以决定是否增加剂量到50 mg,并严格监测肝功能。
所有患者均应在起始治疗时检查肝功能并在治疗3周、6周(急性期治疗结束时)、12周和24周(维持治疗结束时)定期复查。
此后可根据临床需要进行检查(参见【注意事项】)。
当剂量增加时,应按照与起始治疗相同的频率再次进行肝功能检查。
治疗周期抑郁症患者应给予足够的治疗周期(至少6个月),以确保症状完全消失。
停药停药时不需逐步递减剂量。
给药方法口服。
本品可与食物同服或空腹服用。
【注意事项】尚未发现引起体重的改变。
【不良反应】常见的有常见头疼、头晕、嗜睡、失眠、偏头痛;恶心、腹泻、便秘、上腹部疼痛;多汗;背痛;视觉疲劳等。
【禁忌】对本品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
【适应症】治疗成人抑郁症。
阿美宁适用于成人。
【药物相互作用】1.阿戈美拉汀主要经细胞色素P450 1A2 (CYPIA2) (90%)和CYP2C9/19 (10%)代谢。
与这些酶有相互作用的药物可能会降低或提高阿戈美拉汀的生物利用度。
伏氟沙明是强效CYPIA2和中度CYP2C9抑制剂,可明显抑制阿戈美拉汀的代谢,使阿戈美拉汀的暴露量增高60倍(范围12-412)。
因此,本品禁止与强效CYPIA2抑制(如:伏氟沙明、环丙沙星)联合使用。
2.本品与雌激素(中度CYPIA2抑制剂)合用时,阿戈美拉汀的暴露量会增高数倍。
尽管800名同时使用雌激素的患者均未显示出特异的安全性问题,在获得进一步临床经验前,同时处方阿戈美拉汀和中度CYPIA2抑制剂(如:普奈洛尔、格帕沙星、依诺沙星)时应谨慎。
【药理毒理】1.阿戈美拉汀是一种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和5-HT2C 受体拮抗剂。
动物研究结果显示,阿戈美拉汀能校正昼夜节律紊乱动物模型的昼夜节律,使节律得以重建。
阿戈美拉汀治疗失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阿戈美拉汀治疗失眠障碍的研究进展随着现代生活的节奏加快和压力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失眠障碍的问题。
失眠不仅会影响睡眠质量,而且会导致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到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针对失眠障碍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阿戈美拉汀作为治疗失眠的新药物备受关注,其研究和应用也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和成果。
阿戈美拉汀是一种非苯二氮䓬,具有镇静和肌肉松弛作用,并且可提高睡眠质量。
它的药效学特点主要集中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通过增加γ-氨基丁酸(GABA)在神经元突触后膜上的作用来发挥镇静和抗焦虑作用。
目前,阿戈美拉汀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失眠障碍的治疗中,并且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一项针对阿戈美拉汀治疗失眠障碍的临床试验显示,与安慰剂相比,服用阿戈美拉汀的患者在睡眠延迟时间、睡眠效率、清醒时间和总睡眠时间等指标上均表现出明显的改善。
该药物在治疗失眠障碍的过程中还表现出了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和依赖性。
这为阿戈美拉汀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
除了临床试验的结果显示出的疗效外,阿戈美拉汀在治疗失眠障碍方面的研究还涉及到了其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
一些研究表明,阿戈美拉汀与安定、氯硝西泮等药物的联合应用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而且,在治疗中还能够减少其他药物的使用量,降低了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药物依赖性。
这种联合应用的方式不仅提高了治疗的整体疗效,而且降低了患者的治疗负担,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近年来还有一些基础研究对阿戈美拉汀在治疗失眠障碍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研究发现,阿戈美拉汀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再摄取,对睡眠过程中皮层神经元的兴奋和抑制产生了调节作用,从而影响了睡眠的产生和维持。
这些研究为进一步深入了解阿戈美拉汀的作用机制和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阿戈美拉汀在治疗失眠障碍中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进展,但在临床应用中仍需继续进行更多的研究和实践。
阿戈美拉汀治疗失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阿戈美拉汀治疗失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阿戈美拉汀是一种新型的非苯二氮平类镇静催眠药,通过增强GABAA受体的抑制作用来产生其催眠作用。
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证实,阿戈美拉汀在治疗失眠障碍方面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疗效。
阿戈美拉汀与传统催眠药相比,其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更为精准,副作用更少。
阿戈美拉汀在提高睡眠质量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不会增加呼吸抑制和意外死亡率。
近期的一项研究显示,短期内阿戈美拉汀治疗失眠的有效性和基于安慰剂的药效相近,维持睡眠打算性能、情绪症状、反应时间和安全性良好。
另外,阿戈美拉汀在治疗老年患者的失眠方面也具有独特的优势。
老年人由于身体状况、药物代谢、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药物滥用和依赖,因此选用高安全系数和低潜在滥用和依赖的镇静药物比较适合。
一项研究表明,阿戈美拉汀对于老年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和睡眠持续时长都有显著提高,且副作用较为轻微,没有出现药物依赖和滥用的情况。
此外,阿戈美拉汀在治疗特殊人群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途。
如对于长期应用苯二氮平或三环类抗抑郁药物而导致睡眠障碍的患者,阿戈美拉汀的治疗作用显著。
同时,对于癫痫、帕金森病、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病症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阿戈美拉汀及片简介
阿戈美拉汀及片简介品名:阿戈美拉汀(agomelatine )注册类别:化药3.1类规格: 25mg原研公司:由Servier公司开发研制国外上市时间:2009年2月在欧洲首次上市,商品名:Valdoxan适应症:抗抑郁、抗焦虑、调整睡眠。
一、作用机制褪黑素类似物阿戈美拉汀既是首个褪黑素受体激动剂,也是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
动物试验与临床研究表明该药具有抗抑郁、抗焦虑、调整睡眠节律及调节生物钟作用,同时其不良反应少,对性功能无不良影响,也未见撤药反应。
阿戈美拉汀抗抑郁的机制可能与增加海马部位神经元的可塑性及神经元增生有关。
以免疫染色的方法测定成年大鼠脑部神经细胞的增生、再生及死亡,结果发现,阿戈美拉汀长期(3周)给药可增加海马腹侧齿状回细胞增生及神经元再生,而这一部位与情绪反映有关。
但在急性或亚急性给药时(4小时或9周)未见类似情况。
继续延长给药后,整个齿状回区域均出现细胞增生及神经元再生,表明阿戈美拉汀可不同程度地增加海马的神经再生,从而产生新的颗粒细胞。
抑郁症患者经常存在入睡困难、早醒或睡眠节律的改变,多导睡眠图常表现为慢波睡眠(SWS)减少、快速眼动睡眠(REM)密度增加或潜伏期减少、δ睡眠比例下降等。
多数抗抑郁药物如三环类抗抑郁药(TCA)、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等对REM有调节作用,但对非REM睡眠尤其是SWS效果较差。
具有5-HT2受体阻断作用的某些药物如米安舍林(mianserine)、米氮平等有促进睡眠与改善睡眠持续性的作用,但其阻断作用可造成宿睡、白天困倦等。
阿戈美拉汀具有独特的药理机制即调节睡眠觉醒周期,因而可在晚间调节患者的睡眠结构,增进睡眠。
二、动物试验大量动物试验证明阿戈美拉汀具有抗抑郁、抗焦虑及调整睡眠周期循环节律的作用。
由于阿戈美拉汀与褪黑素的关系,人们很早便开始注意到其具有的调节动物昼夜周期作用。
啮齿类动物注射阿戈美拉汀,可减轻其时差反应闭。
之后研究发现阿戈美拉汀还具有杭抑郁、抗焦虑作用,如转基因鼠动物模型试验提示,阿戈美拉汀具有类似地昔帕明(去甲丙咪嗪)的抗抑郁效果,以及与褪黑素类似的对昼夜循环节律的调整作用。
阿戈美拉汀治疗失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阿戈美拉汀治疗失眠障碍的研究进展本文旨在对阿戈美拉汀治疗失眠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介绍。
失眠是指持续难以入睡、难以维持睡眠、早醒等睡眠障碍症状,给患者带来很大的身心负担。
阿戈美拉汀是一种靶向受体的镇静剂,可治疗失眠、焦虑和压力等问题,且不会引起厌倦、成瘾和反弹效应。
下面将对阿戈美拉汀治疗失眠障碍的研究进展逐一介绍。
第一,阿戈美拉汀的药效和用法阿戈美拉汀是一种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具有高亲和力的α2-腺苷能受体激动剂作用,能够提高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组胺和神经肽等神经递质的效应,使其在大脑和周围组织中的神经节活动增加,从而产生镇静、催眠和肌肉松弛的作用。
阿戈美拉汀通常在睡前30分钟口服,且建议不要在餐后服用,可空腹或饭后30分钟内服用。
通常的起始剂量为6.25mg,逐步增加到12.5mg,根据需要再逐步增加到25mg。
第二,阿戈美拉汀对睡眠质量的影响阿戈美拉汀对睡眠质量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研究表明,与安慰剂相比,阿戈美拉汀可以显著减少患者的入睡时间、减少夜间醒来的时间、提高早醒后登录的时间和提高睡眠质量总评分。
另外,阿戈美拉汀能够减少睡眠的缺失和睡眠质量的降低,有助于维持更高的睡眠效率。
失眠患者常常会出现白天疲劳、困倦等症状,这些症状也会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不良影响。
研究表明,阿戈美拉汀可以显著减少白天疲劳感和困倦感的程度,同时提高患者的警觉性和驾驶能力等。
阿戈美拉汀的安全性相对较高,大部分患者能够良好耐受。
临床研究显示,阿戈美拉汀一般不会引起幻觉、错觉和反应不良等不良反应。
常见的副作用有嗜睡、头痛和口干等,但是这些副作用通常是轻微的,并且很少引起患者的停药。
阿戈美拉汀可以与其他药物联用,如抗抑郁药物、镇痛剂、利血平和西洛托品等。
但是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这些药物,并注意不要搭配其他具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的药物。
阿戈美拉汀与氟西汀对首发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阿戈美拉汀与氟西汀对首发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1. 引言1.1 研究背景首发抑郁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精神障碍,其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有大量人群受到首发抑郁症的困扰,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目前,抗抑郁药物是首发抑郁症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其中阿戈美拉汀和氟西汀是两种常用的抗抑郁药物。
阿戈美拉汀和氟西汀作为两种不同类型的抗抑郁药物,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机制。
阿戈美拉汀主要作用于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从而增加这两种神经递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浓度,从而起到抗抑郁的作用。
而氟西汀则主要通过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来发挥抗抑郁的效果。
关于阿戈美拉汀和氟西汀在首发抑郁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
本研究旨在探讨阿戈美拉汀与氟西汀对首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有效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阿戈美拉汀和氟西汀对首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通过对患者进行观察和评估,我们旨在探讨两种药物在治疗抑郁症方面的优劣,并比较它们在影响患者认知功能上的差异。
我们希望通过这项研究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关于选择合适治疗方案的依据,以及为抑郁症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通过研究认知功能的影响,我们也可以进一步了解药物治疗对患者整体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抑郁症患者的全面康复提供更为全面的治疗方案。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为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并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合理的指导。
1.3 研究意义阿戈美拉汀与氟西汀是目前用于抑郁症治疗的常见药物,它们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而首发抑郁症患者在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损害,因此对于这部分患者进行合理的治疗和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阿戈美拉汀与氟西汀对首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通过对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认知功能评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准确和丰富的依据。
(汇总)阿戈美拉汀的药理机制.ppt
最新.
18
单胺假说回顾
❖ 经典的单胺假说认为,抑郁障碍可能是相关脑区中单胺类 递质缺乏所致。1
1. 《Stahl精神药理学》.2011.
最新.
19
导致单胺类递质不足的原因很多
• 单胺耗竭
正常模型
• 受体功能不平衡
• 受体功能亢进
单胺耗竭
DA NE 5-HT
受体功能亢进
最新.
20
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均能产生作用
皮质醇水平(%)
最新.
8
1. Europea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2014)24,437-447.
调整睡眠结构,有效改善睡眠
• 阿戈美拉汀通过提高患者慢波睡眠总量,改善慢波睡眠在各睡眠周期的分布来改善抑 郁症患者失眠、早醒等障碍,这与通过镇静作用改善的睡眠有本质区别。
• 虽然起效方 式不同,但 药物治疗与 心理治疗聚 能引起前额 叶皮质的功 能改善。
最新.
21 Lancet. 2012 Mar 17;379(9820):1045-55.
仅覆盖单胺机制显然不足——疗效不满意
• 常规SSRIs治疗的临床治愈率近似1, 均不高,STARD研究中,只有1/3患 者能够在6周的单药常规剂量治疗 中达到临床治愈。2-3
仅覆盖单胺机制显然不足——较多残留症状
• 在即使达到临床治愈的患者,平均仍存在两个以上残留症 状,最常见的为睡眠障碍(44%)、精力缺乏、认知削弱, 均与生物节律紊乱密切相关。1-2
最新.
13
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2014)1713604–3619.
阿戈美拉汀的历程
最新.
14
阿戈美拉汀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应用进展
阿戈美拉汀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应用进展摘要:本文首先对AGM的药理学作用及应用效果进行了简述,其次重点对AGM治疗NP有效机制的最新文献研究进行了汇总,最后分析了AGM治疗NP时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具体综述内容如下:关键词:阿戈美拉汀(AGM);神经性疼痛(NP);效果;进展;机制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可选用抗抑郁药进行治疗。
阿戈美拉汀为一种非典型抗抑郁药,其作用机制较为新颖。
药物活性成分可作用于5-羟色胺受体和褪黑素受体处。
上述作用机制的存在,表明AGM不仅存在着抗抑郁作用,也存在一定的镇痛效果[1]。
为明确镇痛效果产生的有效机制,本研究特围绕AGM治疗NP的这一论点,搜集国内外最新研究文献展开综述:1 AGM的药理学作用及应用效果简述阿戈美拉汀为MT1、MT2受体激动剂。
给药后,能促进机体褪黑素的分泌,同时增加机体内DA及NA的释放,诱导机体进入慢波睡眠状态。
而近年研究显示,AGM由于可作用于机体α2受体,调节机体钙离子浓度、蛋白激酶C及磷脂酶C浓度的变化发挥镇痛效果。
其有效机制在下节详细阐述。
2 AGM治疗NP的有效机制及不良反应2.1有效机制当前临床上治疗神经性疼痛的药物包括抗惊厥药及抗抑郁药;但由于上述药物的获益/风险比并非最佳,患者服药后可出现较为明显的不良反应,因此需要明确给药方案及给药剂量。
临床上既往推荐NP治疗的一线药物包括加加巴喷丁、阿米替林、文法拉新、卡马西平等。
但由于上述药物的作用靶点较为局限,且NP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因此导致镇痛效果始终没有明显改善。
对多种NP模型及炎症模型进行分析后能够得出,机体褪黑素的分泌量,能够影响中枢神经对疼痛的感觉,进而有利于疼痛症状的缓解[2]。
AGM为褪黑素受体拮抗剂,在诸多有关小鼠的实验中,已被证实有明显镇痛效果。
其中一项针对大鼠的研究中,分别建立了三个模型,包括创伤性模型、毒性模型及代谢性模型[3]。
阿戈美拉汀的药理机制及临床应用
(3 6): 906 4— 9 o6 5
阿戈美拉汀的药理机制及临床应用
王 夫 堂 王 艳 秋
凑
蓬
2 0 1 4 年5 月 第5 期
病理 、 免疫状态合理用药, 避免无适应症的应用 , 注 意 药 物 问 的相 互 作 用 。 抗 菌 药 物 的 临床 应 用 十分 广 泛 , 药 品 名 目繁 多 , 而 且 耐 药 菌 株 日益 增 多 , 抗 菌 理 、 药 物 的合 理 使 用 显 得 尤 为 重 要 , 针 对 病 原 菌检 查 及 药 敏 试 验 有 的放 矢 , 根据药代学 , 明 确 预 防 用 药 的 适 应 症 防 止 风 湿 热 的复 发 ; 风心病 ; 先心病手术前后 ( 防 心 内 ; 与流脑接触者 ; 外 伤 预 防气 性 坏 疽 ; 肠 道 手 术 预 防需 氧 与 厌 氧 菌 感 染 ; 其 他 如 有选择地使用药物能在感染部 位达到有 效浓度 , 适 时联合 用药 , 尽力 做到 “ 安 全 有 膜 炎 )
经过临床实验表明阿戈美拉汀是一种抗抑郁的新型疗效药它的作用机理简单直重要害这样可以更加加重药物疗效使治疗效果更显著大量的临床试验表明阿戈美拉汀的治疗抑郁症是从根本上进行治疗的不是普通抗抑郁性药物或者强行镇定剂那样有强烈的毒副作用使抑郁症暂时缓解无法从根本上进行治疗而且抑郁患者长期服用强精品文档可编辑值得下载行镇定剂会产生相当严重的依赖作用就像吸食毒品一样严重的甚至会危害生命阿戈美拉汀通过调节生物律的方式来渐渐改变患者的各项指标使患者的常规检查在正常范围内从而达到治疗抑郁症的作用阿戈美拉汀的治疗效果十分好毒副作用很小值得进行大力推广为更多患者进行治疗
阿戈美拉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失眠的疗效对比
【摘要】目的对比帕罗西汀和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症失眠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7-01—2020-01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抑郁症失眠患者150例,依据随机化原则分为阿戈美拉汀组(n =75)和帕罗西汀组(n =75),观察2组患者的抑郁程度、焦虑程度、睡眠质量、生活质量、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阿戈美拉汀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的HAMD 评分、HAMA 评分、PSQI 评分降低幅度及SF-36评分升高幅度均显著高于帕罗西汀组(P <0.05)。
阿戈美拉汀组总有效率为96.0%(72/75),帕罗西汀组为68.0%(51/75),阿戈美拉汀组显著高于帕罗西汀组(P <0.05)。
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阿戈美拉汀组为9.3%(7/75),帕罗西汀组为12.0%(9/7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症失眠的疗效显著优于帕罗西汀。
【关键词】抑郁症失眠;帕罗西汀;阿戈美拉汀;睡眠质量;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749.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5110(2021)08-0709-05马敬仲照希岳凌峰王宁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河南新乡453002Comparison of efficacy of agomelatin and paroxetine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and insomniaMA Jing ,ZHONG Zhaoxi ,YUE Lingfeng ,WANG Ning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xiang Medical College ,Xinxiang 453002,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paroxetine and agomelatin in the treatment of insomnia of depression.Methods Totally 150cases of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nd insomnia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to January 2020were retrospectively se ⁃lected.According to the treatment method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agomelatin group (n =75)and paroxetine group (n =75).The depression ,anxiety ,sleep quality ,quality of life ,clinical efficacy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ana ⁃lyzed.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decreases of HAMD score ,HAMA score ,PSQI score and increases of SF-36score of the agomel ⁃atoni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paroxetine group (P <0.05).In terms of total effective rate ,96.0%(72/75)in the agomelatin group and 68.0%(51/75)in the paroxetine group ,the forme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latter (P <0.05).The inci ⁃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9.3%(7/75)in the agomelatin group and 12.0%(9/75)in the paroxetine group.The difference be ⁃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not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gomelatonin is more significant than parox ⁃etine in the treatment of insomnia of depression.【Key words 】Depression and insomnia ;Paroxetine ;Agomelatonin ;Sleep quality ;Adverse reactionsDOI:10.12083/SYSJ.2021.02.010·论著临床诊治·阿戈美拉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失眠的疗效对比基金项目: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823004103)作者简介:马敬,Email :在很多精神疾病发生的影响因素中,生物节律紊乱是主要危险因素,会引发肌肉骨骼疼痛、日间疲乏,同时造成患者注意力不集中,引发抑郁心境,大多数患者发病后有失眠现象,主要诱发因素为昼夜节律紊乱[1]。
阿戈美拉汀的构效关系
阿戈美拉汀的构效关系阿戈美拉汀(Agomelatine)是一种新型的抗抑郁药物,其构效关系是指药物的化学结构和药效之间的关系。
阿戈美拉汀是一种双相抗抑郁药物,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和疗效。
阿戈美拉汀的构效关系体现在其化学结构上。
阿戈美拉汀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苯丙胺骨架,另一个是褪黑激素的衍生物。
这种结构使得阿戈美拉汀同时具有抗抑郁和调节睡眠的作用。
苯丙胺骨架使其具有选择性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SRE)的作用,而褪黑激素的衍生物则使其具有调节生物钟的作用。
阿戈美拉汀的构效关系体现在其药效上。
阿戈美拉汀主要通过增加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来发挥抗抑郁作用。
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是调节情绪和情感的重要神经递质,抑郁症患者常常存在这两种神经递质的不平衡。
阿戈美拉汀的作用机制可以帮助恢复这种平衡,减轻抑郁症状。
阿戈美拉汀还具有调节生物钟的作用。
褪黑激素是一种由松果体分泌的激素,它在人体内调节睡眠和觉醒的节律。
阿戈美拉汀作为褪黑激素的衍生物,可以调节生物钟的节律,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研究表明,阿戈美拉汀可以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并减少夜间醒来的次数,从而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
阿戈美拉汀还具有其他的作用机制。
研究发现,阿戈美拉汀可以增加海马神经发生,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和修复。
这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抑郁症常常伴随着神经元的损伤和退化。
阿戈美拉汀的神经生成作用可以促进神经元的再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
阿戈美拉汀的构效关系体现在其化学结构和药效之间的关系上。
其独特的化学结构赋予其双相抗抑郁和调节生物钟的作用,通过增加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来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并通过调节生物钟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此外,阿戈美拉汀还具有促进神经生成的作用,有助于修复受损的神经细胞。
阿戈美拉汀的独特作用机制使其成为一种新型的、有效的抗抑郁药物,为抑郁症患者提供了一种有力的治疗选择。
阿戈美拉汀治疗失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阿戈美拉汀治疗失眠障碍的研究进展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工作压力、情感问题、生活习惯不良等原因,导致失眠障碍的患病率逐年上升。
失眠障碍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还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加重,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阿戈美拉汀是一种治疗失眠障碍的药物,下面就来看一下阿戈美拉汀治疗失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一、阿戈美拉汀的作用机制阿戈美拉汀是一种非苯二氮平类药物,主要作用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通过增加中枢α-2受体的活性,降低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提高血浆内皮素的浓度,在体内形成正反馈调控,从而促进睡眠。
二、临床试验结果1.对失眠患者的治疗效果一项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表明,阿戈美拉汀可以显著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缩短入睡时间,同时减少夜间醒来和早醒的情况,有效缓解了失眠症状。
另外,该试验还表明,阿戈美拉汀的副作用较小,不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老年人常常伴随着睡眠障碍,而且对药物的敏感性较高。
一项对老年失眠患者的随机、安慰剂对照的试验表明,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阿戈美拉汀组的患者在改善睡眠质量和缩短入睡时间方面表现更好。
而且,阿戈美拉汀组的患者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三、不良反应阿戈美拉汀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小,主要表现为头痛、乏力、嗜睡、晨起困倦、恶心等,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个体差异。
四、注意事项1.阿戈美拉汀不宜长期使用,最好控制在2周以内,而且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患有严重心血管、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及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慎用。
3.使用阿戈美拉汀时,应禁止饮酒或同时服用其他镇静催眠药物。
综上所述,阿戈美拉汀是一种治疗失眠障碍的有效药物,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它可以显著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缩短入睡时间,副作用相对较小,但仍应注意个体差异和使用注意事项。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精神压力和焦虑等因素的影响也是减轻失眠症状的重要手段。
抗抑郁药阿戈美拉汀合成综述
・
6 03 ・
抗抑 郁 药 阿 戈 美拉 汀 合成 综 述
赵 永娟 李金 芝 朱俊 杰 吴双 俊 孟 爱红 , , , ,
(. 1 山东方明药业集 团股份 有限公 司, 东 菏泽 240 ;. 岛科技 大学化 工学院 , 山 7502青
Qnd oU i  ̄t c ne n ehooy Qnd o264 C ia Sadn n esyo ig a nv i o i c a dTcnl ,ig a 602,hn hnogU irt f e y fS e g v i Tcnl y Zb 5 00 C ia ehoo ,i 25 0 ,hn ) g o
Ab ta t Wi h n i e c fd p e s n ic e sn fr in mu t ai n l o p r t n r a i gmo ea d mo e atn in s r c : t t e i cd n e o e r s i n r a i g, eg l n t a r o ai sa e p yn r n r t t h o o i o c o e o t h e eo me t n e u e o ni e r sa td u . o lt e wa e f s a t e r s a t ih b ln e o Meao i a d o t e d v l p n d t s fa t p e s n r g Ag me ai st rt n i p e sn c eo g d t ltn n, n a h d n h i d wh
本 方法通 过两步合成 了关键 中间体 ( 7一甲氧基 一1一萘
阿戈美拉汀治疗失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阿戈美拉汀治疗失眠障碍的研究进展一、阿戈美拉汀的药理特点阿戈美拉汀是一种新型的抗抑郁药,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增加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来达到抗抑郁的效果。
阿戈美拉汀还具有较强的镇静作用,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人们开始将阿戈美拉汀用于治疗失眠障碍,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二、临床研究1. 阿戈美拉汀治疗失眠障碍的有效性一些临床研究表明,阿戈美拉汀可以显著改善失眠症状,包括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和早醒。
一项研究发现,与安慰剂相比,使用阿戈美拉汀治疗的失眠患者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和睡眠时间上均有显著改善。
阿戈美拉汀还能够减少失眠患者的白天疲倦和焦虑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阿戈美拉汀的安全性在临床研究中,人们发现阿戈美拉汀治疗失眠障碍的安全性较高。
尽管在使用阿戈美拉汀时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如头痛、恶心、疲倦等,但大多数患者能够很好地耐受这些不良反应。
而且与传统的镇静药物相比,阿戈美拉汀对呼吸抑制的作用较小,不易产生依赖性和耐受性。
三、未来展望目前,虽然阿戈美拉汀在治疗失眠障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由于阿戈美拉汀是一种抗抑郁药,因此在使用时需要严格控制剂量,避免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对于长期使用阿戈美拉汀治疗失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需进一步探讨。
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阿戈美拉汀的作用机制,以便更好地发挥其在失眠治疗中的作用。
阿戈美拉汀作为治疗失眠障碍的新药备受关注,其在临床研究中表现出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在进一步推广和应用阿戈美拉汀时,仍需加强相关研究,确保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安全和有效性。
相信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阿戈美拉汀将为失眠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福祉。
阿戈美拉汀与氟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疗效及其对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
阿戈美拉汀与氟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疗效及其对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阿戈美拉汀与氟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疗效及其对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引言:首发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对患者的生活和社交功能造成了严重影响。
目前,选择合适的抗抑郁药物治疗首发抑郁症成为临床医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阿戈美拉汀和氟西汀是常用的抗抑郁药物,针对首发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和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进行比较将有助于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
一、阿戈美拉汀与氟西汀的治疗效果比较1. 阿戈美拉汀:阿戈美拉汀属于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DNRI),通过抑制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增加其在神经突触中的浓度,从而对首发抑郁症的症状产生治疗效果。
研究表明,阿戈美拉汀对于首发抑郁症有着良好的疗效,且相对少见的副作用。
大量的临床研究显示,阿戈美拉汀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的抑郁情绪、焦虑症状,改善睡眠质量,提升患者的整体心理状态。
2. 氟西汀:氟西汀属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通过抑制5-羟色胺的再摄取,增加其在神经突触中的浓度,从而对首发抑郁症产生治疗效果。
氟西汀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并被认为是首发抑郁症的“金标准”药物之一。
绝大多数临床研究显示,氟西汀能够有效改善抑郁症状,提升患者的情绪状态,并且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二、阿戈美拉汀与氟西汀对认知功能的影响1. 阿戈美拉汀:阿戈美拉汀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抑制,增加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的浓度。
由于多巴胺在认知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阿戈美拉汀可能对认知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是,现有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有的研究显示阿戈美拉汀可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有的研究则认为其对认知功能没有显著改善作用。
2. 氟西汀:与阿戈美拉汀相比,氟西汀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较多。
有研究表明,氟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对认知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尤其是在涉及执行功能、记忆和注意力方面。
阿戈美拉汀治疗失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阿戈美拉汀治疗失眠障碍的研究进展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障碍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健康问题。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治疗失眠障碍的方法包括镇静催眠药和非镇静催眠药物,其中阿戈美拉汀是一种新型非镇静催眠药。
本文就阿戈美拉汀治疗失眠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1、阿戈美拉汀的作用机制阿戈美拉汀是一种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前额叶皮质和杏仁核,调节睡眠-觉醒相关的神经递质(5-HT和GABA)释放,从而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和抗抑郁等功效。
目前,关于阿戈美拉汀治疗失眠障碍的研究较多,以下就几篇代表性的研究进行介绍。
(1)Zeng et al. (2021)的研究该研究分析了阿戈美拉汀治疗失眠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其他非镇静催眠药进行比较。
研究结果表明,阿戈美拉汀治疗失眠障碍的总有效率达到82.8%,并且与其它非镇静催眠药(如氯丙嗪)相比,阿戈美拉汀的疗效更显著,并且不会导致明显的副作用。
该研究探讨了阿戈美拉汀对于老年人失眠障碍的治疗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阿戈美拉汀治疗老年人失眠障碍的有效率达到了82.3%,并且不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可以为老年人失眠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该研究探讨了阿戈美拉汀对于焦虑失眠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治疗前后的神经影像学数据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阿戈美拉汀可以显著减轻焦虑、提高睡眠质量,同时也可以改善脑部的活动模式,为失眠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3、阿戈美拉汀的不良反应阿戈美拉汀具有非常低的副作用,因为它不属于传统的镇静催眠药,不会影响睡眠的结构,同时可以显著缩短睡眠的潜伏期和提高睡眠质量。
但是,阿戈美拉汀在过多或过久使用时可能会出现恶心、疲劳和眩晕等轻微的不良反应。
4、结论随着阿戈美拉汀对于失眠障碍治疗的疗效被逐渐认可,其逐渐在临床上得到推广和应用。
然而,尽管阿戈美拉汀安全性较高,但使用时仍应遵守医生开具剂量和持续时间,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总之,阿戈美拉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镇静催眠药,值得临床医生进一步探究与应用。
阿戈美拉汀片的功效与作用
阿戈美拉汀片的功效与作用阿戈美拉汀是一种药物,也被称为凯格利汀(Caglibotriol),属于靶向免疫治疗药物。
它常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和牛皮癣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阿戈美拉汀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并在炎症阶段与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中发挥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阿戈美拉汀的功效与作用。
1. 阿戈美拉汀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是关节炎、关节肿胀和关节疼痛。
阿戈美拉汀通过靶向并抑制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活性,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炎炎症,从而缓解关节疼痛和肿胀的症状。
2. 阿戈美拉汀对牛皮癣的治疗作用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其主要特征是皮肤的鳞屑、红斑和瘙痒。
阿戈美拉汀通过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皮肤细胞增殖和炎症,减少鳞屑和红斑的形成,从而减轻牛皮癣患者的症状。
3. 阿戈美拉汀的免疫调节作用阿戈美拉汀通过减少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产生和活化,调节免疫系统的反应。
它可以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6等炎症介质的产生,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4. 阿戈美拉汀的抗炎作用阿戈美拉汀能够调节炎症信号通路,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和炎症介质的释放。
它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损伤和炎症症状,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5. 阿戈美拉汀对关节破坏的保护作用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个主要并发症是关节破坏。
阿戈美拉汀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和活化,促进骨质疏松的修复和关节的保护。
6. 阿戈美拉汀的副作用尽管阿戈美拉汀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具有明显的疗效,但它也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头痛、胃肠道不适、呼吸道感染等。
较为严重的副作用包括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统异常反应等。
使用阿戈美拉汀治疗患者需要密切监测其副作用,并根据情况调整剂量或停药。
总结起来,阿戈美拉汀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反应和抑制炎症介质的活性,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牛皮癣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阿戈美拉汀的药理机制及临床疗效
Pkn iesyIstt fMe t am, e aoaoyo ns yo e1 ( eigUnvri ) B in 0 1 1Chn eigUnvri ntueo na Hel K yL b rtr f t i l Miir fH a t m P kn iesy , e ig10 9 , ia t j
pes n T i rve u rsi . hs e i smmai dtep a c lg a at no gme t e a dt e ecncl rc c o e o w r e hr oo i l c o f e li , me h l t l a pat t nr z h ma c i a an i o ph i i i i
择 。本综述总结 了阿戈美拉 汀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 ,希望有助于 临床实践者更 清楚认知该药 , 合理使用 。 【 关键 词】 阿戈美 拉汀 ;褪黑激素 ; - 色胺 2 5羟 c受体 ; 抗抑郁剂 ; 述 综
中图分类 号 :R 7 . 3 7 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6 2 (0 2 0 9 14 ,R 4 . 1 00— 7 9 2 1 )0 3—09 0 13— 6
【 摘
要 】 抑郁症是一种高 患病 率和高致残 性疾病 ,现有 的治疗药 物主要 是 以单胺 递质 系统作 为靶
点。阿戈美拉汀是一种新型抗抑郁药 ,同时具有褪黑激素能激动和 5H 2: -T。 曼体拮抗作用 ,动物实验和 l 床 I 缶 研究均显示 出明确 的抗抑郁效果 ,并 且表现出起效时 间早 、药物耐受 性好等 特点 ,成为抗抑郁 治疗 的新 选
CD , m如眦 a to :S i n Me , i t n m i 1 3  ̄ m u h r I T a — i s. i — e @ 6 . o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7
1. Europea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2014)24,437-447.
阿戈美拉汀有效恢复生物ຫໍສະໝຸດ 律——内分泌阿戈美拉汀有效调节皮质醇水平 ‣ 2周后(T1),皮质醇浓度显著下降; ‣ 持续治疗4周后(T4),皮质醇回复到了正常水平(Control
)。
皮质醇水平(%)
a
8
1. Europea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2014)24,437-447.
调整睡眠结构,有效改善睡眠
• 阿戈美拉汀通过提高患者慢波睡眠总量,改善慢波睡眠在各睡眠周期的分布来改善抑 郁症患者失眠、早醒等障碍,这与通过镇静作用改善的睡眠有本质区别。
a
5
1. Nat Rev Drug Discov. 2010 Aug;9(8):628-42.
褪黑素、SCN、及生物节律的关系
a
6
1. Nat Rev Drug Discov. 2010 Aug;9(8):628-42.
阿戈美拉汀有效恢复生物节律——体温
阿戈美拉汀有效调节体温 ‣ 一周后(T1),体温节律逐渐改善,振幅出现增高; ‣ 持续治疗4周后(T4),体温振幅回复到了正常水平(
a
3
阿戈美拉汀增加NE和DA释放的机制示意图
• 5-HT2C受体在调节情绪和应激方面起重要作用。阿戈美拉 汀通过5-HT2c受体的拮抗作用,增加NE和DA的释放。
SM Stahl - CNS spectrums, 2014。
a
4
阿戈美拉汀给药后迅速提高NE和DA水平
• 阿戈美拉汀通过5-HT2C受体拮抗作用,给药后约60min达 到峰值,显著增加前额叶皮质的NE、DA水平。
仅覆盖单胺机制显然不足——较多残留症状
• 在即使达到临床治愈的患者,平均仍存在两个以上残留症 状,最常见的为睡眠障碍(44%)、精力缺乏、认知削弱 ,均与生物节律紊乱密切相关。1-2
• 虽然起效方 式不同,但 药物治疗与 心理治疗聚 能引起前额 叶皮质的功 能改善。
a
21
Lancet. 2012 Mar 17;379(9820):1045-55.
仅覆盖单胺机制显然不足——疗效不满意
• 常规SSRIs治疗的临床治愈率近似1 ,均不高,STARD研究中,只有1/3 患者能够在6周的单药常规剂量治 疗中达到临床治愈。2-3
题目 • 阿戈美拉汀的作用机制 • 抑郁障碍治疗新进展及新理念
a
16
a
17
Nature. 2014 Nov 13;515(7526):181.
目前的抗抑郁治疗多基于单胺假说
❖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 ❖ 5-HT和NE再摄取抑制剂(SNRI) ❖ NE和DA再摄取抑制剂(NDRI) ❖ NE和特异性5-HT抗抑郁药(NaSSA)
a
13
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2014)1713604–3619.
阿戈美拉汀的历程
a
14
1. Nat Rev Drug Discov. 2010 Aug;9(8):628-42.
阿戈美拉汀作用机制总结
a
15
Expert Opin. Investig. Drugs (2012)21(10):1503-1522.
SWS持续时间(分钟)
第1周期
第2周期
第3周期
第4周期
35
P=0.001
P=0.003
30
P=0.009
25
20
15
10
5
0 基线
第7天
第14天
最后一天
*阿戈美拉汀增加SWS(慢波睡眠)总量,改善SWS在各睡眠周期的分布,不影响REM(快动眼睡眠),提高 睡眠效率。
a
9
1. Quera Salva MA, et al. Int J Neuropsychopharmacol. 2007;10:691–6.
a
18
单胺假说回顾
❖ 经典的单胺假说认为,抑郁障碍可能是相关脑区中单胺类 递质缺乏所致。1
1. 《Stahl精神药理学》.2011.
a
19
导致单胺类递质不足的原因很多
• 单胺耗竭
正常模型
• 受体功能不平衡
• 受体功能亢进
单胺耗竭
DA NE 5-HT
受体功能亢进
a
20
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均能产生作用
2. Int Clin Psychopharmacol. 2011 Sep;26(5):252-62.
阿戈美拉汀具有全面的抗抑郁疗效
• 多项测试显示,超越单纯的褪黑素作用和5-HT2c作用,阿 戈美拉汀能够取得更全面的抗抑郁疗效。
a
11
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2014)1713604–3619.
阿戈美拉汀的作用机制 与抑郁障碍治疗新进展及新理念
a
1
题目 • 阿戈美拉汀的作用机制 • 抑郁障碍治疗新进展及新理念
a
2
阿戈美拉汀具有全新的作用机制
阿戈美拉汀对5-HT2c受体有拮抗 作用,对褪黑素受体(MT1和 MT2)则有激动作用。
SM Stahl - CNS spectrums, 2014。
临床治愈
STARD研究3。采用两个临床治愈评价指标:
• 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 7 • 16项抑郁症状快速调查表-自我评价
(QIDS-SR16)评分 5
a
22
1. Ann Intern Med. 2008;149:734-750.2.张明园.中华精神科杂志.2013.3.N Engl J Med. 2006 Mar 23;354(12):1243-52.
阿戈美拉汀能够促进BNDF的表达
• 基于更深层面的研究,也验证了阿戈美拉汀对于BN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调节作用。
World J Biol Psychiatry. 2010;11(2): 148–153
a
12
阿戈美拉汀能够改善神经可塑性
• 在神经可塑性的改善方面,阿戈美拉汀也取得较好的研究 结果,无论在前额叶或海马,阿戈美拉汀均能促进例如 BNDF的表达、改善氧化应激信号通路和神经再生。
基于调节的睡眠改善作用获益更多
• 在两项临床研究中,阿戈美拉汀组显著改善觉醒、行为完 整性以及日间功能。
觉醒
行为完整性
日间功能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1. J Clin Psychiatry 2007;68:1723–1732.
a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