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城市化的启示与思考

合集下载

读《美国城市化历史解读》有感

读《美国城市化历史解读》有感

读《美国城市化历史解读》有感
《美国城市化历史解读》是一本就美国的城市化历史的介绍。

书中主要介绍了美国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发展对城市变迁的影响,以及美国城市的成长和发展的史实。

读完《美国城市化历史解读》让我感受到了美国城市发展的历史渊源,又看到了城市间复杂关系的影子。

从早期欧洲移民开始,美国城市就一直不断变化、不断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从起步阶段,美国政府主要努力于扩大国家内部贸易,建设统一的道路网络,发展城市交通,营造特有文化氛围,这一切都大都使得美国城市发展壮大。

随着工业发展,移民的涌入,全球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快速生长变得更为复杂,美国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关于城市计划的措施,以保护城市形态,促进城市发展。

《美国城市化历史解读》中具体介绍了美国城市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及其相关历史。

这些历史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现今美国城市的形态和功能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历史的经验中汲取经验教训,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规避不良后果。

总而言之,读完《美国城市化历史解读》,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美国城市的快速发展,以及受到许多因素影响的复杂性;也更加清楚美国城市发展的历史,能够更好的理解现代城市,以及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经验。

美国城镇化给我们的几点启示_王玉武

美国城镇化给我们的几点启示_王玉武

表 1:美国城区、郊区人口、就业岗位比例变化( 1950 年 -1990 年)
年份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人口(% ) 57 49 43 40 37
城区
就业岗位(% ) 70 63 55 50 45
人口(% ) 43 51 57 60 63
郊区
就业岗位(% ) 30 37 45 50 55
四是城市向多中心结构发展。 高楼大厦 分布在市中心,市中心又划分为金融、零售、 法律及其他产业相对集中的多个功能区,居 住区向外发展,城市呈多中心发展态势。
五是以集中型城镇化模式为主导。 由于 原材料的可获得性、运输费用、交易成本、规 模经济等因素,大量的人口和产业活动集中 在市中心, 并且通过不断的竞争和兼并,产 业的集中度越来越高。
市转移, 并最终超 过农业人口。 国内学术界
把美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10%以上看 作城镇化的起点,由此美国城镇化的历史可 分为 3 个时期。
1.城镇化初期(早期起步阶段:1830 年1865 年)。
这一时期是美国工业化的早期,也是城 镇化的关键时期。 工业和相关产业在空间上 的集聚促进了城镇化,而城镇化又推动了工 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其主要特征是:
1.实施以市场调节为主导的内生型城镇 化发展模式。 美国的城镇化进程源于经济发 展和产业结构动态变化的内生动力,较少受 到行政干预等外生因素的干扰。 19 世纪初 期,商业贸易作为城镇化的主要动力,促进 了东北部的繁荣。 内战结束至 20 世纪 20 年 代,工业化进入鼎盛时期,中西部成为新的 重工业区和城镇化重心。 20 世纪 60 年代以 后,高科技和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太平洋沿 岸后来居上成为高科技聚集区,落后的南部 也异军突起。 在整个过程中,城市规模由小 到大,逐步形成城市体系,进而大规模郊区 化,直到大都市区的不断扩展,城市空间形 态逐步由点状到线状再到面状,无不体现出 内生性特点。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美国城市化历史分析及启示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美国城市化历史分析及启示

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美国城市化历史分析及启示姓名:欧阳世芳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世界历史指导教师:郑祖铤20080519摘要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美国由初步城市化向基本实现城市化的过渡,既上承南北战争前初步城市化的成果,又下启大都市区化、郊区化新阶段。

城市化总体上由东北部开启,逐渐向中西部、南部扩展。

各区的城市化并非是平衡发展的,相反,各区带有很大的地区差异性而呈现不同的特色。

本文首先对城市化内涵以及城市化标准进行了界定。

定义明晰后,笔者对各区的城市化进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由于此时期美国的中西部、西部地区的发展更为明显和迅速,因此,对于这两个地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

在分析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时,笔者分小节探讨了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移民等诸多因素对城市化的影响。

在肯定工业化巨大作用的同时,笔者着力对城市化观念、城市政策进行了重点分析,以期将无形因素引入城市化评价体系,较为全面地探讨美国城市化。

最后,笔者扼要地从科技、工业、政策等几方面探讨了美国城市化的影响并把对美国的分析归结到对中国城市化的启示上来,以期达到本文撰写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 城市化;工业化;观念;政策AbstractFrom the mid-19th century to the early 20th century, the United States achieved the transition from initial urbanization to basically urbanization. On the whole of the course, it started from the northeast, and gradually expanded to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region. All of the region were not balanced development, on the contrary, they have their own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show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In this paper, clear definition and standards was given at first.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course of the urbanization of different regions. As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 had rapid development in this time, the two areas was studied in detail.In analyzing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urbanization, the author discussed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transportation, immigration, and many other factors impact on urbanization in section. While affirming the role of the great industrialization, the author focused on the concept of the city and urban policy. The author tried to introduce intangible factors into urbanization evaluation system and to give American urbanization a more comprehensive study.Finally, the impact of urbanization on the United States was discussed. All of the analyses were attributed to inspiration for Chinese city. That was the ultimate aim of this article to achieve.Key Words:urbanization;Industrialization; policy; concept湘潭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美国城市的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美国城市的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美国城市的发展带给我们的启示在写这篇论文之前,我上网搜了很多关于美国城市的特征,虽然我不是亲美派,但是美国城市化水平达到80%以上,美国也确实用事实向我们证明了他们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这也算是我写这篇文章的一个目的吧,希望从中得到启发。

美国城市的特点包括:城市小而多、城市聚集度高、城市独立性强、行政管理机构精简、交通十分发达。

其中后两点是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的地方。

从2008年的大部制改革,我们可以看到国家精简行政管理机构的举措,但是多年来我们却是一直在重复着“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路子,从来没有彻底的解决过这个问题;而对于发达的交通的要求更是一个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尤其是对于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从课堂上老师讲的烟台市南大街的变化就可以很深的感受到。

从美国城市的发展,我们可以总结出来如下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1)科学而稳定的城市规划。

美国非常重视市镇建设规划,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详细发展规划。

规划必须通过专家的论证和市民的审议,一经通过确定,规划就具有法律效力,十分稳定,不得随意更改,如要变动,必须经市民重新审议通过。

而我国城市的规划会经常出现失效的现象,这种“规划失效”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许多城市总体规划尚未到期,但城市建设规模已经完全突破原定的框框,许多城市为期10年的规划指标在5年内“完成”已成为“常识”;另一方面总体规划的事实进程滞后与规划的期限。

基础设施不能合理布局和相互衔接,反映在道路建设上就是修了挖,挖了又修。

另外现在的城市规划中,各类开发区、大学城、科技园、软件园、旅游度假村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规划大都是独立进行的,肢解了城市的总体规划,给城市的长远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

(2)民主而灵活的管理机制。

由于美国政治制度的特殊性,使得我们不可能去照抄照搬,但是我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民主而灵活的管理机制可以应用到一些小城镇的发展。

由于我国城市化水平还很低,而国家用于城市建设的经费必然会倾向那些大中城市,因此必然会忽略了小城镇的发展。

美国城市转型经验及其启示

美国城市转型经验及其启示

美国城市转型经验及其启示作者:钱维来源:《杭州·生活品质版》 2012年第1期城市转型是基于推动城市发展的主导要素变化而导致的城市发展阶段与发展模式的重大的结构性转变,是城市在相对较短的一段时期内集中发生的具有内在一致性的变化与制度变迁。

城市转型不是一般意义上自然演化的线性延续,而是一种跳跃式的、非渐进性的变化,是城市发展动力、模式、路径、形态等多方面的全面转型,是一种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美国各大城市和地区以不同的驱动力、方法、路径实现着经济的转型,涌现出很多城市转型的成功典型。

芝加哥:制造经济向以服务业为主的多元经济转型芝加哥作为美国中西部的交通枢纽,地处密执安湖沿岸,钢铁公司可以在北美五大湖区开采丰富的铁矿资源,通过水路运往临湖的工厂冶炼,出口到世界各地。

20 世纪80 年代,芝加哥确定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体系的发展目标,并对制造业进行升级改造,形成了独特的多样性经济发展模式。

同时,着力引进新兴高科技产业中的研发和管理部门,占领产业链高端领域。

从经济多元化的目标出发调整城市用地, 优化空间结构;在城市中心地段进行大量改建项目,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城市活力。

到1990 年代中后期,芝加哥完成了经济结构多元化的调整,不仅顺利度过经济波谷期,而且形成集聚效应,促进了新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依托交通枢纽功能,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期货和商品交易市场。

芝加哥重新成为经济全球化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展现出国际城市的地位。

洛杉矶:制造经济向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型洛杉矶位于美国西海岸加州南部,是仅次于纽约的全美第二大都市区,还是仅次于纽约的全美第二大金融中心,36 家美国银行、108家外国银行及许多著名的国际大财团在此设有机构。

洛杉矶的港口和机场承担了60% 的美国与太平洋国家的贸易。

在高科技产业和生产型服务业的推动下,洛杉矶城市经济迅速转型,在20 世纪80 年代后成功步入全球性城市之列。

美国城市化给我们的启示

美国城市化给我们的启示

美国城市化给我们的启示毫无疑问,城镇化是当前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中国的城镇化之路该如何走?各种观点你方唱罢我登场。

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城镇化是个新鲜事物,没有前人的经验可言。

但是,对于欧美发达国家来说,他们早已经走完了城镇化的道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了解美国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必将给我们带来新的启发。

城市化是西方国家的叫法,中国则叫“城镇化”,主要是因为西方国家把几千人、上万人的小镇也叫城市,如美国,共有大中小城市1.9万个。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是伴随着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向城市集聚、非农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自然发展过程。

世界城市化出现过两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是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城市化。

英国城市化相伴工业革命而生,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城市化水平超过50%的国家(1851年),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发达的国家。

第二次浪潮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洲城市化。

美国城市化比英国晚了整整100年,城市化率从1860年的20%起步,增长到1950年的64.15%,用了近100年时间。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城镇化是绕不过的坎。

城镇化不能拔苗助长1776年美国独立后,究竟以什么立国曾有过一段争论,当时的国务卿杰弗逊主张以农业立国,反对城市化;而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则主张以工业立国,走城市化路子。

华盛顿总统采纳了汉密尔顿的意见。

正是由于华盛顿总统的远见卓识,把新生的美国带上了工业化、城市化的路子,工业化推动着城市化,城市化又反过来促进工业化,两者并驾齐驱,相得益彰。

美国的经验说明,城市化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它是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必须有所作为;同时城市化有其自身发展规律,必须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循序渐进。

中国人多地少,适宜城市化开发的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3%,水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自然灾害频仍,因此,推进城镇化面临巨大的挑战。

美国、巴西城市化和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美国、巴西城市化和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美国、巴西城市化和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及启示内容提要:我国正在进入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如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避免出现过度城市化和过度城郊化,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美国和巴西在城镇化与小城镇发展和管理方面既有共同之处,又各具特色"我国应认真总结和借鉴国外城镇化的经验和教训,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在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同时,重视乡村经济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把积极培育主导产业作为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的重点;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的规划和管理。

关键词:美国巴西城镇化为了借鉴美国、巴西城市化与小城镇发展的管理经验,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2003年1月,我们考察团对美国、巴西进行了为期21天的考察。

期间,我们既考察了纽约、旧金山、西雅图、里约热内卢、圣保罗、库里蒂巴等大城市,也考察了夏威夷、迈阿密、巴西利亚、玛瑙斯、伊瓜苏等各具特色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考察团认为,尽管美国和巴西在经济上存在较大差距,城市化起步也不一样,但两国的城市化水平都很高,在城市化与小城镇发展和管理方面,有很多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一、美国、巴西城市化与小城镇发展和管理的情况及特点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城市化进程起步始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60年代,该国城市化的任务基本完成。

巴西是世界上经济较为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总量曾于1997年名列世界第8位"巴西的城市化进程晚于美国,源自19世纪80年代,伴随着巴西工业化而兴起。

到20世纪末,两国的城市化都达到较高的水平。

例如,美国85%以上的人口住在城市,巴西2000年的城市化率为81.4%,而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仅为46%。

在考察中,我们发现,美国、巴西的城市化与小城镇的发展和管理,表现出以下主要特点。

(一)城市数量多,集聚度高,形成了大!中!小城市(镇)相互配合的城镇体系美国共有51个州,3043个县(郡),35153个市、镇。

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有感(通用5篇)

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有感(通用5篇)

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有感(通用5篇)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有感篇1近日浅读了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觉得这本书中的内容所处的角度和其他城市规划者的角度是不一样的,简·雅各布斯挑战了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以纽约、芝加哥等美国大城市为例,考察了城市规划的架构并指出不合理之处,使我们对城市的规划发展不只是局限于大建筑,也应该着眼于街区、公园等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地方,对以后的城市规划有深刻的影响。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城市中人的社会行为,城市多样化的条,考察城市衰退和更新的某些方面,对城市规划的不同策略。

读完全书,我对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印象深刻。

在第一部分中,主要是作者通过大量的事实的调研和作者亲身体验得出的关于城市中人行道、街区公园、街区的特性,引发了我很多共鸣。

此外,作者还强调了人行道的三大作用:安全、交往、孩子的同化,以及街区的用途。

雅各布斯运用大量亲身经历的事例论述其中出现的问题,还列出了新老街道的对比。

我发现美国当时的城市规划所出现的问题如今也在我国高速发展的城市中逐渐暴露出。

在我国,人行道并没有起到书中所说的三个用途,只承担了单一的交通用途。

随处可见小商贩、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停车等随意占用人行道,使本就不宽的人行道变得更加狭窄,很多行人即使在人行道上走,也要让着横冲乱撞的车辆先走,安全隐患很大。

在书中发现很多美国人喜欢在人行道上逗留,因为在人行道上有可以交谈的,人行道两旁的商铺也和附近的居民相处友好,而在中国难以看到这种现象,居民和商铺更难以产生信任感,人行道只能当做交通道路。

在第二部分中,雅各布斯提出了城市的本质是其多样性,这个观点也是和我们的生活体验息息相关的。

她在书中有一句话说道:"城市是人类聚居的产物,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城市里,而这些人的兴趣、能力、需求、财富甚至口味又都千差万别。

"当城市能满足城市中每个人的需求,这才会让人们想要在这个城市扎根发展。

国外城镇化经验、教训及启示

国外城镇化经验、教训及启示

国外城镇化经验、教训及启示城镇化的模式与世界各国经济政治体制、经济发展及人口、土地资源等条件密切相关。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城镇化模式,研究并借鉴国外城镇化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推动我国城镇化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外城镇化经验和教训1.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放任式的城镇化美国是世界上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国家,城镇化率高达85%,基本达到城乡一体化和农村城镇化。

从建立多层次城镇体系、开展城镇建设均衡发展、采取多元化内涵式发展形式、以交通运输建设为先导,到制定市场与政府双轮驱动政策和完善农业政策体系,美国城镇化形成了一套较为成功的发展模式,期间也走过弯路。

以大城市群建设为主体,构建多层次城镇体系。

在城镇化进程中,美国打破区域界限,整体统筹区域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产业布局和重大项目建设,打造大“都市圈”和“城市带”,依托大中城市,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构建集聚度高、开放式、多层次的城镇体系,形成了国际性大都市、全国性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地方小城市和中心镇等不同层次的城镇体系。

以中小城镇建设为重点,实现城镇的均衡发展。

据美国人口调查局的最新数据,美国10万至20万人口的城市有131个,3万至1O 万的有878个,数千至3万的小城市(镇)达34000多个。

美国城市中1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镇)约占城市总数的99%左右。

在小城镇建设中,美国也非常注重整合各种要素,培育龙头城镇和城镇群,提升聚集效能,以点带面,渐次连片,在城镇群向都市圈和城市带的发展中消除城乡差别,推进区域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均衡发展。

美国城镇化重视农业的发展。

一是坚持以农民为本的理念,对农业实行保护政策,为农业发展提供法律制度保障;二是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三是重视农业技术进步,为美国农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四是平衡城郊发展,促进农村生活方式的转变,让农民享受如同现代化城市的发达与便利,并实现生活质量、方式与观念的全面升级。

应用文-美国城市化的历史、特征及启示

应用文-美国城市化的历史、特征及启示

美国城市化的历史、特征及启示':美国,城市化,历史进程,启示美国是高度城市化的国家,它早在19世纪就开始了从农村向城市社会的转变。

工业化的启动以及国内市场的扩大使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城市空间结构也随之发生显著变化,由最初的紧凑和密集结构向多中心分散结构发展。

如今,美国的城市化又出现了一系列值得探讨的新趋势,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特点对我国的城市化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城市化的历史并不等同于城市发展的历史。

城市出现于早期社会,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产物。

美国城市发展始于1609年的欧洲移民,由于地缘因素以及自然优势,早期城市主要是港口城市,集中于美国东海岸,如纽约(1625)、波士顿(1630)、查尔斯顿(1680)、费城(1682)。

城市化则是近代工业化的产物,工业化促使城市手坊转变为工厂,城市由原来的商品集散地转变为工业生产集中地,非农人口逐渐向城市集中并最终超过人口,这是初步的城市化。

若把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0%以上看作城市化的开始,把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50%以上看作初步城市化的完成,那么美国城市化的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鲜明的特征。

1.城市化酝酿时期(1690年—1830年)这一时期美国的城市数量、规模以及城市内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状况对后期的城市化进程有重要影响,其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城市数量少,城市人口增长不稳定。

1690年,人口超过2500人的城市只有4座,其中波士顿拥有人口7000人,是当时最大的城市。

在1690年至1820年这一百多年间里,城市数量从4座增加到61座,但城市人口的比例由1690年的8.3%降到5.1%,后又升至1820年的7.2%(见表1)。

1690年至1790年这一百年是美国历史上农村人口增长超过城市人口增长的时期。

第二,农业占国民的主导地位,但城市中从事商业、制造业以及其他服务业的人口比例高。

1974年,普赖斯研究波士顿、费城和纽约三大城市的结果表明,当时平均23%的人口受雇于商业,24%的人口受雇于制造业,50%的人口从事服务业,4%的人口在政府部门工作。

美国城市化历程回顾及经验启示

美国城市化历程回顾及经验启示

美国城市化历程回顾及经验启示作者:马先标来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04期摘要:通过回顾美国城市化历史进程中的三大阶段,即城市化初步兴起或起步阶段、加速与基本完成、从基本实现到完全实现,阐述并主要分析了经济活动、立体化交通运输体系、政府法律法规等对促进其各大区域有差异的城市化,乃至整个国家层面城市化的作用。

最后,就其作为已经成功实现城市化的大国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经验借鉴性,给予政策启示层面的解读。

关键词:美国城市化;经济活动;交通运输体系;政府法律法规;经验启示中图分类号:F13/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099(2019)04-0040-07Retrospect and Experience of Urbaniz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MA Xianbiao(School of Economics,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25; China )Abstract:By reviewing the three major stages i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namely, the initial rise or start stage of urbanization, acceleration and basic completion, and from basic realization to full realization,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roles of economic activities, three-dimensional transportation system, government laws and regulations etc.; in promoting differentiated urbanization in all major regions, and even urbanization at the national level. Finally, it gives interpretation of policy implications as a reference to the experience of China's new urbanization as a major country that has successfully achieved urbanization.Key words:urbaniz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economic activities; transportation system; government laws and regulations; experience and revelation雖然英国是第一个实现城市化的国家,而享有城市化故乡的美誉,然而曾经作为英国殖民地的美国,也在其后稳健地走出一条健康城市化的道路,并长期保持世界经济中心乃至头号强国的地位。

美国城市化历程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城市化历程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城市化历程对我国的启示一、城市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是城市的基础,只有产业发展到了一定高度,可以吸纳大量劳动力,才会吸引人口在城市的集聚,促进城市化的进程。

美国在工业化过程中,特别重视产业的升级换代与配套服务业的发展。

其第三产业就业从工业化较早阶段开始就呈现出与第二产业同步增长或比第二产业就业优先增长的趋势,农业劳动力一开始就较多地流入了第三产业。

中国必须在符合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规律,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尽早转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服务型经济与服务型城市。

中国的资源与环境基础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工业化道路,必须尽快转型,加快服务产业的发展。

服务业主导制造业,一个地区有多高的服务业水平,就能够形成多高的制造业水平。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我国上海制造业水平较高,即缘于较高水平的教育、科技、信息、金融、商贸、物流、咨询等现代服务业的支撑。

拥有了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就有可能改造传统制造业,加快产品的技术改造与升级换代,并有可能进行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生产出新的产品,催生出新产业,提高区域竞争力。

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必须与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相适应,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服务型经济、服务型社会与服务型城市。

二、城市土地利用美国国土辽阔,人均土地面积是中国的4倍多,人均耕地比中国更是高很多,所以美国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资源非常充裕,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多采取低密度空间蔓延的方式,城市居民的房子都是低密度分开的单体住房(detachedsingle?鄄house),占地很多,城市建筑物都不高,体量也不大。

因为美国城市建设密度低,所以尽管城市人口不多,但是城市面积很大。

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必须基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必须植根于中国的资源与环境基础,走可持续的城市化道路。

我国的经济、社会现实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人均土地资源少,人均耕地更少。

美国城市化的历史、特征及启示

美国城市化的历史、特征及启示

美国城市化的历史、特征及启示一、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背景二、美国城市化的发展特征三、美国城市化的启示四、城市化带来的问题五、City-on-Hill理念的影响一、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背景自20世纪初,美国逐渐进入城市化的进程中。

20世纪初期,美国城市化的规模相对较小,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足30%。

但20世纪中叶以后,美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化人口比重迅速提高,1960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超过了60%。

1980年代,美国城市化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城市人口占比达到了75%。

此后,尽管城市人口比重没有继续增长,但美国城市化进程并没有停止,仍然在不断发展。

二、美国城市化的发展特征美国城市化的发展具有多个特点,其中一些典型特征如下: 1. 城市规模大:美国大城市数量众多,紧随日本、印度排在世界第二位。

其中,纽约、洛杉矶、芝加哥等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其他大城市人口也在数百万至一千万之间。

2. 城市密度低:美国城市人口密度较低,居民房屋宽敞,散布于广阔的城市地区。

3. 城市交通便捷:美国有发达的高速公路,公交车运营规模也很大,可连接城市和郊区,方便通达。

4. 人口的多样性:美国城市涵盖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民,具有很强的多元文化特征。

5. 经济高度发达:美国大城市经济发达,如纽约是全球第一大金融中心之一,硅谷则是全球最具活力的高科技产业聚集地之一。

三、美国城市化的启示美国城市化具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借鉴意义,具体如下:1. 城市规划要有长远目光:美国城市化进程持续数十年,与美国的长远规划有关,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个方面都有所考虑,城市规划需要考虑长远发展。

2. 鼓励多种生活方式:美国城市中有不同的居住方式和工作方式,如在城市中心居住和远程办公等。

鼓励多样化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减少城市拥堵,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3. 投资基础设施:美国的城市化是基于发达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城市会花费大量资金投入到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中,例如公共交通和公共空间等。

赴美国学习考察城市化进程的心得与启示

赴美国学习考察城市化进程的心得与启示

赴美国学习考察城市化进程的心得与启示赴美国学习考察城市化进程的心得与启示去年10月,我有幸参加了“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专题研修班”在美国为期二个月的考察,对美国的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有了粗略的了解。

美国150多年来城市化发展的历程,有着许多有资借鉴的经验,也不乏令人反思的教训。

本文试就这次学习考察中感悟到的美国城市建设理念,结合三明城市化发展的实际,谈谈个人的几点体会。

一、坚持工业强市,促进城市化发展。

美国的城市化过程非常明显地说明了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可以说,没有工业化的发展,也就没有今日美国城市的辉煌。

美国东部城市芝加哥、西部著名的“硅谷”城市——圣何塞,它们的建城和发展,就是分别依靠近代工业产业和新兴电子产业的兴起,迅速形成产业集群规模,集聚了大量的就业人员,随之带动了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才有了它今日的风彩。

三明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也充分说明了工业化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大量的工业企业的引入,使三明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山区小县,发展成为福建省的重要工业基地,人口也从原先的3万多人发展到今天的28万人,成为福建中部的一座重要城市。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三明城市区位和体制上的弊端阻碍了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据统计,2017年三明全市生产总值为392.08亿元,城镇化水平为42.1%,比全省平均水平47.3%低了5.2个百分点。

由此看来,我市的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对城市发展的支撑能力还不够强。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未来三明城市的发展目标是“要围绕永安—三明—沙县城市主轴线,优化城市发展布局,建设成为我省的经济发展腹地、重要工业基地、绿色产业高地、生态胜地,成为连接沿海、辐射内地、联动周边经济协作区的重要区域性中心城市。

”因此,三明市要加快城市化发展,必须强调做强做大产业基础,进一步提升城市集聚资源和辐射带动功能。

美国、巴西城市化和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美国、巴西城市化和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美国、巴西城市化和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及启示内容提要:我国正在进入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如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避免出现过度城市化和过度城郊化,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美国和巴西在城镇化与小城镇发展和管理方面既有共同之处,又各具特色”我国应认真总结和借鉴国外城镇化的经验和教训,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在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同时,重视乡村经济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把积极培育主导产业作为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的重点;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的规划和管理。

关键词:美国巴西城镇化为了借鉴美国、巴西城市化与小城镇发展的管理经验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2003年1月,我们考察团对美国、巴西进行了为期21天的考察。

期间,我们既考察了纽约、旧金山、西雅图、里约热内卢、圣保罗、库里蒂巴等大城市,也考察了夏威夷、迈阿密、巴西利亚、玛瑙斯、伊瓜苏等各具特色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考察团认为,尽管美国和巴西在经济上存在较大差距,城市化起步也不一样,但两国的城市化水平都很高,在城市化与小城镇发展和管理方面,有很多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一、美国、巴西城市化与小城镇发展和管理的情况及特点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城市化进程起步始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60年代,该国城市化的任务基本完成。

巴西是世界上经济较为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总量曾于1997年名列世界第8位”巴西的城市化进程晚于美国,源自19世纪80年代,伴随着巴西工业化而兴起。

到20世纪末,两国的城市化都达到较高的水平。

例如,美国85%以上的人口住在城市,巴西2000年的城市化率为81.4%,而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仅为46%。

在考察中,我们发现,美国、巴西的城市化与小城镇的发展和管理,表现出以下主要特点。

(一)城市数量多,集聚度高,形成了大!中!小城市(镇)相互配合的城镇体系美国共有51个州,3043个县(郡),35153个市、镇。

美国经济崛起过程中的城市化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经济崛起过程中的城市化及对中国的启示
部分转载于 « 改革» 2019 年第 12 期 « 从消除绝对贫困到缓解相对贫困: 中国减贫历程与 2020 年后的减贫
战略»
美国经济崛起过程中的城市化及对中国的启示
马晓河 ∗
摘 要: 纵观美国经济崛起历程ꎬ 经济快速增长期与城市化加快推进期同步ꎬ 即城市化
与工业化高度协调ꎬ 城市化从早期发展小城镇到大城市进而再向城市群 ( 带) 、 城市精
增长ꎬ 1820 ~ 1870 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 4 2% ꎬ 英国为 2 05% ꎻ 1870 ~ 1913 年美国
国内生 产 总 值 年 均 增 长 3 94% ꎬ 英 国 为 1 9% ꎻ 1913 ~ 1950 年 美 国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年 均 增 长
2 84% ꎬ 英国为 1 19% ꎮ 1940 ~ 2000 年ꎬ 美 国 每 十 年 GDP 平 均 增 长 率 都 在 3% 以 上ꎬ 其 中
明增长” 计划ꎮ
关键词: 城市化 公共服务 精明增长
1860 ~ 1913 年ꎬ 美国经济规模和人均 GDP 先后超过英国后ꎬ 在 100 多年时间里经济发展一
直位居世界第一ꎮ 从城市化与经济增长视角观察和研究美国经济和社会结构变化ꎬ 力图寻找对中
国有益的启示ꎮ
∗ 作者简介: 马晓河ꎬ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ꎮ
世界崛起的 100 年ꎮ 而真正使美国崛起成为世界强国的关键时期ꎬ 是 1870 ~ 1920 年的 50 年ꎮ 这
一时期世界正在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ꎬ 以电力发明和大规模应用为代表ꎬ 美国的纺织、 农产品加
工、 采掘业、 石油电力、 化工、 钢铁、 建筑、 电器、 汽车、 机械制造等工业飞速发展ꎬ 工业化得
制造业ꎮ 1860 年美国工业产量在世界排位还是第四ꎬ 到 1894 年已跃居世界第一ꎮ 1913 年ꎬ 美国

波士顿的城市化启迪

波士顿的城市化启迪

城市公关 │CITY PR波士顿经验对城市化的启发就在于:现代城市需要通过夯实城市的“包容”与“人本”基础来建设宜居环境、培育创新能力。

这看似任重道远,但非此,我们就不能把城市的竞争力建构在居民、家庭、社区这些微观单元之上,不能让城市具有广泛而持久的吸引力。

城市化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未来战略规划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如果既有的城市化模式越来越让城市生活成为一种需要忍受的代价,那无论是公众还是决策者,都有必要反思一下——我们需要如何重塑城市的吸引力,当代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创新的根基究竟是什么?创意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事实上,相对于美国东、西海岸的众多城市而言,波士顿的自然条件并不优越。

比如,这里偏居东北,冬季漫长且雨雪大,没有迈阿密、旧金山、洛杉矶的四季温暖和阳光;同时,通往美国五大湖工业区的内河航运与陆路运输线路更长,成本更高,结果既无法同匹兹堡、底特律等城市争夺制造业中心地位,又不及纽约在美欧跨大西洋贸易中更有区位优势。

后来航空制造业和金融业在美国的兴起,同样是由于波士顿的这种区位劣势,更多惠及了芝加哥、亚特兰大和纽约。

即便是经历了二十世纪末生物与医药产业在当地的蓬勃发展,波士顿的经济总量与拥有金融帝国的纽约以及以硅谷为腹地的旧金山相比,都处于下风。

所以,用今天衡量国际化大都市的四维标准(经济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基础设施先进)来考查波士顿的竞争力,似乎连北京、上海都有过之。

于是,波士顿为自己打造了“创意之城”这样一张城市竞争力的王牌——意指这里创造着影响美国和世界的思想与知识,更吸引、聚集着生产前述思想和知识的顶尖人才。

对美国稍有了解的人也许会说,波士顿敢自称“创意之城”,倚仗的是同波士顿一河之隔的剑桥城内的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的声望、资源,所以虽不能说是吹牛,却有取巧之嫌。

但深谙大学与人才管理之道的人则要追问,为什么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大学能够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同波士顿这样一座自然、政治、经济条件并不优越的城市相辅相成,在把自己锻造成全球顶尖学府的同时,赋予了整座城市创新的气质?62公关世界 \ PRWORLDPRWORLD \ 公关世界63要解答上面的问题,最好是去听听那些今天仍在源源不断被波士顿吸引而来的人们的看法。

美国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和启示_王海燕

美国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和启示_王海燕

为美国城镇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资金。

工业的发展是美国城镇化发展的直接推动力,在工业化的带动下美国一座座城市逐渐建立并得以发展。

美国早期的城镇主要集中在东北部,19世纪中期以前东北部是全国的制造业中心,该区域也集中了全国制造业的80%和城镇人口的60%。

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带动了美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深深改变了美国的动力结构,蒸汽、电力依次代替牲畜力量和水力动力成为新的动力源,进而大大拓展了工业的发展空间。

中西部潜在丰富的煤、石油以及铁、铝等矿产资源得到了开发利用,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如钢铁业、石油工业、机械制造业等得以建立和迅速发展,美国的工业化开始向中西部、西部推进。

美国内战后,中西部、西部逐渐成为全国工业化的中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国防、航天、计算机等产业的带动下,美国南部的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起来,带动南部休士顿等城市崛起。

在工业化和新兴产业的带动下,人口开始大量向中西部、西部和南部迁移,中西部、西部和南部的城镇开始兴盛。

到1910年中西部城市人口占全国城市人口比率由16%增至23%。

就整个西部而言,到1910年,城市人口总数达到4200万人,城镇化比率达到4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5.6%)。

旧金山、洛杉矶、西雅图、丹佛等西部大城市开始崛起。

(三)交通体系建设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城镇化的发展。

交通对美国城镇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每一次重要的交通发展都带动了城镇化的发展。

美国早期主要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一个重要原因是海上交通。

美国早期移民主要来自欧洲大陆,而东部是欧洲经大西洋登陆美国最近的地方,这也是东部早期发展最快的原因。

蒸汽船发明后,美国迎来了运输业的第一次革命。

美国水系发达,有密西西比河、密苏里河等诸多大河,同时也有五大淡水湖,水域广阔。

这些湖河都是分散的,由于水运成本较低而且能够运输大量的货物,美国开始开凿运河将湖河联结起来。

19世纪30年代后,美国开始大规模开凿运河,到19世纪50年代已新开凿近4000公里运河。

美国农村城市化历程及启示

美国农村城市化历程及启示
.//.01 ! 总 .22 "
! ! ! ! ! ! ! ! !"#$% &’#()*+,*#世界农业
! 编者按 "
目前 !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 面临的突出问题
是农业效益不高 " 农民增收困难 ! 这是长期积累和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囿于 农业内部很难真正解决 # 只有减少农民 ! 才能富裕农民 $ 从国际经验看 ! 加快农村城 市化是由落后农业国走向发达工业国的必由之路 ! 也是农业 % 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 研究发达国家农村城市化历程 " 特征 " 速度 " 规模 " 政策等可以 为 推 动 我 国 城 市 化 ! 促进农业 " 农村 " 农民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借鉴 $
小 % 信息和人 的 运 动 速 度 一 样 % 城 市 半 径 一 般 不 超 过
60.1;< % 否 则 就 难 以 管 理 & 64 世 纪 中 期 % 美 国 广 泛 引
进欧洲的先进 技 术 和 设 备 % 大 大 加 快 了 工 业 革 命 的 步
3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批准号 # 24456/64"
从 ?81? % ?5?5 年 平 均 每 年 迁 入 的 移 民 为 >5 万 人 # 而 同 期美国人 口 自 然 增 长 的 年 平 均 数 为 :5 万 人 # 从 欧 洲 迁 入 人 口 与 其 自 然 增 长 人 口 之 比 为 1:01A?// $ 在 这 些 国 际 移 民 中 # 工 人 占 近 1/B # 专 业 技 术 人 员 占 近 .17 # 来自英& 德& 法国的移民带来了先进的冶铁& 纺织& 炼油和其 他 工 业 部 门 的 知 识 和 技 术 # 对 正 处 于 关 键 时 期的美国 工 业 化 起 到 了 无 可 估 量 的 意 义 $ 外 来 人 口 也 是城镇人 口 增 长 的 主 要 来 源 # 外 来 人 口 中 从 事 农 业 的 只占 ?:7 左右 # 绝大部分转移到了城市 $

美国城市化的启示与思考(推荐)

美国城市化的启示与思考(推荐)

美国城市化的启示与思考(推荐)第一篇:美国城市化的启示与思考(推荐)美国城市化的启示与思考•简介: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也是世界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

尽管美国的城市化过程同美国特殊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和其他因素息息相关,但仔细考察美国城市发展的历史,认真吸取其城市化过程的经验教训,借鉴其城市建设中的一些先进的理念与做法,对加快推进我省的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及社会协调发展依然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字:美国,城市化,思考•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也是世界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

尽管美国的城市化过程同美国特殊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和其他因素息息相关,但仔细考察美国城市发展的历史,认真吸取其城市化过程的经验教训,借鉴其城市建设中的一些先进的理念与做法,对加快推进我省的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及社会协调发展依然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美国城市化的三个主要特征城市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密切相连,具有良好的互动机制。

在1870年以前,由于美国工业还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发展,基本上还处于传统的农业社会,这时的城市多是为了商品的交易而建立,城市是区域贸易中心。

1870年以后一直到1940年,美国的工业化发展迅速,铁路的建设与使用改变了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制造业、采矿业的发展不仅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吸引了大量人口向城市迁移,而且工业化也提高了农业的生产率,减轻了农业劳动的强度,解放了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为工业化的劳动力需求提供了源泉。

这一时期美国形成了大量的新城市,城市的规模也不断增大。

1940年到1970年,美国进入后工业化社会,高速公路网的建设与完善,轿车的普及与使用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新通讯方式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导致了城市的快速郊区化。

1970年以后,美国成为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信息化社会,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其主导产业,第三产业高度发达,同时,美国开始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大量的制造业转移到国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城市化的启示与思考∙简介: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也是世界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

尽管美国的城市化过程同美国特殊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和其他因素息息相关,但仔细考察美国城市发展的历史,认真吸取其城市化过程的经验教训,借鉴其城市建设中的一些先进的理念与做法,对加快推进我省的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及社会协调发展依然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字:美国,城市化,思考美国城市化的三个主要特征城市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密切相连,具有良好的互动机制。

在1870年以前,由于美国工业还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发展,基本上还处于传统的农业社会,这时的城市多是为了商品的交易而建立,城市是区域贸易中心。

1870年以后一直到1940年,美国的工业化发展迅速,铁路的建设与使用改变了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制造业、采矿业的发展不仅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吸引了大量人口向城市迁移,而且工业化也提高了农业的生产率,减轻了农业劳动的强度,解放了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为工业化的劳动力需求提供了源泉。

这一时期美国形成了大量的新城市,城市的规模也不断增大。

1940年到1970年,美国进入后工业化社会,高速公路网的建设与完善,轿车的普及与使用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新通讯方式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导致了城市的快速郊区化。

1970年以后,美国成为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信息化社会,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其主导产业,第三产业高度发达,同时,美国开始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大量的制造业转移到国外。

在美国城市化过程中,虽然外国移民,种族隔离和政府政策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是美国城市化的根本动因。

市场机制在城市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在美国,不论是政府投资城市建设还是社会投资城市建设,市场需求和效益是决定性的因素。

美国的城市规划和我国的不同,美国的城市规划没有人口和规模的限定。

最早的城市规划主要是土地使用规划,至于何时进行建设、建什么则根据市场的需求,由市场主体来选择决定。

在美国多数基础设施都是由社会投资建设的,只要城市有需求和项目有效益就有人投资建设。

现在,多数美国的城市编制有城市发展综合规划,编织这一规划的主要目的是规定城市发展的各项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方针政策。

其主要内容有土地使用规划、投资改善计划、居住社区规划、地区就业规划及专业系统规划等。

但这些规划一般不具有强制性,实际上是一个未来城市发展的计划,主要用于指导未来的城市建设。

政策、体制与制度为城市化提供了良好的制度支持。

从影响城市化的主要因素来分析,美国的土地政策、移民政策、户籍政策对美国的城市化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美国是一个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国家,土地为私人所有,可以进行买卖和出租等交易。

土地的私有制使得失去土地者和得到土地者都从土地的交易中得到了好处。

失去土地的人获得资本来到城市投资发展,得到土地的人,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些都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美国的人口管理制度也有利城市化进程。

美国的人口管理制度非常有利于人口的流动。

没有任何人为的障碍来限制或阻碍人口的流动。

这样的人口管理制度为人们职业选择、居住地选择提供了自由空间,便于形成城乡乃至于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有利于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实际上,正是美国的人口的迁移成为战后美国城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

美国城市化三点启示(一)要科学地认识城市化,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1、准确判断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阶段。

从世界城市化的实践来看,当前世界上存在着三种类型:一是同步城市化(Synchro urbanization),是指城市化的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城市与农村、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发展的水平趋于一致的城市化模式。

过度城市化)0ver urbanization),又称超前城市化,是指城市化进程和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明显超过城市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

三是滞后城市化(under urbanization),是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城市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

当前,一种普遍的观点是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即认为我国的城市化是滞后的,对应于工业化水平应该有更高的城市化水平。

其主要论点来自于国内外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的比较。

我们认为,这一观点值得推敲。

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1)中国的国情比较特殊,比较的基础,或者说基本条件不同。

世界上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都不像中国这样拥有如此多的人口,广袤而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土面积等。

如果仅仅利用这种比较就可以得出这个重要的结论,未免过于草率。

(2)统计的方法和口径不同。

我国的统计是以户籍为依据的,城市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是城市化水平,主要从事非农劳动的劳动力人口没有作为城市人口进行统计。

而国外则不同,如美国是以“标准大都市统计区”(Standard 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缩写为SMSA)来统计的,标准大都市统计区由一个拥有5万或5万人口以上的中心城市及拥有75%以上非农业劳动力的郊县组成。

这样的统计标准统计的结果当然高于我国的统计标准统计的结果。

(3)现在的工业化和以前的工业化不同。

20世纪8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新技术的发明和利用,工业化的实现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新型工业化不仅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效率、自动化程度,而且需要劳动力的数量也不断减少,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

因此,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同。

用不同时代的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进行比较缺乏科学性。

其得出的结果缺乏可信度。

(4)因制度转轨而导致一定的经济社会问题,成为进一步城市化的制约因素。

从当前城市的发展来看,尽管城市的规模近些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基础设施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总体来说,城市的发展仍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交通拥挤,污水、垃圾处理率不高;住房紧张,教育与社会福利事业不完善。

特别是就业问题,城市人口的下岗与就业问题成为了社会的焦点和难点问题,且日益突出,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之一。

现在,农村依然有大量的劳动力无法转移,如果他们都进入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工业化程度以及城市化程度能吸纳他们吗?这与城市化滞后的表现,即城市劳动力的短缺是相反的。

2、正确认识我省城市化发展。

我省的城市化水平如何呢?它处于一种什么状态?是平衡发展的还是过度的,或者是滞后的?正确认识这一问题对我们科学地制定城市化政策有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据城镇发展统计调查,到2003年底,我省总人口7164.2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429.0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7.86%;苏南地区总人口2219.4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33.67万人,占总人口的64.6%;苏中地区总人口1735.1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75.99万人,占总人口的44.7%;苏北地区总人口3210.2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19.36万人,占总人口的38.0%。

依照诺桑姆的理论,总体上看,我省城市化进程处于“加速阶段”。

但是我省城市化水平地区差别很大,苏南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基本达到了发达国家50-60年代的水平;苏中地区基本达到了1990年世界平均水平以及发展中国家2000年底平均水平;苏北地区则达到了1970年世界平均水平,比发展中国家1990年底平均水平高出3个百分点。

苏南地区、苏中地区、苏北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巨大差别决定了各地区下一阶段城市化发展的方向、方法、重点、思路与措施不同,城市在空间上的扩散、组合方式的差异。

因此,要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发展的观念,坚持分类指导,区别对待,推进全省城乡协调发展。

(二)正确把握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积极营造有利于城市化的政策环境。

1、要以工业化为基础来推进城市化。

美国的城市化过程非常明显地说明了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城市化作为非农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需要工业化来支撑,没有高度发达的工业化,人们的生活质量无法提高,城市缺乏必要的就业条件,无法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化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因此,要加速城市化进程,首先要大力推进工业化,要根据工业化的客观规律来加速工业化进程。

缺乏合理、高质量的工业化,就难以有效的促进城市化进程。

当前,要抓住进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剧,信息产业高度发展,国际制造业加快转移的有利时机,吸引国际资本,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为城市化和现代化打实基础。

2、要改革、完善规划编制管理方法。

从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的实践来看,我国城市规划管理还存在着许多与市场经济要求、与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

提高规划的水平不高,并充分发挥规划引导、指导城市发展的作用,应对现行的规划编制管理体制进行完善。

一是要按照中央提出的“五个统筹”的要求科学的编制城市发展规划;二是在编制城市发展规划中,突出产业发展规划,强化产业在城市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和支撑作用,以产业的发展来推动城市的发展;三是规划编制的内容和重点要转变。

要从重点确定开发项目转向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类资源、明确空间管制要求;从重点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功能定位转向重控制合理的环境容量和确定科学的建设标准,以促进人居环境改善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实现规划管理松紧适度,科学规范,与城市发展的规律、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良性互动,相互促进。

3、进一步研究和创造有利于城市化的体制与政策环境。

对加快城市化进程而言,最为重要的是营造以下三种政策环境:一是有利于劳动力资源合理利用的政策环境。

主要是改革人口管理办法、农村土地使用办法、劳动就业与保险制度、义务教育入学制度等,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消除人为设置在城乡、地区之间的体制与政策障碍。

使得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人口得以合理流动,使得劳动力资源能够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合理配置。

二是有利于各类资本向城市聚集的投融资环境。

改革投资审批办法,取消对社会资本进入城市公共服务领域,如城市道路,煤气、自来水供应,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公共交通等的限制,让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发展,改变城市建设资金不足,城市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的状况,使得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与市场经济的规律相一致,用市场经济的方法来建设和发展城市,更好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三是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从美国的城市发展历程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城市的生活环境对城市的发展与繁荣具有极其重要的决定作用。

(三)要正确认识城市化的机遇与挑战,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城市化的实践。

美国与世界城市化的过程表明,城市化既给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又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问题与挑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