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英国浪漫主义的自然观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的自然景观描写与意境共鸣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的自然景观描写与意境共鸣简介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是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的文学流派,以表达情感和个人体验为特点。
自然景观在许多浪漫主义诗歌中占据重要位置,它们不仅仅是背景,更是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和情感的镜像。
本文将探讨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的自然景观描写以及这些描写所激发的意境共鸣。
自然景观描写与情感表达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热衷于描述大自然的美丽、壮丽和神秘之处。
通过对山脉、河流、森林和草原等自然景观元素进行细致描绘,他们创造出了一个个美轮美奂的画面,并通过这些画面传达出强烈而深刻的情感。
例如,在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的《越野散记》中,他用精确而生动的笔触描述了湖泊、山峰和草地,表现出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安详。
这些描写不仅仅是客观的观察,更融合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情感体验,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与诗人共鸣。
自然景观描写与心灵的纯净与救赎在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自然景观描写往往与对内心纯净和救赎的渴望紧密相连。
许多诗人认为大自然是一个可以疗愈、净化内心的圣洁场所。
例如,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在《抒怀歌》中描述了一幅宏伟壮丽的自然景象,将其视为舒解痛苦和恢复内心平静的灵魂之源。
自然景观描写与审美意境共鸣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的自然景观描写常常具有审美意境,并通过这些意境引导读者进入一个超越日常现实的境界。
例如,在约翰·基茨(John Keats)的《秋天时分》中,他运用色彩与声音的描绘,表现了秋天的美丽和寂静,让读者感受到一种高尚而纯净的审美享受。
总结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的自然景观描写不仅通过具体的形象展示出大自然的壮美和神秘,更将情感、心灵和审美统一于其中。
这些描写与意境共鸣,激发读者对内心世界的思考和深入体验,并使他们能够通过诗人的笔触领略到大自然所引发的广阔而深刻的情感和心灵体验。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与代表作品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与代表作品浪漫主义是一股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兴起的文学和艺术运动,它对个人情感、自然界和历史传统等充满了强烈的热情和幻想。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在这个时期达到了巅峰,带来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作品,下面我们将探讨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以及代表作品。
特征一:对自然的崇拜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一大特征是对自然界的极度崇拜。
浪漫主义作家认为自然是对人类精神的滋养和灵感的源泉。
他们将自然界描绘成美丽、神秘和神圣的存在,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例如,威廉·华兹华斯的《抒情小诗集》中,他以优美的诗句表达了对湖泊、山景和田园风光的深深热爱。
特征二:对个体情感的追求浪漫主义文学注重个体情感的表达和追求。
作家们相信人类的内心感受比理性和客观事实更加真实和重要。
他们对个体情感的探索包括对爱情、欲望、悲伤和内心痛苦等主题的深入研究。
约翰·济慈的诗歌《秋思》中,他以细腻的语言表达了人对于逝去时光的无尽留恋和悲伤。
特征三:对历史传统的重塑浪漫主义作家对历史传统的重塑是为了反抗现存社会秩序的束缚,呼唤着人们对过去的理解和传统的重新认识。
他们通过描绘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神话传说来重新塑造历史,并通过寓言和象征的手法,表达对于社会不公和个人自由的思考。
比如,珀西·比希·雪莱的长诗《普罗米修斯解放》中,他通过描写希腊神话中的人物普罗米修斯,表达了对专制统治和奴隶制度的批判。
特征四:对神秘和超自然的追求浪漫主义文学充满了神秘、超自然和幻想的元素,作家们探索人类灵魂深处的未知领域。
他们相信人类的灵魂与宇宙和神秘力量相通,通过对神秘与超自然的冥想和表达,传递出对人生意义和宇宙秩序的思考。
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的《抒情诗集》中,他通过诗歌将人类的个体意识与宇宙的辽阔相融合,表达了对于人生和宇宙的深邃思考。
代表作品:1. 威廉·华兹华斯的《抒情小诗集》- 这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集,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神圣,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论华兹华斯的自然观
论华兹华斯的自然观华兹华斯的自然观与庄子的自然观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差异性。
统一性主要体现于对自然的观点、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思考以及自由与自然之间的必然关系。
而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他们所倡导的追求自由的方式上有所不同。
华兹华斯认为,追求自由必然要回归自然,而儿童的灵魂最接近自然,所以儿童是回归自然的媒介。
而庄子认为,追求自由的重点在于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的道法自然。
标签:华兹华斯;庄子;自然观一、华兹华斯的自然观华兹华斯是19世纪英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以接近自然著称,他甚至被人称为“大自然的诗人”。
华兹华斯一生创作了无数诗篇,而在他创作诗篇的同时,他不仅借助着诗歌的形式,不断讴歌和赞扬着大自然的美妙,更是借助着诗歌的形式抒发着自己内心的自由。
自然观是华兹华斯创作的思想核心,所以他的诗篇无一不体现出他的自然观。
华兹华斯曾在年轻时两次去法国,而当时正赶上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年轻气盛的他对法国大革命深表同情和向往,可是后来回国之后,局势剧变,这使得他对法国大革命的态度逐渐转变,慢慢地他对法国大革命表现出保守的态度。
在他对法国大革命的热情逐渐退却之后,他寄身于湖区,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试图在大自然中寻找到慰藉。
他在大自然之中感受到大自然无限的美妙,他用诗歌来讴歌和赞美大自然,不仅如此,他更是在诗歌中来体现自己的思想,他不断地探讨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自然中寻找生命的真谛。
他所生存的时代动荡不安,那时西方工业兴起,物质产业飞速提升,可是就是在这样的时代里,人性却逐渐被摧毁。
面对残酷的现实,他开始深度思考生活的真谛、人生的意义。
在思考当中,他脑海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回归自然”的理念。
在他的诗中,人类和大自然是以对照的关系出现的,用大自然的纯洁来衬托人类社会的污浊,用大自然的甘美来衬托人生的苦涩。
的确,相对大自然的宁静,人类社会充满了嘈杂和喧嚣,华兹华斯在这样的时代里,他看清了人性正在一点一点被摧毁,他想拯救人们被摧毁的人性,于是,他提出了自然是具有生命的有机整体,在自然中人性可以得到救赎。
略谈英国浪漫主义代表诗人的生态和谐观
略谈英国浪漫主义代表诗人的生态和谐观
浪漫主义代表诗人的生态和谐观,主要表现在他们的诗歌中。
其中,华兹华斯的《自然》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首诗歌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也渲染了它的力量,在这首诗中,华兹华斯把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描述得淋漓尽致。
他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探索、敬畏与热爱,也反映出其对自然的认可,同时他也把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表达得很深刻。
另外,拜伦的《秋日登山记》也描绘了自然环境的美丽,他在诗中把自然环境描述得淋漓尽致,他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他认为“大自然是一个神圣的宇宙”,他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有机的关系,人应该尊重自然,理解自然,共同携手保护生态环境。
雪莱的诗作中也有关于生态和谐的思想,他的诗作《自然》中,他把大自然描绘得淋漓尽致,他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他认为人应该尊重自然,同时也要和自然和谐相处,他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描述得淋漓尽致,把生态和谐观融入到他的诗作中。
总之,英国浪漫主义代表诗人的诗歌中,都体现出生态和谐观,他们的诗歌表达的是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他们认为人应该尊重自然,同时也要和自然和谐相处,以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
这些诗歌也为后人提供了一种思考,即人与自然
的和谐关系是保护环境的关键,只有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才能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
试析英国浪漫主义的自然观
试析英国浪漫主义的自然观英国浪漫主义是19世纪兴起于英国的一种文艺运动,旨在反对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械化社会及其对人的追求的物质主义的思想。
而在浪漫主义文学中,自然和人的关系成为了文学作品的主要题材。
本文将探讨英国浪漫主义中的自然观和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
自然观浪漫主义的自然观认为,自然是一个鲜活而独立的存在,是人类无法理解的神秘力量,它不仅是一种物质现实,更是一种心灵现实。
同时,浪漫主义者们也认为,自然是一个多样性的世界,每一种生物和环境都有它的价值。
浪漫主义的自然观有别于启蒙运动的“自然”观。
启蒙主义认为,人可以通过科学理性地探究自然,去认识和改变自然。
而在浪漫主义主义看来,自然是不能被掌控的,是需要尊重和珍视的。
浪漫主义者发现,当工业化生产终日为经济利益而“摧毁”自然时,人们痛苦地发现自然和人难以和谐共存。
自然与人的关系英国浪漫主义者认为,自然是伟大的创造力量,人类需要发掘自然的力量,去认识自己并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种关系建立在浪漫主义者对自然的尊敬和敬畏之上。
在诗歌和散文中,人类和自然相互依存,情感相联,一切都有生命,有灵魂。
浪漫主义者认为,只有通过自然,人们可以找到真正的自我。
自然是他们从不同度中真正感受到生命的源泉,是他们的心灵家园。
浪漫主义者用自然的意象和诗歌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哲学观点和文化思想等。
浪漫主义的自然观也来源于该时期对人类和自然的古老神话和传说的研究。
浪漫主义的诗人们将这些神话和传说反思到现实中,同时也借鉴了古希腊的美学。
他们认为,自然和人之间的关系应该令人留恋,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自然的象征意义在英国浪漫主义者看来,自然是具有象征意义的。
他们利用自然意象来表达他们的艺术观点和观念。
比如,夜晚的星空、天空和地球的不断变化的呼吸,都是浪漫主义者描绘生活的情感表达。
通俗地讲,自然的意象代表了喜剧、悲剧、勇气、悲伤、趣味和奇怪的生命,就像一种奇妙的魔法。
浪漫主义者们也喜欢用动物和植物的意象来表达人的情感和观点。
试析英国浪漫主义的自然观
试析英国浪漫主义的自然观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华兹华斯的诗作,试图从认知方式的角度研究英国浪漫主义,我们认为浪漫主义有其审美追求,更重要的是,英国浪漫主义作为一场认知方式革命,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
关键词:认知革命;浪漫主义;自然Abstract: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poems by William Wordsworth, in order to reveal the significance of Romanticism in England. We suggest that the English Romanticism movement have its philosophical and epistemological implications besides its aesthetic value.Key words:revolution in epistemology; romanticism;nature对于英国浪漫主义时期诗作的分析,我国学者有的从其发端和源流进行研究(刘保安,2003)等,有的从其审美取向进行探讨(张婷,2004),还有的从浪漫主义与生态批评的关系入手进行梳理 (蓝仁哲,2003)。
本文拟从英国浪漫主义的哲学背景开始,通过分析其代表人物华兹华斯的诗歌,论证浪漫主义不仅仅是文化艺术运动,更是一场认知方式的革命。
浪漫主义首先在德国发端,然后在英国产生。
随着新古典主义的衰退,美国及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在欧洲大陆和美洲,新思想产生了。
与新古典主义截然相反,它不再讲究秩序、逻辑、感情的含蓄、平衡、科学和理性。
在这种新思想的作用下,人们开始重新认识理性和情感、个性和自然。
关于浪漫主义,有人曾给过这样的诠注:爱情战胜了死亡,感情统治了生命和思维,人的意志力超越了逻辑和理性,这就是十八中叶到十九世纪中叶的文化哲学。
这段时间内,这种文化哲学席卷了欧洲,囊括了美洲,涵盖了艺术的方方面面:文学、绘画、雕塑、音乐、戏剧等(Baudelaire,1917)。
华兹华斯与谢灵运自然观解读
华兹华斯与谢灵运自然观解读
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和谢灵运(Samuel Taylor Coleridge)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他们的自然观体现了浪漫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强调自然的美、神性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华兹华斯的自然观表现在他的诗歌中,特别是他的代表作《抒情颂》,他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力量,并认为大自然是至高无上的力量和灵感的源泉。
他的诗歌中经常描述山川湖泊的景色,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谢灵运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崇拜和敬畏。
他在诗集《抒情调》中描述了大自然的神秘和奇迹,将自然与人类的情感和精神相融合,强调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华兹华斯和谢灵运的自然观均强调人与自然的亲近和和谐。
他们认为人类与自然的联系应该是平等的、和谐的,而不是人类征服和剥削自然的关系。
他们通过诗歌将自然与人类的情感和精神相结合,强调了大自然对人类内心的启示和滋养。
总体来说,华兹华斯和谢灵运的自然观强调了大自然的美、神性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他们的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强调了人与自然的亲近和和谐关系。
他们的自然观体现了浪漫主义对于情感、想象力和精神的追求,对后世浪漫主义文学和自然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分析华兹华斯的自然观
2952017年1月下半月刊一、华兹华斯的地位华兹华斯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他因为关注自然、歌颂自然而被誉为“自然的诗人”。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英国文学史上的重大事件——1798年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发表诗集《抒情歌谣集》,它标志着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端。
在《抒情歌谣集》第二版的序言中,华兹华斯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创作意图和美学思想。
他指出:“我通常都选择微贱的田园生活作题材。
因为在这种生活里.人们心中主要的热情找到了更好的土壤…因为在这种生活里,人们的热情是与自然的美而永久的形式合而为一的”。
“好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华兹华斯的这些理论见解在当时是新颖而独到的.《抒情歌谣集》第二版序言因此成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书。
二、华兹华斯的自然观从华兹华斯的观点来看,大自然不仅是由水、花、树、山谷等构成的景观,更是一种充满了巨大能量的精神力量。
自然不仅是一种物质存在,也是精神的存在。
每一个自然物体都具有道德或精神生命。
他们有亲和力,可以做人类的伙伴,可以与人沟通。
华兹华斯认为,他关注自然的目标是拯救人类。
他认为,人类想要从资本工业文明带来的灾难性的结果中存活下来,除了贴近自然、回归自然以外别无他法。
因此,他认为回归自然不是一种逃避或休闲,而是一种救赎。
华兹华斯诗学理论的核心是自然观。
伊波利特·丹纳说:“华兹华斯见了一株绿树,便生枯荣之念;见了一朵行云。
便悟到人世的浮沉。
”华兹华斯的一系列关于世界的哲学思想都产生于用诗歌的形式讴歌和赞美自然的过程。
华兹华斯独特的自然观使他不同于西方浪漫主义时期的其他诗人和哲学家。
在华兹华斯的诗学中,上帝、自然和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他写道:“我们的出生不过是沉睡和遗忘和我们同时升起的灵魂,我们的生命之星 它曾另有一个背景 来自遥远的地方 不在彻底的忘却中 不是完全的赤裸着 而是从上帝--我们的家园那里循着天国的云彩降临。
”华兹华斯认为人是带着上帝的祝福降生到人间的。
华兹华斯浪漫主义自然观解读
华兹华斯浪漫主义自然观解读摘要: 作为英国湖畔派诗人的领袖人物,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主要奠基人, 华兹华斯开创了英国文学的浪漫主义时代。
他以饱蘸感情的诗笔讴歌大自然, 咏赞自然界的光景声色对人类心灵的影响, 被雪莱誉为讴歌自然的诗人。
笔者试图从华兹华斯的几首有代表性的诗作入手, 分析解读诗人的浪漫主义自然观, 揭示这一自然观对英美浪漫主义作家的影响。
关键词: 华兹华斯; 浪漫主义; 大自然1798 年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合著出版了诗集!抒情歌谣集∀, 这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它标志着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蓬勃兴起。
两年之后, 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第二版序言中系统地阐明了他的创作意图和美学思想,指出: 我通常都选择微贱的田园生活作题材, 因为在这种生活里, 人们心中主要的热情找到了更好的土壤# #因为在这种生活里, 人们的热情是与自然的美而永久的形式合而为一的∃1%( P42) ,他( 诗人) 以为人与自然根本互相适应, 人的心灵能映照出自然界中最美最有趣味的东西。
因此, 诗人被他在全部探索过程中的这种快感所激发, 他和普遍的自然交谈着, 怀着一种喜爱∃1%( P51) , 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它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1% ( P54) 华兹华斯的这些理论见解在当时是新颖而独到的。
!抒情歌谣集∀第二版序言因此成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书。
华兹华斯出生在英格兰北部小城考克茅斯,早年就读于风景胜地湖区的霍克斯黑德学校,从小与农家子弟为伍, 徜徉在秀丽的湖光山色之中, 并终身定居于田园乡野, 深受大自然陶冶。
正如他在!丁登寺∀中所言, 他是大自然的崇拜者。
1796 年至1807 年是华兹华斯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 在这伟大的十年里, 他把他的诗歌理论贯穿于创作实践中, 写出了许多石破天惊的作品, 开创了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代诗风。
然而在这伟大的十年之前, 诗人却经历了一次精神危机。
1787 年至1791 年间, 华兹华斯曾两度去法国,对法国革命充满同情, 并且还爱上了一位法国姑娘, 然而这段恋情遭到了亲属的反对, 1792 年华兹华斯回到英国。
自然之子——论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自然观
自然 之子
论 1世 纪英 国浪漫主义诗人 的 自然观 9
梁黎 四川广播 电视 大 学教 学处文 法教研 室 ,四川 成都 6 0 7 10 3
摘要 :在 英国文学引人 注 目的1世 纪,这 个 国家最优秀的诗人 身上都渗透着浓厚的 自然主 义气息。 9
关 键 词 : 1世 纪 ;华 兹 华 斯 ; 雪 莱 ; 拜伦 ; 自然 观 9
“ 一见彩虹高悬天上 , 我
英 国人 另 一个 与 自然 主 义相 吻合 的气 质பைடு நூலகம்,是人 们 对 动
这颗 心 便欢 跳 不 止 :
物 的喜 爱和对动物 世界的熟 悉。 因此 ,我们可 以理解何 以在 英 国文 学这 段 引人 注 目的时 期 ,在 这个 国家 最优 秀 的诗 人 身上 ,渗透着浓厚 的 自然 主义气息 。 自然主义转 移到社会 领 域 ,就 变得具有革 命性 了。虽然 ,对 于土地 的热 爱 ,敢 于面
l世纪 的英国文学 ,渗透着 生机勃勃 的 自然主义 。英 国 9 这位 以 唤醒 对 于大 自然感 受 和 印象 的意识 为 己任 的诗 诗 人全部都是 大 自然 的观 察者 、爱好 者和崇拜 者 。究其 内在 人 ,他的灵魂 能够 不为任何 实务活动所 打扰 ,而在 自然美 中 的原 因 ,是各种 非常显著 的和几乎普 遍存在 的英国气质所 造 汲 取 营 养 维 持 生 命 。 成 的。英 国人挚爱 乡村和 大海 。这个 时候的几 乎全部诗人 , 华 兹华 斯 的 自然 观表 现在 对诗 的题 材 的选 择上 。他 曾 不 是乡下人就 是水手 。英 国的诗之女 神从远古 以来就是 乡间 指 出 ,在弥尔顿 和汤姆森 的那个时代 , 国文学 中几乎没有 英 别 墅和农庄 的常客 。英 国人还是一种 水陆两栖 动物 ,对 于英 出现过 一个有独创 性 的大 自然的形象或 者对大 自然 进行崭新 国人来说 ,大海 一向是 自由的伟大象征。华兹华斯曾感叹 : 的描绘 。他所谓 的 “ 自然 ”是指与城 市相对 的乡村 。华兹 大 华斯 曾经度过不 寻常的 田园牧歌式 的舒适 生活 ,他认 为在这
评述欧美浪漫主义文学中的大自然
评述欧美浪漫主义文学中的大自然18世纪末,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急剧过渡,上升的资产阶级与没落的封建贵族进行了激烈的、反复的搏斗,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孕育出了19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流思潮——浪漫主义文学。
在资本主义逐渐兴起的浪潮下,社会生活、社会关系也都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时代洪流下产生的浪漫主义此时无疑起到了稳定社会,启迪心智的作用。
从根本上说,浪漫主义作家都不满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他们都具有愤世嫉俗和向往大自然的倾向,幻想回到人类社会最原始的生存状态下,利用自然的宁静来治疗工业文明带来的心灵创伤。
在浪漫主义漫延欧洲大陆时,英国无疑成了浪漫主义文学最典型的代表,成就最高、影响最大。
其中,最具影响力要数真正开创浪漫主义潮流的“湖畔派”三大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湖畔派”诗人从起初歌颂法国大革命到产生的抵触情绪,蛰居到英国西北湖区,寄情山水,缅怀中世纪和宗法式农村生活。
虽然,同为湖畔诗人,都以歌颂大自然为诗歌题材,但其风格却各有不同,其中最具有比较性的便是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这对曾一起出版过英国浪漫主义奠基作《抒情歌谣集》的密友。
华兹华斯之所以选择以自然作为自己的诗歌题材,是有其自身的生活环境和复杂的哲学思想背景的。
华兹华斯出生在英国坎伯兰郡的考克茅斯,这地方位于英格兰西北角的湖区内,以星罗棋布的湖泊和秀丽的山色而闻名。
奇秀的湖光山色深深的影响了华兹华斯对于自然形象的想象和喜爱。
而随后在豪克斯海德的求学经历更进一步滋养了他在自然中嬉戏游荡之情。
除此之外,他也亲身经历了法国大革命的全程,曾在法国革命急流中生活了一年多,目睹了大革命的残酷、暴力,这些都是导致了他寄情于自然原因。
同样,柯勒律治也有其复杂的人生经历,幼时倍受父母喜爱的柯勒律治在七岁时由于亲人的逝去而使性情变得优郁、孤僻。
在孤儿学读书期间 ,柯勒律治只有从大量的古典作品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此时他对哲学思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也培养了他的思辨能力。
英国文学中的浪漫派文化理念研究
英国文学中的浪漫派文化理念研究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文学出现了一股浪漫派潮流,这是一种反传统的文化倾向,与人文主义和启蒙运动形成鲜明的对照。
浪漫主义的诞生并不是孤立的现象,它是许多社会、文化和政治因素综合起来的结果,这种文化理念贯穿了许多英国文学巨匠的创作。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出发,来探讨英国文学中的浪漫派文化理念,包括文学风格、自然观念、个体主义和反传统主义等。
一、文学风格浪漫派文学风格主要是反对近代主义的,由此形成了一种诗意的文学风格,倡导自然和情感的表达。
这种文学特点最典型的表现就是爱默生在《自然》一文中提到的,“浪漫主义的目的在于捕捉和表达内心感受的瞬间,表达内在的直觉和创造力。
”浪漫主义文学中的诗人们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把外部世界转化为内在世界的感受,描绘出浪漫主义的情怀和情绪。
例如,拜伦(Byron)的诗《柏拉图》中的一句:“伟大的思想是孤独的。
”,这句话表达了孤独和思想是完全相似的两个元素。
雪莱(Shelley)的著名诗《西风颂》中就有这样的一句:“如果决定了,我们一起割下一个花圃里最后的一朵玫瑰,就是山野的最后花开,就是我们的最后一天。
”这句话所表现的是自然和人共存亡的关系,在这种理念下人们体验生命,感到自然和世界中的神秘和美丽。
浪漫主义文学的诗意性还表现在描写舞台人物和世界的表现中。
这种文学风格下情感的表达和意境的描绘被放在第一位,诗人将自己的思想和人性的矛盾融入到自然和精神世界中,表达对社会现状的反思、对民族良知的渴望和对世界神奇的依恋。
二、自然观念对自然的崇敬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
浪漫主义诗歌强调用心具体地把一切创造性的感觉展现出来。
用自然的方式观察世界,借助自然来表现写作思想,使得自然和文化一起成为灵感源泉。
浪漫主义诗人对于自然的崇敬是从自然的力量中得到启示,追随自然的法则,通过自然来观察社会和文化事物。
他们认为自然无声的法则和它的造化是值得人们尊荣和崇拜的。
英美浪漫主义文学中的自然美与情感表达
英美浪漫主义文学中的自然美与情感表达英美浪漫主义文学是19世纪初期兴起的一种文学运动,它强调个人情感、自然美和对超自然力量的追求。
这种文学流派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并通过情感表达来传达内心情感。
本文将探讨英美浪漫主义文学中自然美与情感表达的相互关系。
浪漫主义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几乎成为他们作品的常态。
他们把自然描绘成一个神秘、壮丽而不可捉摸的存在。
他们相信自然是不可改变的,它是恒久不变的力量。
在英美浪漫主义文学中,自然被描述成传递和引发情感的力量。
例如,浪漫主义诗人华滋和华兹华斯都将自然描绘成一个超越平凡的、灵性的存在,他们通过自然景色来表达内心的喜悦和痛苦。
在英美浪漫主义文学中,自然景色往往用来联想和表达人类情感。
例如,华兹华斯在他的诗歌中经常使用自然图像来表达对爱情的思考。
他的诗歌《悼念赫尔维柳斯夫人》中,自然景色所包含的浪漫和哀伤的情感为读者带来了深思。
浪漫主义文学中的情感表达也经常通过自然景色来实现。
自然景色象征着诗人或主人公的内心情感,通过与自然的融合,诗人表达了个人情感的复杂性。
浪漫主义者相信,自然是唯一能真实表达人类情感的存在。
例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通过描述大自然的美丽来表达内心的痛苦和孤独。
浪漫主义文学还强调了对自然的追求和寻求心灵的和谐。
在面对现代社会的冷漠和各种社会问题时,浪漫主义者将自然视为人类灵魂的庇护所。
通过与自然接触和沉浸,人们可以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例如,英国诗人珀西雪·雪莱在他的诗歌《西风颂》中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他通过与自然融为一体来寻求人类的心灵平静。
尽管英美浪漫主义文学中自然美与情感表达之间有许多相互关联,但它们并不总是和谐共存的。
浪漫主义者常常强调个人情感的独特性和独立性,这与大自然的客观存在形成一种对立。
有时,浪漫主义作家会将自然美描述为威力无穷的力量,消解人类情感的独立性。
尽管如此,他们的作品仍然传递出一种对自然之美的敬畏和赞美。
从“自然”与“自我”关系看英国浪漫派自然观
考察发现浪漫派作家自然与自我关系表现出三种模式:自然占 主导地位的“自我被自然吸收式”、自我占主导地位的“自然 被自我吞并式”以及相对特殊的“自然与自我表象分离式”。 这三类自然观分别以华兹华斯、拜伦与济慈为典型代表。
以自然与自我关系为切入点对英国浪漫派自然观展开的纵向考 察也揭示了英国浪漫派自然观的发展变迁。文中三类自然观在 浪漫主义作品中的表现各异,而且同一类型的自然观在作品中可 能有不同的表现。
影响浪漫主义自然观形成的因素复杂,包括独特的人生经历、诗 学观以及宗教信仰等,这些因素于自然观形成的作用也因人而异。 这种基于自然与自我关系分类考察的解读直面浪漫派自然观的 争论并发出自己的声音,即浪漫主义派的自我已与自然相融合, 只是融合的方式不同。
这种解读即有助于辨析英国浪漫派内部自然观差异,帮助我们清 晰地了解英国浪漫派自然观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我们了解浪漫 派的自然观总体面貌。
从“自然”与“自我”关系看英国浪 漫派自然观
疼国浪漫派革新了古典主义的机械自然观,打破了自然与自我二 元对立的关系。关于这种全新的自然观,有学者认为在浪漫主义 者那里,自我己与自然相融合;也有批评认为由于浪漫派强烈自 我意识的阻碍,自然与自我之间存在隔阂。
英国浪漫派作家众多,对自然的看法各异,要逐一探究其自然观 实属不易。从自然与自我的关系入手,却可以将浪漫派作家的自 然观进行分类。
从华兹华斯的诗歌探析其自然观
从华兹华斯的诗歌探析其自然观摘要华兹华斯是英国19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享有“自然诗人”的美誉。
他热爱自然、崇尚自然,在诗歌界首次将自然作为与人类并列共生的审美对象,创作出大量歌颂自然风光、呼吁回归自然、笔调清新质朴、充满哲理沉思的诗篇,彰显出其独特而深刻的自然观。
本文从华兹华斯自然观形成的历史背景入手,全面概括了该自然观的典型特征,并结合华兹华斯的诗歌,深入探讨了该自然观对其创作的影响及在诗歌中的体现。
关键词:威廉·华兹华斯诗歌自然观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的主要奠基人,“湖畔派诗人”的杰出代表,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仅次于莎士比亚和弥尔顿。
华兹华斯一改18世纪用诗歌描写贵族生活的传统,将目光转向美丽的自然风光,以清新质朴的语言为诗歌开创了一片崭新而广阔的天地,实现了诗歌的口语化和大众化。
他寄情于山水,赞美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歌颂清静灵秀的自然美景,倡导尊重自然、感激自然、回归自然,通过诗歌创作将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引入人们的视野,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华兹华斯自然观的形成首先,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是华兹华斯自然观形成的根本原因。
18世纪末期,西方社会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达到高潮,法国大革命、英国工业革命等相继爆发,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思想深入人心。
华兹华斯此时正值青年时期,他对人性充满了美好的愿望,对未来充满了热忱的希望,便以满腔热情投身到法国大革命中。
然而,法国大革命失败、拿破仑称帝使他的愿望成为泡影,英国社会的混乱和政治的黑暗使他对人性有了新的认识,随后欧洲各国封建贵族对革命运动的残酷镇压则使他的希望彻底熄灭。
相比之下,永恒不变的自然则绽放出理性、神性和人性的光辉。
于是,华兹华斯逐步将目光从“人的世界”转向“自然的世界”,并怀着一颗虔诚的心灵从自然中探寻拯救人类灵魂的神秘力量。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的自然取向--与比较赏析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的自然取向--与比较赏析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的自然取向强调人类和自然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人类从自然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感。
美国诗人纳撒尼尔·查士丁尼便是这类诗歌中所表达的最深刻的思想之一。
他把人类融入自然中,而不是与它分离,其诗歌带有强烈的人性景观,对自然有着充满热爱与尊重的态度。
其诗歌既有清新的自然景观,又有催人深思的意境,使人们拥抱大自然的美好,从中获得精神的满足。
美国浪漫派诗人布朗·威尔斯,把自然与灵魂的联系描绘得更深入,他的诗歌表达了尊重大自然的意象,强调对自然的崇拜,并表明大自然的能量及其丰富的灵性本质。
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不可言喻的大自然”中,他描写了大自然及其景观给予了人们灵性增长和精神觉醒的影响力。
他歌颂了大自然的伟大:“伟大自然力在我心坎,只有在这里才懂得生活有多么美妙。
”他为大自然所有美丽与神奇表示着赞叹,同时也提醒人们多思考自我与自然的连接,以及如何以一颗感恩的心感受这种美丽。
因此,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自然取向强调了人与自然的联系,并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的尊敬与热爱。
浪漫主义诗不仅展示出丰富多彩的自然风景,更激发出人们对深入思考自然与人类之间内在联系的驱动力,从而使人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英国两代浪漫主义诗人自然观之异同
英国两代浪漫主义诗人自然观之异同热爱自然、讴歌自然是浪漫主义的显著特点之一。
但浪漫主义内容广博、思想复杂,它只是一种文学思潮,而不是一个狭隘的相同麾纛的派别。
浪漫主义素来有消极、积极或曰反动与革命之分,但本文不使用这些有失偏颇的字眼。
尽管如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浪漫主义确实有至少两种派别,它们在政治主张、人生哲学、审美趣味、艺术创作上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英国的浪漫主义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在十九世纪最初的几十年里,先后出现了两代引人注目的浪漫派诗人。
较早的一代以华兹华斯、柯勒律治为代表,亦即湖畔派。
第二代以拜伦、雪莱为代表。
下面,单就这两派的自然观(分别以华兹华斯和拜伦为主要代表)作些比较。
华兹华斯和拜伦都是英国人,相同的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使他们不可避免地具有某种共同特质,且互相影响。
“对英国的气质追本溯源,它们全都可以归结到一个明显的本源上,即生气勃勃的自然主义。
”1英国的这种自然主义首先表现为对乡村和大海的热爱,其次是诗人们以高级动物的喜爱以及他们以一般动物世界的熟悉。
青年时代的拜伦身边可说是有一座完整的动物园。
再就是,个人的独立性是英国人的突出特质。
“这个岛国上的人,每个人自己就是一个岛。
”2诗人们都崇尚自由,向往自在的生活。
但就是这有着许多共同特点的自然主义,又可分为两大基本类型。
华兹华斯是一类特性的代表,拜伦则是另一类典型。
就生活经历、描写对象而言,他们的诗风具有明显的不同。
华兹华斯出身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接受过高等教育,接受过别人赠送的财富,继承了家里的一份遗产,做着一份闲差,终生养尊处优,八十周岁寿终正寝。
从这样恬静从容、无忧无虑的经历中找不出任何一类引起激情的机缘。
华兹华斯曾经谈到:“我通常都选择微贱的田园生活作题材”,“我给这些诗定下的主要目的是,选择普通生活里的事件和情境,尽可能通篇都选用人们真正用的语言来叙述和描绘它们,同时又给它们以想象力的色泽,使得平常的东西能以不寻常的方式出现于心灵之前。
欧洲浪漫主义情感与自然的追求
欧洲浪漫主义情感与自然的追求浪漫主义是19世纪初期兴起的一种文化和艺术运动,其核心理念是强调个体情感的表达与追求。
在欧洲的浪漫主义中,自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主题,并与情感相互交织,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本文将探讨欧洲浪漫主义情感与自然的追求,并分析其在文学、绘画以及音乐等艺术领域的表现形式。
一、自然的浪漫主义表达浪漫主义强调个体情感和内心体验的真实性,而自然则被视作最能唤起情感共鸣的力量之一。
在欧洲浪漫主义中,自然以其广阔辽远的面貌,成为情感寄托的源泉。
艺术家们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自然的向往。
比如,英国大诗人拜伦描述的壮丽山川、德国画家卡尔·弗里德里希创作的寂静而宏大的景色,都是浪漫主义情感在自然中的映射。
二、情感与自然的交织浪漫主义情感强调内心的狂放和丰盈,而自然作为一个与人类情感息息相关的存在,提供了情感表达的载体。
欧洲浪漫主义诗人们在写作中常常借助自然中的景物和元素,来表达他们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例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沃兹华斯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渲染出他心中希望与人类和谐共处的愿景。
因此,自然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背景或题材,而是情感和思想的寄托。
三、文学的浪漫主义情感与自然表达在文学领域,浪漫主义情感与自然的追求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在浪漫主义诗歌中,自然成为了情感融汇的源泉和意象的富矿。
浪漫主义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表达了他们对美和自由的追求,同时也探索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
例如,德国浪漫主义诗人歌德在他的作品《浪漫之心》中,以飞花、流水、星辰等自然元素为表达工具,传递出对浪漫主义情感和自然的向往与追求。
四、绘画中的浪漫主义情感与自然表现绘画是浪漫主义情感与自然追求的另一种重要方式。
自然景色被画家们视为表达情感和抒发内心情绪的最佳载体。
德国浪漫主义画家卡尔·弗里德里希以其多幅寂静而宏大的自然风景画而著名。
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孤独的人物与辽阔的大自然相互对应,绘制出一种独具深情的浪漫感受。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的自然与人类关系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的自然与人类关系1. 引言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是18至19世纪期间兴起的一种文学运动,其以强调个人内心体验和对自然的热爱为特点。
这些诗人们对自然与人类关系有着深入的思考和表达,并将其反映在他们的作品中。
本文将探讨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自然与人类关系的不同方面。
2. 自然的美和力量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强调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力量,这使得人类感到敬畏和无限的魅力。
例如,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在他的《抒情小径》中描述了湖泊、山脉和花朵,以唤起读者对大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3. 自然与灵魂的联系浪漫主义诗人们相信大自然与人类灵魂有着紧密联系。
他们认为通过与自然接触,可以重建内心平衡,并重新发现真实的自我。
例如,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在他的作品《古怪瘋癲》中提到,自然是灵魂的镜像,并能唤起人们对内在力量和美的思考。
4. 自然与人类的和谐浪漫主义诗歌强调了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和谐关系。
诗人们认为,通过保护大自然并与其共存,人类可以实现精神上的成长和幸福。
例如,约翰·凯茵斯(John Keats)在他的《杜鹃》中描述了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共生关系。
5. 自然与人类的反抗浪漫主义诗歌也探讨了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冲突和对抗。
有时候,人类通过剥削自然资源或改变环境来寻求个人利益,这导致了与自然界的冲突。
例如,珍·奥斯丁(Jane Austen)在她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中描述了当时社会阶级体系对土地控制所造成的冲突。
6. 结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描绘了自然与人类之间复杂而多样的关系。
诗人们通过描述自然的美和力量、强调与灵魂的联系、追求自然与人类的和谐以及探讨冲突与对抗,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类内在世界的觉醒。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也对我们理解和体验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深刻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英国浪漫主义的自然观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华兹华斯的诗作,试图从认知方式的角度研究英国浪漫主义,我们认为浪漫主义有其审美追求,更重要的是,英国浪漫主义作为一场认知方式革命,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
关键词:认知革命;浪漫主义;自然
Abstract: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poems by William Wordsworth, in order to reveal the significance of Romanticism in England. We suggest that the English Romanticism movement have its philosophical and epistemological implications besides its aesthetic value.
Key words:revolution in epistemology; romanticism;nature
对于英国浪漫主义时期诗作的分析,我国学者有的从其发端和源流进行研究(刘保安,2003)等,有的从其审美取向进行探讨(张婷,2004),还有的从浪漫主义与生态批评的关系入手进行梳理(蓝仁哲,2003)。
本文拟从英国浪漫主义的哲学背景开始,通过分析其代表人物华兹华斯的诗歌,论证浪漫主义不仅仅是文化艺术运动,更是一场认知方式的革命。
浪漫主义首先在德国发端,然后在英国产生。
随着新古典主义的衰退,美国及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在欧洲大陆和美洲,新思想产生了。
与新古典主义截然相反,它不再讲究秩序、逻辑、感情的含蓄、平衡、科学和理性。
在这种新思想的作用下,人们开始重新认识理性和情感、个性和自然。
关于浪漫主义,有人曾给过这样的诠注:
爱情战胜了死亡,感情统治了生命和思维,人的意志力超越了逻辑和理性,这就是十八中叶到十九世纪中叶的文化哲学。
这段时间内,这种文化哲学席卷了欧洲,囊括了美洲,涵盖了艺术的方方面面:文学、绘画、雕塑、音乐、戏剧等(Baudelaire,1917)。
英国作为浪漫主义较早的发端地之一,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代表人物有诗人雪莱、华兹华斯、济慈、拜伦等。
本文以浪漫主义诗歌为主,简要分析英国浪漫主义的自然观。
首先,以华兹华斯为代表的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家们认为,人只有通过自己的体验才能领略自然,获得真理,得到灵魂的滋养。
当人独自处于自然之中时,他与自然的交流不是书本里的教条,而是活生生的感官体验,他和自然通过自己的感官、情感来交流。
这里强调人通过自己的感官来欣赏和理解自然。
浪漫主义文学家通过抬高自然的地位,尤其是自然对于人的审美、健全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来针砭人们对知识和权威的盲目崇拜,对理性的盲目迷信。
这一点在其诗作The Tables Turned中有表现,“起来! 朋友,把书本扔掉,不然你定会背驼腰弓”,开篇就要读者把书扔掉,作为一般读者我们能够领会作者实际上要我们抛弃对知识的盲目迷信和对权威的崇拜。
到了“太阳在山头伫立,露出清新柔和的光泽”,作者引入了感性的内容,运用种种意象来传达他的思想:人们通过自然交融互动,能够领会深刻的东西,能够得到健康的身心。
华兹华斯在临近结尾的部分写道:
……
理智的掺杂,
只能扭曲事物完美的形体
解剖无异于谋杀。
(孙有中译)
通过这组诗句,华兹华斯将自己的立场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浪漫主义者们反对将一些置于分析的解剖刀下,他们认为,被解剖并不等于被认识,而且单纯分析并不能揭示事物,事物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接近和理解自然的最好途径不是“艺术和科学”,需要且仅需要带上我们的“心”,这里的“心”是指人性的感性方面。
其次,英国浪漫主义的自然观的方面是他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
在浪漫主义者的诗作里,他们往往是通过自己的感官去感受自然,在他们看来,自然是主体之外的存在。
人的想象力可以自由地驰骋,但这个前提是自然独立于主体,是主体认识的对象,人还是把自然给对象
化了。
自然是什么样子,取决于它怎样作用于我,或者我怎样改变了它。
这些都带着康德的影子:人的心灵不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是和外在的自然世界截然分开的;人对可知世界的认识就是他的先验知识与对自然的感觉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小编淘小巧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