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过程中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困境与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
提前考试大作业
学习中心:崇安职校
课程名称:社区概论
题目:城市化过程中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困境与挑战
专业:行政管理
批次、层次: 200803 高起专
学生姓名:吴强
学号:908312883 身份证号码: 341127************ 提交时间: 2009年11月5日
城市化过程中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困境与挑战
吴强
行政管理200803 高起专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迅速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怀着改善生活的强烈愿望与对城市生活的美好向往冲破户籍制度的束缚,不顾流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障碍,义无反顾德、源源不断地涌入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人口流动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以本人所在的江苏省无锡市为例,据人民网苏南频道无锡2009年10月26日报道:截至目前,无锡市流动人口已超过230万。人口流动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流动人口要想融入当地社会,却面临非常大的困境和挑战。
(一)经济因素导致流动人口难以融入当地社会。
流动人口由于大多文化素质较低、技术单一,从就业范围来看,他们主要从事建筑、零售、餐饮、家政、制造等城市人不愿问津的脏、苦、累、差的工作,工资收入普遍较低,加之在民工管理中诸多不合理费用的征收,使他们的实际收入与支出常出现负值。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在造就巨大城乡差距的同时,也衍生了城市人天然的优越感。城市居民对流动人口普遍存在一种戒备、歧视和排斥心理,尤其是城市下岗失业人群,认为流动人口抢了饭碗,对他们采取敌视、打压的态度,想方设法围剿流动人口本已狭隘的生存空间。流动人口及其子女进城后的一个现实困境是难以融入城市社会的经济生活,经济窘迫使流动人口常面临城市的繁华与自身处境的巨大落差,家庭的经济地位更加深了流动人口的自卑心理,导致其难以融入当地社会。
(二)流入地人口对外来人口的偏见和歧视使流动人口难以融入当地社会。
长期以来,在政策优势和先行一步的改革开放优势条件下,本地人口在社会资源和竞争方面占据着优势,并由此而形成“本地人”的身份优势意识。而流动人口由于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基础上处于全方位不平等的地位,成为流入地社会的“外来人口”。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有偏见与歧视的本地人口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对待流动人口的偏见与歧视,他们理所当然地把流动人口当作“外群体”看待,在认识上对其表现出偏见,在行为上对其表现出歧视。正是由于这些偏见和歧视的存在,使得流动人口与本地户籍人口虽然同处
一个社会空间工作居住和生活,但他们在社会交往上、在心理意识上都相当疏远,造成了流动人口融入当地地社会的困难。
我身边有很多在无锡工作生活了5年以上、部分甚至在10年以上的,还有部分已经在无锡买房的流动人口,当问及他们对无锡的看法时,相当多的人承认自己与当地人交往甚少、很少参与当地社区的组织和活动,他们认为自己并不是无锡的真正成员,只不过是暂时寄居而已。很多人认为无锡本地人有些瞧不起自己,自己很难融入无锡这个城市,自己无锡的朋友也很少。
(三)流动人口自身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不足使流动人口难以融入当地社会。
流动人口自身素质相对较差。在对一份对外来误工人员做的随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流动人口学历普遍较低,初中学历的最多,其次是高中、小学,大专。
社会适应能力是影响流动人口融入社会地又一个重要因素。许多调查表明,进入城镇化地区工作生活的流动人口,其人际交往关系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亲缘和地缘关系方面,很多流动人口交往的人群主要是老乡、亲戚等。流动人口社会关系的内向性、乡土性突出,社会生活圈子相对较为封闭,他们不愿主动突破这一封闭状态,客观上形成了自我隔离状况,与流入地主流社会、主流文化相疏离。更为主要的是,很多流动人口中存在“打工心态”、“过客心态”等。在很多流动人口中,他们觉得自己的“根”始终还是在农村的家乡。这种“打工心态”和“过客心态”使得大多数流动人口将自己的未来定位在农村,对流入地社会没有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始终保持对流入地社会一种“陌生人”的感觉。流动人员这种自身素质不高和社会适应能力不足,使流动人员很难融入当地社会。
(四)文化与社会生活习惯的差异。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由于地域的不同,使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形成了不一样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就拿无锡来说,无锡的方言的难懂性,给来无锡的流动人口融入无锡这个城市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同时也自然而然在本地人和外地人之间形成了隔膜,让流动人口感觉融不进无锡这个生活圈子。无锡本地市民还有一个生活习惯,喜欢将菜肴烧成甜的,这也让我这个外来流动人员非常的不习惯,每次去无锡本地的朋友家吃饭,朋友总是很热情地烧了一大桌菜,因为菜都是甜的,让我很难下口,感觉非常的尴尬。下次这个朋友就再没有请我去
他家吃饭了,我们之间也相互疏远了一点。我自己也感觉很难融入无锡朋友这个圈子,我身边的朋友也多是外地的。
在无锡新区,大量集聚的流动人口虽然与本地户籍人口同居一地,有相当部分的流动人口还租住本地户籍人口的房子住,但他们相互之间在生活方式上截然不同,相互之间社会互动也甚少,工作职业、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使两个群体之间的社会隔离十分明显。
流动人口融入城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若没有社会政策和体制作相应的改革和创新,他们要真正融入城市社会是不可能的。当前的户籍制度改革仅仅是社会迈出促进流动人口融入市民社会的第一步,还需要进一步从社会成员的观念、社会制度的设置、社会管理机制的运作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和创新。而作为我们流动人员本身要摒弃在农村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思想观念和心理,发扬吃苦耐劳、勤俭朴实等精神,克服乡土文化中封闭、内向、散漫等消极思想和心理的影响,以宽容接纳的心态对待城市主流文化和市民,自觉增强对市民群体的归属感,增强城市“主人”意识,从而尽快实现由流动人口到新“市民”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