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学反思
教学题目: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4课《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单位:
年级:
本文是一篇科普类文章,优秀的科普类文章不但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还能激发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所以我在设计这堂课的时候就依据孙绍振先生的《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一书中的第六章——《生命的价值和尊严》的理解,围绕科普类文章容易被忽视的情感教学展开教学设计,梳理《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中由兴趣到艰辛再到奉献生命的情感脉络。再围绕科普类文章容易被忽视的深刻意蕴展开教学设计,挖掘《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中隐藏的——“自我教育”这一深刻意蕴。以上述两条线索解读本文,最终落脚在启迪学生学会开展“自我教育”,这一教育的最高境界上。当然在真实的课堂上任然感到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现在写下来以便未来改进:
1.对自读课文要教会学生在短时间内准确筛选文章信息的技巧指导不到位,可以说整堂课都是在我的思路引领下展开的探究活动,没有给学生太多自由的空间,长此以往,学生将丧失自主探究的能力。
2.为了让学生理解文章的科学精神,我设计了两组分组探讨的环节,这样做便于快速完成课文的梳理,但割裂了学生对文本整体的把握,虽然在课后练习中设计一道题目来弥补此处的缺陷,仍然有不能一次性解决问题的遗憾。
3.平日的教育教学中太多的文学类文本的赏析,少了此类科普文章的阅读积累,使得学生在谈到科学家的故事与精神时少了深刻的思考与切身的体会。
4.在开展文本“逐段解读”过程中,我没有依照课文的自然顺序进行,而是大胆地打破课文的自然顺序,依照自己的授课思路,指引学生对文本展开“逐段解读”,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提升了课堂进度,而最大的问题在于剥夺了学生归纳概括整篇文章结构内容的思维能力的训练。
5.在开展文本“逐段解读”时,要明确解读的结果包含了语文鉴赏中的全部知识,如:手法、内容、情感、风格等等,这需要系统的总结给学生,才能让学生在“逐段解读”文本时找到具体的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