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周青铜器鉴定与鉴赏(PDF X页)

合集下载

商周青铜器的鉴定与价值分析

商周青铜器的鉴定与价值分析

商周青铜器的鉴定与价值分析商周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代表,它们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社会和艺术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铜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一直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鉴定商周青铜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其制作工艺、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还可以通过制作时期、风格和用途的不同,为我们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信息。

商周青铜器的鉴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器型青铜器一般区分为尊、卣、壶、鼎四大类。

其中尊一般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底座、腰部和耳部,而卣则只有两个主要部分:内筒和外套。

同时,在形态上提供用途和社会背景的线索可以帮助鉴定者更准确地鉴定青铜器。

2、文字青铜器文字主要指铭文。

铭文分为铭文、刻文、题诗等。

因此,通过铭文及其时代背景与作用确认器物的年代,文化等级和政治背景。

3、质地和工艺其制法主要为内骨钩,采用直接铸造或间接铸造的方式。

这些工艺制成的青铜器,其舒展流畅的线条, 精密的雕刻和纹饰做工,具有美妙的工艺品的特点。

鉴定青铜器时可以通过观察其质地、形状和加工工艺的特点和链条来判断其真实性。

商周青铜器具有不同的文化、历史和艺术价值。

对于文化价值而言,青铜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它了解商周时期的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状况。

对于艺术价值而言,则往往表现出一种顶尖的艺术水准。

同时,古代人们在青铜器上所刻画的图案和徽记也为后代人们提供了了解古代生活、信仰及其它重要方面的重要渠道。

此外,在青铜器的收藏交易市场上,青铜器的价值是受到市场需求、稀缺性及综合鉴别价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的。

在鉴定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一定的文化价值,尤其是具有特殊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的青铜器,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商代青铜器的鉴定方法

商代青铜器的鉴定方法

商代青铜器的鉴定方法戳蓝字“博搜霸屏推广”关注我们!博古客服办理业务!【古董鉴定知识:每天早上8点更新】商代青铜器的鉴定方法1,青铜礼器的品类、形制、纹饰乃至铸造工艺也由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是夏商周青铜时代真实、精髓的缩影,为后世传留下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因而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意义。

2,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作为中华民族的千年文化印迹、记载着中华民族千年奋斗史的青铜器,在璀璨的历史长河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青铜器种类繁多,造型奇特,纹饰瑰丽,铭文丰富而且铸造技术复杂,其辉煌程度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文明古国的青铜时代所无法比拟的。

3,掏花法。

铜器作伪法。

即在原本无花纹的器物上先錾刻花纹,再沿着花纹将无花部位掏透,或掏空,使原器变成一件镂空之器。

这种伪掏花的作法,不仅刀痕明显,而且不符合器物的特征。

4,真器改造。

在残破真器上添加不符合器制的部件,或将分属几件真器的残件拼凑成一件,显得非常别致,此种手法称为"改锹"。

这类器件历朝历代都有,多数不遵器制,比较容易识别,虽然部件均为真器残片,但价值不大。

5,"熟坑"指的是一些收藏家为了求得商代青铜器更加美观和防止被腐蚀的器物再生锈变质,将"生坑"铜器洗净,用合理的化学方法除去铜锈,并涂以蜡,其表层光亮耀眼,底层依然可以保持丰富的色泽。

而我们去博物馆见到的绝大部分传世品,都经过这样处理,既美观又无后顾之忧。

6,商代青铜器的手感和声响用手掂量商代青铜器,若过轻或过重得就要引起注意了,当然,这全凭经验。

另外还可用手敲击商代青铜器实物,听其声响,若声微细而轻脆则可;若声浑浊,发出“嗡”音,则需提高警惕了。

中国商周青铜器鉴定与鉴赏

中国商周青铜器鉴定与鉴赏

中国商周青铜器鉴定与鉴赏作者:王长丰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5年第08期中国古代青铜器源远流长,绚丽璀璨,有着永恒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

传世和近年发现的大量青铜器表明,青铜器自身有着一个完整的发展演变系统。

商周青铜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我们将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数量大致统计了一下,在金文材料的收集、整理方面:《殷周金文集成》所收金文材料编号计12113器,除去空号计12001器;《近出殷周金文集录》所收金文材料1258器;刘志基等《金文资料库》至2003年上半年共收商周青铜器铭文13321器;吴镇烽等《商周金文资料通鉴》检索系统共收录“有铭文的商周青铜器14616件,拓本17104余幅”;《近出殷周金文二录》所收金文材料1346器,并附90器;吴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共收录有铭文的商周青铜器16702件,疑伪铭器34件……下限到2012年2月”。

校删自重、互重、误收、伪赝者,大约14000器是带有铭文的青铜器,再加失收、未收等,估计商周有铭文的青铜器约17000件。

我们知道,青铜器有铭文者只占总数的10%左右,甚至更低。

按照这个统计,可以大致知道全部中国青铜器的数量为170000~200000件。

中国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标志性成就。

按照铜、锡(铝)合金成分,现代金属材料学将铜、锡合金称为锡青铜,铜、铝合金称为铝青铜等等。

按成分不同,青铜主要分为三类:一是锡青铜,成分主要是铜、锡(含量高于2%),其他元素微量(均低于2%);二是铅青铜,成分主要是铜、铅(含量高于2%),其他元素微量(均低于2%);三是铜、锡、铅三元素青铜,成分主要是铜、锡(含量高于2%)、铅(含量高于2%),其他元素微量(均低于2%)。

我国春秋晚期的《考工记》记载的青铜器合金比例的“六齐(剂)”如表1所示。

上述铜是指自然铜,亦称纯铜,含量达98%~99%,具有红(黄)色的金属光泽,故称红(黄)铜。

红(黄)铜冶炼需要1083℃,铜锡合金只需要800℃左右,降低了当时的冶炼技术要求。

商代青铜器赏析.

商代青铜器赏析.

商代青铜器赏析商代是夏朝之后的一个王朝,它的建立结束了夏末的纷乱局面,国家的力量进一步加强。

据《诗·商颂·殷武》记载:“昔有成沁,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

”大意是说成汤之时,包括西方的氐、羌在内的四方各族臣服于商。

商朝从公元前1600—前1 046年,历时500多年,自汤至末代纣共17代,31王,其中以盘庚迁殷为界而分为早商、晚商两个阶段。

我国对于商代文化的探索是分两步展开的,1928年通过对安阳殷墟的发掘确立了晚商文化,而1950年以来对郑州二里冈商代文化遗址的发掘确立了早商文化,到目前已经基本建立了完整的商代文化序列,同时也出土了大量精美青铜,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商代文化和历史等有了全新认识。

第一节商代青铜器概述商代是中国青铜器的核心时期,是青铜时代波澜壮阔、光彩夺目的一页。

商代早期的青铜器在郑州出土很多,这是因为郑州商城是商代早期都邑的原因。

这些青铜器大体分布在商城的南面和东南角,重要的墓葬或窖藏有二里冈、白家庄、张寨南街、杨庄,以及南关外、铭功路、二七路等地,此外商代早期青铜器在河南北部、湖北黄陂盘龙城、安徽嘉山泊岗、江西清江吴城等地也有重大的发现。

从出土的青铜器来看,无论在造型设计、花纹装饰,还是在铸造技术上较前代都有明显的进步。

此时期的礼器种类增多,器物纹饰主体已是兽面纹,并开始出现了铭文。

商代晚期是指盘庚迁都于殷之后的时期,即殷墟文化期。

就青铜器的发展而言,在郑州二里冈文化与安阳殷墟文化之间,具有一定的广泛性,这就完全有必要在商代早期后和成熟的殷墟文化期前,划出一个称为商代中期的阶段,时间大约相当于中丁至小乙时期。

商代中晚期的青铜器在冶炼、铸造技艺和艺术表现上都已经达到了高度成熟的地步,能够充分地发挥青铜材料的特点,作品被赋予某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功能。

到了商代晚期青铜制造业得到迅猛发展,为两周时期青铜器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使中国的青铜文化达到高峰。

夏商周考古(第三节 青铜器)

夏商周考古(第三节 青铜器)

九 连 墩 战 国 大 墓 出 土
铜 人 擎 灯
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 战国中山王墓出土
第三节 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

三、三代青铜器鉴赏

(一)铜器的鉴定 1.铜器鉴定的出现与发展 2.铜器鉴定的内容与方法 3.三代时期的铜器特征 (二)三代精美铜器欣赏

三、三代青铜器鉴赏

曾侯乙墓出土的尊盘
战国
形用 成蜡 空制 腔模 ,, 浇模 入外 铜作 水范 ,, 冷加 却热 后将 成蜡 型融 。化 ,
失 蜡 法 :
1963年侯马铸铜遗址发掘现场
侯马铸铜遗址出土的饕餮纹陶模
侯马东周铸铜遗址出图陶模
陶范 网络截图
陶模、内范、外范

二、三代青铜器概述

3.装饰花纹

(1)装饰工艺 (2)花边和纹样分类



现商铜安高司 藏代器阳 母 于青。武 :铜为官厘戊 中铸商村米大 国造王商,方 历的祭王重鼎 史最祀陵 ( 博高亡。 商 物水母是千 馆平所我克后 。。铸国。期 祭已 ) 器知 ,最年 代重出 表的土 了青于 133 832.84 1939
2 51 35.5kg
事父 铭 。亲 文 因铸 伐于 戎内 有壁 功, , 受行 到计 周 王 册字 封, 、记 奖述 赏逨 之及 其 25 280

二、三代青铜器概述

什么是青铜? 青铜的优点?

A.熔点低 B.硬度大

二、三代青铜器概述

1.铜矿的采掘与冶炼


文献记载: 《管子· 地数》:“出铜之山476山,出铁之山3609山。” 《山海经》:出金之山139处,银20处,铜30处,锡5 处 。 考古发现: 矿冶遗址主要有内蒙林西大井、湖北大冶铜绿山和阳新 港下、湖南麻阳九曲湾、江西瑞昌铜岭、安徽铜岭和南 陵等。

商代青铜器ppt课件

商代青铜器ppt课件
13
所谓“四点式配列”,就是指圆鼎的一足在一耳 的垂直线下,其余两足分别列于另一鼎耳两旁,呈 “四点式配列”。这种配列方式,在视觉上并不对称, 会造成某种不稳错觉。这种配置方式,后期改变为 “五点式配列”,以增强鼎类礼器的稳定和庄重的视 觉效果。
商代早期的青铜器中,因铸造技术的原因,还产 生了特有的一个造型特征,即在鼎、斝等柱状足的器 型中,它们的锥状足和器腹相通,这是由于当时还没 有掌握对范芯的浇铸全封闭技巧。这种造型特征是在 鉴定商代早期青铜器中必须掌握的。
一种贪食的怪兽。形似饕餮头部形象的装饰
纹样称饕餮纹。云雷纹是以连续的回旋形线
条构成的几何图形。龙纹因其纹样似传说中
龙的形象为名。有的表现屈曲的形态,有的
则是几条龙互相盘绕。夔是传说中的一种近
似龙的动物,多为一角,一足,口张开,尾
上蜷。鳞纹形似鱼鳞,常上下几层重叠出现,
此外,有的青铜器饰有鸟纹图案。这些纹饰
12
下面分别叙述商代各个时期青铜器的造型 特征。 商代早期青铜器具有独特的造型。鼎、鬲等 食器都有三足。而且其中必有一足与一耳成 垂直线,在视觉上有不平衡感,不少人还把 这种不平衡感作为仿品对待。 右图为商代早期的青铜鼎,为河南郑州市博 物馆的馆藏品,其一足在一耳的垂直线下, 呈“四点式配列”看上去不稳定。这恰恰是 商代早期鼎的明显特征。
商代晚期青铜羊首勺
商代晚期青铜饕餮垂叶纹贯耳壶
商代中期青铜饕餮纹斝 44
商代晚期青铜四羊首甗 商代晚期青铜师达方45彝
商代晚期青铜龙纹扁足鼎
商代中期青铜兽面纹46 壶
商代晚期青铜共父乙觥
商代中期青铜兽面纹斝
47
商代晚期青铜兽面纹罍
48
商代晚期青铜兽面纹盉
商代,也显示了奴隶主阶

商代青铜器怎么断定真伪

商代青铜器怎么断定真伪

商代青铜器怎么断定真伪1,辨别商代青铜器真假,讲究重量、嗅觉、声音和锈色的程度。

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代青铜器表比商周器轻薄,若重量相反,则存疑。

铜器出土有土气味,作假的器表总散发出酸味。

但更为重要的是对铜质声音的辨识和器物表面锈色的鉴别。

因为商周铜器是以铜锡合金铸成,敲击的声音自然清脆,而后仿的商代青铜器往往用黄铜铸成,或浇铸而成,敲击的声音混浊,若偏薄,则脆而散。

有的是修补的伪器,四周敲出的声音就会不一致,加入其他材料修补的,更有一种沙哑感。

2,青铜器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珍宝,其以共同的器型、精巧的纹饰、典雅的铭文揭示了中华民族的锻造技术、文明水平和前史渊源。

自古以来,传统保藏就有“金石书画”的排序,青铜器摆在第一位,并被誉为国之重器。

3,青铜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

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6000年前的古巴比伦两河流域。

苏美尔文明时期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是早期青铜器的代表。

青铜器在2000多年前逐渐由铁器所取代。

4,青铜器的收藏自古以来就有,商代王和天子的东西在周代就开始收藏,周代的器物到春秋战国又被收藏,到汉代汉武帝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圆鼎,汉武帝就因为发现了这个圆鼎,就改年号为元鼎,可见当时青铜器的重要性。

自古以来玩青铜器被奉为一个非常高雅的艺术,从事的人大多数是文人、士大夫、官僚,没有学问的人也玩不了青铜器。

民国时期青铜器收藏达到顶峰,从宋代金石学到民国时期出版过上百本书,那个时期没有一本是写中国艺术品方面的专业书籍,唯一例外的是青铜器。

5,第三层是金、银,有的这层是没有的;第四层才是真正的青铜材质。

也可能只有三层的。

凡是真品器物的表象,是由层次感而形成的,属于很老结的皮壳,还有表层有萎缩感、桔皮纹的特征等,即使高仿品也难以达到这种程度,这就应该作为鉴定中的主要确认指标,但鉴定的结论不能单一而言。

6,存在范线的地方没有范线,极大原因是被打磨掉了。

但同时,打磨范线会留下打磨痕迹。

商代青铜器赏析

商代青铜器赏析
器体呈长方形,立耳,四柱状 足,为商代后期鼎常见的样式。 鼎腹的四面各以浮雕式人面作 主体装饰,表情严肃,高颧骨, 双眼圆睁,眉弯曲,唇紧闭。 双耳肥大,上饰勾云纹,下有 手爪形纹饰。地衬云雷纹。腹 部四角有外凸的扉棱,并带有 齿状凸饰,使形体庄重而富于 动势。足上部饰兽面纹,也饰 扉棱,与腹部呼应,下有三道 弦纹。耳外侧饰阴线夔龙纹。 鼎腹内壁铸“大禾”两字铭文。
壶体椭扁而宽口,颈和腹没有明 显的分界线。这种壶是商代殷墟 中期的流行式样,分有提梁和没 有提梁的两种,没有提梁的两侧 颈上附有贯耳,用以穿绳提携, 其作用和提梁一样。
器上满布一个倒置的大兽头, 可能是熊。额上有一蝉纹。 这一时期器盖上往往也有颠 倒的纹饰,可能是一种习惯。
殷墟晚期 山西省石楼县桃花者出土 山西省博物馆藏 高19,长44厘米, 觥是前端做兽首形带盖的容 酒器,有的附斗可挹酒,也 可用流来倾注。从形态上判 断,觥最早脱胎于自然形态 的牛角,后来兽头昂起的兕 觥或匜形觥,都是在角形觥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丁己,王少夔, 王赐小臣裓夔 贝,唯王来征 人方,唯王十 祀又五肜日。
商代晚期 通高70厘米,铣间宽47厘米,重109 千克 1959年湖南宁乡县老粮仓师古寨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正面的主体构图是线条粗圆如蛇体的 兽面纹,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组成兽 面纹的粗线条上还饰有云纹,鼻梁处 作牛首状,眼部也不是纯粹意义的眼, 而是在此装饰凸起的蛇状纹。 边缘、
商代青铜器赏析.pptx
通高27.2厘米,二里头时期。采 用陶范铸造,但是厚薄不匀,还 没有完全脱离模仿陶器的阶段。 现藏上海博物馆
通高87厘米,口长67厘米,口 宽61厘米。口呈长方形,口沿有 加厚成台阶状的唇边,上立二次 铸成的拱形立耳一对,深腹,腹 壁微内敛,下有四个上粗下细的 空心柱形足,这是早期(BC14 世纪前)尚未使用全封闭的泥芯 造成的。鼎腹外壁每一面都用整 块陶范对合,四角有清楚的合范 铸线。器身四面和四隅各铸单线 兽面纹一组。每面两侧与下部饰 乳钉纹,足上部各饰兽面纹。这 是中国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大型 铜方鼎。1974年河南郑州杜岭 街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院。

夏商周时期的部分青铜器赏析

夏商周时期的部分青铜器赏析

夏商周时期的部分青铜器赏析夏商周时期的部分青铜器赏析管流爵夏夏代晚期(公元前18世纪-前16世纪)敞口弧沿,双翼上展,狭长的器身下设有假腹,上有数圆穿,假腹下接三棱形的足。

器身一侧带有管形流,流上有2曲尺状装饰。

腹饰简单的乳钉纹、弦纹。

爵和角都是用于饮酒的容器,但爵有流而角的造型则无流而具有若尾的双翼。

此器形似角而带有管状的流,属于特殊形式的爵,非常少见。

戉箙卣商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高33.3厘米,口横15厘米,口纵13.7厘米,重6750克。

卣为容酒器。

隆盖高缘,鼓腹下垂,圈足。

劲纵向置龙首提梁,提梁饰龙纹。

自盖到圈足置棱脊四道。

器及盖上饰浮雕大兽面。

器体兽面双目特别巨大,手法甚为夸张。

盖沿、器颈、圈足上分别饰以不同形态的龙纹和鸟纹。

提粱纵向装置,与一般横向装置不同,利与盖的两侧挑出双角,以增强形体的气势。

盖内有铭文“戉箙”两字。

兽面纹尊商商代中期(公元前16世纪-前13世纪),这件尊口部侈大,超过肩径,肩部丰圆突起,圈足较低,是商代早中期常见的式样。

此尊的肩部有三个牺首,体现了商代中期铸造技术的发展。

肩腹部兽面纹精丽工整,结构紧密,兽目及躯体上与方整齐排列的羽状纹饰更见绵密精细的气质。

但整个图象仍有强烈的抽象感和神秘感,兽面的主干和地纹没有明显的区别。

X壶商商代早期(公元前16世纪-前13世纪),壶是古代盛放酒的容器,沿用的时间很长,从商代直至汉代或更晚,其造型的.变化也极其丰富复杂。

这件小口长颈的壶是商代中期盛行的形式,壶肩上有两个穿,可见原来连有活动的提梁。

器身有华丽繁密的纹饰,除盖上的卷体龙纹外,壶的肩腹部布满婉转流畅的纹样,极见精美。

壶的圈足内有一个X形的铭文,为作器者的氏族徽记,十分难得,是青铜器中发现最早的铭记之一。

下载全文。

鉴赏之一百七十七中国铜器——商周春秋(七)

鉴赏之一百七十七中国铜器——商周春秋(七)

鉴赏之一百七十七中国铜器——商周春秋(七)鉴赏之一百七十七中国铜器——商周春秋(七)
126战国铜错金银兽面耳壶
127战国铜活环提梁壶
128战国铜鎏金松石琉璃带钩
129战国青铜三足爵
130战国满工青铜矛
131战国青铜戈
132战国满工青铜戈
133战国鸟纹铜流爵
134战国提梁卣
135战国狩猎纹壶
136战国错银青铜罍
137战国龙纹枭首耳壶
138战国嵌松石蟠螭纹铜豆
139战国青铜覆盖附耳蹄足式鼎140战国青铜壶
141战国青铜糜鹿
142战国青铜饕餮纹莲盖六环耳壶143战国神人擎玉镶铜钟
144战国铜花觚
145战国无首剑
146战国中期嵌松绿石金属丝牺尊147战国中晚期镂空龙纹青铜熏杯148战国后期错金银鸟纹虎子149战国后期铸客豆
150战国后期铸客缶。

青铜器鉴定

青铜器鉴定

青铜器鉴定青铜器鉴定编辑词条B添加义项对古代青铜器中的传世品进行研究,从而确定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的工作。

鉴定工作的第一步是辨伪。

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研究确定某件真品的价值,给予恰当的评价。

基本信息目录1?概述2概说3特点4仿制5历史6辨伪方法7龟鱼纹8青铜器保养折叠编辑本段?概述对古代青铜器中的传世品进行研究,从而确定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的工作。

鉴定工作的第一步是辨伪。

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研究确定某件真品的价值,给予恰当的评价。

为了确定每件青铜器的价值,丝路营行鉴定首先要确定其年代及文化性质。

有的青铜器能依据其铭文确定其绝对年代,一般应确定其时代或分期(相对年代)。

文化性质一般指的是中原青铜器或是巴蜀青铜器、滇文化青铜器。

然后从其形制、纹饰、铭文及铸造工艺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已知的古代青铜器及其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判断其在中国古代青铜器本身发展历史上、古文字学上、美术史上和铸造史上的地位以及在中国古代历史研究中的意义,从而确定其价值。

青铜器在显微镜的观察下,在假铜绿中,通常可发现泄露伪劣的不完整结构与形态。

化学和物理实验、放射艾尼提便携式显微镜进行青铜器鉴定性碳素与日照时间检测、x光线都可以用于鉴别可疑的物件。

折叠编辑本段概说什么叫中国青铜器?中国青铜器最早应产生于什么时候?[1]这对于青铜器的藏家以及有志于掌握鉴定技术的人来说,都是一个首先应当弄清楚的问题。

从考古学上讲,中国青铜器特指商代和西周、春秋时期的青铜器物,这些器物以铜质为主,加入少量锡和铅浇铸而成,器物颜色呈青灰而得名。

其种类主要有工具、兵器、烹饪器、食器、酒器、水器、尔器、车马器等。

形制多样,纹饰精美,铭文为书法艺术瑰宝。

青铜器商代和西周前期的青铜器物,形制端庄厚重,精细华丽,纹饰多为饕餮纹、夔龙纹、动物纹及几何形图案;铭文苍劲古朴,一般字数较少。

从西周中期到春秋中期,风格趋于简朴,形制放达随意,纹饰也多为精线条的几何图案,但长篇铭文却比以前增多,这或许是文字发达的缘故吧。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鉴别和修补分辨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鉴别和修补分辨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鉴别和修补分辨辨伪的基本方法是比较法与综合分析法。

即将需要辨伪的器物,首先分别从铜质及铸造工艺、器形、纹饰、铭文诸方面与真器逐一进行对比,并参考伪器的各种情况作为反面标准进行考察,从而对该器各个方面的真伪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然后再综合该器的各个方面进行整体的分析。

真器的器形、纹饰与铭文等各方面是一致的,而伪器的各方面之间往往有矛盾。

由于夏商周时期与后代的铸造工艺不同,留在器物上的铸造痕迹也不同,通过铸痕的观察可以判断真伪。

青铜器青铜器夏商周主要采用范铸法,器体上留有范线,有时夹有垫片,细部花纹棱角细腻圆滑。

而现代或用翻砂法,则粒粗胎厚;或用失蜡法,则没有范线。

从铜质上来分析,夏商周时期为青铜质,而后代的伪器有不少为黄铜质。

又由于夏商周之青铜器入土已三四千年,经过长期腐蚀,已发生化学变化,铜质已糟朽,因此,真器比同样大小的新制的伪器重量要轻,有经验者用手一掂,即可知其真伪。

例如上海博物馆藏的真的西周史颂簋重9350克,而其所藏之伪史颂簋却重12420克,比真器重3070克。

其次,真器的表面锈色是经长期腐蚀而自然形成的,致密而有金属光泽,与器体是连为一体的。

尤其是铜锈已渗入器物内部,渗入花纹或铭文字口之内。

而伪器的表面锈色一般是用快速腐蚀法作成,其特点是很薄且浮在表面。

而厚的伪锈一般是用漆调颜色作成,灰暗,呆滞,既没有金属光泽,又没有层次,浮于器表,疏松,易脱落,而露出新铜地子。

第三,从器形上来说,中国古代各类青铜器的形制是有一定之规的。

如被鉴定者器形不符合古代的规律,则有可能是伪作。

第四,真器的花纹及铭文自然而生动,风格古朴、生动。

而伪器则呆板、软散,无生气。

伪铭錾刻有刀凿之痕,往往又破坏了原来的表面,腐蚀者模糊而臃肿。

伪铭大多书法拙劣,文义不通,与真铭拓本逐字逐笔对照,自可辨伪。

第五,伪器的器形、纹饰与铭文三者之间往往有矛盾,露出破绽。

再者,铭文的性质与器物的类别不合者,或铭文所在的部位及行款不合于格式者,均有可能是伪作。

中国青铜器艺术鉴--夏商周

中国青铜器艺术鉴--夏商周

二、商周青铜器的造型与装饰艺术特点
从造型艺术的观点看,许多青铜器源自是精美的工艺美术品。代青铜器 的铸造方法与造型及装饰方法的密切联系,说明中国工艺美术中艺 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传统。形成独特的体系。从青铜器的纹饰上看, 有饕餮纹、雷纹、弦纹、鱼纹、鸟纹、龟纹等。
1、例:《司母戊方鼎》、《大盂鼎》这两件青铜器造型与装饰上在口 端、顶盖、边沿也多铸造有神态生动的造型,动物凌厉的角和爪、 卷曲的翅和尾、圆瞪的目、尖锐的牙等又常常被有意地加以突出表 现。更多的则是以棱鼻为中心,两个侧身的夔形对接,正好拼成一 个正面饕餮,同样形成尖角翻卷、双目圆瞪、龇牙咧嘴、利瓜大张 的状态。在众多造型中,饕餮的形象是最为恐怖的,这种造型多见, 而且都刻在尊贵庄重的礼器上。久而久之,饕餮便被提炼成一个综 合的奇形怪状的兽面。可见兽面纹的确是一种神圣王权的象征。君 主掌握了兽面神器,就意味着人神合一,至尊高贵,即拥有神的权 力,也成了神之子及其化身。



青 铜 器 分 类
闻名铜器的欣赏
人面纹铜鼎 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口宽23.7厘 米 1959年宁乡黄材出土 鼎为炊器,上有两耳,便于提携,下有 四足,便于加温。商代铜鼎很多,此 鼎特别引人注意的是腹部浮雕的四个 人面,浓眉大眼,高鼻梁,凸颧骨, 宽嘴紧闭,表情庄重。在人面的额部 左右各有曲折形小角,腮两侧置兽爪。 表明此人面并不是人的面部,而是人 们心目中的神或怪神的形象。腹内有 “大禾”二字铭文。中国历史上有关 于夏禹铸九鼎的传说,夏王朝灭亡之 后,九鼎归于商,商王朝灭亡后,九 鼎归于周,鼎成为了国家政权的象征。 具体到个人来说,鼎又是身份地位的 标志。

青铜器的分期

青铜器的育成期:商代盘庚迁殷以前 青铜器的鼎盛期:殷墟期至西周昭王(商代后期-西周中期 ),青铜 艺术的第一次高潮 青铜的的转变期:西周中期以后至春秋早期,青铜艺术的转变抽象时 期 青铜器的更新期:春秋中期至战国、秦,青铜艺术的更新时期,即又 一次高潮 青铜器的衰退期:两汉时期青铜器在发明之初,是为人所用的,而后, 经历了从神化、礼化再到人化的功能演变。青铜器功能内容的演变, 制约并推动着青铜器的造型和装饰艺术以及工艺技术的发展。

鉴定商周青铜器的方法探讨

鉴定商周青铜器的方法探讨

鉴定商周青铜器的方法探讨晚清民国时期,古玩业已成为一项重要职行业,当时古玩大家们总结归纳了青铜器鉴定格言:“先看形、后看花、拿在手里看底下;紧瞪眼、慢开口、工艺地子是关口”。

这些经验对于我们今天来讲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当一件青铜器放到我们面前,我们从哪些方面进行着手分析、判断呢?只有从青铜器的材料、铸造工艺、造型、花纹、铭文和材料工艺造型花纹铭文组合的匹配原则(只有极少的不符合规则)、表皮重量声音气味等辅助条件七个方面去分析,才能对青铜器有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才能对青铜器的年代、价值、辨伪做作出精准的判断,大大降低鉴定的误判率。

一、材料青铜就是指铜、铅、锡为主的合金,生锈后呈青色。

青铜器就是指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代用青铜原料铸造的器物。

汉、唐时期也用青铜铸造的各式铜镜,但不划归青铜器类。

青铜器所铸器物的时代不同、作用不同,其成份铅锡含量也有一定的差别。

酒器、食器、兵器的合金成份都有所不同。

现代仿造的材料中多含金属锌,是古代青铜中所不含的。

古青铜合金呈色偏红,为暖金色,现代含锌的铜合金发色则略显偏白,呈冷金色。

透过胎体看本质,才是鉴定青铜器材料的关键所在,不要被其表皮的锈色彩所迷惑。

二、铸造工艺现代铸造常用的是砂型铸造(翻砂制范),其次是特种铸造方法,如:金属型铸造(金属范)、熔模铸造(失蜡法)、石膏型铸造等。

而砂型铸造又可以分为粘土砂型、有机粘结剂砂型、树脂自硬砂型等等。

中国青铜器以泥模块范铸造法为主流,只有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楚文化地域,使用过失蜡法工艺。

中国青铜器采用泥范铸造的方法十分先进,用粘土作块范和芯掌,浇注青铜后,范毁器成,所以,世上根本不存在两件完全相同的青铜器。

由于当时奴隶主贵族对器物的造型和花纹雕刻考究,模范制作工艺精细复杂,是现代仿制工艺无法比拟的。

现代考古学上已经确认,在夏晚期青铜容器已经开始使用,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已出土有中国最早的青铜酒器——青铜爵。

夏晚期到商盘庚时期以前,青铜器多采用包底裹足的浑铸法铸造。

商代青铜文物的鉴赏与研究

商代青铜文物的鉴赏与研究

商代青铜文物的鉴赏与研究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约跨越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商朝的建立与崛起,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商代的社会生产力和文化水平日益发展,青铜文物作为当时的代表,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如何鉴赏与研究商代青铜文物呢?鉴赏商代青铜文物需要掌握的基础鉴赏商代青铜文物需要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知识作支撑。

首先需要了解商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以及青铜文物的发展历程。

其次需要了解青铜文物的制作工艺和装饰技法,掌握主要的鉴定方法和技巧,对各种青铜器具的外形、纹饰、图案、字质、构造和工艺工序进行辨别。

具体来说,商代青铜文物的外形往往是包括器形、器口、器底、器柄、器盖、器脚等部分的古器物形态,需要看其整体构造是否紧凑、稳健,是否对称、美观,是否有原罕、修补等情况。

在视觉效果及工艺方面,商代青铜文物的纹饰又分为浮雕、刻盘、铸造等多种工艺形式,需要看纹饰的眼观部位是否准确,图案是否清晰,层次是否分明,是否有瑕疵、缺损等;此外,需要看商代青铜文物的字质,也就是商代的铭文,字体、书写位置、篆刻精度等方面,以及青铜文物的钳料、铸造、刀痕、烧双等细节,都是鉴别商代青铜文物的重要方面。

商代青铜文物研究的基础商代青铜文物研究绝非仅止于鉴别,更关注认识其历史、文化和艺术背景。

商代青铜文物的研究通常涉及到的基础科研方法和阐释手段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考古学及其相关学科,包括遗址发掘、出土特征、器物年代、用途等,是商代青铜文物研究的基本依托。

其次,需要使用科技手段,例如显微观察、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红外谱分析、多色光波谱分析等,对商代青铜文物的物质构造、组织结构、原料成分、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分析。

再次,需要对商代青铜文物的书法、艺术样式、艺术特色和艺术手法等作深入剖析,如何理解青铜器纹饰的意义、神话、艺术特征、文化价值等背后的深意。

夏商周青铜器鉴定

夏商周青铜器鉴定
夏代青铜器如戈、戚、镞,和生产工具如刀、凿、锥、锛等为主,同时也出现了酒器爵和乐器鈴等。这些青铜器造型简单,功能实用,缺乏成熟的青铜礼器。而到了商代,青铜器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众多新造型,尤其是大量用于区分等级与权力的青铜礼器,如鼎、斝、簋、鬲等。这些礼器不仅造型精美,而且许多还同时兼具了食器和盛器的功能,体现了商代青铜器在实用性和艺术性上的高度统一。商代青铜器的丰富造型和复杂功能,也使其成为历代作伪者仿制的重要对象。总的来说,从夏代到商代,青铜器的用途逐渐从单一的武器和实用器向兼具实用性和礼仪性的复合功能转变,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变化。

谈谈商周及春秋战国青铜器欣赏(二)

谈谈商周及春秋战国青铜器欣赏(二)

谈谈商周及春秋战国青铜器欣赏(二)谈谈商周及春秋战国青铜器欣赏(二)◇清苦老财图02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比较完整和权威。

博物馆建筑外观都设计成一个青铜鼎的模样,被戏称为“电饭煲”。

现在博物馆免费开放,让更多的人有机会看看古代的“饭煲”。

3.商代后期青铜器商后期的青铜器以殷墟时期为主,有大致划分为一、二、三期。

一期的标志器物是大口尊,纹饰以平雕细刻的表现方法,几乎不使用浮雕,极少铭文。

二期的标志器物是扁壶和罍(lei),纹饰多使用浮雕,动物纹与底纹明显区别,出现简单铭文,以氏族或被祭人命名。

三期的标志器物是卣(you)和觚形尊,此期纹饰与二期大致相同,长篇铭文开始出现。

辉煌的殷墟青铜器影响范围极广。

山西吕梁、陕西汉中、北京平谷、河北藁城、江西清江、湖南洞庭湖以南地区、四川广汉都出土过与殷墟相同文化系统的青铜。

图3-1 青铜方罍罍(读作“雷”)是商朝晚期至东周时期大型的盛酒和酿酒器皿,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形状,其中方形见于商代晚期,圆形见于商朝和周朝初年。

从商到周,罍的形式逐渐由瘦高转为矮粗,繁缛的图案渐少,变得素雅。

图3-2 青铜觥觥(gong,工)是流行于商朝晚期至西周早期的酒器。

觥的器身呈椭圆形或方形,圈足或四足。

带盖,呈有角兽头或长鼻上卷的象头形状。

有的觥全身为动物形状,盖为兽头、背,器身为兽腹,足为兽腿。

图3-2的铜觥是圈足,下面图3-3这个出土于安阳妇好墓的铜觥是四足,但前后足不同,前足是兽蹄形,后足则如鸟爪。

图3-3 铜觥图3-4 四羊首瓿瓿(bù,“部”)是中国古代的礼器,用于盛放水、酒、酱等物。

流行于商朝至东周时期。

瓿形状似尊,但比尊矮小。

有圆形和方形、带耳和不带耳之分,耳多做成兽头状,大腹、圈足、敛口,有盖子。

器身常有饕餮纹、乳钉纹、云雷纹等装饰。

图3-5 父乙鼎商后期的鼎大量出现铭文,多是纪事体铭文。

也就是有了什么值得纪念或者记住的事情,就造一个鼎,把铭文铸在顶上。

图3-5父乙鼎是纪念父亲去世,有的鼎只是纪“今天天气好”或者“今天有人请我吃饭了”之类。

商周青铜器的鉴赏与收藏

商周青铜器的鉴赏与收藏

商周青铜器的鉴赏与收藏
荣慧
【期刊名称】《理财:收藏》
【年(卷),期】2022()8
【摘要】商周时期生产的青铜器种类繁多,其大多主要是用来作为祭祀礼器,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从商周青铜人工铸造冶炼到汉银铜合金结铸成,在中国历史文明发展变迁过程中,不仅具有科学鉴赏价值及投资利用价值,还具有相对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收藏、投资、使用价值。

【总页数】4页(P58-61)
【作者】荣慧
【作者单位】中国文字博物馆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
【相关文献】
1.华县收藏的儿件商周青铜器
2.中国商周青铜器鉴定与鉴赏
3.浅谈商周青铜器的幻想纹饰——以商周青铜器幻想动物纹为例
4.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评《中国文物收藏与鉴赏书系·中国文物收藏百科全书·青铜器卷》
5.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评《中国文物收藏与鉴赏书系·中国文物收藏百科全书·青铜器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