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学教案---电子版
九年级化学物质燃烧教案
九年级化学物质燃烧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励志名言、好词好句、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documents,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九年级化学物质燃烧教案九年级化学物质燃烧教案优秀5篇本店铺精心整理九年级化学物质燃烧教案,希望这份九年级化学物质燃烧教案优秀5篇能够帮助大家,给予大家在写作上的思路。
燃烧教案新版
燃烧教案引言:燃烧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
无论是点燃一根蜡烛,还是烧烤食物,都与燃烧过程有关。
燃烧不仅为我们提供热能和光能,还是许多工业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了解燃烧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对我们理解能源转化和环境保护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燃烧的定义、过程、原理以及与之相关的实验教案,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燃烧知识。
一、燃烧的定义和过程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要有燃料、氧气和能量三个基本要素。
燃料可以是任何可以燃烧的物质,如木材、煤炭、天然气等。
氧气是燃烧过程中的供应者,可以从空气中获取。
能量是点燃燃料的触发源,可以是火焰、电弧、摩擦等。
当这三个要素同时存在时,燃烧反应就会发生。
燃烧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引燃、燃烧和熄灭。
引燃是燃料接触到能量源后发生点火的过程,燃烧是指燃烧过程中发生的复杂化学反应,熄灭是指燃料和氧气不再满足燃烧反应所需的条件,燃烧过程停止。
二、燃烧的原理燃烧的原理是热能和化学能之间的转化过程。
在燃烧过程中,燃料被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后,其中的化学键开始断裂,产生大量的化学能。
这些化学能会进一步转化为热能和光能,从而使燃料燃烧产生火焰和烟雾。
同时,燃料中的碳和氢元素还会与氧气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产物。
三、燃烧实验教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燃烧的原理和过程,可以进行一些简单而有趣的燃烧实验。
以下是一个适合中学生的实验教案:实验名称:燃烧探索实验材料:一根蜡烛、打火机、一小碗水、一个不锈钢碗、一块镁条、一根木棍、一块镁粉、一块纸片。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准备好实验材料,并将实验区域保持整洁和通风。
2. 实验一:点燃蜡烛- 使用打火机点燃蜡烛,观察火焰的形状、颜色和持续时间。
3. 实验二:扑灭火焰 - 使用打火机将蜡烛火焰吹灭,观察火焰熄灭后的变化。
4. 实验三:燃烧过程观察 - 将不锈钢碗悬浮在蜡烛顶部,让燃料燃烧的烟雾聚集在碗内,观察烟雾的变化。
5. 实验四:氧气对燃烧的影响- 在蜡烛火焰底部放置一块木棍,观察火焰的变化。
《初步认识燃烧》 学历案
《初步认识燃烧》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燃烧的定义和特征。
2、认识燃烧的条件。
3、了解常见的燃烧现象和燃烧产物。
4、理解燃烧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及危害。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燃烧的条件。
(2)燃烧的定义和特征。
2、难点(1)理解燃烧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2)如何控制燃烧以实现有益的应用和避免危害。
三、学习过程(一)引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燃烧的现象,比如蜡烛的燃烧、木柴在炉灶中的燃烧、烟花的绽放等等。
那么,什么是燃烧呢?燃烧又需要哪些条件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初步探讨的内容。
(二)燃烧的定义和特征燃烧是一种剧烈的氧化反应,通常会伴随着发光、发热的现象。
例如,篝火燃烧时,木材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释放出大量的光和热。
燃烧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化学反应:燃烧是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生成了新的物质。
2、氧化反应:燃烧过程中,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使物质被氧化。
3、发光发热:这是燃烧最直观的表现,也是我们能感知到燃烧发生的重要依据。
(三)燃烧的条件燃烧的发生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助燃物(通常是氧气)和达到着火点。
1、可燃物可燃物是指能够在空气中燃烧的物质,比如木材、纸张、石油等。
不同的可燃物其燃烧的难易程度和燃烧的特性也有所不同。
2、助燃物常见的助燃物是氧气,但有些物质在其他气体环境中也能燃烧,比如镁在二氧化碳中也能燃烧。
助燃物为燃烧提供了必要的氧化环境。
3、达到着火点着火点是指可燃物开始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每种可燃物都有其特定的着火点。
例如,白磷的着火点比较低,约为 40℃,在常温下暴露在空气中就容易自燃;而木材的着火点相对较高,通常需要加热到一定温度才能燃烧。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只有同时满足,燃烧才能发生。
(四)常见的燃烧现象和燃烧产物1、蜡烛的燃烧蜡烛主要由石蜡制成,当点燃蜡烛时,石蜡受热熔化并气化,然后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我们看到的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的温度最高,因为那里与氧气接触最充分,燃烧最剧烈。
《消防燃烧学》教案
《消防燃烧学》教案.doc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介绍消防燃烧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意义。
解释火灾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1.2 火灾燃烧的基本条件讲解可燃物、氧化剂和点火源的概念。
解释火灾燃烧的三要素及其相互作用。
1.3 火灾类型及燃烧特性介绍不同类型的火灾及其燃烧特性。
分析常见火灾案例,探讨火灾的原因和教训。
第二章:燃烧的基本原理2.1 燃烧的化学反应讲解燃烧的化学反应过程,包括氧化还原反应。
解释燃烧产物的形成和影响。
2.2 燃烧速率与燃烧特性介绍燃烧速率的影响因素,如可燃物性质、氧气浓度和温度。
讲解燃烧过程中的火焰传播和燃烧产物扩散。
2.3 燃烧的热效应解释燃烧过程中的热效应,包括燃烧热和热辐射。
探讨热效应在火灾蔓延中的作用。
第三章:火灾蔓延与控制3.1 火灾蔓延的物理过程讲解火灾蔓延的物理过程,包括火焰传播、热辐射和烟雾传播。
分析火灾蔓延速度和范围的影响因素。
3.2 火灾控制策略介绍火灾控制的方法和措施,如灭火剂的选用和灭火设备的应用。
讲解火灾现场的应急处理和人员疏散原则。
3.3 火灾蔓延的模拟与预测介绍火灾蔓延模拟的方法和技术。
讲解火灾蔓延预测的意义和应用。
第四章:燃烧设备与火灾实验4.1 燃烧设备介绍常用的燃烧设备和实验装置,如燃烧炉、燃烧箱和火焰喷射器。
讲解燃烧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2 火灾实验方法讲解火灾实验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介绍常见的火灾实验,如火焰传播实验和燃烧产物分析实验。
4.3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讲解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方法。
分析实验结果,探讨火灾燃烧特性和蔓延规律。
第五章:燃烧防护与安全5.1 燃烧防护措施介绍燃烧防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讲解燃烧防护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5.2 火灾现场的应急处理讲解火灾现场的应急处理流程和注意事项。
介绍火灾现场的人员疏散和救援措施。
5.3 消防安全管理与教育讲解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管理措施。
介绍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的方法和内容。
第六章:火灾燃烧动力学6.1 火焰传播与蔓延讲解火焰传播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
燃烧学案
(A)燃烧一定有气体产生
(B)通常的燃烧指的是一种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C)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
(D)只要达到着火点的物质一定会燃烧
5.使可燃物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可燃物必须粉碎
(B)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C)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达到着火点
(D)可燃物必须放在有限的空间内
6.烧柴禾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
A.木柴是可燃物
B.温度易达到木柴的着火点
C.散热的速率快
D、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7 .在实验室里,通常将白磷浸没在水中保存,其目的是()
A.降低白磷的温度B.防止白磷与空气接触
C.使白磷与水结合成稳定物质D.将白磷浸湿而不易着火
8.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下列实验中自磷能够燃烧的是
学案
学科第周第课次任课教师时间
题目
第五章:燃烧的学问第一节:燃烧
学
习
目Hale Waihona Puke 标1.认识燃烧的本质。
2.知道燃烧的概念,理解燃烧的必要条件。
3.知道爆炸的概念。
重点
燃烧的条件
难点
正确理解着火点
学习方法
自学、讨论、实验
学习过程
1.看书66页图5-2的实验,红磷和白磷被引燃的温度不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什么?
9.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烧起大火,根据右图所示燃烧的条件填写:曹军的木船是,木船燃烧的条件是、。
(1)(2)
6.爆炸定义:有些可燃物在进行,短时间内放出并产生,气体在高温下而引起爆炸。
7.燃烧与爆炸的区别是什么?
化学教案 燃烧 公开课.doc
第四章第1课时燃烧王水金 12.11.20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燃烧的定义及其发生的条件。
掌握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的。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归纳的方法,掌握燃烧的定义。
并理解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起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燃烧的定义及其条件难点:完全燃烧的条件及其重要意义。
三、教学法:通过对旧知识的对比、归纳、总结得出新知识。
教师引导的启发性教学。
四、教学过程:设疑启思:Mg、S、P、Fe等物质燃烧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P92《你已经知道什么》1、你能否根据从现象的角度总结出所有燃烧的共同点?2、从本质上看共同点是什么?3、由此你能否归纳出燃烧的定义?1、燃烧:火是物质燃烧时的一种现象(有利有弊)燃烧的概念: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过渡:燃烧条件的探究:P93交流与讨论2、燃烧的条件:(一般;同时满足)(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不可降低拓展: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因素:① O2的浓度;②可燃物与O2的接触面积(颗粒大小);③可燃物的性质(种类)@@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Fe、S)、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一张纸与一团纸)@@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3、完全燃烧(氧气充足时)与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时)C+O2(充足)—CO2 C+O2(不充足)—CO@@ 不完全燃烧的危害:产生有毒物质污染环境、浪费燃料@@ 一氧化碳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2、化学性质:剧毒、能燃烧CO+O2—CO23、一氧化碳中毒原理: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使得血红蛋白丧失输氧的功能,使得人因为缺氧而中毒。
4、一氧化碳的生成途径:燃料的不完全燃烧;汽车排放的尾气;管道煤气泄漏等总结:本节主要讲解了燃烧的定义及其燃烧的条件。
《消防燃烧学》教案
《消防燃烧学》教案.doc教案章节:第一章燃烧基础理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烧的基本概念,理解燃烧的三要素。
2. 使学生掌握燃烧过程的物理化学变化。
3. 培养学生对火灾危险性的认识,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燃烧的基本概念燃烧的定义燃烧的分类2. 燃烧的三要素燃料氧气点火源3. 燃烧过程的物理化学变化燃料的分解氧化反应燃烧产物的形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燃烧的基本概念、燃烧的三要素和燃烧过程的物理化学变化。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火灾案例,让学生了解燃烧事故的危害。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消防燃烧学》2. 课件:燃烧基础理论3. 案例素材:火灾案例图片和视频五、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燃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燃烧的兴趣。
2. 讲解燃烧的基本概念,阐述燃烧的定义和分类。
3. 讲解燃烧的三要素,分析它们在燃烧过程中的作用。
4. 讲解燃烧过程的物理化学变化,包括燃料的分解、氧化反应和燃烧产物的形成。
5. 分析火灾案例,让学生了解燃烧事故的危害。
6. 总结本章内容,强调消防安全的重要性。
7. 布置课后作业:复习本章内容,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燃烧事故的预防措施。
教案章节:第二章火灾蔓延规律二、教学内容:1. 火灾蔓延的基本概念火灾蔓延的定义火灾蔓延的分类2. 火灾蔓延的规律火灾蔓延的影响因素火灾蔓延的速度和距离3. 火灾蔓延的模型火灾蔓延的数学模型火灾蔓延的数值模型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火灾蔓延的基本概念、规律和模型。
2. 实验法:进行火灾蔓延实验,让学生观察火灾蔓延的现象。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消防燃烧学》2. 课件:火灾蔓延规律3. 实验器材:火灾蔓延实验装置五、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火灾蔓延在日常生活中的危害,引发学生对火灾蔓延的关注。
2. 讲解火灾蔓延的基本概念,阐述火灾蔓延的定义和分类。
3. 讲解火灾蔓延的规律,分析影响火灾蔓延的因素。
2.燃烧基础知识(2013版)电子教案
• 蒸汽锅炉、液化气钢等爆炸,均属物理爆炸。
• 化学爆炸:是指由于物质本身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并使温度、压力 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而形成的爆炸现象。如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形 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而引起的爆炸,炸药的爆炸等都属于化学爆炸。
• 爆炸极限分类:
• 1、爆炸浓度极限(简称爆炸极限)是指可燃的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 后,遇火会产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浓度。爆炸上、下限值之间的范围越大 ,爆炸下限越低、爆炸上限越高,爆炸危险性就越大。
• 2、爆炸温度极限:是指可燃液体受热蒸发出的蒸气浓度等于爆炸浓度极限时
的温度范围。爆炸温度上、下限值之间的范围越大,爆炸危险性就越大。
2020/6/27
15
二、燃烧类型
• 部分常见可燃气体(蒸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
2020/6/27
16
三、燃烧过程及特点
• 固体物质的燃烧特点 • 液体物质的燃烧特点 • 气体物质的燃烧特点
2020/6/27
8
二、燃烧类型
• 闪燃定义: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称为闪燃。可
燃液体之所以会发生一闪即灭的闪燃现象,是因为液体在闪燃 温度下蒸发速度较慢,所蒸发出来的蒸气仅能维持短时间的燃 烧,而来不及提供足够的蒸气补充维持稳定的燃烧,故闪燃一 下就熄灭了。闪燃往往是可燃液体发生着火的先兆。
3
一、燃烧的本质和条件
• 燃烧的条件
• 燃烧的必要条件:燃烧的三个必须条件可
用“燃烧三角形”来表示。
可燃物
引火源
助燃物
燃烧三角形
2020/6/27
4
一、燃烧的本质和条件
• 燃烧条件 • 充分条件
一定的氧 气含量
一定的 可燃物 浓度
燃烧学教案---电子版
第一讲重点:燃烧条件、及燃烧空气量的计算。
绪论燃烧学是研究燃烧的发生、发展和熄灭过程的学科。
一.燃烧学的研究内容燃烧的本质;着火机理、熄火机理;气、液、固体可燃物燃烧特性;燃烧技术(工程燃烧学);防灭火技术(消防燃烧学)。
二.燃烧学学习的目的和意义2.1 火的作用火被人类掌握和使用以后,为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2火的危害火一旦失去控制,造成对国民经济的损失,同时,火灾还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火灾还对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
火灾指的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一种灾害性燃烧现象,包括森林、建筑、油类等火灾以及可燃气和粉尘爆炸。
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可燃物、空气和火源同时存在。
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可分为特大火灾、重大火灾和一般火灾三类。
下面是几个典型火灾案例。
1998年1月3日,吉林省通化市东珠宾馆发生火灾。
1999年10月30日,韩国仁川市一幢4层楼的地下卡拉OK厅发生火灾,有57人被烧死,71人被烧伤。
2000年12月25日,洛阳东都商厦火灾。
2002年6月16日,位于海淀区学院路20号的“蓝极速”网吧发生火灾。
火灾烟气的组成:(1)气相燃烧产物;(2)未完全燃烧的液固相分解物和冷凝物微小颗粒;(3)未燃的可燃蒸汽和卷吸混入的大量空气。
火灾烟气中含有众多的有毒有害成分、腐蚀性成分和颗粒物等,加之火灾环境高温、缺氧,导致火灾中很多人因烟气窒息和中毒而死亡。
2.3目的和意义学习研究各种可燃物的着火条件――――防火学习研究物质爆炸规律―――预防爆炸学习研究燃烧、蔓延规律、熄灭―――灭火,减少损失学习研究燃烧烟气特性――――防排烟,减少人员伤亡三、火灾防治措施火灾防治措施有:建立消防队伍和机构、研制各种防灭火设备、制定相关防灭火法规、研究火灾机理和规律及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投入防灭火。
四、燃烧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4.1燃烧学的研究对象燃烧学的主要研究方面:1、燃烧理论的研究。
2、燃烧技术的研究。
九年级化学上册:4.1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教案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初步认识燃烧现象,知同的点与思考:烧不坏的手帕火焰熄灭后,你观察到原来浸透酒燃烧区,与火源隔离。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自学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内容:在学生讨课本粉尘爆炸练习: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爆炸配套练习九年级化学试卷相关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K--39 Cl—35.5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A、过氧化氢(H2O2)B、二氧化锰(M n O2)C、二氧化碳(CO2)D、空气2、一种气体经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可能是一种化合物B、一定是一种单质C、一定是一种混合物D、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一种混合物3、不含有害物质的明胶,可以在制药与食品工业中使用。
明胶里含有多种蛋白质,其中某蛋白质在人体内水解产物之一为苯丙氨酸(化学式为C9H11O2N),下列对相关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苯丙氨酸由23个原子构成B、苯丙氨酸分子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C、苯丙氨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7:8D、苯丙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4、工业上利用下列反应制取金属汞:4HgS+4CaO=4Hg+3X+CaSO4该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A、CaSB、SO2C、SO3D、CaSO35、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S + O点燃SO2↑B、4Al +3O点燃2Al2O3C、P + O点燃PO2D、Mg + O点燃MgO26、红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W、G、H、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物质对该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待测值是23B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 、P 是生成物D 、物质B 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8、(6分)用化学符号填空:⑴ 氧化镁中镁显正二价 ⑵ 2个铁离子 ⑶5个二氧化碳分子 ⑷2个铵根离子 (5)氧化铝_______________ (6)硫酸亚铁____________9、(5分)有下列物质:①洁净的空气 ②水银 ③自来水 ④冰水混合物 ⑤碘酒 ⑥氯酸钾 ⑦液氧 ⑧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后固体剩余物,请用序号填空(注意:少填、多填均不得分) ⑴属于混合物是 ⑵属于纯净物的是 ⑶属于单质的是 ⑷ 属于化合物的是 ⑸属于氧化物的是10、(3分)右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不同原子。
燃烧学教学设计
燃烧学教学设计教学目的燃烧学是化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化学反应、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等多个方面,对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分析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教学设计的目的是:1.让学生了解燃烧的基本原理和过程;2.掌握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算方法;3.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安全意识。
教学方式1.理论教学:利用教师讲授、PPT展示、案例分析等方式,讲述燃烧学的基本概念、化学方程式和计算方法。
2.实验教学:在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技巧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讲燃烧的基本原理和过程1.燃烧的定义、类型和过程;2.燃烧的化学反应式和热效应;3.燃烧和环境保护。
第二讲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计算方法1.燃烧反应式的写法和计算方法;2.燃烧反应的限制因素和影响因素;3.燃烧反应的化学计算方法。
第三讲燃烧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1.燃烧器材的使用和实验安全;2.燃烧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3.燃烧实验注意事项和数据分析。
教学评估1.学生参与度和表现——通过课堂检测、作业、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估。
2.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通过实验报告和实验成绩进行评估。
3.知识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通过期末考试进行评估。
教学资源1.教材:《化学原理》等相关教材;2.PPT课件:包括理论部分和实验操作部分;3.实验器材:燃烧实验所需的器材和化学试剂;4.实验手册:包括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报告要求等。
教学建议1.理论教学要结合实际情况,引入实际应用和案例分析。
2.实验教学要严格遵守实验安全规则和操作规范,保证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教学评估要注重实战能力的培养,尽可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
结语燃烧学教学是化学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它不仅是学生了解化学世界的窗口,同时也是提升学生全面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教学设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使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的同时,更好的实现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
燃烧学教案
《燃料及燃烧》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并包括专业课的部分内容。
本课程根据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的需要,阐明燃料的主要性质、燃烧过程的基本原理、组织燃烧的基本方法、设计和选择燃烧装置的基本原则。
本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有关燃料及燃烧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燃烧技术方面的实验研究的基本技能,为合理利用燃料、改进燃烧技术、设计和研制高效能的燃烧系统打好必要的基础。
一、绪论1.燃料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燃料就是自然界中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自然能源。
燃料也就是能源。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人类日常生活最重要的基本资源,人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离不开能源。
如果说人们生活中的各种消费是由原材料、基础工业、农业、轻工业、交通运输等支持着,那么能源则是上述各个行业得以运行、生产的基础。
下图就显示了能源在整个国民经济生产及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2.我国的燃料资源我国的燃料资源结构以煤为主,估计地质储量为1.44万亿吨,探明储量6000多亿吨,品种齐全,包括气、肥、焦、瘦、无烟煤及动力煤等。
分布面也广,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有不同数量的煤炭资源。
其中山西和内蒙古两省约占61.3%。
我国的煤炭资源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前苏联和美国。
石油资源:由于过去石油地质和勘探程度很低,大部分陆地沉积岩面积还没有进行普查和勘探,到现在为止,已探明石油储量为68亿吨,其中可采储量24亿吨,居世界第八位,主要集中在东北和华北。
天然气已探明储量2300亿米3,居世界十六位,主要分布在西南和四川省,在东北和中南地区还有比较丰富的油页岩资源。
3.工业燃料的概念及其一般分类(1)定义:a.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单位重量(或体积)燃料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在工业上能够有效地加以利用。
b.燃料生成物呈气体状态,燃烧后的热量绝大部分含于生成物中,而且还可以出放热地点以外利用生成物中所含的热量。
c.燃烧产物的性质对加热过程不能起破坏作用,没有毒。
《消防燃烧学》教案
《消防燃烧学》教案.doc教案章节一:燃烧基本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燃烧的基本概念。
让学生了解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
让学生了解燃烧的分类。
1.2 教学内容燃烧的定义与意义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燃料、氧气和点火源燃烧的分类:完全燃烧、不完全燃烧和爆炸燃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燃烧的基本概念、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和燃烧的分类。
互动法:提问学生关于燃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燃烧的基本概念、三个必要条件和分类的问题,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教案章节二:火灾蔓延规律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火灾蔓延的基本规律。
让学生了解火灾蔓延的影响因素。
2.2 教学内容火灾蔓延的基本规律:线性蔓延、面积蔓延和体积蔓延火灾蔓延的影响因素:燃料特性、氧气浓度、通风条件和火灾蔓延速率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火灾蔓延的基本规律和影响因素。
互动法:提问学生关于火灾蔓延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火灾蔓延的基本规律和影响因素的问题,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教案章节三:防火措施与灭火方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防火措施的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灭火方法的分类和应用。
3.2 教学内容防火措施:建筑物的防火设计、火灾报警系统、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灭火方法:灭火器的使用、消防栓系统的操作和灭火器材的配备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防火措施的重要性和灭火方法的分类和应用。
互动法:提问学生关于防火措施和灭火方法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防火措施和灭火方法的问题,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教案章节四:火灾事故调查与分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火灾事故调查的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火灾事故调查的步骤和分析方法。
4.2 教学内容火灾事故调查的重要性:了解火灾原因、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火灾事故调查的步骤:现场勘查、火灾原因鉴定、火灾事故报告编写火灾事故分析方法:火灾事故统计分析、火灾原因分析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火灾事故调查的重要性和步骤以及分析方法。
《消防燃烧学》教案
《消防燃烧学》教案.doc一、引言1.1 教案目的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消防燃烧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对火灾发生、发展及其控制的认识,为消防安全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1.2 适用对象本教案适用于消防工程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及相关从业人员。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2.1 燃烧基本概念2.1.1 燃烧的定义2.1.2 燃烧三要素2.1.3 燃烧类型及特点2.2 火灾事故调查与分析2.2.1 火灾事故调查的基本程序2.2.2 火灾事故原因分析2.2.3 火灾事故案例解析2.3 燃烧物质及燃烧特性2.3.1 常见燃烧物质2.3.2 燃烧特性及影响因素2.3.3 燃烧实验及燃烧装置2.4 火灾蔓延与控制2.4.1 火灾蔓延规律2.4.2 火灾控制策略2.4.3 防火分区与防火间距2.5 消防安全评估与防护2.5.1 消防安全评估方法2.5.2 火灾防护措施2.5.3 消防安全管理三、教学安排3.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3.2 教学进度安排第1-4课时:燃烧基本概念第5-8课时:火灾事故调查与分析第9-12课时:燃烧物质及燃烧特性第13-16课时:火灾蔓延与控制第17-20课时:消防安全评估与防护四、教学评价4.1 考核方式课程考核分为课堂参与、课后作业、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四个部分。
4.2 评价标准课堂参与(20%):发言、提问、讨论等;课后作业(30%):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能力;实验报告(20%):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结论分析;期末考试(30%):检验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消防燃烧学》,出版社:消防科技出版社,作者:。
5.2 实验设备燃烧实验装置、火灾模拟实验装置、消防安全演示设备等。
5.3 辅助资料教案、PPT、案例分析、学术论文、消防法规等。
六、教学活动6.1 燃烧基本概念讲授燃烧的定义、燃烧三要素及其相互作用。
《消防燃烧学》教案
《消防燃烧学》教案.doc教案章节一: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消防燃烧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使学生掌握消防燃烧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1.2 教学内容消防燃烧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消防燃烧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消防燃烧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引导学生理解消防燃烧学的基本概念。
案例分析法:分享消防燃烧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使学生了解其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教案章节二:燃烧基本原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燃烧的基本原理和条件。
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燃烧过程。
2.2 教学内容燃烧的基本原理和条件不同类型的燃烧过程:预混燃烧和扩散燃烧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燃烧的基本原理和条件,引导学生理解燃烧过程。
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燃烧过程。
教案章节三:火灾蔓延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火灾蔓延的原因和机制。
使学生掌握控制火灾蔓延的方法和措施。
3.2 教学内容火灾蔓延的原因和机制控制火灾蔓延的方法和措施:灭火器材的使用、防火分隔和疏散逃生等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火灾蔓延的原因和机制,引导学生理解火灾蔓延的过程。
实操演示法:进行灭火器材的使用、防火分隔和疏散逃生的实操演示,使学生掌握相关方法和措施。
教案章节四:火灾爆炸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火灾爆炸的基本知识和原因。
使学生掌握火灾爆炸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4.2 教学内容火灾爆炸的基本知识和原因火灾爆炸的预防和应对措施:防火防爆措施、应急处理和疏散逃生等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火灾爆炸的基本知识和原因,引导学生理解火灾爆炸的危害性。
案例分析法:分享火灾爆炸的案例,使学生了解火灾爆炸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教案章节五:消防燃烧学应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消防燃烧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使学生掌握消防燃烧学在火灾预防和灭火中的应用。
5.2 教学内容消防燃烧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消防燃烧学在火灾预防和灭火中的应用:火灾风险评估、灭火器材和防火措施等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消防燃烧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其在火灾预防和灭火中的应用。
《消防燃烧学》教案
《消防燃烧学》教案.doc第一章:消防燃烧学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消防燃烧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掌握火灾的分类和燃烧的基本条件。
3. 理解消防燃烧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二、教学内容:1. 消防燃烧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火灾的分类和特点。
3. 燃烧的基本条件和过程。
4. 消防燃烧学在消防安全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消防燃烧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火灾案例,了解火灾的分类和特点。
3. 实验演示法:展示燃烧实验,理解燃烧的基本条件。
四、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消防燃烧学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2. 火灾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火灾分类和特点的理解。
3. 燃烧实验观察报告:评估学生对燃烧基本条件的理解。
第二章:火灾燃烧过程一、教学目标:1. 掌握火灾燃烧过程的基本特点和阶段。
2. 了解火灾燃烧过程中的燃烧产物和危害。
3. 理解火灾燃烧过程对消防安全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火灾燃烧过程的基本特点和阶段。
2. 燃烧产物及其危害。
3. 火灾燃烧过程对消防安全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火灾燃烧过程的基本特点和阶段。
2. 实验演示法:展示火灾燃烧实验,观察燃烧产物和危害。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火灾案例,了解火灾燃烧过程对消防安全的影响。
四、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火灾燃烧过程的基本特点的理解。
2. 火灾燃烧实验观察报告:评估学生对燃烧产物和危害的理解。
3. 火灾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火灾燃烧过程对消防安全的影响的理解。
第三章:消防燃烧学原理一、教学目标:1. 掌握消防燃烧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2. 了解消防燃烧学在消防安全领域的应用。
3. 理解消防燃烧学对火灾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消防燃烧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2. 消防燃烧学在消防安全领域的应用。
3. 消防燃烧学对火灾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消防燃烧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消防燃烧学》教案
教案
课程名称:消防燃烧学
教研室:火灾理论
教员姓名:徐晓楠
技术职称:教授
教学对象:工程二队
武警学院消防工程系
消防燃烧学教案1
消防燃烧学教案2
消防燃烧学教案3
消防燃烧学教案4
消防燃烧学教案5
消防燃烧学教案6
消防燃烧学教案7
消防燃烧学教案8
消防燃烧学教案9
消防燃烧学教案10
消防燃烧学教案11
消防燃烧学教案12
消防燃烧学教案13
消防燃烧学教案14
消防燃烧学教案15
消防燃烧学教案16
消防燃烧学教案17
消防燃烧学教案18
消防燃烧学教案19
消防燃烧学教案20
消防燃烧学教案21
消防燃烧学教案22
消防燃烧学教案23
消防燃烧学教案24
消防燃烧学教案25
青年人首先要树雄心,立大志,其次就要决心作一个有用的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烧学教案---电子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一讲重点:燃烧条件、及燃烧空气量的计算。
绪论燃烧学是研究燃烧的发生、发展和熄灭过程的学科。
一.燃烧学的研究内容燃烧的本质;着火机理、熄火机理;气、液、固体可燃物燃烧特性;燃烧技术(工程燃烧学);防灭火技术(消防燃烧学)。
二.燃烧学学习的目的和意义2.1 火的作用火被人类掌握和使用以后,为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2火的危害火一旦失去控制,造成对国民经济的损失,同时,火灾还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火灾还对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
火灾指的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一种灾害性燃烧现象,包括森林、建筑、油类等火灾以及可燃气和粉尘爆炸。
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可燃物、空气和火源同时存在。
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可分为特大火灾、重大火灾和一般火灾三类。
下面是几个典型火灾案例。
1998年1月3日,吉林省通化市东珠宾馆发生火灾。
1999年10月30日,韩国仁川市一幢4层楼的地下卡拉OK厅发生火灾,有57人被烧死,71人被烧伤。
2000年12月25日,洛阳东都商厦火灾。
2002年6月16日,位于海淀区学院路20号的“蓝极速”网吧发生火灾。
火灾烟气的组成:(1)气相燃烧产物;(2)未完全燃烧的液固相分解物和冷凝物微小颗粒;(3)未燃的可燃蒸汽和卷吸混入的大量空气。
火灾烟气中含有众多的有毒有害成分、腐蚀性成分和颗粒物等,加之火灾环境高温、缺氧,导致火灾中很多人因烟气窒息和中毒而死亡。
2.3目的和意义学习研究各种可燃物的着火条件――――防火学习研究物质爆炸规律―――预防爆炸学习研究燃烧、蔓延规律、熄灭―――灭火,减少损失学习研究燃烧烟气特性――――防排烟,减少人员伤亡三、火灾防治措施火灾防治措施有:建立消防队伍和机构、研制各种防灭火设备、制定相关防灭火法规、研究火灾机理和规律及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投入防灭火。
四、燃烧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4.1燃烧学的研究对象燃烧学的主要研究方面:1、燃烧理论的研究。
2、燃烧技术的研究。
4.2火灾的特点火灾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具有随机性和确定性的双重特点。
随机性是指火灾在何时、何处发生等是不定的,它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却遵循一定的统计规律。
确定性是指火灾的发生是按其确定的过程发展,火灾燃烧、烟气流动等都遵循确定的流体流动、传热传质、物质守恒等规律。
4.3燃烧学的研究方法燃烧学的研究方法包括统计分析法、模拟研究法和实体实验法。
五、本课程的主要研究内容本课程的主要研究内容为:燃烧的化学基础;燃烧的物理基础;着火和灭火理论;气体可燃物的燃烧;液体可燃物的燃烧;固体可燃物的燃烧;室内灭火简介。
第1章燃烧化学基础本章包括:燃烧的本质和条件;燃烧所需空气量的计算;燃烧产物及其计算;燃烧热的计算和燃烧温度的计算。
1.1 燃烧的本质和条件1.1.1 燃烧的本质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的现象。
燃烧区的高温使其中白炽的固体粒子和某些不稳定的中间物质分子内电子发生能级跃迁,从而发出各种波长的光;发光的气相燃烧区就是火焰,它是燃烧过程中最明显的标志;由于燃烧不完全等原因,会使产物中混有一些微小颗粒,这样就形成了烟。
燃烧的本质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
爆炸与燃烧没有本质差别。
很多燃烧反应不是直接进行的,而是通过游离基团和原子在瞬间进行的循环链式反应。
1.1.2 燃烧的条件及其在消防中的应用1.1.2.1 燃烧的条件燃烧三要素指:氧化剂、还原剂及引发燃烧的能源。
三要素是燃烧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要发生燃烧还必须满足其它条件。
燃烧能发生时,三要素可表示为封闭的三角形,称为着火三角形,如图1-1(a )所示。
根据燃烧的链锁反应理论,因此,着火三角形应扩大到包括一个说明游离基参加燃烧反应的附加维,从而形成一个着火四面体,如图1-1(b )所示。
1.1.2.2 燃烧条件在消防中的应用根据着火三角形,可以提出以下防火方法:控制可燃物;隔绝空气;消除点火源。
根据着火三角形,可以提出以下灭火方法: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
着火四面体为另一种灭火方法——抑制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原理是: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中去,销毁游离基,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游离基,使燃烧反应终止。
防火和灭火的原理是防止燃烧条件的形成和破坏已形成的燃烧条件。
1.2 燃烧空气量的计算空气需要量表示一定量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或者体积。
1.2.1理论空气量理论空气量是指单位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所需要的最少的空气量。
1.2.1.1固体和液体可燃物的理论空气需要量对于固体和液体可燃物,习惯上用质量百分数表示其组成,其成分为:%100%%%%%%%=++++++W A S N O H C (1-1)依据这些元素完全燃烧的计量方程式,完全燃烧的总体方程如下:22CO O C =+ O H O H 222141=+ 22SO O S =+ (1-2)假定计算中涉及的气体是理想气体,则所需氧气的体积为2,0104.22)3232412(2-⨯⨯-++=OS H C V O (m 3/kg ) (1-3)因此,每1kg 可燃物完全燃烧时所需空气量的体积为21.02,0,0O air V V =(m 3/kg )(1-4)例1-1:求5kg 木材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理论空气量。
已知木材的质量百分数组分为:C -43%,H -7%,O -41%,N -2%,W -6%,A -1%。
1.2.1.2 气体可燃物的理论空气量对于气体可燃物,习惯上用体积百分数表示其组成,其成分为:%100%%%%%%%%222222=+++++++∑O H N O CO S H H C H CO m n (1-5)可燃物完全燃烧的反应方程式如下:2221CO O CO =+ O H O H 22221=+222223SO O H O S H +=+ O H mnCO O m n H C m n 2222)4(+=++每1m 3可燃物完全燃烧时需要的氧气体积为2222,010)4(2321212-⨯⎥⎦⎤⎢⎣⎡-++++=∑O H C m n S H H CO V m n O (m 3/m 3) (1-6) 每1m 3可燃物完全燃烧的理论空气体积需要量为2222,0,010)4(23212176.421.02-⨯⎥⎦⎤⎢⎣⎡-++++⨯==∑O H C m n S H H CO V V m n O air (m 3/m 3)例如1-2:求1m 3焦炉煤气燃烧所需要的理论空气量。
已知焦炉煤气的体积百分数组成:CO -6.8%,H 2-57%,CH 4-22.5%,C 2H 4-3.7%,CO 2-2.3%,N 2-4.7%,H 2O -3%。
解: 完全燃烧1m 3这种煤气所需理论空气体积为2222,0,010)4(23212176.421.02-⨯⎥⎦⎤⎢⎣⎡-++++⨯==∑O H C m n S H H CO V V m n O air =4.188m 3第 二 讲重点:燃烧产物量的计算。
1.2.2 实际空气量和过量空气系数实际供给的空气量称为实际空气量。
实际空气量L 与理论空气量L 0之比称为过量空气系数,用α表示:实际空气需要量与理论空气需要量的关系为:air air V V ,0,⋅=αα (1-8)气态可燃物α=1.02-1.2;液态可燃物α=1.1-1.3;固态可燃物α=1.3-1.7。
当α=1时,表示实际供给的空气量等于理论空气量。
此时燃料与氧化剂的配比符合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当量关系。
此时的燃料与空气量之比称为化学当量比。
当α<1 时,表示实际供给的空气量少于理论空气量。
当α>1时,表示实际供应的空气量多于理论空气量。
综上,α的数值对于燃烧过程有着很大影响,α过大或者过小都不利于燃烧的进行。
1.2.3 燃料空气比与过量空气系数1.2.3.1燃料空气比f燃料空气比是在燃烧过程中实际供给的燃料量与空气量之比,即:af G G f =(1-9)它表明每千克空气中实际含有的燃料千克数,它与过量空气系数α的的关系为11L L G G f af α===(1-10) 对于一定燃料来说,L 0是确定的值,因而f 和α成反比。
当α=1时,油气比f =1/L 0。
1.2.3.2过量燃料系数β过量燃料系数指实际燃料供给量与理论燃料供给量之比,是理论空气量的倒数,即:01L L f =(1-11)实际空气量的倒数1/aL 0就是实际燃料量。
因此,过量燃料系数β为αβ1= (1-12)1.3燃烧产物量的计算燃烧产物主要指燃料燃烧生成的气相产物,包括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
1.3.1完全燃烧时烟气量的计算当燃料完全燃烧时,烟气的组成及其体积可由反应方程式并根据燃料的元素组成或者成分组成求得。
产物主要有CO 2、H 2O 、SO 2和N 2,烟气体积为:O H O N SO CO yq V V V V V V 22222++++=(m 3/kg )(1-13)当α=1时,O H N SO CO yq V V V V V 2222,0,0,0+++=(m 3/kg )(1-14)1.3.1.1固体和液体燃料的燃烧烟气量的计算 1. 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体积计算 22CO O C =+100124.222,0CV CO ⨯=(m 3/kg ) 100324.222,0SV SO ⨯=(m 3/kg ) 2. 理论氮气的体积air N V NV ,0,079.0100284.222+⨯=(m 3/kg ) 3. 理论水蒸气的体积 =O H V 2,0+⨯10024.22H 1001814.22M⨯⨯(m 3/kg ) 至此,得到理论烟气量为:=yq V ,0100124.22C ⨯+100324.22S ⨯+)79.0100284.22(,0air V N+⨯+(+⨯10024.22H 1001814.22M ⨯⨯)(m 3/kg ) 把水分扣除后的烟气称为“干烟气”。
于是理论烟气体积yq V ,0又可写成:O H gy yq V V V 2,0,0,0+=当α>1时:()kg m V V V air yq yq /)1(3,0,0-+=α (1-15)1.3.1.2气体燃料燃烧烟气量的计算%100%%%%%%%%222222=+++++++∑O H N O CO S H H C H CO m n (1-19)每m 3可燃物燃烧生成的CO 2、SO 2、H 2O 和N 2的体积分别为:()22,0102-⨯++=∑m n CO H nC CO CO V (m 3/m 3)22,0102-⨯=S H V so (m 3/m 3)2222,01022-⨯⎪⎭⎫⎝⎛+++=∑m n O H H C m S H O H H V (m 3/m 3)air N V N V ,022,079.0102+⨯=-(m 3/m 3)yq V ,0=2,0CO V ++2,0so V +O H V 2,02,0N V⎪⎭⎫⎝⎛+++=∑m n H C m n CO CO )2(2S H 22+()O H H 22++2N + ×10-2air V ,079.0+当α>1时,除了理论空气量之外,还要加上过量空气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