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外训练 第四章+配合公差应用课外训练(平键)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外训练 第四章+配合公差应用课外训练(平键)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外训练 第四章+配合公差应用课外训练(平键)

1、在下图中填入单键的名称

2、平键联接按其配合的松紧不同分为、和三种。

3、在表4-3中查找平键的尺寸和公差(轴直径Ф35),并标注在图4-8中。

表:平键的尺寸及公差

4、在下表中查找轴键槽宽b、轴键深t和孔键槽宽b、深轴键t1基本尺寸,并标注在下图中。

表:轴键槽宽b、轴键深t和孔键槽宽b、深轴键t1基本尺寸

轴(孔)公称直径d >17~22 >22~30 >30~38 >38~44

孔轴键槽宽(b) 6 8 10 12 轴键槽深t 3.2 4 5 5

孔度公差t1 2.8 3.3 3.3 3.3

1、一平键联接,下图所示。轴(孔)基本尺寸φ20,联接的种类为较松联接,试选择该平键联配合公差和尺寸公差,并标注在下图中。

2、一平键联接,下图所示。轴(孔)基本尺寸φ30,联接的种类为一般联接,试选择该平键联配合公差和尺寸公差,并标注在下图中。

3、一平键联接,下图所示。轴(孔)基本尺寸φ35,联接的种类为较紧联接,试选择该平键联配合公差和尺寸公差,并标注在下图中。

公差配合选用表

基孔制基轴制特性及说明 H11/a11A11/h11间隙非常大,液体摩擦情况差,产生紊流现象。用于精度极低粗糙机械转动很松的配合,高温工作的转动轴以及轴向自由移动的齿轮和离合器等,在一般机械中很少采用 H11/b11B11/h11间隙非常大,液体摩擦情况较差,且有紊流。用于高温工作和粗糙的机械传动轴,其配合间隙非常大,且间隙有很大的变动范围 H12/b12B12/h12间隙非常大,有紊流现象,液体摩擦很差的粗糙配合,其配合间隙很大的变动。如扳手孔与座等的配合 H9/c9间隙很大,液体摩擦尚好。有于高温工作,高速转动造成配合间隙减小,大公差、大间隙要求的外露组件的配合,在一般机械中很少采用 H10/c10间隙很大,液体摩擦尚好。用于结合件材料线膨胀系数显著不同处。如光学测长仪与光学零件的配合 H11/c11C11/h11配合间隙非常大,液体摩擦较差,易产生紊流的配合。用于转速很低,配合很松的配合。常用于大间隙、大公差的外露组件及装配很松之处 H8/d8D8/h8间隙比较大,液体摩擦良好,带层流。用于精度不高、高速及载荷不高的配合,高温条件下的转动配合以及由于装配精度不高而引起偏斜的连接 H9/d9D9/h9间隙很大的灵活转动配合,液体摩擦情况尚好,用于精度非主要要求时,或有大的温度变动,高速或大的轴颈压力等情况的转动配合,如一般通用机械中的平键连接,滑动轴承及较松的皮带轮等的配合 H10/d10D10/h10间隙很大的松动配合,液体摩擦情况尚好。如一般比较松的皮带轮及滑动轴承等的配合 H11/d11D11/h11液体摩擦稍差:适用于间隙变动较大的工作条件及不重要的传动配合,亦用于不重要的固定配合和滑动配合,如减速器壳孔和法兰盘,以及螺栓连接等的配合 H8/e7E8/h7液体摩擦良好,较松的转动配合,如风扇电机中的配合,以及气轮发电机、大电动机的高速轴承的配合 H8/e8E8/h8H8/e8配合性质与H8/e7相同,但其间隙变动范围更大一些,适用于高转速,载荷不大,方向不变的轴与轴承的配合,或者属于中等转速,但轴比较长的情况,以及有三个以上支承的情况。如外圆磨床的主轴等配合 H9/e9E9h9精度不高且有防松间隙,液体摩擦较好的转动配合。如粗糙机构中衬套与轴承圈的配合 H6/f5F6/h5具有中等间隙,属于带层流、液体摩擦良好的转动配合,广泛适用于普通机械中转速不大,普通润滑脂或润滑油润滑的轴承,以及要求在轴上自由转动回轴向滑动的配合。如精密机床中变速箱、进给箱的旋转件的配合,或其他重要的滑动轴承,高精度齿轮轴套与轴承衬套等的配合 H6/g5G6/h5具有很小的间隙,制造成本较高,用于自由移动,但不要求自由转动,行程不太大,要求保持很小的配合间隙,且要求精确定位的配合。如光学分度头主轴与轴承,刨床滑块与滑槽,蜗轮减速箱孔与轴承衬套等的配合

公差与配合标准表

公差与配合(摘自GB1800~1804-79)1.基本偏差系列及配合种类 .2.标准公差值及孔和轴的极限偏差值 基本尺寸 mm 公差等级 IT5 IT6 IT7 IT8 IT9 IT10 IT11 IT12 >6~10 >10~18 >18~30 >30~50 >50~80 >80~120 >120~180 >180~250 >250~315 >315~400 >400~500 6 8 9 11 13 15 18 20 23 25 27 9 11 13 16 19 22 25 29 32 36 40 15 18 21 25 30 35 40 46 52 57 63 22 27 33 39 46 54 63 72 81 89 97 36 43 52 62 74 87 100 115 130 140 155 58 70 84 100 120 140 160 185 210 230 250 90 110 130 160 190 220 250 290 320 360 400 150 180 210 250 300 350 400 460 520 570 630

孔的极限差值(基本尺寸由大于10至315mm)μm

轴的极限偏差(基本尺寸由于大于10至315mm)

公差带级 >10~18>18~30 >30~50 >50~80 >80~120>120~180 >180~250>250~315 K 5 +9 +1 +11 +2 +13 +2 +15 +2 +18 +3 +21 +3 +24 +4 +27 +4 ▼6 +12 +1 +15 +2 +18 +2 +21 +2 +25 +3 +28 +3 +33 +3 +36 +4 7 +19 +1 +23 +2 +27 +2 +32 +2 +38 +3 +43 +3 +50 +4 +56 +4 M 5 +15 +7 +17 +8 +20 +9 +24 +11 +28 +13 +33 +15 +37 +17 +43 +20 6 +18 +7 +21 +8 +25 +9 +30 +11 +35 +13 +40 +15 +46 +17 +52 +20 7 +25 +7 +29 +8 +34 +9 +41 +11 +48 +13 +55 +15 +63 +17 +72 +20 N 5 +20 +12 +24 +15 +28 +17 +33 +22 +38 +23 +45 +27 +51 +31 +57 +34 ▼6 +23 +12 +28 +15 +33 +17 +39 +20 +45 +23 +52 +27 +60 +31 +66 +34 7 +30 +12 +36 +15 +42 +17 +50 +20 +58 +23 +67 +27 +77 +31 +86 +34 p 5 +26 +18 +31 +22 +37 +26 +45 +32 +52 +37 +61 +43 +70 +50 +79 +56 ▼6 +29 +18 +35 +22 +42 +26 +51 +32 +59 +37 +68 +43 +79 +50 +88 +56 7 +36 +18 +43 +22 +51 +26 +62 +32 +72 +37 +83 +43 +96 +50 +108 +56 注:标注▼者为优先公差等级,应优先选用。 形状和位置公差(摘自GB1182~1184-80) 形位公差符号 分类形状公差位置公差 项目直线 度 平面 度 圆度 圆柱 度 平行 度 垂直 度 倾斜 度 同轴 度 对称 度 位置 度 圆跳 动 全跳动 符号

公差配合如何确定

1、公差配合的类型分为三种: 间隙配合(原称: 动配合)、过渡配合、过盈配合(原称: xx)。 2、间隙配合——轴与孔之间有明显间隙的配合,轴可以在孔中转动 3、过盈配合——轴与孔之间没有间隙,轴与孔紧密的固联在一起,轴将不能单独转动 4、过渡配合——介于间隙配合与过盈配合之间的配合,有有可能出现间隙,有可能出现过盈,这样的配合可以作为精密定位的配合 5、当轴需要在孔中转动的时候,都选择间隙配合,要求间隙比较大的时候选H11/c11(如: 手摇机构),要求能转动,同时又要求间隙不太大就选择H9/d9(如: 空转带轮与轴的配合),若还要精密的间隙配合就选择H8/f7(如: 滑动轴承的配合) 6、如果希望轴与孔固联在一起,要转动则一起转动,要承受载荷就一起承受载荷,可以选择过盈配合,小过盈量的配合可以传递比较小的力,施加较大的力就会让轴与孔发生转动,装配可以用木榔头敲击装配,配合类型H7/n6,大过盈量的配合可以专递较大的力,一般用压力机进行装配,或者用温差法进行装配,例如: 火车轮的轮圈与轮毂的配合就是用温差法进行装配的过盈配合,配合类型H7/z6 7、需要精密定位,又需要能拆卸时,如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外圈与孔的配合可以选择H7/js6,或者H7/k6 什么是配合?什么是间隙、过盈、过渡配合?

答: 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 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称为间隙配合。 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称为过盈配合。 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称为过渡配合 冲压模的固定板和凸模的配合间隙一般取过盈配合,从0~- 0.02mm。退料板如果还要起定位、导向的作用时,退料板和凸模的配合间隙一般小于凸模和凹模的配合间隙。如果只是单纯的起到退料作用时,配合间隙可以取的大一些。随便取,1mm,2mm都可以。至于凸模和凹模的间隙则要根据所要冲压的材料的厚度来取,材料厚度在 0.1~ 0.4mm之间的间隙取 0.01mm;材料厚度在 0.4~ 1.2mm之间的间隙取料厚的7%;材料厚度在 1.2~ 2.5mm之间的间隙取料厚的9%;材料厚度在 2.5~4mm之间的间隙取料厚的12%;材料厚度在4~6mm之间的间隙取15%。以上的数值是软钢、黄铜的间隙值,如果是硬钢的话,间隙值还要比这些数值要大

新旧公差对照表

? 新旧轴孔公差对照表 孔、轴公差带新旧国标对照表 (尺寸1~500mm) 基孔制配合的轴基轴制配合的孔 注:① 仅1~3mm尺寸分段使用。② 不同尺寸分段分别与不同的新国标符号近似。 ③ 介于两者之间。④ 没有适当的相近的符号。

基孔制配合的轴基轴制配合的孔 基轴制配合的孔间 隙 配 合 旧国标D1 Db1 Dc1 D Db Dc Dd De D3 D4 Dc4 De4 新国标H6 G6 F7 H7 G7 F8 E8 E9 D8 D9 H8 H8 H9 F9 D19 D10 备注②②③③旧国标D5 D6 Dc6 Dd6 De6 D7 Dc7 新国标H10 H11 D11 B11 C11 A11 B11 H12 H13 备注②②③④ 过 渡 配 合 旧国标Ga1 Gb1 Gc1 Gd1 Ga Gb Gc Gd Ga3 Gb3 Gc3 Gd3 新国标N6 M6 K6 J6 Js6 N7 M7 K7 J7 N8 M8 K8 J8 备注②①① 过 盈 配 合 旧国标Jd Je Jb3 新国标 U7 S7 R7 R8 U8 备注②② TOP 管理员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 基 轴 制 配 合 的 孔 间 隙 配 合 旧国标D1 Db1 Dc1 D Db Dc Dd De D3 D4 Dc4 De4 新国标H6 G6 F7 H7 G7 F8 E8 E9 D8 D9 H8 H8 H9 F9 D19 D10 备注②②③③ 旧国标D5 D6 Dc6 Dd6 De6 D7 Dc7 新国标H10 H11 D11 B11 C11 A11 B11 H12 H13 备注②②③④ 过 渡 配 合 旧国标Ga1 Gb1 Gc1 Gd1 Ga Gb Gc Gd Ga3 Gb3 Gc3 Gd3 新国标N6 M6 K6 J6 Js6 N7 M7 K7 J7 N8 M8 K8 J8 备注②①① 过 盈 配 旧国标Jd Je Jb3 新国标 U7 S7 R7 R8 U8

(完整版)公差配合选用表

基孔制 基轴制 特性及说明 H11/a11 A11/h11 间隙非常大,液体摩擦情况差,产生紊流现象。用于精度极低粗糙机械转动很松的配合,高温工作的转动轴以及轴向自由移动的齿轮和离合器等,在一般机械中很少采用 H11/b11 B11/h11 间隙非常大,液体摩擦情况较差,且有紊流。用于高温工作和粗糙的机械传动轴,其配合间隙非常大,且间隙有很大的变动范围 H12/b12 B12/h12 间隙非常大,有紊流现象,液体摩擦很差的粗糙配合,其配合间隙很大的变动。如扳手孔与座等的配合 H9/c9 间隙很大,液体摩擦尚好。有于高温工作,高速转动造成配合间隙减小,大公差、大 间隙要求的外露组件的配合,在一般机械中很少采用 H10/c10 间隙很大,液体摩擦尚好。用于结合件材料线膨胀系数显著不同处。如光学测长仪与光学零件的配合 H11/c11 C11/h11 配合间隙非常大,液体摩擦较差,易产生紊流的配合。用于转速很低,配合很松的配合。常用于大间隙、大公差的外露组件及装配很松之处 H8/d8 D8/h8 间隙比较大,液体摩擦良好,带层流。用于精度不高、高速及载荷不高的配合,高温 条件下的转动配合以及由于装配精度不高而引起偏斜的连接 H9/d9 D9/h9 间隙很大的灵活转动配合,液体摩擦情况尚好,用于精度非主要要求时,或有大的温 度变动,高速或大的轴颈压力等情况的转动配合,如一般通用机械中的平键连接,滑 动轴承及较松的皮带轮等的配合 H10/d10 D10/h10 间隙很大的松动配合,液体摩擦情况尚好。如一般比较松的皮带轮及滑动轴承等的配合 H11/d11 D11/h11 液体摩擦稍差:适用于间隙变动较大的工作条件及不重要的传动配合,亦用于不重要的固定配合和滑动配合,如减速器壳孔和法兰盘,以及螺栓连接等的配合 H8/e7 E8/h7 液体摩擦良好,较松的转动配合,如风扇电机中的配合,以及气轮发电机、大电动机的高 速轴承的配合 H8/e8 E8/h8 H8/e8配合性质与H8/e7相同,但其间隙变动范围更大一些,适用于高转速,载荷 不大,方向不变的轴与轴承的配合,或者属于中等转速,但轴比较长的情况,以及有 三个以上支承的情况。如外圆磨床的主轴等配合 H9/e9 E9h9 精度不高且有防松间隙,液体摩擦较好的转动配合。如粗糙机构中衬套与轴承圈的配 合 H6/f5 F6/h5 具有中等间隙,属于带层流、液体摩擦良好的转动配合,广泛适用于普通机械中转速 不大,普通润滑脂或润滑油润滑的轴承,以及要求在轴上自由转动回轴向滑动的配合。 如精密机床中变速箱、进给箱的旋转件的配合,或其他重要的滑动轴承,高精度齿轮轴套与轴承衬套等的配合 H6/g5 G6/h5 具有很小的间隙,制造成本较高,用于自由移动,但不要求自由转动,行程不太大, 要求保持很小的配合间隙,且要求精确定位的配合。如光学分度头主轴与轴承,刨床 滑块与滑槽,蜗轮减速箱孔与轴承衬套等的配合

公差配合新旧标准对照表及表面光洁度标准与表面粗糙度标准对照表

公差配合新旧标准对照表及表面光洁度标准与表面粗糙度标准对照表 基孔制的轴基轴制的孔 间隙配合过渡配合间隙配合过渡配合 旧国标新国标备 注 旧国 标 新国 标 备 注 旧 国 标 新国 标 备 注 旧国 标 新国 标 备 注 d1 db 1 dc 1 d db dc dd de df d3 dc 3 h5 g5 f5、f6 h6 g6 f7 e8 d8 c8 h7 f8 h8、h9 fd d9、d10 g 6 ① ② ga1 gb1 gc1 gd1 ga gb gc gd ga3 gb3 gc3 gd3 n5 m5 k5 j5、 js5 n6 m6 k6 js6 n7 m7 k7 j7、 js7 p5 ① n5 ① m4 ① ② p6 ① n6 ① p① D1 Db 1 Dc 1 D Db Dc Dd De D3 D4 Dc 4 H6 G6 F7 H7 G7 F8 E8、 E9 D8、 D9 H8 H8、 H9 F9 ② ② ③ ③ Ga1 Gb1 Gc1 Gd1 Ga Gb Gc Gd Ga3 Gb3 Gc3 Gd3 N6 M6 k6 J6、 Js6 N7 M7 K7 J7 N8 M8 K8 J8 ② K7 ① Js ①

d4 dc 4 de 4 d5 d6 dc 6 dd 6 de 6 d7 dc 7 h10 h11 d11 b11、 c10、c11 a11、b11 h12-13 b12、 c12-13 ② ② ② ② ②De 4 D5 D6 Dc 6 Dd 6 De 6 D7 Dc 7 D9、 D10 H10 H11 D11 B11、 C11 A11、 C11 H12- 13 ② ② ③ ④ 过渡配合过渡配合 jb 1 jc 1 jd je jf jb 3 jc 3 s5 r5 s7、 u5-6 r6、s6 r6 u8 s7 s6 ① r6 ① ② Jd Je Jb 3 U7、 s7 R7、 R8 U8 ② ②

公差配合如何确定

1、公差配合的类型分为三种:间隙配合(原称:动配合)、过渡配合、过盈配合(原称:静配合)。 2、间隙配合——轴与孔之间有明显间隙的配合,轴可以在孔中转动 3、过盈配合——轴与孔之间没有间隙,轴与孔紧密的固联在一起,轴将不能单独转动 4、过渡配合——介于间隙配合与过盈配合之间的配合,有有可能出现间隙,有可能出现过盈,这样的配合可以作为精密定位的配合 5、当轴需要在孔中转动的时候,都选择间隙配合,要求间隙比较大的时候选 H11/c11(如:手摇机构),要求能转动,同时又要求间隙不太大就选择H9/d9(如:空转带轮与轴的配合),若还要精密的间隙配合就选择H8/f7(如:滑动轴承的配合) 6、如果希望轴与孔固联在一起,要转动则一起转动,要承受载荷就一起承受载荷,可以选择过盈配合,小过盈量的配合可以传递比较小的力,施加较大的力就会让轴与孔发生转动,装配可以用木榔头敲击装配,配合类型H7/n6,大过盈量的配合可以专递较大的力,一般用压力机进行装配,或者用温差法进行装配,例如:火车轮的轮圈与轮毂的配合就是用温差法进行装配的过盈配合,配合类型 H7/z6 7、需要精密定位,又需要能拆卸时,如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外圈与孔的配合可以选择H7/js6,或者H7/k6 什么是配合?什么是间隙、过盈、过渡配合? 答: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 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称为间隙配合。 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称为过盈配合。 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称为过渡配合 冲压模的固定板和凸模的配合间隙一般取过盈配合,从0~-0.02mm。退料板如果还要起定位、导向的作用时,退料板和凸模的配合间隙一般小于凸模和凹模的配合间隙。如果只是单纯的起到退料作用时,配合间隙可以取的大一些。随便取,1mm,2mm都可以。至于凸模和凹模的间隙则要根据所要冲压的材料的厚度来取,材料厚度在0.1~0.4mm之间的间隙取0.01mm;材料厚度在0.4~1.2mm之间的间隙取料厚的7%;材料厚度在1.2~2.5mm之间的间隙取料厚的9%;材料厚度在2.5~4mm之间的间隙取料厚的12%;材料厚度在4~6mm之间的间隙取15%。以上的数值是软钢、黄铜的间隙值,如果是硬钢的话,间隙值还要比这些数值要大

公差配合选择基本方法-机械手册

公差等级的选用基本要求: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选择较低的等级,以降低加工成本。 对于基本尺寸500mm的配合,当公差等级高于或等于IT8时,推荐选择孔的公差等级比轴低一级,对于公差等级低于IT8或基本尺寸500mm的配合,推荐选用同级孔、轴配合。 配合选择的基本要求: 有相对运动的配合件,应选择间隙配合,速度大则间隙大,速度小则间隙小。没有相对运动时,则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一般情况下,如单位压力大则间隙小,在静连接中传力大以及有冲击振动时,过盈要大。 要求定心精度高时,选用过渡配合。定心精度不高时,可选用基本偏差g或h所组成的公差等级高的小间隙配合代替过渡配合。间隙配合和过盈配合不能保证定心精度。 有相对运动而经常拆卸时,采用g或h组合的配合;无相对运动装拆频繁时,一般用g或h,或j 或js组成的配合;不经常装拆时,可用k组成的配合;基本不拆的,用m 或n组成的配合。另外,当机器内部空间较小时,为了装配零件方便,虽然零件装上后不需再拆,只要工作情况允许,也要选过盈不大或有间隙的配合。 当配合件的工作温度和装配温度相差较大时,必须考虑装配间隙在工作时发生的变化。 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工作时,如果配合件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不同,配合间隙(或过盈)须进行修正计算。 单件小批量生产时,孔往往接近最小极限尺寸,轴往往接近最大极限尺寸,造成孔轴配合偏紧,因此间隙应适当放大些。 应尽量优先采用优先公差带和优先配合,其次采用常用公差带及常用配合,再次采用一般用途公差带。 为了满足配合的特殊需要,允许采用任一孔、轴公差带组合的配合。对于尺寸较大(大于500mm),公差等级较高的单件或小批量生产的配合件,应尽量采用互换性生产,当用普通方法难以达到精度要求时,可采用配制配合。 形状公差、位置公差和表面粗糙度对配合性质的影响。

公差与配合标准表

公差与配合(摘自GB1800~1804-79) 1.基本偏差系列及配合种类 、2.标准公差值及孔与轴得极限偏差值 基本尺寸 mm 公差等级 IT5 IT6 IT7 IT8 IT9 IT10 IT11 IT12 >6~10 >10~18 >18~30 >30~50 >50~80 >80~120 >120~180 >180~250 >250~315 >315~400 >400~500 6 8 9 11 13 15 18 20 23 25 27 9 11 13 16 19 22 25 29 32 36 40 15 18 21 25 30 35 40 46 52 57 63 22 27 33 39 46 54 63 72 81 89 97 36 43 52 62 74 87 100 115 130 140 155 58 70 84 100 120 140 160 185 210 230 250 90 110 130 160 190 220 250 290 320 360 400 150 180 210 250 300 350 400 460 520 570 630 孔得极限差值(基本尺寸由大于10至315mm) μm 公差带等 级 基本尺寸m m >0~18>18~30 >30~50 >50~80 >80~120>120~180 >180~250>250~315 D 8 +77 +50 +98 +65 +119 +80 +146 +100 +174 +120 +208 +145 +242 +170 +271 +190

公差带 等 级 基本尺寸m m >10~18>18~30 >30~50 >50~80 >80~120>120~180 >180~250>250~315 6 +18 +7 +21 +8 +25 +9 +30 +11 +35 +13 +40 +15 +46 +17 +52 +20 7 +25 +7 +29 +8 +34 +9 +41 +11 +48 +13 +55 +15 +63 +17 +72 +20 N 5 +20 +12 +24 +15 +28 +17 +33 +22 +38 +23 +45 +27 +51 +31 +57 +34 ▼6 +23 +12 +28 +15 +33 +17 +39 +20 +45 +23 +52 +27 +60 +31 +66 +34 7 +30 +12 +36 +15 +42 +17 +50 +20 +58 +23 +67 +27 +77 +31 +86 +34 p 5 +26 +18 +31 +22 +37 +26 +45 +32 +52 +37 +61 +43 +70 +50 +79 +56 ▼6 +29 +18 +35 +22 +42 +26 +51 +32 +59 +37 +68 +43 +79 +50 +88 +56 7 +36 +18 +43 +22 +51 +26 +62 +32 +72 +37 +83 +43 +96 +50 +108 +56 注:标注▼者为优先公差等级,应优先选用。 形状与位置公差(摘自GB1182~1184-80) 分类形状公差位置公差 项目直线 度 平面 度 圆度 圆柱 度 平行 度 垂直 度 倾斜 度 同轴 度 对称 度 位置 度 圆跳 动 全跳动 符号 主参数d(D)图例 公差等级 主参数d(D) mm 应用举例>6 ~ 10 >10 ~18 >18~ 30 >30 ~50 >50~ 80 >80 ~120 >120 ~180 >180 ~250 >250 ~315 >315 ~400 >400 ~500 5 1、5 2 2、5 2、5 3 4 5 7 8 9 10 安装E、C级滚动轴承得配合

轴与轴承配合公差及键配合

公差与配合(摘自GB1800~1804-79) 1.配合种类及公差 .机械制图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 国家标准《公差与配合》规定了公差带由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两个要素组成。标准公差确定公差带的大小,而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的位置,见下图)标准公差(IT)标准公差的数值由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来决定。其中公差等级是确定尺寸精确程度的等级。国家标准《公差与配合》规定了公差带由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两个要素组成。 1)标准公差 标准公差(IT)是国家标准规定的极限制中列出的任一公差数值。下表列出了国家标准(GB/T —1998)规定的机械制造行业常用尺寸(尺寸至500mm)的标准公差数值。 标准公差等级及其代号 标准公差等级是指确定尺寸精确程度的等级。为了满足机械制造中各零件尺寸不同精度的要求,国家标准在基本尺寸至500mm范围内规定了20个标准公差等级,用符号IT和数值表示:IT01、IT0、IT1、IT2~IT18。其中,IT01精度等级最高,其余依次降低,IT18等级最低。在基本尺寸相同的条件下,标准公差数值随公差等级的降低而依次增大,详见表1 同一公差等级(例如IT6)对所有基本尺寸的一组公差被认为具有同等精确程度。 2)基本偏差 基本偏差一般是指上下两个偏差中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即当公差带位于零线上方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当公差带位于零线下方时,基本偏差为上偏差,见上图。

国家标准对孔和轴均规定了28个不同的基本偏差。基本偏差代号用拉丁字母表示,大写字母表示孔,小写字母表示轴。下图是孔和轴的28个基本偏差系列图。 从基本偏差系列图可知,轴的基本偏差从a到h为上偏差(es),且是负值,其绝对值依次减小;从j到2c为下偏差(ei),且是正值,其绝对值依次增大。 孔的基本偏差从A到H为下偏差(E1),且是正值,其绝对值依次减小,从J到ZC为上偏差(Es),且是负值,其绝对值依次增大;其中H和h的基本偏差为零。JS和js对称于零线,没有基本偏差,其上,下偏差分别为+IT/2和-IT/2。 基本偏差系列图只表示了公差带的各种位置,所以只画出属于基本偏差的一端,另一端则是开口的,即公差带的另一端取决于标准公差(IT)的大小。 表1标准公差数值表 基本尺寸/mm 公差等级 IT01 IT0 IT1 IT2 IT3 IT4 IT5 IT6 IT7 IT8 IT9 IT10 IT11 IT12 IT13 IT14 IT15 IT16 IT17 IT18 大于至/μm/mm 3 2 3 4 6 10 14 2 5 40 60 3 6 1 4 5 8 12 18 30 48 75 6 10 1 4 6 9 15 22 36 58 90 10 18 2 3 5 8 11 18 27 43 70 110 18 30 l 4 6 9 13 21 33 52 84 130 30 50 1 4 7 11 16 25 39 62 100 160 50 80 2 3 5 8 13 19 30 46 74 120 190 80 120 1 4 6 10 15 22 35 54 87 140 220 120 180 2 5 8 12 18 25 40 63 100 160 250 180 250 2 3 7 10 14 20 29 46 72 115 185 290 250 315 4 6 8 12 16 23 32 52 81 130 210 320 315 400 3 5 7 9 13 18 25 36 57 89 140 230 360 400 500 4 6 8 10 15 20 27 40 63 97 155 250 400 孔的极限差值(基本尺寸由大于10至315mm)μm

公差对照表.doc

根据国际标准,以下为基本尺寸0-500mm, 4-18 级精度标准公差表。 公差值 基本尺寸 IT4 IT5 IT6 IT7 IT8 IT9 IT10 IT11 IT12 IT13 IT14 IT15 IT16 IT17 IT18 大于到μm mm - 3 3 4 6 10 14 25 40 60 0.10 0.14 0.25 0.40 0.60 1.0 1.4 3 6 4 5 8 12 18 30 48 75 0.12 0.18 0.30 0.48 0.75 1.2 1.8 6 10 4 6 9 15 22 36 58 90 0.15 0.22 0.36 0.58 0.90 1.5 2.2 10 18 5 8 11 18 27 43 70 110 0.18 0.27 0.43 0.70 1.10 1.8 2.7 18 30 6 9 13 21 33 52 84 130 0.21 0.33 0.52 0.84 1.30 2.1 3.3 30 50 7 11 16 25 39 62 100 160 0.25 0.39 0.62 1.00 1.60 2.5 3.9 50 80 8 13 19 30 46 74 120 190 0.30 0.46 0.74 1.20 1.90 3.0 4.6 80 120 10 15 22 35 54 87 140 220 0.35 0.54 0.87 1.40 2.20 3.5 5.4 120 180 12 18 25 40 63 100 160 250 0.40 0.63 1.00 1.60 2.50 4.0 6.3 180 250 14 20 29 46 72 115 185 290 0.46 0.72 1.15 1.85 2.90 4.6 7.2 250 315 16 23 32 52 81 130 210 320 0.52 0.81 1.30 2.10 3.20 5.2 8.1 315 400 18 25 36 57 89 140 230 360 0.57 0.89 1.40 2.30 3.60 5.7 8.9 400 500 20 27 40 63 97 155 250 400 0.63 0.97 1.55 2.50 4.00 6.3 9.7 注:基本尺寸小于1mm 时,无IT14 至IT18。 根据国际标准,以下线性尺寸未注公差的公差表。 这个线性尺寸未注公差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尺寸,也适用于一般的冲压加工尺寸。这些极限偏差适用于非配合尺寸。 表1 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 尺寸分段 公差等级 0.5~3 >3~6 >6~30 >30~120 >120~400 >400~1000 >1000~2000 >2000~4000 f(精密级) ±0.05 ±0.05 ±0.1 ±0.15 ±0.2 ±0.3 ±0.5 - m(中等级) ±0.1 ±0.1 ±0.2 ±0.3 ±0.5 ±0.8 ± 1.2 ± 2 c(粗糙级) ±0.2 ±0.3 ±0.5 ±0.8 ± 1.2 ± 2 ± 3 ± 4 v(最粗级) - ±0.5 ± 1 ± 1.5 ± 2.5 ± 4 ± 6 ±8 表2 倒圆半径与倒角高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 尺寸分段 公差等级 0.5~3 >3~6 >6~30 >30 f(精密级) ±0.2 ±0.5 ± 1 ± 2 m(中等级) c(粗糙级) ±0.4 ± 1 ± 2 ± 4 v(最粗级) 根据德国标准DIN50150, 以下是常用范围的钢材抗拉强度与维氏硬度、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的对照表。 如果您要查的抗拉强度>1000N/mm 2,或者维氏硬度>310HV ,或者布氏硬度>300HB ,或者洛氏硬度>32HRC ,请查本表第二页 抗拉强度 维氏硬度布氏硬度洛氏硬度Rm HV HB HRC N/mm 2 250 80 76.0 - 270 85 80.7 - 285 90 85.2 -

公差配合练习题答案

公差配合练习题 P26二、计算题 1.某基轴制配合,孔的下偏差为-11um,轴的公差为16um,最大间隙为30um,试确定配合公差,求最大过盈,划出公差带图,详细写出计算过程。 解:根据题意可知:ei=-0.016mm es=0 EI=-0.011mm Xmax=0.030mm 则ES=Xmax+ei=0.030-0.016=0.024mm T D=ES-EI=0.024-(-0.011)=0.024+0.011=0.035mm T d=es-ei=0-(-0.016)=0.016mm T f=T D+T d=0.035+0.016=0.041mm 公差带图: + - 0.016 由公差带图可知,此配合为过渡配合 Y max=D min-d max=EI-es=(-0.011)-0=- 0.011mm 答:此配合的配合公差为0.041mm,最大过盈为-0.011mm.

2.基本尺寸为30mm的N7孔和m6轴相配合,已知N和m的基本偏差分别为-7um和+8um,IT7=21um,IT6=13um,试计算极限间隙(或过盈)、平均间隙(或过盈)及配合公差,并绘制孔、轴配合的公差带图(说明何种配合类型)。 解:根据题意知ES=-0.007mm ei=0.008mm EI=ES-IT=-0.007-0.021=-0.028mm es=ei+IT=0.008+0.013=0.021mm T f=T D+T d=0.021+0.013=0.034mm 由孔轴的偏差可知,本配合为过盈配合 Ymax=EI-es=-0.028-0.021=-0.049mm Ymin=ES-ei=-0.007-0.008=-0.015mm + - Yav=(Ymax+Ymin)/2=(-0.049-0.015)/2=-0.032mm 答:配合类型为过盈配合,配合公差是0.034mm,平均过盈是-0.032mm

配合公差

配合公差

2)外壳孔公差带 安装向心轴承和角接触轴承的外壳孔公差带参照相应公差带表。选择时注意对于载荷方向摆动或旋转的外圈,应避免间隙配合。当量径向载荷的大小也影响外圈的配合选择。 3) 轴承座结构形式的选择 滚动轴承的轴承座除非有特别需要,一般多采用整体式结构,剖分式轴承座只是在装配上有困难,或在装配上方便的优点成为主要考虑点时才采用,但它不能应用于紧配合或较精密的配合,例如K7和比K7更紧的配合,又如公差等级为IT6或更精密的座孔,都不得采用剖分式轴承座。 2公差标准 ①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构成配合时,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属过渡配合的公差代号将变为过盈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盈量不大;当轴承内径公差代与h5、h6、g5、g6等构成配合时,不再是间隙而成为过盈配合。 ②轴承外径公差带由于公差值不同于一般基准轴,也是一种特殊公差带,大多情况下,外圈安装在外壳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轴承部件结构要求又需要调整,其配合不宜太紧,常与H6、H7、J6、J7、Js6、Js7等配合。 附 一般情况下,轴一般标0~+0.005 如果是不常拆的话,就是+0.005~+0.01的过盈配合就可以了,如果要常常的拆装就是过渡配合就可以了。我们还要考虑到轴材料本身在转动时候的热胀,所以轴承越大的话,最好是-0.005~0的间隙配合,最大也不要超过0.01的间隙配合。还有一条就是动圈过盈,静圈间隙。 3公差区别 公差是轴或孔尺寸的可能范围,配合公差是轴和孔配合之后间隙的可能范围 比如轴的公差ø12f6 -0.016 / -0.027 孔的公差ø12H7 0.018/0 配合公差 ø12H7/f6 0.045/0.016 即间隙的最大可能0.045=0.018-(-0.027) 最小可能0.016=0-(-0.016) 4基孔制指

机械制图国标新旧对比

标准概括介绍: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变更 1.《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历史 我国《机械制图》标准的变更时间表 颁发时间主要内容颁发部门说明 1951年13项《工程制图》标准。政务院财经委员会以第一角画法为我国《工程制图》的统一规则,从而扭转了我国机械图样中第一角和第三角画法并用的混乱状态。1956年21项《机械制图》部颁标准。原第一机械工业部属于前苏联的ΓOCT体系。1959年19项《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第一套国标)。国家科委 1970年修订了1959年的国家标准,共7项,在全国试行。中国科学院 1974年在1970年基础上扩充为10项,正式转正发布。原国家标准计量局 1983~1984年17项《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原国家标准计量局1985年开始实施,这套标准是跟踪国际标准(ISO)的,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 1993~2003年陆续修订1985年实施的《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国家质量监督 检验检疫总局绝大部分已与国际标准(ISO)接轨,1985年实施的17项《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有14项被取代。 2.新旧标准的对照 1985年实施标准与现行标准对照表

分类1985年实施的《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编号现行《机械制图》 国家标准编号现行《机械制图》 国家标准名称 基本规定GB/T 4457.1-1984 ※ GB/T 14689-1993 技术制图图纸幅面及格式 GB/T 4457.2-1984 ※ GB/T 14690-1993 技术制图比例 GB/T 4457.3-1984 ※ GB/T 14691-1993 技术制图字体 GB/T 4457.4-1984 ※ GB/T 17450-1998 技术制图图线 GB/T 4457.4-2002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图线 GB/T 4457.5-1984 GB/T 17453-1998 技术制图图样画法剖面区域的表示法 GB/T 4457.5-1984 机械制图剖面符号 基本表示法GB/T 4458.1-1984 ※ GB/T 17451-1989 技术制图图样画法视图 GB/T 4458.1-2002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视图 GB/T 17452-1989 技术制图图样画法剖视图和断面图 GB/T 4458.6-2002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剖视图和断面图 GB/T 16675.1-1996 技术制图简化表示法第1部分:图样画法 —— GB/T 4457.2-2003 技术制图图样画法指引线和基准线的基本规定 GB/T 4458.2-1984 ※ GB/T 4458.2-2003 机械制图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及其编排方法 GB/T 4458.3-1984 GB/T 4458.3-1984 机械制图轴测图 GB/T 4458.4-1984 ※ GB/T 4458.4-2003 机械制图尺寸注法

公差配合表

公差配合表 基孔制 基轴制 特性及说明 H11/a11 A11/h11 间隙非常大,液体摩擦情况差,产生紊流现象。用于精度极低粗糙机械转动 很松的配合,高温工作的转动轴以及轴向自由移动的齿轮和离合器等,在一般机械中很少采用 H11/b11 B11/h11 间隙非常大,液体摩擦情况较差,且有紊流。用于高温工作和粗糙的机械传动轴,其配合间隙非常大,且间隙有很大的变动范围 H12/b12 B12/h12 间隙非常大,有紊流现象,液体摩擦很差的粗糙配合,其配合间隙很大的变动。如扳手孔与座等的配合 H9/c9 间隙很大,液体摩擦尚好。有于高温工作,高速转动造成配合间隙减小,大公差、大间隙要求的外露 组件的配合,在一般机械中很少采用 H10/c10 间隙很大,液体摩擦尚好。用于结合件材料线膨胀系数显著不同处。如光学测长仪与光学零件的配合 H11/c11 C11/h11 配合间隙非常大,液体摩擦较差,易产生紊流的配合。用于转速很低,配合很松的配合。常用于大间隙、大公差的外露组件及装配很松之处 H8/d8 D8/h8 间隙比较大,液体摩擦良好,带层流。用于精度不高、高速及载荷不高的配合,高温条件下的转动配合以及由于装配精度不高而引起偏斜的连接 H9/d9 D9/h9 间隙很大的灵活转动配合,液体摩擦情况尚好,用于精度非主要要求时,或有大的温度变动,高速或 大的轴颈压力等情况的转动配合,如一般通用机械中的平键连接,滑动轴承及较松的皮带轮等的配合 H10/d10 D10/h10 间隙很大的松动配合,液体摩擦情况尚好。如一般比较松的皮带轮及滑动轴承等的配合 H11/d11 D11/h11 液体摩擦稍差:适用于间隙变动较大的工作条件及不重要的传动配合,亦用于不重要的固定配合和滑动配合,如减速器壳孔和法兰盘,以及螺栓连接等的配合 H8/e7 E8/h7 液体摩擦良好,较松的转动配合,如风扇电机中的配合,以及气轮发电机、大电动机的高速轴承的配合 H8/e8 E8/h8 H8/e8配合性质与H8/e7相同,但其间隙变动范围更大一些,适用于高转速,载荷不大,方向不变的轴与轴承的配合,或者属于中等转速,但轴比较长的情况,以及有三个以上支承的情况。如外圆磨 床的主轴等配合 H9/e9 E9h9 精度不高且有防松间隙,液体摩擦较好的转动配合。如粗糙机构中衬套与轴承圈的配合 H6/f5 F6/h5 具有中等间隙,属于带层流、液体摩擦良好的转动配合,广泛适用于普通机械中转速不大,普通润滑脂或润滑油润滑的轴承,以及要求在轴上自由转动回轴向滑动的配合。如精密机床中变速箱、进给箱的旋转件的配合,或其他重要的滑动轴承,高精度齿轮轴套与轴承衬套等的配合 H6/g5 G6/h5 具有很小的间隙,制造成本较高,用于自由移动,但不要求自由转动,行程不太大,要求保持很小的配合间隙,且要求精确定位的配合。如光学分度头主轴与轴承,刨床滑块与滑槽,蜗轮减速箱孔与轴承衬套等的配合 H7/g6 G7/h6 具有很小的间隙,适用于有一定的相对运动,不要求自由转动,并且精确定位的配合。亦适用于转动精度高,但转速不高,以及转动时有冲击,但要求一定的同轴度或紧密性的配合。如机床的主轴与轴承,机床的传动齿轮与轴,中等精度分度头主轴与轴套,矩形花键的定心直径,可换钻套与钻模的配 合。 H8/g7 具有很小的间隙,与H7/g6相比,其精度略低。常用在柴油机汽缸体与挺杆,手电钻中的配合等

JIS B1601-1996 中文版 方形花键-小直径配合-尺寸公差以及验证方法

JIS B1601-1996 中文版方形花键-小直径配合 -尺寸公差以及验证方法 方形花键-小直径配合-尺寸 公差以及验证方法(节选) 日本工业标准前言 本标准是在翻译1982年第2版发行的ISO 14标准的基础上编制的日本工业标准,其技术内容和标准格式与原标准相同,同时按照历来使用的I SO B 1601标准的内容,对需要操纵在最小限的事项进行了规定汇总在附录中。 下文中有下划线表明的参考事项为原国际标准中没有规定的事项。 1 适用范畴 本标准规定了按小直径进行对中的,圆筒形轴类件使用的轻载荷以及中等载荷的方形花键的尺寸。 同时,本标准还规定了花键的治理方法以及与其相应的量规。 参考参照本标准的的标准如下所示。 ISO/R 1938: ISO 3670 2 尺寸 花键轴以及花键孔通用的差不多尺寸d,D以及B如表1所示。 3 表示方法 花键孔以及花键轴的表示方法为:依序用N表示花键的槽数,用d表示花键的小径,用D表示花键的大径,中间用×号分开。 例如:孔(或轴)6×23×26 孔及轴的公差 孔及轴的尺寸公差如表2所示,对称度公差如表3所示。 在一些专门情形下,一些花键能够作为工具使用,花键的侧面和小径d 之间的圆角专门小,如此就可能制作齿根(bottom tool clearance)没有退让间隙的花键(例如切齿用的成形铣刀)。

表2所示为最终精加工状态的花键的尺寸公差(轴和孔)。因此,不进行热处理或者在机械加工前热处理的花键与机械加工后进行热处理的花键最好使用不同的工具。 花键齿宽的公差包括了分度误差(以及对称度误差)。 关于花键的线性误差请参照5.7。 表1 差不多尺寸 d mm 用于小载荷时用于中等载荷时 公称尺寸N D mm B mm 公称尺寸N D mm B mm 11 ――――――――6×11×14 6 14 3 13 ――――――――6×13×16 6 16 3.5 16 ――――――――6×16×20 6 20 4 18 ――――――――6×18×22 6 22 5 21 ――――――――6×21×25 6 25 5 23 6×23×26 6 26 6 6×23×28 6 28 6 26 6×26×30 6 30 6 6×26×32 6 32 6 28 6×28×32 6 32 7 6×28×34 6 34 7 32 8×32×36 8 36 6 8×32×25 8 38 6 36 8×36×40 8 40 7 8×36×28 8 42 7 42 8×42×46 8 46 8 8×42×48 8 48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