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岩质边坡生态恢复新技术的设计与应用

合集下载

仿原生态植被恢复技术在常张高速公路石质边坡防护中的应用

仿原生态植被恢复技术在常张高速公路石质边坡防护中的应用

仿 原 生态 植 被 恢 复 技 术 在 常 张 高速 公 路 石 质 边 坡 防护 中 的应 用
李 勇
4 0 ) 12 2 1 ( 湖南省潭韶 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 限公 司, 湖南 湘潭

要 : 绍 了仿 原生 态植被 恢复技 术在 常张 高速公路 石 质边坡 的施 工 工 艺 , 介 关键技 术及
进行绿化 , 才是进行生 态恢 复性绿化 的基 本思想。
如果 在完全 不能 进行 绿 化 的立 地 , 制 植 被恢 复 性 强
绿化 , 就会长期受到 自然 的制约 , 需要长期 的、 大量
的投 资进行 人工 辅助恢 复 , 并可 能导 致生 态入 侵 、 土 地退 化 、 物多 样 性 降低 等 生态 灾 害 的 发 生 。因此 生
试验 情 况 , 出了这一新 型 的生 态 防护技 术与传 统 的边坡 防护 相 比较 , 有投 资省 、 效快 , 指 具 见 且 能稳 定表 层 边坡 , 在短 期 内使 边坡 整体 环境 景观 效 果与 周边协 调一 致 , 索 出了一条适 合 我省 探
实际情 况 的且成 本低 、 果好 的新 的生物 防护模 式 。 效 关键词 : 原 生态 ; 仿 植被 恢 复 ; 岩石边 坡 ; 综合 造价 中 图分 类 号 : 4 8 5 U 1 . 文献标 识码 : B
进行强制绿化。仿原生态植被恢复就是在这一理念 的基 础 上建立 起来 的新 型 生 态 防护 技 术 , 核 心 内 其
容 是不 盲 目追 求 近期 植 草 覆 盖 率 , 是 在 局部 植 物 而
收 稿 日期 :060 —1 20 ・40
作者简介 : 李
勇(9 9 ) 男, 17 一 , 工程师 , 主要从事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工作 。

高速公路边坡的动态设计和应用—以永安至宁化高速公路为例

高速公路边坡的动态设计和应用—以永安至宁化高速公路为例

计 ,再根据 各 个边坡 工 程施 工 实施进 程 ,结合 施 工现 场揭 露坡 体地 层 实际情 况及 其他 相 关环 境背景 条件 变化 ,以及 各阶段 坡 体 变形 情况和 趋 势等信 息 ,对 边坡进 行 必要 的 动 态
调 整 、补 充 和 完善设 计 。以 实现 经济合 理且 安 全可 靠 的 目标 。
公路 的边 坡 动态设 计 的要 求和 方法 。
3 边 坡 防 护 加 固 动 态 设 计
31 边 坡防 护动 态设 计 目的 . 路堑 边坡 动 态防 护加 固工程 设计 的 目的是根 据现 场 施 工 中各个 边坡 所揭 露坡 体地 层实 际地 质情 况 ,为抑 制
边坡 在施 工 期间或 完 工之 后各 种变形 的产 生 、发 展 、恶
[ ]谢 凯 军 ,蒋 宗全 ,等 . 4 高性 能 混凝 土冬 季施 工 工 艺措 施 试 验 研
究 U 水利水电施 工 , 0 1 () 7  ̄ 3 ]. 21 , 1 : 27.
[ ] 宋 云 祥 ,田 莉 ,等 . 5 高性 能 混凝 土 耐 久 性技 术 指 标 在 郑 州黄 河
文件 时 依据 野 外地 质测 绘所收 集 相关 资料 后 ,进行 边坡 预 设计 ,再 根据 各 个边坡 工程 施 工实 施进 程 ,结合 施 工 现场 揭 露坡 体地 层 实际 情况及 其 他相 关环 境 背景 条件 变 化 ,以及 各 阶段坡 体 变形 情况 和趋 势等 信 息 ,对 原 方案 进行 必 要 的动态 调整 、补 充和 完善 ,以实现 经 济合 理 且 安全 可 靠 的 目标 。 边坡 动 态设计 的方法 主要 有两 种 :边坡 防护 加 固动 态设 计和 边坡 生态 恢 复动 态设 计 。本文 通过 永安 至 宁化 高速 公 路 ( 以下 简称 永 宁 高速 公 路)的实践 ,说 明 高速

高速公路边坡治理常用绿化技术及应用效果评价

高速公路边坡治理常用绿化技术及应用效果评价

高速公路边坡治理常用绿化技术及应用效果评价摘要:在高速公路中,边坡治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高速公路建设正朝着绿色环保方向发展,公路边坡的生态防护成为行业内关注的重点。

边坡绿色防护作为新型生态型防护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固土防冲、美化环境及提高边坡稳定性,目前已在工程边坡防护中广泛应用。

文章首先分析高速公路边坡常用绿化技术方法,其次探讨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技术评价方法,为边坡生态防护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技术评价;工程应用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高速公路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设施和跨境公路运输网络,在促进区域协作、人员流动、物资运输、产业调整及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与普通公路相比,高速公路线路长、沿途需要穿过众多山岭重丘,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沿线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程度的损毁,尤其是裸露的边坡,存在崩塌落石、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如不及时修复治理,将对行车安全及司乘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1高速公路边坡常用绿化技术方法1.1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人工清坡—坡面开水平沟并回种植土(或挖种植穴填土)—洒水保湿—喷播草籽、草花籽及灌木种子—后期养护。

1.2覆土绿化技术覆土植树绿化技术适用于坡度范围0~30°、比较平缓稳定的土质边坡、软岩质边坡或卵砾石边坡。

采用的工艺流程为边坡整理、定点放线、挖种植穴、施有机肥、回填表土、起苗、栽种、养护管理。

根据恢复边坡的类型确定覆土土层厚度和植物种类,回填土层较薄(50cm以上)的种植草本、灌木等先锋固土植物,回填土层较厚(90cm以上)的种植草本、灌木、乔木等绿化苗木。

覆土植树绿化技术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效果好,具有稳定边坡和美化绿化的双重效果;缺点是应用局限性大,不适用于坡度大于30°的陡坡。

1.3土工材料护坡土工材料主要包括三维土工网垫、土工格室、土工格栅等,土工材料护坡是将土工材料固定在坡面,通过上部牵引以及堆砌两种方式形成结构挡墙,并保证土工格室结构层以及整个边坡坡体的稳定,在结构体内完成植草、洒水养护的生态防护技术。

常春油麻藤在广西高速公路岩质边坡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探讨

常春油麻藤在广西高速公路岩质边坡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探讨
常春油麻藤在广西高速公路岩质边坡 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探讨
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广西高速公路建设迅猛发展, 截止2017年,已经建成高速公路5259 km,预计至2020年,广西高 速公路规划总里程将突破8000 km。受广西特殊地形地质条件所 限和高速公路技术指标要求,在高速公路的修建中,会形成大量 的深挖高填边坡,尤其是岩质边坡,不具备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植被恢复代价高或周期漫长,不仅影响了公路景观效果,更是破 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可能引发崩塌地质灾害。
因此,实现岩质边坡的生态修复尤为重要,也是适应新时代生态 文明建设的要求。岩质边坡生态修复重在植物选择,常春油麻藤 作为一种优良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在广西公路景观绿化中应用研 究尚属空白,论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在研究岩质边坡生态恢复 机理和常春油麻藤生态习性的基础上,依托岑溪至水汶高速公路 岩质边坡生态修复试验工程,开展了绿化设计与施工、现场调查、 生长环境试验与效果评价,取得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岑溪至 水汶高速公路沿线自然气候、地形地貌、岩质边坡基本特征进 行了调查分析,结合常春油麻藤生态习性,提出常春油麻藤在该 区应用适宜性,并根据不同类型岩质边坡进行工程试验。
(2)通过现场调查,观测边坡上常春油麻藤的生长状况、覆盖度 等指标,得出常春油麻藤在各段边坡的应用效果。(3)对不同试 验工点的土壤指标(如pH值、有机质、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含 量)进行取样测定,结合边坡特征分析,总结常春油麻藤在岩质边 坡生态修复适应性以及达到良好效果的基本条件。
(4)应用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岑溪至水汶 高速公路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 情况吻合。论文通过理论研究与工程试验,表明在合适条件下, 常春油麻藤适应于广西东南部气候条件下高速公路岩质边坡的 生态修复,施工简便、

公路岩石边坡的快速生态恢复技术研究

公路岩石边坡的快速生态恢复技术研究
公路 岩石边坡 的快 速生态恢 复技 术研究
■ 陈 金 梅
( 门鹭路 兴绿 化 工程 建设 有 限公 司 ,厦 门 3 10 ) 厦 6 0 0


高速公 路 建 设是 以破 坏 生 态环 境 为 代 价 一项 现 代化 工程 ,其 开挖 路 堑 、
填 筑路 堤 .都 会 导致 原 生植 被破 坏 、水 土侵 蚀 、大 量 岩质 边 坡 和裸 露 山体 出现 等 生 态 环 境 问题 ,本 文 通 过 室 内不 同工 艺 、 配方 、草 种 、抗 冲刷 及 生 态恢 复 效 果 比较 ,提 出 了适 合福 建地 区公 路 边 坡 生 态恢 复施 工工 艺 、基 质 配 方 、草 种 并 对 生 态恢 复 机 理进 行
上 、技术 上 和建 设规 模 上与 先进发 达 国家都 有 一定 的差 距 。我 国 目前边坡 治 理措 施存 在 以下 几个方 面 的 问题 。 ( )防护 措施 落 后 1
之 说 ,在很 多情 况 下公 路 的边 坡 是岩 质边 坡 ,因此 ,如 何 在岩 质边 坡 上 固土 ,从而 再来植 被 种草 的 问题 又被 提 了 出来 。 目前 。国 内用得 比较 多的 固土材 料是 三 维土 工 网格 、三 维土 工 网垫 、草坪植 生 袋 以及其 他 一些 土工 织 物 。笔者 在研 究 中采用 三维 土 工网格 、菱 形铁 丝 网 以及 土 工格 室三种 固土材 料 ,希望 通过 三种 不 同固土 材料 分
沿 袭过 去普 通公 路设 计 的 习惯 ,高等 级公 路 的边 坡
防 护 设 计 中经 常 大 量 采 用 浆砌 片 石护 坡 ( 面 墙) 护 、拱
型 截水 骨架 等 劳动 密集 型的 边坡 防 护方 式 。这 些防护 方

喷混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岩石边坡防护中的应用

喷混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岩石边坡防护中的应用
石 边坡 生态 防护工 程提供 经验 参考 。 种 处理 软土 的方法 , 在 公 路 及 建 筑 领域 得 到 了迅 速 推 广 。在不 宜进行 基坑 大开挖 或土 质换 填 的软土地 区, 考虑 使用 水泥 土搅 拌 桩 进 行 基础 处 理 是 较 为理
想 的方案 。 参 考文献
Ab s t r a c t I n a c c o r d a n c e w i t h t h e p r a c t i c e o f q u a l i t y c o n t r o l o f c e me n t —s o i l d e e p mi x i n g p i l e o f r e c o n s t l i l e t l ,
me t h o d,q u a l i t y s t a n d a r d a n d r e q u i r e me n t o f c e me n t —s o i l mi x i n g p i l e a r e e l a b o r a t e d ,p r o v i d i n g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t h e
[ 1 ] J T G B 0 1 ~2 0 0 3, 公 路工 程 技 术 标 准 『 S 7— 9 6 ,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 与施工技术规范[ s ] . [ 4 ] 刘玉卓. 公路工程软基处理 [ M] . 人 民交通 出版社 , 2 0 0 4 . [ 5 ] 徐泽中. 公路 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 [ M] . 人民交通
第1 期
北 方 交 通
・ 2 7・
喷 混 植 生技 术 在 高速 公 路 岩 石 边 坡 防护 中 的应 用
赵 春 权

新型生态护坡技术在岩质边坡中的应用研究

新型生态护坡技术在岩质边坡中的应用研究
环 境 保 护 工 程 器
En vi r onm en t a ̄ Pr o t ec t i on En gi n eer i n g
新型 生态护坡技术在岩质边坡 中的应 用研 究
单双成 , 陈 满
( 广 东 省 城 乡 规 划 设 计 研究 院 , 广 东 广 州 5 1 0 2 9 0 )
该 的积 累 , 这 些 特 征 都 不 利 于 植 物 的生 长 , 因此 在 岩 石 的方式 来 防 止岩 质 边 坡受 雨 水及 风 化作 用 的破 坏 , 边 坡上 恢复 植被 为一项 技术 难题 。 自从 1 9 7 3年 日本开 种 护坡 在 视 觉上 让 人感 觉 灰 暗 、 单一 , 景 观效果 差 , 其
防护 技术 . 如 土工 格 室 护坡 、 植 被 板 护坡 、 喷 混植 生 法 土 壤 学 、 肥料学 、 高 分 子 化 学 和 环 境 生 态 学 等 多 学 科
护坡 、 厚 基 材 喷射 法 护坡 、 框架 植 生 袋挂 网喷 播 护 坡 、 于一 体 的综 合 护坡 技 术 。 它 通过 生 态工 程 达到 边坡 表 绿 霸三 维排 水 生态 边坡 工程 系 统等 。这些新 技 术 的应 层稳 定 , 减 少 水 土 流失 , 维 持 生物 多样 性 , 保 持 生 态 平
了不协 调 因素 , 同时 又对生 态环 境造 成 了破 坏 。 岩 质边 间 的联 结 力 遭 到 破 坏 , 导致 岩石 发 生 裂纹 , 强 度 大 幅
坡 不 同于 土 质 边 坡 , 它 具 有 较 强 的异 质 性 , 在 进 行 生 度 降低 。
态 防护 过 程 中具 有 较 多 的 不 利 条 件 _ l l , 它 不 具 备 植 被 2 现 状边坡 防 护存在 的问题 生 长所 必 需 的土 壤 环境 , 没 有 有机 质 N、 P等 营 养元 素 目前 , 在 岩质 边 坡 防护 中仍 大量 采 用 浆砌 石 护 坡

常张高速公路岩石边坡仿原生态植被恢复技术的应用研究

常张高速公路岩石边坡仿原生态植被恢复技术的应用研究

g a s s e s t a l amo i eo e al a d c p f c i h eg b u h o e h r r s e d .I c n as h r n z t v r l ln s a e e e t t t en ih o eh w h o r o d i av r s o t n y
速公路 生态 防护建设 具有 一定 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 仿原生态 ; 植被恢复 ; 石质边坡 ; 生态 防护 中图分 类号:7 18 s3 .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6 1 6 6 (0 6 0 2 7— 5 17 — 3 1 20 ) 3— 3 0
Th p ia i n o h g t to a c v r c n lg fS m u a e e Ap l t ft e Ve ea in l c o Re o e y Te h o o y o i lt d P i tv o o n t e Ro k S d - l p ft e S p r i h y rmi e Ec l g o h c i e— S o e o h u e h g wa i y
维普资讯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
20 ,2 3 :3 0 6 1 ( )2 7—2 1 4
J u n lo n n E v o m n —Booia o tcn o ra f Hu a n i n e t il clP l eh & r g y
t , seil ut l fr h x e l saps e lp r i o l e :.5 o hc i i epca ysi be o eet me h r i —s e(a o f o >10 7 ) nw i s l me l a t r y d o t s p ho

改造裸露岩石边坡有新方法

改造裸露岩石边坡有新方法

改造裸露岩石边坡有新方法xx年xx月xx日•引言•裸露岩石边坡现状及危害•新方法一:生态修复•新方法二:加固防护•新方法三:植被恢复•新方法比较与总结•结论和建议目录01引言裸露岩石边坡是指岩质边坡中没有植被覆盖或仅有少量植被的边坡裸露岩石边坡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等问题因此,改造裸露岩石边坡具有重要意义背景介绍探索新的改造方法,提高裸露岩石边坡的稳定性和生态恢复效果研究目的为裸露岩石边坡的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将介绍一种新型的改造方法及其应用效果该方法结合了生态修复和工程措施,既提高了边坡稳定性,又改善了生态环境本文结构概述02裸露岩石边坡现状及危害裸露岩石边坡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导致的,岩体与岩体之间失去植被覆盖,边缘裸露于空气中的斜坡。

裸露岩石边坡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原因:自然因素如风化侵蚀、水流冲刷等,以及人为因素如采矿、修路等工程活动。

裸露岩石边坡的定义和形成目前常用的治理方法包括植被恢复、喷浆护坡、挂网喷播等,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植被恢复虽然能够增加边坡的稳定性,但成活率较低,且需要长期养护;喷浆护坡和挂网喷播则存在施工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

现有治理方法的不足裸露岩石边坡会引发多种危害,如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水土流失会导致土地退化、河流淤积等问题,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滑坡和泥石流则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危害。

裸露岩石边坡的危害03新方法一:生态修复生态修复的原理和步骤•生态修复原理:采用人工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方式,通过植被恢复、土壤重构、生态补水、生态护坡等措施,改造裸露岩石边坡,提高边坡稳定性和生态环境质量。

•生态修复步骤•勘察现场:对边坡的地质、水文、生态和周边环境进行详细勘察,确定合适的生态修复方案。

•植被恢复:根据现场环境和生态功能需求选择适当的植物种类,进行植被恢复,改善边坡生态环境。

高陡岩质边坡坡面防护与生态复绿综合应用施工工法

高陡岩质边坡坡面防护与生态复绿综合应用施工工法

高陡岩质边坡坡面防护与生态复绿综合应用施工工法高陡岩质边坡坡面防护与生态复绿综合应用施工工法一、前言高陡岩质边坡是指边坡坡度较大、岩质较为坚硬且易发生滑坡的边坡形式。

这种边坡存在安全隐患,需要进行坡面防护与生态复绿。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用于高陡岩质边坡的综合应用施工工法,旨在提供一种有效的施工方法,保障施工质量,保护环境,提高施工效率。

二、工法特点该工法的特点如下:1. 由于高陡岩质边坡具有较大的坡度和陡峭的坡面,考虑到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该工法采用机械施工,能够快速完成施工任务。

2. 工法综合考虑了坡面防护与生态复绿的要求,能够实现边坡的长期稳定。

3. 工法采用了多种技术措施,包括土工材料的应用、植被的种植和水土保持措施的采用等,能够有效地提高边坡的抗滑性能和生态环境。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高陡岩质边坡的坡面防护与生态复绿工程,适用于各种高速公路、铁路、城市道路和水利工程等工程。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措施,实现了高陡岩质边坡的坡面防护与生态复绿:1. 土工材料的应用:利用合适的土工材料(如土工布、土工网等),加固边坡坡面,并提高边坡的抗滑性能。

2. 植被的种植:在边坡坡面上进行适当的植被种植,通过根系的固土作用,加固边坡土体,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3. 水土保持措施的采用:在边坡坡面上设置排水设施,有效处理坡面的水分,降低水分对边坡的破坏作用。

五、施工工艺该工法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前期准备: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测,制定施工方案,并进行必要的土方开挖和清理工作。

2. 土工材料的应用:采用合适的土工材料,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土工布、土工网等的铺设和固定。

3. 植被的种植: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植物的培植。

4. 水土保持措施的采用:在边坡坡面上设置排水设施,保证边坡的排水通畅。

六、劳动组织为了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应确定好工程的责任区域,明确各个施工环节的负责人和人员配备,并合理安排工期和施工任务。

岩石边坡快速生态修复技术

岩石边坡快速生态修复技术

岩石边坡快速生态修复技术摘要:对石质边坡的防护,目前,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普遍采用生物防护及生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生态防护技术。

在处理石质边坡的各生物防护技术中,植被恢复效果最为明显,并且近两年发展最快的是喷混植生技术。

关键字:石质边坡工程措施生物防护喷混一、喷混植生技术的发展1、基本概念喷混植生技术是以工程力学和生物学理论为依据,利用客土掺混粘结剂和锚杆加固铁丝网技术,运用特制喷混机械将土壤、肥料、有机质、保水材料、粘结材料、植物种子等混合干料加水后喷射到岩面上,形成近10㎝厚度的具有连续空隙的硬化体,种子可以在空隙中生根、发芽、生长,而一定程度的硬化又可防止雨水冲刷,从而达到恢复植被、改善景观、保护环境的目的。

它是集岩石工程力学、生物学、土壤学、肥料学、园艺学、环境生态学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环保技术,其核心是通过成孔物质的合理配置,在岩石坡面上营造一个既能让植物生长发育,而种植基质又不被冲刷的多孔稳定结构,使建植层固、液、气三相物质基于平衡。

喷混植生技术实现了边坡防护和景观绿化两大功能的完美结合,是环境保护和国土绿化工程的一大突破。

2、喷混材料的选择喷混材料是喷混植生技术的关键,是国内外研究的核心。

喷混材料的选择包括土壤、有机质、肥料、保水材料、粘结剂、pH缓冲剂等选择和配比,乔、灌、草种的选择与配比以及挂网和锚杆材料的选配。

二、保水剂、黏合剂的喷混植生技术应用效果喷混植生技术是当前工程创伤的石质边坡生态修复技术的最新模式,保水与黏结材料能使植物快速生长覆盖,从而在短时间内达到绿化美化整体景观,保持水土、恢复植被的目的。

但是,作为一项崭新技术,还认识不多,在我国岩石边坡生态防护和绿化工程中,将逐渐被接受和应用。

近年来,我们先后作为技术依托单位承担了一批岩石边坡生态修复工程,得到了业主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三、有关岩石边坡生态修复技术的几点建议1、大力推行资源利用与节约工程水资源是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必然物质。

山区高速公路岩质边坡生态恢复新技术

山区高速公路岩质边坡生态恢复新技术

结 泥岩居 多 , 根据 这类 边坡 的结构 特点 , 业 主在生 态恢 复 中勇 于创新 , 采 取 了多种 新技 术新 工 艺 , 经
过 实际应 用 取得 了较 好 的生 态恢 复 效果 , 本 文就
的幼苗 期提 前在 苗 圃完 成 , 移 栽 后 无需 传 统移 栽
方法 3 ~5 个 月 的生长 适应 期 和过度 期 , 植 物 生长
年攀 援植 物插 栽 到种植 槽 内绿 化恢 复效 果 即可 显 现, 同 时植 物生长 快 速 , 具 有较 好 的前期 绿化 效果
同时 , 在分级碎 落 台上 适 当栽 植 开花 类 小灌 木 , 以 丰 富景观层 次 , 如: 云南黄馨 、 三角梅 、 藤本 月季等 。
( 3 )以攀 援花 卉为 点缀 的原则 。为增 加 综合
1 . 1 . 2 藤本 植 物 品种 选择 为保证 速藤 屏垂 直绿 化新 技术 的施 工质 量 与
绿化 效 果 , 本着“ 近期 效果 好 , 远 期 效果更 好 ” 的基 本 原则 , 合理 地选 择 和配 置植物 的品种 。
( 1 )以 四季常青 为 主 的原 则 。藤本 植 物 以 四
湖北 三 峡翻 坝高 速公 路是 为缓 解长 江航 运三
峡大 坝运 输压 力 而 建 设 的 一条 水 陆联 运 通 道 , 起
化 防护 的效果 。 1 . 1 . 1 藤本 植物 成苗 的培 育| 2 藤 本植 物成 苗 的 培 育需 提 前 一 年 进 行 , 藤 本
于 宜 昌市 秭 归 县 3 3 4省 道 的 曲溪 桥 , 穿 越 三 峡大
总第 2 5 7 期 2 0 1 3年 第 2期



速藤屏边坡绿化防护新技术的设计与应用

速藤屏边坡绿化防护新技术的设计与应用
讲究 后期效 果 。

2 藤本植 物成 苗的培育与品种配置
2 1牵 引藤本 植物 容器 苗 的培育 .
藤本植 物在 幼苗期 ( 常长 度在 1 以 内) 通 m 生长缓 慢 , 可 牵引 藤本植 物容 器 苗 的 培育 就 是 在 苗 圃通 过牵 引绳 、 引 牵 杆或 牵引 网的引 导 、 约束 , 使攀 缘 植 物沿 着规 定 的 路线 生 长 到预 定 的长度 , 于 移 栽 安 装 。将 生 长 缓慢 的幼 苗 期 提 前 便 在苗 圃完 成 , 可牵 引藤本植 物容 器 苗移 栽后 无传 统 植 物 3 ~ 5个月 的生 长适应 期 和过 度期 , 物 生长 速度快 , 植 随栽 随长 ; 同时提 高其 成 活 率和 覆 盖率 , 活率 可 高达 lO , 到 长 成 O% 达
④ 以乡土植 物 为 主 的原 则 。尽 量 采 用 乡土 植 物 品种 , 如葛 藤 、 油麻藤 等较 适于 当地生 长 的植物 。 ⑤ 前期 与后期 效果 相结 合 的原 则 。综 合考 虑 不 同植 物 生长速 度与覆 盖效 果 的关 系 , 讲 究 前期 效 果 的 同时 , 要 在 更
2 2可 牵 引藤 本 植物 容器 苗需 要提前 一年 培 育 . 传统的罩面网攀援植物绿化方法坡面生态恢复需要两
年半 到三 年 的时 间 , 援 植 物 成 活率 低 , 盖 慢 , 护 难 度 攀 覆 养
者 M . 浆 砌红砖 砌筑 , O 75 MI 砂浆 抹 面。单个 种植 槽 长度 应 在 1 米 以 内 , 度超 过 lm 的修建 多个 种植 槽 。种植槽 底 O 长 O 宽不 小 于 5 c 高 5 c 耕 植 土 厚 度 不少 于 5 e 若 种 植 0 m、 0 m, 0 m, 槽底 宽小 于 5 c 0 m处 , 将 种 植槽 高 度 加 高 , 应 以确 保 回填 种 植 土 的保 湿性 。种植 槽底部 外侧 每 3 m设 置 q3 m b O m排 水孔 个 , 7 5 泥砂 浆 外侧 抹 面 处 理 ,除花 池 内侧 , 他 面 M .水 其 均抹 02m水 泥砂浆 。回填种植 土 , 用 高空 垂直 运 输 , .c 采 将

高陡石质边坡生态复绿治理工程技术探讨-以梦幻海湾边坡治理工程为例

高陡石质边坡生态复绿治理工程技术探讨-以梦幻海湾边坡治理工程为例

高陡石质边坡生态复绿治理工程技术探讨 -以梦幻海湾边坡治理工程为例摘要:高陡岩质边坡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易产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现有治理工程在设计上差异较大,为促进施工技术的规范化,文章以梦幻海湾边坡治理工程为例,对生态复绿施工要点进行详细探究,以提高工程效率和治理效果,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陡岩质边坡;生态复绿治理;探讨一、研究区概况梦幻海湾边坡治理工程位于浙江省洞头区王头山地块治理,为浙江沿海典型高陡岩质边坡,整体形状呈U型,海拔最高118m,最低约7m,相对高差约110m,山体呈上缓下陡型,露天采石对其生态环境和地貌景观造成了严重破坏,坡面高陡、岩质坚硬,缺少植物生长必备的水土条件,因施工难度大、成本高、植被养护困难,常规的生态修复措施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一直是浙江沿海地区岩质边坡生态修复的难题。

二、生态修复难点及修复思路治理区内边坡高陡,岩面全裸露光滑,原表土层和原生植物群落损毁殆尽,坡面无法自然复绿,必须通过技术手段来重建植被生态系统。

治理区属丘陵地貌,斜坡地形坡度较陡,局部负地形发育,储水性差,大气降水往往以地表径流形式迅速流失,受中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影响,高温、多台风、多雨水对生态修复技术的要求更高。

根据区内及周边地质环境条件,以消除地质隐患、边坡加固和生态景观复绿的有机结合进行设计施工。

坡面已开挖成型,不再大规模开挖,对坡面岩土体及危岩体进行清理,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最后对边坡采用系统锚杆+主动防护网+局部格构梁+生态棒法厚层基材喷播+平台绿化+隔离网,并设置截排水措施对边坡综合治理。

三、高陡岩质边坡生态复绿施工技术应用要点1、锚杆锚杆采用φ25HRB400螺纹钢制作,根据节理裂隙情况,设置单根长度为3、6、9及12m,全孔钻成孔,孔径90mm,锚杆采用M30水泥砂浆固结,注浆压力应达到0.5Mpa,通过锚杆施工使坡体内部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

2、主动防护网主动防护网施工采用GPS2型柔性防护网,强度为1770Mpa,经过热镀锌钢丝网编织成350mm的网,并作为主要受力构件。

新型立体生态防护技术在山区高速公路绿化中的应用

新型立体生态防护技术在山区高速公路绿化中的应用


要 “ 鲁 特 ” B ut立 体 生 态 防 护技 术是 一 种 新 型 的 垂 直 绿 化 技 术 , 理 的 对 象 为 高 陡 的 岩 布 ( le) 处
石 边 坡 、 质 质 感 强 的 喷浆 坡 面 、 石 坡 面 、 质 土 边 坡 等 。它 摒 弃 了传 统 绿 化 防 护 方 式 的 多 项 缺 灰 砌 劣 点 , : 工 周 期 长 、 程 量 大 、 化 效 果周 期 短 、 本 高 等 , 沪 蓉 西 湖 北 宜 长 段 起 到 了 良好 的 边 如 施 工 绿 成 在
维普资讯
总 第 2 5期 1 20 年第 2 06 期
交 通


Trn p rain S in e 8 a s o tt ce c 乙Te h oo y o c n lg
Se i lN o ra .21 5 No.2 A pr 20 6 . 0
壤厚 度 , 为植 物 的 生 长 提 供 基 础 。形 式 有 客 土 喷
播、 三维 网植 草 等 , 此 类 方 法 往 往 因坡 面 陡 峭 , 但 岩 质 坚 硬 , 壤 无 法 依 附 在 坡 面 上 而 造 成 建 植 土
失 败 。
沪蓉西 高 速公 路 湖北 宜 ( 长 ( 段沿 线林 昌) 阳)
新 型立体 生态 防护技术在 山区 高 速 公 路 绿 化 中 的应 用
程 刚奎 龚 新 桥 刘 静 郭增 忠
430) 4 03 ( . 北 沪 蓉 西 高 速 公 路 建 设 指 挥 部 恩 施 1湖 4 5 0 ; . 昌汇 中环 境 工 程 有 限责 任 公 司 宜 昌 400 2宜
填经 过 改 良剂 处 理 的土 壤 [ , 罩 面 网 固定 在 坡 2将 ]

吉怀高速公路岩质边坡生态防护浅析及新技术应用

吉怀高速公路岩质边坡生态防护浅析及新技术应用

譬豢 爰

第 7纵 , 经过 内蒙古 、 陕西 、 四川 、 庆 、 南 、 西 、 重 湖 广
第 3期
刘 相 逵 , : 怀 高 速 公 路 岩 质 边 坡 生 态 防 护 浅 析 及 新 技 术 应 用 等 吉
13 6
广 东 七 省 ( ) 路 线 全 长 31 0k 区 , 3 m。包 头 至茂 名 高 速公 路从 重 庆 的黔 江 入 湖 南 境 , 吉 首 、 化 , 入 经 怀 进
12 6




3 6卷
3 生 态恢 复 设 计
3 1 边 坡 调 查 .
调查 工程 地 近 5a的气 象 资 料 , 括 年 平 均 降 包
水 量、 长持续 干旱 时 间、 最 主要 降 水 分 布月 份 、 平 月
均气 温分 布 、 速 、 向 等。 风 风
3 2 确 定 生 态 恢 复 类 型 .
土流 失 , 加边 坡 的稳 定性 , 增 美化 路容 , 保护 环境 。
边坡 生态 恢 复 作 为 一 种环 保 技 术 , 须坚 持 以 必 下原 则 : 安 全性 原 则 : 边坡 进行 生态恢 复 必须 ① 对
确保 边坡 的稳 定 和安 全 。② 协 调性 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则 : 生态 恢 复 后 的边坡 与周 围环 境 能协 调 一 致 。③ 永 久性 原 则 : 对边 坡生 态恢 复做 到 一 劳 永逸 , 量 减少 后 期 人 工 尽
n w e h o o y e t c n lg
0 前 言
近 年来 我 国公 路 事业 蓬 勃 发 展 , 量 的高 等 级 大
环境 , 养 水 源 , 止 水 土 流 失 和 滑 坡 , 化 空 气 。 涵 防 净 对于 石质 边坡 而言 , 坡绿 化 的环保 意 义尤其 突 出 。 边 边坡 生态 恢 复 目标 :遵 循 营造 自然 气 氛 , 造 人

石质边坡创面生态修复施工技术

石质边坡创面生态修复施工技术

石质边坡创面生态修复施工技术石质边坡创面生态修复施工技术是在监测、治理石质边坡创面时所采用的一种石质边坡生态修复技术。

边坡创面的生态修复旨在恢复边坡原本的生态环境,提供良好的生态条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风险。

本文将从施工技术、方法和效果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石质边坡创面生态修复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种植技术:种植是边坡生态修复的核心环节。

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根据边坡地质条件和植被特性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如耐盐碱、耐干旱的草木植被。

此外,还需要合理安排植物的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如利用种植管或穴盘种植等方式。

2. 生态复绿技术:通过采用不同的生态复绿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边坡创面的生态系统。

生态复绿技术包括土壤改良、覆土、施肥等措施。

土壤改良可以改善边坡的土壤结构和肥力,增强植物的生长条件。

覆土是指在边坡创面上铺设一层适宜的覆盖物,如生态绿化土、保水膜等来保护植物和土壤。

施肥是为了提供足够的养分供植物吸收,增加植物的养分供应。

3. 生态土工技术:生态土工技术是指采用土工材料与植被相结合的修复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增强边坡的稳定性和抗侵蚀性,提高边坡的生态环境。

常见的生态土工技术有垂直排水材料、保护网、护岸材料和砌筑等。

石质边坡创面生态修复施工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创面清理:首先需要对边坡创面进行清理,切除松散、破碎的岩石和泥土等杂质。

2. 土壤改良:对边坡土壤进行改良,主要通过深松、施肥和调整土壤酸碱度等方式来改善土壤环境。

3. 植物种植:在改良后的土壤上进行植物种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和种植方式。

4. 生态复绿: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生态复绿,如覆土、施肥等措施。

5. 存活率监测:在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植物的存活率进行监测,以便及时调整后续的维护措施。

石质边坡创面生态修复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边坡的生态环境,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通过植被的种植和土壤的改良,不仅可以减轻边坡的水土流失,还可以增加边坡的稳定性,减少滑坡和塌方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1岩质边坡客土喷播生态复绿施工技术

1岩质边坡客土喷播生态复绿施工技术

岩质边坡客土喷播生态复绿施工技术河南岭南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张贵然摘要:岩质边坡客土喷播生态复绿在高速公路路堑边坡的应用,主要介绍客土喷播基料、种子配比,施工工艺,质量验收标准,以及施工注意事项。

关键词:高速公路边坡生态复绿施工工艺1 工程概况河南省(分水)岭-南(阳)高速公路是国家规划的洛阳至南阳国家重点公路的重要地段的组成部分,也是河南省“五纵四横,四通道”,公路主骨架中一横的重要部分,线路处于山岭重丘区,地形起伏较大,挖方地段较多,属于侵蚀低山丘陵,表层出露元古代全-强风化片麻岩及灰绿色斜长角闪片岩。

为了倡导绿色高速通道,美化高速公路沿线景观,减少司乘人员视线疲劳,路堑边坡全部采用客土喷播生态复绿,以取代传统的锚杆、砼预制块、桨砌片石防护,快速改善高速公路边坡生态环境,美化工程景观。

2设计标准2.1 喷播厚度石质一级边坡(坡比1:1 )喷播土厚度4cm二级边坡:第一级(坡比1:0.75 )喷播厚度6cm第二级(坡比1:1)喷播土厚度4cm;三级边坡:第一级(坡比1:0.75 )喷播厚度8cm第二级(坡比1:0.75 )喷播土厚度6cm,第三级(坡比1:1 )喷播厚度4cm。

2.2 肥料配合比基质土肥料用量:专用复合肥为5kg/100m2(配比见表一),过磷酸钙为4kg/100m2,有机肥(丙肥或鸡粪)4kg/100m2,粘合剂为2kg/100 m 2。

2.3 边坡种子配比岩质路堑边坡种子配比见表二表二边坡种子配比天堂草采用公主77号矮化品种,胡枝子、荆条用干阳坡,火棘、小叶扶蓉藤用干阴坡。

每隔2km左右进行变化,交替种植,每段路堑种子配比保持一致,野花组合采用含有春季、夏季、秋季开花的种子配比。

3、施工方法与工艺3.1 客土喷播施工流程施工准备一边坡清理一锚杆放线、钻孔一铺网、钉网一锚杆打入一客土材料搅拌一喷射基料一喷射种子及营养基一无纺布覆盖一前期养护3.2 施工准备3.2.1 植物种子材料植物种子发芽率根据正常计算而得,在喷播前对批量种子发芽率进行测定,并根据实际测定发芽率,计算实际种子用量,灌木种皮较厚,喷播前用温水浸饱处理和催芽处理,以保证灌木的正常出苗,但注意嫩芽不宜过长,否则在喷播搅拌时,出现幼芽受伤,影响灌木成活率。

速藤屏生态修复技术在高速公路岩质边坡绿化防护中的应用

速藤屏生态修复技术在高速公路岩质边坡绿化防护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 号 : 4 71 U 1 .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 号 :0 9 7 1 ( 0 1 0 — 1 7 0 10 — 7 6 2 1 ) 3 0 4 — 3
0 前 言
在公路工程建设 中, 由于 大 量 的开 挖 , 成 大 形 量 裸 露 的高 陡石 质 边 坡 ,部 分 边坡 喷 浆 处 理 后 坡 表 基 本 无 植 物 生 长 的 基 质 ,运 行 多 年 后 坡 表 生 态
速藤屏 生态快速修复技术是专 为解决这类 难 题 ,针 对 岩石 边 坡 的特 点 而开 发 的一 种 生 态 修 复 新技 术 。 既 具 有 工 程 防护 的功 能 , 它 又有 绿 化 防 护 的效 果 。将 藤 本 植 物 的生 长 基 质 放 置 于 边 坡 坡 脚 与分 级 平 台上 修 建 的种 植 槽 内 ,预 先 培 育 好 的速 藤屏安装到种植槽 内, 绿化 恢 复效 果 即可 显 现 , 同 时植 物 生 长 快 速 ,前 期 绿 化效 果 与 后 期 绿 化 效 果
摘 要 : 文介绍 了速藤 屏岩 质边 坡 生态 快速 修复 技术 , 是 一种 针对 高陡 岩质 边坡 的 特点 而开 发 的生态 快 速修 复新技 术 。 该 它
传统 的罩 面 网攀援植 物绿 化方 法坡 面生 态恢 复要长 达 25a 3a .  ̄ 的时 间 , 援植 物 成活 率低 , 攀 覆盖 慢 , 护难 度大 。速 藤屏 生 养
态修 复技 术 坡 面生态 恢复 周期 仅 为 l一15a的时 间 , . 比传 统 方法 至少 提前 1—2a 是一 种 岩质 边坡 一 步到位 的 生态修 复新 ,
技术 , 有近 期效果 好 、 具 远期 效果 更好 的综合 景观 优势 , 高 陡岩质边 坡生 态修 复提 供 了一 个新 的途 径 。 为 关键 词 : 速藤屏 ; 岩质边 坡 ; 生态 快速 修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6高速公路岩质边坡生态恢复新技术的
设计与应用
刘前来 中铁四局五公司湖北翻坝高速项目部
摘 要:本文论述了高速公路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新技术速藤屏的设计原理与应用,重点论述了速藤屏生态修复技术的设计条件、施工工艺以及实际应用效果,分许了新技术应用的优势,根据实际应用效果对新技术应用提出了改进意见,为山区高速公路岩质边坡生态修复工程提供了性价比高的新途径。

 
关键词:岩质边坡;速藤屏;生态修复;设计与应用
1 概况
湖北翻坝高速公路是为缓解长江航运翻坝运输压力而立项建设的一条水陆联运通道,起于宜昌市秭归县 334 省道的曲溪桥,穿越三峡大坝、葛洲坝、西陵峡,止于宜昌长江公路大桥南,接沪渝高速公路湖北省宜昌至恩施段,全长56.776公里。

在湖北翻坝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中,岩质边坡呈现为泥岩、红砂岩以及砾岩等多种结构型式,尤其以泥岩为主,大部分边坡坡比陡于 1:0.75,有的在 1:0.3 左右,为岩质边坡,这类边坡稳定光滑,坡表基本无植物生长的基质,根据这类边坡的结构特点,采用传统的客土喷播技术很难取得满意的效果,施工后往往容易产生滑落破坏,经过多方比选,最后决定采用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新技术速藤屏技方案,经过实际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恢复效果,下面就其技术特点进行分别论述。

2 速藤屏生态恢复技术的特点
传统的罩面网攀援植物绿化方法坡面生态恢复需要三年到五年的时间,攀援植物成活率低,覆盖慢,养护难度也较大。

对陡于 1:0.5 的岩质边坡,采用经过工厂化培育的速藤屏生态快速修复新技术进行绿化防护。

速藤屏生态修复技术是针对岩石边坡的特点而开发的一种生态快速修复的专利技术,既具有工程防护的功能,又有绿化防护的效果,将藤本植物的生长基质放置于边坡坡脚与分级平台上修建的种植槽内,预先培育好的成年攀援植物安装到种植槽内绿化恢复效果即可显现,同时植物生长快速,具有较好的前期绿化效果与后期综合景观。

速藤屏生态修复技术的使用条件:
陡于1:0.75稳定的岩质边坡都可采用,岩质类型有泥岩、红砂岩、砾岩等。

可广泛适用于垂直挡墙、喷浆坡面、风化岩边坡等各种防护形式。

边坡岩质类型、边坡坡率是选择生态恢复技术类型的决定性因素。

3 藤本植物成苗的培育与品种配置
可牵引藤本植物容器苗的培育:可牵引藤本植物容器苗需要提前一年培育。

藤本植物在幼苗期(通常长度在1米以内)生长缓慢,可牵引藤本植物容器苗的培育就是在苗圃通过牵引绳、牵引杆或牵引网的引导、约束,使攀缘植物沿着规定的路线生长到预定的长度,便于移栽安装。

将生长缓慢的幼苗期提前在苗圃完成,可牵引藤本植物容器苗移栽后无传统植物 3-5 个月的生长适应期和过度期,植物生长速度快,随栽随长;同时提高其成活率和覆盖率,成活率可高达100%,达到长得快,覆盖得好的目的。

4 藤本植物品种选择原则
为保证速藤屏垂直绿化新技术防护工程的施工质量,本着“近期效果好,远期效果更好”的基本原则,合理的选择和配置植物的品种,在保证边坡稳定的前提下,采用速藤屏垂直绿化新技术实现岩石边坡的快速绿化防护,同时配置部分藤本花卉,提高美化效果及立体综合景观效果。

一般按照如下几点来配置攀援植物。

4.1 以常青为主的原则
植物以常青为主的同时,要兼顾落叶植物的应用,落叶植物在养分循环供给方面有先天的优势,其生长速度也较快。

4.2 品种多样化的原则
在使用攀援植物的同时,在分级平台上适当采用部分开花类小灌木,以丰富景观层次。

4.3 攀援花卉为点缀的原则
增加综合景观效果,让司乘人员视野轻松舒适,有回归自然的体验。

4.4 以乡土植物为主的原则
尽量采用乡土植物品种,如攀援洛石、葛藤、油麻藤等较适于华中地区生长的植物。

4.5 前期与后期效果相结合的原则
综合考虑不同植物生长速度与覆盖效果的关系,在讲究前期效果的同时,更要讲究后期效果。

总之,在设计高边坡生态恢复技术方案时,综合考虑植物品种各方面的因素,做到简便易行、施工方便、后期养护粗放管理。

5 速藤屏生态恢复技术的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流程图
307
(1)清理坡面:清除坡面杂物、松散碎石。

(2)修建种植槽并填充营养土、进行土壤改良。

修建坡脚与坡面中间部位种植槽,种植槽采用水泥预制空心砖或者 M7.5 浆砌红砖砌筑,M10 砂浆抹面。

单个种植槽长度应在 10 米以内,长度超过 10m 的修建多个种植槽。

种植槽底宽不小于 50cm 、高 50cm ,耕植土厚度不少于 50cm ,若种植槽底宽小于 50cm 处,应将种植槽高度加高,以确保回填种植土的保湿性。

种植槽底部外侧每 3m 设置 Φ30mm 排水孔一个, M7.5 水泥砂浆外侧抹面处理, 除花池内侧,其他面均抹 0.2cm 水泥砂浆。

回填种植土,采用高空垂直运输,将种植土传送至边坡中间种植槽。

(3)速藤屏的预植培育:速藤屏的预植培育可采取苗圃基地工厂化预植或现场苗圃预植。

(4)速藤屏的安装: 将速藤屏移植到坡面安装,达到贴伏、美观、牢固的要求。

采用ф8*100mm 的膨胀锣栓或Ф12mm*500 mm 的锣纹钢短锚固定,固定间距1.0-1.5米。

绿色罩面网可选用绿色土工格网,网孔大小38*38mm,材质为高密度聚乙烯。

养护管理与注意事项:
在养护管理过程中应该十分注意速藤屏的生长特性,加强养护管理的针对性与及时性。

栽植时间应选在五月底以前较为合适,速藤屏前期以向上攀援生长为主,以向上攀援求得生长的纵向速度,后期开始横向发展。

达到长得快,覆盖得好的效果。

应注意的问题:栽植较晚的多级平台由于在六七月的夏季高温季节施工,植物生长受到较大影响,其生长恢复速度受高温环境影响明显,多级平台的养护困难,失水快,应加强养护管理,并应采取保水措施。

暴雨对其没有明显影响,而其他生态防护形式在暴雨期间部分地段水毁现象较为严重。

6 速藤屏生态修复应用效果
采用速藤屏生态快速修复技术的坡面均为陡于 1:0.75 的高陡岩质边坡,主要为多级边坡形式,2010 年春进行了速藤屏生态快速修复技术的安装施工,在五月中旬首批工厂化培育的藤本植物容器苗栽植完成,当年生长高度大部分高度达到7米左右,同时采用了部分攀援花卉,实现了快速回复、生态自然的绿化景观效果。

生长前期 当年效果 超高边坡效果
7 结束语
速藤屏生态修复技术新技术在湖北翻坝高速公路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开发与创新极大地促进了岩质边坡生态恢复技术的进步,为我国的山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工程的生态修复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案例,速藤屏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必将为山区高速公路岩质边坡生态修复闯出一条新的适用性极其广泛的新途径。

比传统方法至少提前二年以上的时间,成功解决了传统方法绿化恢复周期长的工程难题。

在今后的工程建设中还应进一步加强速藤屏生态修复的研究与应用,如速藤屏生长速度与温度的关系、高边坡养护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在设计与应用研究方面进一步完善设计理论,加强应用研究与推广,更好地为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服务。

参考文献:
[1] 熊济华 我国园林中的藤蔓植物P268-296 观赏树木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10
清 理 坡 面
安装绿色罩面网
高空固定罩面网 修建种植槽 土壤改良 种 植 植 物 养 护 管 理
使用高耐磨耗、坚硬程度高的碎石。

3.2 混凝土铺装
对于混凝土桥面铺装层来说,其受力情况极为复杂,因此,我们在对其进行设计和施工时,我们必须要依照主梁结构形式的变化采取与主梁结构形式相适应的设计和施工方式,在对混凝土桥面铺装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考虑到超载以及安全储备等情况。

第一,混凝土的桥面铺装必须要采用干硬性的混凝土,其塌落度必须要控制在5厘米之内,而其标号等级则要等于或者大于桥梁主梁的标号等级,在混凝土中,我们还要依照实际情况的不同向其中添加聚酯纤维网或者补偿收缩剂等,以此来防止混凝土收缩产生裂缝。

第二,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开展原梁顶面清凿工作;开展纵向的分幅施工时,要建施工缝放置在分车道的标线位置,并要了解钢筋在铺装层中所处的位置且要使所有的横向钢筋都能够换过分车道的标线。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确保混凝土桥面铺装不会出现病害,就必须要加强对产生病害的原因的调查和研究,并要掌握桥面铺装的设计理论和设计原理,只有在此基础上对施工和设计进行调整,才能够有效地消除混凝土桥面铺装的病害问题,才能够提高桥梁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涂常卫,黎增丰,凌子如. 混凝土桥面铺装病害与设计和施工的关系浅析[J]. 公路, 2009,(02) .
[2] 蒋甫海,周冰,张崇高. 防水粘结层对桥面铺装受力的影响[J]. 结构工程师, 2008,(05) .
[3] 罗立峰,钟鸣,黄成造.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设计方法的研究[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
[4] 周洪峰,黄笃彰. 桥面铺装层裂缝的机理原因和预防措施[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21) .
[5] 王乾,童申家,王选仓,曾蔚. 桥面铺装温度场与温度应力分析[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
(上接第302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