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3)
工程造价论文参考文献(3篇)

工程造价论文参考文献(3篇)工程造价论文参考文献(一)以下情况需要加注释:直接引用文献原文。
引用文献的大意。
引用文献的观点、数据。
每页注释序号均从1开始,不与前文的注释连续编号。
著录格式、网络文献著录格式。
以下分别介绍。
著作著录格式著作包括一般著作及以著作形式出版的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等,其著录格式为:[序号] 著者姓名. 书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 [1] 彭坤明.知识经济时代与教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85~99. l 如参考全书,则不标明页码。
例: [1] 刘兹恒.信息媒体及其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l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格式为:[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 原文献主要责任者. 原文献题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例:[1] 钟文发. 非线性规划在可燃烧物配置中的应用. 赵玮. 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85~89.期刊论文著录格式期刊论文著录格式为:例: [1] 漆身起,程春焱.购书经费短缺原因及其对策.中国图书馆学报,1991,17(1):20-21.l 如引用页码只有一页,格式为:例: [1] 李景贤.购书经费短缺原析.中国图书馆学报,1991,17(1):20.l 如期刊只分期,不分卷,则只标明期数。
例: [1] 刘福贵.电子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的定位.图书馆,1999,(3):25~26.报纸论文著录格式报纸论文著录格式为:例: [1]金善宝.情报信息是建设现代文明的一大支柱.光明日报,1993 02(3) .如果月或日到达两位数,则前面不加 ,直接标明月或日数。
网络文献著录格式[1] Mark W. McElroy. Double-Loop Knowledge Management[2] Mark W. McElroy. Second-Generation KM工程造价论文参考文献(二)姓名:学号:工程领域:软件工程综述题目: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技术研究与实现导师意见:校内导师:企业方导师:注:1、文献综述加页附后,整齐装订。
物流论文参考文献(3篇)

物流论文参考文献(3篇)物流论文参考文献(一)[1]代文锋.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电子商务,2007(1):11-12;[2] 孟祥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及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7(2):22-23;[3] 汪丽.紧抓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机遇[J];甘肃科技,2007年01期;[4] 陈伟,姜丹丹.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系统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7(2):13-15;[5] 余竑,蒋晓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动因、特征及其实施策略研究[J];金融与经济,2006年(1):21-23;[6] 于伟,李红涛.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物流科技, 2006年(3):14-17;[7]陈雅萍.我国第三方物流的问题及其发展策略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 2007年(1):1-3;[8] 严瑜筱,杨云.电子商务下的第三方物流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1):12;[9] 郭秀春;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模式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7-10-09(2);[11]贾玉萍.试论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山西冶金,2006(1):12-15;[12]李贞华.发展我国第三方物流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6-07-08(5);[13]俞佳;探讨第三方物流[J];商场现代化,2006(10);[14].李春燕,杜劭平.浅议第三方物流的经济意义[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08-09(11);[15]吴剑刚.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01-03(15-17)。
[16]Diekson.AnAnalysisofVendorSelectionSystemsandDecisions[J].JournalofPurc hasing.2011.[17]CharlesWeber.VendorSelectionCriteriaandMethode[J].EuroPeanjournalofOPer ationReseareh.2011.物流论文参考文献(二)[1] 王慧玲,毕功兵. 农村物流信息开发与管理初探[J]. 经济问题, 2006,(10) .[2] 王慧玲,袁维海. 构建我国农村物流系统的研究[J]. 技术经济, 2006,(08) .[3] 王永康. 浅析农村物流[J]. 技术与市场, 2007,(07) .[4] 鲍长生. 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研究[J]. 商业时代, 2007,(27) .[5] 李明. 浅谈湖南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策略[J]. 江苏商论, 2008,(03) .[6] 鲍长生. 冷链物流系统内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 2007,(09) .[1] 何明珂. 中国物流的发展前景与对策[J]. 市场与电脑, 1999,(11)[2] WTO后的中#from 物流论文参考文献(3篇)来自 end#国物流业[J]. 软件世界, 2002,(03)[3] 唐友三. 2003年中国物流信息化回顾[J]. 电子商务世界, 2004,(Z1)[4] 王之泰, 赵杨, 张涵. 中国物流概览[J]. 软件世界, 2001,(08)[5] 余平. 共同的使命[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2,(06)[6] 余平. 继往开来[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2,(01) [7] 中国物流航母织就信息大网[J]. 互联网周刊, 2002,(35)[8] 传统物流面临5大挑战联邦快递谈中国物流[J]. 信息系统工程, 2004,(08)[9] 会展信息[J]. 中国电子商情(RFID技术与应用), 2006,(02)[10] 中国首届物流与采购行业新闻大赛在京揭晓本刊荣获中国物流与采购新闻宣传贡献奖[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3,(01)[1] 沈玉良. 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 国际商务研究, 2001,(04) .[2] 何明珂. 中国物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财贸经济, 2001,(05) .物流论文参考文献(三)] 崔介何.物流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2.[2] 叶怀珍.现代物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9-56.[3] 许建平.对培育广州物流市场的再思考[EB/OL].[4] 深圳新闻网. 入仓即予退税新政策助推物流发展[EB/OL].[5] 吴德群. 入仓退税适应国际采购商全球配送[N].深圳特区报,2006-01-23.[6] 徐晓阳,饶欠林. 深圳盐田港出口监管仓的现状与发[DB/OL].,200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出口监管仓库及所存货物的管理办法[DB/OL].[8] 公共商务信息导报,海关对出口监管仓库及所存货物的管理办法[DB/OL].2005-12-06.[9] Wei Liu,Wenshun Li,Wendy Huang.Analysis of the dynamic relation between logistics development and GDP growth in China[DB/OL].[10] Deng Mingran,Wang Hua. A government guarantee system of logistics development in China[DB/OL].,2006.[11] Goh,M,Ling,C. Logistics development in China[DB/OL]. ,2003.[12] Chen Siyun, The developing trend and countermeasures of Yantian port logistics[DB/OL].。
论文的参考文献

论⽂的参考⽂献参考⽂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著作或论⽂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
征引过的⽂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后参考⽂献中。
按照字⾯的意思,参考⽂献是⽂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献。
论⽂的参考⽂献1 参考⽂献: [1]Ronald WRebore. Human Resources Administration in Education(6th Edition)[M]. Boston:Allyn &Bacon,Pearson Education, Inc.,20xx [2]C Chadwick, P Cappelli. Alternative to Generic Strategy Typologies in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M]. Greenwich, Ct: JAI Press, 1999 [3]宋本江胡跃福:⼈才招聘,另请⾼明还是⾃⼰培养[J].中国⼈才,20xx(8) [4]丁敬平:向跨国公司学习什么[J].中国企业家,20xx(11) [5]程桢贾雅军:企业内部⼈才资源的运⽤[J].经济问题,20xx(11) [6]安鸿章:企业⼈才聘任的两种模式[J].中国⼈才,20xx(4) [1]亚瑟W⼩舍曼:乔治W勃兰德·斯科特A斯奈尔著张⽂贤主译:⼈⼒资源管理.东北财经⼤学出版社,20xx [2]魏峰李赕张⽂贤:国内外⼼理契约研究的新进展.管理科学学报,20xx(10) [3]陈加洲:凌⽂辁&⽅俐洛.组织中的⼼理契约,管理科学学报, 20xx,4(2) [4]陈加洲凌⽂辁·⽅俐洛:企业员⼯⼼理契约的结构维度. ⼼理学报, 20xx,35(3) 参考⽂献: [1]王刚编著:《把握好⽤⼈的技巧与管⼈的学问》.地震出版社,20xx年2⽉ [2]斯蒂芬·P·罗宾斯著:《管⼈的真理》.中信出版社,20xx年9⽉ [3]李诚主编:《⼈⼒资源管理的12堂课》.中信出版社,20xx年11⽉ [4]吴志明著:《员⼯招聘与选拔实务⼿册.机械⼯业出版社,20xx年1⽉ [5]赵曙明:《⼈⼒资源管理研究》.中国⼈民⼤学出版社,20xx年 [6]詹姆斯.W.沃克:《⼈⼒资源战略》.中国⼈民⼤学出版社,20xx年1⽉ [7]罗布.⼽菲:《⼈员管理》.中国⼈民⼤学出版社,20xx年01⽉论⽂的参考⽂献2 [1]林红梅.“⽣态⽂明与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xx(5):92-93. [2]杨多贵,周志⽥,陈劭锋.我国⼈与⾃然和谐发展⾯临的挑战及其战略选择[J].上海经济研究,20xx(4):6-12. [3]利奥波德.沙乡年鉴[M].侯⽂惠,译,长春:吉林⼈民出版社, 20xx. [4]卢风,肖葳.应⽤伦理学导论[M].北京:清华⼤学出版社, 20xx. [5]李培超.⾃然的伦理尊严[M].南昌:江西⼈民出版社,20xx:16. [6]林红梅.试论拯救环境危机的多维视⾓[J].⾏政与法,20xx(1):97-99.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民出版社,1971:119.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民出版社,1971:519. [9]何怀宏.⽣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M].保定:河北⼤学出版社,20xx:15.(责任编辑:1011)论⽂的参考⽂献3 学术研究应精确、有据、坦诚、创新和积累。
参考文献的各种字母的含义

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S——标准P——专利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DB——数据库CP——计算机程序EB——电子公告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M/CD——光盘图书CP/DK——磁盘软件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2、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6、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7、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1、根据GB3469 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①期刊〔J〕②专著〔M〕③论文集〔C〕④学位论文〔D〕⑤专利〔P〕⑥标准〔S〕⑦报纸〔N〕⑧技术报告〔R〕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①磁带〔MT〕②磁盘〔DK〕③光盘〔CD〕④联机网络〔OL〕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例如: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②磁带数据库〔DB/MT〕③光盘图书〔M/CD〕④磁盘软件〔CP/DK〕⑤网上期刊〔J/OL〕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三、举例1、期刊论文〔1〕周庆荣,张泽廷,朱美文,等.固体溶质在含夹带剂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J〕.化工学报,1995(3):317—323〔2〕Dobbs J M, Wong J M. Modification of supercritical fluid phasebehavior using polor coselvent〔J〕. Ind Eng Chem Res, 1987,26:56〔3〕刘仲能,金文清.合成医药中间体4-甲基咪唑的研究〔J〕.精细化工,2002(2):103-105〔4〕Mesquita A C, Mori M N, Vieira J M, et al .Vinyl acetate polymerization by ionizing radiation〔J〕.Radiation Physics and Chemistry,2002, 63:4652、专著〔1〕蒋挺大.亮聚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27〔2〕Kortun G.Reflectance Spectroscopy〔M〕.New York: Spring-Verlag,1969 3、论文集〔1〕郭宏,王熊,刘宗林.膜分离技术在大豆分离蛋白生产中综合利用的研究〔C〕.//余立新.第三届全国膜和膜过程学术报告会议论文集.北京:高教出版社,1999.421-425〔2〕Eiben A E, vander Hauw J K.Solving 3-SAT with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s 〔C〕.//Proc 4th IEEE Conf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Piscataway: IEEE Press, 1997.81-864、学位论文〔1〕陈金梅.氟石膏生产早强快硬水泥的试验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学大学,2000〔2 〕Chrisstoffels L A J .Carrier-facilitated transport as a mechanistic tool in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D〕.The Netherland:Twente University.1988 5、专利文献〔1〕Hasegawa, Toshiyuki, Yoshida,et al.Paper Coating composition〔P〕.EP 0634524.1995-01-18〔2 〕仲前昌夫,佐藤寿昭.感光性树脂〔P 〕.日本,特开平09-26667.1997-01-28〔3〕Yamaguchi K, Hayashi A.Plant growth promotor and productionthereof 〔P〕.Jpn, Jp1290606.1999-11-22〔4〕厦门大学.二烷氨基乙醇羧酸酯的制备方法〔P〕.中国发明专利,CN1073429.1993-06-236、技术标准文献〔1〕ISO 1210-1982,塑料——小试样接触火焰法测定塑料燃烧性〔S〕〔2〕GB 2410-80,透明塑料透光率及雾度实验方法〔S〕7、报纸〔1〕陈志平.减灾设计研究新动态〔N〕.科技日报,1997-12-12(5)8、报告〔1〕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密相气力输送技术〔R〕.北京:19969、电子文献〔1〕万锦柔.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DB/CD〕.北京: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1) 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
参考文献的标注

文后的标注方法
标准格式: ——图书
• [序号] 主要责任者. 书名[M]. 版本项.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 页码. 示例:
[1]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 广西自然保护区[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3. [2] 蒋有绪, 郭泉水, 马娟, 等. 中国森林群落分类及其群落学特征[M]. 北京: 科学出版 社, 1998. [3] 桑正中. 农业机械学: 下册[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7. [4] 美国版权法[M]. 孙新强, 于改之, 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13.
文中的标注方法
同一处引用同一作者的多篇文献时,只要将 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 号间用“,”连接。如遇连续序号,可标注 起止序号,两序号之间加半字线“-”号。
• 示例1:裴伟[570,583]提出……。 • 示例2:莫拉德对稳定区的节理模式的研究[255-256] ……。
文中的标注方法
(3)参考文献的标注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我国参考文献正文中的 文献标注方法可以采用顺序编码制,也可以采用著 者-出版年制。
• 采用顺序编码制时,按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出现的先后次序 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 ]”中;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各 篇文献要按正文部分标注的序号依次列出。 • 采用著者-出版年制时,正文引用的文献各篇标注的内容 由著者姓氏和出版年构成,并置于“( )”内,如果只标注著 者姓氏无法识别该人名时,可标著者姓名。
文后的标注方法
——期刊论文
标准格式:
• [序号] 作者. 题名[J]. 刊名: 其他题名信息, 年, 卷(期): 起止页 码. 示例:
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类型及格式标准

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类型及格式标准参考文献是学术研究过程之中对于所涉及到的所有文献资料的总结与概括,下面是搜集的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类型及格式标准,欢迎阅读查看。
参考文献的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S——标准P——专利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DB——数据库CP——计算机程序EB——电子公告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M/CD——光盘图书CP/DK——磁盘软件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1、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2、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5、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6、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7、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9、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1、根据GB3469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①期刊〔J〕②专著〔M〕③论文集〔C〕④学位论文〔D〕⑤专利〔P〕⑥标准〔S〕⑦报纸〔N〕⑧技术报告〔R〕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①磁带〔MT〕②磁盘〔DK〕③光盘〔CD〕④联机网络〔OL〕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例如: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②磁带数据库〔DB/MT〕③光盘图书〔M/CD〕④磁盘软件〔CP/DK〕⑤网上期刊〔J/OL〕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三、举例1、期刊论文〔1〕周庆荣,张泽廷,朱美文,等.固体溶质在含夹带剂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J〕.化工学报,1995(3):317—323〔2〕DobbsJM,WongJM.Modificationofsupercriticalfluidphasebehavio rusingpolorcoselvent〔J〕.IndEngChemRes,1987,26:56 〔3〕刘仲能,金文清.合成医药中间体4-甲基咪唑的研究〔J〕.精细化工,xx(2):103-105〔4〕MesquitaAC,MoriMN,VieiraJM,etal.Vinylacetatepolymerizationb yionizingradiation〔J〕.RadiationPhysicsandChemistry,xx,63:4652、专著〔1〕蒋挺大.亮聚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xx.127 〔2〕KortunG.ReflectanceSpectroscopy〔M〕.NewYork:Spring-Verlag,19693、论文集〔1〕郭宏,王熊,刘宗林.膜分离技术在大豆分离蛋白生产中综合利用的研究〔C〕.//余立新.第三届全国膜和膜过程学术报告会议论文集.北京:高教出版社,1999.421-425〔2〕EibenAE,vanderHauwJK.Solving3-SATwithadaptivegeicalgorithms 〔C〕.//Proc4thIEEEConfEvolutionaryComputation.Piscataway:I EEEPress,1997.81-864、学位论文〔1〕陈金梅.氟石膏生产早强快硬水泥的试验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学大学,2000〔2〕ChrisstoffelsLAJ.Carrier-facilitatedtransportasamechanistictoolinsupramolecularchemistry〔D〕.TheNetherland:TwenteUniversity.19885、专利文献〔1〕Hasegawa,Toshiyuki,Yoshida,etal.PaperCoatingposition〔P〕.EP0634524.1995-01-18〔2〕仲前昌夫,佐藤寿昭.感光性树脂〔P〕.日本,特开平09-26667.1997-01-28〔3〕YamaguchiK,HayashiA.Plantgrowthpromotorandproductionthereof 〔P〕.Jpn,Jp1290606.1999-11-22〔4〕厦门大学.二烷氨基乙醇羧酸酯的制备方法〔P〕.中国发明专利,1073429.1993-06-236、技术标准文献〔1〕ISO1210-1982,塑料——小试样接触火焰法测定塑料燃烧性〔S〕〔2〕GB2410-80,透明塑料透光率及雾度实验方法〔S〕7、报纸〔1〕陈志平.减灾设计研究新动态〔N〕.科技日报,1997-12-12(5)8、报告〔1〕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密相气力输送技术〔R〕.北京:1996 9、电子文献〔1〕万锦柔.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DB/CD〕.北京: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参考文献格式如下:(1)论文中被引用的参考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括起,根据文献引用方式置于行文之中或者所指引部分的右上角。
参考文献(脚注)详解

参考文献的类型[M][J][C][N][D][R][A][P][S][Z]……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参考文献一律置于文末。
其格式为:(一)专著示例[1] 张志建.严复思想研究[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3] [英]蔼理士.性心理学[M]. 潘光旦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二)论文集示例[1]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2] 别林斯基.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里君的中篇小说[A].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册[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凡引专著的页码,加圆括号置于文中序号之后。
(三)报纸文章示例[1]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四)期刊文章示例[1] 郭英德.元明文学史观散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五)学位论文示例[1] 刘伟.汉字不同视觉识别方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1998.(六)报告示例[1] 白秀水,刘敢,任保平. 西安金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1998.(七)、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性的注释,置于本页地脚,前面用圈码标识。
参考文献的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S——标准P——专利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DB——数据库CP——计算机程序EB——电子公告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M/CD——光盘图书CP/DK——磁盘软件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2、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6、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7、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1、根据GB3469 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①期刊〔J〕②专著〔M〕③论文集〔C〕④学位论文〔D〕⑤专利〔P〕⑥标准〔S〕⑦报纸〔N〕⑧技术报告〔R〕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①磁带〔MT〕②磁盘〔DK〕③光盘〔CD〕④联机网络〔OL〕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教育类论文参考文献精选3篇

教育类论⽂参考⽂献精选3篇教育类论⽂参考⽂献精选3篇教育类论⽂参考⽂献精选1篇叶澜著:《教育概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王道俊、王汉澜著:《教育学》,⼈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2004年重印叶澜主编:《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学出版社,2006年版全国⼗⼆所重点师范⼤学联合编写:《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筑波⼤学教育学研究会编,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陈桂⽣著:《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学出版社,2000年版黄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孙喜亭著:《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学出版社,2003年版郑⾦洲著:《教育通论》,华东师范⼤学出版社,2000年版⽯中英著:《教育学的⽂化性格》,⼭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瞿葆奎主编:《元教育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黄济著:《教育哲学通论》,⼭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中英著:《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学出版社,2004年版朱永新著:《朱永新教育⽂集》,⼈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王炳照等主编:《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学出版社,2007年版吴式颖著:《外国教育史教程》,⼈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华东师范⼤学出版社,2009年版联合国教科⽂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联合国教科⽂组织总部中⽂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联合国教科⽂组织著,赵中建编译:《教育的使命⾯向21世纪的教育宣⾔和⾏动纲领》,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英]约翰.怀特著:《再论教育⽬的》,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书店,1991年版全国⼗⼆所重点师范⼤学联合主编:《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刘亦农等主编:《新编普通教育学》陕西⼈民教育出版社茹宗志等主编:《教育学教程》西北⼤学出版社王道俊主编:《教育学》⼈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朱慕菊主编:《⾛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学出版社2002年版。
参考文献(3)

[1] Neufeldt,V.&Guralnik,D。
B.(1986),Webster’s new wprld dictionary of American English,YK:Simon &Schusker.[2]拉塞克、维迪奴著、马胜利等译。
《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2年.第204—242页。
[3] 黄甫全。
国外课程整合的发展走势及其启示[J]。
比较教育研究,1997(5)。
[4]教育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
[5]教育部.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
2011.[6]崔秀梅。
课程整合:永远在路上[J]. 聚焦•学校课程建设,2016,(30—33).[7]柳维红赵阳。
跨学科课程整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32-34)。
[8]范烛红.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策略[J]. 教育实践与研究,学科纵横,2017 年第13 期(30—33)。
[9]张传燧.课程改革在路上:历史、现状与未来[J].课程•教材•教法,2015( 3).吴永姣. 浅谈小学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渗透[J]。
艺术素养教育.2017.8(178-179)张传燧,左鹏. 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学科策略[J]. 当代教师教育.2017。
6(64-69)[1]柏秀红.各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中资源整合的创新途径[J].基础教育研究,2016,(05).[1]姜平.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整合的方式[J].中国民族教育,2016,( 08) .[3] 季苹,伍芳辉.新课程学科发展性评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M].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倪华张文杰。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9.徐思俊.核心素养与学科教学[J]。
基础教育课程,2015, (23).[2]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英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英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且使用斜体。
请参考举例(3)举例: (3)Smith。
J。
(2002)。
The XXX。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15(2)。
45-58.c).如果文献是电子文献,请参考举例(4)举例: (4)Johnson。
M。
(2010)。
The effects of social media on XXX参考文献:1.Doe。
J。
(2001)。
XXX。
94(3)。
10-20.2.Gao。
Y。
(2003)。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Beijing: China Press.3.Mettam。
G。
R。
& Adams。
L。
B。
(1994)。
How to prepare an electronic n of your article。
In B。
S。
Jones & R。
Z。
Smith (Eds.)。
n to the electronic age。
New York: E-Publishing Inc。
pp。
281-304.4.Smith。
J。
(1958)。
The effects of n on marine life。
Science。
125(3212)。
20-25.When writing academic papers。
it is important to follow the APA format。
which XXX n。
This format is required for those in the social sciences。
For journal articles。
an example of the APA format is: Van der Geer。
J。
Hanraads。
J。
A。
J。
& Lupton R。
A。
(2000)。
The art of writing a scientific article。
2015年论文参考文献类型代码(3篇)

2015年论文参考文献类型代码(3篇)2015年论文参考文献类型代码(一)普通图书:M;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OL 示例:[1]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2]刘国钧,郑如斯.中国书的故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115.[3]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A].见: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4]罗云.安全科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及趋势探讨[A].见:白春华,何学秋,吴宗之.21世纪安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5.[5]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6]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7]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8,1983-08-12.[8]GB/T 16159 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9]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10]姚伯元.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管理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EB/OL].:中国高等教育网教学研究,2005-2-2.(1)连续出版物:作者.文题[J].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2)专著: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会议论文集:作者.文题[A].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C] .(供选择项:会议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学位论文:作者.文题[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5)专利: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6)国际、国家标准: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7)报纸文章:作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年,月(日):版次.(8)报告:作者.文题[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9)电子文献:作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电子文献地址用文字表述),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普通图书:M;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OL 示例:[1]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2]刘国钧,郑如斯.中国书的故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115.[3]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A].见: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4]罗云.安全科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及趋势探讨[A].见:白春华,何学秋,吴宗之.21世纪安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5.[5]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6]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7]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8,1983-08-12.[8]GB/T 16159 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9]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10]姚伯元.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管理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EB/OL].:中国高等教育网教学研究,2005-2-2.2015年论文参考文献类型代码(二)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M 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C 论文集N 报纸文章J 期刊文章D 学位论文R 研究报告S 标准P 专利A 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Z 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DB 数据库CP 计算机程序EB 电子公告DB/OL 联机网上的数据库DB/MT 磁带数据库M/CD 光盘图书CP/DK 磁盘软件J/OL 网上期刊EB/OL 网上电子公告(1)杂志:[编号] 姓名1,姓名2,姓名3等.文章名称[J].杂志名称,年,卷(期):页码范围.(2)书籍:[编号] 姓名1,姓名2,姓名3等.书籍名称(第几版)&shy出版地点: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第一版不标注).(3)学位论文:[编号] 姓名.论文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撰写年,页码范围.(4)会议论文集:〔编号〕姓名1,姓名2,姓名3等.文章题目名[C].会议名(论文集名),年份,会议地:出版者,页码范围.(5)报纸:〔编号〕姓名1,姓名2,姓名3等.文章题目名[N].报纸名称,出版年-月-日(版面号).(6)专利:〔编号〕专利所有者姓名1,姓名2,姓名3等.专利题目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7)电子文献:〔编号〕姓名1,姓名2,姓名3等.电子文献题名[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载体类型:联机上网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OL];光盘网数据库(database on CD-ROM) [DB/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M/CD];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CP/DK];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J/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EB/OL][1] 惠晓实,王凯航,陆舟,等.一种基于web技术的网络数据库系统设计[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0,17(1):84~86.[2] 强文久,元章,雯荣.数学分析的基本概念与方法&shy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53~167.[3] 詹东风.中国漆树酶分离制备及反映功能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8:81~89.[4] Wayne C. The toxins of cyan bacteria[J]. Scientific American, 1994, 270(1): 78~86.[5] Buchberger B, Collins G E, Computer Algebra Symbolic and Algebraic Computation&shy New York: Springer Versa, 1998: 58~76.2015年论文参考文献类型代码(三)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M 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C 论文集N 报纸文章J 期刊文章D 学位论文R 研究报告S 标准P 专利A 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Z 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DB 数据库CP 计算机程序EB 电子公告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①磁带〔MT〕②磁盘〔DK〕③光盘〔CD〕④联机网络〔OL〕DB/OL 联机网上的数据库DB/MT 磁带数据库M/CD 光盘图书CP/DK 磁盘软件J/OL 网上期刊EB/OL 网上电子公告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文献类型及其标识根据GB3469 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①期刊〔J〕②专著〔M〕③论文集〔C〕④学位论文〔D〕⑤专利〔P〕⑥标准〔S〕⑦报纸〔N〕⑧技术报告〔R〕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①磁带〔MT〕②磁盘〔DK〕③光盘〔CD〕④联机网络〔OL〕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②磁带数据库〔DB/MT〕③光盘图书〔M/CD〕④磁盘软件〔CP/DK〕⑤网上期刊〔J/OL〕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期刊论文〔1〕周庆荣,张泽廷,朱美文等.固体溶质在含夹带剂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J〕.化工学报,1995(3):317 323〔#from 2015年论文参考文献类型代码(3篇)来自 end#2〕Dobbs J M, Wong J M. Modification of supercritical fluid phasebehavior using polor coselvent〔J〕. Ind Eng Chem Res, 1987,26:56〔3〕刘仲能,金文清.合成医药中间体4-甲基咪唑的研究〔J〕.精细化工,2002(2):103-105〔4〕 Mesquita A C, Mori M N, Vieira J M, et al . Vinyl acetate polymerization by ionizing radiation〔J〕.Radiation Physics and Chemistry,2002, 63:465专著〔1〕蒋挺大.亮聚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27〔2〕Kortun G.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M〕. New York: Spring-Verlag,1969论文集〔1〕郭宏,王熊,刘宗林.膜分离技术在大豆分离蛋白生产中综合利用的研究〔C〕.余立新.第三届全国膜和膜过程学术报告会议论文集.北京:高教出版社,1999.421-425〔2〕Eiben A E, vander Hauw J K.Solving 3-SAT with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s 〔C〕.Proc 4th IEEE Conf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Piscataway: IEEE Press, 1997.81-86学位论文〔1〕陈金梅.氟石膏生产早强快硬水泥的试验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学大学,2000〔 2 〕 Chrisstoffels L A J . Carrier-facilitated transport as a mechanistic tool in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D〕.The Netherland:Twente University.1988专利文献〔1〕Hasegawa, Toshiyuki, Yoshida,et al.Paper Coating composition〔P〕.EP 0634524.1995-01-18〔 2 〕仲前昌夫,佐藤寿昭. 感光性树脂〔 P 〕. 日本,特开平09-26667.1997-01-28〔3〕Yamaguchi K, Hayashi A.Plant growth promotor and productionthereof 〔P〕.Jpn, Jp1290606.〔4〕厦门大学.二烷氨基乙醇羧酸酯的制备方法〔P〕.中国发明专利,CN1073429.1993-06-23技术标准文献〔1〕ISO 1210-1982,塑料小试样接触火焰法测定塑料燃烧性〔S〕〔2〕GB 2410-80,透明塑料透光率及雾度实验方法〔S〕报纸〔1〕陈志平.减灾设计研究新动态〔N〕.科技日报,1997-12-12(5)报告〔1〕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密相气力输送技术〔R〕.北京:1996电子文献〔1〕万锦柔.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DB/CD〕.北京: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1] 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5.[2] 陈送.五四前后东西方文化问题论战文选[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3] 陈桐生.中国史官文化与《史记》[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1992年.[4] 白永秀,刘敢,任保平.西安金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研究中心,1998.b.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5]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 [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 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6] 瞿秋白.现代文明的问题与社会主义[A].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d.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7]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 [N].人民日报,1998-12-25(10).e.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8] 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f.专利[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9]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g.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11] 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一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h.各种未定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12] 张永禄.唐代长安词典[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1)注释示例:文未:[1] 汉、司马迁. 史记 [M]. 北京:中华书局, 1974.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M 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C 论文集N 报纸文章J 期刊文章D 学位论文R 研究报告S 标准P 专利A 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Z 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DB 数据库CP 计算机程序EB 电子公告DB/OL 联机网上的数据库DB/MT 磁带数据库M/CD 光盘图书CP/DK 磁盘软件J/OL 网上期刊EB/OL 网上电子公告a.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研究报告:[序号]作(编)者. 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示例: [1]钱仁平.中国小提琴音乐[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b. 期刊文章:[序号]作者. 题名[J]. 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示例:[2]陈鸿铎.谈马勒《第一交响乐》的音乐创作[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81(4):39-47.[序号]论文作者. 论文题名[A]. 论文集编者(任选). 论文集题名[C] .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论文起止页码.示例:[3]刘桂腾.单鼓音乐研究[A].田联韬.民族音乐论文集[C].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1990.176-77.d. 报纸文章:[序号]作者. 题名[N]. 报纸名,出版日期及期号(版次).示例:[4]史君良. 围绕旋律婉转歌唱[N]. 音乐周报,2002-11-215(3).e. 电子文献:[序号]作者. 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电子文献的出版者或可获得地(网)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示例:f. 各种未定类型的文献:[序号]作(编)者. 题名[Z].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示例:[6]温廷宽,王鲁豫. 古代艺术辞典[Z].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g. 外文文献示例:[7]Nettl, Bruno. The Study of Ethnomusicology: Twenty-nine Issues and Concepts [M]. Urbana a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3.[8]Harrison, Frank. Universals in Music: Towards a Methodology of Comparative Research. World of Music, 1977,19(1-2):30-36.外文文献一定要用外文原文表述(也可在原文题名之后的括号内附上中文译文),切忌仅用中文表达外文原义。
实验报告结果分析参考(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本实验旨在探究(实验目的)在(实验条件)下,对(实验对象)的影响。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二、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选取(实验材料)作为实验对象。
2. 实验分组:将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样本数量)。
3. 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4. 数据采集:在实验过程中,记录相关数据。
三、实验结果1. 实验组数据:(1)指标1:实验组在(指标1)方面的变化为(具体数值),对照组在(指标1)方面的变化为(具体数值)。
(2)指标2:实验组在(指标2)方面的变化为(具体数值),对照组在(指标2)方面的变化为(具体数值)。
2. 对照组数据:(1)指标1:对照组在(指标1)方面的变化为(具体数值)。
(2)指标2:对照组在(指标2)方面的变化为(具体数值)。
四、结果分析1.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指标1方面的比较:(1)实验组在指标1方面的变化明显大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目的)对(实验对象)具有显著影响。
(2)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原因分析)。
2.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指标2方面的比较:(1)实验组在指标2方面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说明(实验目的)对(指标2)的影响不显著。
(2)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原因分析)。
五、结论1. 通过本实验,得出以下结论:(1)在(实验条件)下,对(实验对象)具有显著影响。
(2)对(指标2)的影响不显著。
2. 为后续研究提供以下建议:(1)进一步探究(实验目的)对(实验对象)的机理。
(2)优化实验条件,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结合其他实验方法,从多个角度验证实验结果。
六、实验不足与展望1. 实验不足:(1)实验样本数量有限,可能存在偶然性。
(2)实验条件控制不够严格,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展望:(1)扩大实验样本数量,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优化实验条件,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深入研究(实验目的)对(实验对象)的影响机理,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毕业设计参考文献格式 (3)

毕业设计参考文献格式概述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参考文献的引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正确地引用参考文献可以提高论文的可信度和学术性。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参考文献格式——APA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格式。
APA格式是一种用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引用风格,包括了作者、题目、期刊、出版日期等信息。
下面将对APA 格式的主要要求进行详细说明。
一般要求在引用参考文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文献引用在正文中的位置应该与文中提到该文献的地方一致。
2.文献引用为直接引语时,需要在引用内容后面紧跟一个引号,在引用内容末尾的括号内填入引用文献的作者、年份和页码。
3.如果是间接引用,不需要在引用内容后跟引号,只需要在括号内填入引用文献的作者、年份和页码。
4.引用多个文献时,按照作者的字母序排序,如果有多个同一作者的文献,根据发表的年份排序。
5.如果是多作者的文献,只需引用第一位作者的姓氏和发表年份即可。
6.引用同一作者的多个文献时,按照发表的年份从早到晚排序,并在发表年份后面用小写英文字母进行标注。
引用书籍引用书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求:•书籍的引用格式为:作者姓氏, 作者名字. (年份). 书名. 出版地: 出版社.•如果书籍有多个作者,使用&符号将作者姓名分隔开。
•如果书籍没有作者,可以使用编者的姓名替代。
•书名首字母大写,其余字母小写。
示例:Goodman, S. N. (2010). 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the theory of eviden 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引用期刊论文引用期刊论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求:•期刊论文的引用格式为:作者姓氏, 作者名字. (年份). 文章题目. 期刊名, 卷号(期号), 起始页码-终止页码.•如果期刊论文有多个作者,使用&符号将作者姓名分隔开。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标注(精选3篇)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标注(精选3篇)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标注篇一(1)正文中未标注引用文献。
只在文后着录参考文献表,而在正文中未作明确标注的现象过去普遍存在。
目前随着对参考文献着录规范要求日趋严格,这种现象已大大减少,但笔者在阅读科技期刊(包括核心期刊)时发现其中仍有某些论文(以综述性论文居多)未在正文中标注参考文献,或只在语句表述时提到某参考文献的序号,而未对所有引文按“顺序编码制”标注。
由于参考文献未在正文中按“顺序编码制”一一对应标注,无法分清正文中哪些内容是作者自己的创作,哪些是引用参考文献的内容,不能体现科学研究的创新性和继承性,难以界定知识产权,也很容易造成抄袭剽窃的嫌疑。
因此,无论是直接引用原文还是转述原文内容要意,都须严格按“顺序编码制”要求,在正文中准确标注引用部分。
(2)参考文献标注不够具体。
这种现象是指,虽然在正文中采用顺序编码制标注了参考文献序号,但同一处过多地标注多篇(甚至全部参考文献都在同一处标注),而在语句表述中又未对这些文献的内容要意作必要的具体说明,如“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土的渗透稳定性进行了广泛研究,提出了多种分析计算方法[1-7]”(为避免例子中引文标注与本文的引文标注混淆,例子用楷体字且标注序号用黑体字)。
虽然这种标注在格式上是规范的,但在具体采用时要注意:由于各篇参考文献即使论题相同或接近,但其具体内容、观点或侧重点不同,笼统地在同一处过多地标注多篇参考文献,不利于体现引文内容和具体作用,甚至有堆砌参考文献之嫌。
因此,集中标注不宜过多,或者在叙述时应分别予以简要说明。
(3)层次标题中标注参考文献。
少数期刊论文中参考文献序号标注在层次标题中,甚至标注在一级层次标题上,如“2混合优化策略[4-6]”、“2土骨架的结构性[3-5]”。
这意味着本章内容均是引用了该参考文献内容,从“合理引用”角度看是不妥的:一方面“合理引用”规定引文内容应有相对本文内容篇幅的引用量限制,成章节地大量引用甚至构成了本文实质内容,则有超出合理引用范围之嫌;另一方面,在标题上标注引文也无法区分本章节究竟哪些内容是引用的,哪些内容是作者创作的,还是仅仅几个标题字是引用的。
硕士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规范(3篇)

硕士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规范(3篇)硕士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规范(一)目录的自动生成在格式菜单中选择样式和格式,设定文章的主要大纲级别(一般为三级,即有标题1 、标题2、标题3)。
几级大纲对应几级目录,如果将大纲级别设定为1级,那么就是1级目录。
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编号方式选自动编号,所在位置建议选节的结尾。
如自动编号后不是阿拉伯数字,选右下角的选项,在编号格式中选中阿拉伯数字。
硕士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规范(3篇)硕士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规范(3篇)。
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这时最下方出现了尾注的编辑栏。
在尾注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硕士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规范(二)专著著录格式[序号] 著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1] 孙家广,杨长青.计算机图形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26~28 Sun Jiaguang, Yang Changqing. Computer graphics[M].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Press,1995.26~28(in Chinese)例:[2] Skolink M I. Radar handbook[M]. New York: McGraw-Hill, 1990期刊著录格式[序号] 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例:[3] 李旭东,宗光华,毕树生,等.生物工程微操作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28(3):249~252Li Xudong, Zong Guanghua, Bi Shusheng, et al. Research on global vision system for bioengineering-oriented micromanipulation robot system[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02,28(3):249~252(in Chinese)论文集著录格式[序号] 作者.题名[A].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4]张佐光,张晓宏,仲伟虹,等.多相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拉伸行为分析[A].见:张为民编.第九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410~416例:[5]Odoni A R. The flow management problem in air traffic control[A]. In:Odoni A R, Szego G,eds. Flow Control of Congested Networks[C].Berlin:Springer-Verlag,1987.269~298学位论文著录格式[序号] 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例:[6] 金宏.导航系统的精度及容错性能的研究[D].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1998科技报告著录格式[序号] 作者.题名[R].报告题名及编号,出版年例:[7] Kyungmoon Nho. Automatic landing system design using fuzzylogic[R].AIAA-98-4484,1998国际或国家标准著录格式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例:[8]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专利著录格式[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例:[9]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06电子文献著录格式[序号]作者.题名[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例:[10]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1998-08-11998-10-04 说明:⑥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为:磁带 MT,磁盘 DK,光盘 CD,联机网络 OL.专著论文集报纸文章期刊文章学位论文报告标准专利文献类型标识数据库计算机程序电子公告电子文献类型标识DB CP EB文献引用不符合要求具体表现有:(1)所列文献范围过宽,凡所参阅过的均列出其中,如教材、内部文献著录不符合规范具体表现有:(2)项目过杂,如有的丛书文献总主编、分册主编甚至副主编以及丛书名称,分册名称、主副标题等写了一大堆;(4)数字、标点符号不规范,如一会儿是中文数字,一会儿是阿拉伯数字,一会儿是用黑点,一会儿用书名号;反映研究者的研究基础。
参考文献[1][2][3]的格式
![参考文献[1][2][3]的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9f8ce9d1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1a.png)
参考文献[1][2][3]的格式编辑标准和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2][3]提供了很多关于编辑标准的信息和指导。
按照这些标准可以使文章更加规范、准确、清晰,并得到专家和同行的认可。
以下是一些编辑标准的建议和指导:1.文献引用标准在文章中引用文献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标注,以便读者查看。
通常采用的标准是作者-年份制,即在文章中直接注明文献作者和出版年份,如(张三,2011)。
如果引用的是同一作者的多篇文献,需要在年份后加上小写字母进行区分,如(张三,2011a;张三,2011b)。
如果引用的是多个作者的文献,需要按照字母排序,如(张三,2011;李四,2012)。
2.文献排版标准排版是文章编辑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处理。
通常采用的标准是字体、字号、行距、页边距、段落首行缩进、标点符号等。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标题、正文、参考文献等的格式规范。
在排版过程中,需要使用专业的排版软件,如LaTex、Word等。
3.文献翻译标准如果文献是外文文献,需要进行翻译。
翻译时必须遵守一定的标准,使翻译结果准确、易懂、通顺。
需要注意的是,翻译结果必须忠实于原文,不能随意增删改动。
另外,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重语言风格和词汇选择,避免出现太生硬或太口语化的翻译结果。
4.文献校对标准校对是保证文章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需要多次进行。
在进行校对时,需要注意各个方面的细节,使之规范、准确、通顺。
具体来说,需要注意文字拼写、语法错误、标点符号等方面的问题。
另外,在校对过程中,还要注意尽可能地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错误,避免出现后期修改的麻烦。
综上所述,为了确保文章质量,编辑标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遵守这些标准,可以使文章得到专业和同行的认可,并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1] 周俊德, 蔡嘉茜, 贺晓义. 《大学生实验报告写作规范》中相关问题的讨论[J]. 化学教育, 2010(12):10-15.[2] 赵强, 岳希顺, 杨婷,等. 学术论文写作中的细节问题研究[J]. 科研, 2012, (2):76-78.[3] 苏涛, 张立, 任攀,等. 学术论文中细节问题的解决方法[J]. 科技创新与拓展, 2013, 10(8):33-35.。
小学数学教学参考文献(3篇)

小学数学教学参考文献(3篇)小学数学教学参考文献(一)[1] 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 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3] 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4] 张奠宙,李士,《数学教育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5] 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6] 唐瑞芬,朱成杰,《数学教学理论选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年。
[8]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2年。
[9]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2年。
[10]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新课程与学生发展》,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年。
[11]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新课程理念与创新》,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年。
小学数学教学参考文献(3篇)小学数学教学参考文献(3篇)。
[12] 周玉仁主编,《小学数学教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13] 张奠宙,《数学教育研究导引》,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
[14] 《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展望――大众数学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组,《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展望》(第一,二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15] 马忠林等,《数学教育史简编》,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16] 张奠宙等,《数学教育学》,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17] 严士健,《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数学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
[18] 傅海伦,《数学教育发展概论》,科学出版社,2001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1]何满潮,袁和生,靖洪文,等.中国煤矿锚杆支护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刘泉声,黄兴,时凯,刘学伟. 煤矿超千米深部全断面岩石巷道掘进机的提出及关键岩石力学问题[J]. 煤炭学报,2012,(37)12:2006-2013[3]Paterson M S. Experimental deformation and faulting in Wombeyanmarble[J]. Bull. Geol. Soc. Am. ,1958,69:465–467[4]何满潮,谢和平,彭苏萍,等.深部开采岩体力学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6):2803-2812.[5]何满潮,钱七虎,等.深部开采岩石力学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6]高明仕,郭春生,李江锋,等.厚层松软复合顶板煤巷梯次支护力学原理及应用[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1,(40)3:333-338[7]高峰,李纯宝,张树祥.复合顶板巷道变形破坏特征与锚杆支护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11,(39)8:23-25[8]南培珠,房姗姗,王金安.松软破碎煤巷锚网支护关键参数识别与优化[J].煤炭学报,2009,(34)8:1037-1042.[9]朱永建,朱二磊,陈鑫源,等.深井高地应力巷道围岩弱化规律及控制技术[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0)1:15-21.[10]张寅,别小飞,张帅.大断面巷道支护技术在千秋煤矿的应用[J]. 煤矿安全,2011,(42)1:107-109.[11]王江生,黄汉富.三软煤层巷道锚杆支护技术[J].矿山压力与顶板理,2000,(4):31-33[12]康红普,王金华,林健.煤矿巷道锚杆支护应用实例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29)4:649-664[13]何满潮,景海河,孙晓明.软岩工程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60-268[14]王连国,李明远,王学知.深部高应力极软岩巷道锚注支护技术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6):2889-2893[15]姚强岭,李波,任松杰,等. 中空注浆锚索在高地应力松软煤巷中的应用研究[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1,28(2):198-203[16]李世平.岩石力学简明教程[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6[17]于学馥,郑颖人,刘怀恒,等.地下工程围岩稳定分析[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3[18]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同济大学.岩体力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19]殷丽君,马洪素.松动圈支护理论分析综述与展望[J].山西建筑,2008,(34)2:118-120:[20]岳晓蕾,王汉鹏,郑学芬,等.大型地下洞室群开挖支护弹塑性损伤优化研究[J].岩土力学,2011,(32)5:1568-1574.[21]韩瑞庚.地下工程新奥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22]付强,李晓云.软岩巷道支护理论研究与发展[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7(4):70-72.[23]曹文贵,翟友成,张永杰.新奥法隧道施工风险非线性模糊评判方法[J].土木工程学报,2010,(43)7:105-112[24]穆宝岗,陶津.地下结构工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25]郑颖人.地下工程锚喷支护设计指南[M].北京:中国铁路出版社,1988[26]李本涛.深井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27]李世平.岩石力学简明教程仁[M].北京:中国矿业出版社,1986[28] N.A.尤尔钦科.用能量理论计算锚杆支架参数,煤矿掘进技术译文集.锚杆支护[J].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76[29]高明仕,张农,窦林名,等.基于能量平衡理论的冲击矿压巷道支护参数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7,(36)4:426-430[30]何满潮,景海河,孙晓明.软岩工程地质力学研究进展[J].工程地质学报,2000,(8)1:46-62[31]于学馥.轴变论和围岩稳定轴比三规律[J].有色金属,1981,1(4) :9-14[32]于学馥.岩石力学新概念与开挖结构优化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33]冯豫.我国软岩巷道支护的研究[J1.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1990(2):1-5[34]陆家梁.软岩巷道支护原则及支护方法.软岩工程[J],1990(3):1-5[35]郑雨天.关于软岩巷道地压与支护的基本观点.软岩巷道掘进与支护文集[J].1985(5):31-35[36]王焕文,王继良.锚喷支护[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9[37]高磊.矿山岩石力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38]方祖烈.拉压域特征几主次承载区的维护理论[J].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9[39]郭天福,滕文虎,基于松动圈围岩支护理论的软岩巷道返修锚网支护设计[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9,(8):[40]董方庭.巷道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及应用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1[41]祁方坤,赵祉君. 应用围岩松动圈理论支护特大断面硐室[J].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3,(2):39-40.[42]何满潮,张国锋,齐干,等. 夹河矿深部煤巷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7,24(1):27-32.[43]孙晓明,何满潮. 深部开采软岩巷道耦合支护数值模拟研究[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34(2):166–169[44]何满潮,张国锋,王桂莲,等. 深部煤巷底臌控制机制及应用研究[J]. 岩石力学与程学报,2009,28(S1):2593-2599.[45]何满朝.软岩工程岩体力学理论研究最新进展[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1.30(增刊):8~17[46]何满潮.软岩变形机制分类与支护对策[J].广西煤炭,(2),1992[47]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所.采矿工程学新论[M].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48]陈仲先,汤雷.高地应力大型地下洞室的位移和锚杆应力特性[J].岩土工程学报,2000,3:294~298[49]王渭明,高鑫,景继东,等. 弱胶结软岩巷道锚网索耦合支护技术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2014,42(1):23-26[50]樊俊豪,刘闯,崔玉贤,等. 深部巷道围岩锚网耦合支护技术[J].煤矿安全,2014,44(1):83-85[51]王进锋.高应力软岩回采巷道锚杆(索)耦合支护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52]张宝安.深部软岩回采巷道高应力复杂条锚网索复合支护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53]常俊杰. 马兰矿910东大巷交岔点注浆加固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08,(36)9:11-14[54]李占金,唐强达,齐干. 鹤煤五矿深部交岔点大断面软岩巷道支护对策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0,(32)4:514-520[55]郭志飚,王炯,蔡峰,等. 煤矿深部Y型大断面交岔点双控锚杆支护技术及工程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29)1(增刊):2792-2800[56]杨永杰. 大断面Y型拱形巷道交岔点稳定性分析[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1[57]肖煜,韩立军,张洋,等.大断面立体斜交岔点支护与施工技术研究[J].金属矿山,2010,(443)5:34-37[58]Hou zhaolong,He yanna,Zhang Yidong.Key technique to compositely supporting the roadway driven along pervious goof with bolts, Bara and China Meshes under Complex Condition[J].Journal of Co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hina),1995(l)[59]宁帅,冯光明,牛建春,等.交叉点区域软岩巷道围岩治理技术实践与应用[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9(1):4-6.[60]L J Han,H L Fu,D G Lin.Dynamic pressure intersections reinforcement technology Ground Pressure& Strata Control(3–4) (1997),pp. 166–167 (In Chinese).[61] K.Hurt.New.Developments in the Rock Bolting.CollieyrGuardina.1994,7.[62]文建东.复杂条件下锚网喷注联合支护技术在巷道修复中的应用[J].煤炭工程,2009,4(4):52-53.[63]郝哲,王来贵,刘斌.岩体注浆理论与应用[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64]白俊平.GIN法灌浆技术试验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03[65]Nose.M. 日本大坝灌浆新技术[J].现代灌浆技术译文集.北京:水力电力出版,1991:112~136[66]郝哲,王来贵,刘斌.岩体注浆理论与应用[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67]东兆星,吴世良.井巷工程[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7):241-242.[68]赵龙钢,宋文生,曾凡伟.大断面交岔点失稳分析及治理[J].焦作工学院(自然科学版),2002,21(1):25-28.[69] Peng ,S .S .and Okubo ,S .1978 ,Roof bohing patterns at three way intersections,West Virginia Univ.Coal Research Bureau,Report No.158,May,35 PP[70]李涛.原岩应力状态下交叉巷道的研究[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2012.[71]Guofeng LI,Manchao HE,Guofeng ZHANG.Deformation mechanism andexcavation process of large span intersection within deep soft rock roadway[J].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2010,20(1):21-34.[72]郭保华,陆庭侃,田采霞.巷道交岔点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数值分析[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8,25(1):192-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