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实验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组织学与胚胎学--软骨和骨 PPT课件

组织学与胚胎学--软骨和骨 PPT课件

概念 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呈筒状,是长 骨干起支持作
用的结构单位。称骨单位, 即 哈弗斯 系统。
结构 哈弗斯骨板 由10-20层同心圆排列的
骨板围成。
哈弗斯骨板
哈弗斯管 骨中单央位管 的中轴,又称中央 管。内含结缔组
③间骨板 是骨单位之间的不规则的平行
骨板, 为骨单位或内、外环骨板未被吸 收的残余 部分。
1.软骨膜
2.软骨细胞
3.软骨囊
4.软骨基质
5.同源细胞群
1
2 3
5
4
二、骨切片
本片取自人长骨骨干, 脱钙后切片,特殊染色。
低倍镜: 骨的外表面及
内表面有结缔组织构成的
骨膜,染成紫色。由于制
片的原因,骨膜的结构分
1
辨不清。
骨组织的特点是有许
多骨板,本片中可见长骨 骨干中的各类骨板。
1. 外环骨板:在骨外表面 平行排列的数十层骨板;
答案:骨单位又称哈佛氏系统, 是长骨干的 主要结构单位, 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 数量 较多。每一骨单位是由10~20层呈同心圆状排 列的骨板围成的长筒状结构, 骨板之间和骨板 内均有骨陷窝, 内含骨细胞, 骨小管从骨单位 中央向周围穿越骨板互相通连。骨板在骨干 内呈纵向平行排列, 骨单位的中心有一中央管, 内含血管及神经, 并有分支与相邻骨单位的中 央管互相连接成网, 并与穿通管相通。
穿通管
• 粘合质:位于环骨板 间骨板及骨单位之 间,为一层骨盐多,胶原纤维少的骨质。 在横断的骨膜片上呈折光较强的轮廓线, 称粘合线。
• 骨小管在此返折,不与相邻骨单位的骨 小管通连。不同类型骨板中的骨小管互 不相通,同一骨单位内的骨小管彼此相 通,相邻骨细胞的突起有缝隙连接。它 们只能接受来自中央管的营养。

组织病理学实验ppt课件

组织病理学实验ppt课件

• 一、目的要求 :

掌握常见变性、坏死、萎缩的形状学特点及肉芽组织的构造和功能。
• 二、实验内容 :
• 〔一〕大体标本:10个
• 〔二〕组织切片:4张
• 三、绘图 :肉芽组织〔10x40〕
•〔一〕大体标本:10个 •肾盂积水、颗粒性固缩肾、肾水变性、
肝水变性、肝脂肪变性、脾被膜透明变 性、肾干酪样坏死、足干性坏疽、坏疽 性阑尾炎、坏疽性胆囊炎
44张张肾水变性肝脂肪变性脾被膜玻璃样肾水变性肝脂肪变性脾被膜玻璃样变性肉芽组织变性肉芽组织前往肾水变性肾水变性10101010肾水变性肾水变性10104040肝脂肪变性肝脂肪变性10101010肝脂肪变性肝脂肪变性10104040脾被膜玻璃样变性脾被膜玻璃样变性10104040脾血管玻璃样变性脾血管玻璃样变性10101010肉芽组织肉芽组织10101010肉芽组织肉芽组织10104040
组织病理学实验—病理学
实验一 细胞、组织损伤与修复
•实验目的:
• 经过实验课实习,掌
握常见病变的形状学特点, 认识其规律性,稳定和加 深了解实际课所学内容, 做到实际联络实践,培育 学生独立思索、综合分析
•实验内容:
•〔一〕组织切片的示教
和察看
•〔二〕大体标本的示教
和察看
•〔三〕绘图
•实验安排:
• 1.领取显微镜和切片〔上课前〕、
值日方法沿用组织学实验;
• 2.病理标本来自人体,非常珍贵,
要顾惜标本,按照正确方法察看,损 坏赔偿;
• 3.留意大体、镜下病变结合,病
理变化和临床表现结合,综合分析;
• 4.作好课前预习,与教师积极配
合,共同上好实验课,提高教学质量。
• 实验一 细胞、组织损伤与修复

组织学-上皮组织PPT课件

组织学-上皮组织PPT课件

Pseudostratified ciliated columnar epi
.
7
.
8
(一)单层上皮: 1、 单层扁平上皮(又称单层鳞状上皮) ( Simple squamous epithelium) 形态特点:细胞扁平,核扁圆形,位于细胞中央;
单层扁平上皮模式图
单层扁平上皮(银染) 单层扁平上皮(HE 染色)
变移上皮
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
.
6
单层扁平上皮
Simple squamous epi.
单层立方上皮
Simple cuboidal epi.
单层柱状上皮
Simple columnar epi.
复层扁平上皮
Stratified squamous epi.
变移上皮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Transitional epi.
.
5
被覆上皮的类型和主要分布
上皮类型
主要分布
单层上皮 单层扁平上皮
内皮: 心、血管和淋巴管
间皮:胸膜、腹膜和心包膜
单层立方上皮
肾小管、甲状腺滤泡等
单层柱状上皮
胃、肠、胆囊、子宫等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呼吸管道等
复层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
未角化的: 口腔、食管和阴道
角化的: 皮肤表皮
复层柱状上皮
眼睑结膜、男性尿道等
(3)一般无血管,有基膜; (4)感觉神经末梢丰富。
四大基本组织模式图
.
游离神经末梢模式图 3
被覆上皮(covering epi.) 分类 (按功能)
腺上皮(glandular epi.)
功 能:保护、吸收、分泌、排泄等。
.
4
一、被 覆 上 皮

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肌组织、骨 PPT课件

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肌组织、骨 PPT课件

8
切片号:24号 骨骼肌切片 H.E染色
医学件
9
24号 骨骼肌
医学课件
10
纵 切 面
肌束膜
肌外膜
医学课件
11
低倍镜观察
医学课件
12
高倍镜观察
医学课件
13
低倍镜观察
医学课件
14
高倍镜观察
医学课件
15
高 倍 镜
医学课件
16
铁苏木素染色
医学课件
17
切片号:38号 心肌切片
H.E染色
医学课件
30
横切面观察
医学课件
31
横切面观察
医学课件
32
作业
绘图骨骼肌的横、纵断面
医学课件
33
骨 骼 肌
纵切面
医学课件
横切面
34
18
38号 心 肌
医学课件
19
医学课件
20
低倍镜观察
医学课件
21
高倍镜观察
医学课件
22
低倍镜观察
医学课件
23
高倍镜观察
医学课件
24
医学课件
心肌横切
25
铁苏木素染色
医学课件
26
切片号:68
小肠横切片 H.E染色
医学课件
27
68号 小 肠
医学课件
28
医学课件
29
纵切面观察
医学课件
实验四 肌组织、骨
滨州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医学课件 1
21号 骨
24号 骨骼肌
38号 心 肌 (心脏) 68号 平滑肌 (小肠)
医学课件 2
切片号:21号 骨切片

上皮组织实验PPT课件

上皮组织实验PPT课件
19
间隙连接
20
间隙连接
21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分布:皮肤表皮、口腔、食管、阴道、鼻前庭腔面。
基底细胞:有增生能力的幼稚细胞新生细胞向浅层 移行,以补充表皮脱落的细胞。
棘细胞: 表层细胞
9
唇(角质化)
10
阴道:未角质化
11
七、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和细胞连接
特殊结构 细胞连接
细胞衣 微绒毛 纤毛 质膜内褶 紧密连接 中间连接 桥粒 缝隙连接
12
操作步骤
3
一、单层扁平上皮
特点:一层扁平细胞组成,细胞核圆形位于中央,细胞边缘呈锯齿状。
内皮:薄,游离面光滑,利于血和淋巴的流动及物质交换。
分类
分布于心血管和淋巴管的腔面。
间皮:游离面湿润光滑,减少摩擦以便于内脏器官的活动。
分布于胸膜、腹膜、心包膜。
4
二、单层立方上皮
甲状腺
肾小管
特点:细胞近似立方,细胞核圆形,位于细胞中央。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 实验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1
上皮组织显微结构观察
实验目的
1、通过切片观察,了解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 及分布。
2、观察上皮组织游离面的某些特殊结构,如 纹状缘和纤毛。
2
观察材料
小肠切片(HE染色) 气管切片(HE染色) 甲状腺切片(HE染色) 食管切片(HE染色) 膀胱切片(HE染色)
13
紧密连接
14
锚定连接 粘合带(adhesion belt)呈带状环绕细胞,一般位于上皮细胞顶侧面的紧 密连接下方(图11-5)。在粘合带处相邻细胞的间隙约15~20nm。
15
锚定连接

桥粒(desmosome)存在于承受强拉力的组织中,如皮肤、口 腔、食管等处的复层鳞状上皮细胞之间和心肌中(图11-7)。相邻 细胞间形成纽扣状结构,细胞膜之间的间隙约30nm,质膜下方有细 胞质附着蛋白质,如片珠蛋白(plakoglobin)、桥粒斑蛋白 (desmoplakin)等,形成一厚约15~20nm的致密斑。斑上有中间 纤 维 相 连 , 中 间 纤 维 的 性 质 因 细 胞 类 型 而 异 17 。

组织学与胚胎学-血液-PPT课件

组织学与胚胎学-血液-PPT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202X
血 液
概述
占体重7%,5L pH 7.3~7.4, 渗透压(相当于0.9% 氯化钠溶液)
概述
血细胞
有形成分
占45% 血小板
水( 约90%)
血浆蛋白(白蛋白、
球蛋白、 纤维蛋白原、
酶等)
1. 过程:一般都经历原始、幼稚及成熟三个阶段。 2. 变化规律:
(1) 胞体:由大变小,巨核细胞由小变大; (2) 胞核:由大变小或分叶,甚或消失;着色由浅变深 核仁由明显到消失。 (3) 胞质:由少变多;嗜碱性由强变弱;单核细胞和 淋巴细胞仍嗜硷;特殊颗粒或产物(如Hb) 由少变多。
特性:
细胞膜上有ABO血型抗原
4.网织红细胞
结构特点:煌焦油兰染色胞质内 有染成蓝色的细网或颗粒,为残留的核糖体。是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意义:贫血病人如造血功能良好,其血液中网织红 细胞的百分比值增高。 比例 :0.51.5%
贫血:红细胞<3.0 X1012/L ,血红蛋白<10g/100ml。
嗜酸性粒C(LM) Eosinophilic granulocyte 嗜酸性粒C(EM) Eosinophilic granulocyte 致密结晶体
功能:
变形运动
2
杀伤寄生虫
3
有趋化性和变形运动的能力.
分泌物*抑制过敏反应,*杀伤寄生虫. 趋化作用 释放颗 粒内物质 减弱过敏反应
3.嗜碱性粒细胞
2.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ic granulocyte,Eosinophils)
正常值:0.5~3%
粗大嗜酸性颗粒-溶酶体.
形态结构: 细胞呈球形, 核常为2叶,胞质内充满粗大的嗜酸性颗粒。

《组织学实验》课件

《组织学实验》课件

谢谢聆听
实验总结与展望
实验总结是对整个实验过程的回顾和总结,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结论等。
在实验总结中,需要对实验的优缺点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和方案。
实验展望是对未来实验的规划和设想,包括实验方向、研究方法和目标等。在实验展望中,需要结合当 前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实验设想和方案。
《组织学实验》课件
目录
• 组织学实验概述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组织学基础知识 • 实验操作与观察 • 实验结果讨论与总结 • 参考文献与扩展阅读
01 组织学实验概述
组织学的定义与重要性
组织学定义
组织学是一门研究生物微观结构和功能的科学,主要通过观察细胞、组织、器 官和系统的形态、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来了解生物体的构造和功能。
02
通过染色,可以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细胞内物质的 分布和变化,从而了解其生理和病理状态。
03
常见的组织学染色技术包括苏木素-伊红染色、镀银织的必备工具。
使用显微镜时,应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包括调节焦距、切换物镜、调节亮度等。
在观察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细胞的形态、大小、染色深浅等特征,并记录观察结果 。
03
04
01
实验方法与步骤
1. 准备显微镜
确保显微镜处于良好工 作状态,调整焦距和光 源。
2. 制作组织切片
将组织固定在切片机上 ,调整切片厚度,然后 将切片放在染色缸中进 行染色。
3. 观察组织切片
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后 的组织切片,注意观察 组织结构、细胞形态和 细胞排列。
4. 记录实验结果
根据观察到的组织结构 和细胞形态,记录实验 结果并填写实验报告。

皮肤—实验皮肤(组织胚胎学课件)

皮肤—实验皮肤(组织胚胎学课件)
皮肤
目录
CONTENT
01 皮肤的肉眼形态 02 皮肤的低倍镜形态 03 皮肤的高倍镜形态
01 皮肤的肉眼形态
本切片为(手指掌面皮肤)
肉眼观:表面深红部分为表皮; 中间粉红色、很厚的为真皮;深 部为染色极浅的皮下组织。
02 皮肤的低倍镜形态
低倍镜: 表皮
区分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 1 . 表皮:为角化的复层扁平上 皮,表面深红色部分为角质层。
乳头层 网织层
真皮
02 皮肤的低倍镜形态
低倍镜: 3. 皮下组织:与网织层无明显 分界,由大量脂肪和疏松结缔 组织构成。 可见汗腺分泌部及导管、血管、 神经和环层小体。
汗腺
皮下组织
03 皮肤的高倍镜形态
高倍镜: 表皮:由基底至表面分为五层。 (1)基底层:为一层低柱状的 基底细胞,细胞排列整齐,核 椭圆形,胞质少,嗜碱性。
透明层
性,呈均质状,折光度高。在 有的标本此层不清楚。
03 皮肤的高倍镜形态
高倍镜:
(5)角质层:很厚,由多层扁
角质层
平的角质细胞组成,细胞界限
不清,无核 皮肤的高倍镜形态
高倍镜:
(2)棘层:由数层多边形棘细
胞组成,细胞较大,胞质弱嗜
碱性。
颗粒层
(3)颗粒层:由2-3 层梭形细
棘层
胞组成,胞质内充满强嗜碱性
的透明角质颗粒。
03 皮肤的高倍镜形态
高倍镜: (4)透明层:较薄,由2-3 层 扁平细胞组成,细胞界限难以 分辨,核已消失,胞质强嗜酸
02 皮肤的低倍镜形态
低倍镜: 2. 真皮:与表皮交界处凹凸不 平,但分界清楚。分为乳头层 和网织层。 (1)乳头层:为真皮紧近表皮 部分,薄,由疏松结缔组织构 成,向表皮深面隆起形成真皮 乳头。

组织学与胚胎学切片图课件PPT

组织学与胚胎学切片图课件PPT

畸形胚胎切片图
先天性缺陷
介绍常见的先天性缺陷疾病,如 唐氏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等,
并展示相关切片图。
遗传性疾病
展示遗传性疾病的病理切片图, 如囊性纤维化、镰状细胞贫血等。
胚胎致死性畸形
介绍一些严重的畸形导致胚胎无 法存活的情况,如无脑儿、严重
心脏畸形等。
04
切片图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病理学研究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的学科,切片图是 病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工具之一。通过观察切片图,可以了解 病变组织的形态学特征,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肝脏组织结构切片图
展示肝脏的肝小叶、肝窦等结构,用于学习肝脏的形态和功能形态和功能。
肺组织结构切片图
展示肺泡、支气管等结构,用于学习肺的形态和功能。
细胞组织结构切片图
01
02
03
细胞膜结构切片图
展示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 层、膜蛋白等结构,用于 学习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切片图的重要性
切片图对于研究生物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功能以及发育过程 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切片图,可以观察到细胞、组织、器官 的细微结构,为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提供基础资料。
切片图的制作过程
取材
选取需要观察的生物组 织或器官,进行固定。
切片制备
将固定后的组织或器官 进行石蜡包埋、切片和
贴片。
染色
对切片进行染色,以便 更好地观察其结构。
观察与成像
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后 的切片,并使用成像设
备记录图像。
切片图的观察与解读
观察要点
注意观察细胞、组织、器官的结 构特点,包括细胞核、细胞质、 细胞器的形态和分布。
解读技巧
结合理论知识,对切片图进行深 入分析,理解其结构与功能的关 系,以及发育过程中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 被覆上皮、腺上皮、 疏松结缔组织
观察并绘图:单层柱状上皮(HE小肠) 观察:单层扁平上皮 单层立方上皮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疏松结缔组织
一、单层扁平上皮(表 面观)
本片为肠系膜铺片, 硝酸银染色。
低倍镜:选择标本最薄 (染成淡黄色)处观察。
高倍镜:由于银离子沉 积在间皮细胞之间,故 细胞轮廓清楚。从表面 看,细胞为多边形,边 缘呈锯齿状,相邻细胞 互相嵌合,排列紧密, 细胞核为圆形,位于中 央,色浅。
表面,呈紫蓝色。
1 1.单层柱状上皮
高倍镜: 细胞排列
密集,高度大 于宽度,核长 椭圆形,靠近 细胞基底部。 细胞的游离面 与基底面很易 分辨。
1.柱状细胞 2.细胞核 3.结缔组织
1
2 3
图8 单层柱状上皮(小肠) 1柱状细胞 2杯状细胞 ↑纹状缘
34
五、假复层纤毛柱状上 皮: 本片为动物气管横断面。
胞质呈空泡或泡沫状。 3.梭形细胞:细胞顶端
不到达游离面。核卵 圆形。 4.锥形细胞:核圆形。
3 4
2 1
图10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气管)
在气管 的腔面 可见有 一层色 深的细
胞层, 细胞核 在不同 的平面 上,即 假复层
纤毛柱 状上皮。
25
六、复层扁平上皮: 本片为动物食管横断面。 肉眼观:标本呈扁圆形,管壁内表面染
细胞核也相应变扁。
1.扁平细胞 2.多边形细胞
3
2
3.基底细胞
图12 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食管)
上皮为未角 化的复层扁 平上皮。固 有层为细密 的结缔组织 ,它有较高 的乳头突入 上皮的基底 部。
图 13 角 化 的 复 层 扁 平 上 皮 ( 表 皮 )
37
七、变移上皮 本片为动物膀胱壁切片。 肉眼观:标本呈块状,其下方染成蓝色、凸凹不
一、疏松结缔组织 铺片
本片为活体染 料注射后的动物皮 下结缔组织铺片,主 要观察胶原纤维、 弹性纤维、巨噬细 胞和成纤维细胞。
低倍镜:
选择铺片较薄 的部位,可见许多交 织分布的细纤维和 染色深的细胞核。
1.纤维 2.细胞核
1 2
4 3 2
1
图3 疏松结缔组织光镜图 (腹膜铺片;醛复红与偶氮焰红染色) 1巨噬细胞 2肥大细胞 3胶原纤维 4弹性纤维意与Βιβλιοθήκη 管区分。染色深的为浆液性腺
泡,染色浅的为粘 液性腺泡。
1.浆液性腺泡
3
2.粘液性腺泡
3.导管
高倍镜
浆液性腺细 胞为锥体形,核 圆近基底部,细 胞质嗜酸性;粘 液性腺细胞也呈 锥体形,核扁位 于基底部,胞质 嗜碱性,染色浅。
1.浆液性腺细胞
2.粘液性腺细胞
2 1
图30 混合性腺(下颌下腺) 1浆液性腺泡 2黏液性腺泡 3混合性腺泡 4导管 ↑浆半月
高倍镜:
1、胶原纤维:染成 红色,粗细不等,互 相交织排列;
2、弹性纤维:染色 深呈紫蓝色,较细、 断端常成卷曲状态。
3、成纤维细胞:数
量多,胞质染色浅,
故轮廓不明显,看到
2
细胞核呈椭圆形。
4、巨噬细胞:胞质 内充满蓝色颗粒,想 一想这些颗粒是什么?
3
1 4
高倍镜: 1.成纤维细胞 2.巨噬细胞
胞组成,细胞高
度和宽度一致,
界线清楚,胞核
圆,位于中央,
1 2
染成紫蓝色,细
胞质嗜酸性。
1.立方细胞 2.细胞核
管壁由一 层大致呈 立方状细 胞构成。
细胞界线 较清楚, 胞质染色 深浅不一。
细胞核圆, 位于细胞
中央。
图5 单层立方上皮(甲状腺)
30
四、单层柱状上皮: 本片为动物胆囊壁垂直切片。 肉眼观:标本下方不整齐的一面为胆囊内
上皮细胞 呈多边形, 细胞核位 于细胞中 央。细胞 之间呈锯 齿状连接。
26
二、单层扁平上皮(侧面观) 本片为动物胃底壁垂直切面。 肉眼观:标本呈条状,不整齐的一面为内
表面,其相对的一面为外表 面。
低倍镜:胃底壁 外表面光滑,可 见染成紫兰色、 排列整齐的一层 细胞核,即单层 扁平上皮细胞的 细胞核。高倍镜: 细胞核呈扁平梭 形,核周围有少 量细胞质,染成 红色,细胞界线 不清楚。
平的一面为膀胱的内表面。
低倍镜:
膀胱壁
1
内表面覆有
变移上皮,
细胞核有多
层(5--6层),
可见表层细
胞较大,基
底部较平坦。
1.变移上皮
高倍镜:
可见表层 细胞大,呈立 方形或倒梨形, 中间层细胞为 多边形,基底 层细胞呈低柱 状。想一想本 片中变移上皮 处于什么机能 状态。
1.上皮
2.结缔组织
1 2
色深的结构是上皮。
低倍镜:
找到食管,
可见上皮由多层
细胞组成,其基
底面与结缔组织
1
交界处凸凹不平,
呈波浪状。
1.复层扁平上皮
1 1.复层扁平上皮
高倍镜:
上皮基底部是一
层立方或矮柱状细胞,
核圆或椭圆形,胞质
嗜碱性,细胞界限不
清;中间的多层细胞
1
为多边形,细胞界限
清楚,核圆位于中央;
浅层细胞为扁平梭形,
高倍镜: 表层细胞变扁,细胞层数较少。想 一想该变移上皮处于何种机能状态?
表层细胞 最大,呈 菌状与立 方状,在 上皮的游 离面常隆 起,胞质 嗜酸性较 强故染色 较红,形 成一层壳 层。
八、腺上皮:
本片为 颌下腺 切片,片中可见许 多浆液性腺泡、粘 液性腺泡和导管的 断面。
低倍镜:
2 1
找到腺泡,注
成纤维细: 细胞核呈椭 圆形,细胞 质染色浅, 呈淡紫色, 细胞轮廓较 清楚。
1 2
一种被染成
红色,纤维 束较粗大,
常呈 波浪状,此 为胶原纤维 束。另一种 纤维细而直, 被染成棕褐 色,此即弹 性纤维束。 在纤维束之 间,可见许 多带蓝点的 细胞,此即
巨噬细胞。
图11 浆细胞光镜图 1浆细胞 2毛细血管
图3-1 单层扁平上皮(血管内皮)↓内皮细胞核
三、单层立方上皮:
本片取材于动物肾脏。
肉眼观:标本呈倒置的扇形,其下方染色 深的部位为肾皮质,上方染色浅的部位为肾髓 质。
低倍镜:
在标本浅染 处可见许多由 单层立方上皮 围成的管道的 断面。
1.立方上皮围成
1
的管道。
高倍镜:
单层立方上皮由
一层立方形的细
肉眼观:标本呈环状,其管腔面衬有假复层 纤毛柱状上皮。
低倍镜:
可见上皮细
1
胞排列密集,细
胞核排列成几
层,很象复层上
皮。
1.假复层纤毛柱 状上皮
高倍镜: 上皮较厚,游离面
可见染成红色的纤毛 ( )。这种上皮由形态 和大小各不相同的几种 细胞组成。 1.柱状细胞:其游离 面有 纤毛,核长椭圆 形。 2.杯状细胞:染色浅,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