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

一、文化常识

1. 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2. 九流: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

3. 三皇:伏羲、神农、黄帝。另有燧人、伏羲、神农;伏羲、女娲、神农等说法。

4. 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另有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等说法。

5. 五行:金、木、水、火、土。

6. 五金:金、银、铜、铁、锡。

7.?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泽)。

8. 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9. 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锋、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10.?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11. 岁寒三友:松、竹、梅。

12.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3. 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4.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5. 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

16. 中国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17. 中国四大戏曲: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18. 七大艺术: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绘画、建筑、雕塑。另一种说法为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

19. 中国四大名瓷窑:河北磁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

20.?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21. 九属:九代直系亲属,即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22. 五谷:稻、黍、稷、麦、豆。

23. 中国八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

24. 中国四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

25.?中国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26.?中国四大名花:河南洛阳的牡丹、浙江杭州的菊花、云南昆明的山茶、福建漳州的水仙。

27.?中国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杭州)、碧螺春(江苏)、信阳毛尖(信阳)、君山银针(岳阳)、六安瓜片(安徽)、黄山毛峰(安徽)、祁门红茶(安徽)、都匀毛尖(贵州)、铁观音(福建安溪)、武夷岩茶(福建崇安)。

2. 古代名家名作

1. 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2.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3. 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

4. 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周礼》。

5.《诗经》“六义”: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6.?孔孟: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7. 豪放派词人代表: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8. 婉约派词人代表: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

9. 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10.?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1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2.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13. 韩柳: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14. 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15. 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16.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有着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

17.?《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 本纪、30 世家、70 列传、10 表、8 书,共130 篇。

18.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属于二十四正史中的前四部。

19.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20.《聊斋志异》: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着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21. 楷书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

22.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儒家(孔子、孟子、荀子);?法家(韩非子);道家(老子、庄子);墨家(墨子)。??

23. 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24. 边塞诗人代表:高适、岑参、王昌龄。

25. 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26.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着:《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27.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3.?中国文学之最

1.?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2.?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3.?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4.?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5.?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6.?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宋代的李清照。

7.?古代最着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8.?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9.?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10.?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11.?古代最着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12.?古代最着名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13.?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14.?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15.?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16.?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17.?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18.?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19.?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20.?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21.?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22.?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23.?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4.?一句话评书

1.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红楼梦》。

2. 龙争虎斗:《三国演义》。

3. 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梦溪笔谈》。

4. 帝王的镜子:《资治通鉴》。

5. 隽永的说辞:《战国策》。

6. 不朽的战争艺术:《孙子兵法》。

7. 旧时代的葬歌:《骆驼祥子》。

5.?谦称

1. 自称:愚、敝、卑、臣、仆。

2. 帝王自称:孤、寡、朕。

3. 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4. 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

5. 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

6. 尊长者自称:在上。

7. 晚辈自称:在下。

8. 老人自称:老朽、老夫。

6.?敬称

1. 丈: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2. 先: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称已逝的父亲:先考、先父。称已逝的母亲:先妣、先慈。

3. 圣: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吴道子为“画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

4. 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

5.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6. 贤:称平辈或晚辈。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

7. 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7.?特殊称谓

1.?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黎庶、黎氓、黎首、黔首、白身。

2.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 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总角之交:儿时结交相识并一直陪伴长大的朋友。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

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8.?十大文人书斋联

1. 诸葛亮的草庐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2. 苏轼早年书房对联: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3. 楼大防的书斋对联:门前莫约频来客,座上同观未见书。

4. 陆游的书房对联: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5. 徐渭的青藤书屋对联: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6. 王夫之的书房对联: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

7. 明末崇祯进士金声的书斋对联:穷已彻骨,尚有一分生涯,饿死不如读书;学未惬心,正须百般磨练,文通即是运通。

8. 郑板桥的书斋联: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忘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

9. 蒲松龄的书斋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0. 蒋士铨的书斋联:至乐莫过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寡智乃能习静,寡营乃可养生。

9. 地理常识

1. 阴:山北水南;阳:山南水北。

2. 古代地理方位:东为左,西为右。

3. 河:黄河。江:长江?

4. 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

5. 五岳:泰山(东)、衡山(南)、华山(西)、恒山(北)、嵩山(中)。

6. 五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

7. 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8.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

9. 六合:天、地、东、南、西、北六个方位。

10. 八荒: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

11. 中国的古称:“华夏”“中华”“中夏”“诸夏”“诸华”“神州”“中土”“禹域”“中域”“九州”“震旦”。

12. 四大名桥:广东潮州的广济桥、河北赵县的赵州桥、北京的卢沟桥和福建泉州的洛阳桥。

13.?四大名园:颐和园(北京)、避暑山庄(河北承德)、拙政园(江苏苏州)、留园(江苏苏州)。

14.?四大名刹:灵岩寺(山东长清)、国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栖霞寺(江苏南京)。

15.?四大名楼:岳阳楼(湖南岳阳)、黄鹤楼(湖北武汉)、滕王阁(江西南昌)、大观楼(云南昆明)。

16.?四大古镇:景德镇(江西)、佛山镇(广东)、汉口镇(湖北)、朱仙镇(河南)? 。

17.?四大石窟: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岗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

18. 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岳麓书院(湖南长沙)、嵩阳书院(河南嵩山)、应天书院(河南商丘)。

古代文化常识集锦

集锦识代古文化常“解天文卜筮”中“卜筮”是古代民间占问吉凶的两种方法,是古代巫术的一种表现。指1. 用龟甲、筮草等工具预测某些事项。“赠卫大将军”中“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大臣的功绩,在大臣死后,追授给大臣一个较2. 高的官职或称号。“谥”是指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3.“谥曰宣王”中“谥”是指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的称号。)后所加的带有褒扬意义的称号。“诏班乐府”中“乐府”是音乐行政机关,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4.? 创作音乐等。.甲,指铠甲,古代将士穿在身上的防护装备。先秦时,主要用皮革制造;战国后期,出5 现了用铁制造而成的。.候卒,守卫巡逻的士兵,在军中一般担任夜间巡查、监督敌军等任务。类似的还有“候6 骑”等。.乞骸骨,指古代官员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家安度晚年。它和致仕、7致政、释褐等词语意思是一样的。(“释褐”指脱去平民衣服,开始担任官职).钤辖,宋代武官名,官高资深的称都钤辖、都钤辖使和副都钤辖,官低资浅的称钤辖和8? 副钤辖。9.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会试考取后经过殿试的人称为进士。10.由于战争导致中原民众及官员被迫南迁,称之为南渡,如晋人南渡、宋人南渡等。11.刀笔即刀笔吏,指掌管文案的官吏,也指为打官司的人写诉状的人。御史台(?12.御史主要负责监督、弹劾各级官员,肃正纲纪,御史台是御史们的居住地。)是中国古代的官署名 官。表示贬“左迁'“迁”表示晋升官职,“谪”'“擢”.13黜陟,指官吏的降免或升迁。古代)

“迁”指晋升或调动官职(.扈从,皇帝出巡时的护驾侍从人员,此指宰相赵鼎主张亲征,魏矼请求跟随皇帝前往。14 表示臣服。指面朝北方。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朝见君主时面向北方,方位词,15.北面,? 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须停职守丧。即.16丁内艰,指遭遇母亲去世。“丁艰”“丁忧”,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17.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褒宠。假节、持节、持节:18.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假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19 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践国、特指皇帝登临皇位,20.践祚: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统、践位、践极、(践政、践莅:当政在任之意。践事:供职、充役?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之意。践袭:蹈袭,沿用之意)? .居丧指处在直系尊亲的丧期守制中。尊亲死后,在家守丧,不办理外事。21王侯的22。崩是帝王去世的讳称,古代把天子王侯的死看得很重,常以山塌下来作比喻。?(死不能叫“崩”)? 23。受禅是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禅让制也用于后来的王朝更替。? 24。公是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的第一等,爵位可世袭,或降等世袭。.字,古人出生几个月后由父亲所起的别名,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称字是对别人的25“字”是古人在举行了成年礼仪式之后才起的,且不一定是父亲所起。)(尊称。“路”是行政区域名,宋代始设。元代时,行省下设路、府、州、县,形成了.东昌路,26 较为完善的地方行政制度。.

最新高中课本(必修1-5)古代文化常识归纳

高中课本(必修1-5)古代文化常识归纳 必修1 《沁园春·长沙》 1.万户侯:食邑万户的侯爵,这里借指大军阀、大官僚。万户,指侯爵封地内的户口,他们要向受封者交租税,服劳役。 ⑴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词,产生于隋唐,全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又名“长短句” ,最初被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乐歌唱的,后来,词逐渐与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他称为“诗余”还有人称之为“乐府诗”。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做“词调”,各种词调的名称便是“词牌”,如“沁园春”、“满江红”、“西江月”等。不同的词牌,它的段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不同的规定。有的作家在词牌下另标词题,如《沁园春·长沙》。 ⑵词的分类:字数:小令:58字以内;中调:58~90个字;长调:91个字以上。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烛之武退秦师》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以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十五年间的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烛之武,郑国大夫。 《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取材于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对后世史学、代学都有重要影响。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代地理、历法时令、古代代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晋范宁评"春秋三传"的特色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指多叙鬼神之事)。 《左传》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代献,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它补充并丰富了《春秋》的内容,大大提高了《左传》的史料价值。 左丘明《春秋左氏传》,公羊高《春秋公羊传》,谷梁赤《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列入儒家经典。

王力《我国古代文化常识》重点知识整理

第一章天文 1、五星:太白(金星)、岁星(木星)、辰星(水星)、荧惑(火星)、镇星(土星) 2、古人认为各种自然现象都有它的主持者,人们将它们人格化,并赋予一定的名字,例如:风师飞廉、雨师屏翳、云师丰隆、日御羲和、月御望舒 3、七政(七曜):日、月、金、木、水、火、土 4、五纬:金、木、水、火、土 ①金星:古曰明星,又名太白,因其光色银白。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 ②木星:古曰岁星,迳称为岁。古人认为岁星十二年绕天一周 ③水星:一名辰星,并不是指行星中的水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定星(营室) ④火星:古名荧惑,指恒星中的大火(心宿) ⑤土星:古名镇星或填星 5、二十八星宿: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分别是: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6、四象:东方苍龙、北方玄武(龟蛇)、西方白虎、南方朱雀 7、有关天象的词: “月离于毕”:月亮附丽于毕宿 “荧惑守心”:火星居于心宿 “太白食昴”:金星遮蔽住昴宿 8、参商:指参宿和心宿,后世把兄弟不和睦比喻为参辰或参商。又因参宿居于西方,心宿居于东方,出没两不相见,所以后世把亲朋久别不能重逢也比喻为参商 9、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古人在黄河流域常见的北天上空,以北极星为标准,集合周围其他各星,合为一区,名曰紫微垣。在紫微垣外,在星张翼轸以北的星区是太微垣;在房心尾箕斗以北的星区是天市垣 10、北斗: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前四组成斗身,古曰魁;后三组成斗柄,古曰杓。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 北斗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高考语文必备文化常识大全文化常识素材

高考必备语文文化常识大全: 文化常识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 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 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 1 - 靠着信念坚持着,不管有没有未来,都想为青春拼一把,当时我非常喜欢俞敏洪的演讲,特别是那一段“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怜悯你,因为你是一棵草,人们根本就没有看见你。”正是因为憋着这样一种改变命运的一口气,最终我考进了大学,去了那个一直梦想的城市。高考是残酷的,是百万人超越梦想一齐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集锦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集锦 转载 顾小北2012年02月23日转载(1917)|阅读(10775) 【十二生肖】 〖中国〗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埃及〗牝牛、山羊、狮子、驴、蟹、蛇犬、猫、鳄、红鹤、猿、鹰 〖法国〗摩羯、宝瓶、双鱼、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狮子、室女、天秤、天蝎、人马 〖印度〗招杜罗神的鼠、毗羯罗神的牛、宫毗罗神的狮、伐折罗神的兔、迷立罗神的龙、安底罗神的蛇、安弥罗神的马、珊底罗神的羊、因达罗神的猴、波夷罗神的金翅鸟、摩虎罗神的狗、和真达罗神的猪, 【年龄称谓】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耄耋之年:指XXXXX十岁 期颐之年:一百岁 【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 (1)等级: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 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 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2)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古代主要节日】 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 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初中教材古诗文中的古代文化常识

初中教材古诗文中的古代文化常识

陈太丘与友期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论语》十二章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三:泛指多次。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水:古代汉语中,“水”指冷水,“汤”指热水。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军队的通称。古制,12500人为一军。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星汉:银河。 虽有嘉肴 “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命:《尚书》中的一种文章体裁,内容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员或赏赐诸侯时发布的政令。《尚书》,又称《书》《书经》,儒家经典著作,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的汇编。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术:术数,推测人事吉凶祸福的法术,如看相、占卜等,这是迷信活动。 胡:古代对北方和西方的民族的称呼。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 过故人庄(孟浩然)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可汗:我国古代一些少数民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朔:北方。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尚书郎:尚书省的官。尚书省是古代朝廷中管理国家政事的机关。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郭:外城。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火伴:同伍的士兵。当时规定若干士兵同一个灶吃饭,所以称“火伴”。

初中必备文化常识与文学常识汇编

初中必备文化常识与文学常识汇编 文化部分 一、人的称谓 谦称: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单幼亲属,前者如塞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 敬称: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叫做“尊称”。(1)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2)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等。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3)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4)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后来,“圣”通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等。 特殊称谓主要有以下三种: (1)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苍生、黎元、氓等。 (2)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 (3)年龄的称谓。垂髫(tiá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报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寇年华”)。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花甲是六十岁。古稀是七十岁。耄(mào)耋(dié)指八九十岁。期颐是一百岁。 二、天文历法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干货,建议收藏) 2017-09-10 00:01 常见借代词语 1、桃李:学生 2、社稷、轩辕:国家 3、南冠:囚犯 4、同窗:同学 5、烽烟:战争 6、巾帼:妇女 7、丝竹:音乐 8、伉俪:夫妻 9、白丁、布衣:百姓 10、伛偻,黄发:老人 名家与作品 1、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2、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3、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4、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中国文学之最 1、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2、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3、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4、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5、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6、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7、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8、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大全 何谓“十才子书”? 所谓“十才子书”,指的是这样十部作品:一、《三国演义》;二、《好逑传》;三、《玉娇梨》;四、《平山冷燕》;五、《水浒传》;六、《西厢记》;七、《琵琶记》;八、《花笺记》;九、《斩鬼记》;十、《三合剑》。它们中有小说、传奇和戏曲。有第一流的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和优秀的戏曲《西厢记》、《琵琶记》;但也有滥竽充数的,如《三合剑》。即使名列第二的《好逑传》、名称第三的《玉娇梨》和名列第八的《花笺记》,也由于格调不高,落入才子佳人小说的俗套,在中国文坛的影响也极微。因此,所谓“十才子书”的选择和排列,本身就是荒唐可笑的。有人说此出自金圣叹,恐怕不确。 古籍名称的由来 初涉古籍的人,往往为古籍的名称所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其实,古人著作集名的由来,也是有规律可寻的。 以作者本名作集名,如唐代诗人杜审言的诗集称《杜审言集》。 以作者的字或别号作集名,如曹植字子建,集名即为《曹子建集》。 以作者的籍贯作集名,如唐代张九龄为曲江(今属广东)人,集名《曲江集》。 以作者曾经居住过的地名作集名,如杜牧有别墅在樊川,集名即为《樊川文集》。 以作者的官衔作集名,有的是用作者曾任官职中最高的官衔作集名,有的则以作者诗文创作较多或成名时的官衔作集名,也有一些是以作者做官时所在的地名作集名的。如杜甫一生最高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集名《杜工部诗集》。 以作者的封、谥作集名,如南北朝时谢灵运袭封康乐公,集名即为《谢康乐集》;北宋司马光封温国公,谥文正,集名《温国文正司马公集》。

高中课本古代文化常识最全汇总

高中课本古代文化常识最全汇总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 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民间又称医生。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特指黄河。江,特指长江。 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8、窃:私下,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9、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与《荆轲刺秦王》的?竖子?结合起来理解)。 《优美的汉字》

100个必备文学常识

1、三百千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2、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3、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4、古代四大类书 《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全唐文》 5、八股 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6、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7、五大奇书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金瓶梅》 8、十三经 《易经》《诗经》《尚书》《周礼》《仪礼》《左传》《礼记》《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 9、六子全书 《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 10、汉字六书 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11、书法四体 正、草、隶、篆 12、文房四宝 湖笔、徽墨、宣纸、端砚 13、书法九势 落笔、转笔、藏锋、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14、春秋三传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15、三书 《魏书》《蜀书》《吴书》 16、乐府双璧 《木兰词》《孔雀东南飞》 17、史学双璧 《史记》《资治通鉴》 18、三史 《史记》《汉书》《东观汉记》(魏晋南北朝) 《史记》《汉书》《后汉书》(唐开元之后) 19、二拍 《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20、三言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21、左思《三都赋》 《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

22、南朝三谢 谢灵运、谢安、谢眺 23、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4、李清照三名句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新来瘦,非千病酒,不是悲秋。 25、北宋文坛四大家 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26、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2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宾 28、清代词家三绝 纳兰性德、朱彝尊、陈维嵩 29、扬州八怪 汪士慎、李鳝、金农、黄慎、高翔、郑燮、罗聘、李方膺30、北宋四大书法家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31、楷书四大家 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赵孟页 32、南宋诗坛四大家 杨万里、陆游、范成大、尤袤

古代文化常识集锦 ()

古代文化常识集锦 1.“解天文卜筮”中“卜筮”是古代民间占问吉凶的两种方法,是古代巫术的一种表现。指用龟甲、筮草等工具预测某些事项。 2.“赠卫大将军”中“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大臣的功绩,在大臣死后,追授给大臣一个较高的官职或称号。 3. “谥”是指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谥曰宣王”中“谥”是指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扬意义的称号。) 4.“诏班乐府”中“乐府”是音乐行政机关,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等。? 5.甲,指铠甲,古代将士穿在身上的防护装备。先秦时,主要用皮革制造;战国后期,出现了用铁制造而成的。 6.候卒,守卫巡逻的士兵,在军中一般担任夜间巡查、监督敌军等任务。类似的还有“候骑”等。 7.乞骸骨,指古代官员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家安度晚年。它和致仕、致政、释褐等词语意思是一样的。(“释褐”指脱去平民衣服,开始担任官职) 8.钤辖,宋代武官名,官高资深的称都钤辖、都钤辖使和副都钤辖,官低资浅的称钤辖和副钤辖。? 9.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会试考取后经过殿试的人称为进士。 10.由于战争导致中原民众及官员被迫南迁,称之为南渡,如晋人南渡、宋人南渡等。11.刀笔即刀笔吏,指掌管文案的官吏,也指为打官司的人写诉状的人。 12.御史主要负责监督、弹劾各级官员,肃正纲纪,御史台是御史们的居住地。?(御史台是中国古代的官署名)

13.黜陟,指官吏的降免或升迁。古代“擢”“迁”表示晋升官职,“谪”“左迁’’表示贬官。(“迁”指晋升或调动官职) 14.扈从,皇帝出巡时的护驾侍从人员,此指宰相赵鼎主张亲征,魏矼请求跟随皇帝前往。15.北面,方位词,指面朝北方。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朝见君主时面向北方,表示臣服。 16.丁内艰,指遭遇母亲去世。“丁艰”即“丁忧”,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须停职守丧。? 17.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 18.持节: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19.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20.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践政、践莅:当政在任之意。践事:供职、充役之意。践袭:蹈袭,沿用之意) 21.居丧指处在直系尊亲的丧期守制中。尊亲死后,在家守丧,不办理外事。? 22。崩是帝王去世的讳称,古代把天子王侯的死看得很重,常以山塌下来作比喻。?(王侯的死不能叫“崩”) 23。受禅是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禅让制也用于后来的王朝更替。? 24。公是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的第一等,爵位可世袭,或降等世袭。? 25.字,古人出生几个月后由父亲所起的别名,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称字是对别人

课本古代文化常识必修

16、举言谓新妇:新妇,是年轻妇女对夫家的长辈或平辈的自称。 17、我自不驱卿:卿,这里是丈夫对妻子的爱称。 18、报府:赴府,到庐江太守府里去办事。 19、往昔初阳岁:初阳岁,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20、承籍有宦官:宦官,就是官宦,做官的人。 21、不嫁义郎体:义,这里是对男子的美称。 22、结大义:结为婚姻。 23、耳著明月珰:珰,耳坠。 24、口如含朱丹:朱丹,朱砂。 25、仕宦于台阁:在大官府任官职。台阁,原指尚书台,这里泛指大的官府。 尚书台:官署名。东汉光武帝始置。东汉中枢机关。因位于宫中的中台,故以台名,并有中台、台阁、台省等别称。 7《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 旧乡:故乡。 《短歌行》曹操 1、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代酒。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子,对对方的尊称。衿,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说他在吃饭时曾三次把饭从嘴里吐出来,唯恐因接待贤士迟慢而失掉人才。这里借用这个典故,是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4、越陌度阡:陌,东西向田间小路。阡,南北向田间小路。 5、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说他在吃饭时曾三次把饭从嘴里吐出来,唯恐因接待贤士迟慢而失掉人才。这里借用这个典故,是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他归顺。吐哺,吐出嘴里含着的食物。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1、少无适俗韵:少,指少年时代。 2、一去三十年:陶渊明自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初做江州祭酒,到东晋安帝义熙元年辞去彭泽令归田,一共十三个年头。这里“三十年”是夸大的说法。也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 3、墟里:村落。 4、虚室:空室。 第三单元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知识点汇总

2018高考语文文化常识知识点汇总 最近几年,网络盛传新高考将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在《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中,也确实印证了这个说法,语文增加了古代文化常识内容的考查。为了减轻大家备战高考的压力,万朋教育给2018届高考生汇总了语文必修一、二、三教材中的文化常识内容。 必修一 《左传》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晋侯、秦伯 分别指晋文公和秦穆公。周朝时期,受分封诸侯的爵位共有五等,分别为公、侯、伯、子、男,由此可见当时晋国的级别比秦国要高。 子 在文中是对男子的尊称,相当于现在的“您”。在古汉语中,用作第二人称的敬称代词

主要有“子”“君”“公”“阁下”“卿”“殿下”“足下”等。 寡人 通常用作古代君主的自称,意为“寡德之人”,表示自谦,在春秋战国时期使用较为普遍。 执事 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大夫 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战国策》 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卿 古代对人的敬称。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祖 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徵 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中庶子 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郎中 宫廷的侍卫。民间又称医生。 箕踞 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东向 在中国古代,君臣议事于朝廷之上,是以向南的座位为尊的。但在宾主之间,一般以向东的座位为尊,其次是向南的座位,再其次是向北的座位,最末位是向西的座位,因此古人常常以请人东向坐来表示对人的尊敬。 望其气 中国古代方士的一种占候书,望云气以测吉凶征兆。据说,凡是有皇帝命的人,即使在登基之前,周围[JP3]也会有五彩绚丽的天子气出现。文中的“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就是这个意思。 籍 项羽的名,自称名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在古代,名和字是有着严格的区别的。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一般在出生几个月后由父亲命名。字是20岁举行加冠仪式以后才起的,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对名有表述、阐明的作用。 亚父 对年长者的尊敬称呼,表示仅次于父亲。 参乘 坐在车右侍卫的人,又叫陪乘。古代乘车之法,尊者居左,驭者居中,陪乘者居右,负责行车安全。 《史记》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分本纪、世家、列传、书、

中学生必备文化常识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三国:魏、蜀、吴。 ?“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 《孟姜女》、《白蛇传》。 先秦时期文学——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 A.儒家经典:“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 B.历史散文:《左传》、《战国策》、《国语》。 “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C.诸子百家散文:《道德经》、《庄子》、《荀子》、《墨子》、 《吕氏春秋》、《谏逐客书》等。 D.先秦诗歌:《诗经》、《楚辞》。 上古时期文学——神话传说 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 ①解释自然现象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 ②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③反映社会斗争的:黄帝战蚩尤的故事。 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古代最著名的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古代最著名的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古代最杰出的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中国古代文学史分期及各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 ⑴上古时期:神话传说 ⑵先秦时期: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 ⑶两汉时期: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 ⑷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等 ⑸唐代时期:诗 ⑹宋代时期:词 ⑺元代时期:曲 ⑻明清时期:小说 所谓“八斗”,是指“才高八斗”,形容某个人天赋出众、才华极高。这个成语出自谢灵运称赞曹植的一段话:“天下的才能总共只有一石(十斗),曹子建(曹植)一个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的其他文人共分一斗。”谢灵运本是出名的恃才傲物之人,他能这样称赞曹植,可见曹植的才华确实非同一般。 所谓“七步”,是指“七步诗”。这个典故的产生也与曹植有关。魏文帝曹丕总想找个机会除掉他的弟弟曹植。曹操去世后,曹植没有回来奔丧,并把曹丕派去向他问罪的使臣乱棒打出。曹丕大怒,立即派人把曹植抓来,并限令他在七步之内必须作诗一首,写不出就处死。曹植听后,应声立就,完成了那首千古流传的《七步诗》。可见,曹植的确才思敏捷。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官至供奉翰林。五绝《静夜思》、《秋浦歌》、七绝《望天门山》,五律《送友人》,七古《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著有《李太白全集》,誉为“诗仙”。 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诗人,擅长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从军行》七首、《芙蓉楼送新建》和《出塞》两首都很有名。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陬(zōu)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誉为:“至圣”。思想核心是“仁”。现存《论语》20篇,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论”,读lún,择也,选择摘录之意。 墨子,名翟(dí),春秋时代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著有《墨子》一书,今存53篇。

中国文学常识大全

中国文学常识大全 1、从中国上古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期间的文学,叫先秦文学。 2、神话产生在文字发明以前。神话中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3、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神话是“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 4、《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相传曾经由孔子编选。 5、《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庙乐章共305首。 6、《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收有屈原、宋玉写的赋,因具楚地方声,故称《楚辞》,对后代文学创作有深远影响。 7、屈原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 9、先秦散文是指秦代以前的散文,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类。《左传》和《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论语》、《孟子》、《墨子》、《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

10、《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历史著作,在历史、文学和语言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11、《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学生写成。这部儒家经典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从远方来是值得高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应该让别人去做),这是孔子《论语》里的名言。 13、汉赋是汉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它是一种诗化的散文。 14、贾谊是西汉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散文中最著名的是政论文《过秦论》。 15、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辞赋的杰出作家,《子虚赋》和《上林赋》是他的代表作品。 16、《史记》是西汉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写的一部史书,也是纪传文学的典范。 17、汉代乐府民歌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乐府本来是指汉武帝时设立的音乐机关,后来人们把乐府机关采集、整理、保存的诗歌称为乐府诗。 18、《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杰出的长篇叙事诗, 叙述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

课本里的文化常识

课本里的文化常识 【必修1】 《烛之武退秦师》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 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着。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民间又称医生。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特指黄河。江,特指长江。 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8、窃:私下,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9、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与《荆轲刺秦王》的“竖子”结合起来理解) 10、尹:令尹是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最高官衔,是掌握政治事务,发号施令的最高官,其执掌一国之国柄,身处上位,以率下民,对内主持国事,对外主持战争,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战国时楚国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又为古代官的通称,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县尹等。 11、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古书上有“东家”、“西宾”的说法,即是就室内而言。古人将宾客和老师都安排在坐西朝东的座位上,以表示尊敬。所以,对宾客和老师也尊称为“西席”或“西宾”。 12、薨,古代称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其他考试出现的文化常识: 1、“布衣”本指平民百姓的最普通的廉价衣服,借指平民。古代“布”指麻葛之类的织物,“帛”指丝织品。富贵人家穿绫罗绸缎与丝绵织物,平民穿麻、葛织物。 2、我国古代授予官职叫“拜”,调动官职叫“迁”,降职贬官叫“谪”或“左迁”,罢免官职叫“黜”,年老请求辞职叫“乞骸骨”。 3、“斋戒”包含了斋和戒两个方面。“斋”主要是“整齐”,如沐浴、不饮酒,不吃荤;戒主要是指戒游乐。在中国,斋戒主要用于祭祀、行大礼等严肃庄重的场合,以示虔诚庄敬。

部编中考 语文 文化常识及答案(Word版)

部编中考语文文化常识及答案(Word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 1.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诗经》是“五经”之一,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按乐曲的性质可以分成风、雅、颂。“风”是各地民歌民谣,“雅”是正统宫廷乐歌,“颂”是祭祀乐歌。 B.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有特定的含义,如“折柳”代表“惜别”,“归雁”代表“思乡”,“莲花”代表“高洁”,“菊花”代表“隐逸”。 C. 《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它是汉朝的一首乐府民歌,塑造了一位代父从军、勇敢无畏、不慕荣利的女英雄形象。 D. 《岳阳楼记》中的“庆历四年春”和《桃花源记》中的“晋太元中”是用了皇帝的年号纪年,而《己亥杂诗》中的“己亥”用的是干支纪年。 【答案】 C 【解析】【分析】C.“它是汉朝的一首乐府民歌”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 故答案为:C;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 2.下列不属于豪放派词人的是() A. 张孝祥 B. 辛弃疾 C. 苏轼 D. 柳永【答案】 D 【解析】【分析】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冰心、泰戈尔、普希金都是著名诗人,其代表作分别有《繁星》《吉檀迦利》《自由颂》。 B. 《范进中举》《变色龙》都运用了讽刺笔法,揭露虚伪,鞭挞丑恶。 C. “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分别纪念的是屈原、范仲淹、文天祥。 D. 古诗文中,伛偻、垂髫代指老人,提携、黄发代指小孩,烽火、干戈代指战争。 【答案】 D 【解析】【分析】D.有误。伛偻、黄发代指老人,提携、垂髫代指小孩。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

初中生必备文化常识

初中生必备文化文学常识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