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历史上四个谜团
泰山奇怪传说故事
泰山奇怪传说故事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灿烂东方文化的缩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家园。
那你知道泰山奇怪传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泰山奇怪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泰山奇怪传说故事:何首乌泰安城南有个何家庄,住着姓何的父子俩,以采药为生。
村里还有个大财主,开了个药铺,要他们给他采药。
这一年,父亲身体不好,儿子因为照顾父亲,就很少上山采药。
那财主说:"你们再不上山采药,我就把你们撵出去。
"何家的儿子没办法,只好带着生病的父亲上山采药。
到了山上后,父亲说:"我从东路上,你从西路上,咱们分两路采。
""好吧!"他们就分手了。
那老头爬到半山腰上,突然雷电交加,雨就哗哗地下起来了。
老头腿也软了,肚子也饿了,头也昏了,正想找个地方避雨,忽听对面一座小山上有个小孩哭。
老头子心想:这么大的雨,怎么还有小孩子哭呢?再怎么难受也得救孩子!就冒着雨跑到对面山头上去了。
一看有个小黑孩,胖乎乎的,很爱人,在那里哭呢!老头很疼得慌,就把他抱到一个山洞里去了。
小孩也不哭了,老头也昏过去了。
醒来一看,小孩不见了,手里剩下个黑黑的、跟个地瓜样的东西,很香。
老头也饿了,就把这个东西吃下去了。
一会,他儿子就来了,拉开嗓子喊:"上哪去了,下这么大雨!"老头在洞里答道:"在这儿呢!在这儿呢!"他儿子进来一瞧,里头是个头发乌黑的年轻人,就上去"啪啪"揍了那人两个耳光:"你冒充俺爹,你才多大年纪?""我就是你爹,你怎么不认得我了?"儿子他仔细一看,果然是父亲,就说:"你怎么这么年轻了呢?"他父亲就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讲了一遍。
又说:"你看这还剩了一半呢?"他儿子把这东西拿下山去,找药铺里的先生一看,原来那黑东西是药。
泰山的神话传说
泰山的神话传说泰山是中国五岳之一,位于山东省东部。
泰山作为中国的重要文化和宗教象征,被称为“东岳”,是中国古代帝王的巡视之地,也是众多神话传说的发源地之一。
以下是关于泰山神话传说的一些相关内容。
1. 伏羲划定四方:相传在古代的伏羲时期,人们对于天空的方位和地域分布并没有准确的概念,在人间事物和地域位置间没有明确界定。
而伏羲则,在泰山上借助大地间断痕迹,观察太阳的升降,将腾蛇纳背、地脉弥天之象划定为东南西北的分界,并且树立起了天地结合的信仰和宇宙观念。
2. 泰山之神:泰山被奉为天地之门,是古代中国与天界相连的重要通道,因此被视为众神之中的主宰。
其中最重要的神明是山神泰山,被称为“东岳大帝”、“东岳官吏天下师”,并且维持天地之间的稳定秩序。
3. 黄帝封山:相传,黄帝曾亲自坐镇泰山,并且在此封禅,将其视为治理世界、保护民众的象征。
黄帝的登临泰山,也象征着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和谐共存的理念。
4. 文王问卜:周文王在封泰山前,对于是否召见天子,向泰山发出了卜问。
经过泰山的卜筮,文王听到了碧震丹声,被视为吉兆。
因此,文王在此决定召见天子,成就了周朝的建立。
5. 孔子登泰山: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曾数次登临泰山。
这次旅程成为了许多神话传说的背景,但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孔子与泰山之神的对话。
传说中,孔子认为即使山河巨变,泰山仍会屹立不倒,表达了自己对于道德和真理不变性的信念。
6. 司马相如与泰山神仙:相传,西汉时期的文学家司马相如,在游历泰山时结识了一位神仙。
在这段经历中,司马相如与泰山神仙的对话成为了著名的传说故事,强调了学问、品德和与神仙对话的意义。
泰山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象征,与无数神话传说相关联。
这些传说在传承中使泰山更加神秘和崇高,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探索历史和文化的方式。
泰山的传说和古代故事
泰山的传说和古代故事泰山,那可是咱中国名山之一呀!它有着超级多有趣的传说和古代故事。
一、泰山的传说1. 泰山老奶奶的传说泰山老奶奶可是深受人们敬仰的神仙。
传说她神通广大,能保佑人们平安幸福。
据说她常常显灵帮助那些在泰山遇到困难的人。
有一次,一个小孩在泰山上走失了,他的家人焦急万分。
就在他们绝望的时候,小孩突然出现在一个山洞前,他说有一位老奶奶给他指了路,还给他吃的。
人们都相信这是泰山老奶奶在显灵。
2. 盘古开天辟地与泰山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后,他的头部变成了泰山。
这也让泰山有了一种神秘的色彩,仿佛它承载着天地之初的力量。
3. 泰山石敢当的传说泰山石敢当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传说人物。
人们相信在房屋的某个角落放上一块刻有“泰山石敢当”的石头,就能辟邪镇宅。
传说石敢当非常勇敢,他能够战胜各种妖魔鬼怪。
有一个村庄经常受到妖怪的侵扰,村民们苦不堪言。
后来,他们请来了石敢当,石敢当用他的智慧和勇气赶走了妖怪,村庄从此恢复了平静。
二、泰山的古代故事1. 帝王封禅泰山古代很多帝王都喜欢到泰山进行封禅。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曾到泰山封禅。
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向天地宣告自己的功绩,祈求上天保佑自己的江山社稷。
汉武帝也多次到泰山封禅,他在泰山上举行了盛大的仪式。
这些帝王的封禅活动,不仅让泰山的地位更加崇高,也留下了很多历史遗迹和故事。
2. 文人墨客与泰山泰山也吸引了很多文人墨客。
李白就曾写过“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的诗句来赞美泰山的雄伟。
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更是成为了千古名句。
这些文人墨客在泰山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诗篇,让泰山充满了文化气息。
泰山的传说和古代故事,不仅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也让我们对泰山有了更深的了解。
它让我们感受到了泰山的神秘和伟大,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这座历史名山。
中国泰山有哪些传说
中国泰山有哪些传说
1、苍穹之下的泰山
传说中的泰山,是指位于山东省泰安市的泰山,是中国四大名山之一,也是中国五岳之一。
泰山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受到了历代帝王的赞美和崇敬,有着丰富的神话传说。
2、山神苗疆
传说泰山上住着一位叫苗疆的山神,他把泰山变成了一座宝塔,把宝塔的八边形状变成了八只白虎,把宝塔的九层变成了九只青龙,把宝塔的十二角变成了十二只玄武,守护着泰山。
3、山神黄飞虎
传说泰山上还住着一位叫黄飞虎的山神,他有着一只神灵的金翅膀,能够飞行,把泰山变成了一座金色的宝塔,守护着泰山。
4、山神玉皇大帝
传说泰山上还住着一位叫玉皇大帝的山神,他把泰山变成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宝塔,守护着泰山,他还有一只神灵的玉龙,能够飞行,把泰山变成了一座金色的宝塔,守护着泰山。
5、玉帝和紫金山
传说玉帝曾经在泰山上举行过一场盛大的祭祀仪式,祭礼之后,玉帝将泰山变成了一座紫金山,守护着泰山,让它永远安宁。
泰山的2个未解之谜,真实存在,连科学家都没法解释
泰山的2个未解之谜,真实存在,连科学家都没法解释
说起泰山这个风景区,我们很多人首先就会想到它是五岳之首,每年都有很多人慕名前来参观拜访。
不过你们是否知道,在泰山却存在2个未解之谜,真实存在,连科学家都没法解释。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首先第一个未解之谜就是位于泰山山顶上的玉皇殿里面,这个地方原本是被称作太平顶的。
在这里面有一个不知道是谁立的无字碑,起初有人认为这是秦始皇所立的,也有人认为是武则天所立的。
但都因为找不到历史资料和物证能够证明,所以这些都是猜测,无字碑的主人也成为了一个谜。
而第二个未解之谜就是位于泰山东北一公里山谷顶上的一个《泰山佛说金刚经》,这篇经文就给古人雕刻在石头之上。
字体非常的雍容大度,字体非常充满个性,很多人都为古人为何可以将字写在石头上感到惊叹,就连科学家也没法做出解释。
而这篇经文再加上没有署名,作者是谁也成为了一个未解之谜。
被压得泰山气运?看泰山“天外村”,12根“龙柱”如何破解!
被压得泰山气运?看泰山“天外村”,12根“龙柱”如何破解!大家都知道泰山是历代皇帝封禅祭祀的地方,但是并非历史上所有的皇帝都来泰山进行封禅,也可以说在历史朝代中只有突出贡献的皇帝才能到这里进行封禅。
那么到底有多少皇帝来泰山进行封禅呢?和天外村广场的“龙柱”有什么关联呢?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龙柱背后的故事:泰山天外村广场上立着12根龙柱,石柱高7.2米、直径0.9米,每一根龙柱的柱体上都有着不同风格的雕刻图案。
泰山天外村广场12根石龙柱分别代表12位皇帝登临泰山进行封禅祭祀,他们分别是:黄帝、大舜、周成王、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帝、隋文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康熙、乾隆。
天外村广场的12个石柱分左右2列布置,每列各6根。
现将每一根石柱的故事与寓意介绍给大家。
【右侧龙柱排列自下而上】第一根龙柱:表现黄帝“会鬼神于泰山之上”黄帝出行,风伯、雨师、凤凰、龙护卫而行,龙、凤、虎、狼前呼后拥,黄帝坐着大象驾辕,六囚蛟龙似的骏马拉车与木神毕方并行,巡狩东岳,会鬼神于泰山之上。
九天玄女向黄帝授玄女秘笈、玄女真经及玄女战法。
第二根龙柱:表现周成王巡狩岱宗建明堂;成王坐着用黄金作挽车横木的车子,巡狩岱岳,商周牧野大战。
定夺江山,(公元前684年前后)成王在明堂大会诸候,“柴而望祀”。
第三根龙柱:表现汉武帝“得宝鼎封泰山”;汉武帝得“宝鼎”后从东溪坐用山羊拉的车登封泰山(现东御道);在岱顶汉石表“无字碑”(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以示功高文不能表,在岱下建东岳庙,并手植柏树,万世流芳。
第四根龙柱:表现隋文帝(大业七年611年)“登泰祈雨,敕建四门塔”时年天下大旱,民不聊生,隋文帝在泰麓设坛祭青帝(青帝为泰山最早的神之一,后被碧霞元君代替),求降甘露,并在山阴建四门舍利石塔(今济南四门塔)。
第五根龙柱:表现唐玄宗于开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御马登山祭天帝”,浩浩荡荡的御马封禅大军,沿途向群臣公开宣示登泰山封禅玉牒,玄宗撰书“纪泰山铭”,刻于岱顶大观峰,同时刻“丈人峰”于山顶。
为什么夫妻不能爬泰山_爬泰山的注意事项
为什么夫妻不能爬泰山_爬泰山的注意事项为什么夫妻不能爬泰山泰山是五岳之首,神山、名山;在神话故事里面,传说泰山压着阴曹地府,没有泰山的话地狱中的妖魔鬼怪就要出来作怪了,而且泰安则被传说是鬼都。
泰山神又叫做泰山府君、东岳大帝。
在古人的信仰里,他既能掌管人间的事,如君权的神授,也能管理死后的事。
到东汉时期,这种“泰山主死”的思想就成熟了,出现了“上有西安,下有泰安”的说法。
泰山下的城区被奈河一分为二,奈河以东是人间,包含泰安城大部,中间有岱庙——是人皇的行宫;奈河以西则是地狱,而火车站旁边的蒿里山,就是鬼都的政府所在地即“阴曹地府”!正是因为上面的这些各种各样传说,导致了爬泰山也有很多忌讳,比如夫妻、情侣不能一起爬泰山。
因为,传说夫妻或者情侣一起爬泰山未来就会分手,就会分道扬镳,很邪乎。
其实,这完全是无稽之谈,多少情侣、老夫老妻的一起爬泰山,欣赏美景,日子过的好好的。
可能有一部分情侣,在爬泰山的过程中,因为太累了,双方之中情绪不好,有一些抱怨,最终导致感情不和而分手,这也是很正常的事。
相反,如果在爬泰山的过程中,情侣之间互相好好照顾,在最累的时候,互相体贴,反而可能会促成一段美好的姻缘呢!作为有一定挑战难度的爬山之旅,建议在登泰山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比如舒适的鞋子,合适的登山棍,充足的水和食物,毕竟如果你登到上面再去买这些东西的话会很贵。
而且,如果准备不充足,在爬山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让人不开心的事,最终真的因此而导致分手了,就太不划算了!爬泰山的注意事项准备件厚衣服由于山上温度极低,无论什么季节,厚衣服一定要准备的。
南天门虽然有卖大衣的(犀利哥那种大衣),但是由于穿过的人太多,衣服很脏,所以受不了的童鞋还是自己准备件厚衣服吧。
初春、秋末、冬天爬山的话,有多厚的衣服就拿多厚的,山上的低温不是你所能想象得到的。
及时是夏天爬山也要带件厚外套。
登山其他备品巧克力、手机备用电池,条件允许再拿一个照相机是最好的。
幻境之旅探索山东泰山的神秘气息
幻境之旅探索山东泰山的神秘气息幻境之旅:探索山东泰山的神秘气息泰山位于中国山东省,被誉为五岳之首,自古以来就是华夏文明的象征。
在这座神秘的名山背后,隐藏着无数的故事和传说,宛如一个幻境等待着我们的探索。
一、神秘的起源泰山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传,泰山起源于远古时代,是伏羲和女娲共同创造的。
在山麓,有一块奇石,被称为伏羲石。
这块石头形状奇特,被认为是伏羲创造人类的痕迹,每年都吸引着众多朝圣者前来膜拜。
而泰山的神秘起源也为我们探索这座神山增添了更多的神奇色彩。
二、神圣的峰巅泰山由五个主峰组成,包括南天门、紫阁峰、南天门、玉皇顶和仙人顶。
其中,玉皇顶是泰山的最高峰,也是我们探索的终点。
登上泰山,仿佛进入了一个神圣的世界。
站在峰巅,可以俯瞰整个山脉的壮丽景色,眺望远处的群山和云海,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这种壮丽景致给人一种无尽的想象力,也让我们迷醉其中。
三、神秘的云海泰山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壮美的云海景观。
每当早晨初晴,云雾缭绕,泰山顶上常年笼罩着一层薄雾,宛如仙界降临凡间。
这片神秘的云海给整个山脉增添了一丝神奇的气息,也吸引了无数摄影爱好者前来捕捉这瞬间的美丽。
站在泰山的山顶,云海在我们脚下翻滚,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幻世界。
四、神奇的日出泰山以其壮丽的日出而闻名于世。
每天清晨,人们从山脚一路攀爬,期待着在山顶见到日出的美景。
当太阳慢慢升起,初升的阳光透过云雾照耀下来,山峰的轮廓化为金红色,绚丽多姿。
这个时刻,被誉为"泰山日出第一光",将人们带入一个神奇而美丽的世界。
在这一瞬间,我们仿佛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以及山东泰山神秘魅力的无穷。
五、神秘的传说泰山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蕴藏着许多神奇的传说。
相传,孔子曾登泰山向天下宣布自己的教育理念。
而在泰山的山洞里,还有一个藏龙卧虎的故事,这里是文殊菩萨传授佛法的地方。
这些传说充斥着泰山的每一个角落,使得泰山的神秘气息更加浓郁。
泰山的神话传说探寻山峰背后的神话故事和传说
泰山的神话传说探寻山峰背后的神话故事和传说泰山,位于中国的山东省,是中国五岳之一,也是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地方之一。
泰山不仅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于世,还有许多传说和神话故事与之相关。
本文将探寻泰山背后的神话传说,为读者带来更加丰富的泰山之旅。
一、伏羲传说据传,伏羲是中国上古神话时代的人物,也是中国传说中的创世神话人物之一。
在泰山的东北部,有一座被称为“伏羲山”的山峰。
相传伏羲在这里创造了八卦,开创了人类的文明。
伏羲山成为了人们祭拜伏羲的圣地,也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山峰。
二、女娲补天女娲是中国神话中的女性神祇,被视为人类的始祖之一。
根据传说,女娲曾经来到泰山上,用五彩石补天,修复了天空的大洞。
为了纪念女娲的贡献,泰山上建有“女娲石”,供人们朝拜和敬仰。
三、岱宗传说岱宗是泰山的另一个重要传说。
岱宗,是古代帝王祭天的地方,也是嵩高山支脉的称号。
相传黄帝曾在此祭祀上天,后来被封为帝王祭天的地方。
泰山的岱宗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东岳庙传说泰山素有“东岳”之称,山顶上有一座规模宏大的东岳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座庙宇之一。
据传说,东岳庙始建于汉朝,经过历代的修建和扩建,成为今天的规模。
东岳庙是供奉泰山神明的重要场所,也是人们祈求平安和祥瑞的地方。
五、蓬莱仙境传说蓬莱山是位于泰山和黄山之间的一个小岛,被认为是中国神话中仙境的象征之一。
相传,东海之中有三座仙山,其中之一就是蓬莱山。
传说中,仙山上居住着神仙和不朽的仙境,人们常以此寓意寻找永生不老之道。
六、孔子登泰山泰山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不仅仅在于神话和传说,也与历史人物孔子有关。
相传孔子曾数次登上泰山,他将泰山视为“礼之源”和“德之本”,并赞誉泰山的伟大和壮丽。
孔子登泰山成为了一段历史传承和人文弘扬的故事。
综上所述,泰山是一个既壮丽又充满神话传说的地方。
伏羲、女娲、岱宗等神话人物和故事,使得泰山不仅仅是自然风光的展示,更是中国文化和传统的象征。
件泰山灵异事件
件泰山灵异事件泰山是中国五岳之首,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它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山脉,因为其优美的景色和神秘的历史事件而被著名于全国乃至全世界。
当然,泰山也与一些灵异事件息息相关。
一件比较著名的泰山灵异事件,是1969年发生的一件耸人听闻的神秘事件。
当时,泰安市有一位叫“小杨”的女孩,她年仅八岁,与家人前往泰山游玩。
不料,在山上迷路,五天后被寻获,不过她的身体却不同以往,貌似失去之前的鲜活,接下来的事情也更让人吃惊。
当小杨找到时,她的嘴唇变成了绿色,还伴有一股怪味。
不仅仅如此,她的头发也变成了灰白色,目光呆滞。
根据了解,当之前小杨在迷路时,曾在山上的古刹寺庙寻找安身之所,但她在那里被一名穿着僧袍的和尚拦下,后者声称可以帮助她,于是将她带到了一个废弃的山洞里。
在那个山洞里,小杨看到了一些让人恐惧的事情,哭出声来。
其中,小杨感觉到有“东西”在身上爬行,并且看到一个神秘的影子。
经过了这些经历后,小杨最终在山上的另外一个寺庙找到了拥抱,返回家中。
这起泰山灵异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由于小杨回忆生动,而且在经过体检时发现有异常情况,因此,不少人相信这个故事的真实性。
尽管没有太多明确的证据证明“小杨”的故事,但故事本身已经成为中华灵异文化的一部分。
当然,不仅仅是这起事件,泰山也发生了许多与灵异事件相关的历史传说。
例如,泰山的传奇上乘,发生在相传的黄帝时期。
据传,黄帝在泰山中寻找道路时遇到了一个“神奇老妇人”。
老妇人告诉了黄帝一些独特的法术和知识,并告诉他如何战胜敌人。
最终,黄帝和仙女在泰山山顶相遇,经过一系列交流,获得了“天书”的知识,催化了罗盘等神奇的工艺发明,并为泰山奠定了奇妙的传统和历史。
除此之外,泰山还有许多与灵异事件相关的传说,在当地的居民心中被广泛流传。
在这些传说中,不止有许多关于鬼怪的传说,还有许多关于神仙和飞龙的传说,都离不开泰山这个神奇之地。
不管是真实事件还是历史传说,泰山阳刚而美丽的山峰,赋予了许多奇妙而神秘的故事。
泰山石刻,字谜有三处,第三个最难猜
泰⼭⽯刻,字谜有三处,第三个最难猜第⼀处在泰⼭中天门⾄云步桥之间。
字形如⽼⿏,⼜称“⿏字碑”。
还有⼈猜测是“⼭”字,有⼈猜测是“乐”字,有⼈猜测是⼀个“如”字,有⼈猜测是“如意”⼆字,有⼈猜测是“如此好⼭”,或“⼤好河⼭”四字。
众说纷纭。
据考据是泰⼭脚下⼀个叫李和谦的厨师在1921年(!) 所书。
学术界倾向于“如意”的多⼀点。
你觉得呢?难道不就是画了⽼⿏吗?是不是他暗恋着⼀个属⿏的菇凉?第⼆处在万仙楼北侧盘路之西。
“⾍⼆”是繁体字字“⾵”和“⽉”的字芯。
是清末⽂⼈、济南名⼠刘廷桂所书。
意为泰⼭险俊奇秀、风光⽆限。
“⾍⼆”⽯刻国内有两处,西湖之处先于此。
相对于拆字,门上写“⼼”、写“⽊”、写“活”的故事,是借景⽣字。
都是⽂字游戏⽿。
第三处在后⽯坞元君庙附近。
泰⼭是“泰⼭⽼奶奶”、“碧霞元君”的道场。
元君凡名⽯⽟叶,⼗四岁进黄花洞修⾏。
宋真宗东封泰⼭,更名为“昭真祠”,封⽟⼥为“天仙⽟⼥碧霞元君”。
明朝时,将昭真祠⼜更名为“灵应宫”,后⼜扩建,增⼤规模,为碧霞宫。
赐号“碧霞元君”。
此处元君庙,是“⽟⼥修真处”旧址,庙后有黄花洞。
所题⽯刻“真境”,意为此处是真迹,是元君修仙的原本所在。
⽟皇顶元君祠是后⼈封禅拜谒敬仰所修。
“真”字少⼀笔画“横”,是什么深意呢?“⼀”是不是象形“⼀⼈”?是指⽟⼥修仙⽽去,还是来客填为真?“岱岳钟灵秀,别径可通幽。
⽟⼥修真处,冰泉独⾃流。
”“熙熙攘攘名利往,从来真境少⼀⼈。
”(悟得)2017.01.07泰⼭雪中⾏记。
泰山的神话与传说 泰山上的神话故事与传统信仰
泰山的神话与传说泰山上的神话故事与传统信仰泰山的神话与传说泰山,是中国的五岳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地标之一。
它不仅是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山峰,更是一个富有丰富神话和传说的地方。
在泰山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神话故事和传统信仰形成并流传至今。
本文将介绍一些泰山上的神话故事和传统信仰,带领读者一同探寻泰山神秘的神话世界。
一、泰山的创世神话泰山的创世神话源自中国古代的传说,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泰山乃是混沌之地,没有任何生命存在。
直到有一天,众神决定创造泰山,给予人类一个宏伟壮丽的山脉。
于是,众神动用万千力量,将土地抬升,形成了泰山。
这个神化的创世故事,使得泰山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也赋予了泰山独特的神圣地位。
二、泰山的神话故事1. 伏羲治水相传伏羲是中国古代的传说人物,他想要治理泰山周边的水患问题。
于是,他来到泰山,在山顶上建造了一座祭坛,祭坛上刻着八卦图。
伏羲用自己的智慧和神力,操纵着八卦图,将洪水引导到特定的方向,使泰山周围的居民免受洪水之害。
这个神话故事传承至今,也使得泰山成为了风水信仰的重要象征。
2. 女娲补天女娲是中国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也与泰山有着紧密的联系。
据传,女娲曾经来到泰山,为了修补乌龟的裂缝,她捧起了泰山上的巨石,用巨石填补了乌龟的裂缝,使得乌龟恢复了原状。
这个神话故事讲述了女娲创造生命和修复世界的伟大力量,也体现了泰山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
三、泰山的传统信仰1. 泰山信仰泰山作为中国古代的重要山脉之一,被视为神圣的存在。
自古以来,无数的文人墨客都在泰山上寻找灵感,赋予了泰山特殊的文化意义。
同时,泰山也是众多宗教和信仰的聚集地,例如道教和佛教。
每年,无数的朝圣者都会来到泰山,饱受其灵气的洗礼,以期得到神的庇佑和指引。
2. 泰山祭祀自古以来,泰山就是中国帝王们祭祀天地的地方,这体现了泰山在古代社会中的尊贵地位。
每年的祭祀仪式都由皇帝亲自主持,以表达对天地神灵的敬畏和感恩之情。
泰山的祭祀仪式庄重隆重,充满了宗教仪式感,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看。
泰山之谜探索千年历史遗迹
泰山之谜探索千年历史遗迹泰山,位于中国山东省泰安市,是我国五岳之一,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泰山不仅以其宏伟壮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还有着千年的历史遗迹,隐藏着许多神秘之谜。
本文将探索泰山之谜,一窥这座千年历史遗迹的神秘面纱。
泰山是中国封神榜中的著名神山之一。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泰山是五岳之首,被誉为“五岳独尊”。
泰山上有许多寺庙和殿堂,供奉着众多的神祇,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玉皇顶的玉皇殿。
泰山不仅是重要的宗教圣地,也是古代帝王祭祀的地方。
历史上,许多帝王都曾来泰山祭拜,祈求国家的兴盛和国泰民安。
这些历史遗迹见证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演变,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对自然和神灵的崇拜之情。
在泰山的历史遗迹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岱庙了。
岱庙是泰山上最大的古代建筑群,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宫殿建筑之一。
岱庙建于公元前210年左右,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
岱庙是中国古代帝王祭祀泰山的场所,每隔几年就会进行一次盛大的祭祀仪式。
据史书记载,历代帝王祭泰山的规模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岱庙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展现了古代建筑技术的辉煌成就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崇拜自然的思想。
除了岱庙,泰山的历史遗迹中还有许多石刻和碑文。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天衍石”。
天衍石位于泰山天街东侧,是797年唐玄宗亲自题写的碑文。
碑文上刻有玄宗的手迹和一首长诗,描述了玄宗登临泰山的经历和对泰山的赞赏之情。
天衍石不仅是泰山历史的重要见证,也是中国书法艺术中的珍品之一。
这些石刻和碑文记载了历代帝王、文人墨客和其他重要人物对泰山的敬仰和赞美之辞,为我们了解泰山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此外,泰山还有一些神秘的地下宫殿和洞穴。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泰山下隐藏着不少未开发的地下空间。
在2010年的考古发现中,泰山下的一处洞穴被发现为一座庞大的佛教宫殿,里面有多个殿堂和佛像,令人震惊。
这些地下宫殿和洞穴暗示着泰山深处可能还存在着未被揭开的历史之谜,引发了人们对泰山的更多探索和研究。
关于泰山的神秘传说和故事
神秘的泰山:古老的传说与故事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关于山川的神话和传说,其中最引人入胜的之一便是位于山东省的泰山。
这座被誉为“五岳之首”的名山,不仅因其壮丽的自然景色而闻名,更是充满了神秘的传说和故事。
据说,泰山是天帝之居所,因此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神圣之地。
在古代,人们相信通过攀登泰山,可以接近天神,得到神的庇护和祝福。
这就是为什么历代皇帝都要到泰山进行封禅大典,以祈求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安宁。
在众多的泰山传说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恐怕就是“盘古开天地”的故事了。
据传,在远古时期,天地混沌一片,万物未生。
这时,巨人盘古从沉睡中醒来,用斧头劈开了天地,创造了世界。
他死后,他的身体化为了山川大地,而他的头部就成为了泰山。
这个故事象征着泰山的崇高地位,也反映了古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此外,泰山还有许多其他的神秘传说。
例如,有人说在山顶上可以看到神仙出没;又有人说在夜晚,会听到仙鹤的叫声,那是仙人在山上聚会的声音。
这些传说都给泰山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让人不禁想要一探究竟。
总的来说,泰山不仅仅是一座山,它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文化的承载者。
它的每一座山峰、每一条溪流,都隐藏着无数的故事和传说。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泰山,不妨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这座山的神秘魅力,也许你会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
泰山的神秘传说
泰山的神秘传说哎呀,说起泰山嘞神秘传说,那简直是摆都摆不完,就跟咱们四川的龙门阵一样,又长又吸引人。
今天咱们就摆摆泰山那些个让人心头痒痒的奇闻异事,就当是坐一块儿喝茶聊天了。
泰山啊,那可是咱中国五岳之首,高耸入云,云雾缭绕的,看起来就神神秘秘的。
老一辈的人些,就爱讲些泰山上的故事,说啥子泰山老奶奶显灵啊,能保佑人平平安安、心想事成。
这泰山老奶奶,在我们这儿听起来就像是咱们四川的“观音菩萨”,慈祥得很,好多人去泰山都是为了求她老人家保佑呢。
再给你说个更玄乎的,说是泰山上有条“天梯”,不是真的梯子哈,是形容那山路陡峭,像是要直通天际一样。
传说啊,只有心诚的人才能找到这条天梯,并且成功登顶。
山顶上有个“玉皇顶”,站上去能看到整个天下的美景,还能听到天上传来的仙乐,那感觉,简直就像是成了仙一样。
当然啦,这多半是些美好的想象,但也说明了泰山在人们心中的神圣地位。
还有啊,泰山脚下有条河,叫“汶水”,传说这水有灵性,喝了能治病,还能让人变得聪明伶俐。
以前啊,好多人都会特地来这儿取水,带回去给家里的老人小孩喝,图个吉利。
虽然现在看起来可能没那么神奇了,但那份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还是让人挺感动的。
最后,再给你说个轻松点的。
说泰山上有种石头,叫做“泰山石敢当”,听起来就挺霸气的吧?这可不是普通的石头,它可是能辟邪镇宅的宝贝。
好多人都会在家里放上一块,或者刻上“泰山石敢当”几个字挂在门上,说是能保佑家里平平安安,不受邪祟侵扰。
这个习俗啊,一直流传到现在,好多地方都还能看到呢。
你看,泰山的神秘传说多不多?每个都让人听得津津有味,恨不得亲自去探个究竟。
不过啊,不管传说是真是假,泰山的美,还有它带给人们的那份敬畏和向往,是永远不会变的。
泰山神秘之谜探索历史与文化
泰山神秘之谜探索历史与文化泰山神秘之谜:探索历史与文化泰山,作为中国五岳之首,自古以来就被誉为东方文明的象征。
它不仅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标,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然而,泰山背后隐藏着一些神秘的谜团,包括历史、文化和宗教等方面的奥秘。
本文将探索泰山神秘之谜,以期更深入地了解这一古老山脉所带来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一、泰山的历史渊源泰山自古以来就被誉为中国的圣山,与中华文明有着密切的联系。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泰山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早期的文献中就有关于泰山的记录。
泰山还曾是商周时期的宗教中心,是国君们举行祭祀仪式的地方。
自那时起,泰山开始成为帝王们登山巡游的地方,为泰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二、泰山的传说泰山作为一座神圣的山峰,自然也充满了不同的传说和故事。
其中最著名的是《山海经》中的记载。
相传,伏羲和女娲就是在泰山附近创造了人类,并教人们农耕、养生。
此外,还有关于杜子春和孔子的传说,这些都给泰山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
三、泰山的文化影响泰山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泰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之源。
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都曾留下关于泰山的诗词和书画作品,如孟子、苏轼等。
其次,泰山也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孔子曾在泰山讲授礼仪和道德。
泰山还是道教和佛教的圣地,吸引了无数的信徒前来朝拜。
所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泰山独特的文化风貌。
四、泰山的建筑奇迹除了文化上的影响,泰山还以其壮丽的建筑奇迹而闻名于世。
著名的泰山建筑群包括玉皇顶、南天门、天街、天衢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玉皇顶,它位于泰山山顶,是泰山神话宇宙中心的象征。
登上泰山,体验这些古老建筑的宏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泰山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
五、泰山的自然景观泰山不仅仅是一座神圣的山峰,也是一片自然风光的乐园。
在登山过程中,人们可以欣赏到泰山独特的自然景观,如日出、云海、奇石等。
同时,泰山还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包括许多独特的动植物。
泰山奇怪的传说故事
泰山奇怪的传说故事泰山在五岳之中,高不如恒山,秀不如衡山,峻远逊于华山。
那你知道泰山奇怪的传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泰山奇怪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泰山奇怪的传说故事:泰山奶奶刷盘路年年的古历三月二十至三月二十八,泰山的四周总是要下场大雨,本地人都说:“这是给泰山老奶奶刷盘路哩!”泰山老奶奶叫碧霞元君,是玉皇大帝的妹妹。
她用埋绣鞋的办法占了泰山以后,谁知太上老君怨气不出,冲着玉皇大帝说:“人人都说天地不公,神鬼有私,你大帝还向着自己的妹妹,何况人间呢?你如果不一公二断,叫天下人知道你有私情,可得想想你的后果!”玉帝一想也有点后怕,假若天下人都知道他怀有私心,谁还给他供果呢?可他也真无法整治自己的妹妹。
但向人难向理,低头一想,心生一计,对太上老君说:“你回去安心炼丹,我不出三天就叫她自动把泰山交给你。
”太上老君还不放心,要还要不过来,你怎么叫她让出来呢?”玉帝说:“这你放心,泰安神洲三年不下雨,把这一方人民都赶跑,没人给她香火,还怕她不走,到那时泰山不就是你的了吗?”太上老君一听言之有理,也就不再闹了。
玉皇大帝这一道圣旨,泰安的人民可遭了殃,大旱了半年,天河流尽,地河枯竭,旱死春禾,无法播种。
老百姓没有办法,就到泰山上向碧霞元君求救,让她降点甘霖,救济这一带的老百姓。
碧霞元君知道这是玉帝对她的惩罚,去求情也无用,但也不忍心这一方的老百姓都饿死。
她心生一计,决定亲自找玉帝。
这一天,碧霞元君拿了个人间宝物去找玉帝。
它的价值比玉帝头上的所有明珠都值钱。
碧霞元君进了大殿,玉帝的气还没消哩,元君陪着笑脸把宝物呈上说:“哥哥,这二年我坐了泰山,人间的宝物不断送来,我也舍不得要,都给你留着呢,有一些我还叫不上名来,这是一件很平常的,先献给你吧。
”玉帝心中虽然有气,但看到妹妹送宝来,自然喜得了不得,说:“这几年你的日子怎么样?”元君说:“自我坐了泰山,香火正旺,可我还一心挂着哥哥,舍不得独吞香火供果,就在泰山顶上修了哥哥的神庙,塑了哥哥的影像,你那里香火更旺,数也数不清,带也带不动,你何不抽空去查看一番。
周郢话说泰山历代奇案:乾隆封山奇案(六)
周郢话说泰山历代奇案:乾隆封山奇案(六)六、封山大典上面讲到,乾隆皇帝为了祭祀泰山碧霞元君,下令在每年四月十八日泰山女神的圣诞这天,派遣御前侍卫代表自己前往泰山碧霞祠上香致祭。
为了保证皇帝烧的这炷香,一定是神诞之日的头炷香,乾隆帝下令在四月十八日之前在泰山施行“封山”!这个“封山”法令又是如何施行呢?我们开头的时候讲到了乾隆二十四年四月十五日这天,衙役兵丁全部出动,把泰山团团围住,然后把山上的香客、游人悉数驱赶下山,这一举措从乾隆年间开始一直延续到宣统时期。
只是到了道光年间的时候,泰安官员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十五日进行封山,距十八日举行祭祀,时间太短,只有两天时间,有的香客躲在山上,清场清不完全。
这样在道光年间,泰安知县徐宗干就命令把十五日开始的封山,提前到十三日举行,这样留下五天的时间,回避、肃静这一系列举动可以有比较充分的时间来完成。
封山行动在当时可以说是雷厉风行,嘉庆朝韩次山诗中咏道:“岳会知县禁,祠官示曲防。
不随金马节,难近碧鸡坊!”说的是封禁活动由泰安知县亲自主持,香客根本无法接近泰山。
道光朝徐宗干在诗中也写道“ 士女如云散,风雷扫殿来”,是说那些兵丁把香客士女通通地向下驱赶,就像风飞云散一样,转眼泰山就空无人迹了。
可见当年的封山令执行是何等严格,是何等雷厉风行!这是第二个典礼—封山。
第三个典礼就是“扫殿”,扫就是清扫,殿就是碧霞祠的大殿。
皇帝祭祀之前对大殿进行大扫除是可以理解的,可是这里的扫殿,主要不是扫尘土,是扫什么呢?是扫钱。
为什么扫殿会是扫钱呢,这可大有缘由,因为古人祭祀碧霞元君与碧霞祠,是不能进入大殿的,大殿只有皇帝和钦差大臣才能进入,其他的民众只能隔着殿门来祭拜。
由于大殿门平时是关着的,他们献给碧霞元君的香火钱,只能通过门缝往里扔,把一个个金币、一个个元宝从门缝扔进去,这样一年的工夫,大殿中堆积的财物像小山一样,有时比香案还高。
可是道士取不出来,谁能取出来呢?钥匙在泰安官府手里,但是知县自己也不能取,必须到每年四月十五日前后(原为十五日,道光后改为十三日),泰安知县要会同藩司或府署以及道纪司的官员,一同聚集殿前,同时打开殿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山历史上四个谜团泰山历史上四个谜团一:“无字碑”之谜“无字碑”之谜是四大之谜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千古之谜泰山极顶无字碑,位于泰山极顶玉皇庙山门前八米处,因通体无字,故俗称无字碑通石由石柱、顶盖石和顶柱石三部分组成顶盖石无任何纹饰,其石质与石柱同,皆为花岗岩质最顶部略呈圆形,亦无纹饰,其石质为石灰岩,疑为后人更换因此石无一字痕可考,故对立石人及立石时间等众说不一颇多传奇色彩,如《泰山小史·无字碑》云:“至今居人频见碑中发光,金霞射目,内大篆数字,恍惚不辨;即之则无,离之复有”可谓神秘无加那么泰山“无字碑”最早出现在哪个年代?其形状如何?历来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是秦代或者汉代,还有人认为是唐代清代之前民间认为是秦立在清代以前,有一种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观点,无字碑是秦始皇所立那么为何有这种说法呢?据说,世人多传为秦始皇立,主要是认为秦始皇功德难铭,又焚书黜字,故所立石也“一字不錾”也有人认为此石的长短广狭制度与《秦琅琊刻石》极相似,由此推断此无字碑是秦始皇所立的清代学者认为是汉立真正对无字碑作为研究对象的是清初学者顾炎武,他首先将一处仅流于传闻的遗迹作为正规的史学课题加以研究,促成了无字碑从泰山掌故到泰山学术的转换他认为立无字碑的不是秦始皇,而是汉武帝他根据《后汉书》亦云:“上东上泰山,乃上石立之泰山巅”认为此“是汉石无文字之证”,进而推论其未刻之石即后世所见之无字碑;又以《史记》遍记秦刻之史例,指出“始皇刻石凡六,《史记》书之甚明”“古人作史,文字之密如此使秦皇别立此石,秦史焉得不纪;使汉武有文刻石,汉史安敢不录乎?”其最终结论尚不尽完善,但引起了更多人对无字碑的关注当代部分专家认为是秦立自顾说提出后,便有不少专家参加论辩,或加以补证,或与商榷,除秦汉之争外,有的研究者提出“唐(武则天)立”的功能新说到了1992年,泰山管委的姜丰荣和山东考古研究院李发林先生又发表文章,重新提出“无字碑”时代属秦的观点清代之前,世人称无字碑为始皇立,仅传说而已,并未提供足够的证据;顾炎武改定为汉武帝立,也仅是依《史记》、《后汉书》中的某几句话,若全面考查有关历史记载,许多史实与顾炎武的说法相悖,难以圆其说无字碑到底建于何时,何人所立,到现在依然未成定论无字碑是碑吗?“碑”的形制是何物?姜丰荣认为,“无字碑”形制为“石阙”石阙的形制,它主要由三个部位组成中部为阙柱,有四个面,多为长方形或略呈梯形,无字碑亦如是;下部为柱础,闻柱之下无榫,一般将阙柱直接下寝于柱础内,无字碑也是这样;阙柱之上有顶盖,多为屋形出脊,其最顶部有顶柱石,无字碑也与此基本相似李发林先生则称:无字碑从其形状看,与汉阙的确很像,但并非石阙,而是封坛“志石”但是经过了实地勘探之后,以及文献资料的对比考证,从无字碑所在位置分析,马第伯《封禅仪记》所记载的始皇石阙即为无字碑,马第伯记载的几个主要地段的距离比较准确,与现在实测的结果基本一致,这可能与他专为皇帝封禅作准备有关从他的记载可以清楚地看出,秦汉封禅坛皆在岱顶玉皇庙院前后;关于无字碑的形制、尺寸、与秦代之时的标志物有惊人的相似比如秦代对数字的记载都以三的倍数为基准,对于阙的长宽高也是三的倍数2003年6月,泰山学者周郢在台北《故宫文物月刊》上发表文章,提出了无字碑与“秦阙文化”的关系,指出阙在秦代,非同一般建筑,而是承载着秦代独特的文化理念秦国建阙,始于商鞅变法,用阙体现中央集权之固体,昭示君主独裁之威仪,而始皇封禅时,将代表秦文化理念之阙立于岱巍,以此昭示东方,显示秦王朝之神圣性玉合法性这些观点,应该说是比较具有说服力的,但是尽管有了这些的观点但也不能说是绝对的一旦有更新的考证和新的发现,一些结论或许还会被推翻. 二“经石峪”之谜泰山经石峪,历来被誉为泰山一大奇观在斗母宫东北方一里处中溪支流的一片大石坪上,镌刻着1400多年前摩勒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部分经文,经文自东而西刻在面积约两千平方米的巨大石坪上,44行,每行125字或10字不等,共计2799字,每个经文刻字50厘米见方,场面壮观,气势宏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摩崖刻石石经之谜,谜在了书刻的时代还有作者,那么经石峪究竟书写于哪个年代?经石峪的作者究竟是谁?历来不乏推测之词历史上有很多人对经石峪的书刻年代和作者作出过不同的结论,究竟哪个结论是正确的呢?书刻时代之谜与作者之谜历史上关注经石峪的人很多,研究作者是谁的人也很多,结论当然也很多这也一直是千百年来许多人关注的、现在人仍在关注的问题有人认为是唐代人或者北齐人是所刻甚至还有的人认为是王羲之所刻呢!针对这一说法,记者采访了泰山管委的姜丰荣老师,他说:“这绝对是不可能的,因为当时还没有金刚经,在王羲之死后100年才有的这个说法肯定是不对的”被位于经石峪旁边的一块宋代石刻有这样一段记载:“观经石峪,熟视笔画,字径尺余,非所能历千百年曾不灭,岂非神力护持,以遗观者?”从这段文字不难推测,宋代人面对这洋洋洒洒的文字也曾做过多种猜测,只是由于证据不足而无法为这片经文下结论,因此就想象是否是神力的护持下,才有今天的完整在众多的论断推理中,有两个结论是被认可最多也是一直争论不休的两个结果:一是清代魏源在《岱山经石峪歌》的注文中说:泰山经石峪摩崖,隶书金刚班若经,字大于斗,雄逸高古,与徂徕山水牛洞及皱县铁山文书班若经,如出一手,皆为北齐僧安道一所书二是晚清学者聂剑光在其《泰山道里记》中认为泰山经石峪是是当时梁父县令王子椿刻书的对于王子椿书刻一事,据说是由于在徂徕山上的摩崖刻石的文字和经石峪非常相似,而徂徕山的署名就是王子椿,在徂徕山还有一块将军石,上面也书刻着与崖壁上完全相似的经文,署名也是经主梁父县令王子椿如果一旦断定了徂徕山的书者身份,是否就可以断定泰山经石峪的作者了呢?而且古人曾一度确认经石峪为王子椿书刻也许就是由此得来,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姜老师破解了这个谜,他告诉记者,他曾在泰山附近另外一块与经石峪书法风格几乎相同的摩崖刻经,可以推断推断徂徕山与经石峪有可能是同一个人所书,但可以肯定的是徂徕山的署名王子椿绝对不是书刻者,而是当时组织刻经的人当时记载的是由县令王子椿镜主,并非是他书刻的还有一个说法是明代学士王世贞提出的“笔力古劲,非唐人不能书”,郭沫若先生就曾同意过这个说法1961年,郭沫若曾来到到泰山,在经石峪郭沫若观察很久,发现经石峪中“世”字有缺笔,便联想书写者有可能避讳李世民而特意确笔,因而推断为唐朝人所书后来,郭沫若又去了岱庙,在汉代张迁碑中发现“世”字也有缺笔,此时他认为自己用一个字来断定经石峪的年代是不可取的,因此回到北京后,立即给当时的泰山管委写了封信,并题诗《访经石峪》,“经字大如斗,北齐人所书,千年风韵在,一亩石坪铺阅历久愈久,摧残无代无止今逢解放,庶不再模糊”究竟是谁在什么年代在这二千多平米的石床上刻下了金刚经?刻了多少年?怎么刻上去的?这一直是一个谜泰山管委会的姜丰荣先生对于经石峪的书刻年代和作者也给出了一个结论他在发表的一篇题为《泰山经石峪摩崖刻经考》,在文章中姜丰荣非常明确地提出了泰山经石峪的书刻年代是在北齐,书者就是清代魏源所提出的东岭僧安道一经石峪书者之谜最终破解姜丰荣先生在东平湖处的刻经的发现,印证了经石峪的书者为安道一在东平县的东湖的东南方,有一个叫二洪顶的山,山上的摩崖刻经和泰山经石峪极其相似姜丰荣曾在二红顶的摩崖刻石上,找到了这片石经的书者署名,墙壁上清晰的写着僧安道一,而这位署名的书者正是清代魏源所说的僧安道一这片摩崖刻经的书写特点、用笔走向与经石峪完全相同,姜丰荣推断这个书者应该就是经石峪的书者了为了更加确切这个论断的准确性,姜丰荣还曾对比了位于泰山以南邹县境内的铁山有一块摩崖刻据了解,铁山摩崖是目前保存非常完整的一处刻经,所以当地人十分重视对它的保护姜丰荣曾在中央电视台拍摄《走遍中国》时,特地从家里带来了泰山经石峪的石刻拓片,在铁山摩崖找到更有力的证据,证明了经石峪的书者确实是僧安道一姜老师告诉记者:“经文的相似,字体的相似,用笔手法的相似,更加印证了泰山经石峪的书者与二洪顶与铁山摩崖的书者应该是同一个人,所以说个书者就是在这里署名的僧安道一泰山经石峪的书刻年代也应是在北齐”后来泰山人把郭沫若题诗的《访经石峪》这首诗题在了经石峪的石壁上,在这首诗里,郭沫若阐明了自己的观点:经石峪是北齐人书写的看来最后的焦点落在了北齐人身上,刻石书法浑穆简静,结构空灵,笔势奇古雄秀,体在隶楷之间,历来为书家所重,赞其“如印泥画沙”,称之“榜书之宗”、“大字鼻祖”,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佛学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姜老师说:“也许以后会有新的发现,推翻目前的这个说法,但目前来讲他非常坚持现在的这一说法”三岱庙壁画之谜在“东岳第一神府”岱庙大殿之上,绘有一幅古代巨幅壁画,这便是著名的《泰山神启跸回銮图》该图由泰山神《启跸图》和《回銮图》两部分组成,长62米,高3.30米,画中人物多达666位这幅壁画描绘的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泰山主神之一——东岳大帝巡游天下的情景,气势恢宏、场面壮观,充分展现了泰山神的威严之姿壁画以大殿分门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半部为“启跸”,西半部为“回銮”《启跸图》中泰山神端坐于四轮六马大辇之上,旒冕龙袍,端庄威严前有泰山三郎与延禧真人,各乘轿侍行大辇四周文武百官,前簇后拥驾前祥兽奔腾,鸾旗飞卷,骑士严阵,仪仗分持再前有宫乐齐奏,夜叉鸣锣,麒麟开道,十八大臣恭迎銮驾《回銮图》所绘场景与“启跸”相同,仅增加二夜叉抬虎和骆驼驮卷宗,以示出巡圆满成功整个画面共计六百六十六人,其装束、仪态无一雷同,人物眉目传神,衣着线条清晰,图面色泽绚丽加以祥兽坐骑,山石林木,宫殿桥涵,疏密相间,繁而不杂在画法上,即继承了宋代传统笔法(下部人物前后无大小之分,建筑物采用均角透视等),又加以清初传入的西画技法(顶部山石、林木、建筑物运用近大远小的西洋画法)从而使壁画显现出宋清兼融、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关于壁画的年代和作者,在近代的著述中说法不一,还是一个谜壁画创绘之谜关于岱庙壁画的创作时代,目前有“唐画说”、“宋画说”、“清画说”这三种说法泰山学者周郢对这三种说法均有其独特的见解,据他讲,在民国时期有人认为出自唐代,而在胡君复所著《泰山指南》中提到:“岱庙壁画,闻作于唐”这种说法受到著名学者梁启超的批驳,认为这种观点不可信后来又有“宋画说”,并得到著名美术史家俞剑华先生的肯定,此后出版的各种泰山书籍,大多沿袭“宋画”之说但也有学者从典制画风方面,认为壁画与宋代的不合如在典制方面,民国学者王连儒先生认为作者的画笔下一般只能出现他以前的事物,而不可能预知他以后的事物,这是人人都通晓的道理而这幅传为唐或宋代创作的壁画上,展现的许多内容却是唐宋以后才出现的画风方面,壁画中表现的艺术风格,也与唐宋不尽相同当代著名画家美术史家潘兹先生在致周郢先生的信中曾对此有所论证:“岱庙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制作年代问题,我认为并非宋代而是明清时期的作品,这主要是从壁画本身的艺术风格推断的我平生所见壁画较多,大抵宋以前画宫室建筑人物衣冠制度(既使宗教内容)都比较严格,配景的山林树石亦多宗北派,重勾勒填彩,笔力较健此画人物众多,而衣冠服饰,非常杂乱,面部造型绝少变化,构图上已吸收许多明清之际传来的西洋透视画法,山水树石皆为清初流行的画法,有的树木还表现了一些明暗关系,不少房屋都属清式建筑,作者并非高手,而是一般民间画工”对此问题,周郢发表多篇论文,予以揭示,他认为岱庙壁画创于唐宋,而到今天又传壁画则是创于清代在清代康熙重修岱庙碑上,便提到绘制大殿壁画一事,这是断定壁画之创作时代的铁证据康熙十七年(1678)重修岱庙督工张所存撰《岱庙履历纪事》,详细地记叙了重修工程的项目及过程,其中写到绘制大殿壁画的情况这则史料的发现,从而揭开了壁画创作时代之谜从这里可以得知,岱庙壁画绝非宋画,而是清代之作品对此问题,周郢发表多篇论文,予以揭示,他认为岱庙壁画的创作历史,可追溯到唐宋时期:唐代画壁渐盛,五岳各庙多有大型壁画出现(唐人别有咏泰山庙壁画的诗句);及至宋代,各地寺庙竞绘壁画,蔚成风气,宋代诗人苏辙《岳下》诗有"登封尚坛壝,古观写旗队;戈矛认毫末,舒卷分向背"之句但岱庙宋元千余年中曾屡遭火灾地震毁坏,故唐宋原图业已湮灭无存,今传之图,实为清代重绘在清代康熙重修岱庙碑上,便提到绘制大殿壁画一事,这是断定壁画之创作时代的史证据康熙十七年(1678)重修岱庙督工张所存撰《岱庙履历纪事》,详细地记叙了重修工程的项目及过程,其中写到绘制大殿壁画的情况,从而揭开了壁画创作时间之谜被称为“山东民间艺人硕果仅存的伟大杰作”的《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其作者却长期湮没无闻,成为泰山研究中的一大憾事时间到了1986年,泰安市郊区汶口镇史志工作者在颜谢村《全德堂刘氏族谱》中发现壁画作者的史料,从而初步解开了此文化疑案上面记载:“刘志学,善丹青(绘画艺术),泰邑(泰安城)峻极殿(当时岱庙大殿的名称)壁画,即其周郢先生告诉记者,根据《岱庙履历纪事》“画工画像”和《刘氏谱》的记载,可进一步推定这位画工,就是民间画师刘志学(由于壁画篇幅巨大,因此当是以刘志学为首的一个艺人班子)这时他约在中、青年虽然,《刘氏谱》上关于刘志学绘制壁画的记载虽失之太略,但仍能说明两个问题一是记载虽未出现壁画名称,但所说的“峻极殿壁画”当即是今天所见的岱庙大殿壁画撰谱者记此事仍写作“峻极殿壁画为其所绘”,说明此时刘氏所绘壁画尚存,是为撰者所见之物;二是撰谱者记载此事说“绘”而不是“重绘”、“补绘”,从遣词上也可得到结论:今岱庙大殿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另外,周郢先生最近又发现了刘志学所画的一幅“年节图”,内容为过年时迎客、祭祖、放鞭炮等场面,人物栩栩如生画高1.7米,宽1米画面下有刘志学的题名,及“乾隆九年(1744)甲子暮春吉日”字样这幅古画的发现,为研究岱庙壁画的作者刘志学又增添了一件实物资料然而,究竟是一人所画还是众人所画,到现在一直是个谜,根据周郢先生的发现,他认为这幅画是以刘志学为主而创作的.“封禅玉册”之谜“秦松汉柏盘天地,玉简金函纪帝王”从秦始皇到宋真宗,千余年间共有十二位古代帝王到东岳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其祭告天地之文书,皆镌于玉版敛之金匣,封埋祭坛之下,其玉器分别有玉简、玉册、玉牒、玉检等名目,所以封禅之典又被称为“泥金检玉”一方方泰山封禅玉册,披露了一段段历史秘闻,演绎了一出出曲折传奇——历代帝王之封禅玉宝,当日虽封埋泰山幽宫,但在后来的陵谷变迁中,却也曾数度重出九幽,再见人世,而在历史长河中频现其惊鸿之姿玉器出土下落之谜到了民国,兵火动荡时期,又有封禅玉器双双出土,成为喧嚣一时的泰山珍宝公案民国十年(1921),泰山周明堂出土玉器周明堂位于泰山东北深山中,相传是周天子封禅后朝觐诸侯之所民国十年夏天,明堂附近李家泉庄村民韩富甲兄弟在雨后铲沙时,挖出五个盘子、五个碗、一个鼎,都是白玉雕成后来他们将大约有十多件的玉器卖给济南古玩店茹古斋据传后来古器“大多数流地外洋”,到现在已有85年了,这些古器不知是否还在人间,其中又经历了那些动荡年间,玉器又是被何人收藏?仍然没有人知道,这些也让每个泰安人士叹恨不已时间又到了在民国二十年(1931),这次所出的玉器即前文提及的唐宋禅地玉册当时国民军第十五路军宁夏马鸿逵部驻军泰安,在蒿里山施工中,于文峰塔故址先后掘得宋、唐两份玉册(当时仅披露唐玉册)当时为建纪念塔清理文峰塔旧址,在塔底之下发现五色土,与北京社稷坛形式相同:四周为赤白青黑四色,中为黄色掘土的士兵,见土质特别,继续向下挖掘,得到大批玉器从文字上看,都是唐明皇封禅泰山的祭品又在当中黄色土中,掘到一个五尺见方的石盒,盒外雕刻非常细致;打开石盒,是雕刻更未精致的金盒其中有十五块白玉版,长约一尺,宽二寸左右,每个版上都刻着隶字,联读十五版上的文字,是唐明皇封禅泰山的祭文玉册出土后,马鸿逵曾拿其中一册请当地学者及两名北平古董商进行鉴定,定为唐玄宗封禅玉牒一时轰动学术界,民国二十二年(1933)三月十日北平《晨报》曾发专文报导,《燕京学报》也刊出消息,著名学者邓之诚、柯昌泗、王价藩、赵新儒等均有记录容媛在报导文中也给予极高之评价:“据泰安之考古家谈,此项古器为空前之发现……其重要处,一方面可以考量古代封禅泰山典礼仪式,一方面可见古代书简之形象,与中国历史文化极有关系,其价值当不在过去发现任何古物之下云”玉册被马鸿逵“什袭藏之”,但是到了后来,出土的玉器也下落不明泰山封禅玉器揭秘历史泰山唐宋玉册再次露面,已是四十年后的1971年,地点是海峡彼岸的台北据当时负责接管玉册的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那志良先生介绍:这两份玉册,出土后就一直存在马鸿逵之手,马过世后,他的夫人把两份玉册由美国运回台湾,献给蒋介石,后由总统府拨归故宫保管泰山玉册疑案至此方才真相大白到了现在, 古代封禅玉器又有了最新的发现据新华社2001年9月28日电讯:近期在陕西西安汉长安城桂宫内4号宫殿遗址中,出土了一方玉牒残片玉牒为青石质地,通体磨光,呈黑色,残长13.8厘米,宽9.4厘米,厚为2.7厘米,上面阴刻着涂以朱砂的篆文,尚存29字经考证,这方玉牒是新帝王莽为封禅泰山而制作的祀天礼器按照封禅礼仪,玉牒应在泰山坛中而玉牒出土于长安宫中,这是因为天凤四年(公元17年)泰山已为赤眉军所据,王莽不可能再东巡泰山玉器残片的出土,重现了《汉书》中湮隐的史实,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帝王封禅所用一切金石祭器, 都与中国历史文化上有重大关系而今唐宋禅地玉册相继出土且回归故国,公诸于世,王莽玉牒又被发现,为研究中国封禅制度与泰山历史,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实物资料帝王告天玉器文字之谜泰山出土的玉器多为历代帝王封禅用品在历史上记载中,到泰山来的就有12个皇帝,其中封禅的有个皇帝,每个皇上在封禅的时候,同时都会带有四五份的玉册玉牒,这些封禅的玉器,到现在只找到了两个,而其余的是否还深埋在泰山,这都是个千古之谜到,施工人员在日观峰开凿石头时,发现两个玉匣,其中一匣为宋代祥符年间玉册,共有十七简,每简刻一行玉册用黄缦折叠包裹刚一打开,缦布就“见风灰飞”另一匣没有打开两盒玉匣都由山东巡抚阿里衮进献朝廷这两盒玉册,献入清宫后,再无下落这也就成了另一个千古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