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高中语文读本1你的微笑:诗歌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读本1《你的微笑》:诗歌赏析
1、死水
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
创作背景
1922年,诗人怀着报效祖国的志向去美国留学。
在异国的土地上,诗人尝到了华人被凌辱、歧视的辛酸。
1925年,诗人怀着一腔强烈爱国之情和殷切的期望提前回国。
然而,回国后呈现在他面前的祖国却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景象——军阀混战、帝国主义横行,以至于诗人的感情由失望、痛苦转至极度的愤怒。
《死水》一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
文学赏析
全诗共分五节,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节),表达了诗人对“死水”一般的旧中国腐败现实的激愤之情。
诗的第一句“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有着深刻的寓意:它象征着当时那个处于军阀混战中的腐败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正如”一沟绝望的死水”。
在这句诗中,“绝望”二字,写出了诗人深沉的失望心情。
诗的第二句,“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清风”是与“死水”相对照的事物,可以用以比喻一切新鲜的思想和力量。
然而,这些新鲜的东西却引不起“死水”的半点反应。
清风吹处波不生,可见死水已沉寂到了极点。
这一句是对“死水”的更进一步的描绘。
诗的第三、四句“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写出了诗人面对“死水”,继失望而产生的恨极心情。
现实既然如此黑暗,让人绝望,倒不如让它彻底腐烂发臭,也许病入膏肓,不可救药,烂得更快、更透,旧的彻底死亡了,新的才会成长得更茁壮。
这两句诗,又表现了诗人激愤中饱含着对美好事物的殷切希望。
第二部分(第二、三、四节),诗人对“死水”进行了细致描绘,具体形象地揭露出了旧中国腐朽颓败的社会现状,表达了对旧中国憎恶、愤怒、嘲讽的感情。
在这几节诗中,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形象的比喻、鲜明的色彩描写以及讥讽的笔触,逐步深入地写出了扔进破铜烂铁、泼入剩菜残羹后死水的进一步变化。
扔进死水中的“破铜烂铁”,会生出绿色、红色的锈,铜锈绿的如“翡翠”,铁锈红的如“桃花”;再有,“剩菜残羹”的油腻,散在水面,阳光一照,犹如闪光的“罗绮”;有的地方发了霉、生了毛,又宛如“云霞”;死水发酵后,还会变成有着“绿酒”般颜色的臭水,那上面泛起“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正是在这样的一沟死水上,成群的花蚊在上面杂乱地飞舞,有时,还要加入鼓噪的蛙鸣。
这令人作呕的死水,肮脏腥臭,令人无法立足!这里,诗人借对死水的进一步细致描绘,对旧中国黑暗现实给予了细致形象的再现。
在这部分内容中,诗人用色彩鲜明、形色美好的“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珍珠”等来描绘污浊、肮脏的死水,犹如给恶魔穿上了精美典雅的外衣。
这是用虚假的美来反衬真实的丑,诗人这样写,使丑类变得更为丑恶。
以美写丑,丑更丑,诗人用这种独特的方法,更鲜明地表现出死水的腐臭本质,同时也使诗歌具有了强烈的嘲讽意味。
第三部分(最后一节),表达了诗人诅咒现实,迫切希望改变现实的强烈愿望。
这一部分的头两句,诗人以十分断然的口吻,对黑暗的中国社会予以了彻底的否定“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在彻底否定之后,“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一句,又写出了诗人在绝望之中的一丝期望。
丑恶开垦出的世界,只能更丑恶,但丑恶到极点,就有可能会产生转机。
因此,这最后两句,既包含着诗人对旧中国的绝望,也包含着对新中国的期望和向往,包含着诗人迫切希望改变现实的强烈愿望。
尽管对诗人来说,这种期望在当时是非常朦胧的。
全诗对军阀统治下黑暗陈腐的旧中国进行了强烈的鞭挞与诅咒,表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热情。
主题思想
诗中的“一沟绝望的死水”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象征。
诗人抓住死水之“死”,节节逼近,把“绝望”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的最后一节,既表现他对黑暗不存幻想,坚信丑恶产生不了美;但也并非心如死灰,发出“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的愤激之言。
朱自清在《闻一多全集·序》中说:“是索性让‘丑恶’早些‘恶贯满盈’,‘绝望’里才有希望。
”在绝望中饱含着希望,在冷峻里灌注者一腔爱国主义的热情之火,是这首诗的主题思想。
写作特色
《死水》讲究修辞,而且力求用词的丰富精美而不重复。
例如以下短语所用的动词就绝不相同:“绿成翡翠”,“锈出几瓣桃花”,“织一层罗琦”,“蒸出些云霞”,“酵成一沟绿酒”,等等。
写完了这些,它总结说:这死水据此“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但这里的“鲜明”还只是从色彩和光泽上加以点染。
接着,他表现死水的“声音”。
这声音也很别致,有“笑声”——“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还有“歌声”——“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多么可怕的死一般的沉寂。
《死水》也是格律体新诗的代表作,它的体式极严。
从外形看,每句九字,每节四句,排列起来非常齐整。
从内在的韵律看,每句内部均由四顿构成,由于内在节奏的高度和谐一
致,再加上严格的双行押韵,每节一韵的音响效果,使全诗的节调非常动听。
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现代诗人、学者。
湖北浠水人。
曾留学美国学习文学、美术。
早年参加新月社,为该社主要成员,著有诗集《红烛》、《死水》等,在新诗的形式上主张格律化,讲求“节的匀称,句的均齐”。
后来主要从事学术研究,在《诗经》、《楚辞》、《周易》的研究中取得很大成就。
先后在青岛大学、清华大学任教,抗战期间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闻一多先生一生的道路是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是英勇闪亮而又坎坷的一生。
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
新月派代表诗人,作品主要收录在《闻一多全集》中。
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
他一身正气,积极投身爱国民主运动,1946年夏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2、赞美
穆旦
走不尽的山峦的起伏,河流和草原,
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鸡鸣和狗吠,
接连在原是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
在野草的茫茫中呼啸着干燥的风,
在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东流的水,
在忧郁的森林里有无数埋藏的年代。
它们静静地和我拥抱:
说不尽的故事是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
是爱情,是在天空飞翔的鹰群,
是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
当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在遥远的天际爬行;
我有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
我要以荒凉的沙漠,坎坷的小路,骡子车,
我要以槽子船,漫山的野花,阴雨的天气,
我要以一切拥抱你,你
我到处看见的人民啊,
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
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
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一个农夫,他粗糙的身躯移动在田野中,
他是一个女人的孩子,许多孩子的父亲,
多少朝代在他的身上升起又降落了
而把希望和失望压在他身上,
而他永远无言地跟在犁后旋转,
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
是同样的受难的形象凝固在路旁。
在大路上多少次愉快的歌声流过去了,
多少次跟来的是临到他的忧患,
在大路上人们演说,叫嚣,欢快,
然而他没有,他只放下了古代的锄头,
再一次相信名词,融进了大众的爱,
坚定地,他看着自己融进死亡里,
而这样的路是无限的悠长的,
而他是不能够流泪的,
他没有流泪,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在群山的包围里,在蔚蓝的天空下,
在春天和秋天经过他家园的时候,
在幽深的谷里隐着最含蓄的悲哀:
一个老妇期待着孩子,许多孩子期待着
饥饿,而又在饥饿里忍耐,
在路旁仍是那聚集着黑暗的茅屋,
一样的是不可知的恐惧,
一样的是大自然中那侵蚀着生活的泥土,
而他走去了从不回头诅咒。
为了他我要拥抱每一个人,
为了他我失去了拥抱的安慰,
因为他,我们是不能给以幸福的,
痛哭吧,让我们在他的身上痛哭吧,
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一样的是这悠久的年代的风,
一样的是从这倾圮的屋檐下散开的
无尽的呻吟和寒冷,
它歌唱在一片枯槁的树顶上,
它吹过了荒芜的沼泽,芦苇和虫鸣,
一样的是这飞过的乌鸦的声音,
当我走过,站在路上踟蹰,
我踟蹰着为了多年耻辱的历史
仍在这广大的山河中等待,
等待着,我们无言的痛苦是太多了,
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1941年12月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抗战最艰苦的敌我“相持阶段”,当时的中华民族既背负着历史积淀的沉重、贫穷和苦难,又已在抗日烽火中走向觉醒;人民虽然衣衫褴褛,血污浸身,但已在血与火中为摆脱屈辱而战。
作为年轻的诗人,穆旦在深刻感受到时代苦难的同时,也看到了人民的奋起,并由此看到了民族的希望,他抓住了这个时代的特色,并为之歌唱,显示了诗人对现实的关注,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文学赏析
此诗是一首意象繁多、意境深邃朦胧的诗歌。
诗人目睹了在抗战阶段的困难之下人民生活水深火热的状况,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以及对他们勇敢抗战的赞美,同时也寄寓着对民族崛起的希望。
诗作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人公,既表达了作者个体的感受,也涵盖了所有忧国忧民的炎黄子孙的心声。
全诗由四节构成,开篇第一节,就列出了荒凉的土地、干燥的风低压的暗云、单调的水、忧郁的森林等这一系列苦难的意象,以悲痛沉重的心情,向我们展示了中国满目疮痍的环境。
面对如此深重的灾难,人们“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这“眼睛”仿佛透着一道不甘屈辱、有着坚强的意志的光。
诗人要用“带血的手”,去拥抱“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因为他们佝偻却不倒的身躯,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民族意识已经被唤醒。
“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成了全诗的抒情主线。
诗歌第二节,诗人集中描写了一个农民形象,这个农民是中国千千万万个农民的缩影。
他既是孩子也是一个父亲,是家庭的支柱。
他像祖祖辈辈一样辛勤耕耘,身上压着“希望”与“失望”。
“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是同样的受难的形象凝固在路旁”。
这一句诗,刻画出了中国底层人民面对灾难时沉默坚忍的形象。
看到国家陷于危难之中,他没有“演说”,也不“叫嚣”而是采取了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放下了古代的锄头”,相信了“国家”这个名词,义无反顾地加入了抗战队伍,“溶进死亡里”。
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夫放下了“小家”为“大家”投入战斗的义举令诗人肃然起敬。
诗人相信,正是有这样一群农夫,国家定会崛起,黎明终将到来。
在第三节,诗人的眼光转到了农夫的家庭。
家里的老母亲和孩子们都“期待”着他,生活是这么的艰难困苦。
贫穷、恐惧与饥饿使他、使这个家庭痛苦。
然而,这“最含蓄的悲哀”抵挡不住农夫走在抗战最前线的脚步。
“农夫”这个群体概念,体现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奋勇抗争的民族精神。
他们走进去了,“从不回头诅咒”,不怕流血牺牲,抱着视死如归的心态去反抗蹂躏他们国土的恶人。
诗人被他们伟大不凡的民族精神深深感染,不由地想要“拥抱”这样可敬可亲的人民。
此诗的最后一节,是感情的再度抒发,是对一个已经站起来的民族的更深、更广的赞美里面。
在全诗的最后,诗人用“倾圮”、“枯槁”、“荒芜”等具有破败、凄清含义的形容词描绘了一幅死气沉沉的黑暗景象。
三个“一样的”构成排比,告诉着我们,中华民族遭受欺凌、人民生活水深火热的屈辱历史是如此漫长。
但是,中华民族是强大的,是不轻易认输的。
我们的民族已经觉醒。
诗人在最后反复地咏叹“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实际上是回归主题——赞美。
赞美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赞美中华民族的顽强生命力,重章迭唱,是战争必胜的战鼓鸣响,更是一个古老民族重新屹立在世界东方所发出的振聋发聩之音,表达了诗人对民族崛起的强烈渴望与坚定信念。
全诗规模宏大,激情澎湃。
尽管流露了低沉悲怆的情调,但贯穿全篇的是一种强烈的爱,是作者对“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坚定信念。
作者从“耻辱的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的身上,看到了时代的闪光,民族的转机。
诗人把希望寄托在舍家保国、义无返顾的农夫身上。
当战争打破了乡村的安宁,农夫便听从时代的召唤,踏上一条征战之路。
他是单个的人,又是一群人的代表,甚至象征着整个中华民族。
在诗歌语言上,这首诗充分发挥了汉语的弹性,善于利用多义的词语、繁复的句式、反复的咏叹来传达复杂的诗情。
同时,不时运用现代汉语的关联词以揭示抽象的词语、跳跃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创造出一种“介乎口语与书面语之间的文体”。
作者简介
穆旦(1918年—1977年),原名查良铮,爱国主义诗人、翻译家。
出生于天津,祖籍
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
曾用笔名梁真,与作家金庸(查良镛)为同族的叔伯兄弟,皆属“良”字辈。
20世纪80年代之后,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现代诗歌第一人。
穆旦于20世纪40年代出版了《探险者》、《穆旦诗集》(1939年-1945年)、《旗》三部诗集,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传统诗歌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诗人。
3、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
冯至
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
化身为一望无边的远景,
化成面前的广漠的平原,
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
哪条路、哪道水,没有关联,
哪阵风、哪片云、没有呼应:
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
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
我们的生长、我们的忧愁
是某某山坡的一棵松树,
是某某城上的一片浓雾;
我们随着风吹,随着水流,
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
化成蹊径上行人的生命。
文学赏析
人类与世界万物有什么关系呢?诗人就此发问,构造诗篇。
“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化身为一望无边的远景,化成面前的广漠的平原,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
”在此,我们、山颠、一望无际的远景、广漠的平原、交错的蹊径等要素构成了一幅立体的画面,由远及近,由模糊到清晰,我们就在其中穿梭着、行进着。
路、水,没有关联;风、云,没有呼应,然而,“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
” 我们的成长、我们的忧愁是山坡上的一棵松树、城上的一片浓雾,我们与万物共同存在。
“我们随着风吹,随着流水,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化成蹊径上行人的生命”我们与万物互相渗透、互相作用,我们由万物而来,我们又化成了万物。
于此,诗人道出了人的生命与世界万物共生共长的真谛。
作者简介
冯至(1905—1993)河北涿州人,诗人、学者。
十四行诗
这种诗体有固定的格式,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两节四行诗,后一部分是两节三行诗,共十四行,因此得名。
4、有赠
曾卓
我是从感情的沙漠上来的旅客,
我饥渴,劳累,困顿。
我远远地就看到你窗前的光亮,
它在招引我——我的生命的灯。
我轻轻地叩门,如同心跳。
你为我开门。
你默默地凝望着我,
(那闪耀着的是泪光么?)
你为我引路,掌着灯。
我怀着不安的心情走进你洁净的小屋,
我赤着脚走得很慢,很轻,
但每一步还是留下了灰土和血印。
你让我在舒适的靠椅上坐下,
你微现慌张地为我倒茶、送水。
我眯着眼,因为不能习惯光亮,
也不能习惯你母亲般温存的眼睛。
我的行囊很小,
但我背负的东西却很重,很重,
你看我的头发斑白了,我的背脊佝偻了,
虽然我还年轻。
一捧水就可以解救我的口渴,
一口酒就使我醉了,
一点温暖就使我全身灼热,
那么,我有力量承担你如此的好意和温情么?
我全身颤栗,当你的手轻轻地握着我的,
我忍不住啜泣,当你的眼泪滴在我的手背。
你愿这样握着我的手走向人生的长途么?
你敢这样握着我的手穿过蔑视的人群么?
在一瞬间闪过了我的一生,
这神圣的时刻是结束也是开始,
一切过去的已经过去,终于过去了,
你给了我力量、勇气和信心。
你的含泪微笑着的眼睛是一座炼狱,
你的晶莹的泪光焚冶着我的灵魂,
我将在彩云般的烈焰中飞腾,
口中喷出痛苦而又欢乐的歌声……
1961年11月
作品鉴赏
《有赠》是赠给一位女性的诗。
诗歌以饱含激情的语调,借对一位女性的深情倾诉,形象地抒写了对历尽苦难之后的人间温情的真切感受,赞美了给受难者带来巨大精神慰藉和生活勇气的宽容的理解、善良的同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人生劫难中真挚爱情的由衷的感激和歌颂。
诗篇表达了一种既是爱情又超乎爱情的崇高情感,一种基于深切了解、信任的博大的爱,一种人间至情;同时也折射出对历史冤屈和现实不公的控诉。
这首诗作表达的是一种复合的情感,既有重获自由的庆幸,又有无法消除的创伤;既有光明的预示,又有难解的隐忧,它们交织着,一时难以理清,但作者却以一种沉静的态度处之,于平缓中有跃动,委婉中有激切,因而给予读者的美感也是多重的。
真切地袒露内心世界,细腻地抒写情感活动,也是本诗一个明显特点。
在“战歌”风行,个人情感普遍受到漠视并为诗所摒弃的60年代,它的创作实属难能可贵。
作者简介
曾卓,原名曾庆冠。
笔名还有柳红、马莱、阿文、方宁、方萌、林薇等。
原籍湖北黄陂,生于湖北武汉。
1936年加入武汉市民族解放先锋队,武汉沦陷前夕流亡到重庆继续求学,并开始发表作品。
1940年加入全国文协,组织诗垦地社,编辑出版《诗垦地丛刊》。
1943年入重庆中央大学历史系学习。
1944至1945年从事《诗文学》编辑工作。
1947年毕业后回武汉为《大刚报》主编副刊。
1950年任教湖北省教育学院和武汉大学中文系,1952年任《长江日报》副社长,当选武汉市文联、文协副主席。
5、双桅船
舒婷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创作背景
舒婷作为生长在“文革”时期的年轻人,是朦胧诗创作的主将之一。
朦胧诗作为“地下文学”孕育于“文革”时期,而舒婷就生活在那个特殊混乱的时代,现实中的黑暗给予了她写作的动力。
此诗写于1979年8月,正好是文革时期刚过去不久,是作者早期“朦胧诗”创作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文学赏析
《双桅船》是诗人运用朦胧诗的写法,采用象征、意象来表达人的主观情绪,从而伸张人性的佳作。
全诗表现了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
一方面,是理想追求的“灯”;另一方面,是爱情向往的“岸”。
在执著追求理想的进程中,时而与岸相遇,又时而与岸别离,相和谐又相矛盾。
同时,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诗人时而感到前行的艰难与沉重,时而感到一种时代的紧迫感而不让自己停息。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诗中所表现的情绪与心态,既是诗人自我的、个性的东西,同时,又是那个特定时代的青年们所普遍感受到而难以言表的东西。
诗人以她细腻的心,运用象征的技巧,把它完美地表达出来,使之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此诗的一个重要艺术特点是象征。
在朦胧诗中,象征多是用某种具体的事物和人们能直感的形象来替代人的某种主观情绪和某种社会态度。
简言之,就是用具象来表达抽象。
诗题“双桅船”,就是一种象征。
全诗的目的不在于描写一只客观的双桅船,而是借用双桅船这一具体形象来表现诗人自己,表现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
或者说,诗人觉得,自己就像一只双桅船。
双桅船中的“双桅”又暗示着某种深层的含义。
双桅并在,意味着诗人心目中爱情与事业并立又相区别的心理。
另外,诗中的“岸”、“风”、“风暴”、“灯”等都具有明显的象征性。
“岸”象征着女性的爱情归宿,“风”意味着时代紧迫感给诗人的动力,“风暴”暗指诗人与同代人所经历的不平常的年代风云,“灯”则与光明信念并在一起。
意象的运用,是此诗的另一个重要艺术特点。
所谓意象,就是借用外在的景致来表现诗人的主观心态。
它与传统诗歌中的“意境”不同。
意境一般是触景生情并借景抒情,从而达到景中含情的艺术目的。
而在朦胧诗中,诗人多以主观情绪和人的各种心态为表现对象,从主观情绪出发,想象并构造成某种具体的画面与景致,从而使抽象的情感形象化,以达到艺术表达的效果。
诗人在《双桅船》中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心态、一种情绪、一种感情历程。
而落在语言上,却是“船”、“岸”、“风暴”、“灯”等具体形象,并把这些具体形象加以组合,形成一幅完整的有动态过程的画面。
而在画面之下,隐含并跳动着作者的心、作者的真情实感。
全诗意象清新,组合自然,使诗人内在强烈的情绪得以自如的表达。
另外,此诗的语言自然流畅,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凝重而又细腻,既有浓浓的个人感叹,又有开阔的时代情怀。
诗的最后四句“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被人们当作警句加以广泛流传和引用。
作者简介
舒婷(1952— ),中国女诗人,出生于福建龙海市石码镇。
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
舒婷崛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人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6、断章
卞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