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改下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现状的调研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新课改下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现状的调研报告

——以来宾、柳

州地区为例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傅慧婷吴嘉玲

[摘要]新课程改革在广西已经全面推行,课改对市、县级学中学校政治课堂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新课改在中学政治教学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我们针对来宾、柳州地区的新课程改革在实施进程中存在的这一问题进行了调研,目的在于更加深入了解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新课程改革各方面的教育教学状况,深入了解学校实际,为中学新课改提供合理建议。本文着重通过对新课改意义的了解、新课改下政治课堂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几方面作一个简单的调研分析。

[关键词] 新课改;教学现状;问题;措施

引言

按照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等文件要求,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调查来宾、柳州地区中学政治课堂新课改的试行情况。为了深入了解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新课程改革各方面的教育教学状况,深入了解学校实际,为中学新课改提供合理建议,所以我们带着困惑和问题,10月底,随“陶行知实验班”学习考察组赴来宾、柳州地区考察,学习来宾、柳州地区关于新课程改革下政治课堂教学的经验,先后到来宾市第六中学、来宾市高级中学、柳江中学、拉堡中学、柳城中学和柳城实验中学等6所学校进行学习与交流。现将调查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新课改的意义

(一)调研研究的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1]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学生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

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我们传统的教育方针,只能培养“传统人才”而扼杀了学生积极主动、创造、创新等好的一面。新课改正是倡导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的教学,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所以,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二)对调研情况的总体评价

通过对学生的现场访问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新课改实施情况的总体感觉和评价感到满意,喜欢课改后的课堂教学模式,他们认为合作式的探究模式更有利于知识的汲取,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与学生相比,有些老师认为新课改后的教育制度更好,实践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和文章概括能力的全面加强,认为新课改将艺术、科技等学科设置学分是非常有必要的,从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展现和增强,但还是有部分老师对新课改持保留态度,认为新课改目前还存在许多瑕疵和纰漏,高考体制不改,新课改很难完全实行。但总体来说,新课改目前在这几所学校的实施情况良好。由此观之,新课改给学校发展也带来了新机遇。不仅给学校的自主发展带来了活力,还为学校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平台。所以新一轮课程改革决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一场涉及到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等全方位的变革。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改进教学,转变教育行为,最终落实到素质教育上,从精英教育最终转向大众教育。

二、新课改下政治课堂教学的现状

在新课改伊始阶段,各所学校中学政治课堂教学已有不同程度上的改变,基本上都学习了新课改的理念,总体来说效果良好,不管是在教师教的方面还是学生学的方面都有了很大变化,但还是存在些许问题,以下列出此次在调研中看到的几点现状。

(一)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

新课改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注重体现知识、能力、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的并重,既要重视预设目标,又要重视可能出现的非预设目标。这就给老师的教学增加了一定难度。在课余时间,经过与部分学生的交流得知,大多数学生认为新课改后老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少数学生认为有非常大的变化。对新课程的教学,部分学生表示满意,少数学生表示非常满意,也有存在不满意的情况。

从这些情况上看,学校领导、老师们都已经积极地投身到课改实践中去,尽快地转变教学观念,努力在课堂上渗透现代教育新理念。比如来宾市高级中学,作为一所中华名校,它以先进的教学理念积极实行新课改,多次举行新课改培训。老师热情参与,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回归课堂教学,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

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相信学生,致力做到放手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上,配以先进的教学设备,采取情景教学法,以一个贴近学生生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案例贯穿整节课的教学,教师循循善诱,课堂生动有趣,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种“新”的课堂,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效果较好。而且以“育德为先”为办学理念的来宾六中也在积极实施新课改方案,贯彻新课改精神。课堂教学不同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学生为课堂主体,老师只是起了引导作用。上课开始,老师以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导入教材内容,向学生提问,配合视频教学。其中,老师善于提问,不是单纯的给出知识点,而是由学生自己阅读思考并得出答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老师整堂课只是起了个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在下课前五分钟,是老师专门留给学生提问的时间,学生可对一些知识盲点向老师请问,有利于帮助学生充分掌握知识,检查课堂教学质量。所以只有教学观念变了,才能用新的思想观念来指导教学行为的改变。当然,我们也了解到了还有少部分学生认为老师的教学方式没有太大改变,对新课改后的课堂教学不是很满意。例如柳城中学,这所中学在政治课上还是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追求知识的灌输,学生在课堂上的气氛相对沉闷。我们知道新课程改革下,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教师要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新的课程观强调,课程是师生共建新知识的过程。这就启发我们教师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武装头脑,只有认真领会了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有新思路、新视角。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新课改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认为自己学习方式转变很明显的学生只有少部分,多数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方式转变较明显,还有少数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方式没有发生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在新课改的教学组织上,应尽可能多地利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加强合作与交流,使学生能经常、主动提出问题。例如拉堡中学,这所学校以“自主合作课堂”为一大特色,课前老师先发导学案,学生根据上面的要求自主预习,课上老师首先让学生朗读教学目标,以相关视频导入教学,所选案例贴近学生生活,老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捕捉问题,学生自己寻找答案,课堂氛围异常活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有效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调查中我们虽得知大部分学生都转变了学习方式,但是,能主动提问,积极参与讨论的学生还是占少数,只是一些积极分子在课堂上比较活跃。这个情况在柳城实验中学较为明显,虽然是小组合作讨论,老师只是在一旁起到引导的作用,但是每次老师提问问题总是那几个积极分子踊跃地举手回答问题,其他同学的参与度并不是很高。这个结果表明,我们老师引导得还不够,能不能做到全员参与,积极主动,才是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针对这一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三)新课改政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