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一)》课标解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一)》课标解读《认识图形(一)》课标解读一、课标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一学段”中提出“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体”。
二、课标解读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研究图形与几何内容的开始,是学生今后研究的重要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建立几何直观的重要基础。
课标要求“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这一要求就是通过观察与操作认识图形,直观地、整体地认识立体图形。
从对实物的观察与操作过程中来认识图形的特征,既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也符合数学课程的目标要求。
这样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发展能力,初步体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发展积极的情感与态度。
(一)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的特征。
1.创设充满童趣的进修氛围人们生活在三维空间中,常见的楼房、积木、各种包装盒、皮球等,都给我们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的直观形象。
基于这样的生活经验,学生可以从认识立体图形开始,“通过实物和模型等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辨认”是认识的低级阶段,但与以往的经验有所不同,它要经历从事物到几何图形的抽象过程。
学生在进修本单元知识时,学生没有任何知识基础,但是他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
讲授时,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童趣的语言,如:从玩积木开始引入,让学生带着问题玩积木。
“看看这些图形中你认为哪种图形最淘气”“哪种图形比较淘气”“哪种图形最乖”“说说你的来由”。
使学生在充满童趣的语言中去观察、比较、从而发现、总结、归纳出每种图形的特征。
了解每种图形的特征是精确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平面图形的根据。
2.把课堂变成学生交流的平台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的理由,使学生在不断的观察、说理、思辨、修正自己的过程中,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认识立体图形丨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认识立体图形丨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立体图形,如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使他们能够正确识别和命名这些立体图形。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立体图形的特点和属性。
教学内容1. 立体图形的定义和特点。
2. 常见的立体图形,如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
3. 立体图形的识别和命名。
4. 立体图形的观察和描述。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和命名常见的立体图形,理解它们的特点和属性。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使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描述立体图形。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立体图形的模型或图片,如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的立体图形模型或图片,纸张,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立体图形的模型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2. 新课导入:介绍立体图形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初步了解立体图形。
3. 活动一:让学生观察和操作各种立体图形的模型或图片,引导他们识别和命名这些立体图形。
4. 活动二: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描述立体图形,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5.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立体图形的特点和属性。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立体图形2. 板书内容:立体图形的定义和特点,各种立体图形的名称和图形。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从家中带来一些立体图形的模型或图片,与同学分享和交流。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认识了立体图形,培养了他们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的观察和思考,使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理解立体图形。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他们能够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立体图形的理解和认识。
一年级上册认识立体图形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目标:1、使学生直观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 形、正方 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和特征。
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水平、动手操作水平和用数学交流和水平。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师: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一样吗?(其他同学实行补充)
3)揭示概念
师:每种物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
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在电脑分出的各类实物中出示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4)活动
教师板书:球 问: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拿对了吗?放回学具篮中,依次出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长方体不放回篮中)
实验小学电子备课
学科
年级
单元
时间
主备教师
主题
理解物体和图形
课型
单元备课
使用教师
教
学
内
容
教材32页-36页例题及练习。
教
材
解
读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和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初步理解。因为在现实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把立体图形的理解放在平面图形之前,这是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的。立体图形的初步理解这个部分知识能够按三个层次实行:知识的引入―――知识的教学―――知识的应用,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在知识的引入和使用上,要注意体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和生活化。在这部分知识中,应考虑到学生理解事物都有一个从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所以对于每一种图形,都要按三个层次实行:从实物引入――抽象为一般模型――给出图形名称。最后,让学生说出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分别是这四种立体图形,使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描述所处的生活空间,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平面图形的初步理解这个部分知识要求充分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来引入平面图形,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同时,本单元的活动设计具有开放性,能够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需要。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知识点《熟悉图形》主要是让同学熟悉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这几个平面图形,在熟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再熟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几个立体图形。
这里给大家共享一些一班级数学熟悉图形学问点,欢迎阅读!一班级数学熟悉图形学问点一、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1、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2、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二、图形的拼组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2、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3、两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
(两个特别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4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一班级数学熟悉图形教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网络学习活动,同学能直观熟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并能正确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同学自主拼、摆、画、折、找等活动,能直观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体会平面图形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
3、在经受观看、比较,描画活动过程中,感悟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分与联系,丰富直观体验,进展空间观念。
二、学习重难点1、能直观熟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2、从立体图形中“拓”出面、借助“拓”出的面熟悉平面图形。
三、学习过程1、老师带领同学回忆立体图形的特征2、播放微视频,同学观看(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以及三棱柱,播放从立体图形中“拓”出平面图形的过程)3、组织同学利用课前预备学具的不同外形在练习本子上描、画、印、拓出平面图形。
画的又好又快的的同学,可以连麦老师共享他的作品。
4、熟悉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5、熟悉平行四边形(引导同学观看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师:你能把一张正方形、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纸折成同样的两部分吗?有几种折法?谁情愿介绍自己是怎么折的?折出来的是什么图形?请大家动手做一做,预备好的、同学可以连麦老师哦6、归类整理(1)课件呈现多个图形,让同学分别跟家长说说每个是什么图形?(2)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每种图形的样子的?四、老师直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你还有什么问题吗?五、巩固应用1、课本第3页“做一做”的第1题。
一年级《认识物体和图形》(立体图形)教材分析
人教版一年级上《认识物体和图形(立体图形)》教材分析温宿镇六校李薇薇《标准》指出,“‘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转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认识物体和图形》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
这部分教材包括两部分内容: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和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把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编排在平面图形之前,这是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
同时体现了新课标的两大理念:一、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二、注重在活动中学习知识,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然地完成学习过程,掌握知识。
本课主要学习立体图形的认识这部分知识的编排,教材是按三个层次进行处理的:知识的引入──知识的教学──知识的应用,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
在知识的引入和应用这两个环节上,注意体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和生活化。
首先,教材从现实生活中引出数学内容,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这些物体都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看到的,这样编排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小就培养起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然后,教材通过列表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辨认和区别四种立体图形。
在编排这部分内容时,考虑到学生认识事物都有一个从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所以对于每一种图形,都按三个层次编排:从实物引入──抽象为一般模型──给出图形名称。
最后,让学生说出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分别是这四种立体图形,使学生尝试具体的学习过程。
1、教材首先出示鞋盒、粉笔盒、魔方、易拉罐、笔筒、足球、玻璃球等学生熟悉的实物图,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引出四种立体图形。
由于学生已经具备许多这方面的早期经验,所以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初步感受到形状是物体的众多属性之一,日常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有的形状相同,有的形状不同,形状相同的物体可以看成一类。
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认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课件)
圆柱 :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上下 两个底面圆圆的、平平的;
球 :是圆圆的。
判断:在正方体下面画√
() ()
()
()
3
1
6
4
1
2
4
我是用哪些形状的物体制作呢?
有( )个
有( )个 有( )个 有( )个
3
3
4
3
长方形 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Hale Waihona Puke 正方形 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
三角形 有三条边,三个角。
圆 没有尖尖的角,都是圆圆的。
扇形 两条直直的线,一条弯弯的线。
梯形
两条斜斜的线,两条直直的线。
五边形
有五条直直的线。
六边形
有六条直直的线。
七边形
八边形
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
正方形 长方形
圆
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
正方形 长方形
圆
1
2
6
猜一猜后面藏着的是四种图形中的哪一种图形? 在正确图形下面打“√”。
圆 没有角(即封闭的) 三角形 有三条边,三个角 扇形 有两条直线,一条曲线 长方体 长长的,有六个面 正方体 方方正正的,六个面都一样大 圆柱 上下两个面都是圆形,可以滚动 球 表面都是曲面,易滚动
躲在云朵后面的是哪种图形? 请把它圈出来。
躲在云朵后面的是哪种图形? 请把它圈出来。
1 4 2 5 4
第2课时 认识立体图形
Hi!大家好!
长方体长长方方的,有六个平平的面
正方体四四方方的,有六个方正的面
直直的,上下一样粗,有两个面是圆形
《立体图形的认识》-一年级数学
立体设计的认识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情景导入出示主题图二、探究新知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宝贝,你们能说出这些宝贝的名字吗?再次提出问题:这些宝贝形状一样吗?你能不能把形状相同的宝贝放在一起?1、找同学回答。
再次提出问题:这些宝贝形状一样吗?你能不能把形状相同的宝贝放在一起?同桌商量一下,该怎么分类。
(板书:立体图形)2、找同学把老师准备的教具分类并总结:把这些物品放在一起,是因为它们有共同的数学名字,让同学们尝试说出来。
教师配合板书:正方体、长方体、球、圆柱3.猜谜游戏:它是谁?①有一个物体特别同桌商量一下,该怎么分类。
经过讨论,分类如下:①纸巾盒、铅笔盒、肥皂盒②墨水盒、魔方、骰子③足球、皮球、玻璃球④茶杯、易拉罐、笔筒、香烟学生说出对应的立体图形名称并齐读。
同学们一起说出刚刚认识的立体图形名称,猜出谜底并抢答启发学生从生活出发,自主思考通过讨论,深化分类思想,对立体图形的特征有一个感性认识认识立体图形通过游戏提升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深入参与课堂三、课堂练习四、课堂小结淘气,喜欢滚来滚去(球)同学们摸一摸,说说摸起来的感觉,有什么特点。
圆圆的,摸起来很光滑,可以随意滚动。
②除了球,还有一个能滚动的物体,它是谁?(圆柱)总结:站得稳,躺下可。
摸一摸,上底和下底感觉平平的,侧面弯弯的。
以滚动。
③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1、教师说名字,2、摸宝游戏①学生蒙眼摸学具,自己说名字②老师说名字,学生蒙眼摸出对应的立体图形③老师说立体图形的特征,学生摸出对应学具3、猜一猜,连一连4、找一找机器人是用哪些立体图形做成的同学们观察出长方体6个面不一样大小。
观察正方体,发现:同样有6个面,每个面一样大小。
总结:长方体长长方方的,6个面不一样大小,正方体正正方方的,6个面大小一样。
但是它们每个面摸上去都是平平的。
学生拿对应学具学生说说自己这节课认识了哪些立体图形适当对比总结,对立体图形的认识进一步深化通过游戏,进一步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自我总结,提升课堂效果。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认识立体图形(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认识立体图形(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认识立体图形”,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常见的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并且能够辨别和描述这些立体图形的特征。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知基础,但可能对立体图形的概念和特征还不够熟悉,我将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来理解和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
同时,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有待提高,因此我将在课堂上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这些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学生能够培养空间观念,提高观察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这些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立体图形的特征,培养空间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个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2.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展示、模型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立体图形的特点。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教学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立体图形的生活实物,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这些图形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学生观察和操作立体图形模型,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总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的特点。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立体图形_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立体图形_人教新课标教材简析:“认识物体和图形”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要紧从形状上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
教材包括两部分内容: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和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直截了当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因此把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编排在平面图形之前,这是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
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教材按“知识的引入→知识的教学→知识的应用”三个层次安排教学内容。
在“知识的引入”部分,教材从现实生活中引出教学内容;在“知识的教学”部分,教材按“实物引入→抽象为一样模型→给出图形名称”依次出现,让学生学会辨认和区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四种立体图形。
在“知识的应用”部分,让学生说出周围哪些物体的形状分别是这四种立体图形,使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描述所处的生活空间,表达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和观看活动,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明白它们的名称;会辨认和区别这些物体和图形。
2.通过摸、滚、推、拼、摆各种立体图形,直观感受各种立体图形的特点。
3.培养初步的观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交流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4.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逐步养成从生活中发觉数学问题的意识和适应。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预备:各种形状的物体,如纸箱,课件,投影片等。
教学过程:(课前,教师发给每张桌子一个纸箱,纸箱里分别装有积木块、魔方、易拉罐、笔筒、茶叶筒、球等各种形状的物体,并将纸箱盖盖好。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师:小朋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专门好玩的礼物,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礼物一起来做搭积木游戏。
现在请小朋友把纸箱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并说说有哪些“礼物”。
(当学生说出“礼物”的名称时,教师逐一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实物。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识别并命名立体图形,如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
2. 使学生理解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如球体的圆形表面,圆柱体的两个圆形底面和侧面,正方体的六个正方形面等。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描述立体图形。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找出立体图形的共同特征和不同之处。
二、教学内容1. 立体图形的定义和特征。
2. 常见立体图形的认识和命名,如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
3. 立体图形的观察和描述,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描述其特征和变化。
4. 立体图形的分类和比较,根据特征将立体图形进行分类,比较不同立体图形之间的异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识别并命名立体图形,理解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能力。
2. 教学难点:立体图形的观察和描述,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并准确描述其特征和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立体图形的模型或图片,如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
2. 学具:学生自备的立体图形模型或图片,用于观察和比较。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立体图形的定义和特征,通过展示和描述不同的立体图形,让学生初步认识和命名立体图形。
3.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立体图形,从不同角度观察并描述其特征和变化。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立体图形的分类和比较,根据特征将立体图形进行分类,比较不同立体图形之间的异同。
5. 总结归纳:通过学生的讨论和观察,总结归纳立体图形的特征和分类,强调重点和难点。
6. 应用拓展:通过一些练习题或实际应用,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其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认识立体图形》2. 内容:立体图形的定义和特征,常见立体图形的认识和命名,立体图形的观察和描述,立体图形的分类和比较。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1. 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以直观教学和探究教学为主。直观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和性质,探究教学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具体来说,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实物展示:通过展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等实物,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和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例如,通过观察实物,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立体图形的特征;通过操作模型,学生能够理解立体图形的空间结构;通过比较不同立体图形的特点,学生能够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此外,本节课还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将能够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3. 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立体图形的掌握情况。测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应用题,考察学生对立体图形特征和性质的理解。测试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回答问题,显示出对立体图形的良好掌握。
4.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也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完成作业,表现出对立体图形学习的重视。通过作业,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立体图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紧密相连,旨在引导学生从平面图形过渡到立体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对图形的认知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通过学习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学生能够从实物中抽象出立体图形的特征,理解立体图形的空间结构,并能够运用空间想象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同学们不断的学习和努力。
下面给大伙儿提供了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期望能关心大伙儿更好的复习所学的知识。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总结(新人教版)第一单元预备课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确实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能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明白得: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样指面对的方向确实是前,背对的方向确实是后。
同一物体,相关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专门要求,一样以观看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能够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依照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1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1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认识立体图形》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二十一课时,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立方体、圆柱体和球体这三种常见的立体图形,并能够辨别和说出它们的特点。
教材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立体图形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他们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大多数来源于日常生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表达等活动,让学生对立体图形有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学生之间的认知水平存在差异,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耐心引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立方体、圆柱体和球体,了解它们的特点,能够辨别和说出它们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表达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他们观察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立方体、圆柱体和球体,了解它们的特点。
2.难点:让学生能够辨别和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以及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实物和图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立体图形的知识。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立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的模型,图片,实物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立方体、一个圆柱体和一个球体模型。
3.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立体图形的图片和实物。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如魔方、铅笔盒、篮球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4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新教材第三单元《认识立体图形》教解析
二 教学内容
3.对比与分析
原教材
例1:认识立体图形
例2:图形拼组
例3:看谁搭得高
二 教学内容
3.对比与分析
新教材
例1:认识立体图形
例2:看谁搭得高
例3:图形拼组
二 教学内容
3.对比与分析
新教材
认识
问题的解决
图形的关系
例1:认识立体图形
例2:看谁搭得高
例3:图形拼组
二 教学内容
3.对比与分析
主题图
二 教学内容
练一练
区别:第一题连一连中删 掉了圆柱形的饼干,正方 体改为学生生活中常见的 魔方。
二 教学内容
练一练
区别:第二题的中减少了一个 长方体,增加了一共有( ) 立体图形。答案是10个,原本 是11个,这也是放在十以内数 的认识之后教材的另一改变。
二 教学内容
练一练
没有变化
二 教学内容
二 教学内容
例1:做一做第1题。 区别:第1题是旧教材做一做第2题。 设计意图: 第1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 游戏的范例,要求学生在看不见实物 的情况下,按指定的图形名称摸实物。 使学生通过触摸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 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增强空间想 象能力。 教学建议:在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立 体图形的认识。可以根据特征拿物体、 根据物体说特征的方式加深对立体图 形的认识。
二 教学内容
相同图形之间的关系
例3:图形拼组(用相同的图形) 区别:例题中新增8个小正方体拼成 的大正方体。对话中增加了“我用” 两个字。 设计意图:原教材只学习五以内的认 识,现在是学完10以内的认识后, 结构上更加合理。 教学建议:拼组出新的图形,进一步 直观感知图形之间的关系。
不相同图形之间的关系
小学初中一年级数学《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课件PPT
左视图
●
俯视图
正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正视图( B ) 左视图( B ) 俯视图( C )
A
B
C
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这个图形,各 能得到什么平面图形?
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
你有收获吗?
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棱锥等 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五边形、六边形等 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 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平面图形围成立体图形
五边形 三角形
圆 八边形
梯形
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转化:
从不同角度看,你能得出什么样的平面图形?
从正面看
从 左 面 看
从上面看
主视图 左 视 图
俯视图
正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从你所在的位置看这组几何体,看到的是什么 样子?能否把你所看到的样子画下来?
(1)
(2)
(3)
正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正视图
……..
给我最大快乐的,
不是已懂的知识,
而是不断的学习. ----高斯
课题: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亲爱的同学们:
祝贺你步入了一个新的学习起点! 我们将一起走进丰富的图形世界, 你会觉得生活中处处都有图形的身影
你会发现许多令人惊喜的东西;
你还会感到自己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有本领
想想,试试,说说,议议,相信你一定能学好
现在,就让我们携手一起走进神奇的图形世界吧!
北京
香 港
万里长城—中国
天坛祈年殿—中国
国家体育馆—中国
金字塔—埃及
泰姬陵—印度
圆形斗兽场—意大利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1.1认识平面图形(人教版)PPT课件
长方形有四 正方形有四条边, 个一样的角。 四条边一样长,
有四个一样的角。 平行四边形有四条边, 相对的边平行;有四 个角,相对的角相等。
三角形有三个 角,有三条边。 圆没有直直的边, 也没有尖尖的角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1.1认识平面图形 (人教 版)PP T课件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1.1认识平面图形 (人教 版)PP T课件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1.1认识平面图形 (人教 版)PP T课件
第1单元 认识图形(二)
第1课时 认识平面图形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1.1认识平面图形 (人教 版)PP T课件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1.1认识平面图形 (人教 版)PP T课件
学习目标
初步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 边形和圆,感知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1.1认识平面图形 (人教 版)PP T课件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1.1认识平面图形 (人教 版)PP T课件
探究新知
这些都Hale Waihona Puke 平面图形。 你知道它们的名 字吗?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1.1认识平面图形 (人教 版)PP T课件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1.1认识平面图形 (人教 版)PP T课件
做一做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书本的正面是长 方形的。
杯子从上往下看 是圆形。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1.1认识平面图形 (人教 版)PP T课件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1.1认识平面图形 (人教 版)PP T课件
做一做
2.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可以是正方行,长方形,也可以是 圆形,还可以把他们拼在一起。
探究新知
我们可以这样记住它们的样子: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认识立体图形示范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认识立体图形示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掌握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等立体图形的特征。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介绍立体图形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
2. 常见立体图形的认识:介绍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等立体图形,让学生了解它们的特征。
3. 立体图形的观察与识别:通过观察实物、模型或图片,让学生学会识别各种立体图形。
4. 立体图形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动手制作立体图形,加深对立体图形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的区别,从而引出立体图形的概念。
2. 讲解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详细讲解立体图形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立体图形是由多个平面图形组成的,具有三维空间的特性。
3. 讲解常见立体图形的特征分别介绍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等立体图形的特征,如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等。
4. 观察与识别立体图形通过观察实物、模型或图片,让学生学会识别各种立体图形。
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题目,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5. 动手操作立体图形让学生动手制作立体图形,如用纸板制作正方体、长方体等。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立体图形的特征。
同时,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立体图形的认识程度。
2. 检查学生制作的立体图形,评价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立体图形的理解程度。
4.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满意度。
五、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教材分析:
《认识图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34--P35。
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
这一单元包括: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和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
因为现实生活中孩子们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教材把认识立体图形排在平面图形之前。
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体现了新课标的两大理念: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在活动中学习知识,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然地完成学习过程,掌握知识。
设计思想:
力求创设一种轻松、自如、和谐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教学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初步认识四种立体图形,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和区别这四种立体图形。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会辨别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
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
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
谈话法、活动法、观察法学法指导:
仔细观察、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各种立体图形的实物、学生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说:同学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老师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
老师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
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老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3)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概念。
老师拿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感知特点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多媒体出示实物图“鞋盒”,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
用同样方法出示“魔方”、“茶叶桶”、“足球”等实物图,抽象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
2、记忆想像。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应的实物。
(2)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四种图形的样子(老师说图形,学生想。
)(3)让学生闭上睛眼按老师的要求摸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4)出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让学生辨认。
3、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4、多媒体出示猜一猜这个游戏,巩固学生对四种图形的掌握。
圆圆鼓鼓小淘气,滚来滚去不费力。
正正方方六张脸,平平滑滑一个样。
上下圆圆一样大,放倒一推就滚动。
长长方方六张脸,相对两面一个样。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1、“做一做”第1题。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滚动。
(2)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
通过搭,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比较稳固。
2、游戏:“看谁摸得准”。
(1)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参照“做一做”第2题)。
(2)老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
3、数图形。
多媒体出示练习八的第2题,问:这个物体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各用了几个?让学生在教科书上完成。
五、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
请学生用印泥把立体图形的一个面印在纸上。
问:你用哪个图形印出了什么?生:我用长方体上印出了长方形。
生:我用圆柱印出了圆。
生:我用正方体印出了正方形。
生:我用三棱柱印出了三角形。
学生先通过动手,找把“面”从“体”上
印下来,再通过摸平面图形,体会“平面”的感觉。
问: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到底有什么不同?生:圆柱鼓鼓的,圆扁扁的,
球圆圆的。
生:长方体长长方方的,正方体正正方方的,有六个面。
长方形、正方形平平的,只有一个面。
五、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谈收获)
六、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目的是让孩子认识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并以实物体中抽象出简单的立体图形。
课前一段时间里,我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平日里注意收集好生活中的物品以备教具使用,如长方体的牙膏盒、药品盒等,正方体的饼干盒、魔方等,圆柱体的茶盒、茶杯等,球体有乒乓球、皮球等,并在卡片上画出数学模型图,如长方体、圆柱、球的线描立体结构图。
同时在课前让学生按要求收集好相关生活物品以作学具。
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同时,体会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
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厚,在数学活动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