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盐文化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海盐文化的思考
盐城自古以来与盐相依共存,结下了数千年不解之缘。
盐城的历史,就是一部海盐文化史,海盐文化铸成了盐城之灵魂。
深入研讨海盐文化,将海盐文化打造成盐城靓丽的城市名片,应该是一个长久课题。
一、关于海盐文化精神
近几年来,我们盐城努力打造“海盐文化”这张城市名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全国唯一的海盐博物馆落户盐城就是一个明证。
探讨海盐文化,打造海盐文化城市名片,根本的是为了发扬海盐文化精神,将传统优秀的海盐文化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并不断赋予时代特征内容,这是我们打造这张城市名片之根本。
但“海盐文化”精神究竟是什么?我们似乎研究得还不够,在一定范围内的影响还不广泛,更谈不上深入。
人们总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任何人都会表现出某种地方烙印。
盐城人有盐城人的特征,盐城人有盐城人的品质,盐城人表现出来的“机敏、刚强、自力、开拓”的品质特征正是与“海盐文化”精神一脉相承的。
海盐出自海洋,沧桑巨变,盐城海岸线千百年来不断东移,特殊的地理特征决定了“煮海为盐”工程的艰辛。
猛烈的海风海潮、贫脊的盐碱土地、恶劣多变的自然条件,注定了“以盐为生”的盐城人祖祖辈辈都是拓荒者。
千百年来艰辛的煎盐劳役、风餐露宿的家常生活,造就了盐城人的主体——处于社会最底层的灶(盐)民“以海为家、互帮互助;不畏强权、不畏艰辛;开拓奋斗、志在成功”的朴素品质和不屈精神。
从而在这块土地上走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走出了率领“十八条扁担”盐民起义反抗元朝统治的张士诚;走出了倡导“百姓日用即道”哲学思想的“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
盐城近郊“伍佑”地名的由来也反映出这一点。
伍佑古称珠溪,之所以又改名为“伍佑”,是因为纪念兴复盐场有功之臣“伍祐”这个人。
据“商务印书馆”编辑的《中国人名大词典》介绍:“伍祐,(宋)正己曾孙,字祐之,大中祥符进士。
历知雩都、海昌,以廉能称,寻差楚州团练推官。
州有盐场欠废,祐议兴复。
役不及民,甫期而就,岁入缗钱数万。
人称伍佑场,官至太常博士。
”
原来,伍祐,福建宁化人士,其曾祖伍正己是晚唐时期有名的清廉爱民的御史中丞。
伍祐为官后,以曾祖为楷模,他在盐城一带任团练推官期间,发现这里早在晋代就建有盐场,已荒废百余年。
伍祐认为盐场兴起,朝廷得税,百姓得益,复兴盐场于国于民皆利,遂亲往海边废弃百年的老盐场勘察,上书朝廷得准。
伍祐并采取直接发放钱粮薪饷取代过去义务劳
役的办法,从而得到乡民拥护,百姓踊跃参加废弃盐场的兴复工程,当年即获益,收缴官银(铜)钱数万。
由于伍祐的努力,盐场兴复,商贾云集,这里成了极其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人们为了纪念伍祐兴复盐场的功绩,遂将这里命名为“伍祐场”,这在两准盐场中是唯一以人名命名的盐场,足见伍祐在当时社会的影响和贡献。
后来,“祐”“佑”通用,“伍祐场”也就成了今天的“伍佑场”。
在伍姓宗祠通用联中有这样一副对联:“文琏称孝子,楚州号佑场。
”上联称颂伍文琏是孝子,下联赞誉伍祐兴复伍佑场。
这也可从另一侧面反映出“伍祐”不但在社会上享有崇高威望,在伍氏家族中也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从“伍祐”兴办“伍佑场”的史实中,我们不难体会到反映在“伍祐”身上的那种“不畏艰险、勇于挑战、为民服务、力争贡献”的可贵精神。
这种由“煮海为盐”历经千百年锤炼而形成的“海盐文化精神” 影响着盐城一代一
代后来人,并得到传承。
在大力倡导科学发展观的今天,认真研讨并发扬“海盐文化精神”,无疑有其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的。
笔者觉得有必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项以“海盐文化精神”为中心内容的群众性研讨活动,探索“海盐文化精神”之精髓,借以继承优秀文化传统,推动盐城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重视盐城自身“海盐文化”建设
海盐文化的建设要坚持以盐城为中心,以范公堤、串场河为轴,以与海盐相关的地名、传说、遗址为点的思路,努力将海盐文化打造成盐城最为独特、最具历史蕴味的城市名片。
盐城有其丰富的海盐文化资源,但是盐城对其自身这方面的资源却视而不见,或者说研讨、挖掘不够深入。
纵观盐城对外宣传的海盐文化内容,常常都是西溪三宰相、草堰的张士诚、白驹的施耐庵等等,这没有什么不足之处。
可惜的是这些史实都与盐城相距较远,而出自盐城自身的仅剩下了“环城皆盐场”这一空洞的记载。
至于刚见雏形的串场河景观带,那也只是人造的现代景观,不足以反映千百年历史积累形成的“海盐文化”。
是盐城自身这方面的素材资源贫乏吗?显然不是,造成这一不正常现象的原因似乎是,对海盐文化的研究探讨、保护挖掘,盐城自身还不及下属的市(县),或者说仅停留在专家学者圈内研究,依靠和发动群众不够,到基层调查研究沉不下去。
因此,有必要重视一下盐城自身“海盐文化”的研讨建设,重点是市属区范围内海盐文化历史遗产的保护和恢复。
这里提供一些浮浅的线索:
一是加强对伍佑场、新兴场的历史研究,深入挖掘有价值的史料,特别对“伍祐”这个人物的研究,或许这还是我们的一个空白。
笔者想,历史上的“伍祐”如果没有极其特出的贡献,就不可能以其名命名盐场,这可是两淮盐场中唯一的。
历史上的“伍祐”就相当于
今天的胡友林,“伍祐”在一片废墟上兴办起了盐场,胡友林从几十块钱起家办成了在全国有影响的现代企业,历史虽穿越千百年时空,但创业的精神是相通的。
伍佑的“场公署”“石桥”“佑神观”“独木冲霄”等遗址遗物可加以恢复兴建,从而为“伍佑”这个人物的研究提供更多的丰富素材。
二是对市属区范围内古盐运之路的开发保护建设。
草堰场有一个古盐运集散地保护区,盐城市属区范围内也有几条古盐运之路尚存有一些原始风貌。
一条是从三墩港北岸向东一直到文港路南延线,基本还是原始状态。
这条古盐运线路原来一直延伸到南洋、合德、黄尖、八大家;第二条是从伍佑农机站向东到雷达站,这条古盐运线路原来一直延伸到引水、方强、三龙、丰富。
这两条线路还依稀存有原始状态,可以作进一步的保护和恢复。
可采取修成人工盐碱路,种植盐蒿等耐碱植物,两侧设置制盐有关方面的工艺设施。
三是重视对海盐博物馆东侧新河桥下水面两岸的利用建设。
大新河这块水面有可能就是古代之“盐渎沟”,这条河流弯弯曲曲直通至大洋湾,是盐城古代重要的入海水道,在这市区重要的门户仅存有的一段水面上可以做一点文章,使之与西面的海盐博物馆,以及串场河景观带相呼应,东南角的十字路口广告应该让位于这一景观的建设和保护,那怕保留芦苇芦荡,也绝对是纯洁的自然风光。
提出这样的想法,笔者基于这样的思考:打造盐城的“海盐文化”名片总不能仅依靠分布在大丰、东台的景点,而作为盐城市属区内的两大盐场(伍佑、新兴)却无有影响的遗址文物,这不能不说是件憾事(如果真的实施省管县的体制,那这样的设想就更为必要)。
我们也可以这样设想:盐城古之“以盐兴城”,如果没有丰富的“海盐文化”,也不可能称之为“盐”城,看来深入挖掘发现盐城自身这方面的资源不但可能而且十分必要。
三、“海盐文化”要与“绿色湿地文化”、“红色经典文化”相融合
打造“海盐文化”名片,也要拓宽思路,同样要体现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精神,要与我们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的目标相衔接。
因此将“海盐文化” “绿色湿地文化”、“红色经典文化”实行统筹策划安排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水绿盐城湿地之都”成了盐城的名片。
事实上,这三种文化是相通相融的,统筹安排,相得益彰,效应将更为突出。
沿海滩涂、绿色湿地本身就与“煮海为盐”是一家,而盐(灶)民反抗压迫剥削的斗争精神也与“红色经典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为明显的史实是,诞生于1927年夏天,在伍佑场组建的党小组就是盐城的第一个党组织,其成员大多是伍佑场的盐民。
同年7月,伍佑场的南舍又成立了盐城的第二个党小组。
盐城的革命斗争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从盐民的反抗斗争开始的。
笔者想,将三大文化名片统筹策划安排,有利于迅速扩大城市形象的影响力、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提高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
寻着这样的思路,我们完全可以选准好发展文化产业的突破口,组建起海盐大文化的产业集团,使拥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得到飞速发展。
东台的发绣、建湖的“十八团”杂技、淮剧的诞生地、大丰的施耐庵“水浒”、射阳的“后弈射日”的故事、吴王张士诚文化带,乃至赵匡胤、薛仁贵相关传说都可以利用和建设起景点,民间群众性的舞龙舞狮踩高跷、连响腰鼓荡湖船也会得到继承发展。
如此,盐城的文化旅游业、文化艺术娱乐业就会有新的起色,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更深远的影响,盐城的海盐文化产业也终将会发展成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事业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就此笔者认为,盐城的城市名片建议为:海盐之城湿地之都
四、强化范公堤、串场河文化带的保护和建设
范公堤、串场河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应该保护好、建设好。
我们盐城的“通榆文化带”的建设经验,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曾参加全国交流。
现在,这条文化带上的一些景点有些得到了提高,有些却不尽如人意。
如何保持当初的特色并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这已经是摆在面前的一个课题,特别是市区段的204国道改道以后,这一段的文化带建设又将面临新的问题。
国道的不断改道已经使范公堤遗址面目全非,我们不可能完全保持原来范公堤走向的不变,但相对地保存一段看来也是很有必要的。
建议适当地保存市区从北闸到东门闸直至便仓大桥一线,作为市区段范公堤遗址加以统筹规划建设,沿途富有特色的盐文化地名还应该保留,其一些景点应加以恢复,诸如头墩、二墩、三墩,不能再堆起土墩,立个遗址牌子还是必要的;再如三墩的那座汉墓遗址完全可以修建个小景点,建个复制品的陈列馆,这远比将出土的文物单单存放在博物馆更有意义。
为了打造“海盐文化”名片,保护范公堤遗迹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否则,再过若干年,后人就可能不知范公堤究竟在何方了。
因为,我们总是说204国道就是在当年范公堤基础上修建的,而如今这一说法显然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市区段的串场河景观带是个大手笔,对于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串场河景观带不应只在市区段实施,或许这有个长远规划,但是串场河沿线应该有个总体远景设想,从新兴到便仓一线都应该得到保护,沿线的建设应该严格控制,切不可再干“今天建设明天拆”的蠢事。
在古代,串场河沿线就有纤路,有些还是小青砖铺就的。
一些乡镇根据串场河景观带建设思路,在串场河沿线一侧或两侧预留了沿河路,可这样的规划却没有严肃性,不少原来预留的又被非法占领,原有的景观规划得不到很好的实施,这同样是“海盐
文化”建设中的不和谐因素。
建议市政府出台一份关于串场河沿线保护的专项文件,让沿线乡镇有据可依,免得为串场河景观的远期建设留下难以挽回的损失。
范公堤、串场河沿线景观的建设要结合各地特点,古建筑保护、老码头、古石桥、石板路、青砖路、古井、碑廊以及老字号商店等等,要加以利用保护,尤其要重视对古建筑的保护,不要一切都是新建,一切都是推倒重来,那怕对于旧城改造拆除下来的古砖、小瓦、砖雕、石雕、木雕等建筑构件也应注意保护,并将其用于景观建设中去。
历史遗存下来的这些古构件同样是先人留下的宝贵财富,值得好好珍惜和保护利用,一些拆迁工地将其作为填埋材料是十分可惜的。
只有充分利用好这些建筑构件,才能更好地发挥当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最大效应,才能建设和保护更多的造型新颖别致、古朴典雅大方、各具地方特色的海盐文化景观。
五、其它
这里突出说明一下关于老地名的保护以及如何选择、保护和采用合理反映海盐文化特色的地名。
前面涉及的范公堤与204国道名称问题。
204国道当初是修建在范公堤基础上的,原来称其为通榆公路,经过盐城城内的一部分路道叫“通榆路”。
后来这条线路改道,原来经城内的那段线路改称为“人民路”,204国道东移后的城内部分仍然叫“通榆路”,几年前这“通榆路”名又被“开放大道”所取代。
去年,火车站站前广场建设,又修建了一条贯通南北的“范公路”。
为了更恰当地反映海盐文化特色,对于这几条道路的名称,笔者觉得有调整的必要。
建议将“范公路”名采用到原来范公堤走向的道路上去,即城内“人民路”一线,而现在称之为“开放大道”的道路还是称其为“通榆路”好,站前广场现称为“范公路”的南北向道路则命名为“开放大道”。
这样的调整既保留了海盐文化特色,符合道路演变的历史渊源,同时也反映了盐城最新开放姿态和最新建设成就。
再有关于“青年路”与“盐渎路”名。
这几年盐城新扩建改造了黄海公园,并将其命名为“盐渎公园”。
这一命名是通过公开征集而来的,可以说是集中了有识之士的智慧,反映了盐城人的意志,“盐渎公园”名称是极其恰当的。
与此同时盐城又在城南新区“盐渎路”南新辟了高校职教园区。
这样,“青年路”上有座“盐渎公园”,而“盐渎路”旁有片“高职教育园区”,这并没有什么不适当之处。
但如果综合起来考虑,就觉得只要将这“青年路”与“盐渎路”名互换就更为锦上添花:“盐渎公园”坐落在“盐渎路”旁,拥有数万青年学子的“高职教育园区”座落在“青年路”旁,如此则更体现了路名、园名的统一规范和内在联系,更好地放大“盐渎”历史沉积、做深“海盐文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