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课程的整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 年教育部颁发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进一步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课程整合已成为21 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
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课程为什么要整合?当前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课程整合研究和
实践中存在哪些问题?怎样改善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对此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课程整合是信息化时代教育的必然选择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日新月异的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极大地加速了现代信息技术的进程,迅猛的信息化浪潮强有力地冲击着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在内的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数量急剧膨胀,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每个人都要学会如何在信息的“海洋”中高效地获取有效信息,迅速扩充自身的知识,促进终身学习。因此,信息化时代最为重要的是构建以人的能力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其他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
给学生。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知识的地位。它重视知识的传授,重视智力的培养而轻视能力、情感的培养,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内在心理的发展变化,把学生当作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学生如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也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材。因此,要培养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就必须革新教学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课程的整合。
什么是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课程整合呢?所谓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课程整合,就是
将信息技术既作为意识,又作为内容、方法和手段融于课程及学科教学之中的理论、实践和结果。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课程整合,为课程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手段,拓宽了课程设计的范围,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助于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作用,迅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而且能够将知
识信息内容进行重组和创新,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营造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二、当前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课程整合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课程整合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它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很多教育技术工作者就此进行了积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但在实际的研究和实践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能正确理解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内涵
很多教师认为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课程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增加知识传授密度,就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甚至将其等同于计算机辅助教学,这种理解是片面的。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课程整合,不是被动地纳入,而是主动地适应和变革中学语文课程的过程,它将对传统的课程观、教学观和学习观产生变革影响。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课程整合不仅仅是使学习变得简单容易,而是在学习中力求在更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其创新思维,更有效地汲取相关信息资源来完成学习。
2、忽视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课程整合的系统性
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课程整合,不是新技术简单应用于教学过程,而是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根本途径和系统工程。整合是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的有机融合,是在系统方法和先进的教与学理论的指导下,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等诸元素之间的关系,使整个教学系统在保持协调一致的基础上,把信息技术和中学语文课程进行有机的整合,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学,从而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
3、教师的信息水平不高,不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新技术进入课堂,如多媒体网络教室管理系统,网络教学平台,VOD校园点播系统等等。这些软件加上许多新媒体如视频投影仪、实物投影、液晶投影、无线传声器等,再加上原有的录音机,电视机等常规媒体,学校的信息技术硬件装备达到了较高水平。但由于教师没有真正掌握这些技术或对其一知半解,不了解某种技术的长处、短处何在,最大特点是什么,在教学中有什么特长等,因此这些媒体或技术教学应用程度较低,无法发挥其最大效用。
4、当前课堂教学模式还达不到整合要求
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中,还是由教师预先设计好教学过程,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来进行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加之教师提供的教学信息资源有限,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的就很难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在中学语文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和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求学生主动地、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从而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显然,当前的教学模式还不能达到整合要求。
5、重视硬件建设,忽视软件建设和“潜件”建设
硬件设备是以外在的物质形态存在的,易使人在感觉上立即得到一种投入上的满足,软件是知识形态的技术,是人类思维程序的外化,软件建设是一个长期的、高投入的过程,不能使人在感觉上立即得到投入上的满足,“潜件”主要是指教师的信息化素质,“潜件”水平的提高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所以,在当前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课程整合的进程中,各级教育部门对硬件设备建设的投入很大,忽视了对中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教育软件资源的建设和教师的信息化素质的提高。要实现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课程的良好整合,就需要在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和“潜件”建设三个方面同时努力。
三、对策和建议
1、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中学语文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课程的整合,不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简单运用,而是实现信息时代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必须以先进的教与学理论为指导,缺少先进理论的指导,是盲目的实践,就不可能实现良好的整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在20 世纪90 年代初,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日渐普及逐渐发展起来的。它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学习者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新信息进行建构,而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课程整合,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核心来组织教学,强调教学情境的构建,指导学生在真实任务中去探索,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课程整合的目的是吻合的。
2、重视教学设计,根据学科特点构建整合模式
每个学科都有特定的知识结构和学科特点,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训练学生在不同场合下,用正确的语言流利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模拟出接近生活的真实语境,给学生提供反复演练的机会。而数学属于逻辑经验科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给学生创设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