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农业机械学复习重点
农业机械学知识点总结

农业机械学知识点总结农业机械学是研究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机械设备和技术的学科。
以下是农业机械学的一些核心知识点总结:1. 农业机械分类:-拖拉机:用于牵引和驱动农业实施机具的车辆。
-农业机具:包括耕地、播种、施肥、喷洒、收割、脱粒、收获等设备。
-农用车辆:如农用运输车、灌溉设备、搅拌机、输送机等。
-农业机械设施:如温室、暖房、仓储系统等。
2. 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土壤处理:耕翻、平整、造垄等土壤处理机具的使用。
-作物种植:包括播种机、育苗机、喷洒器等的应用。
-农业保护:农药喷洒机、杀虫灯、害虫防治装置等。
-农产品收获与加工:如收割机、脱粒机、打捆机、冷库等。
-灌溉技术:滴灌、喷灌、微喷灌等不同类型的灌溉设备。
3. 农业机械的设计和选择:-功能需求:根据实际作业需求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
-功率和效率:确保机械在不同作业条件下具有合适的功率和高效率。
-使用与维护便利性:选择易于操作和维护的机械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安全性:机械设备的设计应考虑到操作人员的安全保障。
4. 农业机械发展趋势:-智能化:应用先进的传感器、控制技术和自动化设备来提高生产效率。
-精确农业:利用现代技术进行精确的种植、施肥和灌溉,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新能源应用:采用替代和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燃料的依赖。
-网络化: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远程监控,实现机械设备的远程控制和数据收集。
以上只是农业机械学的一些主要知识点概括,实际上还有很多细分领域和更深入的研究内容。
如果有需要进一步了解的特定知识点,请您提供更具体的问题,我将尽力提供帮助。
农业机械学知识要点-图文

农业机械学知识要点-图文精品课程期末考试试卷1、铧式犁单体主要部件有犁铧、犁壁、犁侧板、延长板和犁柱等。
2、犁可以分为牵引犁、悬挂犁和半悬挂犁3、主要的水田平地机具是水田耙和旋耕机4、常见的播种机开沟器主要有双圆盘开沟器、单圆盘开沟器以及鸭嘴式开沟器等,开沟器和耕整的区别在只进行松土开沟而不翻土5、插秧机般由机架、发动机、传动机构、分插机构、横向送秧机构、纵向送秧机构等组成。
6、农用水泵的主要类型有离心泵、轴流泵和混流式水泵。
节水灌溉有喷灌、滴灌两种式。
7、机动喷雾机一般由泵、喷头、混药器、空气室以及管路组成8、拨禾轮的绝对运动由前进运动和圆周运动组合成,因此其最终轨迹为一条余摆线曲线。
9、清选作业的两种主要方式是筛子和气流或者二者联合作业,前者依靠形状特性作业,而后者则是依靠比重特性作业。
10、真空预冷是利用了低压状态下水分快速蒸发带走大量热量而快速降温的,适合处理含水量较多的果蔬。
11、甘蔗收获主要有整秆式收获和切段式收获。
12、谷物干燥过程包括表面自由水向干燥媒介的蒸发和内部结合水向外的扩散而后被蒸发。
二、简答13、画图给出旋耕机的原理和它的特性。
(8%)要点:运动轨迹油前进方向的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合成,形成一条余摆线(具体见本页附图)特点:耕耙合一碎土质量好翻土差,驱动型机具功耗大14、型孔轮式排种器是如调整排量的?影响因素:型孔形状和直径,转速实际生产中,调节转速,更换型孔轮15、槽轮式排种器是如调整排量的?答:影响槽轮式的因素有槽轮的直径、槽轮转速、槽轮工作长度。
在实际应用当中,调整槽轮直径,影响排种器尺寸。
调节转速和工作长度影响排种的均匀性。
16、说出使用水稻联合播种生产线上的育秧过程。
准备好处理过的种子和苗土,以及秧盘等,在联合播种线上先放盘,然后播底土,之后精密播种,再撒上一层覆土,最后抹去多余的土,浇水,放在秧车即可17、农用水泵主要参数有哪些?(6%)流量,扬程,功率,效率,转速18、描述喷雾机上的离心式喷头的作用。
农业机械学课后复习

农业机械学课后复习第⼀章农业机械是指在作物种植业和畜牧业⽣产过程中,以及农、畜产品初加⼯和处理过程中所使⽤的各种机械。
农业机械化是⼀个使⽤农业机械逐步代替⼈、畜⼒进⾏农业⽣产的技术改造和经济发展的过程。
农业机械化的地位与作⽤:是提⾼⼟地产出率与资源利⽤率的重要⼿段;有效抗御⾃然灾害;是持续、合理利⽤农业资源的重要⼿段;有助于防治农业环境污染。
农业机械的特点:1必须有良好的⼯作性能,满⾜各项作业的农业技术要求,保证农业⽣产丰产丰收;2多样性与区域适应性;3作业时间短,⼯作性能要求可靠,⽣产效率⾼,⼜要求能够以机多⽤,实现综合利⽤以降低成本;4能够实现⼯作部件的⾃动控制,⼜要求减轻机器的重量以节约⾦属,同时降低运⾏过程中油料的耗费,从⽽降低成本与使⽤费⽤;5有较⾼的使⽤可靠性,耐磨、防腐、抗振,有良好的操纵性能及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
第⼆章⼟壤耕作的⽬的:疏松⼟壤,恢复⼟壤的团粒结构,以便蓄积⽔分和养分,覆盖杂草、肥料,防⽌病⾍害,为作物、蔬菜、果树的⽣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壤的耕作⽅法:1常规的耕作法,也称精细耕作法。
通常指作物⽣产过程中由机械耕翻、耙压和中耕等组成的⼟壤耕作体系。
2少耕通常是指在常规耕作基础上减少耕作次数和强度的⼀种保护性⼟壤耕作体系。
3免耕是保护性耕作采⽤的主要耕作⽅式。
它是免除⼟壤耕作,利⽤免耕机播种机在作物残茬地表直接进⾏播种,或对作物秸秆和残茬进⾏处理后直接播种的⼀类耕作法。
4保⽔耕作是对主要表层进⾏疏松、浅耕,防⽌或减少⼟壤⽔分蒸发的⼀类保护性耕作⽅法。
5地表灭茬是对收获后的作物残茬或秸秆进⾏粉碎、还⽥,清除残茬,利于耕翻、播种,保持⼟壤⽔分的⼀种耕作⽅法。
6联合耕作法是指作业机在同⼀种耕作状态下或通过更换某种⼯作部件⼀次完成深松、施肥、灭茬、覆盖、起垄、播种、施药等作业的耕作⽅法。
⼟壤耕作机械的种类:耕作的深度和⽤途不同,可把⼟壤耕作机械分为两⼤类:耕地机械(对整个耕作层进⾏耕作的机具,常⽤的有铧式犁、圆盘犁、全⽅位深松机等)和整地机械(即对耕作后的浅层表⼟再进⾏耕作的机具,按动⼒来源分,牵引型和驱动型)。
农业机械学知识要点

农业机械学知识要点一、农业机械学的发展历程:农业机械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业工具和手工作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业机械学不断发展壮大。
20世纪初,随着内燃机、电动机的发明和应用,农业机械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农业机械化进程加快。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已经进入到了智能化、数字化的时代。
二、农业机械学的分类:农业机械可以根据其工作原理和功能特点进行分类。
按照工作原理分类可以分为机械力和动力两大类;按照功能特点可以分为田间作业机械、农产品收获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和农机装备等。
三、农业机械的作业原理:农业机械的作业原理是运用能源和力量进行机械作业的过程。
农业机械的作业原理可以概括为传动、工作器械和控制三个环节。
传动装置是将能源转换为有效的机械力量的过程;工作器械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对农作物进行加工、收获等作业的过程;控制是对机械作业过程进行调控和监控的过程,以确保作业质量和效率。
四、农业机械的选型与使用:农业机械的选型与使用是农业机械学的重要内容。
选型是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以满足具体农业生产的需求;使用是指正确使用机械设备,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五、农业机械的性能评价:农业机械的性能评价是对机械设备进行技术评价、经济效益评价和社会效益评价等多方面的综合评定。
技术评价主要是评价机械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传动效率、工作质量、故障率等;经济效益评价是对机械设备使用所带来经济效益的评价;社会效益评价是对机械设备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评价,如减少农药使用、人力需求减少等。
六、农业机械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机械也在不断发展,其主要趋势包括:智能化、数字化、节能环保和高效作业。
智能化是指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无人化技术,实现农业机械自主识别、自主学习、自主决策等功能;数字化是指应用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农业机械的远程监测、控制和故障诊断等功能;节能环保是指研发和应用绿色农业机械,降低农业机械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高效作业是指提高机械作业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和提质增效。
农业机械学知识要点

农业机械学知识要点一、农业机械的分类1.按用途分类:耕种机械、播种机械、施肥机械、收获机械、农机运输车辆等。
2.按结构分类:手工农具、小型农具、大型农具、农机具、农用车辆等。
3.按动力分类:人力、畜力、机械力、动力车辆等。
二、农业机械的动力系统1.内燃机:包括柴油机、汽油机等。
2.电动机:主要应用于农业机械的驱动系统。
3.动力传输:通过传输装置将动力传递到作业部件,例如传输带、链条等。
三、农业机械的设计原理1.机械原理:包括杠杆原理、轴承原理、齿轮传动原理等。
2.动力学原理:与机械的能量转化和传递过程相关,例如摩擦、冲击等。
四、农业机械的使用与维护1.使用注意事项:正确操作机械、合理调整参数、定期维护保养等。
2.维护保养:包括清洗、润滑、检修等。
五、农业机械发展的趋势1.自动化:农业机械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减轻人工劳动强度。
2.智能化:农业机械的智能控制系统不断发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省能节能:农业机械的能源消耗减少,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六、农业机械学应用领域1.田间作业:包括耕种、播种、施肥、除草、灌溉等农田的各个环节。
2.农产品加工:包括割草机、碾米机、榨油机等农产品的加工器械。
3.农产品储存:包括谷物储存设备、果蔬保鲜设备等。
总之,农业机械学作为农业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农业机械的分类、动力系统、设计原理、使用与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农业机械学的要点,可以帮助农民和农业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农业机械学的发展趋势也应引起重视,以推动农业机械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完整版)农业机械学知识点汇总

(完整版)农业机械学知识点汇总-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犁一、按与拖拉机挂接方式不同分:牵引犁、悬挂犁、半悬挂犁等。
1.牵引犁构造:主要由牵引装置、犁架、犁轮、犁体、小前犁、圆犁刀、升降机构及调节机构等组成。
特点:①犁体纵向尺寸不受限制,因而可配置较多犁体。
②结构复杂,重量大。
③转弯半径大。
④金属消耗量大,价格高。
2.悬挂犁构造:悬挂犁较牵引犁结构简单得多,它一般由犁架、悬挂架、主犁体、犁刀、调节装置和限深轮等组成。
特点:①机动性强,转弯灵活。
②金属消耗量小,重量轻,造价低。
③对拖拉机驱动轮增重效果好。
3.半悬挂犁构造:犁的前端由拖拉机悬挂,后端是限深轮和尾轮机构。
其结构分别取前二者的部分而组成。
特点:①重量较牵引犁轻约1/3,但犁的纵向尺寸亦不受限制;②机动性较牵引犁好。
4.翻转犁(双向犁)翻转犁分左翻和右翻和水平翻转,其主要优点是:耕后地表平整,减少地头空行程,提高工作效率。
二、犁耕土壤比阻Kt:在标准工况下犁耕时,土壤单位横断面积上的纵向水平阻力。
所谓标准工况下,是指采用标准犁体,在常用耕深范围内,常用耕速下及适耕水分时进行测力,计算得出Kt。
犁耕土壤比阻比较直观地判别耕层土壤耕作的难易程度。
三、主犁体功用:切开、破碎、翻转土壤,以达到覆盖杂草和残根、疏松土壤的目的。
组成:由犁铧、犁壁、犁侧板、犁踵、犁柱等组成。
有的犁上为了加强犁的翻垡作用还有延长板。
四、犁侧板犁侧板位于犁铧的后方,工作时承受并平衡犁体所产生的侧压力,保证耕宽稳定。
多铧犁最后一个犁侧板受力最大,磨损严重,一般都装有可更换的犁后踵。
①犁侧板在水平面内的配置为了使沟壁的反力作用在犁侧板的后端,以增加犁的耕宽稳定性。
应使侧板前端离开沟壁线,即有一定的水平间隙,其值一般为5~10mm。
②犁侧板在垂直面内的配置犁侧板前端距沟底平面的距离,称为垂直间隙。
垂直间隙的存在,减少了土壤对犁侧板的反力,这样才使犁的限深轮上承受一定的支反力,从而使犁的耕深保持稳定;同时增大了入土隙角,以利犁铧入土。
农业机械学知识点总结

农业机械学知识点总结1.农业机械的分类2.农业机械的设计农业机械的设计是指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对农业机械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设计。
设计过程需要考虑机械的工作原理、工作效率、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因素。
常见的设计方法包括参数法、比例法、图解法和计算法等。
3.农业机械的使用农业机械的使用包括机械的操作、维护和保养等。
机械操作需要掌握机械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技巧,遵循使用说明书或操作手册中的要求。
机械的维修和保养是为了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包括定期保养、故障排除和更换磨损部件等。
4.农业机械的维修农业机械的维修是指对机械进行故障排除和修复的过程。
维修包括故障检测、故障定位、故障分析和故障排除等步骤。
常见的机械故障包括电气故障、机械故障和液压故障等。
维修过程需要掌握相应的维修技术和工具。
5.农业机械的自动化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是指应用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等将农业机械自动化控制的过程。
自动化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减轻人力劳动强度,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
常见的自动化技术包括GPS导航技术、遥感技术和无人机技术等。
6.农业机械的节能环保农业机械的节能环保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能源消耗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节能环保可以通过改进机械的设计和使用方式来实现。
常见的节能环保措施包括使用高效节能机械、优化机械的工作参数、开展农机淘汰更新等。
7.农业机械的发展趋势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科技的进步,农业机械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的农业机械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
其中,智能化是指机械能够进行自主识别、判断和决策;自动化是指机械可以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完成工作任务;数字化是指通过传感器和数据处理技术对机械进行监控和管理。
总之,农业机械学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学科,涉及到农业机械的分类、设计、使用和维修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农业机械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农业机械的原理和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随着农业机械的发展趋势,农业机械学也在不断更新和拓展,需要与时俱进地学习和研究。
农业机械知识点

农业机械知识点一、知识概述《农业机械知识点》①基本定义:农业机械呢,简单说就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机器设备,像耕地用的拖拉机、收割麦子用的收割机之类的。
这些机械就是为了让农业生产变得更轻松、高效。
②重要程度:在农业学科里,那可是相当重要的部分。
有了农业机械,就能大规模地进行农业生产。
以前纯靠人力的时候,效率低得很,现在有了机械,才能养活地球上这么多人。
③前置知识:得有一些基础的机械知识,知道些机械的基本原理,像轮子怎么转,发动机怎么工作这些。
还有就是要了解农业生产的基本流程,像是种地得先耕地,然后播种,最后收割这个顺序。
④应用价值:实际应用场景太多了。
就拿我们村来说,到了耕种季节,拖拉机拉着犁就能很快把地耕好。
到了收获的时候,收割机开到田里,一会儿就能把谷子收完,大大节省了劳动力。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它在农业学科里,属于农业现代化这个大分支下的关键部分。
就像一棵大树,农业学科是树,农业机械就是树上一大重要枝桠。
②关联知识:跟农业工程学联系紧密,工程学提供农业机械的设计原理。
也和土壤学有关,不同的土壤适合不同的农业机械操作。
③重难点分析:掌握难度在于要了解各种机械的复杂结构和操作流程。
关键点就是要知道怎么针对不同的农作物和地形选合适的机械。
④考点分析:在农业学校的考试中挺重要的。
考查方式可能是出选择题问某种机械的功能,或者简答题描述某种农业机械的操作步骤。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 以拖拉机为例】①概念辨析:拖拉机就是一种自带动力的农业机械,可以牵引、驱动配套机具完成各项作业。
其实就是把人或畜力的工作顶替了,靠发动机来干活。
②特征分析:主要特点就是有强大的牵引力,能适应不同的地形。
拖拉机的轮胎通常比较大,这样就不容易陷在地里。
而且它有不同的挡位,可以根据作业需求调整速度。
③分类说明:有轮式拖拉机和履带式拖拉机。
轮式的跑起来快,适合在比较平的土地上走。
履带式的呢,适合在那种松软的土地或者泥泞的地里作业,因为履带和地面接触面积大,不容易陷进去。
(完整版)农业机械学复习资料

A.农业机械在农业可连续发展中的作用:1 ) 提升劳动生产率;2 ) 提升土地产出率;3 ) 提升农业资源利用率;4 ) 提升农产品商品率;5 ) 有效的抗御自然灾祸;6 ) 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7 ) 推行使用高新技术;8 ) 改良农民的劳动条件。
B.农业机械的作业特色: 1)工作对象复杂2 ) 季节性强3 ) 工作环境条件差4 ) 机器品位低,但制造要求高5 ) 种类众多6 ) 农机结构简单,使用调整方便C.保护性耕种技术:是对农田推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种(只需能保证种子抽芽即可),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用化学药物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进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升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种技术。
B.农业机械-凡是用于农业方面的动力机械如电动机、内燃机、拖沓机等,以及与动力机械相当套的各样农机具,即作业机械。
C.农业机械化-是用机器装备取代人力、畜力进行农业生产的技术改造和经济发展的过程。
D.农业机械的作用1 ) 保证农业增产举措的实现,抗御自然灾祸,减少农业损失;2 ) 提升劳动生产率;3 ) 减经农业劳动强度,改良劳动条件。
E.农业机械的作业特色1 ) 工作对象复杂;2 ) 使用季节性强;3 ) 工作环境条件差。
F.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的重点1 ) 种植业机械化;2 ) 养殖业机械化;3 ) 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
G.什么是机器的更新及更新期?一个农机化公司的所有或某些生产项日实现机械化此后.购置新机器的主要目的转为取代巳老化的或不合用的旧机器,即机器更新。
一部机器从开始使用直到被裁减改换的时期.称为该机器的更新期。
H.农业机器更新的原由是什么?1 ) 机具发惹祸故性破坏,技术上没法再修复或经济上修复已不合算2 ) 因为公司生产内容或规模的变化.原有机器已不合用3 ) 该型机器已停止生产或入口、零配件失掉供给,没法进行正常维修4 ) 出现了性能优秀的新式机器.旧巩器黯然失色,失掉使用价值。
农机常识知识点总结

农机常识知识点总结一、农业机械的分类农机具有多种分类方法,目前主要是按照作业原理、作业对象和结构特点进行分类。
1. 按照作业原理的分类(1)耕作机械:包括犁、耙、埂、铧等,用于翻动、破碎和整理土壤,使土壤的机械结构改善。
(2)播种机械:包括种植机、播种器等,用于播种各种农作物种子,提高种植效率和均匀度。
(3)施肥机械:包括化肥施撒器、有机肥施撒器等,用于施肥,提高施肥效率和均匀度。
(4)喷洒机械:包括喷雾器、喷施机等,用于喷洒农药、杀虫剂等,提高施药效率和均匀度。
(5)收获机械:包括收割机、拔根机等,用于收获各种农作物,提高收割效率和减少劳动强度。
2. 按照作业对象的分类(1)土壤耕作机械:主要用于处理土壤,包括犁、耙、埂、铧等。
(2)种植机械:主要用于播种各种农作物种子,包括种植机、播种器等。
(3)施肥机械:主要用于施肥,包括化肥施撒器、有机肥施撒器等。
(4)喷洒机械:主要用于喷洒农药、杀虫剂等,包括喷雾器、喷施机等。
(5)收割机械:主要用于收获各种农作物,包括收割机、拔根机等。
3. 按照结构特点的分类(1)机械化设备:包括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等,具有独立的动力源。
(2)汽油机械:包括汽油刨、汽油锹、汽油耕整机等,具有独立的动力源。
(3)动力机械:包括电动拖拉机、电动耕整机等,通过外部动力源提供动力。
二、农机的使用和维护农业机械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机械类型和作业对象进行不同的使用和维护。
1. 使用使用农机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操作,熟悉和掌握各部位和各种控制装置的功能。
(2)保证机器的正常工作,确保各个结构部位的装配合理,轴承、传动带、刀盘等部位的配合间隙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3)注意清洁和安全,保持农机的清洁,减少机器故障的发生,并加强对农机的保护,延长使用寿命。
2. 维护维护农机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日常保养:清洁机器表面、给农机重新加润滑油、检查和更换零部件等。
(完整版)农业机械学复习重点

当前所使用的耕地机械,因为其作业的工作原理不一样种类主要分为三大类:铧式犁圆盘犁凿形犁铧式犁的构成:犁架、主犁体、耕深调理装置、支撑行走装置、牵引悬挂装置等。
主犁体为铧式犁的中心工作零件。
铧式犁的基本种类牵引式——运输状态下,机具的重量所有由机具自己来肩负。
悬挂式——运输状态下,机具的重量所有由拖沓机来肩负。
半悬挂犁——运输状态下,机具的重量前部分由拖沓机肩负,后半部分由机具肩负。
主犁体的构造及功用犁铧——切开土垡指引土垡上涨至犁壁。
犁壁——破裂和翻扣土垡。
犁侧板——均衡侧向力。
犁柱——联络犁架与犁体曲面。
犁托——联络犁体曲面与犁柱。
犁踵——耐磨件,防备犁侧板尾部磨损,可改换。
犁体曲面可分为:翻土型、碎土型和通用型理想土垡的翻转假定:1.土垡块在翻转过程中一直保持矩形断面;2.一直有一个棱角与沟底相接触,既只有转动而无滑动。
土垡翻转的目的是为了完全的翻扣地表杂草和病虫害,实现土垡的稳固铺放既完全翻扣是犁体曲面设计和工作的重点。
当土垡翻转结束,土垡在犁通事后又从头翻回到犁沟中,被称为回垡。
我们称 b/a=K( 临界宽深比 )为理想土垡的宽深比。
(本质上土壤是不均质的,土垡在翻转过程中是要变形的,有的变形很严重,含水率高的粘重土壤变形较小,K ≥;对沙质土,土壤很难成形,犁体通事后马上聚积,K ≤;一般取 K=1 。
)犁体曲面的形成原理是由动线在空间依照必定的规律运动而成。
当前在设计犁体曲面时所用的方法有三种:水平直元线法、倾斜直元线法、翻土曲线法。
水平直元线法设计犁体曲面三个重点因素:水平直元线,导曲线 ,元线角的变化规律θ=f (z)导曲线所在的地点对犁体曲面的性能的影响:当导曲线在铧尾处时,所形成的犁体曲面为翻土型的,在距铧尖2/3 处时为碎土型,界于二者之间的为通用型。
犁体外载特征:因为犁体曲面是一个既不规则又不对称的空间随意曲面,犁耕过程中,土壤对曲面的作使劲成为一空间随意力系,在一般状况下,他们不行能简化成为一个协力。
农业机械学复习资料

农业机械学复习资料农业机械学复习资料1.农业机械化与农业机械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农业机械化是一个使用农业机械逐步代替人,畜力进行农业生产的技术改造和经济发展的过程。
地位和作用:①农业机械是提高土地产出率与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手段; ②农业机械有有效抗御自然灾害; ③农业机械是持续,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的重要手段; ④农业机械有助于防治农业环境污染。
2.土壤耕作的目的:土壤耕作是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耕作的目的是疏松土壤,恢复土壤的团粒结构,以便积蓄水分和养分,覆盖杂草,肥料,防治病虫害,为作物,蔬菜,果树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3.土壤耕作方法:①少耕②免耕③保水耕④联合耕⑤传统耕作方法。
4.土壤耕作机械的种类:①耕地机械②整地机械。
5.铧式犁的基本构成:组成:犁架、主犁体、耕深调节装置、支撑行走装置、牵引悬挂装置等。
主犁体为铧式犁的核心工作部件。
6.主犁体的构成及作用:一般由犁铧,犁壁,犁侧板,犁柱,犁托及犁踵等组成。
①犁铧—主要起入土,切土作用;②犁壁—犁壁与犁铧一起构成犁体曲面,有破碎和翻转作用;③犁侧板——平衡侧向力。
(水平间隙、垂直间隙);④犁柱——联结犁架与犁体曲面;⑤犁托——联结犁体曲面与犁柱;⑥犁踵——耐磨件,防止犁侧板尾部磨损,可更换。
犁架—犁架应有足够的强度来传递动力。
7.理想土垡翻转的假设条件:①土垡块在翻转过程中始终保持矩形断面;②始终有一个棱角与沟底相接触,既只有滚动而无滑动。
8.理想翻垡原理的假设条件:①不发生变形②只有滚动。
9.犁体曲面形成的基本原理:是由动线在空间按照一定的规律运动而成。
10.铧式犁的挂结原则:①牵引犁挂结时遵循的原则是,犁的挂结点必须在拖拉机的动力中心和犁的阻力中心的连线上;②悬挂犁的挂结原则与牵引犁相同。
11.铧式犁挂结点过高或过低和牵引线偏斜对牵引犁时有什么影响: 挂结点过高,则前铧深,后铧浅,轮轴轮套磨损快。
挂结点过低,则犁架前部翘起,前铧浅,后铧深,尾轮磨损快。
(完整版)农业机械学考试必备

一名词解释1、正牵引:瞬心与阻力中心的连线通过动力中心,且与前进方向平行。
2、偏牵引:瞬心与阻力中心的连线与前进方向平行,但不通过动力中心。
3、偏牵引现象:凡是牵引线不通过动力中心而造成机组偏转力矩,使拖拉机产生自动跑偏的情况,称为偏牵引现象。
4、犁耕土壤比阻Kt:在标准工况下犁耕时,土壤单位横断面积上的纵向水平阻力。
它能比较直观地判别耕层土壤耕作的难易程度。
5、耙片偏角:指在工作状态下,耙片的回转平面与机器前进方向的夹角。
6、喷雾法:压力药液通过喷头进行雾化7、弥雾法:利用高速气流将粗雾滴破碎、吹散8、割刀进距:割刀走过一个行程时,机器前进的距离9、拨禾速比λ:指拨禾轮压板的线速度与机器前进速度的比值10、拨禾轮正常工作的条件:拨禾速比λ>111、冲击脱粒:靠脱粒元件与谷物穗头的相互冲击作用而使谷物脱粒。
12、揉搓脱粒:靠脱粒元件与谷物穗头之间的摩擦而使谷物脱粒。
13、物料的临界速度:指将种子放入垂直向上的气流中,种子处于悬浮状态时的气流速度14、风机有因次特性曲线:风扇转速一定时,风压(包括动压Pd和静压Ps)、功率N和效率η随风扇流量变化的曲线15、悬挂犁瞬心:瞬时回转中心。
纵垂面内的瞬心为上拉杆与下拉杆延长线的交点。
水平面内的瞬心为两下拉杆延长线的交点16、入土行程:指最后一个犁体从铧尖触地开始,到犁达到规定耕深处为止的水平距离二判断1犁体水平间隙指犁侧板前端至沟墙平面的水平距离;垂直间隙指犁侧板前下边缘至沟底平面的距离2划行器长度L=幅宽B(幅宽指最外两个开沟器间距加一个行距)3中耕机的仿形机构与机架横梁连接,随地面起伏而上下运动4纹杆式脱粒装置滚筒与凹板入口间隙和出口间隙比值为3-45按谷粒尺寸清选:宽度—圆孔筛厚度—长孔筛长度—窝眼孔三填空1、土壤耕作机械分为耕地机械和整地机械2、铧式犁按与拖拉机挂接方式不同分:牵引犁、悬挂犁、半悬挂犁3、铧式犁和拖拉机的挂接方式,有牵引式、悬挂式、半悬挂式4、悬挂犁牵引方式:正牵引、斜牵引、偏牵引、偏斜牵引5、主犁体由犁铧、犁壁、犁侧板、犁托、犁柱等组成6、设计犁体曲面三要素:导曲线、元线角、边界条件7、犁体曲面的设计方法:试修法、几何动线做图法、数字解析设计法。
农业机械学知识点汇总

农业机械学知识点汇总1.农业机械的分类:根据用途和功能可分为播种、育苗、田间管理、收获与后期处理等不同类别的机械设备。
2.农业机械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农业机械有机械传动、液压传动和电气控制等多种结构形式,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和运输方式,农业机械又可以分为旋耕式、切割式、搅拌式、栽培式等不同类型。
3.农业机械的性能指标:包括功率、工作速度、辅助耗能、生产率、稳定性等指标,这些指标对于评价机械设备的高效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4.农业机械的选型与应用:根据具体的农业生产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进行应用,包括土壤状况、作物类型和种植方式等因素的考虑。
5.农业机械的维修与保养:定期进行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包括清洗、润滑、检查等等,以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
6.农业机械的自动化与智能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机械开始借助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设备进行操作和控制,提高作业效率和降低劳动力成本。
7.农业机械的节能与环保:研究如何降低农业机械的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措施,包括使用更加高效的动力传动系统和减少气体排放等方面。
8.农业机械的发展趋势:随着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和智能化的要求,农业机械将向着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环保化的方向发展,包括机器视觉、机器学习和自动导航技术的应用。
9.农业机械的安全与操作规范:使用农业机械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包括学习机械的操作方法、安全防护和事故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10.农业机械的国内外发展状况:了解农业机械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和市场需求,对于促进我国农业机械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农业机械学的知识点涵盖了农业机械的分类、结构与工作原理、性能指标、选型与应用、维修与保养等方面,这些知识对于学习和应用农业机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农业机械学的发展也需要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包括机械工程、农学、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知识。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机械学的研究和应用将会越来越重要,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高效、环保、智能的机械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所使用的耕地机械,由于其作业的工作原理不同类型主要分为三大类:铧式犁 圆盘犁 凿形犁铧式犁的组成:犁架、主犁体、耕深调节装置、支撑行走装置、牵引悬挂装置等。
主犁体为铧式犁的核心工作部件。
铧式犁的基本类型牵引式——运输状态下,机具的重量全部由机具本身来承担。
悬挂式——运输状态下,机具的重量全部由拖拉机来承担。
半悬挂犁——运输状态下,机具的重量前部分由拖拉机承担,后半部分由机具承担。
主犁体的结构及功用犁铧——切开土垡引导土垡上升至犁壁。
犁壁——破碎和翻扣土垡。
犁侧板——平衡侧向力。
犁柱——联结犁架与犁体曲面。
犁托——联结犁体曲面与犁柱。
犁踵——耐磨件,防止犁侧板尾部磨损,可更换。
犁体曲面可分为:翻土型、碎土型和通用型理想土垡的翻转假设:1.土垡块在翻转过程中始终保持矩形断面;2.始终有一个棱角与沟底相接触,既只有滚动而无滑动。
土垡翻转的目的是为了彻底的翻扣地表杂草和病虫害,实现土垡的稳定铺放既彻底翻扣是犁体曲面设计和工作的关键。
当土垡翻转结束,土垡在犁通过后又重新翻回到犁沟中,被称为回垡。
我们称b/a=K(临界宽深比)为理想土垡的宽深比。
(实际上土壤是不均质的,土垡在翻转过程中是要变形的,有的变形很严重,含水率高的粘重土壤变形较小,K ≥1.27;对沙质土,土壤很难成形,犁体通过后立刻堆积,K ≤1.27;一般取K=1。
)犁体曲面的形成原理是由动线在空间按照一定的规律运动而成。
目前在设计犁体曲面时所用的方法有三种:水平直元线法、倾斜直元线法、翻土曲线法。
水平直元线法设计犁体曲面三个关键要素:水平直元线,导曲线,元线角的变化规律θ=f (z ) 导曲线所在的位置对犁体曲面的性能的影响:当导曲线在铧尾处时,所形成的犁体曲面为翻土型的,在距铧尖2/3处时为碎土型,界于二者之间的为通用型。
犁体外载特性:由于犁体曲面是一个既不规则又不对称的空间任意曲面,犁耕过程中,土壤对曲面的作用力成为一空间任意力系,在一般情况下,他们不可能简化成为一个合力。
犁体外载特性所表达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六分力法2.坐标平面法3.力螺旋法犁耕牵引阻力——耕作时,作用在犁上的总阻力的纵向水平分力。
高略契金有理公式 该公式的最大贡献是考虑了速度对犁耕牵引阻力的影响 犁耕土壤比阻——单位耕作横断面上的纵向水平分力。
用 Ko 表示 Rx —土壤阻力a —单犁体耕深 b —单犁体耕宽 n —犁铧数量影响牵引阻力的因素:犁体曲面形状表,曲面光滑程度,铧刃锋锐程度,耕深与耕宽,前进速度,土壤状况减少阻力的措施:⑴ 降低无效阻力⑵ 设计合理的犁体曲面⑶ 改变犁体曲面的结构形式⑷ 正确的挂结和调整。
犁耕机组的配套计算公式Pt —拖拉机额定牵引力 耕深调节——是根据农业技术的作业要求的不同及土壤状况的变化而进行的犁的入土深度20x R fG k ab abV ε=++0x R K abn =[]t 0λP n =K ab,取整只能舍不能入。
的调节。
调节的方法有三种:位调节、力调节、高度调节。
耕宽调节——不是调节机组的工作幅宽,而是为防止漏耕和重耕进行的悬挂犁挂接调节。
入土行程——指机组的最后一个犁体从铧尖触地始至达到规定耕深时止所经过的水平距离。
入土行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两个基本条件:入土隙角和入土压力。
圆盘耙的类型和表达方式1.按与动力的连接方式分:牵引式、悬挂式和半悬挂式。
2.按耙片的直径分重型耙(660 mm )中型耙(560 mm )轻型耙(460 mm )3.按耙片的外缘形状分:全缘耙、缺口耙4、按耙组的配置方式分单列耙 、双列耙、组合耙、偏置耙、对置耙园盘耙的结构组成:耙组、耙架、牵引架、偏角调节装置等耙片轴向安装间距二个条件及应用:1、首先以不产生堵塞的条件b ≥(1.5~2)a 确定圆盘耙片的轴向安装间距,保证耙组能入土工作。
2、然后采取配置相互交错排列的前后2列耙组,前耙组产生的漏耙由后列耙组进行处理,保证整台机组既不漏耙又不堵塞。
通常在生产实际过程中所应用的圆盘耙多为双列耙。
旋耕机——是一种工作部件主动旋转,以铣切原理加工土壤的耕耘机械。
旋耕机的基本构成:机架、传动装置、刀辊、挡土罩、平地拖板等。
旋耕机的工作原理:旋耕机刀片在动力的驱动下一边旋转,一边随机组直线前进,在旋转中切入土壤,并将切下的土块向后抛掷,与挡土板撞击后进一步破碎并落向地表,然后被拖板拖平。
旋耕机的作业特点具有碎土能力强、平整度高、对土壤的适应性好、纵向尺寸短、耕深小、功耗大、幅宽小、效率低。
旋耕机正常工作必须同时满足定性和定量二个条件①定性条件: λ>1 (余摆线) ②定量条件: 或 农业生产的种植方式:撒播、条播、穴播和精密播种等。
播种机的类型:谷物条播机、中耕作物穴播机、精密播种机一般构成:机架、传动装置、种肥箱、排种器、排肥器、行走装置、开沟器、覆土器、镇压器等。
排种器的工艺实质是:通过排种器对种子的作用,将种子由群体化为个体、化为均匀的种子流或连续的单粒种子。
外槽轮式排种器基本构成:1.排种杯 2.阻塞轮 3.档圈 4.清种方轴 5.弹簧 6.排种舌 7.排种轴 8.外槽轮工作原理:外槽轮转动时,种子逐次充满于凹槽内,随之转动,种子在排种轮槽齿的强制推动下经排种口排出(强制层)。
同时处于槽轮外缘的厚度为C 的一层种子利用种子之间的摩擦力和槽齿凸尖对种子的间断性冲击,以较低的速度被带出。
提高排种器均匀性的主要措施:将排种器排种舌做成斜线状;将排种器由直槽改为螺旋槽。
水平圆盘排种器填充性能的因素:1、水平圆盘的线速度 Vp 2、型孔的形状和尺寸:例题:有一台玉米播种机进行单粒播种作业时,水平圆盘的型孔长度L 为12mm ,种子平均粒径d 为8 mm ,株距t 为200mm ,圆盘直径D 为250 mm ,型孔数量Z 为25个。
问当机组作业速度Vm 为8km/h 时,该播种机能否正常工作?为什么?试确定校正后的机组前进速度(km/h )?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计算该排种器的极限速度;2.根据已知Vm 计算排种器的实际速度。
3.若排种器的实际速度小于极限速度,说明播种机能正常工作。
否则,将极限速度Vp 代入()m V R h ω-<11h R λ⎛⎫- ⎪⎝⎭<Vp 与Vm 关系式,求出机组的最高允许速度值。
解:根据已知条件计算该排种器的极限速度(带入计算结果为0.28m/s )根据已知Vm计算结果表明,在8km/h 的作业速度下,排种器的实际线速度为0.35m/s ,已经远超过该排种器的使用极限速度0. 28m/s ,无法进行正常工作,必须降低机组的作业速度。
将该排种器的允许使用速度0.28m/s 代入极限速度与机组速度关系式,求出该允许使用速度0.28m/s 下的机组作业速度。
答:机组初定作业速度不能保证播种机正常工作。
校正后的机组最高许用速度为 6.4公里/小时。
播种机播前播量调整:1. 谷物条播机的播量调整实验2. 穴播机的播量调整植物保护的方法:1.农业技术防治法2.物理机械防治法3.生物防治法4.组织制度防治法5.化学防治法机械化化学防治方法 :1.喷雾法2.弥雾法3.超低量法4.喷烟法5.喷粉法植保机械的类型主要有:喷雾机,弥雾机,超低量喷雾机,喷烟机,喷粉机手动液泵式喷雾机组成:主要由药液箱、活塞泵、空气室、胶管、喷杆,开关及喷头等组成。
工作原理:工作时,操作人员上下揿动摇杆,通过连杆机构的作用,使塞杆在泵筒内作往复运动,行程为60~100mm ,当塞杆上行时,上碗从下端向上运动,皮碗下面,由于皮碗和泵筒所组成的腔体容积不断增大,因而形成局部真空。
这时,药液箱内的药液在液面和腔体内的压力差作用下,冲开进水球阀,沿着进水管路进泵筒,完成吸水过程。
当皮碗从上端下行时,泵筒内的药液开始被挤压,致使药液压力骤然增高,进水阀关闭,出水阀被压开,药液即通过出水阀进入空气室。
空气室里的空气被压缩,对药液产生压力(可达800kPa ),空气室具有稳定压力的作用。
打开开关后,液体即经过喷头喷洒出去。
手动气泵式喷雾机组成:由药液桶、气泵和喷头等组成。
工作原理 压缩喷雾器是利用打气筒将空气压入药液桶液面上方的空间,使药液承受一定的压力,经出水管和喷洒部件成雾状喷出,如图11所示。
当将喷雾器塞杆上拉时,泵筒内皮碗下方空气变稀薄,压强减小,出气阀在吸力作用下关闭。
此时皮碗上方的空气把皮碗压弯,空气通过皮碗上的小孔流入下方。
当塞杆下压时,皮碗受到下方空气的作用紧抵着大垫圈,空气只好向下压开出气阀的阀球而进入药液桶。
如此不断地上下压塞杆,药液桶上部的压缩空气增多,压强增大,这时打开开关,药液就被压入喷洒部件,成雾状喷出。
手动式喷粉机械组成:由药粉桶、齿轮箱、风机及喷撒部件等组成。
工作原理:丰收--5型喷粉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当手柄以额定转速36转/分转动时,通过齿轮箱增速,使叶轮连续地以1780转/分旋转,产生高速气流;同时搅拌器把药粉向松粉盘推送,药粉从松粉盘边缘的缺口到达开关盘处,经开关盘上的出粉孔吸入风机,并随高速气流一起经喷粉头喷向作物。
机动背负式喷雾喷粉机组成:背负机主要由机架、离心风机、汽油机、油箱、药箱和喷洒装置等部件组成。
弥雾原理:离心风机与汽油机输出轴直连,汽油机带动风机叶轮旋转,产生高速气流,并在风机出口处形成一定压力,其中大部分高速气流经风机出口流经喷管10,而少量气流经出风筒3、进气塞4、进气管5、过滤网组合6流进药箱内,使药箱中形成一定的气压。
药液12p V L d ⎛≤- ⎝()80003.140.25(1)36000.35 m/s 250.2m p DV V Zt πδ⨯⨯+==≈⨯在压力的作用下,经粉门7、出水塞8、输液管9、开关11流到喷头12,从喷嘴周围的小孔以一定的流量流出,先与喷嘴叶片相撞,初步雾化,再与高速气流在喷口中冲击相遇,进一步雾化,弥散成细小雾粒,并随气流吹到很远的前方。
喷粉原理喷粉如图所示,和喷雾一样,汽油机带动风机叶轮旋转,大部分高速气流经风机出口流经喷管8而少量气流经出风筒3进入吹粉管4,然后由吹粉管上的小孔吹出,使药箱中的药粉松散,以粉气混合状态吹向粉门体。
由于弯头7下粉口处有负压,将粉剂吸到弯头内。
这时粉剂被从风机出来的高速气流,通过喷管8吹向远方。
超低量喷雾的工作原理是由风机产生的高速气流,从喷管流到喷头后遇到分流锥,从喷口以环状喷出,喷出的高速气流驱动叶轮,使齿盘组装高速旋转,同时药液由药箱经输液管进入空心轴,从空心轴上的孔流出,进入前、后齿盘之间的缝隙,于是药液就在高速旋转的齿盘离心力作用下,沿齿盘外圆抛出,破碎成细小的雾滴。
这些小雾滴又被喷口内喷出的气流吹向远处。
果园风送式喷雾机组成:主要由药箱、取力器、压力泵、管路系统、流量控制阀、轴流风机、环状喷头分配管、喷头、机架和传动装置等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