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课程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讲授课)一、课程分析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32课时)
第一章绪论(3学时)
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对象,了解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流经济学的定位,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其他经济学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本章重点和难点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定位和主要内容体系框架。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流地位及其创新
一、经济学、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二、中国的主流经济学
三、官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学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四、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中国经济学的借鉴价值
第二节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对象:争论与重构
一、中国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对象的争论
二、简要的总结和创新的思路
三、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对象的重构
第三节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内容:理论与实践
第二章中国“十二五”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4学时)
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影响中国“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的国内外因素、经济发展包括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模式、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的主题和中心任务等各方面的现状、问题及趋势。
本章重点和难点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城融合的制约与趋势。
第一节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后危机时期的主要特征
二、国际、国内影响因素
第二节中国经济“十二五”规划建议
一、“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
二、主要目标
第三节、“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演进趋势
一、市场经济体制转型
二、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三、经济发展主题
四、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
五、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关系
第三章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3学时)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和实践的演进过程,掌握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重点掌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历程。
本章重点和难点
“国进民退”和“国退民进”的争论,非公经济36条和新非公经济36条的解释和执行中面临的困境。
第一节传统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
一、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
二、列宁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与实践
三、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与实践
四、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与实践
一、邓小平的理论
二、邓小平的非公经济思想
三、江泽民的非公经济思想(邓创新)
四、1978年以来所有制改革情况
五、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三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一、困惑
二、原因
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实现
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
五、正确认识“国进民退”
第三节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一、2005年《非公经济36条》前
二、2005年《非公经济36条》颁布、实施及效果
三、2010年《新非公经济36条》颁布、实施及效果
第四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过渡(4学时)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深入理解华盛顿共识和北京共识的含义,掌握市场化过程的方式和路径,掌握中国渐进式改革道路的过程、制约因素和突破点。
本章重点和难点
等级规则向产权规则转变的不同道路的特点及其利弊,影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求、供给以及运行等方面的制约因素。
第一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
第二节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方式与路径比较
一、“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之争
二、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的比较
第三节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
一、渐进式改革的过程
二、渐进式改革道路的中国特色
三、渐进式改革的制约因素
四、制约的突破
第五章社会主义企业理论与中国现代企业制度(4学时)
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深入理解马克思企业学说和现代西方企业理论的内容,连接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模式。本章重点和难点
对马克思企业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以及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的评价,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深化。
第一节马克思的企业理论
一、企业理论—马克思经济学的精髓
二、马克思企业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评价
第二节西方企业理论及其评价
一、新古典的企业理论及其局限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
三、对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的评价
第三节现代企业制度
一、内涵
二、基本特征
第四节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及面临的问题
一、改革历程
二、改革的成就和经验
三、关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几个理论问题
第六章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与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4学时)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这一章,学生应该深入理解经典的收入分配理论,了解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和演进历程以及私营企业主的高收入问题,正确理解并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效率与公平的含义与关系。
本章重点和难点
如何正确理解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中国在实践中处理效率与公平的机制。
第一节经典的收入分配理论
一、西方经济学的分配理论-按生产要素分配
二、马克思主义的分配理论-按劳分配
第二节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与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
一、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
二、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历程
三、变化
四、问题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
一、理论依据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三、如何正确理解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第四节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一、按要素分配的内涵
二、相结合的客观依据
三、相结合的两个层面
四、相结合的政策措施
第五节我国私营企业主的高收入和剥削问题
一、高收入问题
二、关于我国私营企业主的剥削问题
第六节效率与公平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