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端午节主题班会过程记录
端午放假主题班会记录(3篇)

第1篇一、班会背景端午节,又称龙舟节、重五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端午节文化,我校于2023年6月3日(星期五)下午开展了以“端午佳节,传承文化”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二、班会时间及地点时间:2023年6月3日(星期五)下午2:00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参会人员参会人员包括:全体班主任、学生代表及各班学生。
四、班会流程1. 主持人开场2. 班主任介绍端午节文化3. 学生代表分享端午节的习俗4. 观看端午节文化视频5. 小组讨论:如何传承端午节文化6. 学生代表发言7. 班主任总结8. 互动环节:制作端午节手工艺品9. 班会结束五、班会内容1. 主持人开场- 主持人: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主题班会,共同庆祝端午佳节,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接下来,让我们正式开始今天的班会。
2. 班主任介绍端午节文化- 班主任:端午节起源于战国时期,最初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全民性的节日。
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佩香囊等习俗。
这些习俗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3. 学生代表分享端午节的习俗- 学生代表1:大家好,我是来自XX班的XX。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关于端午节的习俗。
在我们家乡,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传统。
粽子是用糯米和各种馅料包裹在竹叶中蒸煮而成的,味道非常美味。
- 学生代表2:我来自XX班,我想说的是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具特色的习俗之一,它不仅考验着参赛者的体力,更考验着团队协作精神。
4. 观看端午节文化视频- 视频内容:通过观看视频,同学们对端午节的起源、习俗以及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5. 小组讨论:如何传承端午节文化- 小组讨论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如:- 定期举办端午节主题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习俗。
- 在课堂上讲解端午节文化,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端午六一班会记录(3篇)

第1篇一、班会时间:2023年6月3日二、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班会主题:传统节日体验与儿童快乐成长四、参会人员:全体班主任、学生及家长代表五、主持人:班主任张老师---班会记录一、开场致辞张老师: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家长们,大家好!今天是端午节和六一儿童节的特殊日子,我们在这里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班会。
首先,让我们共同感受一下这个节日的氛围,祝愿大家节日快乐!二、端午节传统知识讲座张老师:接下来,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端午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
请我校历史老师为我们讲解。
(历史老师上台,开始讲解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历史老师:端午节起源于战国时期,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在这一天,人们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佩戴香囊等传统习俗。
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班会,更加了解和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
三、亲子手工制作活动张老师:接下来,我们将进行亲子手工制作活动。
请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制作香囊和粽子。
这不仅是一次传统节日的体验,也是增进亲子感情的好机会。
(家长和孩子们开始制作香囊和粽子,现场气氛热烈。
)四、儿童节快乐时光张老师:端午节过后,就是六一儿童节了。
这是一个属于孩子们的节日,让我们共同庆祝孩子们的快乐成长。
(播放儿童节主题歌曲,孩子们表演节目。
)五、班主任发言张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是你们的节日,我想对你们说: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
希望你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努力,健康成长。
六、家长代表发言家长代表:作为家长,我们深感责任重大。
我们会陪伴孩子们度过每一个节日,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关爱中成长。
七、总结发言张老师:今天的班会圆满结束。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日子里,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
八、班会结束张老师:最后,再次祝愿大家端午节快乐,六一儿童节快乐!谢谢第2篇时间:2023年6月1日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班主任李老师参与人员:全体学生及部分家长---一、班会开场(主持人李老师站在讲台上,微笑着向全班同学和家长问好)李老师:大家好!今天是我们学校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与六一儿童节双庆班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老师和同学们,向各位家长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今天,我们将一起度过一个充满欢乐和意义的下午。
小学端午放假班会记录(3篇)

第1篇时间:2022年6月3日地点:小学多功能厅主持人:张老师参与人员:全体师生一、班会主题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为了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本次班会的主题是“我们的节日——端午节”。
二、班会流程1. 主持人开场2. 端午节知识讲解3. 端午节习俗分享4. 互动环节5. 期末复习动员6. 总结与展望7. 主持人结束语三、班会内容1. 主持人开场张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举行的主题班会是我们自己的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端午节的世界,感受这个节日的魅力。
”2. 端午节知识讲解张老师:“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等,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据传,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民性的节日。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端午节的由来。
”(张老师简要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历史演变等)3. 端午节习俗分享张老师:“端午节有许多有趣的习俗,比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佩戴香囊等。
下面,请大家分享一下你们家乡的端午节习俗。
”(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分享了自己家乡的端午节习俗)学生A:“我家乡的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粽子的种类很多,有甜的、咸的、豆沙的等。
”学生B:“我们家乡的端午节有赛龙舟的活动,大家都穿着节日服装,气氛非常热闹。
”学生C:“端午节那天,我们还会挂艾草在门上,据说可以驱邪避灾。
”4. 互动环节张老师:“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互动环节,请大家分成小组,讨论一下如何在班级中开展端午节活动,比如制作粽子、开展知识竞赛等。
”(学生们分组讨论,气氛热烈)5. 期末复习动员张老师:“虽然我们今天庆祝了端午节,但期末考试即将来临,希望大家能够抓住时间,认真复习,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6. 总结与展望张老师:“通过今天的班会,我们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感受到了这个节日的魅力。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够传承和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做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小学生。
端午节小学班会记录(3篇)

第1篇主题:端午节传统习俗体验活动时间:2023年6月15日地点:小学多功能厅主持人:张老师参与人员:四年级全体师生一、班会开场(主持人张老师站在讲台上,面带微笑,向同学们问好)张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四年级全体师生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习俗。
接下来,我们将一起体验端午节的乐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端午节由来介绍(张老师拿起话筒,开始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张老师:端午节起源于战国时期,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在楚国为官,因遭奸臣陷害,被流放。
在流放期间,他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最终,屈原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
为了纪念屈原,后人将这一天定为端午节。
三、端午节习俗体验(张老师邀请同学们一起参与端午节习俗体验活动)张老师:接下来,我们将一起体验几个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1. 包粽子:粽子是端午节的特色食品,我们邀请了厨房的阿姨来教大家包粽子。
(同学们兴奋地围坐在桌子旁,厨房阿姨开始教大家包粽子)厨房阿姨:首先,我们要准备好糯米、红枣、粽叶等材料。
然后,将糯米浸泡一段时间,让糯米吸足水分。
接下来,将粽叶折叠成漏斗形状,放入适量的糯米和红枣,再折叠粽叶,用线绳绑紧。
(同学们认真学习,互相帮助,不一会儿,一个个漂亮的粽子就完成了)2. 挂艾草:艾草具有驱邪避疫的作用,我们将在教室门口挂上艾草。
(同学们拿起艾草,张老师带领大家将艾草挂在教室门口)3. 赛龙舟:龙舟赛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我们将在校园内举行小型龙舟赛。
(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准备一艘小龙舟,比赛开始,同学们齐心协力,欢声笑语回荡在校园里)四、端午节诗歌朗诵(张老师邀请同学们上台,进行端午节诗歌朗诵)张老师:端午节不仅有丰富的习俗,还有许多美丽的诗歌。
下面,请同学们上台,为大家朗诵一首关于端午节的诗歌。
(同学们纷纷上台,朗诵了《端午》等诗歌,诗歌中充满了对屈原的怀念和对祖国的热爱)五、班会总结(张老师站在讲台上,总结本次班会)张老师:今天的班会圆满结束,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六一端午主题班会记录(2篇)

第1篇一、班会背景随着六一儿童节的临近,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也即将到来。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庆祝六一儿童节,我校决定于2023年6月1日举办“六一端午双节同庆”主题班会。
本次班会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感受节日的氛围,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班会时间2023年6月1日三、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参与人员全体学生及班主任五、班会流程1. 主持人开场2. 端午节知识讲座3. 包粽子比赛4. 儿童节趣味游戏5. 总结发言6. 合影留念六、班会内容1. 主持人开场- 主持人: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今天的“六一端午双节同庆”主题班会。
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到来。
- 学生代表: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六一儿童节和端午节。
祝愿大家节日快乐,健康成长!2. 端午节知识讲座- 讲座人:张老师- 内容摘要:- 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 端午节的历史故事- 端午节的民间传说- 端午节的食物文化3. 包粽子比赛- 活动目的:通过包粽子比赛,让学生亲身体验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感受节日的氛围。
- 活动过程:- 老师讲解包粽子的方法和技巧。
- 学生分组进行包粽子比赛。
- 评选出最佳粽子制作小组。
4. 儿童节趣味游戏- 游戏一:猜谜语- 游戏二:接力赛跑- 游戏三:丢手绢- 游戏四:拔河比赛5. 总结发言- 班主任:同学们,今天的班会活动丰富多彩,大家积极参与,展现了我们良好的精神风貌。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6. 合影留念- 全体师生合影,记录下这难忘的时刻。
七、班会效果本次“六一端午双节同庆”主题班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们不仅了解了端午节的历史和习俗,还亲身体验了包粽子的乐趣,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
同时,同学们在游戏中增进了友谊,展现了团结协作的精神。
相信这次班会活动将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小学班会记录内容端午节(3篇)

第1篇时间:2022年6月3日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班主任张老师参会人员:全体同学及班主任一、班会主题:传承端午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二、班会流程:1. 主持人开场2. 班主任讲解端午节来历及习俗3. 学生分享端午节故事4. 端午节手工制作活动5. 互动环节:端午节知识问答6. 班主任总结发言7. 主持人结束语三、班会内容:1. 主持人开场张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举行的主题班会,是关于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日。
希望通过这次班会,能让同学们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班主任讲解端午节来历及习俗张老师: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天中节等,源于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
相传,屈原在五月五日这一天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
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每年的这一天举行各种活动,以表达对屈原的怀念之情。
端午节主要有以下习俗:(1)吃粽子: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有甜、咸、肉等多种口味。
(2)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具特色的传统活动,寓意着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团结一心,战胜困难。
(3)挂艾草、菖蒲:艾草、菖蒲有驱邪避疫的作用,人们会在端午节这一天挂在家门口。
(4)佩戴香囊:香囊内有香料、驱虫草等,佩戴在身上,寓意着平安、健康。
3. 学生分享端午节故事学生甲:我记得妈妈告诉我,屈原在端午节这天投江自尽,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这一天吃粽子、赛龙舟。
学生乙:我还听说,端午节这天,人们要喝雄黄酒,因为雄黄酒有驱邪避疫的作用。
4. 端午节手工制作活动张老师:接下来,我们进行端午节手工制作活动。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材料,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端午节香囊。
(学生制作香囊)5. 互动环节:端午节知识问答张老师:下面进入互动环节,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1)端午节是哪一天?(2)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有哪些?(3)屈原是哪个朝代的诗人?(学生回答问题)6. 班主任总结发言张老师:同学们,通过这次班会,我们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习俗,也亲手制作了香囊。
主题班会活动记录端午节(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我校于2022年6月3日开展了以“端午节”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和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体验传统节日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1. 教师提前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制作课件。
2. 学生提前准备与端午节相关的手工制作材料。
3. 教室布置:挂上龙舟、粽子等装饰品,营造节日氛围。
四、活动过程1. 主持人介绍端午节班会开始,主持人向同学们介绍了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和文化内涵。
同学们通过聆听,对端午节有了初步的了解。
2. 观看端午节视频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端午节的氛围,教师播放了一段关于端午节的视频。
视频中展示了赛龙舟、包粽子、挂艾草等传统习俗,同学们看得津津有味。
3. 手工制作观看完视频后,同学们分组进行手工制作。
有的同学制作了五彩绳,有的同学制作了香囊,还有的同学制作了龙舟。
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了作品。
4. 诗词朗诵为了传承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同学们分组进行诗词朗诵。
有的同学朗诵了《端午》,有的同学朗诵了《端午临风忆屈原》,还有的同学朗诵了《端午感怀》。
朗诵过程中,同学们感情饱满,声音洪亮,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5. 包粽子比赛包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教师组织同学们进行包粽子比赛,同学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比赛结束后,评委们对同学们的作品进行了点评,并颁发了奖品。
6. 总结发言班会最后,班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五、活动效果通过本次班会活动,同学们对端午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同时,同学们在活动中锻炼了动手能力,体验了传统节日的乐趣。
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六、活动反思本次班会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气氛热烈。
班会记录小学端午节安全(3篇)

第1篇一、会议时间2023年6月21日二、会议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参会人员全体师生四、会议主题端午节安全教育活动五、会议记录主持人:张老师一、开场致辞张老师:大家好!端午节即将来临,为了确保同学们度过一个安全、愉快的节日,今天我们召开本次班会,重点讲解端午节期间的安全注意事项。
二、端午节习俗及安全知识1. 张老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这一天,人们会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佩香囊等。
2. 张老师: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具特色的习俗之一。
同学们在观看龙舟比赛时,要注意保持安全距离,避免拥挤和踩踏事故。
3. 张老师: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粽子虽然美味,但要注意适量食用,避免消化不良。
同时,要注意粽子的制作和储存,确保食品安全。
4. 张老师:挂艾草和佩香囊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具有驱邪避疫的作用。
同学们在购买和佩戴艾草和香囊时,要注意选择正规渠道,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三、端午节期间安全注意事项1. 张老师:端午节期间,同学们要注意交通安全。
出行时,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逆行,不乘坐非法营运车辆。
2. 张老师:夏季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同学们在端午节期间要特别注意防溺水。
不私自下水游泳,不靠近危险水域。
3. 张老师:端午节期间,天气炎热,同学们要注意防暑降温。
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适当补充水分,保持充足的睡眠。
4. 张老师:居家安全也不容忽视。
同学们要注意防火、防盗、防触电。
不在家中玩火,不触碰电源插座,不随意打开窗户。
四、总结张老师:同学们,端午节即将来临,希望大家能够牢记以上安全知识,度过一个安全、愉快的节日。
最后,预祝大家端午节快乐!五、班会结束张老师:今天的班会到此结束,谢谢第2篇一、班会主题端午节即将来临,为了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本次班会主题为“端午节安全”。
二、班会时间2023年6月1日下午2:00三、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参会人员全校师生五、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 由班主任进行开场致辞,简要介绍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强调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以端午节为主题班会记录(3篇)

第1篇时间:2023年6月21日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张老师参与人员:全体学生及部分家长代表一、班会开场(主持人张老师站在讲台上,微笑着向同学们问好)张老师:“大家好!今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我们在这里举行主题班会,共同庆祝这个充满民族特色的节日。
希望大家能积极参与,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二、端午节知识介绍(张老师开始介绍端午节的相关知识)张老师:“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起源于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佩戴香囊等习俗。
这些习俗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张老师接着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和意义,以及粽子、艾草、香囊等物品的象征意义。
三、学生分享家乡端午节习俗(同学们纷纷举手,分享自己家乡的端午节习俗)李明:“我在家里会包粽子,妈妈说粽子是纪念屈原的,所以要包得有棱有角,象征着屈原的忠贞。
”王丽:“我家乡有赛龙舟的习俗,每年端午节,村里的龙舟队都会组织比赛,非常热闹。
”赵刚:“我家里会挂艾草和香囊,听说这样可以驱邪避疫。
”四、粽子制作体验(张老师邀请家长代表现场展示粽子的制作过程)家长代表:“首先准备好糯米、红枣、红豆等材料,将糯米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将红枣、红豆等馅料包入糯米中,用竹叶包裹成三角形的粽子。
最后将粽子放入蒸锅中,蒸上几个小时即可。
”同学们纷纷围在家长代表周围,认真观看并学习粽子的制作方法。
五、赛龙舟游戏(张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赛龙舟游戏,分为两个队伍,分别代表红队和蓝队)张老师:“现在,我们将进行赛龙舟游戏,请大家齐心协力,争取胜利!”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游戏,现场气氛热烈。
六、总结与展望(班会接近尾声,张老师进行总结)张老师:“今天,我们通过班会活动,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也体验了包粽子、赛龙舟等传统活动。
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端午节。
”同学们纷纷表示认同,并表示要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小学班级端午班会记录(3篇)

第1篇日期:2023年6月21日地点:小学班级活动室主持人:班主任李老师参与人员:全体同学及部分家长一、班会背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为了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和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我校组织了本次班级端午节班会。
二、班会流程1. 主持人开场李老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本次班会的主题和目的,希望大家通过这次班会能够深入了解端午节,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2. 端午节来历讲解李老师向同学们讲述了端午节的来历。
相传,端午节起源于战国时期,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在国破家亡之际,投汨罗江自尽,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他,便划船、投粽子、赛龙舟等,逐渐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3. 端午节习俗介绍接下来,李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1)吃粽子:粽子是端午节最具特色的食品,象征着五谷丰登、生活美满。
(2)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活动,象征着团结、拼搏。
(3)挂艾草、菖蒲:艾草、菖蒲有驱邪避疫的作用,人们认为在端午节这天挂艾草、菖蒲可以保佑家人平安。
(4)佩戴香囊:香囊内装有香料,有驱蚊、避邪的作用。
4. 端午节诗词朗诵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端午节,李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诗词朗诵。
同学们纷纷举手,朗诵了关于端午节的经典诗词,如《端午怀古》、《端午感怀》等。
5. 家长分享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家庭氛围,李老师邀请了几位家长分享他们在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家长们讲述了家里如何包粽子、赛龙舟等,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6. 制作香囊为了让学生亲手体验端午节的传统手艺,李老师准备了香囊材料,同学们在家长的指导下,亲手制作了属于自己的香囊。
7. 总结发言最后,李老师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班会总结本次端午节班会,同学们通过听、说、读、写、做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和文化内涵。
小学生庆端午班会记录(3篇)

第1篇日期:2023年6月15日地点:小学多功能厅主持人:李老师参与人员:五年级全体学生及班主任一、班会背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庆祝方式。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校五年级组特此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庆端午班会。
二、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1)李老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端午节的来历和意义,强调了端午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的特殊地位。
(2)李老师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班会活动,共同感受端午节的魅力。
2. 诗词朗诵(1)同学们分组进行诗词朗诵,分别朗诵了《端午》、《屈原》、《龙舟》等与端午节相关的诗词。
(2)朗诵过程中,同学们精神饱满,声情并茂,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
3. 手工制作(1)同学们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动手制作了五彩绳、香囊等端午节特色手工艺品。
(2)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体验了动手的乐趣。
4. 端午习俗介绍(1)同学们分组进行端午习俗的介绍,包括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
(2)在介绍过程中,同学们结合图片和视频,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端午节的习俗。
5. 观看龙舟比赛视频(1)同学们观看了龙舟比赛的视频,了解了龙舟比赛的激烈场面和选手们的拼搏精神。
(2)观看过程中,同学们为选手们加油鼓劲,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
6. 互动环节(1)同学们进行了“猜谜语”游戏,谜底都与端午节有关。
(2)游戏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7. 结束语(1)李老师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表扬了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出色表现。
(2)李老师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关注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三、班会成果1. 通过本次班会,同学们对端午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2. 同学们在手工制作和互动环节中,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班会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生活,提高了同学们的审美情趣。
四、班会反思1. 班会活动准备充分,内容丰富,同学们积极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端午节假期主题班会记录(3篇)

第1篇一、班会时间2023年6月21日(端午节)二、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班会主题弘扬传统文化,共度佳节——端午节特别主题班会四、参会人员班主任、全体同学五、班会流程(一)主持人开场1. 主持人介绍班会主题和流程。
2. 祝大家端午节快乐,节日安康。
(二)班主任致辞1. 班主任简要介绍端午节的起源和意义。
2. 强调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3. 希望同学们在节日里能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三)同学们分享端午节习俗1. 同学A分享包粽子的过程,介绍了粽子的种类和制作方法。
2. 同学B讲述了赛龙舟的由来和赛龙舟的精彩瞬间。
3. 同学C介绍了端午节期间挂艾草、佩香囊的习俗,并分享了自己的体验。
(四)观看端午节相关视频1. 播放端午节习俗介绍视频,让同学们更直观地了解端午节的传统文化。
2. 观看赛龙舟比赛视频,感受端午节的激情与活力。
(五)同学们表演节目1. 同学D带来一首《端午节》,用歌声传递节日的祝福。
2. 同学E表演了独舞《端午情》,用舞蹈展现端午节的美丽。
3. 同学F和同学G合作表演双簧《屈原与粽子》,诙谐幽默地讲述了屈原的故事。
(六)班主任总结1. 班主任对同学们的分享和表演表示感谢。
2. 强调端午节不仅是节日的庆祝,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3.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关注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七)合影留念1. 全体同学合影,记录下这难忘的端午节。
2. 班主任与同学们合影,留下美好的回忆。
六、班会总结本次端午节主题班会,同学们积极参与,分享了自己的端午节习俗,表演了精彩的节目,共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节日。
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不仅了解了端午节的传统文化,还感受到了节日的欢乐氛围。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够继续关注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七、班会记录人(班主任姓名)八、班会照片(附:班会现场照片)注:以上内容为模拟班会记录,实际班会内容可能有所不同。
五年级端午节班会记录(2篇)

第1篇日期:2023年6月22日地点:五年级教室主持人:李老师参与人员:五年级全体同学及班主任一、班会主题:端午节文化传承与体验二、班会流程:1. 主持人开场2. 端午节文化介绍3. 端午节习俗体验4. 端午节手工制作5. 端午节知识竞赛6. 学生分享感受7. 班主任总结8. 班会结束三、班会内容:1. 主持人开场李老师:大家好!今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今天我们五年级全体同学欢聚一堂,共同感受端午节的氛围,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下面,我宣布五年级端午节班会正式开始!2. 端午节文化介绍李老师: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等,起源于战国时期,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
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佩香囊等习俗。
3. 端午节习俗体验李老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端午节的习俗。
首先,我们来包粽子。
请大家先洗洗手,准备开始包粽子。
(同学们纷纷动手,有的包三角形的,有的包长方形的,现场气氛活跃。
)4. 端午节手工制作李老师:除了包粽子,我们还可以制作香囊。
香囊是用五色线编织而成的,寓意着平安、健康。
下面,我来教大家如何制作香囊。
(李老师边讲解边示范,同学们认真学习,不一会儿,一个个漂亮的香囊就完成了。
)5. 端午节知识竞赛李老师:现在,我们来进行一场端午节知识竞赛。
请大家积极参与,回答正确的小组将获得奖励。
(知识竞赛环节,同学们踊跃举手,气氛热烈。
)6. 学生分享感受学生甲:今天我们通过包粽子、制作香囊等活动,感受到了端午节的文化氛围,也让我们更加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
学生乙:我觉得端午节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节日,我们要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7. 班主任总结班主任:同学们,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通过今天的班会,我们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也体验了端午节的文化氛围。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班会活动记录端午节(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端午节,又称龙舟节、重五节、五月节等,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校决定在端午节期间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班会活动。
二、活动目的1. 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和意义,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传统节日的乐趣。
3. 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时间2023年6月15日(星期五)下午第三节课四、活动地点各班级教室五、活动内容1. 班主任介绍端午节活动开始,各班班主任向学生介绍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和意义。
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到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同时也是为了驱邪避疫、祈求平安。
2. 端午节知识竞赛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端午节,各班开展了端午节知识竞赛。
竞赛内容涵盖了端午节的起源、习俗、诗词、故事等方面。
学生们积极参与,气氛热烈。
3. 包粽子比赛包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各班组织学生进行包粽子比赛,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包粽子的乐趣。
比赛过程中,学生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4. 手工制作——香囊香囊是端午节的传统工艺品,寓意着驱邪避疫、平安健康。
各班组织学生进行香囊制作,让学生发挥创意,制作出独具特色的香囊。
5. 端午节诗词朗诵端午节是我国诗词创作的重要题材。
各班组织学生进行端午节诗词朗诵,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魅力,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6. 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各班班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肯定了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六、活动效果1. 学生对端午节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2. 学生在活动中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3. 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端午节小学生会议记录(2篇)

第1篇会议时间:2023年6月3日会议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参会人员:全体五年级学生及班主任会议主持人:李老师记录人:张同学---一、会议开始(会议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全体起立,奏唱国歌。
)李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是端午节,我们在这里召开五年级全体学生会议,共同回顾端午节的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下面,我宣布本次会议正式开始。
二、端午节知识讲解李老师: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1. 端午节由来- 端午节,又称龙舟节、重午节、五月节等,起源于中国,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几种说法:纪念屈原说、避邪驱疫说、龙图腾崇拜说等。
2. 端午节习俗- 穿戴节日服饰:如佩戴香囊、挂艾叶、菖蒲等。
- 食粽子:粽子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食品,象征着平安、幸福。
- 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象征着团结、拼搏。
- 其他习俗:如斗鸡、挂钟馗像、饮雄黄酒等。
三、班级端午节活动安排李老师: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我们班级的端午节活动安排。
1. 班级粽子制作活动- 时间:6月5日下午2点至4点- 地点:学校食堂- 活动内容:同学们将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制作粽子,体验传统手艺。
2. 班级龙舟比赛- 时间:6月6日下午3点至5点- 地点:学校操场- 活动内容:同学们将分组进行龙舟比赛,锻炼团队协作能力。
3. 班级端午节知识竞赛- 时间:6月7日下午2点至4点- 地点:学校教室- 活动内容:通过竞赛形式,加深同学们对端午节文化的了解。
四、学生发言(以下是几位学生的发言摘要)1. 王同学:我非常喜欢端午节,因为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还能和家人一起看龙舟比赛。
2. 李同学:我觉得端午节非常有意义,它让我们了解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3. 张同学:我计划在端午节期间,向家人介绍一些关于端午节的知识,让他们也感受到节日的氛围。
五、班主任总结李老师:同学们,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要珍惜这个节日,传承和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
关于端午的班会记录(3篇)

第1篇主题:端午节传统习俗与文化交流时间:2023年6月21日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班主任老师参与人员:全体学生及部分家长一、班会开场(主持人)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家长们,大家好!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我们特此召开本次班会。
接下来,请允许我介绍本次班会的流程。
二、端午节的由来(班主任)同学们,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据史书记载,端午节起源于战国时期,最初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全民性的节日,人们通过各种习俗来纪念屈原,同时也祈求平安健康。
三、端午节的习俗(学生代表)大家好,我是XXX。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端午节的习俗。
1. 吃粽子粽子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食品,它的由来与屈原有关。
相传,屈原投江自尽后,当地百姓为了防止鱼虾啃食屈原的身体,便用竹叶包裹糯米,投入江中。
后来,粽子逐渐成为端午节的传统食品。
2. 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据传,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划船去救他,但未能成功。
为了纪念这一英勇行为,后人便在端午节举行赛龙舟活动。
3. 挂艾草、菖蒲端午节期间,人们会在门口挂艾草、菖蒲,以驱邪避疫。
这两种植物具有特殊的香气,被认为可以驱赶邪气,保护家人健康。
4. 喝雄黄酒雄黄酒是端午节的传统饮品,具有驱邪避疫的功效。
人们会在端午节期间饮用雄黄酒,以祈求平安健康。
5. 系五彩线五彩线是端午节的传统装饰品,由五种颜色的线编织而成。
人们会在端午节期间将五彩线系在手腕、脚踝上,以驱邪避疫。
四、端午节的现代意义(班主任)同学们,随着时代的发展,端午节的习俗也在不断地演变。
如今,端午节已经不再局限于纪念屈原,更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
在这个节日里,我们不仅可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还可以增进民族凝聚力,促进文化交流。
五、互动环节(班主任)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端午节,接下来我们将进行互动环节。
四年级端午节班会记录(2篇)

第1篇一、班会主题:传承文化,共度端午二、班会时间:2023年6月20日三、班会地点:四年级教室四、参会人员:四年级全体师生五、班会流程:一、主持人开场(一)主持人介绍班会主题及流程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四年级全体师生欢聚一堂,共同庆祝端午节。
本次班会的主题是“传承文化,共度端午”。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本次班会的流程。
1. 节日知识普及2. 端午习俗分享3. 端午手工制作4. 诗词朗诵5. 总结发言二、节日知识普及(二)班主任讲解端午节由来及习俗同学们,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等。
端午节起源于战国时期,据传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佩戴香囊等习俗。
下面,我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1. 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起源于战国时期,据《史记》记载,屈原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
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便将这一天定为端午节。
后来,端午节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民间传统节日。
2. 端午节的习俗(1)吃粽子: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寓意着驱邪避灾、平安健康。
(2)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寓意着团结协作、勇往直前。
(3)挂艾草:艾草具有驱邪避灾的作用,人们将艾草挂在门口,以祈求家人平安。
(4)佩戴香囊:香囊内装有香料,具有驱蚊避邪的作用,人们佩戴香囊以保佑健康。
三、端午习俗分享(三)学生代表分享端午节习俗同学们,下面请我们的学生代表为大家分享他们所了解的端午节习俗。
学生甲:我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还要赛龙舟。
学生乙:还有挂艾草和佩戴香囊呢!学生丙:我还听说,端午节要喝雄黄酒,可以驱邪避灾。
四、端午手工制作(四)班主任带领学生制作香囊同学们,接下来我们来进行一项有趣的手工制作——制作香囊。
香囊内装有香料,具有驱蚊避邪的作用。
下面,班主任将带领大家一起制作香囊。
1. 准备材料:彩纸、剪刀、彩线、香料、针线等。
小学端午节安全班会记录(3篇)

第1篇一、班会主题:端午节安全教育活动二、班会时间:2022年6月2日三、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参会人员:全体师生五、班会流程:1. 主持人开场2. 班主任讲解端午节习俗及安全注意事项3. 学生代表分享端午节安全小知识4. 安全知识问答环节5. 学生观看安全教育视频6. 班主任总结发言7. 班会结束六、班会记录:1. 主持人开场主持人:大家好!今天是端午节,我国传统的节日,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端午节习俗,提高安全意识,我们今天召开端午节安全主题班会。
下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班会。
2. 班主任讲解端午节习俗及安全注意事项班主任: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佩香囊等习俗。
在享受节日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安全。
以下是一些端午节安全注意事项:(1)注意饮食安全: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但粽子不易消化,不宜过量食用。
特别是对于小孩子,要适量食用,避免消化不良。
(2)注意防火安全:端午节期间,人们会点燃艾草、香烛等,要确保火源远离易燃物品,防止火灾发生。
(3)注意出行安全:端午节期间,人流密集,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4)注意防溺水:端午节期间,人们喜欢去河边、湖边游玩,要增强安全意识,防止溺水事故发生。
3. 学生代表分享端午节安全小知识学生代表1:端午节期间,我们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过期、变质的食物。
学生代表2:在玩水时,要选择安全的地方,不要私自下水游泳。
学生代表3:如果遇到火灾,要保持冷静,迅速逃生,不要乘坐电梯。
4. 安全知识问答环节主持人:下面,我们来进入安全知识问答环节。
请大家踊跃回答。
问题1: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答案: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问题2:在端午节期间,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安全事项?答案:注意饮食安全、防火安全、出行安全、防溺水等。
5. 学生观看安全教育视频班主任:为了让大家更加直观地了解端午节安全知识,我们观看一段安全教育视频。
小学端午节主题班会记录(2篇)

第1篇班级:三年级二班时间:2023年6月15日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张老师参与人员:三年级二班全体师生一、班会主题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为了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特举行本次“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班会。
二、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张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是“我们的节日——端午节”。
希望大家在今天的班会中,能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 端午节知识讲解张老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起源于战国时期,最初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后来,人们逐渐将端午节与祭祀龙图腾、驱邪避疫等活动相结合。
(播放PPT,展示端午节的相关知识)张老师: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佩戴香囊等习俗。
这些习俗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3. 端午节习俗体验(1)制作粽子张老师:同学们,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制作粽子。
首先,我要给大家讲解一下粽子的制作方法。
(播放视频,展示粽子的制作过程)张老师:现在,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材料,开始动手制作粽子吧。
(同学们分组进行粽子制作,老师巡回指导)(2)赛龙舟张老师:接下来,我们来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赛龙舟比赛。
请同学们分组,每组选出一名队长,带领自己的队伍进行比赛。
(同学们分组,进行龙舟制作和比赛)4. 端午节故事分享张老师:同学们,在端午节这天,我们还应该了解一些关于屈原的故事。
下面,请同学们分享自己知道的关于屈原的故事。
(同学们纷纷举手,分享屈原的故事)5. 总结发言张老师:通过今天的班会,相信大家对端午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最后,祝愿大家端午节快乐!6. 班会结束张老师:今天的班会到此结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够将端午节的习俗传承下去,让我们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小学端午节班会工作记录(2篇)

第1篇一、班会主题弘扬传统文化,传承端午习俗二、班会时间2023年6月15日(星期五)下午2:00三、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参会人员班主任、全体学生及部分家长五、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班主任简要介绍本次班会的主题和目的,强调端午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的重要性,倡导同学们积极参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端午节知识讲座邀请学校历史老师为同学们讲解端午节的起源、习俗以及相关历史故事。
讲座内容主要包括:(1)端午节起源:端午节起源于战国时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端午节习俗: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佩香囊等。
(3)屈原的故事: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因忧国忧民而投江自尽,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设立了端午节。
3. 端午节手工制作同学们分组进行手工制作,制作内容为粽子、香囊等端午节特色手工艺品。
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体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4. 端午节诗词朗诵同学们分组进行诗词朗诵,选取与端午节相关的古诗词,如《端午即事》、《端午日》等。
通过朗诵,感受古人对端午节的热爱和赞美。
5. 端午节才艺展示同学们展示自己准备的才艺,如歌唱、舞蹈、小品等,为班会增添欢乐氛围。
6. 班主任总结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端午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的重要意义,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六、班会效果本次班会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效果。
同学们通过参与活动,对端午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文化素养。
七、班会反思1. 班会准备充分,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
2. 家长积极参与,为同学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3. 同学们在活动中表现积极,互相帮助,展现了良好的团队精神。
4. 班主任对班会过程进行了及时总结,使同学们对端午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5. 在今后的班会活动中,可以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提高同学们的参与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端午节主题班会过程记录
活动目的:
1、缅怀先人~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活动过程:
一、知识小竞赛。
1、端午节是哪一天,
2、端午节的别称有哪些,
3、端午节的活动项目有哪些,
二、请学生介绍端午节的由来。
三、大家说说怎包粽子,
亲历感悟:
【教师】:
我认为本次活动主乐题鲜明~通过知识小竞赛、师生讨论交流、游戏活动、作品展示~使学生在活动中焖充分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与价值。
了解了昏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既提高了学生嗳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也符合我校对学巛生进行“欣赏性德育模式”的培育要求。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阐和丰富的习
1 / 3
俗。
可是~就在,,,,年~涣韩国已经提前申请了端午节为东南亚文化榭遗产保护~这可给了我们极大的警示:各稠类中小学校应该多举行这样的主题活动~Χ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习俗~让它们代代相绫传:
【学生】:
这是我第一次学包粽赶子~觉得特别新鲜~同学们也异常兴奋。
大家都激动得跃跃欲试~齐齐望着社区的蛾阿姨~就等她这老师发号施令:第一步将粽叶卷成三角形状~底部要严实合缝~不燹可留出小口。
可是我卷来卷去卷不好~终砷于卷到无缝的要求~谁知手一动~好不容é易卷好的形状又散架了~唉~重新来过。
桊看看我的同伴们~也都在向“无缝粽叶”臻的最高目标行进~再看看社区的阿姨~却某早已在教如何放糯米了。
包粽子最难过钜的一关恐怕就是这个“包”字~如何将米氽包住不漏出来~还要将粽子包成漂亮的立体三角形~这可是一门学问~在场的许多人就是倒在了这一个坎上啊~不少同学直瘴到最后结束还是没有包出标准的立体三角干粽~包啊、包啊、包出的都是被我们班主咙任戏称为“三明治”的平面三角粽子。
忙蜿碌了半天~尽管到下课我也没有包出一个真正合格的“三角棕”~但我依然觉得这帙节课过的特别充实。
因为:它让我更深一犸步地感受到了屈原炽热的爱国情怀~也激钧扬着我的爱国热情,它也让我更深切地懂摞得了做一件事都不是随
2 / 3
随便便就能成功的菀道理~启示我在学习上更应该踏踏实实、沟
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可能有所收获。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