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8级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8届高三绵阳三诊热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PDF版含答案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8届高三绵阳三诊热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PDF版含答案

秘密★启用前2018年4月绵阳南山中学2018年春季高2018届三诊热身理科综合试题命题人(审题人):物理:李毅(廖文斌)化学:王笛(李林)生物:粟洋(陆雪)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Ca40Ti48Ba137Pb207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媒介”,下列关于该“媒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麦芽糖属于小分子物质,可存在于该“媒介”中B.该“媒介”的稳态指的是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C.该“媒介”pH的稳定与HCO3-和HPO42-等离子有关D.调节该“媒介”稳态的系统是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2.下列关于生物膜透性与物质出入生物膜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体合成的分泌蛋白能自由透过高尔基体膜B.光合作用所需的蛋白质都必须通过内质网输入到叶绿体C.细胞外高浓度的某种酶可以自由扩散进入细胞D.葡萄糖跨膜进入人体红细胞与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不同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时,含量高的色素随层析液扩散得快B.研究动物激素的生理功能,可以用饲喂法、切除法等进行对照实验C.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盐酸能增强细胞通透性,便于染色D.在研究蛋白酶专一性实验中,可以用双缩脲试剂鉴定底物分解是否彻底4.研究人员在相同且适宜温度条件下分别测定了两个作物品种S1、S2的光饱和点(光饱和点是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最小光照强度)。

2021年高三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1月份)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1月份)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1月份)含解析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用蓝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发生了光电效应.现将该蓝光的强度减弱,则( ) A.从光照至金属表面上到发射出光电子之间的时间间隔将明显增加B.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减少C.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减少D.有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不一定增加C.对于温度不同的物体,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D.质量一定的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它的体积一定增大3.U经3次α衰变和2次β衰变后变为一个新核.这个新核的质子数为( )A.88 B.84 C.138 D.2264.一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它的俯视图如图所示,两个相互垂直的力F1和F2同时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沿图中v0的方向做直线运动.经过一段位移的过程中,力F1和F2对物体所做的功分别为3J和4J,则两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A.3J B.4J C.5J D.7J5.将R=200Ω的电阻接入如图所示的交流电路中,电源内阻不计.则可判断( )A.此交流电的有效值为311VB.此交流电的频率为100HzC.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的角速度为100rad/sD.在一个周期内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是4.84J6.一个带电小球从空中的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做功0.3J,电场力做功0.1J.则小球( )①在a点的重力势能比在b点大0.3J ②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小0.1J③在a点的动能比在b点小0.4J ④在a点的机械能比在b点小0.1J.A.①②③正确 B.①③④正确 C.①②④正确 D.②③④正确7.如图(甲)所示,水平面上的平行导轨MN、PQ上放着两根导体棒ab、cd,两棒间用绝缘丝线系住.开始匀强磁场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图线与t轴的交点为t0.I和F T分别表示流过导体棒中的电流强度和丝线的拉力(不计电流间的相互作用).则在t0时刻( )A.I=0,F T=0 B.I=0,F T≠0 C.I≠0,F T=0 D.I≠0,F T≠0二.(非选择题共10题共174分)8.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__________.A.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B.误差都是由于测量不仔细产生的C.误差都是由于测量工具不精密产生的D.任何测量都存在误差E.实验时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F.采用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消除误差G.实验中产生误差是难免的,但可以想办法尽量减小误差H.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偶然误差I.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系统误差.9.金属的电阻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某同学通过做实验研究一个小灯泡灯丝的伏安特这位同学在实验过程中选用的是下列器材中的(填字母)__________.A.直流电源B.0~30Ω的滑动变阻器C.电压表(0~15V,内阻约15kΩ)D.电压表(0~3V,内阻约3kΩ)E.电流表(0~0.6A,内阻约0.1Ω)F.电流表(0~3A,内阻约0.01Ω)G.电键H.导线实验时他应选用下面所示电路的图__________.10.(18分)某中学生身高1.80m,质量70kg,他站立举臂70kg.他站立举臂,手指摸到的高度为2.25m.如果他先下蹲,再用力蹬地向上跳起,同时举臂,手指摸到的高度为2.70m.设他从蹬地到离开地面所用的时间为0.3s.求:(1)他刚离地跳起时的速度大小;(2)他与地面间的平均作用力的大小.(取g=10m/s2)11.(21分)真空室中有如图所示的装置.电极K发出的电子(初速不计)经过加速电场后,由小孔O沿水平放置的偏转板M、N间的中心轴线UOO′射入.M、N板长为L,两板间加有恒定电压,它们间的电场可看作匀强电场.偏转板右端边缘到荧光屏P的距离为s.当加速电压为U1时,电子恰好打在N板中央的A点;当加速电压为U2时,电子打在荧光屏的B点.已知A、B点到中心轴OO′的距离相等.求U1:U2.12.(22分)如图,长为L=0.5m、质量为m=1.0kg的薄壁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子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箱内有一质量也为m=1.0kg的小滑块,滑块与箱底间无摩擦.开始时箱子静止不动,小滑块以v0=4m/s的恒定速度从箱子的A壁处向B壁处运动,之后与B 壁碰撞.滑块与箱壁每次碰撞的时间极短,可忽略不计.滑块与箱壁每次碰撞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没有损失.g=10m/s2.求:(1)要使滑块与箱子这一系统损耗的总动能不超过其初始动能的50%,滑块与箱壁最多可碰撞几次?(2)从滑块开始运动到滑块与箱壁刚完成第三次碰撞的期间,箱子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是多少?(=1.414,=1.732,=2.236,3=.162)xx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重点中学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1月份)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用蓝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发生了光电效应.现将该蓝光的强度减弱,则( )A.从光照至金属表面上到发射出光电子之间的时间间隔将明显增加B.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减少C.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减少D.有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考点】光电效应.【专题】光电效应专题.【分析】每种金属都有发生光电效应的最小频率即极限频率,当光子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才发生光电效应,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光照强度无关,光照强度与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目有关.【解答】解:A、发生光电效应时,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k=hv﹣W,W为逸出功,由此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着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与光照强度强弱,及光照时间长短无关,故A错误;B、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k=hv﹣W,与光照强度无关.故B错误;C、光照强度减弱,单位时间内照射到金属表面的光子数目减小,因此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目减小,故C正确;D、能否发生光电效应与光照强度无关,故D错误.故选:C.【点评】理解光电效应产生的条件,以及光电流大小的决定因素,并能在具体问题中正确应用.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不一定增加C.对于温度不同的物体,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D.质量一定的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它的体积一定增大【考点】热力学第一定律;布朗运动.【专题】热力学定理专题.【分析】布朗运动是固体颗粒的运动,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内能与温度、质量和状态等元素有关.【解答】解:A、布朗运动是固体颗粒的运动,间接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A错误;B、外界对物体做功的同时对外放热,物体内能不一定增加,B正确;C、对于温度不同的物体,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小,还与质量、体积有关,C错误;D、质量一定的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它的体积可能增大,可能减小,还可能不变,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布朗运动的实质,改变内能的方式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等知识点,难度不大.3.U经3次α衰变和2次β衰变后变为一个新核.这个新核的质子数为( )A.88 B.84 C.138 D.226【考点】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衰变速度.【专题】衰变和半衰期专题.【分析】α衰变生成氦原子核,β衰变生成负电子,质子数增加1个,是因为一个中子转化成质子而释放出的电子.【解答】解:α衰变生成氦原子核,质子数减少2个,β衰变生成负电子,质子数增加1个,α衰变改变核子数,β衰变不改变核子数,当发生3次α衰变和2次β衰变,衰变后新核的核子数为92﹣6+2=88,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本题考查了原子核衰变的生成物,特别要知道α衰变生成氦原子核,β衰变的实质是因为一个中子转化成质子而释放出的电子.4.一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它的俯视图如图所示,两个相互垂直的力F1和F2同时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沿图中v0的方向做直线运动.经过一段位移的过程中,力F1和F2对物体所做的功分别为3J和4J,则两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A.3J B.4J C.5J D.7J【考点】功的计算.【专题】功的计算专题.【分析】功是标量,几个力对物体做的总功,就等于各个力单独对物体做功的和.【解答】解:当有多个力对物体做功的时候,总功的大小就等于用各个力对物体做功的和,由于力F1对物体做功4J,力F2对物体做功3J,所以F1与F2的合力对物体做的总功就为w=3J+4J=7J,故选D.【点评】因为功是标量,求标量的和,几个量直接相加即可.5.将R=200Ω的电阻接入如图所示的交流电路中,电源内阻不计.则可判断( )A.此交流电的有效值为311VB.此交流电的频率为100HzC.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的角速度为100rad/sD.在一个周期内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是4.84J【考点】正弦式电流的图象和三角函数表达式;正弦式电流的最大值和有效值、周期和频率.【专题】交流电专题.【分析】根据图象可读出该交流电的周期和最大值,然后根据频率、周期以及角速度、最大值与有效值的关系可直接求解.根据有效值可求解热量.【解答】解:A、此交流电压的最大值为311V,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220V,故A错误;B、根据图象得周期为0.02s,频率f==50Hz,故B错误;C、角速度ω=2πf=2π×50=100πrad/s;故C错误;D、电流I===1.1A,故在一个周期内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Q=I2Rt=(1.1)2×20×0.02=4.84J,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交流电描述的基础知识,要能根据图象获取有用信息,并能利用这些信息进行有关运算.6.一个带电小球从空中的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做功0.3J,电场力做功0.1J.则小球( )①在a点的重力势能比在b点大0.3J ②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小0.1J③在a点的动能比在b点小0.4J ④在a点的机械能比在b点小0.1J.A.①②③正确 B.①③④正确 C.①②④正确 D.②③④正确【考点】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势能.【专题】应用题;学科综合题;定量思想;推理法;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解决本题需掌握: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变化量;电场力做功等于电势能的变化量;合力做功等于动能的变化量;除重力外的各个力做的总功等于机械能的变化量.【解答】解:①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做功0.3J,重力势能减小,所以在a 点的重力势能比在b点大0.3J故①正确;②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0.1J,电势能减小,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大0.1J.故②错误;③重力做功0.3J,电场力做功0.1J,根据动能定理,合力做功等于动能的变化量,所以在a点的动能比在b点小0.4J.故③正确;④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0.1J,小球的机械能增加0.1J,所以在a点的机械能比在b点小0.1J.故④正确.故选:B【点评】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有多种表现形式:重力做功是重力势能变化的量度;电场力做功是电势能变化的量度;合力做功是动能变化的量度;重力外的各个力做的总功是机械能变化的量度.7.如图(甲)所示,水平面上的平行导轨MN、PQ上放着两根导体棒ab、cd,两棒间用绝缘丝线系住.开始匀强磁场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图线与t轴的交点为t0.I和F T分别表示流过导体棒中的电流强度和丝线的拉力(不计电流间的相互作用).则在t0时刻( )A.I=0,F T=0 B.I=0,F T≠0 C.I≠0,F T=0 D.I≠0,F T≠0【考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安培力.【专题】电磁感应中的力学问题.【分析】由B﹣t图象看出,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均匀变化,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知,回路中产生恒定的电流,根据在t0时刻的B,分析两棒所受的安培力,再确定丝线的拉力F T.【解答】解:由图看出,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作均匀变化,则穿过回路的磁通量随时间也作均匀变化,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回路中将产生恒定的感应电流,所以I≠0.但t时刻B=0,两棒都不受安培力,故丝线中拉力F T=0.所以C正确.故选C【点评】当穿过回路的磁通量随时间作均匀变化时,回路中产生恒定的电动势,电路闭合时产生恒定电流.B=0时导体不受安培力.二.(非选择题共10题共174分)8.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DGH.A.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B.误差都是由于测量不仔细产生的C.误差都是由于测量工具不精密产生的D.任何测量都存在误差E.实验时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F.采用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消除误差G.实验中产生误差是难免的,但可以想办法尽量减小误差H.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偶然误差I.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系统误差.【考点】实验中常用仪器及其正确操作方法.【分析】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这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它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只可以减小,却不能避免.【解答】解:A、误差就是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故A错误;B、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并不全是由于测量不仔细造成的,也不是全都由于工具不精密造成的;故BC错误;D、测量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任何测量均会有误差;故D正确;E、认真测量能减小误差,但不可能没有误差;故E错误;F、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实验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误差,却不能避免误差;故F错误;G、实验中产生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实验方法来设法尽量减小误差,故G正确.H、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有效减小偶然误差;故H正确;I、系统误差是由于实验原理造成的,多次测量求平均不能减小系统误差;故I错误;故选:DGH.【点评】本题考查误差分析问题,要注意明确误差是由于实验原理及测量等因素造成的,我们可以通过必进实验原理减小误差,但不可能没有误差.9.金属的电阻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某同学通过做实验研究一个小灯泡灯丝的伏安特这位同学在实验过程中选用的是下列器材中的(填字母)ABCEGH.A.直流电源B.0~30Ω的滑动变阻器C.电压表(0~15V,内阻约15kΩ)D.电压表(0~3V,内阻约3kΩ)E.电流表(0~0.6A,内阻约0.1Ω)F.电流表(0~3A,内阻约0.01Ω)G.电键H.导线实验时他应选用下面所示电路的图B.【考点】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专题】实验题.【分析】(1)根据实验原理与实验数据选择实验器材;(2)根据题意确定滑动变阻器与电流表的接法,然后选择实验电路图.【解答】解:应用伏安法描绘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必选仪器有:电源、导线、开关、滑动变阻器;由表中数据可知,电流最大值为0.49A,电压最大值为5.15V,故电流表应选择E,电压表应选择C,故应选择:ABCEGH;描绘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电压与电流应从零开始变化,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灯泡电阻约为:R==≈10.5Ω,电流表内阻约为0.1Ω,电压表内阻约为15kΩ,电压表内阻远大于灯泡电阻,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应选择图B所示实验电路;故答案为:ABCEGH;B.【点评】本题考查测定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注意本实验中一般采用滑动变阻器分压接法及电流表外接法.10.(18分)某中学生身高1.80m,质量70kg,他站立举臂70kg.他站立举臂,手指摸到的高度为2.25m.如果他先下蹲,再用力蹬地向上跳起,同时举臂,手指摸到的高度为2.70m.设他从蹬地到离开地面所用的时间为0.3s.求:(1)他刚离地跳起时的速度大小;(2)他与地面间的平均作用力的大小.(取g=10m/s2)【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专题】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专题.【分析】(1)由题意可知该同学在跳离地面的过程中,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式求速度;(2)由运动学速度公式求出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作用力.【解答】解:(1)中学生跳起后重心升高h=2.70﹣2.25m=0.45m…①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②解得v==3m/s…③(2)根据牛顿定律F﹣mg=ma…④运动学规律v=at …⑤解得F=m(g+)=1400N答:(1)他刚离地跳起时的速度大小是3m/s.(2)他与地面间的平均作用力的大小是1400N.【点评】解答本题要注意人在蹬地起跳的过程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起跳后做竖直上抛运动,难度适中.11.(21分)真空室中有如图所示的装置.电极K发出的电子(初速不计)经过加速电场后,由小孔O沿水平放置的偏转板M、N间的中心轴线UOO′射入.M、N板长为L,两板间加有恒定电压,它们间的电场可看作匀强电场.偏转板右端边缘到荧光屏P的距离为s.当加速电压为U1时,电子恰好打在N板中央的A点;当加速电压为U2时,电子打在荧光屏的B点.已知A、B点到中心轴OO′的距离相等.求U1:U2.【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专题】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专题.【分析】在加速电场中运用动能定理求出末速度v,粒子进入偏转电场后做类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求出偏转位移,再进行讨论即可解题.【解答】解:设电子电量为e,质量为m.由题意,电子在偏转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加速度为a,且保持不变.加速电压为U1时,设电子进入偏转电场时,速度为v1,则有偏转距离为y1,沿板方向的位移为,则有加速电压为U2时,设电子进入偏转电场时,速度为v2,则有偏转距离为y2,沿板方向的位移为L,L=v2t2如图所示,电子从C点离开电场,沿直线CB匀速运动打在B点,由几何关系,由上综合而得,答:两种情况下的电压之比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和偏转问题,注意带电粒子在偏转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解题.12.(22分)如图,长为L=0.5m、质量为m=1.0kg的薄壁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子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箱内有一质量也为m=1.0kg的小滑块,滑块与箱底间无摩擦.开始时箱子静止不动,小滑块以v0=4m/s的恒定速度从箱子的A壁处向B壁处运动,之后与B 壁碰撞.滑块与箱壁每次碰撞的时间极短,可忽略不计.滑块与箱壁每次碰撞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没有损失.g=10m/s2.求:(1)要使滑块与箱子这一系统损耗的总动能不超过其初始动能的50%,滑块与箱壁最多可碰撞几次?(2)从滑块开始运动到滑块与箱壁刚完成第三次碰撞的期间,箱子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是多少?(=1.414,=1.732,=2.236,3=.162)【考点】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专题】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摩擦力做功导致系统的动能损失,从而即可求解;(2)根据做功表达式,结合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从而可确定做功的平均功率.【解答】解:(1)设箱子相对地面滑行的距离为s,依动能定理和题目要求有系统损失的总动能为×50%解得由于两物体质量相等,碰撞时无能量损失,故碰撞后交换速度.即小滑块与箱子碰后小滑块静止,箱子以小滑块的速度运动.如此反复.第一次碰后,小滑块静止,木箱前进L;第二次碰后,木箱静止,小滑块前进L;第三次碰后,小滑块静止,木箱前进L.因为L<s<2L,故二者最多碰撞3次.(2)从滑块开始运动到刚完成第三次碰撞,箱子前进了L箱子克服摩擦力做功W=2μmgL=3J第一次碰前滑块在箱子上匀速运动的时间第二次碰前箱子匀减速的加速度大小设箱子匀减速的末速度为v,时间为t2v2﹣v02=2aLv=v0+at2求出t2=0.14s第三次碰前滑块在箱子上匀速运动的时间t3=从滑块开始运动到刚完成第三次碰撞经历的总时间为t=t1+t2+t3=0.425s摩擦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P=答:(1)要使滑块与箱子这一系统损耗的总动能不超过其初始动能的50%,滑块与箱壁最多可碰撞3次;(2)从滑块开始运动到滑块与箱壁刚完成第三次碰撞的期间,箱子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是7.1W.【点评】考查做功的求法,掌握动能定理的应用,学会由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综合解题的方法,理解求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的区别.精品文档-40223 9D1F 鴟" 38437 9625 阥"23787 5CEB 峫21024 5220 删36651 8F2B 輫21193 52C9 勉29676 73EC 珬33526 82F6 苶E26020 65A4 斤实用文档。

2021届四川绵阳南山中学2018级高三上学期二诊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及答案

2021届四川绵阳南山中学2018级高三上学期二诊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及答案
2021届四川绵阳南山中学2018级高三上学期二诊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
由 扫描全能王 扫描创建
2021届四川绵阳南山中学2018级高三上学期二诊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
由 扫描全能王 扫描创建
2021届四川绵阳南山中学2018级高三上学期二诊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
由 扫描全能王 扫描创建
2021届四川绵阳南山中学2018级高三上学期二诊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
由 扫描全能王 扫描创建
2021届四川绵阳南山中学2018级高三上学期二诊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
由 扫描全能王 扫描创建
2021届四川绵阳南山中学2018级高三上学期二诊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
2021届四川绵阳南山中学2018级高三上学期二诊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
由 扫描全能王 扫描创建
2021届四川绵阳南山中学2018级高三上学期二诊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
由 扫描全能王 扫描创建
2021届四川绵阳南山中学2018级高三上学期二诊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
由 扫描全能王 扫描创建
2021届四川绵阳南山中学2018级高三上学期二诊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
由 扫描全能王 扫描创建
2021届四川绵阳南山中学2018级高三上学期二诊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
由 扫描全能王 扫描创建
2021届四川绵阳南山中学2018级高三上学期二诊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
由 扫描全能王 扫描创建
2021届四川绵阳南山中学2018级高三上学期二诊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
由 扫描全能王 扫描创建
由 扫描全能王 扫描创建
2021届四川绵阳南山中学2018级高三上学期二诊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
由期二诊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
由 扫描全能王 扫描创建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1届高三理综11月月考试题.doc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1届高三理综11月月考试题.doc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1届高三理综11月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Na-23 S-32 Zn-65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几种重要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绝大多数糖类是以多糖形式存在的B.核糖核酸分子中不能贮存遗传信息C.脂肪分解可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无机盐离子会影响细胞的酸碱平衡2.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结构变异可能使种群基因频率改变B.由环境引起的生物变异是不能遗传的变异C.生物适应环境的特征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3.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番茄汁和胡萝卜汁是检测还原糖是否存在的良好材料B. 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观察叶绿体的原因是此处的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多而大C.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待洋葱长出不定根后剪取根尖0.5 - 1cm置于4℃低温诱导培养36hD. 由于菠菜叶肉细胞的原生质层呈现绿色,所以可以用它作材料观察质壁分离现象4.下列关于基因表达的说法,正确的是A.胰岛素基因的表达实际上就是胰岛素基因指导胰岛素合成的过程B.通过RNA干扰技术抑制胰岛素基因的表达可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功能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一条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翻译可以提高每条多肽链的合成速度5.下列有关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联会不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只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B.初级卵母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以增加自身数量,又可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C.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目都相同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均有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有利于保持亲子代遗传信息的稳定性6.腓骨肌萎缩症(CMT)是一种特殊的遗传病,其遗传方式有多种类型。

解析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三月月考理综物理试题 含解析

解析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三月月考理综物理试题 含解析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将篮球从同一位置斜向上抛出,其中有两次篮球垂直撞在竖直墙上,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抛出到撞墙,第二次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较短B.篮球两次撞墙的速度可能相等C.篮球两次抛出时速度的竖直分量可能相等D.抛出时的动能,第一次一定比第二次大【答案】A考点:平抛运动【名师点睛】本题采用逆向思维,将斜抛运动变为平抛运动处理,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

15.小球质量为2m,以速度v沿水平方向垂直撞击墙壁,球被反方向弹回速度大小是45v,球与墙撞击时间为t,在撞击过程中,球对墙的平均冲力大小是A. 25mvtB.85mvtC.185mvtD.2mvt【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设初速度方向为正,则弹后的速度为-45v;则由动量定理可得:Ft=-2m×45v-2mv解得:185mvFt=-;负号表示力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球对墙的平均冲击力为185mvF Ft'==;故选C。

考点:动量定理【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动量定理的使用,在解题时要注意由于动量定理为矢量式,故应注意设定正方向。

16.“神舟七号”飞船绕地球运转一周需要时间约90min,“嫦娥二号”卫星在工作轨道绕月球运转一周需要时间约118min(“神舟七号”和“嫦娥二号”的运动都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

已知“嫦娥二号”卫星与月球中心的距离约为“神舟七号”飞船与地球中心距离的3 11。

根据以上数据可求得A.月球与地球的质量之比B.“嫦娥二号”卫星与“神舟七号”飞船的质量之比C.月球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D.月球表面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答案】A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了万有引力定律;要知道卫星运动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会根据此关系列出方程,并能根据各种表达式进行分析。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理综物理试题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理综物理试题
B.一直不做功
C.从最高点到最低点,一直做负功
D.从最高点到最低点,先做负功再做正功
5.如图所示,固定斜面倾角为θ,整个斜面分为AB、BC两段,且BC=1.5AB.小物块P(可视为质点)与AB、BC两段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μ2.已知小物块P从A点由静止释放,恰好能滑动到C点而停下,则θ、μ1、μ2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A. B.
C. D.
8.如图所示,位于水平面上的同一物体在恒力F1的作用下,做速度为v1的匀速直线运动;在恒力F2的作用下,做速度为v2的匀速直线运动.已知F1与F2的功率相同,则可能有
A.F1= F2, v1<v2
B.F1= F2, v1>v2
C.F1< F2, v1<v2
D.F1>F2, v1>v2
9.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其中a、b为介质中的两质点,若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100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该波波源的振动周期是0.04 s
B.a、b两质点可能同时到达平衡位置
C.t=0.04 s时刻a质点正在向下运动
D.从t=0到t=0.01 s时间内质点b的路程为1 cm
(1)水平向右的恒力F的大小;
(2)物块落地时,落地点到车尾的水平距离s.
13.过山车是游乐场中常见的设施之一.下图是过山车模型的一部分,它由足够长的水平轨道和半径为R的竖直光滑圆形轨道组成,B点是圆形轨道的最低点.一质量为2m的小球a,由距B点2R的A点以初速度vo(vo未知)水平向右运动,在B点与质量为m的小球b发生弹性正碰,碰后a未脱离轨道.已知a、b与水平轨道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A.tanθ=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10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10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绵阳南山中学 2017-2018学年秋季 10 月月考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Si-28 Cu-64 Ba-137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 小题,每小题 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可导致滤纸条上色素带重叠B.提取胡萝卜素时,若用酒精代替石油醚萃取将会导致胡萝卜素提取率降低C. 用健那绿染液对线粒体进行染色时,需先将细胞用盐酸进行解离D. 平板划线操作中,随着划线次数增加接种环上的菌种会越来越多2.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她的团队对疟疾治疗所做的贡献。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流行病,疟原虫是一类单细胞、寄生性的原生动物,下列关于疟原虫的叙述错误的是A.疟原虫的细胞器膜、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了生物膜系统B.细胞内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密切相关C.疟原虫的线粒体DNA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D.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是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3.如图所示为部分人体细胞的生命历程。

Ⅰ~Ⅳ代表细胞的生命现象,细胞 1具有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的特征,细胞2可以无限增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Ⅰ和Ⅲ遗传物质均未发生改变B.成体干细胞能够分化成浆细胞、肝细胞等,体现了细胞核的全能性C.细胞2与正常肝细胞相比代谢旺盛,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活性更高 D.效应T细胞作用于细胞1和细胞2使其坏死,此过程属于细胞免疫4.如图为果蝇精巢中细胞在某一时期的分类统计结果。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 Word版含解析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 Word版含解析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一、选择题(共7题,每题6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的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错或不答得0分)1.(6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滑块以初速度v0从固定于地面的斜面底端A开始冲上斜面,到达某一高度后返回A,斜面与滑块之间有摩擦.下列各项分别表示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v、加速度a、重力势能E p和机械能E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A.B.C. D.2.(6分)如图所示,虚线表示某点电荷Q所激发电场的等势面,已知a、b两点在同一等势面上,c、d两点在另一个等势面上.甲、乙两个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率,沿不同的方向从同一点a射入电场,在电场中沿不同的轨迹adb曲线、acb曲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粒子电性相同B.甲粒子经过c点时的速率大于乙粒子经过d点时的速率C.两个粒子的电势能都是先减小后增大D.经过b点时,两粒子的动能一定相等3.(6分)为了探测x星球,载着登陆舱的探测飞船在该星球中心为圆心,半径为r1的圆轨道上运动,周期为T1,总质量为m1.随后登陆舱脱离飞船,变轨到离星球更近的半径为r2的圆轨道上运动,此时登陆舱的质量为m2,则()A.x星球的质量为M=B.x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x=C.登陆舱在r1与r2轨道上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D.登陆舱在半径为r2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2=T14.(6分)x轴上有两个点电荷Q1和Q2,Q1和Q2之间各点对应的电势高低如图中曲线所示,P点位于这两个点电荷位置连线中点右侧.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电势最低的P点所在处的电场强度为零B.Q1和Q2一定是同种电荷,但不一定是正电荷C.Q1所带电荷量值一定大于Q2所带电荷量值D.Q1和Q2之间各点的电场方向都指向P点5.(6分)如图所示,直线A为某电源的U﹣I图线,曲线B为某小灯泡D1的U﹣I图线的一部分,用该电源和小灯泡D1组成闭合电路时,灯泡D1恰好能正常发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电源的内阻为ΩB.灯泡D1的额定电压为3V,功率为6WC.把灯泡D1换成“3V,20W”的灯泡D2,电源的输出功率将变小D.由于小灯泡B的U﹣I图线是一条曲线,所以灯泡发光过程,欧姆定律不适用6.(6分)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固定光滑细杆与地面成一定倾角,在杆上套有一个光滑小环,沿杆方向给环施加一个拉力F,使环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拉力F及小环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小环的质量是1 kgB.细杆与地面间的倾角是30°C.前3 s内拉力F的最大功率是2.5 WD.前3 s内小环机械能的增加量是6.25 J7.(6分)在电场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一带电小球从A点竖直向上抛出,其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小球运动的轨迹上A、B两点在同一水平线上,M为轨迹的最高点.小球抛出时的动能为8.0J,在M点的动能为6.0J,不计空气的阻力.则()A.小球水平位移x1与x2的比值1:3B.小球水平位移x1与x2的比值1:2C.小球落到B点时的动能E kB=26JD.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最小动能为J二、实验题.8.(8分)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2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下的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2所示.已知m1=50g,m2=150g,则(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实验用交流电周期为0.02秒)(1)在纸带上打下记数点5时的速度v=m/s;(2)在记数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E k=J.为了简化计算,设g=10m/s2,则系统势能的减少量△E P=J;(3)在本实验中,若某同学作出了v2﹣h图象,如图3所示,h为从起点量起的长度,则据此得到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m/s2.9.(9分)某同学要用“伏安法”测定一个待测电阻R x(阻值约为200Ω)的阻值,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电池组E(电动势为3V);电流表A1(量程为0~10mA,内阻R A1约为40Ω~60Ω);电流表A2(量程为0~500μA,内阻R A2为1000Ω);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为0~20Ω,额定电流为2A);电阻箱R2(阻值范围为0~9999Ω,额定电流为1A);开关S,导线若干.请你帮助该同学完成实验中的下述问题(实验中应尽可能准确地测量R x的阻值):①上述器材中缺少电压表,需选一只电流表将它改装成电压表.请在图甲所示方框中画出将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的电路原理图,并在图中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②请在图乙的方框中画出测量R x阻值的电路图,并在图中标明各器材的代号.③实验中,记录了电阻箱的阻值R2,电流表A1的示数I1,电流表A2的示数I2,用这些数据和电流表A2的内阻R A2来计算R x的阻值是.三、计算题:本题共3个小题,满分51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0.(15分)如图为一台阶的截面图,轻质弹簧的左端固定,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并紧靠弹簧右端(不拴接).小球压缩弹簧一定距离后由静止释放,离开弹簧水平抛出.设小球恰好能越过台阶边缘的A点后击中下一阶面上的N点.已知每一台阶的高度均为h,宽度均为d,重力加速度为g.求:(1)刚释放小球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E P;(2)N点与同一台阶面边缘的P点的距离x.11.(16分)如图所示,在竖直面上固定着一根光滑绝缘的圆形空心管,其圆心在O点.过O点的一条水平直径及其延长线上的A、B两点固定着两个电荷.其中固定于A点的为正电荷,所带的电荷量为Q;固定于B点的是未知电荷.在它们形成的电场中,有一个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正在空心管中做圆周运动,若已知小球以某一速度通过最低点C处时,小球恰好与空心管上、下壁均无挤压且无沿切线方向的加速度,A、B 间的距离为L,∠ABC=∠ACB=30°.CO⊥OB,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1)确定小球和固定在B点的电荷的带电性质,并在图上作出小球在C处时的受力示意图.(2)求固定在B点的电荷所带的电荷量.(3)求小球运动到最高点处,空心管对小球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12.如图所示,为一个实验室模拟货物传送的装置,A是一个表面绝缘质量为M=1kg的小车,小车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小车左端放置一质量为m0=0.1kg带电量为q=1×10﹣2C的绝缘货柜,现将一质量为m1=0.9kg的货物放在货柜内.在传送途中有一水平电场,可以通过开关控制其有、无及方向.先产生一个方向水平向右,大小E1=3×102N/m的电场,小车和货柜开始运动,作用时间2s后,改变电场,电场大小变为E2=1×102N/m,方向向左,电场作用一段时间后,关闭电场,小车正好到达目的地,货物到达小车的最右端,且小车和货物的速度恰好为零.已知货柜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µ=0.1,(小车不带电,货柜及货物体积大小不计,g取10m/s2)求:(1)2s末货柜和小车速度分别是多少?(2)第二次电场作用的时间;(3)小车的长度及小车右端到达目的地的距离.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题,每题6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的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错或不答得0分)1.(6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滑块以初速度v0从固定于地面的斜面底端A开始冲上斜面,到达某一高度后返回A,斜面与滑块之间有摩擦.下列各项分别表示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v、加速度a、重力势能E p和机械能E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A.B.C. D.考点:重力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专题: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专题.分析:滑块在斜面上运动过程中,由于存在摩擦力,上滑与下滑过程不再具有对称性,经过同一点时下滑的速度小于上滑的速度,上滑运动的时间较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上滑与下滑过程的加速度大小关系.根据运动学公式和重力势能公式得出重力势能与时间的关系式.解答:解:A、滑块在斜面上运动过程中,由于存在摩擦力,机械能不断减小,经过同一点时下滑的速度小于上滑的速度,根据速度图象的“面积”等于位移,两个过程的位移大小相等,可知,下滑时间大于上滑时间.所以A错误.B、物体在上滑与下滑两个过程中,所受的合力方向均沿斜面向下,加速度方向相同.故B 错误.C、设斜面的倾角为α.在上滑过程中:上滑的位移大小为:x1=v0t﹣a1t2重力势能为:E P=mgx1sinα=mgsinα(v0t﹣a1t2),为抛物线方程.下滑过程:重力势能为E P=mg[H﹣a2(t﹣t0)2sinα],H为斜面的最大高度,t0是上滑的时间,此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方程.所以C是可能的.故C正确.D、由于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其机械能不断减小,不可能有增大的阶段,所以D图不可能.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功能关系、运动与力关系,根据解析式选择物理图象.2.(6分)如图所示,虚线表示某点电荷Q所激发电场的等势面,已知a、b两点在同一等势面上,c、d两点在另一个等势面上.甲、乙两个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率,沿不同的方向从同一点a射入电场,在电场中沿不同的轨迹adb曲线、acb曲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粒子电性相同B.甲粒子经过c点时的速率大于乙粒子经过d点时的速率C.两个粒子的电势能都是先减小后增大D.经过b点时,两粒子的动能一定相等考点:等势面;电势能.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根据轨迹的弯曲方向可判断两电荷所受的电场力方向,并能确定两电荷与Q电性的关系.根据电场力做功正负,由动能定理分析两粒子经过c、d两点的速度大小、确定电势能的变化.解答:解:A、根据曲线运动时质点所受的合力指向轨迹的内侧可知,甲受到引力,乙受到斥力,则甲与Q是异种电荷,而乙与Q是同种电荷,故两粒子所带的电荷为异种电荷.故A错误.B、甲粒子从a到c过程,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增加,而乙从a到d过程,电场力做负功,动能减小,两初速度相等,则知甲粒子经过c点时的速度大于乙粒子经过d点时的速度.故B正确.C、甲粒子从a到b过程,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电场力对乙粒子先做负功后做正功,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故C错误.D、a到b时,电场力对两粒子的做的功都是0,两个粒子的速率再次相等,由于不知道质量的关系,所以不能判定两个粒子的动能是否相等.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要根据粒子的轨迹首先判断所受的电场力方向,再判断电场力做功的正负,进而可分析动能、电势能的大小.3.(6分)为了探测x星球,载着登陆舱的探测飞船在该星球中心为圆心,半径为r1的圆轨道上运动,周期为T1,总质量为m1.随后登陆舱脱离飞船,变轨到离星球更近的半径为r2的圆轨道上运动,此时登陆舱的质量为m2,则()A.x星球的质量为M=B.x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x=C.登陆舱在r1与r2轨道上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D.登陆舱在半径为r2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2=T1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专题: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分析:研究飞船绕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求出中心体的质量;研究登陆舱绕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表示出线速度和周期;再通过不同的轨道半径进行比较.解答:解:A、研究飞船绕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G=m1r1,解得:M=,故A错误.B、根据圆周运动知识,a=只能表示在半径为r1的圆轨道上向心加速度,而不等于X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故B错误.C、研究登陆舱绕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在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运动:G=m,解得:v=,表达式里M为中心体星球的质量,R为运动的轨道半径;所以登陆舱在r1与r2轨道上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故C错误.D、研究登陆舱绕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在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运动:G=m R,得出:T=2π;表达式里M为中心体星球的质量,R为运动的轨道半径.所以登陆舱在r1与r2轨道上运动时的周期大小之比为:=,所以T2=T1,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这个关系,要注意向心力的公式选取要根据题目提供的已知物理量或所求解的物理量选取应用.4.(6分)x轴上有两个点电荷Q1和Q2,Q1和Q2之间各点对应的电势高低如图中曲线所示,P点位于这两个点电荷位置连线中点右侧.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电势最低的P点所在处的电场强度为零B.Q1和Q2一定是同种电荷,但不一定是正电荷C.Q1所带电荷量值一定大于Q2所带电荷量值D.Q1和Q2之间各点的电场方向都指向P点考点:电场强度.分析:φ﹣x图象切线的斜率表示电场强度,就知道P处场强为零,.作出Q1、Q2之间的电场线,根据点电荷场强公式,得到Q1的电荷量一定大于Q2的电荷量;根据场强方向得出两电荷一定是正电荷.解答:解:A、根据E=知φ﹣x图象切线的斜率表示电场强度,则知P处电场强度为零.故A正确.BC、如图所示,根据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作出电场线,则知两个电荷一定都带正电.因Xp处合场强为0,则Q1与Q2在Xp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根据E=K知,Q1>Q2,故B错误,C正确.D、由上面的电场线知Q1和Q2之间各点的电场方向都指向P点,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点评:本题的技巧是作电场线,将抽象问题形象化,是电场中常用方法.5.(6分)如图所示,直线A为某电源的U﹣I图线,曲线B为某小灯泡D1的U﹣I图线的一部分,用该电源和小灯泡D1组成闭合电路时,灯泡D1恰好能正常发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电源的内阻为ΩB.灯泡D1的额定电压为3V,功率为6WC.把灯泡D1换成“3V,20W”的灯泡D2,电源的输出功率将变小D.由于小灯泡B的U﹣I图线是一条曲线,所以灯泡发光过程,欧姆定律不适用考点:电功、电功率;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专题:恒定电流专题.分析:电源的外特性曲线与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交点就是灯泡与电源连接时的工作状态,由图可读出工作电压和电流及电源的电动势,从而可算出电源的输出功率.解答:解:A、由图读出电源的电动势为E=4V,图线A的斜率大小表示电源的内阻,则r=Ω=0.5Ω,故A错误;B、灯泡与电源连接时,A、B两图线的交点表示灯泡的工作状态,则知其电压U=3V,I=2A,则灯泡D1的额定电压为3V,功率为=UI=6W,故B正确.C、把灯泡D1换成“3V,20W”的灯泡D2,由P=知:灯泡D2的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R2===0.45Ω灯泡D1的电阻为R1==Ω=1.5Ω,则知灯泡D2的电阻更接近电源的内阻,电源的输出功率将变大,故C错误;D、小灯泡是纯电阻,欧姆定律是适用的,小灯泡的U﹣I图线之所以是一条曲线,是因为小灯泡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发生改变,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从数学角度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抓住图象的斜率、面积、截距、交点等方面进行分析,更加全面地读出图象的物理内涵.6.(6分)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固定光滑细杆与地面成一定倾角,在杆上套有一个光滑小环,沿杆方向给环施加一个拉力F,使环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拉力F及小环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小环的质量是1 kgB.细杆与地面间的倾角是30°C.前3 s内拉力F的最大功率是2.5 WD.前3 s内小环机械能的增加量是6.25 J考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专题:功率的计算专题.分析:小环在拉力的作用下,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小环的质量和斜面的倾角.在前3s内,1s末拉力的功率最大,根据P=Fv求出拉力的最大功率.根据拉力做的功求出机械能的增量.解答:解: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1﹣mgsinθ=ma,代入数据得,5﹣10msinθ=0.5m.F2=mgsinθ,代入数据得,4.5=10msinθ,联立两式解得:m=1kg,sinθ=0.45.故A正确,B 错误.C、1s末拉力的功率最大,根据P=Fv得,P=2.5W.故C正确.D、拉力做的功等于机械能的增量,第一秒内的位移为0.25m,后2s内的位移为1m,则拉力做功W=F1x1+F2x2=5×0.25+4.5×1=5.75J.故D错误.故选A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小环的运动情况,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功能关系进行求解.7.(6分)在电场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一带电小球从A点竖直向上抛出,其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小球运动的轨迹上A、B两点在同一水平线上,M为轨迹的最高点.小球抛出时的动能为8.0J,在M点的动能为6.0J,不计空气的阻力.则()A.小球水平位移x1与x2的比值1:3B.小球水平位移x1与x2的比值1:2C.小球落到B点时的动能E kB=26JD.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最小动能为J考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小球水平分运动为匀加速直线运动,竖直分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上升和下降时间相等,可以求出S1与S2的比值,对水平方向分运动和竖直方向分运动分别运用动能定理,然后求出各个特殊点的动能!解答:解:将小球的运动沿水平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水平分运动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竖直分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A、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位移之比为1:3,故A 正确;B错误;C、设物体在B动能为E kB,水平分速度为V Bx,竖直分速度为V By.由竖直方向运动对称性知mV By2=8J对于水平分运动运用动能定理Fx1=mV Mx2﹣mV AX2F(s1+s2)=mV Bx2﹣mV AX2s1:s2=1:3解得:Fs1=6J;F(s1+s2)=24J故E kB=m(V By2+V Bx2)=32J 因而C错误;D、由于合运动与分运动具有等时性,设小球所受的电场力为F,重力为G,则有:Fx1=6J,JGh=8J,J所以:由右图可得:∴则小球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速度最小时速度一定与等效G’垂直,即图中的P点,故J,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关键将合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然后对水平分运动运用动能定律求解!二、实验题.8.(8分)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2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下的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2所示.已知m1=50g,m2=150g,则(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实验用交流电周期为0.02秒)(1)在纸带上打下记数点5时的速度v=2.4m/s;(2)在记数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E k=0.58J.为了简化计算,设g=10m/s2,则系统势能的减少量△E P=0.59J;(3)在本实验中,若某同学作出了v2﹣h图象,如图3所示,h为从起点量起的长度,则据此得到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7m/s2.考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专题:实验题.分析: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仪器、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纸带法实验中,若纸带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得纸带上的点间距,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计算出打出某点时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和加速度,从而求出动能.根据功能关系得重力势能减小量等于重力做功的数值.对于物理量线性关系图象的应用我们要从两方面:1、从物理角度找出两变量之间的关系式2、从数学角度找出图象的截距和斜率,两方面结合解决问题.解答:解:(1)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有:v5===2.4m/s;(2)系统动能的增量为:△E K=E k5﹣0=(m1+m2)v52==0.58J.系统重力势能减小量为:△E p=(m2﹣m1)gh=0.1×9.8×0.6000m J=0.59 J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3)由于△E K=E k5﹣0=(m1+m2)v52=△E p=(m2﹣m1)gh由于(m1+m2)=2(m2﹣m1)所以得到:v2=h所以v2﹣h图象的斜率k==9.7m/s2.故答案为:(1)2.4;(2)0.58、0.59;(3)9.7.点评:该题的研究对象是系统,要注意m1和m2的重力势能的变化情况.利用v2﹣h图线处理数据,(m1+m2)=2(m2﹣m1),那么v2﹣h图线的斜率就等于.直线图象中斜率和截距是我们能够利用的信息.9.(9分)某同学要用“伏安法”测定一个待测电阻R x(阻值约为200Ω)的阻值,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电池组E(电动势为3V);电流表A1(量程为0~10mA,内阻R A1约为40Ω~60Ω);电流表A2(量程为0~500μA,内阻R A2为1000Ω);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为0~20Ω,额定电流为2A);电阻箱R2(阻值范围为0~9999Ω,额定电流为1A);开关S,导线若干.请你帮助该同学完成实验中的下述问题(实验中应尽可能准确地测量R x的阻值):①上述器材中缺少电压表,需选一只电流表将它改装成电压表.请在图甲所示方框中画出将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的电路原理图,并在图中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②请在图乙的方框中画出测量R x阻值的电路图,并在图中标明各器材的代号.③实验中,记录了电阻箱的阻值R2,电流表A1的示数I1,电流表A2的示数I2,用这些数据和电流表A2的内阻R A2来计算R x的阻值是.考点:伏安法测电阻;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专题:压轴题.分析:①将小量程的电流表与分压电阻串联,可改装成电压表,电流表需要知道两个参数:量程和内阻,故电流表选A2.分压电阻阻值必须知道,故选R2.②根据改装后电压表的内阻、电流表内阻与待测电阻R x进行比较,选择电流表内接还是外接.滑动变阻器R1最大电阻比较待测电阻小,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③分析待测电阻的电压和电流,求出电阻.解答:解:①将小量程的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电流表需要知道两个参数:量程和内阻,故电流表选A2.分压电阻阻值必须知道,故选R2.如图甲所示.②将A2改装成量程3V的电压表,电压表的内阻为R V===6000Ω由于=30>≈4,电流表A1采用外接法,测量误差较小.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20Ω远小于R x,故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则电路图如图乙所示③R x==.故本题答案是:①如图甲所示.②电路图如图乙所示.③点评:本题是电表改装与伏安法测量电阻两个实验的组合,考查灵活选择器材和实验方法的能力.三、计算题:本题共3个小题,满分51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0.(15分)如图为一台阶的截面图,轻质弹簧的左端固定,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并紧靠弹簧右端(不拴接).小球压缩弹簧一定距离后由静止释放,离开弹簧水平抛出.设小球恰好能越过台阶边缘的A点后击中下一阶面上的N点.已知每一台阶的高度均为h,宽度均为d,重力加速度为g.求:(1)刚释放小球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E P;(2)N点与同一台阶面边缘的P点的距离x.。

2021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理综物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理综物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光 2021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理综物理试卷 Word 版含答案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已知A 、B 是第一周期以外的短周期元素,它们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A m B n 。

在此化合物中,所有离子均能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结构。

若A 的核电荷数为a ,则B 的核电荷数不可能...是 A .a +8–m –n B .a +18–m –n C .a +16–m –n D .a –m –n15.近几年,我国北京、上海等地利用引进的“γ刀”成功地为几千名脑肿瘤患者做了手术。

“γ刀”由计算机控制,利用的是γ射线的特性。

手术时患者不必麻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因而“γ刀”被誉为“神刀”。

关于γ射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 .它是由原子内层电子受激发而产生的B .它具有很高的能量,它不属于电磁波C .它具有很强的贯穿本领,但它的电离作用却很弱D .它很容易发生衍射16.在自行车的后挡泥板上,常常安装着一个“尾灯”。

其实它不是灯。

它是用一种透明的塑料制成的,其截面如图所示。

夜间,从自行车后方来的汽车灯光照在“尾灯”上时,“尾灯”就变得十分明亮,以便引起汽车司机的注意。

从原理上讲,它的功能是利用了 A . 光的折射 B . 光的全反射C . 光的干涉D . 光的衍射17.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从T 1升高到T 2。

在这个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如果气体体积膨胀对外界做功,则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会减小B . 如果气体体积保持不变,则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会保持不变C . 只有当外界对气体做功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才会增加D . 不管气体体积如何变化,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总会增加18.如图所示,虚线表示电场中一簇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电势差相等。

一个α粒子以一S图乙定的初速度进入电场中,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从M 点运动到N 点,此过程中电场力对α粒子做负功。

由此可以判断 A .M 点的电势高于N 点的电势B .α粒子在M 点受到的电场力大于在N 点受到的电场力C .α粒子在M 点的电势能小于在N 点的电势能D .α粒子经过M 点时的速率小于经过N 点时的速率1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电键S 好处于静止状态。

高三理综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1月)试题(2021年整理)

高三理综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1月)试题(2021年整理)

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1月)试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1月)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1月)试题的全部内容。

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1月)试题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u-64 Cl-35.5 Mn—55 Ti—48 Ba—137 Fe—56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植物细胞在含有各种必需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研究人员对其中一种化合物用3H标记,经过一段时间后,将这些细胞固定,利用放射性自显影技术并结合显微镜检查,发现放射性集中分布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分布。

由此可以判断被标记的化合物是A.一种氨基酸 B.一种核糖核苷酸C.一种脱氧核苷酸 D.一种五碳糖2. 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后,突触小泡中的乙酰胆碱会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并可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从而引起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

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突触小泡中的乙酰胆碱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中B.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与乙酰胆碱结合后即可形成一个动作电位C.乙酰胆碱发挥作用后立即被分解可以防止其持续起作用D.突触后膜可以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树突膜或轴突膜3.发菜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荒漠和贫瘠土壤中,因被大量采挖而被列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但实际上它不是植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发菜属于生产者,其因没有细胞壁所以不是植物B.提取和分离发菜的色素时,能够得到四条色素带C.发菜的水土保持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禁止采挖发菜属于对生物多样性进行的易地保护4。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补习班) 理综 PDF版含答案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补习班) 理综 PDF版含答案

南山实验高三年级11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O 16 Mg 24 Cu 64一、选择题: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等细胞器,就一定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C.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根据细胞代谢需要,线粒体可在细胞质基质中移动和增殖D.几乎不含细胞质的精子寿命很短,这体现了“核质互依”的关系2.生命系统中存在着各种类型的信息传递。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酶、神经递质等在细胞间传递信息,从而调节生命活动B.细胞间的信息传递都要依赖细胞膜上的受体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是沿食物链单向传递的D.根尖分生区细胞,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是DNA←DNA→RNA→蛋白质3. 图A为两个渗透装置,溶液a、b为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且a溶液浓度>b溶液浓度,c 为清水。

图B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植物表皮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A中的②相当于图B中的④、⑤、⑥B. 图A渗透平衡后,装置2的液面会高于装置1的液面C. 图B中的⑦与图A中的②控制物质进出的原理不同D. 若图B表示正在吸水的根毛细胞,则④处溶液浓度大于⑧4.在某细胞的细胞呼吸过程中,有CO2产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一定有水产生 B.不一定发生无氧呼吸C.一定不在生物膜上进行 D.不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5.科研人员将某油料作物种子置于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种子萌发过程中(含幼苗)脂肪的相对含量和干重,结果如图所示。

2021届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8级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及答案

2021届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8级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1届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8级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卷★祝考试顺利★(含答案)7. 化学与生活、科技及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20年3月9日,发射了北斗系统第五十四颗导航卫星,其计算机的芯片材料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B.白葡萄酒含维生素C等多种维生素,通常添加微量SO2的目的是防止营养成分被氧化C.酒精与84消毒液混合,可增强杀灭新型冠状病毒效果D.《新修本草》中有关于“青矾”的描述为:“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瑙璃……烧之赤色……”这里的赤色是析出了Cu单质8.用N 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B.22.4 L(标准状况)15NH3含有的质子数为11N AC.56 g C3H6和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8 N AD.0.1 mol·L−1 CH3COONa溶液中CH3COO−、CH3COOH数目之和为0.1 N A9. 下列对有机反应类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乙醇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发生了氧化反应B. 将苯加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是因为发生了取代反应C. 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D. 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是因为发生了取代反应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成实验目的且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是C 检验溶液中含有Fe 3+ 加入KSCN 溶液D 检验稀硫酸催化淀粉水解的产物为葡萄糖向水解后的溶液中直接加入新制Cu(OH)2,加热11.化合物甲是一种常见无机物,其结构如下图所示(图中的“‒”为单键或双键),其中W 、 X 、Y 、Z 为元素周期表中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和Y 、X 和Z 分别为同主族元素,其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W 分别与X 、Z 形成的简单分子均为10电子微粒 B .X 、Y 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只含离子键C .X 、Y 、Z 三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Z>X>YD .等物质的量Y 和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甲12. 漂白粉和漂粉精是常用的消毒清洁用品,有效成分均为Ca(ClO)2,相应的生产流程如下。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pdf版)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pdf版)
秘密★启用前 2017 年 3 月 7 日
绵阳南山中学 2018 年春季高 2018 届
入学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
命题人(审题人): 物理:徐光强 杜富权 化学:许红梅 杨先美 生物:吴文兴 何小波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 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绵阳南山中学高三入学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
第 1 页 共 12 页
5.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装置图,1、2、3、4 号试管加入适量水后再滴 加 2 滴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用来鉴定 CO2。对此实验的结果、分析与评价不.正.确.的是
A.丙试管与乙试管相连,其作用是为乙试管提供充足的氧气 B.应在甲试管中加 1 mL 石蜡油,制造无氧环境 C.为了适当简化装置,可以将图中的 2 号或 4 号试管除去 D.1 号试管与 3 号试管相比,出现黄色的时间要短 6.某林区在 30 年前发生过特大火灾。火灾后该地区曾引入一种外地双子叶植物,该双子叶植物的 阔叶和窄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对该植物的某个种群进行调查,发现有 40%的植株表现为 窄叶,余者表现为阔叶。从该种群中分别取两种性状的足够样本让其自交,发现约有 40%阔叶 植株的子代出现窄叶植株,而窄叶植株的子代未发现阔叶植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3.下列关于生命活动变化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细胞体积增大,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提高 B.细胞液浓度增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C.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减少 D.生长素浓度升高,植物细胞生长速度加快
4.根据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模型来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血浆蛋白、葡萄糖和呼吸酶均属于内环境成分 B.在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①④⑤ C.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不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 D.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完全相同

2021届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8级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理)试卷参考答案

2021届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8级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理)试卷参考答案

n
+
nn-1 2

2
=
n,
所以数列 Sn 为等差数列,∴ an = 2n - 1.
(

)

Sn
=
n(1+2n-1) 2
=
n2
,∴
bn
=
2n+1 n2 ⋅ (n + 1)2
=
1 n2
-
1 (n + 1)2

设数列 bn 的前 n 项和为 Tn,
则 Tn=
1 12
-
1 22
+
1 22
-
1 32
+⋯+
=
1 x
-
a
=
0,得
x
=
1 a

由 fx > 0,得 x ∈ 0,a1 ,由 fx < 0,得 x ∈ a1 , + ∞ ,
此时,函数 y = 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0,a1 ,单调减区间为 a1 , + ∞ .
所以函数 f x max = f x 极大值 = f
1 a
=
lna1
-
1
=
只需 b ≥ x - 2 ex + lnx - x 对任意的 x ∈ 31 ,1 恒成立即可. 8 分
=
2sin(2x
-
π6 )
+
1,
4

则函数
y
=
h(x)
的最小正周期
T
=
2π 2
=
π,
6


-π2
+
2kπ

2x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三物理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三物理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12.过山车是游乐场中常见的设施之一。下图是过山车模型的一部分,它由足够长的水平轨道和半径为R的竖直光滑圆形轨道组成,B点是圆形轨道的最低点。一质量为2m的小球a,由距B点2R的A点以初速度vo(vo未知)水平向右运动,在B点与质量为m的小球b发生弹性正碰,碰后a未脱离轨道。已知a、b与水平轨道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A.t2= t1,与结论相符,选项A正确;
B.t2= 2t1,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t2= 2 t1,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t2= 2 t1,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3.一个小球被水平抛出,运动t时间重力做功为W,不计空气阻力,则t时刻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A. B. C. D.
【答案】C
A. 物块与弹簧刚接触时,物块的速度最大
B. 弹簧压缩量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小于推力F做的功
C. 物块在A、B间往复运动
D. 物块向左运动和向右运动过程中,速度最大的位置在同一位置
【答案】CD
【解析】
【分析】
根据弹簧的受力分析物块运动的加速度变化,从而知道速度变化,在借助于功能关系找到物块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关系。
A.定值电阻(R1=15Ω )
B.定值电阻(R2= 999Ω )
C.电流表 A1(量程为 l.5mA,内阻为 1Ω )
D.电流表 A2(量程 6mA,内阻约为 0.05Ω )
E.电压表 V (量程为 10V,内阻约为 5kΩ )
F.滑动变阻Βιβλιοθήκη R3(最大阻值 10Ω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0.5A)
C、当弹性势能最大时,弹簧的加速度是向右的,所以物块开始向右运动,弹性势能释放逐渐转化为克服恒力F做的功,根据功能关系可知当物块运动到A点时速度恰好减小到零,所以物块在A、B间往复运动,故C对;

四川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考试理科综合物理+数学(文+理)试题 含答案

四川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考试理科综合物理+数学(文+理)试题 含答案

成都市高新区2020-2021学年高2018级高三第三次阶段质量检测理科综合 物理试题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不变 B. 只要合外力为零,则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C. 法拉第引入电场线,形象直观地描述电场D. 如图1所示,t 时间内恒力F 对物体的冲量为Ft cos θ15. 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零时刻开始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图像,则在0~t 1时间内 A.甲、乙均做加速运动 B.甲经过的路程比乙小 C.甲、乙位移相同 D.甲的速度总比乙大16.三段不可伸长轻绳ac 、bd 、cd ,其中a 、b 端悬于天花板,c 点挂 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过d 点作用一拉力F ,如图3所示, 保持静止,已知cd 绳水平。

则F 的最小值为A. 3mgB.mg C.mg D.mg17.近年来,人类发射了多枚火星探测器,对火星进行科学探究,为将来人类登上火星、开发和利用火星资源奠定了基础。

利用引力常量G 和下列有关数据,不能..计算出火星质量的是A 火星的半径及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不考虑火星自转) B.卫星在火星附近绕火星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及周期 C.火星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火星与太阳球心间的距离 D.卫星绕火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卫星与火星球心间的距离θFabcd300600甲乙xto18.如图所示,两个带电荷量均为q 的点电荷分别位于带电的半径相同的14球壳和34球壳的球心,这两个球壳上电荷均匀分布且电荷面密度相同,若甲图中带电14球壳对点电荷q 的库仑力的大小为F ,则乙图中带电的34球壳对点电荷q 的库仑力的大小为A.32FB.22FC.12F D.F19.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负极接地,其电动势为E 、内电阻为r ,R 1、R 2为定值电阻,R 3为滑动变阻器,C 为电容器,A 、V 分别为理想电流表和电压表。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1届高三11月月考理综-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1届高三11月月考理综-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1届高三11月月考物理14.在人类对物质运动规律的认识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大胆猜想、勇于质疑,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下列对有关物理学家以及他们的成就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开普勒潜心研究第谷的天文观测数据,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B.卡文迪许进行了“月﹣地”检验,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C.在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的“高速”运动时,牛顿运动定律并不适用D.牛顿发现太阳与行星之间的作用力规律,并将其推广到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之间15.2018年12月27日,“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已完成建设,开始提供全球服务。

其导航系统中部分卫星运动轨道如图所示:a为低轨道极地卫星,b为地球同步卫星,c为倾斜轨道卫星,其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有一定的夹角,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b和卫星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B.卫星b的向心加速度比卫星c的向心加速度大C.卫星a的线速度比卫星c的线速度小D.卫星a的机械能一定比卫星b的机械能小16.如图所示,某健身爱好者手拉着轻绳,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缓慢地移动,保持绳索始终平行于地面.为了锻炼自己的臂力和腿部力量,可以在O点悬挂不同的重物C,则A.若健身者缓慢向右移动,绳OA的拉力变小B.若健身者缓慢向左移动,绳OB的拉力变小C.若健身者缓慢向右移动,绳OA、OB拉力的合力变大D.若健身者缓慢向左移动,健身者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变大1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猴子在荡秋千,大猴子用水平力F缓慢将秋千拉到图示位置后由静止释放,此时藤条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小猴子到藤条悬点的长度为L,忽略藤条的质量.在此过程中正确的是A.缓慢上拉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W F=FL sin θB.小猴子再次回到最低点时重力的功率为零C.缓慢上拉过程中小猴子重力势能增加mgL cos θD.由静止释放到最低点小猴子重力的功率逐渐增大18.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上放置B、C两物体,A叠放在C上,A、B、C的质量分别为m、2m和3m,物体B、C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其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F T.现用水平拉力F拉物体B,使三个物体以同一加速度向右运动,则A .此过程中物体C 受重力等五个力作用B .当F 逐渐增大到F T 时,轻绳刚好被拉断C .当F 逐渐增大到1.5F T 时,轻绳刚好被拉断D .若水平面光滑,则绳刚断时,A 、C 间的摩擦力为6TF 19.长木板A 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 =2kg 的另一滑块B 以水平速度v 0=2m/s 滑上原来静止的长木板A 的表面,由于A 、B 间存在摩擦,之后A 、B 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板A 获得的动能为2J B .木板A 的最小长度为1m C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D .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1J20.质量为m ,速度为v 的A 球跟质量为3m 的静止的B 球发生正碰,碰撞后B 球的速度可能值为(A 、B 两球均在光滑的水平面内运动) A .0.6v B .0.4v C .0.2v D .0.3v21.如图甲所示,物块A 、B 间拴接一个压缩后被锁定的轻弹簧,整个系统静止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其中A 物块最初与左侧固定的挡板相接触,B 物块质量为4 kg .现解除对弹簧的锁定, 在A 离开挡板后,B 物块的v -t 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可知A .物块A 的质量为4 kgB .运动过程中物块A 的最大速度为v m =4 m/sC .在物块A 离开挡板前,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D .在物块A 离开挡板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6 J三、非选择题:共174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
2021届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8级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
理科综合物理试卷
★祝考试顺利★
(含答案)
14.在人类对物质运动规律的认识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大胆猜想、勇于质疑,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下列对有关物理学家以及他们的成就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开普勒潜心研究第谷的天文观测数据,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B.卡文迪许进行了“月﹣地”检验,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C.在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的“高速”运动时,牛顿运动定律并不适用
D.牛顿发现太阳与行星之间的作用力规律,并将其推广到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之间
15.2018年12月27日,“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已完成建设,开始提供全球服务。

其导航系统
中部分卫星运动轨道如图所示:a为低轨道极地卫星,b为地球同步卫星,c为倾斜轨道卫星,
其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有一定的夹角,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b和卫星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卫星b的向心加速度比卫星c的向心加速度大
C.卫星a的线速度比卫星c的线速度小
D.卫星a的机械能一定比卫星b的机械能小
16.如图所示,某健身爱好者手拉着轻绳,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缓慢地移动,保持绳索始终平行于地面.为了锻炼自己的臂力和腿部力量,可以在O点悬挂不同的重物C,则
A.若健身者缓慢向右移动,绳OA的拉力变小
B.若健身者缓慢向左移动,绳OB的拉力变小
C.若健身者缓慢向右移动,绳OA、OB拉力的合力变大
D.若健身者缓慢向左移动,健身者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变大
17.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猴子在荡秋千,大猴子用水平力F 缓慢将秋
千拉到图示位置后
由静止释放,此时藤条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小猴子到藤条悬点的长

为L ,
忽略藤条的质量.在此过程中正确的是
A .缓慢上拉过程中拉力F 做的功W F =FL sin θ
B .小猴子再次回到最低点时重力的功率为零
C .缓慢上拉过程中小猴子重力势能增加mgL cos θ
D .由静止释放到最低点小猴子重力的功率逐渐增大
18.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上放置B 、C 两物体,A 叠放在C 上,A 、B 、C 的质量分别为m 、 2m 和3m ,物体B 、C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其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能 承受的最大拉力为F T .现用水平拉力F 拉物体B ,使三个物体以同一加速度向右运动,则
A .此过程中物体C 受重力等五个力作用
B .当F 逐渐增大到F T 时,轻绳刚好被拉断
C .当F 逐渐增大到1.5F T 时,轻绳刚好被拉断
D .若水平面光滑,则绳刚断时,A 、C 间的摩擦力为6T F 19.长木板A 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 =2kg 的另一滑块B 以水平速度v 0=2m/s 滑上原
来静止的长木板A 的表面,由于A 、B 间存在摩擦,之后A 、B 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板A 获得的动能为2J
B .木板A 的最小长度为1m
C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D .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1J
20.质量为m ,速度为v 的A 球跟质量为3m 的静止的B 球发生正碰,碰撞后B 球的速度可能 值为(A 、B 两球均在光滑的水平面内运动)
A .0.6v
B .0.4v
C .0.2v
D .0.3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