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每一天

合集下载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12《低碳生活每一天》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12《低碳生活每一天》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12《低碳生活每一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低碳生活每一天》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低碳生活的概念,认识到低碳生活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低碳生活。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环保意识,他们对于生活中的节能减排、垃圾分类等概念有所了解。

但是,他们在低碳生活的实践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课堂学习,进一步深化对低碳生活的认识,提高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低碳生活的概念,认识到低碳生活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低碳生活,养成节能减排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低碳生活的概念,认识到低碳生活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难点: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低碳生活,养成节能减排的良好习惯。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图片,用于课堂演示和讨论。

2.准备低碳生活的小贴士,用于引导学生实践。

3.准备小组讨论的题目,用于促进学生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与环境污染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关注,然后提问:“我们能为环境做些什么?”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介绍低碳生活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低碳生活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看到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低碳生活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案例,分析其中的低碳生活实践方法,并尝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享各自实践低碳生活的经验,讨论哪些方法是有效的,哪些需要改进。

四年级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低碳生活每一天》教案

四年级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低碳生活每一天》教案

四年级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低碳生活每一天》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低碳生活的概念和意义,认识到低碳生活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帮助学生掌握一些低碳生活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低碳生活,为保护地球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低碳生活的概念和意义。

掌握低碳生活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低碳生活的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法、实践活动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视频,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吗?为什么要过低碳生活呢?”引出课题。

2.认识低碳生活讲解低碳生活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了解低碳生活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生活方式,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护地球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展示一些低碳生活的案例,如骑自行车出行、使用节能电器、垃圾分类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低碳生活的具体表现。

3.低碳生活的方法和技巧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哪些低碳生活的方法和技巧?请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总结归纳一些低碳生活的方法和技巧,如:绿色出行: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节约能源:随手关灯、关电器,合理设置空调温度,使用节能电器等。

节约用水:随手关闭水龙头,一水多用,如用洗菜水浇花、用洗脸水冲厕所等。

垃圾分类: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别投放,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爱护自然:保护花草树木,不破坏生态环境,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等环保活动。

4.情景模拟创设一些生活情景,如购物、出行、用餐等,让学生模拟在这些情景中如何践行低碳生活。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表演,展示他们在情景模拟中的低碳生活方式。

引导学生对表演进行评价和讨论,提出改进的建议。

低碳生活每一天让生活多一些绿色课件

低碳生活每一天让生活多一些绿色课件
如果气温真的再升高4℃,会给地球生态和人类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探究新知 2014年11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
第二课时 减少我们的碳排放
第二课时 减少我们的碳排放《低碳生活每一天》让生活多一些
新知导入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全球变暖是因为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及过度的森林砍伐,那么我们该如何做才能阻止气候变暖呢?
探究新知很多“碳排放”容易被我们忽略。很多物品在生产的各个环
探究新知
原来,原材料制成衣服,再运送到不同商场,再到我们洗涤衣物需要耗费水电等资源……一件衣服“一生”的碳排放积累起来,也是相当惊人!
பைடு நூலகம்
探究新知原来,原材料制成衣服,再运送到不同商场,再到我们洗涤
探究新知
请在班级中汇报一下你们搜集的资料。
探究新知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会带来沿海陆地面积缩小等问题。
你还知道哪些因气候变暖而带来的灾害吗?
探究新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会带来沿海陆地面积缩小等
探究新知
现在很多地方夏天连续几十天都是40℃左右的高温。假如在不久的将来,夏天连续30天都是45℃高温,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想一想
探究新知现在很多地方夏天连续几十天都是40℃左右的高温。假如
第一课时 地球发烧了
第一课时 地球发烧了《低碳生活每一天》让生活多一些绿色PPT
新知导入
你们听说过全球变暖吗?它是怎么产生的?它与人类的活动有关吗?这一课将会带你们探索全球变暖。
新知导入你们听说过全球变暖吗?它是怎么产生的?它与人类的活动
探究新知
地球的气候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你感受到了吗?
最近晚上怎么总停电啊?
探究新知 原来,地球变暖是人类活动产生的过量“温室气体”导致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2课《低碳生活每一天》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2课《低碳生活每一天》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2课《低碳生活每一天》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低碳生活每一天》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低碳生活的概念,认识到低碳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低碳生活。

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节能减排的意义,增强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环保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日常生活中,低碳生活的具体实践还较为缺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他们了解和思考低碳生活的具体做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低碳生活的概念,认识到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低碳生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节能减排的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低碳生活的概念,认识到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低碳生活。

2.难点:如何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将低碳生活的理念转化为具体行为。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低碳生活的重要性。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低碳生活的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低碳生活的实践活动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中都包含了哪些浪费资源的现象?从而引出低碳生活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低碳生活的相关概念,让学生了解低碳生活的意义。

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低碳生活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低碳生活。

每个小组提出一些具体的低碳生活做法,并分享给其他小组。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总结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低碳生活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12《低碳生活每一天》(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12《低碳生活每一天》(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12《低碳生活每一天》(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篇教材出自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是一篇关于低碳生活的文章。

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是低碳生活,以及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开始实践低碳生活。

文章的语言简洁易懂,符合小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

本文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孩子们的低碳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是一篇非常实用的教材。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低碳生活,以及如何实践低碳生活;•讨论低碳生活的好处,引导学生更加关注环境保护问题;•掌握一些简单的低碳环保技巧,如使用环保袋、减少用水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珍爱环境、保护环境,形成良好的环保道德观念;•使学生在实践环保过程中感受到环保的快乐,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低碳生活的概念,了解如何实践低碳生活;•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学会运用环保技巧。

四、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形成自己的低碳环保行为;•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从心底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五、教学方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应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1.导入法:通过引发学生的疑问,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讲授法:通过讲述低碳生活的概念和实践技巧,让学生了解低碳生活的重要性,掌握低碳环保技巧。

3.实践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比如让学生分类垃圾、使用环保袋等。

4.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根据自己的实践情况,总结出可行的低碳环保方案。

六、教学流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有关环境污染的图片,引起学生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并让学生发表他们对这张图片的看法,从而引出下面的问题:•什么是环境污染?•你们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吗?2.讲解(20分钟)接下来,老师讲解低碳生活的概念和实践技巧,掌握低碳环保技巧,比如:•使用环保袋;•减少用水;•关灯、关空调;•多走路少开车等。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12《低碳生活每一天》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12《低碳生活每一天》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12《低碳生活每一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低碳生活每一天》这一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的一课。

教材从儿童的实际生活出发,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儿童了解低碳生活的意义,掌握低碳生活的基本方法,形成低碳生活的习惯。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儿童生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指导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逐渐丰富,对周围的环境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他们好奇心强,善于观察,乐于实践。

但同时,他们对低碳生活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中引导他们从生活的细节中,发现低碳生活的奥秘,培养他们的低碳生活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低碳生活的概念,理解低碳生活的重要性,掌握低碳生活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学习,从生活中体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低碳生活的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低碳生活的概念,理解低碳生活的重要性,掌握低碳生活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的细节中,发现低碳生活的奥秘,培养他们的低碳生活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生活案例、图片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学习,从生活中体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案例,引出低碳生活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讲解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低碳生活的基本方法。

3.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从生活的细节中,发现低碳生活的奥秘,并提出实践措施。

4.总结提升:通过小组分享,总结低碳生活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形成低碳生活的习惯。

5.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生活中,践行低碳生活。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低碳生活的概念、重要性、基本方法等内容,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12《低碳生活每一天》第1、2课时(教案)全国通用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12《低碳生活每一天》第1、2课时(教案)全国通用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低碳生活每一天第1、2课时(教案)一、课程简介该教案为全国通用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低碳生活每一天”第1、2课时的教学设计。

本活动旨在通过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促进他们形成低碳生活方式的习惯。

本教案主要通过游戏、实践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低碳生活,如何实现低碳生活,如何测量二氧化碳排放量等。

二、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什么是低碳生活以及低碳生活对环境的作用;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主动倡导低碳生活;3.学生能掌握低碳生活的实践方法,提高对环境的保护意识;4.学生能测量二氧化碳排放量,理解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1.低碳生活的概念;2.低碳生活方式的实践方法;3.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重点1.低碳生活概念的讲解;2.低碳生活方式的实践方法;3.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难点1.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2.如何促进学生形成低碳生活方式的习惯。

六、教学方法1.游戏: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低碳生活概念;2.实践: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低碳生活方式的实现方法;3.讲解: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七、教学具体安排第1课时1.游戏:通过小组游戏,让学生理解低碳生活概念;2.实践活动:每个小组将列出生活中的低碳行为,并展示给全班。

第2课时1.讲解:二氧化碳的概念,及其与环境的影响;2.实践活动:通过计算每天自己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排放量及其影响。

八、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的互动表现和团队合作情况;2.学生提交的作业,包括低碳行为表格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结果。

九、教学资源1.游戏道具;2.计算器;3.黑板、白板、笔和讲义。

十、结束语通过本教案的设计与实施,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环保与低碳生活,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践行低碳生活每一天的理念,为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低碳生活每一天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低碳生活每一天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四上《12.低碳生活每一天》教学设计马国振 2021.12【教材分析】《低碳生活每一天》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中的第三课。

本单元承接低年级认识并懂得节约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资源,有保护环境意识,学习有创意生活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儿童绿色生活的意识和方式。

本课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是在经历了前两课的学习之后,更加侧重于由知到行的递进发展,着重于引导学生认识气候变暖问题的严重性,反思自己的生活,减少碳排放,学会过绿色生活,并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学习目标】1.关注地球升温的问题,了解气候变暖对生活产生的影响。

2.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

3.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反思自己的生活,树立低碳生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学习重难点】1.了解气候变暖的严重危害,明晰地球升温的根本原因。

2.具体探究碳排放与人们日常生活行为之间的关系,引导反思自己的生活现状,学会并践行低碳环保、绿色生活的具体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塑料杯、冰块、吹风机,湿润泥土、板贴制作等。

【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这几天降温了,早上上学的时候冷不冷?大家一定要及时增加衣物,不要着凉,预防感冒,如果感冒了会怎么样?你来说?(预设)体温升高、流鼻涕、呕吐是呀,体温升高就是咱们说的发烧了,还会头疼、浑身疼痛,影响我们正常的学习,发烧的滋味可真不好受。

那你们听说过地球发烧吗?地球发烧会有什么症状呢?为什么会发烧呢?地球发烧会带来什么后果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新课,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激发学生兴趣,为学习下面的知识打下基础)二、探究交流活动一:全球变暖,感知症状1.2013年,联合国发布了一个报告,提出了一个很严肃、很沉重的话题,请大家快速把课本翻到88页,默读知识窗,找出有用信息,完成的同学请用标准的坐姿告诉老师。

读了知识窗,你了解到了什么?2.同学们从中了解了这么多信息,咱们再来看一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变化?不光我们中国,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近十年都创下了历史性高温纪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碳生活每一天教学目标:1、观察周围的生活,认识到我们的气候正在发生着变化。

2、了解气候发生变化对环境和人类造成了怎样的伤害和影响。

3、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弄清楚地球变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了解什么是温室气体,温室气体产生的原因及对环境的影响。

4、知道什么是碳排放,了解日常生活中一些事物及活动的碳排放量。

5、懂得选择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进行碳补偿的活动,可以减少碳排放量,可以保护我们的地球环境。

6、树立学生环保意识,懂得环境保护,要从每个人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教学重点:1、了解地球环境的现状,懂得温室气体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2、懂得选择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进行碳补偿的活动,可以减少碳排放量,可以保护地球环境。

教学难点:1、通过学习,懂得温室气体与地球气候之间的关系。

3、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将保护环境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等等。

预习要求:观察我们周围的环境,了解周围环境的状况。

查阅资料,了解温室气体及碳排放等知识。

调查自己家庭的碳排放量。

导入新课:(课件)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带大家欣赏一组图片,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到处是鸟语花香,同学们你们喜欢这样的环境吗?可是我们人类的一些活动影响了地球环境,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谈一谈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板书课题:低碳生活每一天活动一:地球发烧了一、地球变暖:1、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这个感觉?夏天越来越热了。

我们地球的气候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88页三幅插图)师:谁能来说一说?生:(1)最近晚上怎么总停电啊?天气持续高温,近几年一到夏天就闹电荒。

(2)气象台又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了。

(3)因连续40摄氏度高温天气,高速公路旁的一块广告牌发生了自燃。

2、师:其实不仅如此,全球气候正在变暖。

(板书:地球发烧了)(1)(出示88页知识窗)师:同学们看88页知识窗,谁能来读一读?生:2013年9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报告中指出:观测和研究证明,全球气候在变暖。

1880——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约上升了0.85℃.1979——2012年北极海冰面积以每10年3.5%——4.1%的速度减少(2)(课件)师补充:大家再看一看,2018年和2019年,我国各地夏季的高温情况。

(引导学生看一看,进一步体会地球气候的变化。

)2018年2018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东北地区平均气温25.1℃,较常年同期偏高1.3℃,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

2019年今年三伏期间,我国中东部高温日数普遍偏多,尤其是江南大部,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5-10天.二、地球变暖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1、师:地球气候变暖,对人类和环境有影响吗?有危害吗?(出示课本89页的三幅插图)师:谁能来说一说?(1)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山融化。

师:冰山融化,南北极的动物,比如像北极熊这样的动物的生存就会受威胁。

(2)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一部分地区干旱程度加剧。

(3)全球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带来沿海陆地面积缩小等问题。

师:海平面上升,我们生存的陆地的面积就会变小。

2、(课件)师读:现在很多地方,夏天连续几十天,都是40℃左右的高温。

假如在不久的将来,夏天连续30天都是45℃高温,会有什么后果?请大家同桌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师:谁能来说一说?(条)预设:生:(1)对气候变化敏感的传染性疾病,如疟疾可能增加。

(2)影响农业,气候变暖后,导致病虫害增加。

(3)过多的降雨、大范围的干旱和持续的高温,造成大规模的灾害损失。

师小结:同学们,地球气候变暖,将会给人类带来一系列的自然灾害,那么地球变暖,与什么有关呢?同学们看书90页上面的文字。

(与温室气体有关。

)三、温室气体:1、师:大家知道什么是温室气体吗?让我们来听一听温室气体的自我介绍。

(出示90页中间文字)师:谁能给大家读一读?生:大家好!我们是“温室气体”,我们与其他很多兄弟一起组成了地球的大气层,太阳光经过大气层被地表吸收,地表也向大气层辐射热量。

这些热量能被我们吸收,留在大气层里,保持大气的温度。

适宜的温度给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师:温室气体主要成分是什么?生: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

师:温室气体的作用是什么?生:吸收热量,保持大气的温度,给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适宜的温度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师:既然温室气体有这么大的作用,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变暖的原因归结到温室气体身上呢?2、(出示90页下面文字)师:我们来看一看,谁能来给大家读一读?生:但是,现代人不断制造我们的同伴,打破了大气系统的平衡。

我们的同伴越来越多,吸收地表热量就越来越多,就像暖房的玻璃罩一样,热量难以散发,因而提高了大气温度,气候也就逐步变暖了。

(视频)师:我们来看一看温室气体怎么让地球变暖的。

师小结:地球气候变暖,原来是人类活动产生过量温室气体导致的。

我们生活中,究竟是人类的哪些行为,制造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呢?四、人类制造温室气体行为:3、(出示91页三幅图)师:谁能来说一说?生:(1)我家附近电厂的大烟囱每天都在制造“温室气体”。

师:发电厂在为我们发电的同时,也在制造温室气体。

(2)我们村这几年摩托车、拖拉机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它们只要一发动,就会制造“温室气体”。

师:现代化的交通工具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大量制造二氧化碳。

(3)地球变暖不仅与这些大量排放的“温室气体”有关,还与人类对树木的过度砍伐有关。

因为森林遭到大量砍伐,减少了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师:大量砍伐森林减少了对温室气体的吸收。

4、师:除了书上提到的这三种行为之外,人类还有哪些行为会大量制造温室气体呢?(条)预设:生:(1)秋天,农民焚烧地里的秸秆,制造了温室气体。

(2)越来越多的私家车,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温室气体。

(3)空调外机等电器的使用。

5、师:人类的很多活动都在大量排放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地球气候的影响是巨大的。

(课件)同学们看91页的知识窗,谁来读一读?生:2014年11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报告指出:“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其他人为因素已成为自20世纪中期以来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2016年“气候经济学之父”尼古拉斯·斯特恩指出:如果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一切照旧”,那么到21世纪末,温度上升幅度有可能超过4℃。

6、师:气候经济学之父尼古拉斯·斯特恩说:“如果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一切照旧,那么到21世纪末,地球温度上升幅度有可能超过4度。

”师:如果气温真的再升高4度,会给地球生态和人类生活带来什么后果呢?同学们,可不要小看这小小的4度,地球气温如果再升高4度,将会对地球产生灾难性的后果,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土地沙漠化等一系列的影响,因此,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已经成为全人类迫在眉睫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怎样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板书:减少我们的碳排放)活动二:减少我们的碳排放一、碳排放:1、用电方面的碳排放师:因为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成分是二氧化碳,所以人们把温室气体的排放称为碳排放。

师:有的同学认为碳排放跟我们没有关系,我们又不焚烧秸秆,又不开汽车,又不开工厂,碳排放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如果大家这样想就错了,其实碳排放跟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

师:就比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电,我们用掉的每一度电,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碳排放。

课前老师让大家了解一下我们家里一个月要用多少度电?谁来说一说?(100-300度)师:有的学生说100多度,有的学生说200多度,还有300多度的,那这么多电会产生多少碳排放呢?我们有一个专门的公式。

(出示碳排放计算公式)家庭用电:消耗量(度)×0.785=?千克师:这就是碳排放计算公式,我们假设一位同学家里一个月用了350度电,下面请大家计算一下,这个同学家一个月要产生多少碳排放?学生动手计算。

师:谁先算出来了,大约275千克这样的计算结果,很多同学可能没想到,我们每个月用电还会产生碳排放。

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碳排放。

2、生活用品的碳排放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会有许多生活用品,这些物品都是厂家生产出来的,厂家生产这些物品的时候,各个生产环节都会产生碳排放。

就拿一件小小的衣服来说吧,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本93页《生产一件衣服的碳排放》这篇文章,想一想,一件衣服要经过哪些环节才能被制作出来?谁来读一读?学生读文章。

师:我们司空见惯的一件衣服,要经过这么多的环节才能制作而成,而每一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其实不仅衣服,我们生产生活中的任何一样东西,都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

3、师:各位同学如果有兴趣的话,课后可以选择一件物品去探讨一下他的碳排放。

二、减少碳排放:1、师:现在,我们明白了碳排放跟所有人都有密切的关系,那请同学们同桌互相讨论一下我们怎样做才能减少碳排放呢?(条)预设:(1)洗澡时不长时间开水龙头,这样可以节约用水。

(2)家里的家用电器如果不用就要关掉,可以节约用电。

(3)在一些公共场所也要注意节约,不能出现长明灯、长流水的现象。

(4)添置衣物,要适量。

(5)外出尽量选择低碳出行,能不开车就不开车。

师:谁能来说一说怎样减少碳排放?生答。

2、师小结:原来一些不经意的生活小事中,都藏着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比如:出行、穿衣、用电、用水等,我们分小组选择一个方面制定一份家庭低碳生活新规范,完成课本94页的“家庭低碳生活新规范”。

学生完成。

师:老师看大家都完成了,哪个小组先来说一说你们制定的规范。

(条)预设:出行(第一组):生:我们小组制定的是出行规范。

(1)周末去奶奶家,乘公交车,让家里的汽车也休假。

(2)走路上学。

(3)外出能不开车就不开车,可以骑自行车。

穿衣(第二组):生:我们小组制定的是穿衣规范。

(1)添置衣物,要适量。

(2)闲置的衣服可以送给需要的人。

(3)衣服要买实用的。

用电(第三组):生:我们小组制定的是用电规范。

(1)家里的家用电器如果不用就要关掉。

(2)电灯可以用节能灯。

(3)随手关灯,避免“长明灯”。

用水(第四组):生:我们小组制定的是用水规范。

(1)洗衣服的水可以冲厕所,这样可以节约用水。

(2)水龙头不用要及时关闭。

(3)淘米水可以浇花。

师小结:这份家庭低碳生活新规范制订成功了,我们可以拿回家跟爸爸妈妈交流交流,号召全家一起过低碳生活。

二、碳补偿:1、什么是碳补偿?师:除了通过绿色低碳的生活来给地球降温之外,我们还可以经常参与碳补偿的活动。

师:人们的生活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我们可以进行植树造林等方式,把这些产生的碳排放吸收掉,这就是碳补偿活动。

2、师:哪些活动可以进行碳补偿?生:植树造林,保护校园里的花草树木等等。

3、师:为什么进行植树造林活动,可以进行碳补偿呢?这里面涉及到一个知识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