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题型整合练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语文题型整合练6
李仕才
【一】古诗词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①[来源:1ZXXK]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
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②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①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②禁:消受。
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
【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作者也觉得应尽情饮酒。
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节极力状写韦曲的夏日景色。
D、
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对〝爱煞人〞的反说,有曲折之妙。
E、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盛衰之感,本诗也通过眼前景物的描绘而抒物是人非之感。
2.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说说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来源:1ZXXK]
答:
【参考答案】
1.CE[C
项〝夏日景色〞错,本诗所写明显是春日景色。E项兴亡盛衰之感往往是通过描绘眼前的物是人非而起,〝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只是进行单纯的景物描写,春天韦曲的花盛开,在微风的吹拂下像小孩子那样活泼可爱,让人流连忘返,春花把家家户户装点得姹紫嫣红,实在惹人喜爱,作者因韦曲春景而动归隐之怀。]
2.最后两句诗的意思是〝不知自己何时才能占据一丛竹林,头戴小乌巾,过着像刘岩一样的隐士生活〞。运用典故,通过对韦曲春色的描写,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因此产生对归隐山林的隐士生活的向往,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求仕未果的复杂心情。
【二】文言文
用〝/〞给下面文言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公问于众仲曰:〝卫州吁其成乎?〞对曰:〝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夫州吁弑其君而虐用其民,于是乎不务令德,而欲以乱成,必不免矣。〞(节选自?左传·隐公四年?)
答案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
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
参考译文[来源:]
鲁隐公向众仲询问说:〝卫国的州吁能成功吗?〞众仲回答说:〝我只听说用德行安定百姓,没有听说用祸乱的。用祸乱,如同要理出乱丝的头绪,反而弄得更加纷乱。州吁这个人,仗恃武力而安于残忍。仗恃武力就没有群众,安于残忍就没有亲附的人。大家背叛,亲近离开,难以成功。军事,就像火一样,不去制止,将会焚烧自己。州吁杀了他的国君,又暴虐地使用百姓,不致力于建立美德,反而想通过祸乱来取得成功,就一定不能免于祸患了。〞
4.用〝/〞给下面文言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君子之所为,必非众人之所识。汤可就桀亦可就必道义如
伊尹者能之伯夷柳下惠不能也佛肸召可往公山
弗
扰召可往必圣神如孔子者能之曾颜闵不能也?传?曰:〝人各有能有不能。〞先生之所能,某自知某必不能矣。(
节选自谢枋得?上丞相留忠斋书?)
答案汤可就/桀亦可就/必道义如伊尹者能之/伯夷//柳下惠不能
也/佛肸召可往/公山弗扰召可往/必圣神如孔子者能之/曾颜闵不能也
参考译文
君子的所作所为,一定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可以到商汤(圣君)那里去(就职),也可以到夏桀(暴君)那里去(就职),一定是像伊尹那样有道义的人能够做到,像伯夷、柳下惠等人也未必能做到;佛肸召唤了他可以去,公山弗扰召唤了也可以去,一定是像孔子这样的圣人能够做到,至于曾参、颜回、闵损等人都不能做到。?左传?中说:〝一个人各有能做到的事情和不能做到的事情。〞先生您所能做到的(指投降新朝为高官),我自知我一定做不到的啊。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挺拔之姿
朱以撒
晋人普遍有好竹之癖,打开魏晋艺术史册,一群生机勃勃我行我
素的人就涌了出来,在山阴道上的竹林深处,放浪形骸,快然自足,得大自在。
这当然是我三十几岁以后才意识到的。我和魏晋间人相近之处,就是有过比较长的山野生活,与竹相近。常常会站在山顶,看山峦连绵起伏,竹海无际。那时我想着自己的出路,如果能像一竿竹子这般凌空而起那就好了。竹海里纤尘不染,枝叶让天水洗净,摇曳中偶尔闪过阳光的亮泽,它们的顶端是最先接触到每一天太阳的光芒的,不禁使我艳羡。山野稼穑,先是基于温饱的认识——每一竿竹都可以构成生存的支架,把一个个家庭托住,不至于坠入饥寒之中。而每一枚笋,春日之笋也罢,冬日之笋也罢,
对于一位腹内空洞的人而言,简单地烹调之后,无异于美味了。那些没有
成为餐桌美味者,不舍昼夜继续伸长,令人仰望。那些被山农认为是成熟
了的竹子,在叮叮咚咚的刀斧声中倒下,削去枝叶,顺着规划
好的坡道滑下,被长长的平板车载着,进入再加工的程序。和竹子一样,人也是善于生存的植物,贫瘠清苦中也会挣扎着生长。我注意到一些竹子的确没有长好,是吃力地拱出石块的,此后也就一直不能顺畅,总是被压制着扭曲着,不禁让人生出怜悯。只是我一直认为它会更具备倔强的美感,它的根后来
制成了一个老者形象的工艺品,比其他的更有铁枝虬干的峥嵘了。
待到我在鹤峰原度假,已经到了闲适的年龄了。风随夕阳西下而愈加
强劲,一些植物已在形态上仓皇失措,叶片翻飞如鸟兽惊散。竹林在随风俯仰中显示了一种从容,在徐徐的摇曳里,山野之风的张狂之力往往被斯文地化解开来。在魏晋的文字中有不少〝徐徐〞的记录,〝徐徐〞看起来只是肢体上的动作,实那么是内心的从容优雅。内心慢了,整个人的举止也就慢了,斯文了,有风度了。竹被称为四君子之一,它在四君子中是最为清俊的,风来了,风过了,余韵袅袅。
竹子从笋尖出土就开始了笔直向上的里程,追慕光明,从而略去了许多天下扰攘。竹子作为人格气节的象征是有道理的。屈原的?离骚?充满了香草的芳香,可惜,他写的都是湘沅泽畔之物。
他一定离竹林很远吧,要不,他一定会以孤竹自况,向楚怀王表示自己砥节立行的井渫之洁和安穷乐志卓然自异于俗常的格调——以竹子作为喻体,会胜过那些优柔的香草,也会使屈原风骨遒劲,不至于最终绝望而自沉汨罗。当然,竹子在我眼中也有一些孤高兀傲的意象。争相轩邈,思逐风云,都像梁山好汉单干时那般独标奇崛。相比于王维在夜间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长啸,弄得一片喧哗,我那么以为竹下独坐静听风来会更与竹默契。李白就是这般静静地坐在敬亭山上的。竹是清肃之物,郑板桥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