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历史学科未考先知
2015年高考历史全国卷信息归集与高考命题预测
《未考先知》———2015年高考历史全国卷信息归集与高考命题预测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写道:“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小区域的世袭政长而兼地主。
”这里描述的是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2.据《礼记·乐记》载:“武王克殷,反商……下车而封夏之后于杞,投殷之后于宋。
”后人称为“下车佳政”。
由此可见,分封“杞、宋”两国A.扩大了西周的疆土B.旨在表彰大臣功勋C.维护了边疆的安定D.利于缓和社会矛盾3.据清人顾栋高统计,春秋一代,国君被杀的有33位,周天子被赶出国都的有3人,诸侯国君被赶下台的有12 君,卿大夫据封地叛国有6人,以武力从外面打进国都夺权有3 起。
材料现象最能说明A.周天子已丧失“共主”地位B.诸候间的争霸战争日趋激烈C.宗法制度遭到了严重的破坏D.分封制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4.“秦国在征服六国的同时,就要使秦文化也征服关东诸国的文化。
因此,秦朝采用了相关的有效制度,来保障秦国对六国的文化影响。
”材料观点说明A.分封制促进了文化的融合B.焚书坑儒保障了文化专制C.郡县制加强了文化的统一D.郡国制实现了文化的征服5.据记载,唐德宗建中二年规定:“给事中(唐代官职名)……分判省……凡是诏敕有不便者,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
”材料说明“给事中”的设立A.杜绝了皇帝权力滥用B.削弱了丞相的决策权C.有利于预防决策失误D.实现了中央权力制衡6.“科举制在形式上初步实现了平等竞争,为大批的社会下层人士提供了一条凭个人努力而入仕为官的途径。
”材料主要说明了科举制A.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实现了社会阶层平等C.加强了中央政府执政力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7.宋代,地方长官没有正式的特定设置,而由临时差遣的中央官担任,所以地方官多是“以某官知某州(府、县)事”,意思是“暂去管某州某府某县的事”。
历史的最佳学习方法
历史的最佳学习方法历史的最佳学习方法(篇1)1、整理背景对于历史来说,高考文综肯定不会直接考察课本上的知识点,必然从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和思考分析着手,来考察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想要提高历史成绩,就要先读懂看透历史书,按照历史的时间脉络,将每个时代的背景梳理清楚;除了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以外,还应该整理出在课本上出现过的重大历史事件。
比如看到15至18世纪,我们应该马上在脑海中浮现出: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殖民掠夺、物种交流、文化交流、自然科学、启蒙思想、民主政治和工业革命等等,当然还应该包括每个事件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对于历史学习而言,对历史事件的背景认识,决定着我们思考问题的广度;而把历史试题和相关背景结合在一起的程度则决定着我们分析问题的深度。
因此,不管我们是高一还是高三,我们都应该立即着手,把每个历史时代的背景整理出来。
然后怎么复习呢?在做题的时候,看到任意一个时代或事件,都应该问问自己,这个时代活时间的背景是什么,前后几十年都发生过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2、定位方向政治、地理和历史,都需要在答题时定位方向。
政治需要首先定位是哪本书,然后确定主体思想和相关理论;地理需要快速定位地点,然后把相关的自然、人文和地理要素全都列出来。
历史需要快速定位时代,先确定背景,再结合背景去思考题设条件,确定答题思路。
题目中可能说的是某时代的人、事物或是事件,不管看到什么,我们都必须像条件反射一样,想到这个时代的历史背景,才能在答题时找到头绪和方向。
3、审清题意为什么要特意强调把题设材料看懂,审清题意呢?因为对于历史题目来说,首先要抠字眼,把题设条件看明白,才能确定答题方向。
a、题设材料上的每句话和每个字词,都有可能隐藏着命题老师的深意。
b、题设材料中会明示或暗示很多限制条件,你如果看不懂、找不到,在答题时没有涉及,那就不得分。
c、题设材料会给出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如果我们在答题时没有把挖掘出的信息全部用到、用完,肯定得不了高分。
2015年全国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浙江卷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文科综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浙江古代盛产青瓷,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
古代越瓷贸易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晴夜观星定向,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洲。
下图为越瓷外销西南航线示意图。
完成1、2题第1、2题图1.与陆路运输相比,越瓷西南方向贸易选择海运方式可①缩短路程②增加运量③减少货物破损④增强贸易灵活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在输出越瓷的贸易航程中,船上的人可能会在A、甲处夜观北极星定向B、乙处借船右后方风作动力C、丙处见到河水的暴涨D、丁处眺望到大片茂盛的草地一地的自然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
下图中北纬30°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完成3、4题第3、4题图3、下图为北纬30°附近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统计图。
与甲、乙两相对应的是A、甲-①、乙-②B、甲-②、乙-④C、甲-③、乙-①D、甲-④、乙-③4、甲、乙两地自然景观迥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B、距海远近C、洋流性质D、海拔高度下图为某地形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5、6题第5、6题图5、图中甲、乙两地的地质地貌叙述,正确的是A、甲-背斜岩层,由水平挤压成山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C、乙-背斜顶部受压力被侵蚀成谷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6、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A、石灰岩大理岩B、花岗岩流纹岩C、大理岩石灰岩D、安山岩玄武岩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
七年级历史必考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必考知识点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对于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
七年级历史则是打好历史基础的关键。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些七年级历史必考的知识点。
一、古代文明
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四项发明。
2.古埃及:古埃及是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文明之一。
了解古埃及文化的方式包括:金字塔、木乃伊等。
二、东亚古代史
1.中华文化的形成:中华文化是从远古时代开始,历经数千年的长期演变和积累后逐步形成的。
2.中日两国的古代往来:中日古代之间的政治、文化、商业、教育等领域的交流。
三、希腊罗马古代文明
1.希腊罗马时期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从公元前776年开始,每
四年举办一次,共历751届,直到公元393年。
现代奥林匹克运
动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希腊罗马时期。
2.古希腊的城邦制度:是指把国家分割为许多互相独立、自治,但是受到中央政府控制的小国家。
四、基督教与伊斯兰教
1.基督教: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公元1世纪的
罗马帝国,其信仰核心是相信耶稣基督是上帝的儿子,是世界的
救世主。
2.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也是一种清真教,由先知穆罕默德创立。
伊斯兰教的信徒相信,真主是万物的创造
者和主宰。
以上就是七年级历史必考知识点的简单介绍。
作为学生,要对这些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这不仅有助于你理解历史,而且还将成为你未来学习的基石。
2015年高考语文学科未考先知
泄露天机-----未考先知———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信息归集与高考命题预测一、信息归集1、2015《考试说明》解读2015年全国新课标语文《考试说明》和2014年相比,在试题结构、赋分、题型、默写范围、能力要求、时间、分值、难度等方面都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可谓一脉相承,体现了稳定性和承继性原则,这是基于社会大背景和新课标考试省份逐年增多而需要阶段性稳定的考虑。
只是题型示例有两处变化:(1)2015年文言文阅读新增了“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的新题型;(2)实用类文本阅读新增了“新闻材料阅读”的题。
2、2014年高考考情报告(1)论述类文本阅读。
卷Ⅰ选的是关于“悲剧”的材料,着重考查考生的“审美”水准和情趣,知识性和文艺性很强;卷Ⅱ选了关于“食品安全”的材料,考查考生对现实的关注和思考,时代性和现实性很强。
设题中规中矩,难度适中。
(2)文言文阅读。
卷Ⅰ选了《旧唐书〃于休传》,卷Ⅱ选了《明史〃韩文传》,均为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
选文长度均为650字左右。
题型有:文言实词、断句、文意概括、文句翻译。
(3)古代诗歌阅读。
卷Ⅰ选了宋词,卷Ⅱ选了唐宋诗(两首),考查点相对稳定,突出考查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情景关系、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等。
(4)名句名篇默写。
卷Ⅰ、卷Ⅱ的题型均为根据语境填写诗文句子,注重经典篇目中脍炙人口的名句和富有哲理、启迪智慧的句子。
不偏不怪。
(5)文学类文本阅读。
卷Ⅰ选了叶紫的《古渡头》,卷Ⅱ选了刘庆邦的《鞋》,均为中国小说。
均有一定的深度,体现出不同背景下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材料长度均为1500字左右。
注重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构思技巧,探究文本的深刻意蕴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6)实用类文本阅读。
卷Ⅰ、卷Ⅱ均选了科学家的题材,卷Ⅰ选了邹丽焱的《玻尔传》,卷Ⅱ选了《爱国科学家邓叔群》,一为外国科学家,一为中国科学家。
所选传主多为在不同领域取得重大成果、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
(7)语言文字运用。
2015年高考江苏历史卷及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
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2.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
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
上述差异最能说明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3.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
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
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
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 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 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4.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
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
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 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 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5.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
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
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
”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6.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
2015年高考预测
《未考先知》———2015年高考历史全国卷信息归集与高考命题预测一、《考试说明》解读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历史《考试说明》和2014年相比,几乎完全相同,只是在2013年说明基础上将题型示例10进行了调整(由原来2008年宁夏卷40题“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与次贷危机”调整为2013年新课程Ⅰ卷第41题“汉唐地方行政制度”)。
这反映出会2015年高考会以稳定为基调,试题强化了对考生的对比分析、提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的考查。
结合地图考查肯能会有所加强,需要注意历史地理学知识的付出。
二、2015年高考预测(一)试卷总体特点延续对新史观的渗透。
选择题取消纯素养题,多为复式考查(题干及选项均为新情境)。
试题的背景材料日益生活化,对时间、阶段牲、概念的考查明显增强。
非选择题中必做题第40题兼顾中西对比(二轮复习中必须增加中西对比的模块,才能更好地应对此类考试。
);第41题突出时政,突出历史的教育功能;选修1、4的题目均为课标考纲外内容,突出能力。
(二)选择题特点1.对学科素养(如史学理论素养)的考查由单纯考查转变为综合考查,与学科知识融为一体。
2.以考查学科基础知识和重大社会热点问题间的联系为突出特点,全部为复式考查,隐性考查重大历史问题在现实中的反映,且基本采用复式考查形式。
3.直接引用史料考查已不占主流,材料以间接引用并加以整理为主,题干更精炼,信息更丰富。
4.图表题呈现弱化趋势,并不强调。
(三)非选择题特点1.必做题两道。
第40题的主观题将以中国政治文明的考查为主,体现时代性。
第41题可能以世界史为切入点,考查对历史观点、事件或现象的描述、阐释的能力,体现和融合价值观的考查。
2.选做题考查形式以“一材两问”为主。
在素材选择上,预计2015年选修1、2、4均会偏重中国史、选修3可能围绕二战切入考查(德国历史和雅尔塔会议,开罗宣言可能成为考查热点)。
(四)试题预测1.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D2015高考文综历史北京卷解析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文综历史试题简析一、选择题12.“苟无事迹,虽圣人不能做《春秋》。
苟不知其事迹,虽以圣人读《春秋》,不知所以褒贬。
”《四库全书总目》中这段话体现的史学原则是①秉笔直书②言必有据③论从史出④以小见大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B【解析】如果没有事迹,就算是圣人,也写不出《春秋》,即言必有据。
如果不知道具体事迹,就算是圣人来读《春秋》,也不理解其中褒贬,说明只有从史实中才可理解其,即“论从史出”。
13.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
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
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
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A.唐朝的门下省B.宋朝的枢密院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答案】A【解析】掌握各时期的宰相制度即可(尤其是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运作)。
【与《高中历史四种版本合一教程》的关系】《四合一教程必修1+2》P19原文:③隋唐:三省六部,相权被一分为三。
隋文帝创立三省六部制(南北朝时已出现三省的萌芽)。
唐初,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分掌决策、审议和政务执行(分工原则:“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
”),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
三省合作,分工明确,减少决策失误;相互牵制和监督,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14.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
按规定,“诸行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
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十四行”。
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答案】B【解析】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有地点限制;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不在有坊市之别。
【本题缺陷】全国考生都仇视北京卷,TMD这是高考吗?【与《高中历史四种版本合一教程》的关系】《四合一教程》有本题的全部知识,从略。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建议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一)对于大部分的文科生来说,高二的学习生活都会是支离破碎的。
前半程重点发力,攻克会考,在这一阶段大家往往会投入很多精力,用于会考的几个科目,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科目就是历史。
在这一时期,大部分的同学都会投入很多精力,去背记历史概念。
在这里给大家一个提示三本必修教材之间其实有着很多的联系。
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事件类别上,都有规律可循。
如果各位同学能够根据唯物史观的几个基本理论,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找出三本必修教材中各具体概念间的联系,你学习时对时间的支离破碎的感觉就会大大改善,记忆负担大大减轻,学习起来会事半功倍。
而会考完以后,普遍的公立中学都会集中进入选修课本的学习。
在这一阶段,许多学生开始死心塌地学习文科,对两本选修课本投入巨大的精力。
殊不知,这里面存在着严重的误区。
事实上,在高考中,直观地看,选修课本分值有20%,但实际上只有大约4%的分值是真正需要靠选修课本知识解答出来的(具体细节请在百度搜索“邵轶辰”,网上的真题解析等多份资料都阐释了这一问题),所以投入大量精力,其实许多都做了无用功。
关于选修课本,最需要注意的是每个课本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系,以及选修课本与必修课本中知识的联系。
切切不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把学习完全局限在选修课本上。
最后想对高二的同学们说的是,选择了高中其实就是选择了高考,进入高二的你,需要有一个长远的眼光,如果你能在高二的时候,提前接触一些高考的题目,,会使你的眼光、理论水平迅速得到提高,站上一定的高度,使你未来的学习变得更加简捷有效。
所以,请大家及早着手,提前为备战高考做好准备,这一点小小的改变,会对你的高三生活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二)一、学习问题自我评价每一个学习不良者并不一定真的了解自己的问题之所在,要想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对学习问题进行自我评价便尤其显得重要了。
对学习问题可主要从如下几方面进行自我评价:l.时间安排问题学习不良者应该反省下列几个问题:(1)是否很少在学习前确定明确的目标,比如要在多少时间里完成多少内容。
《中学历史教学》目录(2015年)
《中学历史教学》2015年第1、2期目录怀念陈伟国张一山(64)2015年高考复习专题:用“社会转型”的视角解读历史戴世锋(4)一、春秋战国时期(4)二、明清时期(10)三、鸦片战争时期(15)四、政治民主化启动时期(22)五、社会主义过渡时期(28)六、社会主义新时期(32)七、资本主义的崛起时期(38)八、资本主义的主导时期(44)九、资本主义的主导时期(50)十、多极世界的兴起时期(56)勿忘我们自个儿的“文化大屠杀”王峰(1)○学术茶座甲午殇思之四:从甲午之战看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胡欣红(67)○教学研究好课应由标准和评委说了算周明学(69)例谈历史教学过程中生成性资源的利用吴波(71)“苦练内功”不能松——听衢州市历史优质课比赛有感徐金卫(74)好得很与差得很——记一节有争议的探究课王涛(77)巧用历史故事完善课堂教学梅亚娣(80)○教材分析源头活水来自哲学高度——以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儒学新思想的教学为例思考“好课标准”丁翀(84)如何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时代特点及近代化意义刘建伦(89)科学性是历史图片选用的第一原则——以人教版必修二“中国第一台内燃机车”为例薛伟强宋文浩(92)人教版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一若干史实辨误刘俊虎(95)打造历史高效课堂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以《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刘莉(97)克伦斯基是怎样出逃的?王珍珍(70)关于“国民议会”与“制宪会议”谯全春(73)关于《红楼梦》英译本的时间孟凡靠(76)哪个是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杨林郭路(88)是“氾胜之书”还是“汜胜之书”?简贤光(115)是“耕耙技术”还是“耕耙耖技术”?戚明军(128)○高考指导历史退出高三:福兮?祸兮?胡欣红(101)二轮专题复习有方法谭方亮(104)结构、热点、史法: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中的三个问题鲁东海徐凤文(108)关注史学范式转型理论,提高理论认知素养——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Ⅱ卷第41题的启示徐圣伦胡军哲(112)高三历史高考前高效讲评课模式的探讨黄海珍(116)例说乡土史资源在历史检测题中的应用孙立舟(118)史料:搭起与思想巨匠对话的平台——《启蒙运动》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设计与反思杨春霞(120)史学方法类选择题解法例析王永鉴刘玉广(123)○初中园地用怎样的尺子来衡量学生——关于初中历史命题改革的思考和实践徐灿华(125)初中历史教材不准确之处及其类型分析——以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为例曾凡亮(129)记我的“电子书包”实验之路陈岳庄(132)整合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以上海版《初中历史》第三分册第25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例刁娅君(134)教材无小事,细节需用心——对华东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一段小字材料的商榷赵含清刘东红(136)亚美利哥应是航海家侯智林田璐璐(79)○历史博览小乡村,大历史——读《小岗村的故事》有感郑玉东(140)对古人切忌“望名生姓”刘振修(68)关于“崇政殿说书”刘玉琪(66)被遗忘的苏联领导人胡全俊(83)《兰亭序》是用什么写成的?温兆军(103)阿尔巴尼亚为何退出“华约”?钟克邓志明(111)“解冻文学”解析欧远强(139)《新青年》何时由上海迁到北京王斌(142)○图说历史德国的最后防线严龙梅(143)邮票图说世界通史(八十九):美国的诞生(三)•北美十三州黄牧航(144)世界文化遗产:华松古堡(封面)寻找灵魂的诗意栖居地——2014年广东省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封二)《中学历史教学》2015年第3期目录陈伟国:中学历史教学界的标杆林桂平(4)历史老师要做的事情是什么?贾宏权(1)○学术茶座甲午殇思之五:从大历史视角审视甲午战争胡欣红(6)○教学研究“问题”从哪里来?周明学(7)将历史材料深植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2014年全国历史学术年会观课有感洪伟(10)当中学历史教学碰上了钓鱼文曾凡亮(13)本土化的眼光,实用性的设计——陈志刚著《历史课程与教学论》评介徐莹张泰山(16)谈谈在中学生中开展历史实践活动的意义黄旭(21)○教材分析以人识史,以史育人——以人物为中心组织历史教学内容的探索徐国妃徐金超(23)历史评价要准确——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的几点商榷全仁经(26)深入浅出质文兼备——读《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陈伟壁(31)华侨史专题进入台湾中学教材述评唐洪志邱伟(34)如何理解“国共十年对峙”朱小荣(37)历史照片的甄别要审慎张海玲(39)檀香山兴中会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吗?李有福刘欣欣朱芸婕(40)关于指南鱼的制作方法修石(5)也谈珍妮机的命名林国富(12)伯利克里时期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吗?张彬(47)○高考指导由史料教学谈材料题命题设计的改革陈志刚贾江虹(42)深度思维绝非一道好题的唯一标准——与王生老师商榷薛伟强(48)高考历史题不应“捡到篮子里就是菜”——应尽快建立高考历史试题的评估机制樊兆龙(5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历史高考复习的新路径——以“历史视角下的中美关系”一课为例徐宁(57)浅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的有效教学——以《现代中国对外关系的全面解读》一课为例黄艳瑜(60)○初中园地在历史的“当下”评历史人物董敏(63)关于巨鹿之战秦军30万的质疑刘裕强(41)○历史博览直面还是回避——历史教育如何正确对待民族污点焦鹏(67)包拯为什么又叫包文正?贾爱青于卫(15)由一道考题看近代中国人的海洋观齐家松(20)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苏联会出兵吗?姚江鸿(36)荧屏之说不可信刘振修(52)○图说历史这难道是我昨晚脱下的鞋子?严龙梅(66)邮票图说世界通史(九十):美国的诞生(四)·波士顿倾茶事件黄牧航(72)世界文化遗产:沈阳故宫(封面)编读往来:甲午回音:《中学历史教学》2014年教学语录50条孙立舟(69)勘误说明(59)教坛人物:李应平(封二)《中学历史教学》2015年第4、5期目录2015年文科综合课标卷历史试题模拟训练谭方亮等(4)做个“站着教书”的教师徐金卫(1)○学术茶座甲午殇思之六:原告·警察·法官——审视甲午战争的三个维度胡欣红(70)○教学研究“互联网+”时代如何进行互联网内容的教学胡欣红(72)“还是分裂好”——一次课堂意外引发的讨论和思考徐金卫(75)简议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提问的基本原则——以人教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为例冯荣国(78)历史教师专业成长要用好“三宝”苗颖(80)浅析中学历史课程导入的形式与内容高志平李文沛(83)○教材分析将史学研究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中西方现代化转型冲突与鸦片战争戴世锋(86)《文学的繁荣》一课教学刍议张有堂(90)近代列强领事裁判权及其废除刘建伦(94)另眼透视元朝地图上的“中书省”冯一下(97)欧洲煤钢联营是缘自军事安全还是经济合作?夏武荣(99)试论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陆金艳(101)狗乎?狸乎?——读“王忬象牙腰牌”孙志盈(71)“衰败选区”被取消的代表名额有多少个?王宇张荣(74)八国联军也曾火烧圆明园安耀辉(77)国民党军在三大战役中死亡多少人?郭康强(82)全面真实的林则徐更有利于高中历史教学刘德浩(85)章太炎、邹容何日被逮捕?刘裕强(96)关于通判设立的时间刘玉琪(119)处死塞尔维特的是宗教裁判所吗?贺健白(122)○高考指导高考中外科技史比较命题对历史教学的启示——简评2014年高考全国I卷文综历史第40题赵登明(103)例谈有效解答材料解析题的程序化路径——以2013年安徽高考文综卷第37题为例董运动(108)规范历史学科命题“设问”的两条途径——从2013年一道高考模拟题的设问说起杜海军(111)高三历史专题复习的运用策略王晓枫(114)例谈历史二轮复习课教学中的思维导图策略刘旭红(117)高考试题对重农抑商政策考查探析及教学启示何吟(120)○初中园地历史与社会基于“综合性学习”学与教的设计研究王楚阳(123)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史地综合——以“连通世界的新航路”一课为例金霞(126)鱼与熊掌,能否兼得?——例谈初中历史预习文本的设计策略李优治(131)讲故事学历史——例析历史小故事演讲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林红霞(134)初中历史概念教学的困境及对策郑继明(136)○历史博览历史的另一种诠释:历史课程故事化讲述——评介陈伟国编著《古老中国的发展传奇》梁金贵(138)关于坎儿井起源与前景的争论冯一下(140)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苏联会出兵吗?姚江鸿(141)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何用墨西哥银元支付赔款刘建全(89)近代火柴并非舶来品刘振修(98)慈禧的“万寿庆典”1895年还在继续吗?贾爱青于卫(107)唐初的城下之盟——渭水之盟张洪山(133)美国有可能走上法西斯道路赵邵俊(142)○图说历史无奈“局外中立”:日俄战争陈伟壁(143)邮票图说世界通史(九十一):美国的诞生(五)·第一届大陆会议黄牧航(72)世界文化遗产:波斯波利斯(封面)教坛人物:刘振修(封二)《中学历史教学》2015年第6期目录劳动是最好的教育徐金卫(1)○教学研究试论高中历史新型作业体系的构建黄妙茜(4)左图右史,图史共现,教有史味——谈历史图画资料在中学课堂教学中应用郝加根(8)用历史课程论指导课程实施——读陈志刚《历史课程本体研究》有感王亚芬(12)2013年以来最新历史教育学研究著述提要林国富(15)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历史优质课的评价标准——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高中历史“我心中的优质课”论辩会的启示肖楚熊(20)○教材分析也谈雅尔塔体系的瓦解熊国荣(22)新中国初期奉行的外交方针和政策是什么?张兆金(24)震撼世界的蒸汽时代——必修2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刘莉(25)打破“教材常识”,接近历史真实邝建斌(28)《辛亥革命》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卢晓菁(31)南京临时政府之“临时”探析陈松林(21)路易十四是否宣称“朕即国家”杨林(30)自然经济不等同于小农经济熊国荣(42)金田起义及洪秀全登极时间小考杨俊丽(61)西汉并非直接定都长安杨宪杰(70)○高考指导失衡与危言——评历史高考试题的难度马自玲袁兆桐(33)考有所悟,评有所得——浅谈高中历史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探析王洪陈杜娟(37)学为中心,学有成效——试论二轮复习试卷讲评课的有效策略江松贵(40)浅谈高三历史讲评课的教学目标设置袁杏宜(43)点拨,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以高三专题复习《中国民族主义的形成、发展》一课为例蒋频(45)小切口,大文章——听卓恺返老师的高三复习课《罗斯福新政》有感宋佩娟(47)○初中园地建模“三史”课堂引领初中历史教学——从浙派名师展示课《罗斯福新政》说开去史春林胡士华(50)图说历史:提高《历史与社会》教学实效的实践与思考金月敏(53)中考历史开放性试题命题特点及类型分析陈山林(56)整合多元课程资源,构建生命课堂——以北师大版“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为例方毅宁(58)从“纪念日”中寻找非选择题命制的思路潘素梅(62)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人物评价的多元视角王英俊(64)○历史博览人的现代化史研究的力作——陈向阳著《现代中国人的诞生——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评介黄文阳(66)东魏北齐时期的谣谶杨雪(68)慈禧曾想重用宋教仁刘振修(14)九品中正制以外的几种选官方式刘幼玲(39)蒋介石败退台湾时从大陆带走了什么?赖勖忠(49)义和团运动未扩展到南方的原因刘玉琪(55)谈谈俄历与公历的换算崇尚俊(67)○图说历史南京临时政府:为钱所困陈伟壁(71)虽不中,亦不远矣沈兴伟(23)解明汉人惨状图王涛(27)邮票图说世界通史(九十二):来克星顿的枪声黄牧航(72)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封面)教坛人物:苗颖(封二)《中学历史教学》2015年第7期目录追求中学历史教育的学术尊严(1)○学术茶座历史教师理应知晓的学科教育学赵亚夫(4)○历史趣闻从猪倌到丞相——悠久的中国故事之一孟宪实(8)○教师发展王雄名师工作室巡礼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人格的健全王雄(10)扬州市王雄历史名师工作室介绍王雄(11)经典的淡出与回归:话语传承与史实重构梅冬(13)古罗马公民的魅力——基于法律与人物的展现徐渭清(16)“微观问题”的宏观处理——一个有关“科恩是谁”的教学故事陈国兵(20)江苏省扬州市王雄历史名师工作室活动剪影(封二)○课程研究中美历史教科书的编撰比较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杜芳马英(25)○教学研讨“历史教学核心目标”专题讨论编者按(28)历史教学价值的重现——“秦汉开拓西域与丝绸之路”一课核心目标剖析张才能(29)在核心目标的设计中培养公民责任感——以“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一课为例陈娓斯(33)课时核心目标的确定与达成——以“昌盛的秦汉文化”一课为例李志先(37)用核心目标引领课堂探究——以“璀璨的文学艺术”一课为例陆虎(42)以文证史:文学史教学的基本思路沈为慧(47)是海南省还是海南岛?高超(19)对《临时约法》大总统令副署权的质疑孙绪瑞党盼盼(24)荣禄在“问话”时担任的不是军机大臣侯智林杜春梅(41)民国时期无“华东”称谓陈杰(46)关于范仲淹的称谓陈鹤(53)刘邦不识字吗?邱雁南(71)○学生学史“美国人领取救济”图辨析邓杰光(50)○学业评价以鲜明的粤派特色走向“国家队”毛经文(54)对近年新课标全国卷历史命题的若干认识与建议李林川(59)立足学科价值,考查学科学养张士方李付堂(63)历史高考试题的“望界”白玉林(65)和而不同学以致用吕准能(67)○图说历史美国的诞生(七)·第二届大陆会议徐盈(72)《中学历史教学》2015年第8期目录学者谈历史的价值和历史教育的价值(1)○教师发展陈昔安名师工作室巡礼我的教育梦想与历史教育思考陈昔安(4)广东省陈昔安名师工作室介绍陈昔安(7)在磨课中磨砺成长——“华夏之祖”的磨课故事董辉(8)情境教学带我们认识历史——观课后反思张微(9)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素材选用技巧甘立杰(11)初中历史课堂评价策略探索吴胜晖(13)广东省陈昔安名师工作室活动剪影(封二)○课程研究美国历史课程手绘地图练习的目标体系——基于《<新全球史:传承与交流>地图练习册(一)》的解读谭珺如(15)○教学研讨“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探讨——基于“新青年”和《新青年》的角度观察徐雁张汉林(20)“微课”专题编者按(24)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以“美国内战”为例张克州(25)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以“文艺复兴”为例赵海明唐正才(29)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以“明治维新”为例俞晟昱(33)挖掘抽象概念背后鲜活的历史史实——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例谈高中历史核心概念李瑞锋(37)重视高三历史概念教学,培养学生学科思维品质李静(41)原创古诗词在高中历史教学导入中的运用孙善文王荣飞(45)魏文王还是魏文侯?薛登忠(23)宋朝有四大商业名镇吗?方配莲(36)对新中国初期外交成果表述的质疑吴小明褚莉萍(54)高中历史教材中古希腊罗马史问题辨析二则曾凡亮(62)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7、第8课标题设置探讨盛刚付燕(69)○学业评价2015年全国高考文综Ⅰ历史试题特点及考生答题评析余柏青(46)应时应景,深挖内涵——2015年福建省高考历史试题特点分析与教学启示陈善松(51)重大历史现象背后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的内容特点税光华夏仁贵(55)孔子与儒学:“应当”还是“需要”?——伦理视域下的2015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Ⅰ第40题评析刘道梁(59)“麻辣韵味”不再,“国味”众口难调——2015年高考四川文综历史试题简析张明星(63)从“徽风皖韵”到融入全国卷——兼评2015年安徽高考历史试题林桂平(66)○学生学史英国第一部垄断法的制定和颁布时间辨析王欢洁(70)○图说历史美国的诞生(八)·邦克山战役徐盈(72)《中学历史教学》2015年第9期目录学者谈历史的价值和历史教育的价值(1)○学术茶座给有思想的学生留一把椅子——高中思想史教学的思考王雄(4)○教师发展沈为慧民间工作室巡礼民间版的工作室——江苏省昆山市历史教师沙龙掠影沈为慧(11)历史材料的选取刘雨倩(14)中学历史教材的“二次开发”——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例吕玲(15)参与课题研究的收获——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微课设计为例唐晓红(17)苏省昆山市沈为慧民间工作室活动剪影(封二)○课程研究历史·传承·乐趣——珠海市紫荆中学历史文化主题周散记珠海市紫荆中学历史组(18)历史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初探——以《抗日战争》一课为例朱思泓(21)高中历史翻转课堂实践探索林良展毛帅(26)○教学研讨“历史教学核心目标”专题上好每一节“家常课”——中学历史核心目标教学的追求与旨趣夏辉辉(29)价值引领:中学历史核心目标确立路径分析——以《鸦片战争》一课为例夏仁春(33)核心目标的选择与应用——以高三二轮复习《明清史》为例易翔(37)善用历史细节,助力核心目标——以《经济体制改革》一课为例赵晓东(41)简约而厚重——最新版《泰晤士世界历史》特点与启示张一桢(45)例谈史料的选取与运用肖云豹(48)盲从还是探寻真相——《一代雄狮拿破仑》课堂生成问题叶敬宝(50)故国情结与秦王朝的灭亡孙云木(52)秦赵同源考孙英勇(16)林则徐道德有问题吗?——阅读及教学中的一道别样的风景刘启文(25)吴三桂是“暖男”吗?——历史心理学视角的分析胡欣红(71)○学业评价灯火阑珊处——2015广东卷分析王继平(53)研究试题方向,坚持常态教学——对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I第41题评析及思考李树全(56)2015年全国文综Ⅰ卷第41题考生答题现状及原因分析刘宇(58)实现闽卷向全国卷能力考查要求的跨越——2015年福建文综历史第38题分析陈波(62)2015年高考新课标Ⅰ文综历史试题分析刘文良袁丰华(65)○学生学史2015年美国AP世界史考试材料写作题浅析宋明珠(68)○图说历史美国的诞生(九)·乔治·华盛顿徐盈(72)肩负使命,开拓创新——记“首届全国新历史教育暨历史名师工作学术论坛活动”贺鹏(封底)《中学历史教学》2015年第10期目录学者谈历史的价值和历史教育的价值(1)○学术茶座论武则天谥号之争李淑(4)○教师发展长郡中学教研巡礼长沙市普通高中课堂教学改革优秀课例交流回溯(8)转换角度,拓宽视野——对《辛亥革命》复习课的思考周禄丰(9)云淡风清,水到渠成——听周禄丰《辛亥革命》一课有感邓进平周宽(12)依托史料,把握脉络——《古代商业的发展——以山西商业为窗口》教学设计曾泽胡芳(15)研讨历史优秀课例,提升课堂教学——胡芳老师《古代商业的发展》评析余柏青(18)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教研活动剪影(封二)○课程研究南非国家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评介陈伟壁(21)两岸高中历史教科书“辛亥革命”编写特色比较——以“岳麓版”和“南一版”为例林涵(24)○教学研讨微课比赛专题例论高中历史核心概念微课的实施李鑫(30)高中历史核心概念划分对高考备考的启示熊飞(32)如何在微课中实现核心概念教学杨凡(34)微课形式下高中历史概念思考——用微课形式分析“进化论”概念王小红(36)对租让制的再认识张兆金(38)关于《十二表法》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梳析周明学(40)走进历史现场,反思战败原因——以《鸦片战争》一课为例谷志峰(43)哈佛版《中国朝代歌》的启示杨万全(46)浅探大航海背后的产权机制——从哥伦布西航说起全志聚(49)高中生历史语言的“去学科化”倾向亟待纠正王玉兵(50)七年战争后,英国获得了法属北美全部殖民地吗?樊兆龙(48)关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始时间问题胡全俊刘高亮(71)○学业评价2015年苏州中考历史试卷评析周云华丁飞(54)在学科教学研究中深化认识——近几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第40题分析胡军哲(57)从2015年历史新课标Ⅰ卷看高三复习备考王国栋(60)“社会变迁”视野下的历史高考备考策略——从2015年广东高考卷材料题说起席长华(62)平实中的智慧,传承中的创新——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历史试题评析李清莲(65)○学生学史试以南诏为本位窥探南诏初期的崛起王楚锐(68)○图说历史美国的诞生(十)·本杰明·富兰克林徐盈(72)深莞佛三地中学历史情境教学研讨会顺利召开黄小慧陈煜龙(封底)《中学历史教学》2015年第11期目录学者谈历史的价值和历史教育的价值(1)○学术茶座利用文本阅读题进行教学的几点想法张元(4)○教师发展深圳市吴磊名师工作室巡礼守望我们的家园——名师工作室建设之我见吴磊(11)深圳市吴磊历史名师工作室简介(14)DIY小卡片“玩”转思想史教学难点——以人教版“宗教改革”一课为例周晓濛(15)影视教学与发展性课堂探究林良展(17)历史叙事与能力培养——以岳麓版、人教版“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一课为例李瑞锋(19)追寻历史的时代价值,构建发展性课堂教学陈箐(21)深圳市吴磊名师工作室活动剪影(封二)○课程研究信息技术专题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实现“互联网+”周建定(23)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课堂整合——以九年级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例郭晋(25)网络环境下历史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以《新航路的开辟》为例吴迪(27)信息技术推动学习方式转变——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徐世友(30)技术支持下的历史学科探究任务设计李四华(33)○教学研讨史学经典与中学历史教学——随名家探寻历史教育的旨趣任世江(37)宋代儒学对汉唐儒学的突破姜雅莉(40)浅谈打造历史智慧课堂的“三部曲”朱敏仪(43)最应该被中学课堂弘扬的价值观——法国大革命中的妥协毛经文(46)托勒密世界地图与新航路的开辟陈玮(50)梭伦改革背景再思考——由一道高考试题说起雷洋(52)○教研天地给中学历史教研组长的五点建议欧阳国亮(54)○学业评价历史课堂评价问题探讨姚锦祥张云(57)近三年全国课标卷Ⅰ历史选择题探析吴美娟(60)“变”与“不变”中求对策——从2015年历史山东卷与全国卷Ⅰ看备考李玉民(63)“收官”与“归队”——2015年广东高考历史试题分析谭方亮(66)○学生学史美国历史教材的“自我介绍”——以教材Glencoe World History为例李文君(68)○图说历史美国的诞生(十一)·杰斐逊起草《独立宣言》徐盈(72)《中学历史教学》2015年第12期目录学者谈历史的价值和历史教育的价值(1)○学术茶座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张庆海(4)○教师发展“21世纪全球历史教育的发展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专题“21世纪全球历史教育的发展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胜利召开李凯(7)俄罗斯统一教科书:问题的提出与讨论米·瓦·诺维科夫俞紫梅(9)历史知识特质与历史教育方向林慈淑(12)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郑林(17)历史意识的形成与现代历史课程的建构——兼论历史课堂教学的改革马卫东(23)“21世纪全球历史教育的发展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掠影(封二)○课程研究法国普通教育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评介罗颖娴(26)○教学研讨美国中学历史课史料教学的特点研究殷超(30)以历史人物为主线营造历史情境赵晓东(33)“包产到户”到底起源于何时?李广元赵剑峰(36)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李涵冰(39)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陈福山(40)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摭谈樊兆龙(44)“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程东海(46)○学业评价历史高考反拨作用与高考命题的变革陈志刚(50)文综历史选择题的危机与对策薛伟强(53)SOLO理论在历史学科应用研究综述(2004-2014)侯新闻(57)刍议SOLO分类理论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以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一课为例范从华(61)历史开放探究性试题的解题技巧简小银雷细娥(64)中考历史命题策略及复习建议贲新文(67)○学生学史小演讲,让德意志“走”进初中历史课堂王艳丽(70)○图说历史美国的诞生(十二)·签署《独立宣言》徐盈(72)。
2015高考政治学科未考先知
《未考先知》———2015年高考政治全国卷信息归集与高考命题预测一、信息归集1、2015《考试说明》解读2015年全国新课标政治《考试说明》和2014年相比,在试题结构、题型、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内容与范围方面等方面没有任何变化,体现了稳定性和承继性原则,这是基于社会大背景和新课标考试省份逐年增多而需要阶段性稳定的考虑。
题型示例有两处变化:(1)选择题删除计算题,新增了曲线图题型;(2)非选择题新增201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38题,删除2014年示例中的第1题,从题型上更加贴近高考。
2、2014年高考考情报告(1)坚持立德树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教育引导功能。
(2)联系社会热点,反映时代特征,注重向学生生活延伸。
(3)注重对学科重点知识、主干知识的考查。
(4)坚持能力立意,考查思维品质。
二、命题预测(一)选择题知识点预测1、必修①预测:2015年可能涉及的考点:重点关注曲线图类题型(包括曲线、曲线平移、均衡及其变动等)、价格变动的影响、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投资理财、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财政政策和财政税收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外开放等。
2、必修②预测:2015年可能涉及的考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民主决策、政府职责、政府依法行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我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的作用等。
3、必修③预测:2015年可能涉及的考点:文化与社会、传统文化、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中华文化的特点、中华民族精神、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思想道德建设等。
4、必修④预测:2015年可能涉及的考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践与认识、追求和发展真理、发展观、矛盾观、社会发展规律、人生价值等。
(二)非选择题考点预测1、必修①11年考查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及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从意义和措施两个角度考查;12年考查收入分配(第3单元),从存在的问题和措施两个角度考查;13年考查企业经营成功的原因。
2015年高考英语学科未考先知
《未考先知》———2015年高考英语全国卷信息归集与高考命题预测一、2015《考试说明》解读2015年全国高考英语科考试大纲(课标版)与2014年相比,在试题结构、赋分、题型、能力要求、时间、分值、难度等方面,稳中有变,无根本性的变化。
基于高考真题研究和评价并综合我处和其他高考研究专家对2015年高考英语命题趋势做出提示,信息仅供参考。
较为明显的变化有三处:(1)对词汇量的要求:由2014年各省区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调整词汇量的最低要求2000个单词提高到2015年的最低要求3000个单词,但最终词汇量仍维持3500左右。
另外,2015考纲词汇表还更正了原考纲词汇表中的少量错误并完善个别词汇的标注;(2)阅读部分由2014年的“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改成2015年的“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3)语法填空命题和答题要求变化:2014年题目要求填入空白处的词数不超过3个单词;而2015要求“在空白处填入适当的内容(1个单词)或括号内单词的正确形式”。
二、命题预测1.在语境中考查知识考核内容和考点设置更注重语境设计的合理性,突出考查考生在不同语境下对词汇,句法和篇章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试题的语境化设计可体现在各种题型的设计中,特别是从2014年开始引入的新题型--语法填空,更加明显地体现了在语境中考查语法基础知识的特点。
2.注重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语言知识的掌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容轻视。
但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掌握语言运用能力,是用学到的语言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进行交际,所以,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应该是试卷中的重点。
这一思想会贯穿在试卷的整体设计和各小题命制过程中。
3.尽量保持素材的语言真实性学习语言和进行语言测试时,应尽力选取一些情景真实、语言地道的语言材料,这样才能够真正体会到该语言承载的文化。
本着这一原则,命题者会尽力保持所选材料的“原汁原味”,同时结合考生的实际水平,按照测试的要求进行简化。
近三年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卷分析
近三年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卷分析2014年:一、试卷题型与知识分布与去年试题相比,今年高考试卷题型没有发生变化,但是,知识分布由去年的5道中国史题目和7道世界史题目改为8道中国史题目和4道世界史题目,考察中国史的题目明显增加。
试卷题型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其中选择题占48分,非选择题占52分。
知识分布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部分的内容。
其中12道选择题中,六部分的考察的情况如下:考察内容题目数量分值中国古代史 4 16中国近代史 3 12中国现代史 1 4世界古代史 1 4世界近代史 1 4世界现代史 2 8非选择题部分考察情况如下:题号考察内容分值40 中西科技文化比较学科内综合试题2541 新史观模式下考查中国近代史创新试题12选做题45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1546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47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4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二、试题特点2014年的历史试题与往年相比基本上保持了相应的稳定性,体现出“重视基础,考查能力,关注热点,材料灵活”的特点。
坚持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相结合,同时又侧重了分析和解读材料信息及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命题设计注重历史学科素养培养和综合能力考查。
1、从考查内容上看①依托主干知识,重视基础性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历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遵循这一原则,试题所涉及的知识,都是课程中的基础知识,例如儒学的发展历程、宋明理学、清朝海禁政策、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小农经济、维新变法、“一五”计划、美国1787年宪法、苏联新经济政策、欧元、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世界近代自然科学的建立、抗日战争、清末新政等等,这些都是重大历史问题,为考生所熟知,试题用主干知识考查学生的能力水平,有利于考生水平的发挥。
②关注社会现实,体现时代特点试题充分关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适度关注时代主题和社会热点,做到了学科特点和时代特点的有机结合,科学性和人文性相得益彰。
2015年高考海南 历史答案解析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
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A.重农抑商B.强调制度与秩序C.厚古薄今D.重视道德与人伦1.B 解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
儒家的创立者孔子主张“仁”、“礼”(西周的礼乐制度)。
道家的老子强调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主张“无为而治”,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主张重农抑商故选B项。
法家的商鞅政治上主张顺应潮流进行改革,以法治国,强化君主专制,在经济上强调重农抑商。
由此来看,A项、D项分别是法家和儒家思想,A、D项错误。
厚古薄今则儒家和道家兼而有之,C项错误。
孔子重视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以稳定社会秩序,治家强调建立君主专制制度,以法制保障社会秩序,据此可判断B项正确。
2.《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
这是指秦朝实行了A.郡县制B.分封制C.井田制D.宗法制2.A 解析:本题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材料的内容属于政治方面的内容,井田制是经济领域的制度,C错误。
侯即诸侯,属于秦朝以前的分封制的内容,而分封的依据主要是血缘即宗法关系,“罢侯”表明分封制的废除和宗法制的破坏,B、D错误。
“守”即郡守,“罢侯设守”,就是指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故选A项。
3.西汉初年,皇帝找不到颜色相同的四匹马来驾车,将相大臣甚至只能乘坐牛车;到汉武帝初,普通百姓也拥有马匹,“阡陌之间成群”。
2015年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历史
2015 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江苏卷 )(选修科目)说明说明:红字部分是新增考点内容,蓝字部分是已删除考点内容。
一、命题指导思想2015 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科 ( 江苏卷 ) 的命题将遵循“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为指导,以考试说明为依据,实现对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相统一的考核目标,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查内容的选择,以课程标准的模块“学习要点”为依据,结合教学实际和学术标准,实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考查内容的呈现,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努力实现(原为符合)考试目标,使考试保持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并在命题方式上体现出以稳为主、稳中有变、稳中出新的原则。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 实验 ) 》、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 课程标准实验版 ) 》,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本省的实际情况确定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1.获取和解读信息·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3.描述和阐释事物·客观叙述历史事物。
·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
4.论证和探讨问题·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2015年浙江省高考历史试卷【精选文档版】
2015年浙江省高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4分)宇宙人生是永恒的话题。
中外思想家有的认为“宇宙便是吾心”,有的提出“万物始于水”,有的主张“心外无物”。
明确提出上述观点的人物有()①陆九渊②塞内卡③王守仁④泰勒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4分)武则天是学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热议的历史人物,墓前的无字碑引得千年评说。
唐人史著对其事迹记载比较客观,宋明以来,在理学思想影响下史家评价逐渐发生变化。
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A.史家主观认识影响史事客观评价B.历史人物评价永远难有定论C.多数人的意见更能反映历史真相D.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愈客观3.(4分)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4.(4分)下列地方行政区划级别最低的是()A.汉代益州郡B.唐代扬州C.宋代扬州D.元代顺宁府5.(4分)“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B.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C.明清政府的严格管理限制了丝路商贸繁荣D.15世纪以前的丝路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6.(4分)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
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唐、宋、元、明)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通政司、复社、都察院、风力水车②政事堂、北门学士、内作使绫匠、高转筒车③枢密院、土司、木活字、监察御史④中书门下、三司使、《武经总要》、草市A.②③④①B.②④③①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7.(4分)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
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9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弊。
由是尽丧其资,……而胡氏一蹶不振。
”这说明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A.封建传统势力阻挠破坏B.外国资本主义恶性竞争C.胡氏资金少经营规模小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8.(4分)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A.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B.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世界潮流C.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D.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9.(4分)荣德生等刊登宣言:“东(三)省沦亡,于今两月,我国民政府迁延无措…且于国际联盟中显示让步…同人等以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相约“监督政府之外交进行,对于一切有碍国家利益之行动,共抗争之。
《未考先知》2015年高考全国卷信息归集与高考命题预测地理卷Word版含答案.doc
2015年高考地理学科未考先知一、信息归集1、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地理《考试说明》解读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文综地理《考试说明》和2014年相比,在试题结构、赋分、题型、考查范围、能力要求、时间、分值、难度等方面都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可谓一脉相承,体现了稳定性和承继性原则,这是符合社会大背景和新课标考试省份逐年增多的需要。
个别例题的选取有一定的变化或者更换。
2、2015年高考考情报告1.试题结构试题结构没有变化,必答部分有选择题11道(44分):非选择题36题(24分)、37题(22分)共46分;选答题在选修模块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中任选一题作答(10分)2.特点分析:(1)突出主干知识考查2014年地理试题考查的重点和方向都是高中地理的核心主干知识和四方面的能力。
如太阳辐射、交通运输、植被、农业、工业、人口等,都是高中地理知识的主干。
在每个重点知识块的选点命题又以核心知识为主。
如工业重点考区位因素。
(2)突出地理四项基本能力考查绝大多数考题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立意十分明显,尤其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如:主观题36题以错那湖和青藏线为背景考查了风沙活动的成因、危害与防治。
需要学生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及材料综合分析作答,难度属中等偏上,突出考查了学生的四项基本能力。
(3)突出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考查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是高中地理教学的一条主线,伴随着近些年来人类对人地关系和生态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涉及这一部分的知识内容的在高考试题中的比重,呈逐年增加趋势。
如:选择题1—3题,新能源电站的分布;7—9题,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影响;36题风沙对铁路的危害;42题旅游环境对出游影响等知识均体现的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思想,这类试题在15年高考中还会维持较高比例。
总之,2014年地理试题在变化中保持了稳定,重能力考查,起点低,贴近生活,巧妙地设计和隐藏了难度但没有回避难点,侧面考查了热点。
2015年湖南十三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湖南省2015届⾼三•⼗三校联考第⼀次考试历史试卷联合命题: 长郡中学;衡阳⼋中;永州四中;岳阳县⼀中;湘潭县⼀中;湘西州民中⽯门⼀中;澧县⼀中;郴州⼀中;益阳市⼀中;桃源县⼀中;株洲市⼆中;麓⼭国际、制作总分:100分时量:90分钟考试时间:2015年3⽉7⽇上午10:30~12:00第I卷选择题(共50分)⼀、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最符合题⽬要求的。
)1.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历史是公平的,当世界跨⼈⽂明时代门槛的时候,它给了东西⽅两个伟⼤民族以同等的机会,让它们各⽩创造了⼀种国家制度,并分别成为后世的楷模。
邦国和城邦,它们⼀个是帝制的渊薮,⼀个是民主制的源头,但都在历产⽣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邦国”指的是A.宗法制 B.分封制C.郡县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2.史载:“每问经⼗条,对策三道,皆通,为上第,吏部官之;经义通⼋,策通⼆,为中第,与出⾝;下第,罢归。
”材料所反映的古代选官制度是A.世官制 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3.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政治体制显著不同,但在政治理念⽅⾯却有相同之处,相同之处体现在A.“陛下有海内,⽽⼦弟为匹夫”B.“天下之事⽆⼤⼩,皆决于上”C.“天下⼀家”“⼤⼀统”D.“天⼈合⼀”“敬德保民”4.官窑即我国古代朝廷设⽴的烧造陶瓷器物的窑⼝,其⽬的主要为统治者及贵族⽇常使⽤和祭祀之⽤,以及赏赉外国使节贵宾和⽤于外销。
官窑是由国家政府出资设⽴和⽣产,并派专⼈管理经营的窑⼝。
因为这样做主要是可以A.⽣产⾜够精美的产品B.显⽰朝廷的威严C.保证朝廷有丰厚的财政收⼊D.保证新技术的传承与创新5.黄宗羲指出:“……后世之法,藏天下于筐箧者也;利不欲其遗于下,福必欲其敛于上;⽤⼀⼈焉则疑其⾃私,⽽⼜⽤⼀⼈以制其私;⾏⼀事焉则虑其可欺,⽽⼜设⼀事以防其欺。
天下之⼈共知其筐箧之所在,吾亦鳃鳃然⽇唯筐箧之是虞,故其法不得不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考先知》———2015年高考历史全国卷信息归集与高考命题预测一、《考试说明》解读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历史《考试说明》和2014年相比,几乎完全相同,只是在2013年说明基础上将题型示例10进行了调整(由原来2008年宁夏卷40题“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与次贷危机”调整为2013年新课程Ⅰ卷第41题“汉唐地方行政制度”)。
这反映出会2015年高考会以稳定为基调,试题强化了对考生的对比分析、提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的考查。
二、2015年高考预测(一)试卷总体特点延续对新史观的渗透。
选择题取消纯素养题,多为复式考查(题干及选项均为新情境)。
试题的背景材料日益生活化,对时间、阶段牲、概念的考查明显增强。
非选择题中必做题第40题兼顾中西对比;第41题突出时政,突出历史的教育功能;选修1、4的题目均为课标考纲外内容,突出能力。
(二)选择题特点1.对学科素养(如史学理论素养)的考查由单纯考查转变为综合考查,与学科知识融为一体。
2.以考查学科基础知识和重大社会热点问题间的联系为突出特点,全部为复式考查,隐性考查重大历史问题在现实中的反映,且基本采用复式考查形式。
3.直接引用史料考查已不占主流,材料以间接引用并加以整理为主,题干更精炼,信息更丰富。
4.图表题呈现弱化趋势,并不强调。
(三)非选择题特点1.必做题两道。
第40题的主观题将以中国政治文明的考查为主,体现时代性。
第41题可能以世界史为切入点,考查对历史观点、事件或现象的描述、阐释的能力,体现和融合价值观的考查。
2.选做题考查形式以“一材两问”为主。
在素材选择上,预计2015年选修1、2、4均会偏重中国史、选修3可能围绕二战切入考查。
(四)试题预测1.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例1】【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文综卷(九)】宋代《管氏地理指蒙》指出:铁属金,按五行生克说,金生水,而北方属水,因此北方之水是金之子。
铁产生于磁石,磁石是受阳气的孕育而产生的,阳气属火,位于南方,因此南方相当于磁针之母。
这种理论到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才有所改变,其改变的主要原因是()A.明朝传统科技的进步 B.科举制对科技的促进C.欧亚两洲交流的加强 D.禁海政策被政府否定【答案】C【说明】本题以中国古代社会关于磁石指南原因认识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明朝万历”前后时代背景的认识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题目涉及考查学生对中国传统科技特征的了解及中西交流的影响,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学科综合能力。
【例2】【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历史卷(九)】有学者指出,十月革命是否具有成熟的经济、政治、文化前提?“从政治上看,十月革命确实是一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社会主义革命,但从经济和文化上看,十月革命又带有明显的民主革命的性质”。
其意在说明十月革命A.是典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B.缺乏成熟的革命理论指导C.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D.并非完全的社会主义革命【答案】D【说明】本题提供了观察问题的新视角,材料首先抛出“该学者”对十月革命性质的疑问,由“但从经济和文化上看”的理由可知,其对十月革命传统性质的观点是存在质疑的。
可见本题考查学生对有效信息完整、准确解读能力和敢于打破常规思维、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坚持一分材料得一分结论,即论从史出的原则与方法。
2.命题的重要知识点古代:古代选官与监察制度、古代中国的商业、古代罗马法。
说明:古代选官与监察制度是高考的长效热点。
考查角度包括相关制度的内容、特点、作用以及演变规律,进而充分认识其利弊得失及对我们今天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及实践,商品经济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古代中国的商业自然也成了高考命题的关注点之一。
基于古代世界知识考查有轮考特征,同时,古代罗马法对当今建设法治社会的中国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复习时应关注古罗马法蕴含的主要原则。
近代:西方民主理论与实践(侧重英、法两国)、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发展的关系、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与资本主义曲折发展、孙中山民主思想。
说明:西方民主理论与实践在每一年高考都有涉及。
理论方面注意比较中国儒家的“仁”与欧洲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人”的差异,政治理论对民主政治建设的指导意义;实践方面,英国是近代较早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国家,而2015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这两国近代民主政治实践注意关注。
2015年高考将两次工业革命放在一起命题的可能性较大,材料解析题则往往与世界市场发展联系在一起考查。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相关内容较多,尤其热点事件较多,可能从政治文明角度来审视,对各阶级的抗争与探索进行政治评价。
近代中国经济的考查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区域,注意各阶段发展特征、经济与政治思想间的关系,还可把近现代中国经济进行比较,深层次理解两者发展的不同特点。
2015年是孙中山逝世90周年,命题角度可能从其思想的内涵和社会作用切入。
现代:20世纪三大现代化模式、“冷战”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经济全球化、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外交理念、关联、党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与理论。
说明:三大现代化模式的典型代表国家分别是前苏联、美国和中国,要求了解各模式的形成背景、特点及实践效果,通过对比分析,从而加深对历史现象本质的认识,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
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是高考的重要内容,也是长效热点之一。
经济全球化则关注WTO成立20周年问题。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外交理念是高考重点内容之一,命题可能围绕中国梦、党建、大国责任等关键词切入。
【例3】管仲认为:“有道之君……下有五横以揆(纠察之意)其官,则有司不敢离法而使矣。
”宋代学者王应麟指出:“至秦,人主自亲事从操制臣下”,“御史大夫遂与丞相分权矣”。
材料说明A.建立监察制度成为历史必然B.建立监察制度是为了社会稳定C.监察制的建立有助于维护君主统治D.在春秋时监察制度已经推行【答案】C【说明】本题以监察制度为切入点,考查考生解读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和综合运用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准确、辩证地看待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监察制度(或现象)。
监察制度的建立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但其本质决定了监察的实际效能必然有限,监察官员只是君主的耳目和工具。
本题具有一定的时政性,为隐性考查热点。
【例4】【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历史卷(九)】马克思说,帝国主义时代“集中补充了积累的作用,使工业资本家能够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
”这实际上AA.肯定了生产与资本的互动作用B.道出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C.揭示了资本家发财致富的秘密D.夸大了资金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答案】A【说明】本题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垄断形成的作用为切入点,考查考生解读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和综合运用的能力,要求考生准确领悟人物的观点,从而加深对垄断组织之下,生产与资本的互动关系的深刻认识。
本题考查点即为主干知识,也是高考的长效热点。
【例5】(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建国后往往把李鸿章脸谱化为卖国贼。
下面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胡滨在1954年对李鸿章的评价观点:李鸿章完全是在曾国藩的卵翼下成长起来的,他不仅是曾国藩反动事业的继承者,而且他在反动统治集团的地位及其卖国行为,都超过了他的师父,成为19世纪最后三十年中最大的一个卖国贼。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胡滨关于李鸿章的评价提出一条完善建议,并说明建议理由。
(所提建议及理由合理,符合历史事实。
)【答案】略。
【说明】本题围绕“李鸿章的评价”这一主题,突出考查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命题视角体现新的历史观新历史观(或史学范式),拓展了历史研究的视野,让命题专家和考生在解读和诠释历史时,都有助于对整个历史进程认识的加深。
多元史观的并存与争鸣,不仅是学术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高考命题的视点之一。
【例6】词学大家唐圭璋说:“宋元以降,竹枝词作者寝多,形式与七言绝句无异,内容则以咏风土为主,无论通都大邑或穷乡僻壤,举凡山川胜迹,人物风流,百业民情,岁时风俗,皆可抒写。
”据此判断,竹枝词的价值在于A.指导农业生产活动B.保存丰富社会史料C.拓展了宋词的意境D.反映交通发达盛况【答案】B【说明】本题以竹枝词这一文学形式的价值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不同形式史料价值的认识。
通过考查让学生明确人类历史不仅仅是大事件或英雄人物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
【例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材料二中国进行西方化的努力,有一个古典的名词——“自强”,以强调中国的自主和首创精神。
推动力来自几个不同源泉,首先是学者官吏们讲究治国之道的传统,强调“经世致用”的知识。
讲究治国之道的人开动脑筋,想法解决怎样把经运河运来的南方贡米弄到北京之类的问题,诸如运河塞塞不能,黄河、淮河不时演决成灾,官僚的冷漠作风盘踞了运粮行政机构,世袭的押运粮船军队腐败叛乱等。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材料三1991年以来……开放的全球经济已经并且仍在快速扩张。
目前,这种扩张正推动着国际秩序在本质上发生新的变化……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不再是客体和旁观者,而是自己掌握命运的博弈方了。
……权力正在从国家流散到其他行为体。
……在这种环境下,国家权力的传统行使方式,无论是经济权力的还是军事权力的。
已经越来越不灵了。
——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20世纪初推动“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的重大历史事件。
(6分)(2)按照材料二,文中的“西方化”的实质含义是什么?作者认为中国进行西方化的努力的主要推动力是什么?(7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是如何影响国际秩序新变化的。
(9分)面对国际秩序的新变化,各国政府应该如何应对?(6分)【答案】略。
【说明】本题考查的是全球史观。
第(1)问考查全球化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第(2)问考查对全球化的理解和对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第(3)问考查对全球化的整体认识,需要考生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全球化进行深入分析,进而作出阐释。
本题突出了用全球的眼光看待历史和现实问题的导向。
5.关注热点问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时政热点:主要是联系能源消耗与生态环境等问题;我国社会转型问题,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善、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