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t桥梁模型

合集下载

基于Civil3D和Revitstructure桥梁设计流程(内容详细)[详细]

基于Civil3D和Revitstructure桥梁设计流程(内容详细)[详细]

如何基于Civil 3D和Revit structure来做桥梁设计.
目前来说,在Revit中作桥梁设计的大概流程是:
首先,在Civil 3D中创建曲面和道路模型;
接着,在Revit structure extension中使用Bridge下的”Integration with AutoCAD Civil3D”,将C3D中的曲面和道路模型导入到RST中.
系统会提示对道路和地形进行设定,对平面线形、纵断面、横断面以及地形等进行设定,
桥位选择:
平面线形:
纵断面设计:
横断面设计:
地形设计:
依据上述设定,在Revit中创建出地形和桥位米ass模型,
选中道路模型,选择扩展包中的bridge – Concrete bridge girder,创建梁式桥,当然,也可以选择其他来创建板式桥以及板式梁桥.
对桥梁进行上部和下部结构(桥跨结构、支座、桥墩台、桥面、、栏杆等)进行设定,
设定好之后,还可以对整个桥梁模型进行验证,如果验证通过,即可生成桥梁模型.。

revit在桥梁中的应用二次开发——族

revit在桥梁中的应用二次开发——族

Revit在桥梁中的应用二次开发——族Revit是由Autodesk Inc.开发的一款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可以帮助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和MEP工程师等专业人员在设计和建造建筑时更好地进行协作。

与此同时,Revit还广泛应用于桥梁建设项目中。

作为一种重要的二次开发工具,Revit族可用于自定义建筑容器及其元素,或者与现有元素交互。

在桥梁设计和建造中,Revit族有助于自定义桥梁元素的外观和功能,并提高工作效率。

Revit族在桥梁设计中的应用Revit族是Revit软件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与其他Revit工具不同,它可以帮助用户自定义建筑容器中的元素,例如隧道、桥梁等。

在桥梁项目中,Revit族可用于建立用户自定义的桥梁构件,例如梁、墩等。

使用Revit族可以为这些构件创建特殊的参数,以满足元素特定的要求和测试数据。

此外,Revit族还支持将构件导出为建筑信息模型(BIM)对象,以供其他用户使用。

Revit族的工作原理Revit族与Revit软件的其他工具一样,具有友好、简单的用户界面和交互式视图。

通过使用嵌入式家族编辑器,用户可以自定义元素的构建和参数设置,以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

Revit族基于面向对象的技术,支持基于属性的桥梁构件建模。

可以通过创建族来定义不同类型的桥梁元素。

Revit族将构件作为元素的属性,用于开发项目模板。

使用Revit族时,用户还可以将构件与其他元素交互。

例如,用户可以将桥梁梁作为墩的子元素添加到Revit项目中,然后相应地更新梁的位置和大小以适应墩的形状。

Revit族开发桥梁的好处Revit族在桥梁设计和建造中的应用有很多好处。

其中一些好处包括:1.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使用Revit族进行二次开发,用户可以快速创建和更新不同类型的桥梁元素。

这提高了工程师和设计师的工作效率,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2. 协调性更强使用Revit族可以使桥梁构件与现有建筑元素更加协调。

基于revit及其插件的桥梁快速建模——以沪蓉铁路上跨江淮运河特大桥为例

基于revit及其插件的桥梁快速建模——以沪蓉铁路上跨江淮运河特大桥为例

当前BIM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BIM具有数据 量大,直观,方便等特点。Revit平台兼容性强44,插件
实现功能较为全面。随着数字化城市和智能化施工的 逐步推广,基于Revit及其插件,将跨区域、线路长、工 点多的工程建立模型,进行直观的表达和相关的其他 工作,便于后期二次开发与使用将变得至关重要。文 章以沪蓉铁路上跨江淮运河特大桥为例,进行桥梁快 速建模的流程,适用于铁路,公路及地铁等案例。
的数据转置成以列的形式展示。
3.3.2模型拼装思路与步骤
①信息库建立 根据图纸提供的线路参数信息计算相对坐标,根 据里程建立信息库。
b.根据计算好的相对点位,生成线路中心线,在
里程点位处放置好已经整合过后的下部结构族,根据 线路中心线生成各里程点处的切线方向后,调整族的 平面姿态。
此步骤不仅可以避免桩基结构多、相对坐标计算 繁杂的弊端,还可以根据桩基与承台的相对关系,在 模型拼装完成后,对桩基位置进行二次复核。
提取出各构件的点位信息,选定相互关联的坐标 信息:承台-承台中心里程点坐标和高程;墩柱-墩 柱里程中心点坐标和高程;梁体-起始与终止点的里 程坐标与高程。
②构件参数化 单独建立的参数化桩基、承台、墩柱,根据相对关 系进行分类后,将桩基族载入承台族中,整合为命名 为某某类型承台,将墩柱与垫石整合,将拱部与相对
标转换为模型坐标。
④ 重难点分析:该项目包含平曲线与纵曲线,因 此重难点为主体构件的姿态调整,即模型与线路中心 线的角度调整。
⑤ 模型简化:桩基与承台的相对关系较为单一, 可在Revit建模过程中归纳为一类构件;墩柱与垫石 的相对位置固定,可归纳为一类构件;拱部数量较少, 可与其对应的梁体归纳为一类构件。
作者简介:朱善美(075-),男,安徽怀宁人,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 学,本科,学士,高级工程师。专业方向:工程施工技术。

某大桥基于Revit软件的桥梁BIM模型参数化设计探析

某大桥基于Revit软件的桥梁BIM模型参数化设计探析

某大桥基于Revit软件的桥梁BIM模型参数化设计探析赵伟兰;李远富【摘要】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a continuous arch bridge as the research object,according to the bridge structure design proces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set of Revit software to build a bridge of BIM modeling framework,with parametric model as the standardized BIM modeling framework component multi span concrete arch bridge model is established,the family and the function to establish the structure of the model application has carried on the simple introduction.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ucture model for complex curve,based on the specified lofting section form and way to establish the model of the path structure,for the simple model structure,usually in the structure setting,adaptive in variable cross section plane design cross section structure to realize the parameterized model of bridge;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basic elements of the design of the bridge components by means of the elevation and shaft network system,and USES the shaft network system to determine the elevation plane position and accurately describe the important control conditions of the Bridges.The BIM model is built in a similar way to building blocks.For the adaptive point more component model,the attachment method is usually adopt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parameters are given to the model adaptive points corresponding to the entity.For vertical placement of components,the selection method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appropriate level ofelevation,and to determine the positioning points of the network points and other representative points on the job.%基于某连拱大桥为研究对象,根据桥梁结构设计流程,提出了一套基于Revit软件构建的BIM桥梁建模框架,以参数化模型作为BIM建模框架中的标准化构件族建立了多跨混凝土拱桥模型,并对建立的结构模型应用功能进行了简单介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复杂的曲线结构模型,基于指定放样截面形体和路径的方式来建立模型结构,而对于较简单的模型结构,通常在结构设置自适应点,在变截面平面设计截面结构实现桥梁的参数化模型;以标高和轴网系统来描述桥梁构件设计基本要素,运用轴网系统确定标高平面位置,精确描述桥梁各重要控制条件;采用类似于“搭积木”的方式来建立BIM模型.对于自适应点较多构件模型,通常采用连线法,将于实体对应的模型自适应点赋予对应参数.对于竖直放置构件,采用选择面法确定合适的标高平面,在工作片面上确定轴网交点等代表性的放置点来放置模型.【期刊名称】《公路工程》【年(卷),期】2018(043)001【总页数】6页(P36-41)【关键词】BIM技术;桥梁设计;参数设计;曲线结构【作者】赵伟兰;李远富【作者单位】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山西运城044004;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61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42.50 前言现代化桥梁建设施工正朝着大跨度、高强度发展[1],对结构性能和材料使用要求不断提高,给桥梁设计施工带来了巨大困难。

基于Revit斜拉桥建模研究

基于Revit斜拉桥建模研究

第43卷第11期 山西建筑VoL43No.ll2 0 1 7 年 4 月SHANXI ARCHITECTURE Apr.2017 • 257 ••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文章编号:1009-6825 (2017) 11-0257-02基于R e v it斜拉桥建模研究马佰钰王子茹*(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辽宁大连116024)摘要:采用Revit A P I类库在Revit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并结合JTG D65-01 —2007公路斜拉桥设计细则,按照桥梁构件类型 在Revit视图中通过参数化建模,生成了斜拉桥各部分结构构件模型,该研究为斜拉桥三维可视化设计提供了新方法。

关键词:Revit,二次开发,斜拉桥,参数化设计中图分类号:TP317.4斜拉桥是将主梁用许多拉索直接拉在索塔上的一种桥梁。

由于其受力性能好等特点,在桥梁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 用。

目前的桥梁设计一般侧重于桥梁结构的分析和计算,大都缺 乏对桥梁设计成果的三维直观表现。

文献[1]通过对A u t o C A D进 行二次开发编写了参数化桥梁建模程序。

文献[2]采用V C+ + 融合O p e n G L的图形技术参数化建模,完成了斜拉桥主要单元的 模型构建。

现阶段Revit软件正在应用于建筑行业,但用于桥梁 的不多,应用于桥梁设计的Revit建模主要依赖于菜单栏命令,需 要逐步进行,操作繁琐,工作量大且易出错。

Revit具有强大的二 次开发功能,应用Revit A P I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斜拉桥结构的特点和BIM 技术的优势,以斜拉桥的索塔为例,应用Revit A P I实现具有对索 塔的快速建模功能,使之快速生成多种形状的斜拉桥索塔以及其 他构件。

使用参数化建模的方式提高了索塔建模的准确性和设 计效率。

1Revit二次开发流程本文基于Visual Studio 2010集成开发平台,使用C#编程语 言,通过A P I接口对建模功能实现扩展。

基于Dynamo模式+Revit二次开发的变截面连续梁桥初步设计研究

基于Dynamo模式+Revit二次开发的变截面连续梁桥初步设计研究

基于Dynamo模式+Revit二次开发的变截面连续梁桥初步
设计研究
廖佩钞;宁晓骏;童爽
【期刊名称】《工业安全与环保》
【年(卷),期】2024(50)5
【摘要】针对变截梁桥建模困难、效率低下、精确度不足等问题,以鄂州市东沟大桥为工程背景,基于Revit+Dynamo模式提出一套搭建变截面梁桥参数化模型方案,成功搭建全桥三维模型,验证了该参数化模型方案具有可行性。

并在此模型基础上,通过Revit API程序接口进行二次开发创建0#节段箱梁钢筋参数化模型,实现了桥梁工程参数化、自动化建模效果,期望能为同类型和其他类型桥梁参数化设计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总页数】6页(P74-79)
【作者】廖佩钞;宁晓骏;童爽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4
【相关文献】
1.基于"Revit+Dynamo"模式的现浇连续梁桥设计建模
2.基于Dynamo的变截面连续梁桥BIM建模方法研究
3.一种基于Dynamo+Revit的变截面连续梁桥BIM 建模方法
4.基于Revit+Dynamo模式的现浇连续梁桥建模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revit创建重力式桥墩

revit创建重力式桥墩

重力式桥台此部分分成桩基础、承台、桥台三部分进行绘制。

一、桩基础公制常规模型,绘制方桩桩身,采用拉伸命令即可完成,重要的是桩尖部分,是一个四棱锥,若采用放样融合命令绘制的画有一个面是一个点,因此实现不了,那我们就采用放样命令来绘制四棱锥。

通过沿路径放样二维形状(轮廓),可以创建三维形状。

绘制路径和轮廓来创建放样。

先用拉伸命令绘制桩身长度为15890,桩尖长度为400,桩长为16290,根据这个尺寸绘制参照平面.切换视图至参照标高,在图中绘制边长为400的正方形。

选择拉伸命令,创建桩身,切换前视图,将其拉伸至15890的参照平面处。

绘制桩尖时,先画距离参照标高400的参照平面,参照标高视图中进行路径绘制,绘制完成打钩,进行轮廓编辑。

选择左立面或者右立面。

在左视图中绘制图示轮廓,打钩完成四棱台绘制。

然后将桩身和桩基进行连接,完成桩基模型创建,并赋予材质,载入到项目中。

二、重力式桥台1、承台前立面视图中绘制矩形拉伸,按照承台尺寸绘制,拉伸终点改成14700。

2、台身设置参照平面,根据参照平面进行台身设置,此部分分成三个部分。

蓝色的减去红色的部分,再加上台帽。

蓝色部分即正常拉伸命令即可绘制,注意材质匹配。

红色部分进行空心处理,空心处理需要分层两个部分。

一部分直接空心拉伸即可,对照侧面图进行图形绘制。

先在右立面图绘制左右两边两条参照平面。

利用模型线确定326.2参照线位置,作为空心处理的分界,上面是正常空心拉伸,下面采用空心融合。

先进行空心拉伸处理。

选择空心拉伸命令,在右立面图中绘制轮廓进行拉伸。

在前立面视图中,调整空心拉伸位置。

然后采用空心融合创建下面部分。

空心融合时注意参考平面选取。

行空心融合的两个平面轮廓的确定。

小的轮廓在下面,大的轮廓在上面。

之后选择空心融合命令。

选择参照标高视图,进行空心融合轮廓1绘制然后选择编辑顶部,切换到前立面视图中,在工作平面工具栏中选择设置,弹出工作平面对话框,选择拾取一个平面后,确定。

基于Revit的连续刚构桥施工信息模型刘志伟

基于Revit的连续刚构桥施工信息模型刘志伟

基于Revit的连续刚构桥施工信息模型刘志伟发布时间:2021-08-14T02:30:07.314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6期作者:刘志伟[导读] 目前的施工信息主要集中在文档管理和数据后处理方面,将施工信息与结构模型结合的研究应用较少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 400074摘要:目前的施工信息主要集中在文档管理和数据后处理方面,将施工信息与结构模型结合的研究应用较少,本文将第参数化建模中创建的连续刚构桥几何模型与施工信息交互整合,建立连续刚构桥施工信息模型。

基于BIM模型保证了施工信息的完整性并实现共享,同时在施工中调用信息模型可以审视施工全过程的各项信息,提高施工管理控制效率。

关键词:连续刚构桥;施工信息;模型;BIM;施工管理1 施工阶段化桥梁施工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立项工作)、设计阶段、项目施工阶段和运营维护阶段。

阶段化的应用是项目管理的关键,决定了项目的标准化进程。

桥梁的施工也都是分阶段进行的,施工中的信息也必将按施工阶段输入、储存与查看。

根据现场监测的各种有关数据,及时地输入施工控制系统平台,对结构进行参数分析,从而确定下一阶段施工控制值。

Revit中模型的阶段化即符合了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进程,也适用于模型的阶段控制,确保了模型的规范化、标准化。

根据连续刚构桥悬臂浇筑施工特点对Revit模型进行阶段化指定,意义在于:①对模型按施工阶段指定阶段化,可以对整个桥梁的施工过程详细规划与管理查看。

对于连续刚构桥悬臂浇筑施工,阶段划分多,且出现很多假设和预设的工程,若未给予阶段化归类,将出现模型显示杂乱,信息储存与查看混乱;②通过使用就读阶段化功能,可以使信息数据录入、储存与调用按阶段化区分开来,高效管理相对应的数据。

2 信息存储信息是BIM技术应用的核心,采取什么样的表现形式,以什么样的储存方式,以便更加高效地利用信息模型,是桥梁BIM技术研究的关键问题。

基于Revit平台,经各项研究与实践证明,以添加共享参数的方式为模型添加信息储存是最快捷最有效的。

revit在桥梁中的应用二次开发(1)——族

revit在桥梁中的应用二次开发(1)——族

Revit在桥梁中的应用二次开发篇(1)——族建模篇简单讲了怎么在revit软件中手动建桥梁模型,更多的基础操作的内容可以直接看revit在建筑中应用的相关教程,其实也是相通的,没必要多讲。

这次诚意满满,花了两天时间专门研究二次开发中族的应用。

以下代码亲测可试,结合《AUTODESK REVIT二次开发基础教程》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因为书本上都是一些代码片段,而且是基于2015版的,在2016版的revit上部分代码跑不了。

我也尝试了很久,终于基本上搞通了族相关的语法。

基础知识直接看书,这里直接上代码。

书里的代码片段可以想办法插到完整代码中运行。

1、找到族实例//用id找到族实例2、拿到族文档//拿到族文档Document familyDoc=revitDoc.EditFamily(familyInstance.Symbol.Family);if(!familyDoc.IsFamilyDocument){TaskDialog.Show("错误3","familyDoc不是族文档!");}else{TaskDialog.Show("revit","familyDoc是族文档!");}3、修改族类型名称(完整代码)using System;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using System.Linq;using System.Text;using System.Threading.Tasks;using Autodesk.Revit.UI;using Autodesk.Revit.DB;using Autodesk.Revit.UI.Selection;using Autodesk.Revit.ApplicationServices;namespace修改族类型名称{[Autodesk.Revit.Attributes.Transaction(Autodesk.Revit.Attributes.TransactionMode.Manu al)][Autodesk.Revit.Attributes.Journaling(Autodesk.Revit.Attributes.JournalingMode.NoComm andData)][Autodesk.Revit.Attributes.Regeneration(Autodesk.Revit.Attributes.RegenerationOption. Manual)]public class Class1:IExternalCommand{public Result Execute(ExternalCommandData commandData,ref string message, ElementSet elements){Document revitDoc=commandData.Application.ActiveUIDocument.Document; //取得文档Application revitApp=commandData.Application.Application; //取得应用程序Selection sel=commandData.Application.ActiveUIDocument.Selection;Reference ref1=sel.PickObject(ObjectType.Element,"选择一个族实例");//得到当前选择的文档Document doc=commandData.Application.ActiveUIDocument.Document;//族实例FamilyInstance familyIns=doc.GetElement(ref1)as FamilyInstance;FamilySymbol symbol=familyIns.Symbol;Transaction transaction=new Transaction(doc);//打开关闭子程序transaction.Start("改变族类型名称");="new"+;mit();return Result.Succeeded;}}}4、删除一个族参数[Autodesk.Revit.Attributes.Transaction(Autodesk.Revit.Attributes.TransactionMode.Manual )][Autodesk.Revit.Attributes.Journaling(Autodesk.Revit.Attributes.JournalingMode.NoComm andData)][Autodesk.Revit.Attributes.Regeneration(Autodesk.Revit.Attributes.RegenerationOption. Manual)]public class Class1:IExternalCommand{public Result Execute(ExternalCommandData commandData,ref string message, ElementSet elements){Document revitDoc=commandData.Application.ActiveUIDocument.Document; //取得文档Application revitApp=commandData.Application.Application; //取得应用程序//选择一个族实例Selection sel=commandData.Application.ActiveUIDocument.Selection;Reference ref1=sel.PickObject(ObjectType.Element,"选择一个族实例");FamilyInstance familyIns=revitDoc.GetElement(ref1)as FamilyInstance;FamilySymbol symbol=familyIns.Symbol;//得到族文档Document familyDoc=revitDoc.EditFamily(symbol.Family);//取得FamilyManager,注意这里只能从族文档中取得FamilyManager,然后修改参数FamilyManager familyManager=familyDoc.FamilyManager;IList<FamilyParameter>faparms=familyManager.GetParameters();TaskDialog.Show("FamilyParameter",faparms.First());Transaction trans=new Transaction(familyDoc,"Remove Parameter");trans.Start();familyManager.RemoveParameter(faparms.First());mit();familyDoc.LoadFamily(revitDoc,new Opt());return Result.Succeeded;}}}//族载入时覆盖并修改族参数public class Opt:IFamilyLoadOptions{public bool OnFamilyFound(bool familyInUse,out bool overwriteParameterValues){overwriteParameterValues=true;return true;}public bool OnSharedFamilyFound(Family sharedFamily,bool familyInUse,out FamilySource source,out bool overwriteParameterValues){source=FamilySource.Project;overwriteParameterValues=true;return true;}}4、遍历族参数using System;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using System.Linq;using System.Text;using System.Threading.Tasks;using Autodesk.Revit.UI;using Autodesk.Revit.DB;using Autodesk.Revit.UI.Selection;using Autodesk.Revit.ApplicationServices;namespace遍历族参数{[Autodesk.Revit.Attributes.Transaction(Autodesk.Revit.Attributes.TransactionMode.Manu al)][Autodesk.Revit.Attributes.Journaling(Autodesk.Revit.Attributes.JournalingMode.NoComm andData)][Autodesk.Revit.Attributes.Regeneration(Autodesk.Revit.Attributes.RegenerationOption. Manual)]public class Class1:IExternalCommand{public Result Execute(ExternalCommandData commandData,ref string message, ElementSet elements){Document revitDoc=commandData.Application.ActiveUIDocument.Document; //取得文档UIApplication uiApp=commandData.Application;Application revitApp=commandData.Application.Application; //取得应用程序//取得选择的元素Selection sel=uiApp.ActiveUIDocument.Selection;Reference ref1=sel.PickObject(ObjectType.Element,"please pick a family instance");Document doc=uiApp.ActiveUIDocument.Document;Element elem=doc.GetElement(ref1);//遍历元素的参数string strParamInfo=null;foreach(Parameter param in elem.Parameters){if(param.AsValueString() !=null)strParamInfo+=+" value is:"+param.AsValueString() +"\n";elsestrParamInfo+=+" value is:"+param.AsString() +"\n";}TaskDialog.Show("REVIT",strParamInfo);return Result.Succeeded;}}}5、获得指定族参数并修改参数,这里以窗户的底高度为例。

revit桥梁主体结构建模实例及方法(清楚明了)

revit桥梁主体结构建模实例及方法(清楚明了)

Revit基础
桥梁模型总体动画预览
下一页
Revit基础
1、绘制轴线
新建结构样板项目,进入平 面图绘制轴网,绘制前选择编辑 类型,在类型参数里面根据设计 及施工所需设置图形显示参数。
进入立面图绘制标高,参数 设置同轴网。
Revit基础
1.1 标头位置的调整
单击标头附近的折线符号,按住“拖拽点”即可调整标头位置
Revit基础
1.2 临时尺寸与永久尺寸
选择一根轴线时,会显示临时尺寸(左图),单击尺寸 标注附近的尺寸标注符号,会将临时尺寸转化为永久尺寸 (右图)。
Revit基础
2、桩基础
新建族,用拉升命令创建,并添加材质属性,族类别和族参数 里面修改族类别为结构基础,族参数里面修改材质为混凝土。
Revit基础 在立面图中,绘制参照线,将拉升模型两端与参照线锁定,并
Revit基础
6 盖梁
按照下图尺寸采用公制结构框架 - 梁和支撑族样板创建盖 梁,创建前删除自带的参照线只保留参照平面左、右。
Revit基础 在项目中切换到标高2中,绘制盖梁外边线参照线,将
盖梁族文件导入选择轴线与参照线交叉点放置盖梁,并添 加材质信息。
Revit基础
7、桥台
新建常规模型族样板,通过拉升命名创建,分三部分进行建 模,分别为盖梁、耳墙、背墙。


绘图区



项目浏览器
|

视图控制栏

状态栏
Revit基础
应用程序菜单
应用程序菜单提供对常用文 件操作的访问,例如“新建”、 “打开”和“保存”。还允许您 使用更高级的工具(如“导出” 和“发布)来管理文件。
单击 打开应用程序菜单。

Revit结构建模之梁系统

Revit结构建模之梁系统

Revit结构建模之梁系统Revit结构梁系统(开间)可创建包含一系列平行放置的梁的结构框架图元。

对于需要额外支座的结构,梁系统提供了一种对该结构的面积进行框架的便捷方法。

结构梁系统示例梁系统参数随设计中的改变而调整。

如果重新定位了一个柱,梁系统参数将自动随其位置的改变而调整。

重新定位柱之后的结构梁系统及参数化调整的示例可使用两种方法创建梁系统:•一次单击创建梁系统方法默认情况下处于活动状态。

请参见通过一次单击创建梁系统。

•您还可以将梁系统绘制到模型中。

请参见创建结构梁系统。

选项栏为这两种创建方法提供了梁系统参数,例如梁类型、对正和布局要求。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梁系统布局规则和填充图案。

Revit创建结构梁系统可以通过拾取结构支撑图元(例如梁和结构墙),或者通过绘制边框,来创建结构梁系统。

在指定了梁系统的边界后,可指定梁方向和梁系统属性,例如间距、对正和梁类型。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梁系统布局规则和填充图案。

创建结构梁系统1.单击“结构”选项卡“结构”面板“梁系统”。

2.单击“修改| 创建梁系统边界”选项卡“梁系统”面板“绘制梁系统”。

3.定义梁系统边界。

4.指定梁方向。

5.指定梁系统属性。

6.单击“修改| 创建梁系统边界”选项卡“模式”面板“完成编辑模式”。

Revit通过一次单击创建梁系统只要满足下列条件,可以通过单击一次鼠标快速创建梁系统:•只能在含有水平草图平面的平面视图或天花板视图中,才能添加通过一次单击创建的梁系统。

如果视图或默认的草图平面不是标高,并且单击了“梁系统”,系统将会重定向到“创建梁系统边界”选项卡。

•必须已经绘制了支撑图元(墙或梁)的闭合环,否则程序将自动重定向到“创建梁系统边界”选项卡。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梁系统布局规则和填充图案。

警告曲线墙和曲线梁可用于创建环,但是不能用作梁系统中的方向定义构件。

要通过单击的方法创建梁系统,请执行以下操作:1.单击“结构”选项卡“结构”面板“梁系统”。

Revit桥梁模型

Revit桥梁模型

图1 承台尺寸
图2 放置承台后模型
7.肋板
8.盖梁
梁顶面边长13114 梁底面边长12200
9.桥台-嵌套族
• 盖梁
• 底面边长改为12800
9.桥台-嵌套族
• 耳墙
9.桥台-嵌套族
• 背墙
• 背墙长12000
10.垫石和支座
垫石截面尺寸
垫石厚度为100mm 2400mm
垫石在盖梁上居中放置,间距
10.垫石和支座
支座截面尺寸 材质:钢板 居中放置于垫石中心处
8、箱梁
采用拉升命名创建箱梁,长度19.8m
7Hale Waihona Puke 155*5 R512.护栏
长度2.5米
13.桥面铺装
• 200mm,材质:沥青混凝土
Revit桥梁模型
2017.8
1.标高
2.轴网尺寸
3.桩基础
• D=1500mm,H=9100mm 材质:水泥混凝土 • 起点标高-9.4m
4.系梁
系统自带族 尺寸:400*800, 材质:水泥混凝土
5.墩柱
• D=1300mm H=4300mm 材质:水泥混凝 土
6.承台
材质:水泥混凝土

Revit 桥梁模型

Revit 桥梁模型

10.垫石和支座
支座截面尺寸 材质:钢板 居中放置于垫石中心处
8、箱梁
采用拉升命名创建箱梁,长度19.8m
7*15
5*5 R5
12.护栏
长度2.5米
13.桥面铺装
it桥梁模型
2017.8
1.标高
2.轴网尺寸
3.桩基础
• D=1500mm,H=9100mm 材质:水泥混凝土 • 起点标高-9.4m
4.系梁
系统自带族 尺寸:400*800, 材质:水泥混凝土
5.墩柱
• D=1300mm H=4300mm 材质:水泥混凝土
6.承台
材质:水泥混凝土
图1 承台尺寸
图2 放置承台后模型
7.肋板
8.盖梁
梁顶面边长13114 梁底面边长12200
9.桥台-嵌套族
• 盖梁
• 底面边长改为12800
9.桥台-嵌套族
• 耳墙
9.桥台-嵌套族
• 背墙
• 背墙长12000
10.垫石和支座
垫石截面尺寸
垫石厚度为100mm 材质:水泥混凝土
垫石在盖梁上居中放置,间距2400mm

基于Revit桥梁上部结构建模方法初探乔志娜邵刚赵俭学李臣蒋和明

基于Revit桥梁上部结构建模方法初探乔志娜邵刚赵俭学李臣蒋和明

基于 Revit桥梁上部结构建模方法初探乔志娜邵刚赵俭学李臣蒋和明发布时间:2023-05-28T02:29:45.323Z 来源:《建筑实践》2023年6期作者:乔志娜邵刚赵俭学李臣蒋和明[导读] 目前,Autodesk Revit在处理建筑、结构、机电等建筑信息模型中已经日渐成熟,而在桥梁建模,特别是在处理斜交桥、变截面连续梁桥等上部结构时仍处于摸索阶段。

通过对Revit 自适应公制常规模型、参数化族的研究,创建自适应族、设置梁段参数化嵌套族等方式,不需要进行任何二次开发即可完成复杂桥梁模型创建,形成一套完整的建模方法。

基于 Revit桥梁上部结构建模方法初探乔志娜邵刚赵俭学李臣蒋和明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 610023摘要:目前,Autodesk Revit在处理建筑、结构、机电等建筑信息模型中已经日渐成熟,而在桥梁建模,特别是在处理斜交桥、变截面连续梁桥等上部结构时仍处于摸索阶段。

通过对Revit 自适应公制常规模型、参数化族的研究,创建自适应族、设置梁段参数化嵌套族等方式,不需要进行任何二次开发即可完成复杂桥梁模型创建,形成一套完整的建模方法。

关键词:Revit 斜交桥;变截面连续箱梁;自适应族;嵌套族1 前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BIM技术成为土木建筑行业的新思维。

BIM(建筑信息模型)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信息化模型,所有BIM 技术的应用都得以在模型的基础上实现,建模作为BIM技术的第一步至关重要,模型的精度、细度决定了BIM应用的深度。

在复杂的桥梁工程中,不再是简单的正交预制T 梁或现浇箱梁,当出现斜交桥、变截面连续梁桥时,如何利用Revit进行高精度模型搭设将是路桥BIM应用的首要任务。

本文将结合乐山市岷江特大桥项目,通过对本项目 13#-22#墩桥梁的建模,详细阐述利用 Autodesk Revit 进行斜交预制T梁、变角度斜交现浇箱梁、变截面连续箱梁的建模步骤,以及建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

Revit在桥梁中的应用建模篇(4)——普通钢筋

Revit在桥梁中的应用建模篇(4)——普通钢筋

Revit在桥梁中的应用建模篇(4)——普通钢筋本篇文章先小讲一下怎么在桥梁里增加普通钢筋。

当然普通钢筋种类繁多,不可能都讲到。

同前几篇一样,本篇教程之教入门方法,具体方法请详看帮助说明,以及自己问度娘,另外星火系列教程写的revit书里,也有很多好的例子。

本篇教程只讲怎么准确添加用的比较多的纵向受力筋和箍筋。

建模过程:1)建立桥梁族;2)导入到项目中;3)用添加钢筋的功能,给模型添加钢筋。

1、项目简介同样以教程一的单梁为例。

单梁截面见教程一,单梁跨度10m。

2 建立单梁族步骤1这里直接跳过n步,打开教程(一)的T梁模型,点击T梁,就到了族界面。

在T梁模型族参数里勾选“”可将钢筋附着到主体“”(这一步很重要,不然加不了钢筋)。

顺便加个材质参数,教程3里有。

步骤2转到三维视图的”南“视图,并增加一个剖面,然后点选剖面,右键转到剖面视图,最后在结构的钢筋选项里选择钢筋,当然,里面有很多参数设置,帮助里,百度一下都可以找的到,就不细讲。

、、步骤3 重点来了,添加钢筋,一路“确定”,”是”,然后选择钢筋形状里的1和33,其中1是纵筋形状,33是箍筋形状。

都载入到项目中。

按下如图所示的按钮,将出现钢筋形状浏览器,选择1号形状的纵筋。

点选垂直于保护层,并布局钢筋。

步骤四添加纵筋,如图,选择垂直于保护层(图1),固定数量三根(图2)。

步骤5 添加箍筋,箍筋大小选择直径8的HRB335的钢筋,我在这里添加了两个方向的箍筋,按空白键,箍筋接口可以转方向。

箍筋间距可以调成最大间距100。

步骤6 最后的模型如图。

revit桥梁建模的基本步骤

revit桥梁建模的基本步骤

Revit是一款功能强大的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软件,它给工程师和建筑师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建模方式。

在Revit中建模桥梁,能够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理解桥梁结构,提升工程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下面将介绍Revit桥梁建模的基本步骤。

1. 创建项目在使用Revit进行桥梁建模之前,首先需要创建一个新的项目。

在Revit软件中,选择“新建项目”,并选择相应的结构模板,如桥梁结构模板。

2. 设置桥梁参数在开始桥梁建模之前,需要设置桥梁的参数。

在Revit中,可以设置桥梁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参数,以及桥梁的材料等信息。

这些参数的设置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建模过程和桥梁的设计效果。

3. 绘制结构轮廓在Revit中,可以通过绘制结构轮廓的方式来建立桥梁模型的基本形状。

可以选择绘制平面轮廓或者三维轮廓,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最合适的方式。

通过绘制结构轮廓,可以快速建立桥梁的外形,为后续的建模工作打下基础。

4. 创建结构构件在绘制完桥梁的轮廓后,需要进一步创建桥梁的结构构件。

在Revit中,可以选择不同的结构构件类型,如梁、柱、桥墩等,根据实际情况来创建相应的构件。

可以通过拖拽的方式将构件添加到桥梁模型中,快速建立桥梁的结构。

5. 添加桥面铺装桥面铺装是桥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Revit中可以通过添加桥面铺装的方式来完善桥梁模型。

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和铺装方式,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桥面铺装的参数,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6. 添加桥梁配筋在建立桥梁模型的过程中,需要添加桥梁的配筋信息。

在Revit中,可以通过设置钢筋的直径、间距等参数来添加桥梁的配筋,确保桥梁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和标准来设置桥梁的配筋信息,保证其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

7. 进行建筑分析在完成桥梁模型的建立后,可以通过Revit的建筑分析工具来对桥梁进行分析。

可以进行结构分析、承载能力分析、风载分析等,对桥梁的性能进行评估和验证。

revit桥墩表面积计算

revit桥墩表面积计算

revit桥墩表面积计算Revit是一种常用于建筑设计和施工的软件工具,它提供了一系列的功能和工具,可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进行建筑物模型的创建和分析。

在Revit中,桥墩是一个常见的结构元素,它是桥梁的支撑柱,承受着桥面和车辆荷载的压力。

在设计桥梁时,计算桥墩的表面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桥墩的结构设计和材料使用。

桥墩的表面积是指桥墩外部表面的总面积,包括桥墩顶部、侧面和底部。

计算桥墩表面积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所需的建筑材料的数量和成本,并确保桥墩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Revit中,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计算桥墩的表面积:1. 创建桥墩模型:首先,在Revit中创建一个桥墩模型。

可以使用Revit的建模工具来绘制桥墩的几何形状,包括桥墩的高度、宽度和长度。

2. 分割桥墩表面:接下来,将桥墩的表面分割为不同的面。

可以使用Revit的分割工具,按照需要将桥墩的表面切割成多个小面,以便更好地计算表面积。

3. 计算每个面的面积:对于每个切割后的小面,使用Revit的测量工具来计算其面积。

可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单位,如平方米或平方英尺,来表示面积。

4. 汇总所有面的面积:将每个小面的面积相加,得到整个桥墩的表面积。

可以使用Revit的公式工具来计算总面积,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在Revit中计算出桥墩的表面积。

这个数值可以作为桥墩设计和材料计划的依据,有助于工程师和设计师做出合理的决策。

在实际应用中,桥墩的表面积计算还需要考虑到一些特殊情况,例如桥墩的形状不规则或存在突起物等,这些因素可能会对表面积的计算产生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在Revit中计算桥墩表面积时,需要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绘制桥墩模型时,应该考虑到实际的设计要求和施工限制,避免模型与实际情况不符。

此外,在计算过程中,还应该检查和验证所使用的工具和参数,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Revit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可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进行桥梁结构的建模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vit
3.桩基础
• D=1500mm,H=9100mm 材质:水泥混凝土 • 起点标高-9.4m
4.系梁
系统自带族 尺寸:400*800, 材质:水泥混凝土
5.墩柱
• D=1300mm H=4300mm 材质:水泥混凝土
6.承台
材质:水泥混凝土
图1 承台尺寸
图2 放置承台后模型
7.肋板
8.盖梁
梁顶面边长13114 梁底面边长12200
9.桥台-嵌套族
• 盖梁
• 底面边长改为12800
9.桥台-嵌套族
• 耳墙
9.桥台-嵌套族
• 背墙
• 背墙长12000
10.垫石和支座
垫石截面尺寸 垫石厚度为100mm 材质:水泥混凝土 垫石在盖梁上居中放置,间距2400mm
10.垫石和支座
支座截面尺寸 材质:钢板 居中放置于垫石中心处
8、箱梁
采用拉升命名创建箱梁,长度19.8m
7*15
5*5 R5
12.护栏
长度2.5米
13.桥面铺装
• 200mm,材质:沥青混凝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