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全科医师实践技能考试针灸30穴位及中医技能之令狐文艳创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提插法:

操作: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动作的操作手法。(这种使针由浅层向下刺入深层的操作谓之插,从深层向上引退至浅层的操作谓之提,如此反复地上下呈纵向运动的行针手法,即为提插法)。

要领:使用提插法时的指力要均匀一致,幅度不宜过大,一般以3~5分为宜,频率不宜过快,每分钟60次左右,保持针身垂直,不改变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

(2)捻转法:

操作: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向前向后捻转动作的操作手法。(这种使针在腧穴内反复前后来口的旋转行针手法,即为捻转法)。

要领:使用捻转法时,指力要均匀,角度要适当,一般应

掌握在180o左右,不能单向捻针,否则针身易被肌纤维等缠绕,引起局部疼痛和导致滞针而使出针困难。

艾灸操作

隔姜灸:将新鲜生姜切成约0.5cm厚的薄片,中心处用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穴位施灸,当患者感到灼痛时,可将姜片稍许上提,使之离开皮肤片刻,旋即放下,再行灸治,反复进行。或在姜片下衬一些纸片,放下再灸,直到局部皮肤潮红为止。本法简便易行,一般不会引起烫伤,临床应用较广。生姜味辛,性微温。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的作用。故此法多用于治疗外感表证和虚寒性疾病,如感冒、咳嗽、风湿痹痛、呕吐、腹痛、泄泻等。温和灸: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离皮肤2~3cm,进行熏烧,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10~15min,至皮肤红晕为度。如遇到昏厥或局部知觉减退的患者及小儿时,医者可将食、中两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生的手指来测知患者局部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距离,掌握施灸时间,防止烫伤。刮痧操作

摩擦法

将刮痧板与皮肤直接紧贴,或隔衣布进行有规律的旋转移动,或直线式往返移动,使皮肤产生热感。此法适宜用于麻木、发亮或绵绵隐痛的部位,如肩胛内侧、腰部和腹部;也可用于刮痧前,使患者放松。

梳刮法

使用刮痧板或刮痧梳从前额发际处,即双侧太阳穴处向后发际处做有规律的单向刮拭,如梳头状。此法适宜用于头痛、头晕、疲劳、失眠和精神紧张等病证。

点压法(点穴法)

用刮痧板的边角直接点压穴位,力量逐渐加重,以患者能承受为度,保持数秒后快速抬起,重复操作5~10次。此法适宜用于肌肉丰满处的穴位,或刮痧力量不能深达,或不宜直接刮拭的骨关节凹陷部位,如环跳、委中、犊鼻、水沟和背部脊柱棘突之间等。

拔罐操作

坐罐法又名定罐法将罐吸附在皮肤上不动直至皮肤呈现瘀血现象为止一般留置10分钟左右此法适用于镇痛治疗。

闪罐法即将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住起下起下拔住至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为度。多用于局部肌肤麻木、疼痛等症。

走罐法又称推罐法即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及罐口上涂一层凡士林等润滑油再将罐拔住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左、右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取下。此法宜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部位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的酸痛、麻木、风湿痹痛等症。

推拿操作

推法

(1)手法:用姆指指腹或手掌往前後、左右方向輕、中、重地推動

(2)作用:促進血液和淋巴液流通,利用適當的痛覺給予經絡、刺激達

到舒筋活絡止痛之效。

拿捏法

(1)手法:用拇指與其他各指作相對如鉗形的用力,一緊一鬆的拿捏,

以擠捏肌肉韌帶軟組織。

(2)作用:緩解肌肉痙攣、鬆解粘連、活血消腫、袪瘀止痛。

揉法

(1)手法: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膚上作輕輕回旋揉動的手法。

(2)作用:消散外傷引起的腫脹,有緩和強手法的刺激和減輕疼痛的作用。

擦法

(1)手法:用手掌、大小魚際、掌根或手指在皮膚上摩擦。

(2)作用:能活血去瘀,消腫止痛,溫經通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