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

新冠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
新冠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

Xxxxxxxx培训学校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

为有效预防控制新型状肺炎疫情危害,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一)基本原则

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工作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群防群控”的原则。

(二)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五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

(三)适用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莱州市红鹰文化艺术培训学校发生的新冠肺

炎疫情。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学校领导机构及职责

成立由学校校长任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学校疫情应急处置工作,并根据分工落实“一岗双责”防控各项任务:

组长:王秀波(主持学校全面工作,分管学校发展中心)

副组长:徐xx(分管销售部)

红文超(分管教学部)

成员: 王xx 等

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1.研究制定学校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工作制度、方案。

2.根据校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决定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同时报市局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并按程序组织实施。

3.负责校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应急事件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4.研究解决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中的重大问题,做好应急处置及善后处理等。

(二)各部门职责

各部门要按照“一岗双责”的原则,落实属地管理职责,统筹协调本部门新冠肺炎防控的各项工作。

根据应急建设需要,学校设立体检信息组、通风消毒组、后勤保障组、留置观察组四个工作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好各项新冠肺炎防控措施,做好应急处置。

体检信息组:实施部门主任负责制,安排专人每日负责对员工进行晨检、午检、晚检,并做好记录,按时上报本部门日常工作信息,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领导小组。(责任人员:各部门负责人)通风消毒组:实施单人负责制,对每位老师各自职责围的区域和场所的通风消毒,及发现疫情后病源区、临时留置观察区的终末消毒,组织开展卫生清理及大环境治理工作,包括教室、办公室、卫生间、门厅、楼道、垃圾箱等部位。(责任人员:卫生区域负责人)后勤保障组:后勤老师负责学校防控物资的储备及配发,消杀药

具的供应和药液配制,临时留置观察场所及设施的设置与配备等。(责任人员:学校后勤管理)

留置观察组:办公室负责,安监处配合,协助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人员临时留置观察和跟踪监控工作。(责任部门:办公室、安监处)

疫情发生时,相关部门应根据上级及学校的部署,启动疫情防控工作应急处置预案,组织落实各项疫情应急防控措施。

三、应急准备

(一)强化责任意识

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做好防大疫、防长疫、防猛疫的思想准备,全力以赴,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不得有任何侥幸、麻痹、松懈的思想。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本部门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要根据学校的总体部署,全面落实各项防控责任,确保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落实各项措施

1.严格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各部门必须建立健全疫情监测信息沟通网络,明确人员、责任和具体工作标准,“学校、部门”二级均要设立24小时值班及疫情监测联系,明确专人负责每天按要求报告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2.严格落实“三检”制度。各部门要做好每天的晨、午(晚)检,进行体温监测,及时掌握师生健康状况。

对学校老师,每天要进行晨、午、晚三次体温检测及身体状况检查,并做好信息登记。在做好学校常规检查的同时,要通知学校师生,每天上午、下午上学前要进行身体状况检测,若出现发热、干咳、腹泻、乏力等症状要及时就医或居家治疗,居家满14天且症状消除、体

温正常满3天后方可回校。

3.严格缺勤师生联系制度。各部门要对缺勤师生员工每天进行2次联系,随时掌握缺勤人员的行动和身体状况,并做好相关记录。若缺勤人员出现发热、干咳、腹泻、乏力等症状,应迅速上报学校校长和疫情报告员,由学校疫情报告员分别通知分管领导及市局防控办公室。

4.严格执行通风、消毒制度。(1)加强校公共室场所(含教室、办公室、会议室等)的通风换气。教室每天上午和下午大课间各通风1次,每次至少30分钟,晚上教室无人后可保持开窗通风。(2)要按照学校消毒技术指南,以部门为单位,安排专人对教室、办公室、卫生间、门厅、楼道、垃圾箱等重点场所和部位,每天集中消毒1次。其中,门把手、桌椅、水龙头、饮水机把手、室外活动设施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是消毒的重点区域,每天清洁消毒2次。夜晚,教室无人状态下启动紫外线消毒灯进行消毒。(3)师生使用后的口罩,以要集中放置到一个指定垃圾箱,进行集中消毒处理。

5.加强卫生习惯教育。(1)学校洗手间水龙头全面开放,并配齐配足洗手液,满足手卫生要求。每个教室配备足量的免洗手消毒剂。(2)要求师生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楼梯扶手等公共物品和部位。接触物品、咳嗽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按照“六步洗手法”用流动水洗手,或者用免洗手消毒剂。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眼鼻。

6.做好应急演练。疫情小组牵头,相关部门配合,针对突发传染病疫情流行特点,有针对性的组织实施公共卫生事件防应急演练,增强实战能力。

7.严格学校封闭管理制度。上班后锁好前门,未经允许,任何人

不得随意出入学校。确需进入的必须进行体温检测,合格后方可进校。每位老师一间教室办公,未经允许不得进行三人以上近距离交流。

(三)做好物资和设施储备

后勤处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配备足量的传染病防控物资,如体温测量设备(至少2支红外线体温测量仪)、口罩、手套、紫外线消毒灯、挤压式洗手液、免洗手消毒剂、84消毒液和喷雾器等。后勤处要依据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科学计划物资采购并严格规储备管理,做到既不浪费资源,又能满足应急之需。

学校部门领导负责,设立足量的临时留观室10个,使用时要做到一人一室,临时留观室要确保通风良好且远离人员密集区域,室要配备水银体温计、口罩、消毒液等基本医用物品。

(四)加强人员管理

1.各部门严禁组织师生员工参加各类聚集性活动。非经市局允许不得安排教师外出参加大型教学教研活动。

2.教室要按区域分区管理,专人负责,避免区域间相互传染。通风不畅的教室不得使用。

(五)落实监督检查

1.依据传染病防控工作规,对重点环节、重点部位、重点措施落实情况,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靠前指导,加强常规检查,落实监管责任。

2.学校成立由领导组成的集中巡回督查组,实行每日抽查督导、通报。

3.学校各部门主管老师要依据各自分工,熟悉分管区域疫情防控工作特点和规律,经常了解师生员工身体状况及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督导检查分管区域重点部位和场所的通风消毒情况,对标查验相关部

门和人员履行职责情况等。

四、应急处置

(一)各部门一旦发现有发热、干咳、腹泻、乏力等可疑症状者,应立即安排其到临时留观室,第一时间报告学校领导、学校疫情报告员,同时通知有症状者家人。要立即限制与可疑症状者同办公室(教室)人员的活动围,同办公室(教室)人员不得随意出入,避免扩大传染围。

(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人员到来前,留置观察组负责对可疑症状者建立信息台账,记录可疑症状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信息、出现的症状、当日活动围、学校所采取的措施等相关信息。

加强对有可疑症状者周围人员,以及所在班级学生或办公室人员的管理(佩戴口罩、做好手消毒、室通风消毒、维持秩序等),并做好密切观察。同时,迅速安排其他师生员工回到各自办公室或教室,不得随意走动。校园实行封闭,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进出校园。需要进入校园的工作人员须经市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并在有效防护条件下进入,在校门口要进行出入登记。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到来后,学校根据工作需要通知相关人员配合开展各项工作。

(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可疑症状者进行初步筛检,并对相关情况进行登记,同时联系市人民医院派专车接至医院就诊。若可疑症状者家人未到学校,学校安排专人陪同前往,同时嘱其家人要与医护人员对接,并按要求每天两次向学校报相关情况。

(五)可疑症状者被市定点医疗机构接走后,通风消毒组要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指导下对临时留观室及可疑症状者活动过的室场所进行终末消毒。

02传染病疫情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传染病疫情事件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做好*************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专项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有限责任公司总体应急预案》 1.3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属生产、生活区域传染病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本预案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原则,以突发事件的预测、预防为重点,以对危急事件过程处理的快捷准确为目标,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事件,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3 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1 风险的来源、特性 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3.2 事件类型、影响范围及后果 突发的传染病疫情,可能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或社会秩序、经济发展等,严重时会造成社会动荡,需要紧急采取措施。 4 事件分级 4.1 重大疫情 发生肺鼠疫病例、霍乱大规模暴发、乙类或丙类传染病流行以及鼠疫、霍乱、炭疽、天花、肉毒杆菌毒素等生物因子污染事件。 4.2 较大疫情 发生新型肺炎疫病例;发生小规模暴发疫情(5例及以上);发生新出现的传染病有集中发病趋势的疫情(3例及以上);发生乙类传染病较大规模暴发疫情,即在局部范围内,在疾病的最长潜伏期内发生出血热5例、伤寒、副伤寒10例、急性病毒性肝炎20例、痢疾30例、其他乙类传染病30例及以上;发生丙类传染病局部流行倾向。 4.3 一般事件

环保风险应急预案

环保风险应急预案 【篇一: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安徽泰合森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提高企业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 发环境事件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所有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突发性环境污染 事件预防及应急处理。 2、企业基本概况 2.1企业名称、详细地址、概况 安徽泰合森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安徽东至香隅化工园区,东 临自强路,南接s327省道,北临通河南路,西临香荷大道,占地175658平方米。主要产品为mtbe(甲基叔丁基醚)。 生产区建有mtbe生产装置一套,为二层钢结构,面积912平方米,197立方米液化烃卧罐15只,2000立方米内浮顶立罐4只, 630kva变压器2台。建筑总面积 5317平方米,其中控制室、分析 化验室、配电室、磅房、门卫室共约920平米,生活办公区建有职 工食堂两层结构,面积1460平米、办公楼(待建)为三层结构 2050平米。 2.2企业经济性质、隶属关系、从业人数 民营企业、县级、80人。 2.3企业地理位置 东临自强路,南接s327省道,北临通河南路,西临香荷大道(待建)。 3、危险源基本情况 3.1危险化学品目标及其危险特征

本公司生产原料主要为石油液化气(碳三、碳四)、甲醇,产品为mtbe(甲基叔丁基醚)、剩余碳四。石油液化气、mtbe均为易燃 易爆危险化学品,甲醇为有毒危化品。 3.2危险性分析 3.2.1本公司使用的机械设备在规定的整个使用期内,由于机械设备 自身缺陷或操作者违规失误等因素,较易引起各类危及人身安全的 事故。可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有机械伤害事故、中毒伤害事故等。 3.2.2本公司易燃物品较多,一旦出现火源,易蔓延引起火灾造成群 死群伤,一旦发生火灾产生的各种毒气比普通的火灾产生的毒气更强。 3.2.3.本公司存在重大危险源场所;装置、罐区易造成火灾、爆炸等,造成群死群伤,应严格管理和按国家规定使用。 3.2.4本公司存在特种设备(如压力容器),易引起爆炸事故,应按 规定定期检验和加装防护设备。 4、事件分级 执行《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关于突发性环境事件分级的规定,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重大环境事件(Ⅱ级)、较 大环境事件(Ⅲ级)和一般环境事件(Ⅳ级)四级。具体分类标准 参照《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5.工作原则 5.1“预防为主、减少危害”,切实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迅速反应、及时控制。 5.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坚持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各部门、各 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协同作战,确保有序进行。 5.3“先控制后处理”和“企业自救、属地管理,整合资源、联动处置” 原则,果断提出处置措施,防止污染扩大,尽量减少污染范围,同 时向当地政府报告,必要时可请求社会救援力量支持。 6、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6.1组成 6.1.1 公司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由总经理、安环部、生产部、 办公室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6.2职责 6.2.1发生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6.2.2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疫情防控专项应急处置预案

XX项目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专项应急预案

施工单位:XX项目部EPC单位:XX项目部 XXXX年XX月

1 目的 当前时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正在全国发生和蔓延,为了有效的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事件在本工程范围内传染和传播,并使可能发生的疑似病例得到正确、及时、快速的处理从而保证员工的安全与健康,保证本工程后续各项工作的稳定开展,稳定安定大局,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制定XX项目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专项应急预案。 2 范围 (1)本预案规定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响应和处置程序。 (2)本预案适用于项目部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域防控新冠肺炎染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3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关于进一步明确建筑业、房地产业开工要求的紧急通知》嘉港防[2020]号 《关于切实加强交通建设工程节后复工疫情防控管理通知》浙交[2020]8号 4 疫情防控组织机构与职责 根据各级政府部门的疫情防控要求,为了保障项目返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安全,配合建设单位、政府部门做好疫情防控。项目部成立疫情防控应急领导小组;根据疫情防控需要,项目部成立疫情排查小组、消毒检查小组、后勤保障小组、宣传教育小组、应急处理小组。

(1)项目部疫情防控应急领导小组 1)组长:XX 2)副组长:XX 3)组员:XX (2)项目部疫情防控分组 1)疫情排查组:XX 2)消毒检查组:XX 3)后勤保障组:XX 4)宣传教育组:XX 5)应急处置组:XX 防疫人员联系电话

公司防控突发重大疫情应急预案

XXXX公司 防控突发重大疫情应急预案 突发性重大传染病疫情是指按照甲类管理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鼠疫、霍乱、肺炭疽、甲型 H1N1流感以及新发现或突然发生,造成或者有可能造成人民健康严重损害的传染病或其他传染病爆发或流行,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以公告形式明确的按甲类传染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的乙类传染病。 一、编制目的 为了提高公司各部门预防和控制突发传染病事件的应对能力和水平,规范疫情控制进程中的具体作业行为,减轻或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危害和影响,保障公司员工及顾客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经营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传染性非典型性股炎预防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工作目标 普及疫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员工的自我保护认识。完善和规范疫情的信息报告程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早隔离、早治疗。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把突发疫情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三、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宣传普及疫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员工的防护意识和公共卫生水平,加强预防工作,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实行依法管理,按规定和上级要求成立疫情应急领导小组,及时处理、上报、协调与落实本部门疫情的预防工作。 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应急处理能力,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四、组织管理 公司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原则上由总经理担任,特殊时期可由在岗的其他副经理担任,统筹管理、全面负责公司疫情防控工作,各业务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对业务范围内的疫情防控工作负有直接责任。 五、预警机制 根据国家发布的有关疫情预警信息,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有针对性的公布预警信息或解除预警戒信息。各部门负责人及管理人员获悉重大疫情的信息后,应立即落实预防措施,做好部门员工与顾客的安抚工作。

学校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学校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2020年4月16日

三杨小学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一、工作目标 (一)落实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春季传染病的防控,确保广大师生的安全. (二)完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信息检测报告网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采取措施,切断传播途径,迅速控制疫情,严防疫情传播和蔓延。 (三)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对疑似病例应做到快速处置,切实落实“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严格落实医学观察时限。 二、应急处理指挥机构及其职责 (一)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王飞) 职责:全面负责学校疫情管理工作,学校疫情安全第一责任人。 成员:各班班主任 职责:具体负责学校疫情安全管理工作,学校疫情安全具体责任人。 (二)健康观察组 成员:周海荣 职责:负责学校疫情隔离观察的具体实施。组长负责人员的分派调度,科学组织,并身先士卒,始终坚持在第一线。其他成员按照安排,分工合作,紧密配合,对疑似人员进行隔离观察,及时登记,确保疫情观察准确及时。 (三)信息联络组 成员:汤林娜

职责:当学校有疑似病例发生后第一时间内向校长以及中心校及时报告情况,启动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落实每天检查制度,对疑似发病学生及早隔离,学校各班级、各部门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疫情通。 (四)后勤保障与消毒组 成员:季长仁 职责:负责学校疫情救援以及各类经费物资的筹备工作,各种消毒器材、体温计、口罩的发放,学校公共场所必的消毒措,保障疫情救援小组的一切供给和正常需求。 (五)交通运输组 组长:余世婷 职责:负责疫情发生后救援车辆调度,保障救援人员交通需求及各种疫情器材的运输。 (六)值班值守组 成员:秦壮 职责: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做好出入人员体温、来去向登记,全面封锁校园,严格把控。 (七)善后处置组 成员:王习 职责:配合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求做好各项处理措施,统计学校疫情情况,并按要求上报相关部门;妥善安置与疑似病例人员接触过的师生,安抚学校师生,确保安全。 三、应急措施 (一)启动预案 现场教职员工、学生通知学校信息报告人,信息报告人立即报告

突发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突发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1目的 为预防、控制公司突发传染病疫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员工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公司正常生产秩序和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规和《湛江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管辖范围内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或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3工作目标 宣传普及突发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完善传染病的信息报告程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的机制;及时采取措施,有效预防、控制公司范围内突发传染病疫情。 4工作原则 4.1高度重视,预防为主。要清醒认识疫情防控形势,克服松懈和麻痹思想,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对群众性防控工作的宣传,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加强各项防控措施的督促、检查和落实。 4.2统一领导,各负其责。各部门建立一把手负责机制,对

于因工作马虎、监控不严、汇报不及时、处理方式不妥当等原因造成严重后果的部门和个人,将追究责任。 4.3突出重点,快速反应。突出抓好重点时期、重点场所、重点环节和重点群体的防控工作,加强疫情监控、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一旦发生疫情,要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传播和蔓延。 5组织机构 5.1公司成立突发传染病疫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和落实公司突发传染病的应急防控工作。成员如下:组长:公司总经理 副组长:分管爱卫工作的公司领导 组员:后勤中心经理安质部经理、调度室主任、公司办主任、人力资源部经理、计财部经理、湛江港公安局调顺港区派出所所长、门卫队队长。 5.1.2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公司后勤中心,负责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的日常工作。 6职责 6.1公司突发传染病疫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湛江市和上级政府部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应急预案,制订本单位突发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6.2检查、督促公司各部门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

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医院 突发性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一总则 突发性重大传染病疫情是指按照甲类管理的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甲型H1N1流感以及新发现或突然发生,造成或者有可能造成人民健康严重损害的传染病或其他传染病爆发或流行。 (一)编制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传染性非典型性股炎预防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以适应我院做为全市传染病定点收治医院的需求,提高应对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的能力,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促进医院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加强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2、坚决服从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指挥和协调,整合医院有效资源,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夯实工作责任,做到有备无患。 3、所有医务人员时刻牢记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尽量减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掌握工作主动权。

4、坚持统一领导,统一指挥,服从领导的决策和调度。 5、依法管理,对因分配任务执行不力造成后果的依法追究相应责任。 (三)防控经费 医院设立应对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医疗救护设施完善,人才培训,防控物资储备等。 (四)奖励 依据国家规定对参加突发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的医护人员,给予适当补助和保健,对医疗救护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适当表彰和奖励,对因参与医疗救护工作致伤,致残人员,给予适当补助和抚恤;对拒不服人领导及畏缩不前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处罚和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组织体系 (一)领导机构 在上级各行政部门统一领导下,医院成立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控制领导小组,负责集中处理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各项防控工作。 (二)工作机构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医疗救治组、卫生防疫组、后勤保障组,各自承担相应工作及职责,统一指挥,共同完成预防、处理和善后工作。 (三)组织机构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有效防范环境风险事故发生,迅速、有效的处置可能发生的突发性环境风险事故,全面控制和消除污染,保障职工身心健康,确保环境安全。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 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突法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 l.3 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通过宣传教育,增强职工防范突发环境风险事故的意识;坚持不懈地做好应急准备工作,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对我公司各类污染源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事故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预测、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2)全面覆盖。对厂区内大气、水体、固废、噪声等各环境要素全面覆盖,全面监控,以保证环境信息的完整性、连续性。 (3)突出重点。重点区域内的污染源实施重点监控。 1.4应急预案适用范围:凡属我公司范围内发生的突发性环境风险事

故的控制和处置行为,除放射性事故外,均适用本预案的规定。 (1)因自然灾害影响而造成的危及人体健康的环境风险事故。 (2)危险化学品及其它有害物品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爆炸、燃烧、大面积泄漏等环境风险事故。 (3)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的其它严重污染事故。 (4)生产过程中因意外事故造成的其它突发性环境风险事故。 (5)其它突发性环境风险事故。 1.5危险辨实与评估 厂区如发生环境污染事故,从物质的属性上分主要有污水、大气。从事故的类型分主要有火灾、废水事故排放、大气事故排放等。 2 主要环境因素分析 2.1易燃易爆物品 本公司仓库贮存的易燃易爆品、现场特殊生产设备,在搬运、装卸、堆放、使用过程中,若操作、管理以及生产使用不规范,极易着火或爆炸。 2.2其它因素 (1)触电事故 公司厂区内电气设备较多,电气网路相对繁杂,而且大功率机械加工设备相对较多,如果漏电或绝缘损坏、老化,维修不及时或误操作等,有可能造成火灾事故。 (2)噪声伤害 本厂各种生产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噪声。操作者长期处于

疫情应急处理及防控措施预案

疫情应急处理及防控措施预案应急处理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疫情在公司流行和蔓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一、处理原则 遵循“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指导思想,实行快速响应,快速处理的工作机制。 二、疫情报告 公司的分管主任和总经理为疫情的责任报告人;公司的其他人员为疫情的义务报告人。公司一旦发生疑似疫情和疫情时,责任报告人立即报告所在地农牧部门和检验检疫局。公司发生任何疫情疑似病例遵循同样的报告机制。 三、现场集结 1、小组组长根据现场情况,确定集结方式及地点,迅速集结小组成员,布置现场控制工作,进入紧急状态; 2、迅速安排及开展扑疫工作,发放应急物资,药品、器械等,立即开始现场防护和隔离工作。

四、现场处理 1、对感染人员进行隔离,要求其他人员不得随意接触感染人员; 2、已经与感染职工发生接触的人员进行消毒处理; 3、分析现场情况,界定危险范围,迅速对感染车间或者区域进行隔离,隔绝一切人员进入感染区域,设置警戒线 4、对感染车间相邻或者有业务关联的车间或部门进行隔离,工作人员进行消毒处理。设置警戒线 5、疏散无关人员,最大限度地防止引发其他事故 6、调集救助力量,最大程度地降低污染程度 7、保持通讯畅通,随时报告险情动态 8、保证物资运输、医疗救护通道畅通。 五、总结 疫情控制后,工作小组应及时写出书面总结,发现薄弱环节,提出整改办法,确保各车间整改到位。 XXXX有限公司

xxxx年x月xx日 防控措施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各种突发传染病疫情的发生和流行,规范和指导传染病应急处理工作,保护公司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降低和消除因传染病疫情给公司生产经营造成的负而影响确保公司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全国救灾防病预案》、《员工安全手册》相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所有传染病疫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4.作原则

防范突发疫情应急预案

青县唐家窑小学 防范突发性疫情应急预案 为确保我校能够及时、有序、高效地应对可能发生的传染病流行等重大突发性事件在校园的发生,预防传染病在学校的流行,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县教育工作的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唐家窑小学、幼儿园师生在校期间遇突发传染病等疫情,为了确保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制定的预案。 二、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预防处置突发疫情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邓洪军教育局局长 副组长:陈俊江教育局副局长 张润林教育局主任科员 刘宝泉教育局副局长 成员:各股室负责人、各县直学校校长、乡镇学区校长,教育局安全办全体人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育局安全办,电话:4022682

三、主要职责: 1、县教育局成立“学校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县学校突发性事件进行指导、防控、协调、救援。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救援行动组、调查善后组。 2、县教育局学校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⑴在县政府重大突发性事件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监测、汇总和收集全县学校突发性事件的信息和防控工作情况,分析、研究防控工作形势,指导和督促全县学校突发性事件各项防控工作的落实。 ⑵根据不同季节和情况宣传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保健知识。 ⑶根据突发事件的分级预警、控制措施的相关要求,对学校的教学安排及其他相关工作作出及时调整。 3、综合协调组:由局体卫办负责,局办公室、安全管理办公室参加。主要职责: ⑴及时了解全县学校突发性事件情况,向县教育局学校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领导报告,并及时传达领导决策; ⑵向县委、政府和上级教育部门报告突发性事件及应急处理的信息;

学校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预案教学文案

卓楼小学传染病疫情处理预案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各种传染病疫情在学校流行和蔓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制定本预案 一、处理原则 遵循“依靠科学、依法防治、高度敏感、果断处置”的指导思想,坚持“政府领导,部门配合,属地化管理,分级响应”的处置原则,严格控制传染源,迅速切断传播途径,减少发病人数,积极救治病人,迅速控制疫情,防止疫情扩散。 二、疫情报告 ㈠疫情责任报告人 学校的医疗卫生人员、分管校长韩连明、校长鹿启钧为疫情的责任报告人;学校内的班主任、辅导员、年级主任等其他人员为疫情的直接报告人。学校一旦发生传染病疑似疫情和疫情时,责任报告人应立即报告市疾控中心。 1、报告程序(见图1)

图1、卓楼小学传染病疫情报告程序图 三、疫情分级及响应 三级:学校发生1例或散发的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例时,立即报镇疾控中心。镇疾控中心接报后,迅速派专业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处理;学校在接到确诊信息后,应立即上报教育局;必要时镇疾控中心通知镇卫生执法监督所参与现场处理。 二级:学校有多例相同症状的传染病病例发生时,镇疾控中心在接报后除迅速采取三级响应的措施外,应立即上报市卫生局和市疾控中心,并通报市卫生执法监督所。市疾控中心接报后应立即派专业人员指导处理,镇卫生执法监督所参与现场处理。市卫生、教育行政部门应到现场组织领导疫情处理。 —级:学校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或发生甲类传染病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县疾控中心在接报后除迅速采取二级响应的措施外,市疾控中心应迅速派专业人员赶赴现场调查处理,并立即通报市卫生执法监督所参与现场处理,并将初步调查结果迅速报市卫生局。市卫生、教育行政部门应到现场组织领导疫情处理。 四、各部门职责 ㈠政府职责: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疫情发生地的镇政府负责学校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的现场指挥工作,负责工作协调和后勤保障。重大疫情报请县政府组织成立现场指挥机构。 ㈡教育行政部门职责:督促学校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应急预案,加强检查和督导,确保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的人员、物资、措施落实到位。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与环境风险应急预案为建立健全公司环境风险事故应急机制,快速,科学地进行环境风险事故应急处置,依据《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保护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相关法律法规与规章,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 1、目的。为有效防范环境风险事故发生,迅速,有效的处置可能发生的突发性环境风险事故, 全面控制与消除污染,保障职工身心健康,确保环境安全,特制定本案。 2、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通过宣传教育,增强职工防范突发环境风险事故的意识;坚持不懈地做好应急准备工作,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对我公司各类污染源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事故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预测、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2) 全面覆盖。对厂区内水体、固废、噪声等各环境要素全面覆盖,全面监控,以保证环境信息的完整性、连续性。 (3)突出重点。重点区域内的污染源实施重点监控。 3、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与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与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与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4、适用范围。凡属我公司范围内发生的突发性环境风险事

故的控制与处置行为,除放射性事故外,均适用本预案的规定。(1) 因自然灾害影响造成的危及人体健康的环境风险事故;(2)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的其它严重污染事故;(3) 生产过程中因意外事故造成的其它突发性环境风险事故;(4) 其它突发性环境风险事故。 5、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由设备部经理负责公司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应急处置。公司应急处置设办公室,由车间主要负责人组成,其主要责任就是:组织开展突发环境事故的预测、预警、监测工作;制定与完善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组织预案演练:组织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处置人员进行有关应急知识与处理技术的培训;收集突发环境事故发生、发展及处置的有关信息,掌握动态,适时分析,组织实施各项预防控制措施。 6、预测、预警。在得知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发生后,设备部经理应当立即赶赴现场调查了解情况,采取措施努力控制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继续扩大,对突发环境事故的性质与类别作出初步认定,并把初步认定的情况及时上报。 7、报告方式与类型。 (1)通常有口头报告、电话、书面报告等。 (2)突发环境风险事故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与处理结果报告三类。初报在发现与得知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后上报、通常采用电话直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突发环境风险事故的类型、发生时间、发生地点、初步原因、主要污染物与数量、人员受害情况、事件

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诚意学校传染病防治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 我防护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 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不发生校园内蔓延。 二、校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罗隆汉 副组长:姜永山、段赛武、段宪忠 成员: 姜山青、谢远见、王腾达、李春晖、曹泗梅、各班班主任 二、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职责分工情况: 1、组长(罗隆汉)传染病防控主要工作: 负责学校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小组的全面指挥,出现传染病

病例、传染病爆发,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启动并指挥落实预案。 2、副组长(姜永山、段赛武、段宪忠):制定各类传染病防控预案与制度,协助组长在疫情出现时做好指挥与预案落实。 3、总务处(段赛武、王腾达): (1)负责学校教学建筑等环境质量及设备、设施达国家卫生标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卫生设施,并对教室、办公室、厕所及学校各公共场所做好定期消毒工作。 (2)按照饮食、饮水卫生法律、法规的要求,负责学校食堂、 校园、饮水卫生管理工作和安全工作。 (3)、管理好卫生室工作,并指导班主任做好晨检午检,做好资料收集,汇总和上报。 4.教导处(谢远见)传染病防控主要工作: (1)负责学校体育卫生和教学卫生工作,合理安排学生学习时间。 (2)按照有关要求开设健康教育课,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与课表。 5.政教处(段宪忠、李春晖)传染病防控主要工作: (1)负责卫生健康教育宣传和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培养。 (2)负责开展好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学生常见病、传染病预防的宣传教育工作。 (3)负责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劳动,并做好相应的安全、卫生防护工作。 6、班主任传染病防控主要工作 (1)每天加强晨检,做好晨检午检、因病缺课登记,发现学生缺课,及时与家长联系,确认学生缺课原因。 (2)一旦发现班级内有传染病发生,及时向段赛武主任汇报,

霍乱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霍乱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1? 前言 霍乱是由O1血清群和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是以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能引起大流行为特征的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甲类传染病,也是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霍乱潜伏期最短3~6小时,最长为数天,一般为12~72小时。主要临床表现为剧烈腹泻(水样、黄水样、米泔水样或血水样便),伴有呕吐,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和肌肉痉挛(特别是腓肠肌)。 高新区地处长江三角洲,属太湖流域,历史上是霍乱的常发地区。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曾出现高强度流行,九十年代也出现过反复。八十年代以稻叶型为主,九十年代为小川型,1998年后为O139与小川型并存,2000年后以O139为主。 为及时发现我区的霍乱疫情,迅速采取有效的控制策略和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苏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技术方案。

2? 部门职责 区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切实加强对霍乱预防控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有关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卫生监督机构以及其它相关部门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研究部署,努力把各项防治措施落到实处。 2.1 区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提供霍乱应急处置所必要的经费、物资等保障,敦促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部门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2.2 区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协调疫情的调查处理和医疗救治工作,正面引导宣传,加强与其它部门的沟通与协作。 2.3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做好霍乱疫情监测的信息收集;开展传染病疫情的核实、调查处理以及疫情报告等工作,落实具体控制措施;开展霍乱防制相关的宣传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2.4 医疗机构负责霍乱病人或疑似病人以及带菌者的医疗救护、现场救治等工作,并按要求进行相应的管理,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相关标本。及时发现疫情,及时报告;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防病知识。 2.5卫生监督机构应对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医疗救治、防控措施等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培训资料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安徽泰合森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提高企业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所有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预防及应急处理。 2、企业基本概况 2.1企业名称、详细地址、概况 安徽泰合森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安徽东至香隅化工园区,东临自强路,南接S327省道,北临通河南路,西临香荷大道,占地175658平方米。主要产品为(甲基叔丁基醚)。 生产区建有生产装置一套,为二层钢结构,面积912平方米,197立方米液化烃卧罐15只,2000立方米内浮顶立罐4只,630变压器2台。建筑总面

积 5317平方米,其中控制室、分析化验室、配电室、磅房、门卫室共约920平米,生活办公区建有职工食堂两层结构,面积1460平米、办公楼(待建)为三层结构2050平米。 2.2企业经济性质、隶属关系、从业人数 民营企业、县级、80人。 2.3企业地理位置 东临自强路,南接S327省道,北临通河南路,西临香荷大道(待建)。 3、危险源基本情况 3.1危险化学品目标及其危险特征 本公司生产原料主要为石油液化气(碳三、碳四)、甲醇,产品为(甲基叔丁基醚)、剩余碳四。石油液化气、均为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甲醇为有毒危化品。 3.2危险性分析 3.2.1本公司使用的机械设备在规定的整个使用期内,由于机械设备自身缺陷或操作者违规失误等因素,较易引起各类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可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有机械伤害事故、中毒伤害事故等。 3.2.2本公司易燃物品较多,一旦出现火源,易蔓延引起火灾造成群死群伤,一旦发生火灾产生的各种毒气比普通的火灾产生的毒气更强。 3.2.3.本公司存在重大危险源场所;装置、罐区易造成火灾、爆炸等,造成群死群伤,应严格管理和按国家规定使用。 3.2.4本公司存在特种设备(如压力容器),易引起爆炸事故,应按规定定期检验和加装防护设备。 4、事件分级 执行《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关于突发性环境事件分级的规定,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重大环境事件(Ⅱ级)、较大环境事件(Ⅲ

疫情应急处置方案

奥鲁国际教育疫情应急处置方案 奥鲁国际教育 2020年5月21日

奥鲁国际教育疫情应急处置方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预案内容如下: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发展公司成立疫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并制定出科学、可行的工作方案和应急方案,明确各操作环节上的处理步骤、处理方法和具体责任。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牛晓波 副组长:吕亭 成员:郝阳阳、张霞、郭志鹏、吕婷、杨欢、王雅、王欢庆 领导小组及公司全体干部职工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全体干部职工的预防控制传染病等疫情知识的 教育,加强健康防护、知识教育,提高自我防范意识。要求员工在认真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注意个人的健康防护。对于患有传染病的员工,及时发现并建议其及时诊断出病因,进行休息治疗,痊愈后再上班工作。

公司所有办公场所,按照领导小组和卫生防疫部门公布的有关预防措施和要求,搞好各项卫生防疫。 二、公司各单位、各部门职责 1、综合管理部:做好所需的消毒药品,现场处理的防护用品等物资的工作;准确、及时向公司员工发布发生疫情的信息和本公司疾病预防控制的措施,做好员工防病知识宣传,提高公司员工自我防范能力;认真了解社会不同时期存在的疫情情况,做好疫情的宣传工作。 2、安全运行部等各部门:保护易感人群,协调公司综合管理部等各相关部门协同开展应急处置,确保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使卫生防病和医学救护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3、平度公司、沧口分公司:做好各分公司所需的消毒药品,现场处理的防护用品等物资的工作;根据发展公司发布的信息,准确、及时向公司员工发布发生疫情的信息和本公司疾病预防控制的措施,做好员工防病知识宣传,提高公司员工自我防范能力;认真了解社会不同时期存在的疫情情况,做好疫情的宣传工作。 三、公司各单位、各部门要将预防可能出现的疫情作为的工作重点,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通风工作:每天上、下午上班时,必须打开全部门、窗通风;尽量不使用空调, 确要使用空调的,必须定期换气。

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XX有限公司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预防工作应急预案 1 范围 本预案规定了病毒感染疫情事件的响应和处置程序。 适用于公司所属生产、生活区域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本预案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原则,以突发事件的预测、预防为重点,以对危急事件过程处理的快捷准确 为目标,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 因疾病事件,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 限度减少人员伤亡,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3 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1 危险源辨识 3.1.1 所在地区突发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职工被传染。 3.1.2 职工出差途中感染传染病,潜伏期未发现,上班后带来传染病源。 3.1.3 外来人员带来传染病源。 3.2 事件的特性 3.2.1 传染病特性 3.2.1.1 传染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是由病原体引起、并能在人与人、

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有的可导致后遗症、残 疾或死亡。 3.2.1.2 根据各种传染病的传染性强弱、传播途径难易、传播速度的 快慢、人群易感范围等因素将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 3.2.1.3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3.2.1.4 乙类传染病是指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 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炭疽、肺结核、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 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3.2.1.5 丙类传染病是指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 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3.2.2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特性 3.2.2.1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是指一定时间内(通常是指2周内),在企业区域内同时或者相继出现3例及以上相同临床表现,经县级及以上医院组织专家会诊,不能诊断或解释病因,有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发生的疾病。 3.2.2.2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具有临床表现相似性、发病人群聚集性、流行病学关联性、健康损害严重性的特点。这类疾病可能是传染病(包括新发传染病)、中毒或其他未知因素引起的疾病。

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预案.doc

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预案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各种传染病疫情在学校流行和蔓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一、处理原则 遵循“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知道你思想,坚持“政府领导,部门配合,属地化管理,严格控制传染病,切断传播途径,减少发病人数,防治疫情扩散,积极救治病人”的原则,实行分级相应,快速处理的工作机制。 二、疫情报告 1、疫情责任报告人 学校的医疗卫生人员,分管校长方赛娟和校长陈一峰为疫情的责任报告人;校内的其他人员为疫情的义务报告人。学校一旦发生传染病疑似疫情和传染病疫情时,责任报告人立即报告所在地医院、疾控中心和教育局。 2、学生发生散发的乙类(除SARS、脊髓灰质炎、麻疹、肺炭疽、艾滋病、流脑、乙脑)、丙类传染病病例及疑似病例时,向责任医院报告,责任医院核实诊断后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3、学校短期内发生1例麻疹、流脑、乙脑或一个班内发生2例以上的乙类(除SARS、脊髓灰质炎、麻疹、肺炭疽、艾滋病、流脑、乙脑)、丙类传染病病例、疑似病例以及多例相同症状的病例时,立即报告责任医院、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教育局,责任医院立即进行现场调查处理,并将调查情况报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有关法律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调查处理上报。 4、学校发现1例甲类传染病或乙类中的SARS、脊髓灰质炎、肺炭疽、白喉病例、疑似病例以及发生爆发性疫情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教育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有关法律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调查处理上报。 三、“疫情分级响应”部分 1、一级响应:一个班级中发生散发的乙类(除SARS、脊髓灰质炎、麻疹、肺炭疽、艾滋病、流脑、乙脑)、丙类传染病病例及疑似病例时,由学校采取隔离传染源、消毒杀虫、预防服药、健康教育等相应措施,责任医院赴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并协助落实防治措施。 2、二级响应:学校短期内发生1例麻疹、流脑、乙脑或一个班内发生2例以上的乙类(除SARS、脊髓灰质炎、麻疹、肺炭疽、艾滋病、流脑、乙脑)、丙类传染病病例、疑似病例以及多例相同症状的病例时,学校应立即报告责任医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教育局,责任医院立即进行现场调查处理,指导学校开展扑疫工作;学校组织实施各项控制措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实施办法”和省市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调查处理上报。 3、三级响应:学校发现1例甲类传染病或乙类中的SARS、脊髓灰质炎、肺炭疽、白喉或发生多例乙类传染病以及丙类传染病爆发流行时,学校应立即报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教育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核实诊断,提出疫情控制建议,并立即上报市卫生局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执法所负责检查、督促学校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和疫情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责任医院要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进行检诊,协助学校开展应急接种、预防服药等工作,并将工作情况上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教育局和卫生局要立即到达现场,了解疫情概况,研究安排扑疫工作。 四、“部门职责”部分

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1.目的 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危害,确保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 2.范围 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 3.定义 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 4.内容 4.1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分类 4.1.1出现鼠疫和肺炭疽首发病例以及霍乱的暴发流行; 4.1.2乙类、丙类传染病大量发生或出现多例死亡病例; 4.1.3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如心因性反应、群体性急性出血热综合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急性腹泻综合症、急性黄疸综合征和其他不明原因疾病); 4.1.4新出现的传染病; 4.1. 5.各种自然灾害过程中及发生后疾病的暴发流行。 4.2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组织架构及职责 4.2.1组织架构: 4.2.1.1.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4.2.1.1.1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院长担任。 4.2.1.1.2 成立应急办公室,设在医院办公室。 4.2.1.1.3成员由医院应急办公室、疾病控制科、医务部、护理部、感染控制科、后勤部、器械科、保卫科、药学部、物资采购中心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4.2.1.1.3 成立传染病救治专家组。 4.2.1.1.4 成立临床应急抢救小组,由呼吸内科、感染性疾病科、消化内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儿科、肾内科等相关临床科室负责急会诊的医师(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人员)组成,负责现场医疗救治工作。 4.2.2 职责 4.2.2.1 领导小组: 4.2.2.1.1 负责对突发事件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4.2.2.1.2 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及时防范、应对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发生。 4.2.2.1.3 组织各方面力量处理突发事件,指挥应急救援,落实应急处理责任制,控制事态的蔓延和扩大。 4.2.2.1.4 检查督促各有关部门和科室做好突发事件伤员或病员的救治处理指挥、协调、善后工作,及时发现、解决有关部门的问题。 4.2.2.1.5 每年至少组织1次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队伍的技术培训和现场演练。 4.2.2.2 相关部门/科室及人员: 4.2.2.2.1 医院应急办公室: 4.2.2.2.1.1 负责全院各职能部门与临床科室的有效协调,确保领导的指示贯彻落实,协调各部门的人力、物力,保障临床工作的顺畅运行。 4.2.2.2.1.2 负责与上级行政部门的沟通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