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传染病(重大疫情)应急预案

传染病(重大疫情)应急预案传染病(重大疫情)应急预案是指在发生传染病疫情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疫情特点,制定的一套应急措施和工作流程,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下面是一个传染病(重大疫情)应急预案的一般框架,具体内容可能因不同的疫情类型和地区而有所不同:1.组织机构和领导指挥:明确组织结构和责任分工,确保指挥体系畅通。
2.疫情监测和报告机制:建立健全的监测系统,及时获取疫情信息并向上级机构报告。
3.紧急卫生宣传和教育:开展公众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疫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4.疫情调查和溯源:组织专业人员对疫情的发生原因和传播途径进行调查和溯源,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5.传染病监测和检测:开展传染病的监测和检测工作,加强对疑似病例的筛查和诊断。
6.传染病防控措施:依据疫情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包括病例隔离、人员管控、公共场所消毒等。
7.医疗救治和医疗资源调配:安排医疗机构提供救治服务,合理调配医疗资源,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8.人员保障和防护: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加强对防护措施的培训和指导。
9.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发动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疫情救援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10.信息发布和应对舆情: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引导公众正确应对舆情,维护社会稳定。
11.应急物资保障:合理储备和调配应急物资,以满足防控工作的需要。
12.后期恢复和整改:疫情结束后,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评估和整改,总结经验教训。
以上只是一个传染病(重大疫情)应急预案的大致框架,具体的预案内容需要根据疫情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同时,预案的执行还需要与相关部门和机构进行协调和配合,确保预案的有效实施。
重大疾病应急预案

重大疾病应急预案一、背景。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重大疾病的传播速度和范围都在不断扩大。
面对突发的重大疾病疫情,必须及时有效地采取紧急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疾病的传播和影响。
二、目的。
制定重大疾病应急预案的目的在于:1. 提前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的传播;2. 保护公众健康和安全;3. 协调各部门和机构的应急响应工作。
三、应急预案内容。
1. 应急响应机制。
建立重大疾病应急响应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和机构的职责和协作机制,确保应急响应工作的快速、高效进行。
2. 信息发布和宣传。
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向公众传达防控指南和预防措施,减少恐慌和误解。
3. 医疗资源保障。
调动各医疗机构的力量,加强医疗资源的调配和保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4. 边境管控。
加强对入境人员的检测和隔离措施,防止疫情通过国际传播。
5. 社会秩序维护。
加强对疫情防控措施的执行,维护社会秩序,打击谣言和恶意传播。
6. 国际合作。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重大疾病疫情,共享信息和资源。
四、应急预案执行。
一旦发现重大疾病疫情,应急响应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预案内容有序进行应急响应工作,确保疫情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五、评估和总结。
疫情结束后,对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修订预案内容,提高应急响应的能力和效率。
六、结语。
重大疾病的传播对社会和个人健康都构成严重威胁,制定并严格执行应急预案是保护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希望各部门和机构能够密切合作,共同应对重大疾病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重大疫情应急预案

重大疫情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当前全球范围内的重大疫情爆发时有发生,如SARS、H1N1等,这些疫情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为了巨大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重大疫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国制定了重大疫情应急预案。
二、目的和原则1. 目的:制定重大疫情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提前预防、及时控制、有效处置重大疫情,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 原则:- 以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
- 科学防控,依据疫情特点和科学研判,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 统一指挥,建立健全的指挥体系,确保各级各部门协调配合。
- 全民参预,发动全社会力量,形成联防联控的合力。
- 信息公开,及时准确发布疫情信息,增强公众的信任和参预度。
三、应急响应级别和措施1. 应急响应级别:- 一级响应:重大疫情爆发,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威胁。
- 二级响应:疫情蔓延,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较大威胁。
- 三级响应:疫情扩散,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威胁。
- 四级响应:疫情暴发,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潜在威胁。
- 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和预警系统。
- 加强疫情信息发布,及时准确发布疫情信息,避免谣言传播。
- 加强疫情防控措施,包括封控、隔离、检疫等措施。
- 加强医疗救治能力,提高医疗机构的应急救治能力。
- 加强社会心理援助,关注疫情对人民群众心理健康的影响。
- 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应对疫情挑战。
四、应急组织和指挥体系1. 应急组织:- 中央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指导重大疫情应急预案的实施。
- 省级领导小组:负责在本地区组织实施重大疫情应急预案。
- 市级领导小组:负责在本地区组织实施重大疫情应急预案。
- 基层领导小组:负责在本地区组织实施重大疫情应急预案。
2. 指挥体系:- 总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各方力量,决策应急处置措施。
重大疾病应急预案

重大疾病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
当前,全球范围内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持续蔓延,给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在此背景下,为了有效应对重大疾病的爆发和传播,制定一份重大疾病应急预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应急预案内容。
1. 防控措施。
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建立健全疫情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做好信息发布和舆情引导工作。
采取严格的人员管控措施,包括限制人员流动、封闭管理疫情暴发地区等措施,阻断疫情传播途径。
加强卫生防护,提倡勤洗手、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个人防护措施,减少疫情传播风险。
2. 医疗救治。
加强医疗资源调配,确保重大疾病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和技能水平,确保他们的安全和健康。
3. 应急物资保障。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包括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防护物资,确保物资供应充足。
加强对重大疾病的医疗设备保障,包括呼吸机、监护设备等重要医疗设备的储备和维护。
4. 社会协同。
加强政府部门协调合作,形成合力应对重大疾病的防控工作。
加强社会各界的协同合作,共同参与重大疾病防控工作,形成全社会的防控合力。
三、应急预案执行。
一旦发现重大疾病疫情暴发,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各项防控措施的实施,并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及时调整预案内容。
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共同抵御重大疾病的威胁。
四、总结。
重大疾病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有效防控重大疾病的传播和爆发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应高度重视,全力以赴做好重大疾病的应急预案工作,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大全5篇)

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大全5篇〕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大全5篇〕【篇一】为科学、标准、有效地应对可能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平安与身体安康,结合我镇实情,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xx镇行政区域内突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应急处理工作。
二、处置原那么1.以人为本,健全机制医疗卫活力构应实在履行公共效劳职能,把保障公众安康和生命平安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疫情的发生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把突发疫情应急工作与公共卫生工作严密结合起来。
通过建立和完善应急机制,为应对突发疫情提供保障。
2.依法标准,措施果断医疗卫活力构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完善突发疫情应急体系,建立健全突发疫情应急处理工作制度,对突发疫情和可能发生的疫情做出快速反响,及时、有效地开展监测、报告和处理工作。
3.统一领导,联防联控根据突发疫情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政府应对突发疫情防控工作进展统一领导,协调各单位各部门,联防联控,标准部署,积极处置,步调协调,行动有效,实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蔓延。
4.依法防控,科学应对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本方案规定,标准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应急工作,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进步防控程度。
5.预防为主,常备不懈不断进步疫情防范意识,健全全镇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应急体系和防控机制,做好人员、技术、设备及物资等应急准备工作,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加强监测,及时研判新型冠状病毒风险评估,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状况及时分析^p 、适时预警、及早响应、快速处置,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6.加强宣传,社会参与加强宣传教育,进步公众自我防护才能和社会责任意识。
积极组织、发动公众参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应对准备和应急处置等活动。
及时、主动引导社会言论,维护社会稳定。
三、领导组织机构领导小组下设有:防控指挥办公室、疫情报告组、疫情处置组、宣传组及后勤保障组。
新冠疫情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9篇

新冠疫情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9篇新冠疫情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 1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关精神,全力维护全县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针对我县广大企业将在近期结束休假,恢复生产,企业职工从各地陆续返厂,企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进一步严峻和紧迫的形势,结合我县企业的实际情况,现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加强领导层层压实责任对于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我省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来抓,要成立由部门主要责任人任组长的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领导组,有力有序有效开展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
企业复工复产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县工信局,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结合行业实际制定部门所属企业的复工复产工作方案,并督促指导企业制定“一企一策”方案。
县工信局负责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冶金、焦化、机械、制造及商贸行业企业的复工复产工作;县应急管理局负责煤矿企业的复工复产工作;县能源局负责煤层气、电力等能源类企业的复工复产工作;县住建局负责城市建设类企业的复工复产工作;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农业企业的复工复产工作;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负责涉牧类企业的复工复产工作;县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负责中小企业的复工复产工作,其它主管部门根据职责负责所属行业企业的复工复产工作。
二、企业复工复产应具备的条件(一)必须进行复工复产审批备案。
一是企业要成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成专班负责疫情防控工作;二是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职工人员状况,制定本企业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复工复产实施方案,细化落实到车间、班组,明确各级责任人,并报行业主管部门审批备案;三是企业要向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防控领导组办公室和分管县领导研究同意后方可启动复工复产。
(二)必须全面核查员工情况。
企业复工复产前要建立职工健康台账,一是对各企业未接到复工复产批复前,企业职工原则上留在原居住地,接到通知后方可返企上班;二是要对所有返岗上班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对所有外地返沁人员进行摸排登记;三是重点对湖北籍务工人员进行详细登记,对湖北籍务工人员电话劝阻,阻止返岗上班;四是对特殊需要或未接到通知提前返岗上班人员,特别是来自疫区的要详细登记家乡地址、家庭成员、身体状况、返乡情况、接触疑似病例人员等情况,第一时间向所在乡镇、主管部门报告,并先行隔离两周确诊未生病后方可返岗就业;五是外省务工人员返岗前必须在当地进行体温测试,无异常后方可返回企业。
疾控中心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疾控中心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疾控中心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一、背景与目的疾病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而重大传染病的爆发可能引起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
为了及时有效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保护公众健康与安全,疾控中心制定了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二、预案内容和责任分工1. 疫情防控体系- 建立预警与监测体系:包括早期预警系统和流行病监测网络,及时掌握疫情发展趋势。
- 疾病诊断和实验室支持:确保及时快速的病例诊断,并提供病原学信息支持。
- 风险评估与监测:通过对疫情的风险评估和监测,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 整合资源和协调各方:整合各方资源,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确保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应急响应和工作流程- 一级响应:疾控中心将及时启动一级响应,成立应急指挥中心,指定专业团队参与应急工作。
- 信息发布:对外发布疫情信息,确保公众对疫情的了解和掌握。
- 病毒溯源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病毒溯源和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疫情起源和传播途径,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 医疗资源调配: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及时调配医疗资源,提供充足的医疗支持。
- 疫苗研发和应用:推进疫苗研发工作,并在疫情必要时进行疫苗接种和应用。
- 社区防控和宣传教育:加强社区防控工作,提高公众卫生意识,推广卫生教育活动。
3. 国际合作和传播管控- 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共享疫情信息和科研成果。
- 国际推广与传播管控:积极参与国际疫情的传播管控工作,避免疫情跨境传播。
三、预案的培训和演练为了确保预案的实施效果,疾控中心将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
1. 培训: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预案培训,提高应对重大疫情的能力。
2. 演练:定期组织重大传染病应急演练,模拟真实疫情情况,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完整性。
四、评估和持续改进疾控中心将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改进和完善,以确保预案符合实际需要。
总之,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是疾控中心保护公众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预警体系、加强应急响应和工作流程、培训和演练以及持续改进,疾控中心将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发生并控制其传播。
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5篇

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5篇【篇1】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落实以社区防控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指导社区科学有序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及早发现病例,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和蔓延,减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监测方案》等相关文件规定,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要求(一)党政牵头、社区动员,实施网格化、地毯式管理,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二)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原则,做好社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现、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
二、相关定义(一)社区。
本方案中“社区”是指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所辖的城乡社区(即城市社区和村)。
(二)社区疫情划分1.社区未发现病例。
指在社区居民中,未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
2.社区出现病例或暴发疫情。
社区出现病例,是指在社区居民中,出现1例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尚未出现续发病例。
暴发疫情是指14天内在小范围(如一个家庭、一个工地、一栋楼同一单元等)发现2例及以上确诊病例,病例间可能存在因密切接触导致的人际传播或因共同暴露感染的可能性。
3.社区传播疫情。
指在社区居民中,14天内出现2例及以上感染来源不清楚的散发病例,或暴发疫情起数较多且规模较大,呈持续传播态势。
(三)疫点、疫区的划分1.疫点。
如果社区出现病例或暴发疫情,将病例可能污染的范围确定为疫点。
原则上,病人发病前3天至隔离治疗前所到过的场所,病人停留时间超过1小时、空间较小且通风不良的场所,应列为疫点进行管理。
疫点一般以一个或若干个住户、一个或若干个办公室、列车或汽车车厢、同一航班、同一病区、同一栋楼等为单位。
2.疫区。
如果出现了社区传播疫情,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相关规定将该社区确定为疫区。
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优秀10篇]
![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ca880e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d1.png)
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优秀10篇]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疫情防控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必须在疫情发生时采取有效措施。
为此,建立一份科学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一、应急预案的目的本预案以遏制疫情的蔓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最终目的。
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本预案将指导有关部门采取必要措施,及时精准应对,严格防控,确保全民的健康。
二、应急预案的原则关爱、负责、科学、公开、协同。
本预案以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为中心,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各类疫情,以科学的方式采取措施,以高度的公开透明度传递信息。
重点是协同合作,各级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公民群众需积极配合和互相支持,齐心协力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三、应急预案的组成应急预案由五部分组成:组织机构、应急指挥、信息发布、物资保障和人员安排。
下面将就各方面作详述。
(一)组织机构1.指挥部:牵头负责统筹协调疫情防控工作,成员包括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医疗专业人员、疫情防控管理员等,设置副指挥,可根据疫情发展情况临时调整指挥人员。
2.工作组:由各类专业人员组成,各负其责,协助指挥部履行职责。
(二)应急指挥1.启动应急预案机制:根据疫情的程度、扩散范围和人员数量等因素,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机制并发布通知。
2.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各医疗机构要建立疫情报告制度,每发现一例疫情,应及时向指挥部汇报。
3.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可利用人脸识别、体温监控等技术手段,联合多部门开展排查化验工作。
4.控制人员流动:为减少疫情的传播,对疫情严重地区实施封闭管理。
对人员流动实行管控,进出地区需进行核酸检测和隔离。
(三)信息发布1.疫情通报:指挥部需要及时公布疫情通报和情况发展情况,增强民众的防范意识。
2.疫情处置建议:针对不同地区的疫情,指挥部要提供有针对性的处置建议,以指导群众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
(四)物资保障医疗物资应不断溢出到各地,确保公共卫生需要。
重大疾病应急预案

重大疾病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
当前,全球范围内新冠病毒疫情持续肆虐,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及时有效地应对重大疾病的暴发,本预案制定了一系列应急措施,以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预案目标。
1. 及时发现疫情暴发的迹象,快速响应并采取控制措施,阻断疾病传播途径。
2. 保障医疗资源供应,提高医疗救治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造成的损失。
3. 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 组织应急救援力量,有效处置疫情暴发带来的各类应急事件。
三、应急预案措施。
1. 加强监测和预警机制,建立健全疾病监测体系,及时发现疫情暴发的迹象。
2. 配备充足的医疗物资和设备,提高医疗救治能力,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3. 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普及防疫知识,指导人们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防护措施。
4. 建立疫情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疫情信息和防控指南,引导人们科学防护。
5. 组织应急救援力量,设立临时隔离点,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和救治,有效遏制疫情传播。
四、应急预案执行。
1. 一旦发现疫情暴发的迹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迅速响应,采取控制措施。
2. 启动医疗救援机制,协调医疗资源,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3. 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防护意识,减少疫情传播风险。
4. 组织应急救援力量,对疫情暴发地区进行紧急救援和救助。
五、应急预案总结。
本预案是针对重大疾病暴发的应急预案,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对人们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威胁。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密切关注疫情动态,严格执行预案措施,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同时,也希望公众能够积极配合,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共同抵御疾病的侵袭。
重大疫情应急预案

重大疫情应急预案疫情爆发是一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应对重大疫情,保障公众健康和社会安全,制定一份完善的疫情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重大疫情应急预案的标准格式。
一、前言重大疫情应急预案是为了应对突发的重大疫情,保障公众健康和社会安全而制定的一套行动指南。
本预案旨在规范各级政府、卫生部门和相关机构在疫情爆发时的应急响应和协调工作,提高应对能力和水平。
二、预案背景本预案的制定是基于国内外疫情爆发的经验教训和应急管理的理论基础,结合我国国情和实际情况,经过多方专家的研究和论证而成。
预案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疫情防控工作,提高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组织机构1. 指挥部:设立一个由政府主要领导组成的指挥部,负责疫情应急工作的统一指挥和协调。
2. 领导小组:由指挥部下设的领导小组负责具体的工作分工和协调。
3. 工作组:根据需要设立各类工作组,负责具体的工作任务。
四、预案内容1. 疫情监测和预警:建立健全疫情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掌握疫情发展趋势和风险等级,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2. 疫情报告和信息发布:明确各级卫生部门的报告和信息发布职责,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传达给公众。
3. 应急响应级别:根据疫情的严重程度和传播范围,设立不同的应急响应级别,明确各级政府和机构的应急响应措施和责任。
4. 防控措施: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包括疫苗接种、隔离措施、个人防护等,确保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5. 医疗救治:建立医疗救治体系,加强医疗资源的调配和分配,提高救治效率和质量。
6. 物资保障:保障防护物资的供应和分发,确保医疗机构和公众的防护需求得到满足。
7. 社会动员和宣传教育:加强社会动员和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8. 国际合作和交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分享疫情信息和防控经验,共同应对全球疫情挑战。
五、应急演练和评估为了确保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和评估工作。
疫情应急救援预案(3篇)

疫情应急救援预案为确保在发生疫情时,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意外事故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结合项目部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把应对突发疫情事件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实在日常管理之中,加强基础工作,增强预警分析,做好预案演练,提高防范意识,将预防与应急处置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控制危机,力争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将突发疫情事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一、传染病概述1、传染病即是传染性疾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
它是许多种疾病的总称。
由于传染病能够通过相互传染对人民的健康甚至生命造成严重威胁,根据国家规定,有___种传染性疾病被列入监测管理。
最常见的如禽流感、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流行性感冒、乙肝、细菌性痢疾、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结核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
流行性出血热、疟疾、麻疹、流感等传染性强的急性传染病。
2、传染病一般要经过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恢复期几个阶段。
3、传染病的特点①有病原体:每一种传染病都有它特异的病原体,包括微生物和寄生虫。
比如水痘的病原体是水痘病毒,猩红热的病原体是溶血性链球菌。
病原体主要分为细菌、病毒(比细菌小、无细胞结构)、真菌(癣的病原体)、原虫(疟原虫)、蠕虫(蠕虫病的病原体)。
②有传染性:传染病的病原体可以从一个人经过一定的途径传染给另一个人。
每种传染病都有比较固定的传染期,排出病原体,污染环境,传染他人。
③有免疫性:大多数患者在疾病痊愈后,都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免疫力。
机体感染病原体后可以产生特异性免疫。
感染后免疫属于自动免疫。
④可以预防: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增强人的抵抗力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⑤有流行病学特征:传染病能在人群中流行,其流行过程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并表现出多方面的流行特征。
4、传播途径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①传染源;②传播途径;③易感人群。
重大疫情应急预案

重大疫情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疫情的爆发和传播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为了应对重大疫情的突发情况,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
本文旨在针对重大疫情制定一套应急预案,以确保在疫情爆发时能够迅速、高效地采取应对措施,保护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确保在重大疫情爆发时能够迅速、高效地采取应对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疫情的传播和危害。
2. 原则:a. 预防为主:加强疫情防控工作,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和能力。
b. 科学决策:依据科学数据和专家意见,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
c. 统一指挥:建立统一的指挥体系,确保信息畅通和指挥有力。
d. 公开透明:及时向公众发布疫情信息,增加公众信任度和合作意愿。
e. 社会参预: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预的局面。
三、组织机构和职责1. 疫情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组织疫情应急工作。
2. 疫情监测和预警部门:负责疫情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工作。
3. 疫情防控部门:负责疫情防控措施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4. 医疗救治部门:负责疫情期间的医疗救治工作。
5. 公共卫生部门:负责疫情期间的公共卫生工作和宣传教育。
四、应急预案流程1. 疫情监测和预警:a. 建立疫情监测网络,及时采集、整理和分析疫情数据。
b. 发布疫情预警信息,通知各相关部门和机构做好应对准备工作。
2. 疫情防控:a. 制定疫情防控措施,包括人员管控、交通管制、卫生防护等。
b. 加强疫情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和能力。
c. 加强医疗机构的防护能力,确保医疗资源的合理调配和使用。
d. 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管理和监测,及时发现和隔离疑似病例。
3. 医疗救治:a. 加强医疗资源的调配和使用,确保医疗救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b. 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服务,降低病亡率和感染率。
c. 加强医疗队伍的培训和组织,提高医护人员的应对能力。
4. 公共卫生:a. 加强公共卫生工作,包括环境卫生、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监测和管理。
重大疫情应急预案

重大疫情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频繁发生的突发传染病疫情给人类社会的生命安全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重大疫情的爆发和蔓延,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以确保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份重大疫情应急预案的标准格式。
二、目的和范围该重大疫情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在疫情爆发和蔓延时,迅速、有序地组织和指导相关机构和人员进行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威胁。
该预案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重大疫情应急响应工作。
三、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1. 应急指挥部:负责全国范围内重大疫情应急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制定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措施,并指导各级应急指挥部的工作。
2. 应急指挥部成员:包括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安部、交通运输部、教育部、农业农村部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各成员单位负责参与和协助应急工作。
3.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应急指挥部日常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包括信息收集、分析和报告、指挥调度等工作。
四、应急预案的内容1. 应急响应级别划定:根据疫情的严重程度和传播速度,划定相应的应急响应级别,包括一级响应、二级响应、三级响应等,每个级别对应的应急措施和资源调配将有所不同。
2. 疫情监测和报告:建立疫情监测和报告机制,及时收集、分析和报告疫情信息,确保疫情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 疫情防控措施:制定具体的疫情防控措施,包括病毒溯源、传染源管控、疫苗研发和生产、医疗资源调配等,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4. 人员防护和隔离措施:制定人员防护和隔离措施,包括口罩佩戴、个人卫生习惯养成、人员流动管控等,减少人际传播风险。
5. 医疗救治和物资保障:确保医疗救治资源的充足和合理分配,加强医疗机构的防护能力和救治水平,保障医疗物资的供应和储备。
6. 社会心理疏导和宣传教育:加强社会心理疏导工作,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开展疫情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7. 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共享疫情信息和经验,加强边境卫生检疫和交流管控。
重大疾病应急预案

重大疾病应急预案
一、背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重大疾病的爆发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以便在疫情爆发时能够有效地
应对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二、目的。
本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在重大疾病爆发时,迅速有效地组织
和协调各项救援和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传播和对社会的
影响。
三、应急预案内容。
1. 疫情监测与预警,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系统,及时发现疾病
的爆发和传播趋势,并提前进行预警和预测。
2. 疫情防控措施,制定针对性的疫情防控措施,包括隔离、消毒、医疗救治等措施,确保疫情得到及时有效地控制。
3. 应急救援,组织卫生部门、公安部门、医疗机构等相关单位,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4. 社会宣传与教育,加强对疫情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
的防范意识,减少人群聚集和外出,避免疫情的传播。
5. 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共享信
息和经验,共同应对全球性的重大疾病爆发。
四、应急预案执行。
当疾病爆发时,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按照本预案的要求,迅
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各项防控措施的实施。
同时,要加强对疫情
的监测和信息报送,及时向上级部门和社会公众通报疫情的最新情
况和防控措施。
五、总结。
重大疾病的爆发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建立一套
完善的应急预案,以便在疫情爆发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和控制疾
病的传播。
同时,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重大疾病爆发,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重大疾病应急预案

重大疾病应急预案
一、背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等重大疾病的爆发对社会和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有效应对此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制定重大疾病应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二、目的。
制定重大疾病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提前预防、及时发现、迅速处置和有效控制重大疾病的传播,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社会影响。
三、应急预案内容。
1. 预防措施,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系统,加强对疫情的监测和预警,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2. 应急响应,一旦发现疫情暴发,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迅速组织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工作,及时向公众发布相关信息,保障
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3. 医疗救治,加强医疗资源的调配和配置,提高医疗机构的应
急处置能力,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4. 社会协调,加强政府部门间的协调合作,统一指挥和协调各
方资源,形成合力应对疫情。
5. 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分享信息和经验,加强国际
卫生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疫情挑战。
四、应急预案执行。
一旦发生重大疾病暴发,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根据预案及时
采取行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向公众发布疫情信息,保障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五、总结。
重大疾病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是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举措,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加强预案宣传和培训,提
高应对重大疾病的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7篇

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7篇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篇1一、工作原则1、生命至上、主动抢险突发疫情灾害事件出现后,要把救助人员生命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实施救助,及时疏散处于危险之中的人员,尽最大可能展开救援工作。
2、迅速报告、及时处理突发疫情灾害事件出现后,当事人、目击者及领导要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部门和领导报告,及时开展应对灾害事件工作。
3、依法管理、强化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4、预防为主、保护财产宣传普及防治知识;提高防护意识;提高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
积极抢救财产,把事故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二、组织领导1、有效开展突发疫情灾害事件处理工作,学校突发疫情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相关职能处室,成立现场指挥部。
2、突发疫情灾害事件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履行以下职责:根据突发疫情灾害发生情况,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核实灾情,制定救灾方案,负责重大问题的决策并落实救灾措施。
3、学校成立突发疫情灾害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总指挥:校长、书记(法人)副总指挥:副校长(分管安全领导)成员:中层以上领导、各处室主任、年级组、班主任、保安由校长担任救援总指挥,(副校级领导)任现场指挥。
抢险行动组组长:___成员:___疏散引导组:各班班主任通讯联络组:办公室人员救护组:校医后勤保障组:总务处4、职责范围抢险行动组负责发生灾害时迅速组织人员开展现场营救,尽力减少或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疏散引导组负责指挥师生转移到安全场所;通讯联络组负责对内对外的信息沟通和上报工作;人员救护组负责为现场伤员实施及时有效的救护,并在第一时间就近送至镇级以上医院;后勤保障组负责妥善保管从现场抢救出来的物品,对贵重和危险物品要派专人看管并逐件登记造册,以免重复损坏、丢失;为现场救护工作提供车辆、水、食物等物资服务工作。
突发重大疫情应急预案

突发重大疫情应急预案突发重大疫情应急预案(通用6篇)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有时会面对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等突发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总不可避免地需要事先编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要怎么编制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突发重大疫情应急预案(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突发重大疫情应急预案1一、指导思想为了提高我园预防和控制突发传染病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教职员工以及幼儿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本园实际,贯彻落实防治传染病,本着"科学预防、依法管理、分级负责、快速反应"的工作原则,全面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工作要求,实现对传染病的控制,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可能引发的幼儿传染病突发传染病事件可分为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非典、禽流感、麻疹、流行性乙型脑炎、伤寒和副伤寒等)、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手足口病等)三、预防措施1、幼儿园建立各项卫生工作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
2、卫生保健老师和班主任密切配合做好每天晨检工作,保健老师在晨检中应做到一摸、二问、三看、四查,并认真填写幼儿全日观察登记表,保证幼儿园预防疾病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3、幼儿园所有工作人员上岗前需进行体检,持健康证方可上岗;幼儿在入园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经检查合格方可入园。
4、幼儿园开展预防宣传教育工作,定期进行有关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培训,保证每周的健康教育,教会师生一般防病知识,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5、幼儿园学习场所、生活场所要通风换气和定期消毒。
6、班主任应加强对幼儿的巡视,发现传染病病例或凝视病例,班主任应在第一时间向分管保健老师或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报告,不得隐瞒实情,分管保健老师应在第一时间到达发病班,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同时根据幼儿入园报名表上提供的紧急联络人信息与之联络医院诊治。
重大疫情应急预案

重大疫情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增加,疫情爆发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应对重大疫情的突发情况,制定一份完善的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针对重大疫情的应急预案进行详细描述,以确保在疫情爆发时能够迅速、有序地进行应对。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保护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减少疫情的传播和影响。
2. 原则:科学、公正、透明、协调、有序。
三、组织机构和责任分工1. 组织机构:成立应急指挥部,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卫生健康、公安、交通、教育等相关部门参与。
2. 责任分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确保协同合作,快速响应和决策。
四、预警和监测1. 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体系,包括早期预警、信息收集和分析等。
2. 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和组织的合作,及时获取疫情信息。
五、应急响应级别和措施1. 分级响应:根据疫情的严重程度和传播范围,划定不同的应急响应级别。
2. 措施:根据不同级别的响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疫情防控、医疗救治、公众宣传等。
六、疫情防控措施1. 人员管控:加强边境和交通口岸的检疫和筛查措施,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和观察。
2. 社区防控:建立社区防控网,开展体温检测、健康登记等措施,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
3. 医疗救治:加强医疗资源的调配和分配,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4. 公众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传达疫情信息,提醒公众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措施。
七、应急物资保障1. 应急物资储备:建立完善的物资储备体系,包括口罩、防护服、消毒剂等。
2. 物资调配:根据需求和紧急情况,及时调配物资,确保各地区的需求得到满足。
八、信息发布和舆情应对1. 及时发布疫情信息,保持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度。
2. 建立舆情监测和应对机制,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和疑虑,防止谣言的传播。
九、评估和总结1. 定期进行疫情防控工作的评估,总结经验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2. 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学习和交流,提高应对重大疫情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灵州建设安装集团
市红寺堡区弘德工业园区二期道路施工工程
Ⅰ标段项目部重大疫情应急预案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发生和流行,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全国救灾防病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灵州建设安装集团市红寺堡区弘德工业园区二期道路施工工程Ⅰ标段项目部发生的重大传染病疫情(以下简称重大疫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二、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
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按照“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的传染病防治原则,提高警惕,加强监测,及时发现病例,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切断传播途径,迅速控制重大疫病在本区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防控
为有效切断传染病的传播,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重大疫病的流行特征,在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时,对项目部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及实验室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依法实行隔离和医学观察。
3.及时处置
预防和控制重大疫病要坚持“早、小、严、实”的方针,已确诊病例,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治疗、及时控制”。
同时,对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及实验室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要及时采取隔离控制措施,做到统一、有序、快速、高效。
4.属地管理
重大疫病的监督监测、预防控制、疫情分析预报、疫情报告、医疗救治、实施隔离和医学观察等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各施工队和民工必须服从当地政府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统一指挥。
5.传染病疫情分级
根据传染病疫情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围,重大传染病疫情分为特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4个级别(具体标准参照灵武市大传染病疫情分级表)。
三、预警、报告与评估
1.预警
根据传染病疫情的分级,实行红色(Ⅰ级)、橙色(Ⅱ级)、黄色(Ⅲ级)、蓝色(Ⅳ级)4级预警控制措施。
2.报告
重大疫病发生后,项目部和各施工队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的报告时限和程序进行报告。
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重大疫病报告后要迅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与核实。
3.评估
配合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成立重大疫病的专家评估委员会,对重大疫病调查结果进行评估,判定重大疫病的预警级
别,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四、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1.启动预案
当发生的重大传染病疫情达到蓝色警报(Ⅳ级疫情)时,由区卫生局报区人民政府启动本预案。
2.分级管理
发生Ⅰ级疫情时,在市政府统一指挥、协调下,共同做好我项目部重大疫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3.终止预案
根据重大传染病疫情与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理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区重大疫病专家评估委员会的评估建议,Ⅲ、Ⅳ级由市疫情处理应急指挥部适时向当地政府提出预案终止建议,经当地政府批准后终止预案;Ⅰ、Ⅱ级疫情由当地政府协同市卫生局向市政府提出预案终止建议,经市政府批准后终止预案。
五、组织体系
1.指挥体系
我项目部成立重大疫病防控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领导小组成员为指挥部成员。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具体工作。
各施工队成立相应机构,协助本项目部的重大疫病预防、控制、治疗工作。
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职责:
指挥部:负责制定预防和控制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各项技术方案;负责确定监测点及监测网络,及时掌握事件动态;负责组建专家组;组建、培训应急机动队伍和医疗急救队伍,做好患者的调查和救治工作;对现场进行卫生处置,提出并落实控制措施;开展健康教育,保护易
感人群,防止疫情扩散。
必要时,提请当地政府对疫区采取疫情紧急控制措施。
2.日常管理机构
各施工队设立应急小组,负责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的日常管理工作。
发生重大疫病时,与指挥部办公室合署办公。
3.疫情处理专业技术机构
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是处置重大传染病疫情的专业技术机构,要结合本单位职责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培训,提高快速应对能力和技术水平。
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医疗卫生机构要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指挥和安排,开展应急处理工作。
(1)医疗机构
主要负责病人的现场抢救、运送、诊断、治疗、医院感染控制,检测样本采集,配合进行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
(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主要负责重大传染病疫情报告,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包括对有关人员采取观察和隔离措施,采集病人和环境标本,环境和物品的卫生学处理等),开展病因现场快速检测和实验室检测,加强疾病和健康监测。
六、监测与控制
1.建立监测网络
建立三级监测网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级);各监测点医院和街道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级);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居)卫生室(三级)。
2.设置监测点
根据重大疫病的流行特征及防治工作需要,暂定本区所有区级综合性医院为重大疫病的监测点医院,并按疫情发展需要,适时调整监测点。
各监测点医院要根据重大疫病的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开展病例监测,每日定时报告监测情况及收治病人的动态情况,执行“零报告”制度。
其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按照重大疫病的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开展病人筛选,发现有可疑症状的病人要及时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3.工作程序
(1)信息报告
各监测点医疗机构及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开展重大疫病的监测和报告,及时对重大疫病医学观察病例数、疑似病例数、临床诊断病例数、实验室确诊病例数、疑似转为临床诊断病例数、死亡病例数、治愈病例数、仍隔离治疗数,排除病例数、排除疑似病例数等有关信息进行收集、汇总、分析、评估,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有关情况要同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2)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由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流调信息要及时向病人收治医院反馈,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由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必要时邀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派专业人员协助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调查工作原则上要由两名流调专业人员共同完成。
调查时,要追踪调查该病例的所有密切接触者,掌握密切接触者与患者的关系、与病人接触的时间、地点、接触方式等,并做好记录,
同时报请区政府实施隔离医学观察。
流行病学调查的质量控制和评价由当地卫生局和卫生监督所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
(3)隔离治疗和医学观察
监测点医疗机构对留院观察病例要就地隔离治疗,疑似病例及临床诊断病例由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
对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要实行隔离医学观察。
(4)消毒处理
医院门诊、急诊、病房和放射科、转运病人的专用救护车、病人住所、公共场所等的消毒处理工作按照有关消毒规定执行。
(5)疫点疫区确定及控制措施
疫点、疫区的确定及采取的控制措施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七、医疗救治
在重大疫病发生时,应立即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建立医疗救治调度指挥中心和专门医疗救治网络,确保病人及时得到接诊、收治和转运,全力救治重症病人,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1.监测点和非监测点医疗机构
监测点医疗机构或非监测点医疗机构发现不能排除为重大疫病的病例或疑似病例时,应立即请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经区专家组会诊,不能排除可疑的,邀请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专家进行调查会诊。
对重大疫病的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由市120急救中心专用救护车转送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经会诊认为是留院观察病例
的,监测点医疗机构就地隔离治疗,非监测点医疗机构用专用救护车将病人转送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
2.定点医疗机构
我项目部重大疫病的定点医疗机构为红寺堡区人民医院,。
3.诊治及出院标准
对重大疫病的临床诊断标准、推荐治疗方案和出院标准,应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规定执行;若国家尚未出台,提请市卫生局组织有关专家制定相关标准。
4.病情动态报告
接到市定点医疗机构收治重大疫病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的报告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了解病人救治情况;接到病人病情发生明显变化时,要随时报告。
监测点医疗机构收治重大疫病留院观察病例后,也要按上述方式向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日报告和随时报告。
八、保障措施
1.经费保障
项目部财务部要负责落实参保病人在诊断、治疗、医学观察期间的医疗费用。
2.强制隔离措施
对病人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时,若病人、密切接触者拒绝合作的,应按照《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措施。
3.工薪待遇保障
密切接触者经医学观察排除为非病人的,其隔离和接受医学观察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由项目部及施工队按国家有关规定作出相应处理。
4.人员保障
项目部、施工队形成二级医疗救护、疫情处理,等重大疫病的应急处理队伍要经常开展业务培训、实习演练,不断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培训工作要自上而下、逐级进行,使每位参与重大疫病应急处置工作的人员都能熟悉业务、掌握技术,胜任工作。
灵州建设安装集团
市红寺堡区弘德工业园区二期道路施工工程Ⅰ标段项目部
二○一二年三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