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重大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重大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灵州建设安装集团

市红寺堡区弘德工业园区二期道路施工工程

Ⅰ标段项目部重大疫情应急预案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发生和流行,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全国救灾防病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灵州建设安装集团市红寺堡区弘德工业园区二期道路施工工程Ⅰ标段项目部发生的重大传染病疫情(以下简称重大疫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二、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

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按照“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的传染病防治原则,提高警惕,加强监测,及时发现病例,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切断传播途径,迅速控制重大疫病在本区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防控

为有效切断传染病的传播,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重大疫病的流行特征,在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时,对项目部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及实验室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依法实行隔离和医学观察。

3.及时处置

预防和控制重大疫病要坚持“早、小、严、实”的方针,已确诊病例,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治疗、及时控制”。同时,对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及实验室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要及时采取隔离控制措施,做到统一、有序、快速、高效。

4.属地管理

重大疫病的监督监测、预防控制、疫情分析预报、疫情报告、医疗救治、实施隔离和医学观察等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各施工队和民工必须服从当地政府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统一指挥。

5.传染病疫情分级

根据传染病疫情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围,重大传染病疫情分为特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4个级别(具体标准参照灵武市大传染病疫情分级表)。

三、预警、报告与评估

1.预警

根据传染病疫情的分级,实行红色(Ⅰ级)、橙色(Ⅱ级)、黄色(Ⅲ级)、蓝色(Ⅳ级)4级预警控制措施。

2.报告

重大疫病发生后,项目部和各施工队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的报告时限和程序进行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重大疫病报告后要迅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与核实。

3.评估

配合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成立重大疫病的专家评估委员会,对重大疫病调查结果进行评估,判定重大疫病的预警级

别,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四、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1.启动预案

当发生的重大传染病疫情达到蓝色警报(Ⅳ级疫情)时,由区卫生局报区人民政府启动本预案。

2.分级管理

发生Ⅰ级疫情时,在市政府统一指挥、协调下,共同做好我项目部重大疫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3.终止预案

根据重大传染病疫情与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理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区重大疫病专家评估委员会的评估建议,Ⅲ、Ⅳ级由市疫情处理应急指挥部适时向当地政府提出预案终止建议,经当地政府批准后终止预案;Ⅰ、Ⅱ级疫情由当地政府协同市卫生局向市政府提出预案终止建议,经市政府批准后终止预案。

五、组织体系

1.指挥体系

我项目部成立重大疫病防控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领导小组成员为指挥部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具体工作。各施工队成立相应机构,协助本项目部的重大疫病预防、控制、治疗工作。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职责:

指挥部:负责制定预防和控制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各项技术方案;负责确定监测点及监测网络,及时掌握事件动态;负责组建专家组;组建、培训应急机动队伍和医疗急救队伍,做好患者的调查和救治工作;对现场进行卫生处置,提出并落实控制措施;开展健康教育,保护易

感人群,防止疫情扩散。必要时,提请当地政府对疫区采取疫情紧急控制措施。

2.日常管理机构

各施工队设立应急小组,负责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的日常管理工作。发生重大疫病时,与指挥部办公室合署办公。

3.疫情处理专业技术机构

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是处置重大传染病疫情的专业技术机构,要结合本单位职责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培训,提高快速应对能力和技术水平。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医疗卫生机构要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指挥和安排,开展应急处理工作。(1)医疗机构

主要负责病人的现场抢救、运送、诊断、治疗、医院感染控制,检测样本采集,配合进行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

(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主要负责重大传染病疫情报告,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包括对有关人员采取观察和隔离措施,采集病人和环境标本,环境和物品的卫生学处理等),开展病因现场快速检测和实验室检测,加强疾病和健康监测。

六、监测与控制

1.建立监测网络

建立三级监测网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级);各监测点医院和街道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级);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居)卫生室(三级)。

2.设置监测点

根据重大疫病的流行特征及防治工作需要,暂定本区所有区级综合性医院为重大疫病的监测点医院,并按疫情发展需要,适时调整监测点。各监测点医院要根据重大疫病的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开展病例监测,每日定时报告监测情况及收治病人的动态情况,执行“零报告”制度。其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按照重大疫病的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开展病人筛选,发现有可疑症状的病人要及时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3.工作程序

(1)信息报告

各监测点医疗机构及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开展重大疫病的监测和报告,及时对重大疫病医学观察病例数、疑似病例数、临床诊断病例数、实验室确诊病例数、疑似转为临床诊断病例数、死亡病例数、治愈病例数、仍隔离治疗数,排除病例数、排除疑似病例数等有关信息进行收集、汇总、分析、评估,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有关情况要同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由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流调信息要及时向病人收治医院反馈,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由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必要时邀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派专业人员协助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调查工作原则上要由两名流调专业人员共同完成。

调查时,要追踪调查该病例的所有密切接触者,掌握密切接触者与患者的关系、与病人接触的时间、地点、接触方式等,并做好记录,

同时报请区政府实施隔离医学观察。

流行病学调查的质量控制和评价由当地卫生局和卫生监督所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

(3)隔离治疗和医学观察

监测点医疗机构对留院观察病例要就地隔离治疗,疑似病例及临床诊断病例由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

对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要实行隔离医学观察。

(4)消毒处理

医院门诊、急诊、病房和放射科、转运病人的专用救护车、病人住所、公共场所等的消毒处理工作按照有关消毒规定执行。

(5)疫点疫区确定及控制措施

疫点、疫区的确定及采取的控制措施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七、医疗救治

在重大疫病发生时,应立即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建立医疗救治调度指挥中心和专门医疗救治网络,确保病人及时得到接诊、收治和转运,全力救治重症病人,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1.监测点和非监测点医疗机构

监测点医疗机构或非监测点医疗机构发现不能排除为重大疫病的病例或疑似病例时,应立即请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经区专家组会诊,不能排除可疑的,邀请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专家进行调查会诊。对重大疫病的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由市120急救中心专用救护车转送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经会诊认为是留院观察病例

的,监测点医疗机构就地隔离治疗,非监测点医疗机构用专用救护车将病人转送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

2.定点医疗机构

我项目部重大疫病的定点医疗机构为红寺堡区人民医院,。

3.诊治及出院标准

对重大疫病的临床诊断标准、推荐治疗方案和出院标准,应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规定执行;若国家尚未出台,提请市卫生局组织有关专家制定相关标准。

4.病情动态报告

接到市定点医疗机构收治重大疫病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的报告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了解病人救治情况;接到病人病情发生明显变化时,要随时报告。

监测点医疗机构收治重大疫病留院观察病例后,也要按上述方式向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日报告和随时报告。

八、保障措施

1.经费保障

项目部财务部要负责落实参保病人在诊断、治疗、医学观察期间的医疗费用。

2.强制隔离措施

对病人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时,若病人、密切接触者拒绝合作的,应按照《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措施。

3.工薪待遇保障

密切接触者经医学观察排除为非病人的,其隔离和接受医学观察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由项目部及施工队按国家有关规定作出相应处理。

4.人员保障

项目部、施工队形成二级医疗救护、疫情处理,等重大疫病的应急处理队伍要经常开展业务培训、实习演练,不断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培训工作要自上而下、逐级进行,使每位参与重大疫病应急处置工作的人员都能熟悉业务、掌握技术,胜任工作。

灵州建设安装集团

市红寺堡区弘德工业园区二期道路施工工程Ⅰ标段项目部

二○一二年三月二日

工程施工安全应急处置预案

【中海·国际社区】3#地块B区工程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海宏建筑工程 二00八年四月

目录 施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1 - 第一章坍塌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7 - 第二章触电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10 - 第三章高空坠落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14 - 第四章物体打击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16 - 第五章机械伤害应急救援预案......................... - 18 -

施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有效避免事故在施救过程中的盲目性,减少事故救援过程中的伤亡损失,降低生产安全事故的成本;为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减少安全事故中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根据《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公司特制定《施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管理办法, 一、安全事故的划分: 根据本案安全事故划分为重特大安全事故和一般安全事故。 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围:按建设部《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中华人民国建设部令第3号发布): (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级重大事故: 1、死亡三十人以上; 2、直接经济损失三百万元以上。 (二)、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二级重大事故: 1、死亡十人以上,二十九人以下; 2、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不满三百万元。 (三)、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三级重大事故: 1、死亡三人以上,九人以下; 2、重伤二十人以上; 3、直接经济损失三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 (四)、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一为四级重大事故:

医院应急预案(全套)

第一部分医疗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为保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食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以下简称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医疗卫生救援工作迅速、有效、有序的进行,提高应对各类物中毒、自然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卫生救援水平,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伤病员为中心,以救死扶伤为宗旨,以体现社会公益性为前提。 二、目的与任务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援工作,应遵循平战结合、常备不懈的方针。平时要加强对医务人员进行各种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各种急诊急救仪器技术操作能力以及各种急救知识的培训,逐步提高我院紧急医疗救援能力。 (二)建立紧急医疗救援组织机构及应急队伍,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收集与报告 突发事件发生后,院总值班及所有工作人员都有责任和义务将收集到的信息逐级上报,并要求及时、准确、全面。任何科室或个人对突发事件信息不得隐瞒,缓报和漏报。报告程序见附件二。 四、急救物资的管理 院办、医务科、药剂科、配合,制定出我院应对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急诊设施、设备、药品、车辆、通讯等急救器材的明细清单,定点存放并定期检查。一经发现过期或损坏,应及时更换和维修,保证急救物资的数量和质量都达到100%完好率。任何条件下,无紧急医疗救援领导小组负责人的指示,不得随意挪做他用。紧急情况下,医疗救援领导小组可调用任何科室的急诊设备。 五、人员调配 当接到突发事件医疗救援指令下,为提高应急反应速度,院总值班可立即指派值班医师紧急出动。当启动应急预案后,领导小组应及时通知应急队员迅

重大疫情应急预案

涂镇中学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为进一步落实好我校师生员工重大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切实有效地防止重大传染性疾病在学校流行,为学校教育教学一线服务,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立足平时,防治结合,快速反应,依法管理,分层负责,依靠科学的原则。宣传普及重大传染病防治知识,建立防控网络,实施长效机制,全面落实“早发现、早报告、在隔离、早治疗”的方针,全面提升我校卫生保健工作。 1、防控重大传染病发生与流行是学校工作第一要务,是政治纪律,学校一切工作服从防控工作。 2、树立全局观念,服从统一指挥。做到: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局部服从全局。 3、疫情报告零时间,做到情况准确,保证信息畅通。监控求实,不瞒报、不漏报。 4、要求“两手抓”工作:求新、求严、求实、求细。 二、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鲁群林 副组长:许青松 成员:彭卫华吴志军黎冬霞卫杰及全体班主任和门卫、保卫、宿舍管理人员 三、日常防控工作

加强日常防控管理,使教室、宿舍、各专用教室等场所保持经常性通风换气。搞好环境卫生,落实晨午检制度,确定专人负责,对学生及教职工的发烧进行排查工作,监测体温,对体温异常(≥37.5oC)并有传染病可疑症状的人员,及时与校医联系。具体工作分以下几点严格执行: 1.加强宣传教育,普及防控常识 利用广播、板报、健康教育课等多种形式进行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宣传教育,使学生了解各类重大传染病的防病知识,提高师生防护意识和公共卫生水平,消除学生的紧张和恐惧心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向广大师生员工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禽流感防治管理办法》、《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防治管理办法》等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 2.做好疫苗接种 冬春季是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和流感等呼吸道的高发季节,这些传染病的初期症状多以发烧、咳嗽为主,因此,要加强麻风腮、流感、流脑疫苗的接种宣传动员,提高接种率,减少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和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从而减少重大传染病在医院的交叉感染机会,使重大传染病病例得到快速、准确的诊断和救治。 3.建立通风制度,避免交叉污染 加强教室、宿舍、饭厅等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4.坚持晨、午检制度,妥善处理发热学生

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及工作措施

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及工作措施 为加强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应对准备,指导和规范我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应急处置等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保障我村人民群众生命安危、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现结合实际制定我村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方案。WTT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及工作措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及工作措施 一、工作原则一统一领导,联防联控。切实履行政府部门负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的统一领导与指挥,密切配合卫生部门,共同做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应急工作。 二依法防控,科学应对。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本预案规定,规范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工作。充分发挥专业作用,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防控水平。 三预防为主,有效处置。不断健全全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体系和防控机制,做好人员、技术、物资等应急准备,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加强监测,及时研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风险;适时预警,及早响应,快速处置。 四加强宣教,社会参与。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自我防护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积极组织、动员公众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

炎疫情应对准备和应急处置等活动。及时、主动引导社会舆论,维护社会稳定。 二、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伴应急条例、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国际卫生条例20xx。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全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处置工作及其防控工作。 四、组织领导为发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机构效能,现成立我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村部,领导小组如下指挥长村第一书记副指挥长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组员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团支部书记、村妇联主席、村扶贫信息员、屯队长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片区内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处理的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室另成立疫情报告组、疫情处置组、宣传组等4个工作组。 1.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成员全面领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参与制订、修订本组应急方案确定事件级别对应急准备提出建议,对应急处理进行技术指导;对应急反应的终止、后期评估提出咨询意见制订应急队伍演练方案,参与演练的检查、指导和效果评价工作负责我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事件发生态势判断及对突发事件进行决策,负责全面领导、组织、协调各防控组成员,部署防控处置工作。

桥梁施工应急处理预案.

桥梁施工应急处理预案 桥梁施工中出现:桥梁墩、台加固桩基施工中人工挖孔出现流沙、涌沙现象,抽水过程影响墩台基底稳定;桥梁墩、台加固雨季施工中遇到洪水;桥台加固过程中出现桥台护锥不稳定,出现裂缝、塌方;钢梁加固工程慢行条件下更换梁体主要部位构件出现梁体晃动较大,危及行车安全;圬工梁横向加固钻孔过程中出现钢筋断裂;圬工梁横向加固过程中张拉设备出现故障,张拉应力无法控制;圬工梁横向移位顶起过程中千斤顶出现冒顶;圬工梁横向移位过程中,两端受力不均匀,造成梁体卡死,无法移动等突发事件,应立即启用本预案。 一、人员组织 组长:1人,由项目经理或施工负责人担任 组员:20人,其中技术人员1人、防护员2人、职工1人、劳务工16人。 二、材料机具准备 防护用品、切割机、电焊机、气焊机具、发电机、打夯机、倒链、钢丝绳、编织袋、圆木、板材、铁锤、安全网、安全带、枕木、钢轨、架杆、千斤顶、压机、扳手、撬棍、铁锹、捣镐、照明、通信等设备。 三、处理方案 1.桥梁墩、台加固桩基施工中人工挖孔出现流沙、涌沙现象,抽水过程影响墩台基底稳定。 ⑴作业人员立即撤离工作面,停止人工继续挖孔和抽水。 ⑵对流沙、涌沙部位立即回填。 ⑶改用钻孔成孔施工方法。 2.桥梁墩、台加固雨季施工中遇到洪水。 ⑴发生洪水时立即停工,人员、机具及时撤离施工现场。

⑵立即填筑抵御较大洪水的围堰,降低洪水带来的施工损失。 3.桥台加固过程中出现桥台护锥不稳定,出现裂缝、塌方。 ⑴立即停止施工,及时夯填、支撑加固护锥。 ⑵对护锥采取注浆、人工间隔挖支撑锥体混凝土护桩,待桥台护锥稳定后进行桥台加固施工。 4.钢梁加固工程慢行条件下更换梁体主要部位构件出现梁体晃动较大,危及行车安全。 ⑴立即停止更换作业,恢复主要部位构件。 ⑵立即通知总公司向局调申请线路封闭,利用封闭点更换主要部位构件。5.圬工梁横向加固钻孔过程中出现钢筋断裂。 ⑴立即停止施工,申请线路慢行。 ⑵请专家对桥梁安全性能进行鉴定。 ⑶不存在安全隐患后再进行施工。 ⑷若存在安全隐患,采取换梁等处理措施。 6.圬工梁横向加固过程中张拉设备出现故障,张拉应力无法控制。 ⑴立即停止张拉,检修张拉设备。 ⑵请专业部门对检修后的张拉设备进行鉴定,鉴定合格后再进行张拉施工。 7.圬工梁横向移位顶起过程中千斤顶出现冒顶。 ⑴立即用钢丝绳对梁体进行固定 ⑵梁体顶起过程中,梁体底部用枕木、方木及时进行支撑。 ⑶千斤顶每次顶起不超过10cm,避免冒顶。

医院内应急预案汇编

、突发医疗救护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一)突发医疗救护事件的定义: 1.本区域内突发3 人(含3 人)以上重伤或食物中毒等需要紧急现场医疗救治的事件或区域内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治领导小组指定的医疗救护。 2.急诊科或相关临床科室同时接收3 名(含)以上危重病人时。 3.短时内大批具有相同症状的病员就诊,预示有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或超出相关科室救治能力时。 4.承担特殊医疗救护任务,包括收治特殊病种如甲类传染病、SARS禽流感等疾病或需承担特殊 人物的医疗救护任务。 (二)应急组织机构成立突发医疗救护事件急救工作组组长:医务科长 组员:医疗急救小分队成员 职责: 在医疗救护领导小组领导下履行好以下职责: 1.负责全院突发医疗事件的救治工作,制定并落实救治方案,必要时向医疗救护领导小组建议邀请外院专家参与救治; 2.受医疗救护领导小组委派,直接参与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 3.根据突发事件的情况决定召集一支急救小分队,必要时三支急救小分队同时召集。 (三)处理预案 1.院前急救应急流程: (1)当有关部门接到院外意外或危重抢救信息时,立即向急救工作组组长或总值班汇报情况,急救工作组组长或总值班根据急救情况,通知急诊科及相关科室和职能部门做好急救准备。 (2)各相关科室接到急救指令后,立即确定急救人员名单(以医院急救小分队为基础),到急诊科听从急诊科主任安排。准备抢救仪器、设备、药品(急诊科负责准备备用并有清单)、车辆及后勤物质。要求在15 分钟内派出救护车赴现场救护。 (3)急救工作组组长或总值班立即核实情况,尽可能搞清事件的发生地点、范围、原因、人员伤亡情况,一旦情况核实或接到上级部门的医疗救护指令,急救工作组组长及时派出急救小分队奔赴事发现场。 (4)医疗急救工作组应根据突发事件的原因、人员伤亡情况配备必需的抢救监护器材、药品、物资。急诊科及相关科室做好收治病员的一切准备。 (5)夜间院外急救任务,由在院的值班医师承担,总值班同时协调相关科室备班医师顶班,以保证院内医疗安全。 (6)病人入院后,按院内急救流程执行。 2.院内急救应急流程: (1)当急诊科接收同一事件有三人以上的急救病人时,除执行一般的抢救程序外,视病情轻重,事件性质处理:病情轻,病员少,直接通知相关科室值班医师;病情重,病员多,立即通知总值班开通绿色通道,通知急救工作组组长(工作日)或总值班(夜间、节假日)组织备班医疗急救小分队人员参与抢救工作,如有必要通知其他急救小分队人员参与。急救工作组组长或总值班在组织抢救的同时上报分管副院长、院长。 (2)急救工作组组长或总值班核实情况后迅速召集医疗抢救工作组成员到现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同时向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汇报。 (3)急救工作组组长全程指挥协调相关人员投入分检、抢救、手术、记录、安排住院等工作,并及时向医疗救护领导小组汇报。 (4)超出本院救治能力的伤员,在急救工作组组长的统一协调下,及时向就近的医院分流或请求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上级医院专家参与救治工作。

重大疫情应急预案

重大疫情应急预案 为及时发现、有效控制重大传染病疫情事件,规范重大传染病疫情事件发生后的报告、诊治、调查和控制等应急处置技术,指导重大传染病疫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的经济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时间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预案,制定本方案。 一、重大传染病疫情事件应急处置的组织体系及职责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的职责:

领导全院重大传染病疫情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制定、部署重大传染病疫情事件应急各项工作;宣布启动、终止应急预案;并向有关上级部门报告重大传染病应急处理评估、总结报告。 2、医院应急办公室设在医务科,联系电话: 主任: 成员: 医院应急办公室职责: 在应急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医院重大传染病疫情事件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工作;及时准确地传达领导小组的决定和协调相关责任科室做好医院重大传染病疫情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处置工作;作好有关记录;及时完成突发性传染病事件的调查报告;负责上下级和院内的联络及协调工作。 3、传染病疫情事件监测办公室设在疾病预防控制科,联系电话:********。 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负责对传染病疫情事件的日常监测,若有重大传染病疫情事件发生须及时报告医院应急办公室。 4、医院重大传染病疫情事件应急处置相关科室职责 (1)疾病预防控制科职责:负责医院传染病网报管理工作和重大传染病疫情事件的日常监测,根据领导小组做出的决定,在规定时间内报告,甲类及乙类中按甲类管理的疾病在2小时内上报卫生行政部门、疾控部门;乙类、丙类在24小时内上报,并做好相关卫生防病知识宣教及健康教育工作。 (2)医务科职责:负责督导医疗救治,人员配备工作,积极实施传染病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开展临床医生的业务培训工作;做好传染病防治的技术储备工作。 (3)临床科室职责:负责病例(疫情)的诊断和报告,按规定及时填写传报卡,报告防保科,并开展临床救治。危重病人尽可能转送具备治疗条件的医疗机构或指定的医疗机构救治。同时,主动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事件的流行病学和卫生学调查、实验室监测样本的采集

XX医院各类应急预案汇编

X X医院各类应急预案 汇编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一部分、XXXX突发重大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方案 为使不可预见的突发性事件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处理,保证集团内各医院正常医疗工作秩序,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3.以人为本,快速反应。 4.科学处置,协调合作。 二、领导机构 集团成立突发重大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下设医疗救护领导小组,后勤保障领导小组,信息保障领导小组,安全保障领导小组。 (一)突发重大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应急管委会”) 主任:XXX 常务副主任:XXX 委员:XXX 应急管委会工作职责: 1.监督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 2.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据其影响,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3.及时、有效开展监测、分析和决策工作,必要时请求外力支援。 4.指定新闻发言人,按照有关规定作好信息发布、传递工作。 5.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过程中,对做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不负责任、不履行岗位职责、不服从指挥调度、散布谣言、扰乱医疗秩序、危害公众健康等行为者,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集团有关规定处理。 (二)应急管委会下设四个领导小组 1.医疗救护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组员:XXX 2.后勤保障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组员:XXX 3.信息保障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组员:XXX

4.安全保障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组员:XXX 各领导小组职责: (1)接到突发事件报告时,迅速组织核实具体情况后向应急管委会汇报并提出是否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的建议; (2)接到应急管委会指令后,迅速组织启动应急预案并及时向应急管委会汇报; (3)监督、指导应急工作的开展,必要时提供人力、物资、设备等有效支持; (4)总结应急处置工作的实施情况和所取得效果并向应急管委会汇报。 三、应急处置流程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当事人按照事件性质上报相关领导小组,由相关领导小组组织核实具体情况后上报应急管委会并提出是否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建议,由应急管委会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如无须启动应急预案,直接安排相关人员落实;如需启动应急预案,相关领导小组迅速介入,组织实施相应应急预案,必要时可请其他小组协助。

(完整版)重大疫情应急预案

宁夏灵州建设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吴忠市红寺堡区弘德工业园区二期道路施工工程Ⅰ标段项目部重大疫情应急预案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发生和流行,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全国救灾防病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宁夏灵州建设安装集团有限公司吴忠市红寺堡区弘德工业园区二期道路施工工程Ⅰ标段项目部内发生的重大传染病疫情(以下简称重大疫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二、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 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按照“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的传染病防治原则,提高警惕,加强监测,及时发现病例,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切断传播途径,迅速控制重大疫病在本区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防控 为有效切断传染病的传播,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重大疫病的流行特征,在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时,对项目部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及实验室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依法实行隔离和医学观察。 3.及时处置

预防和控制重大疫病要坚持“早、小、严、实”的方针,已确诊病例,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治疗、及时控制”。同时,对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及实验室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要及时采取隔离控制措施,做到统一、有序、快速、高效。 4.属地管理 重大疫病的监督监测、预防控制、疫情分析预报、疫情报告、医疗救治、实施隔离和医学观察等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各施工队和民工必须服从当地政府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统一指挥。 5.传染病疫情分级 根据传染病疫情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重大传染病疫情分为特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4个级别(具体标准参照灵武市大传染病疫情分级表)。 三、预警、报告与评估 1.预警 根据传染病疫情的分级,实行红色(Ⅰ级)、橙色(Ⅱ级)、黄色(Ⅲ级)、蓝色(Ⅳ级)4级预警控制措施。 2.报告 重大疫病发生后,项目部和各施工队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的报告时限和程序进行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重大疫病报告后要迅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与核实。 3.评估 配合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成立重大疫病的专家评估委员会,对重大疫病调查结果进行评估,判定重大疫病的预警级

各种施工应急处理预案

框架桥涵施工应急处理预案 框架桥涵施工中出现:工作坑及路基开挖作业周边土体塌方、加固线路作业便梁联接零件或支座出现问题影响便桥稳定、框架顶进作业发生框架轴线偏移、框架翘头、扎头等突发事件,应立即启动本预案。 一、人员组织 组长:1人,由项目经理或施工负责人担任。 组员:25人,其中技术人员1人、防护员2人、职工1人、千斤顶操作人员1人、劳务工20人。 二、材料机具准备 圆木、板材、编织袋、便梁备用零件、工字钢、锯轨机、钻孔机、夹板、接头螺栓、水、经纬仪、液压千斤顶、铁锹、撬棍、捣镐、石碴叉、照明、通信等设备。 三、处理方案 1.工作坑及路基开挖作业周边土体塌方。 工作坑开挖前为防止开挖过程中周边土体塌方,必须备足圆木、板材、编织袋等加固材料;工作坑开挖出现塌方处理采用坡脚间隔设置短护桩支撑、锚固支撑、斜柱支撑、临时土袋护壁、周边土体注浆等措施;若出现无严重流沙的地下水时采用集水坑,利用抽水泵或人工排水;当土质较差出

现严重流沙现象,采用井点排水法降低地下水位。 2.加固线路作业便梁联接零件或支座出现问题影响便桥稳定。 项目经理或施工负责人应及时通知就近车站申请天窗,对该段线路进行封锁;组织抢险小组人员,用便梁备用联接零件更换出现问题的零件;若支座出现问题,应及时利用工字钢等支护材料对支座进行加固和支护,确保施工安全。 3.框架顶进作业发生框架轴线偏移、框架翘头、扎头。 ⑴框架顶进过程中应随时观测轴线和高程,发现偏差及时纠正。当框架中线发生偏移时,可用增减一侧顶力调整或用挖土调整。 ⑵当框架顶进中发生框架翘头时,采用框架前端超挖略低于底板逐渐调整。 ⑶如因挖土不够宽吃土量过大而抬高桥涵身时,可在两侧适当地超挖。 ⑷当框架顶进中发生扎头时,如因土质松软造成扎头现象时,可在底板前换铺片石或加碎石等,边换边铺边顶进,必要时亦可打桩或灌注速凝混凝土以及其它加固办法。 ⑸有条件时在顶进就位后,或顶进中采用支顶法调整。

xx医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XX医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前言: 应急预案是指医院发生各类突发意外事件(情况)时,医院、各部门应采取的应急行动(措施)方案。为使医院、各部门能不断提高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水平和能力,熟悉和掌握应急处置的工作程序,在事件发生后能快速果断处置,把危害降到最低程度,保证医院工作正常运行,特根据医院当前实际情况,制定部分应急预案并汇编成册。望各部门认真组织学习,务必使每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并严格执行。 一、总则 1、依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实施办法》、《药品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以及浙江省相关文件、条例等的精神制定本预案。 2、突发事件是指: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即: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2)突发灾害性事件及社会治安事件包括地震、洪水、重大交通事故、飞行事故、重大社会治安事件等。 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突发事件的应急抢救处置工作。 3、应急预案体系 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应急预案,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社 会安全事件等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1)综合应急预案:规定医院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应急相应原则、应急管理程序等内容。

(2)专项应急预案:主要是根据医院的特点,为应对几种类型事故,编制各专项事故应急预案 (3)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部位、设备设施、事件及灾害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4、应急工作原则 医院应急抢救工作在预防为主的前提下,遵循保护人员安全优先,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的原则。 二、危险性分析 1、人员相对密集 医院为开放式经营管理,具有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的特点,一旦发生重大医疗安全事故或大面积停电,重大疫情、传染病感染等,容易导致人员拥挤、发生安全事故。 2、各种设备、设施 医院通常配有配电室、电脑机房、气泵室、药房等重点设备设施,若一旦停电、设备发生故障,导致设备停机等事故,有可能危害就医人员人身安全。若重点部位发生火灾及爆炸事故将会使设备损坏、营运瘫痪、人员伤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及不良的社会影响。 3、危险化学品存放地点 这些危险化学品在使用、保管、贮存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均会造成严 重后果。 4、低温、高压(气体、液体)使用、存放地点 相应科室负责保管。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组织体系

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一、目的 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危害,确保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社会、医疗秩序。 二、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在我院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突发性传染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确定重大传染病疫情依据及定义 (一)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二)定义 重大传染病疫情是指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内发生、波及范围广泛,出现大量的病人或死亡病例,发病率远远超过常年发病率水平的情况。包括发生鼠疫、霍乱疫情;乙类、丙类传染病大量暴发或出现多例死亡病例;罕见或已消灭的传染病;新发传染病的疑似病例;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以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临时规定的疫情。 四、应急组织架构及职责 (一)组织架构 1.成立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院长担任。成员由医院质控部、医务部、护理部、感染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2.成立专家组,由相关临床科室负责医师组成,负责现场医疗救治工作。 (二)职责 1.领导小组负责对突发事件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及时防范、应对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发生;组织各方面力量处理突发事件,指挥应急救援,落实应急处理责任制;控制事态的蔓延和扩大;及时发现、解决有关部门的问题;组织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队伍的技术培训和现场演练;在疫情发生时,按照上级规定时间,安排专职人员向上级疾控部门上报疫情处理情况,并对应急处理工作做以总结。 2.专家组应及时到达现场,制定临时处方和救治方案,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积极处理疫情,并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工作情况,提出工作建议。 3.各临床、医技、后勤等职能科室在领导小组的指挥下,履行各自职责,积极协助临床救治工作。 五、疫情应急处理方案 1、做好日常预检分诊工作。 2、当发现可能是突发重大传染病时,接诊的工作人员要保持冷静,立即采取相应的隔离防护措施,防治疫情扩散。 3、立即报告医务科或院领导,应急领导小组通知专家组迅速对疫情进行综合评估,明确是否启动疫情应急预案。 4、应急预案启动后,各部门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迅速到达岗位,例行职责,开展工作,同时应立即向疾控中心和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报告,并安排患者转至制定医院就诊。 5、在转诊患者后,严格按照消毒隔离指南要求,对门诊、隔离场所,人员设备等进行消毒,确保切断传染途径。 六、补充说明 1.定期对全院员工进行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培训,增强员工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施工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施工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1总则 1.1目的: 为提高施工项目部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正确、有效快速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保证职工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方案。 1.2编制依据: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2-2006 《国家电网公司应急预案编制规范》国家电网安监[2007]98号 《国家电网公司应急工作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安监[2007]110号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基建[2010]1020号文件 1.3适用范围: 本处置方案适用于工程施工项目部 1.4方案内容: 人身伤亡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垮(坍)塌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触电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机械设备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食物中毒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环境污染事件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突发恶劣天气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急性传染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2事件特征

3应急组织及职责 3.1应急自救组织机构 项目部成立应急救援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由项目副经理担任,成员为各部门负责人、各班组负责人及各专业分包单位负责人。 应急救援小组下设抢险救援、安全警戒、后勤保障等应急专业组。在上级应急领导小组未到来前组织开展现场自救工作。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3.2职责 3.2.1施工项目部应急救援主要职责: (1)贯彻落实国家和上级有关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与处理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2)对于项目部发生的突发事件,立即上报上级应急管理部门。在上级领导机构未到来前组织进行现场应急抢险和处置工作。

医院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67229

患者发生消化道大出血的应急预案 1、发生大出血时,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头偏向一侧。 2、立即通知医生,配合抢救。 3、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准确的实施输血,输液及各种止血治疗。 4、及时清除血迹,污物,必要时用高压吸引器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 给予吸氧。 5、做好心理护理,关心、安慰病人,及时清除血迹、污物。 6、严密监测病人的心率、血压、呼吸和神志变化,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 7、准确记录出入量。观察呕吐物和粪便的性质及量,判断病人的出血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 8、熟练掌握三腔二囊管的操作和插管后的观察护理。 9、遵医嘱进行冰盐水洗胃,生理盐水维持在40c,一次灌注250ml,然后抽出,反复多次,直至抽出液清澈为止。 10、对于采用冰盐水洗胃仍出血不止者,可胃内灌注去甲肾上腺素,即冰盐水100ml加去甲肾上腺素8mg,30分钟后抽出,每小时一次,可根据出血程度的改善,逐渐减少频率度,直至出血停止。

患者使用化疗药物发生外渗应急预案 反复化疗的癌症患者,其静脉通道变脆且环流差。因此施行确实的预防措施,防止抗癌药物外漏是必要的。但即使实行万全的预防措施也有可能产生血管外漏,如果不慎出现化疗药物外漏,护士应做到: 1、立即停止化疗药物的注入,可保留针头接注射器,回抽漏于皮下的药液,然后拔出针头。 2、向皮下注入解毒剂,常用的解毒剂有:2.6%硫代硫酸钠或生理盐水。再用0.5%普鲁卡因局部封闭,即可以稀释外漏的药液和阻止药液的扩散,又可以起到止疼的作用。 3、用冰袋局部冷敷6—12小时,以便血管收缩,减少药液向周围扩散。 4、避免患者局部受压,外涂湿润烧伤膏或如意全黄散外敷,对于肿胀严重的也可以与5%硫酸镁湿敷交替使用。

xx区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工作预案

xxxx区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工作预案 一、目的 规范疫情调查与控制工作,确保一旦发生重大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 二、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不明原因、危害严重的传染病或短时间内发生范围广、数量大的重大传染病的应急处理。 三、疫情分级 根据《经开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执行。 四、工作程序 (一)接报与记录 区疾病控制中心接到重大传染病疫情报告后,第一接报人要认真填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电话登记本》,内容包括:发生事件的名称、疫情的发生地点、时间、波及的人群、可能原因、病人就诊情况、报告联系人员姓名及通讯方式。 (二)报告的时限与程序 经初步调查核实,可能为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区疾病控制中心应在2小时内报告卫计局和市疾病控制中心,并使用《国家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和《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按规定时限和程序上报。 (三)现场调查与控制

1、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提出假设 (1)核实诊断:查看所有能找到的现患者,并逐个进行个案调查,根据流行病学史和病史、症状、体征和检验结果,找出共同特征; (2)对尚未隔离的病人进行隔离,并指导治疗,对疑似病例隔离观察; (3)分析“三间分布”特征,查找可能引起疾病暴发的因素; (4)在暴发区周围进行社会调查,查看水源、食物、蚊、蝇、鼠密度等情况,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初步判断可能引起暴发的因素和环节,提出假设。 2、根据假设,采取措施 (1)确定隔离区域:发生鼠疫、霍乱、炭疽等暴发疫情,以病人或死亡病人住处为中心,将其所在街道、村镇作为隔离区。依据可能污染或导致播散的区域划出一个警戒隔离区。由公安部门协助做好隔离区的封锁、设岗,严防隔离区内外人员流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按有关规定执行。 (2)病人隔离救治:及时将病人和疑似病人就地分别隔离观察治疗,确定病因后送到指定医院进行抢救、隔离和治疗。肺鼠疫、霍乱、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和疑似病人必须就地隔离治疗。 (3)疫区危害控制:

重大疫情应急预案

项目部重大疫情应急预案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发生和流行,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全国救灾防病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XX 项目部内发生的重大传染病疫情(以下简称重大疫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二、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 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按照“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的传染病防治原则,提高警惕,加强监测,及时发现病例,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切断传播途径,迅速控制重大疫病在本区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防控为有效切断传染病的传播,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重大疫病的流行特征,在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时,对项目部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 例及实验室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依法实行隔离和医学观察。 3.及时处置 预防和控制重大疫病要坚持“早、小、严、实”的方针,已确诊病例,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治疗、及时控制”。同时,对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及实验室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要及时采取

隔离控制措施,做到统一、有序、快速、高效。 4.属地管理 重大疫病的监督监测、预防控制、疫情分析预报、疫情报告、医疗救治、实施隔离和医学观察等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各施工队和民工必须服从当地政府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统一指挥。 5.传染病疫情分级 根据传染病疫情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重大传染病疫情 分为特大(I级)、重大(H级)、较大(皿级)、一般(W级)4个级别(具体标准参照灵武市大传染病疫情分级表)。 三、预警、报告与评估 1. 预警 根据传染病疫情的分级,实行红色(I级)、橙色(H级)、黄色(皿级)、蓝色(W级)4级预警控制措施。 2.报告 重大疫病发生后,项目部和各施工队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的报告时限和程序进行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重大疫病报告后要迅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与核实。 3. 评估配合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成立重大疫病的专家评估委员会,对重大疫病调查结果进行评估,判定重大疫病的预警级别,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四、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1.启动预案 当发生的重大传染病疫情达到蓝色警报(W级疫情)时,由区卫生局报区人民政府启动本预案。

建筑施工现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百庆·尚西国际A区 施 工 现 场 应 急 预 案 市江南建筑工程 2014年7月1日

施工现场事故应急预案 百庆·尚西国际A区项目位于合江县荔枝文化广场旁。由百庆物业集团开发,汉嘉设计集团股份设计,江阳工程项目管理监理,市江南建筑工程总承包。本项目包含两层地下车库,A1#-A5#5栋高层住宅,A6#、A7#两栋商业,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约87424.27㎡。一、应急准备 1、本公司成立以公司经理为组长,分管安全副经理、安全科科长、 项目经理参加的公司意外伤害应急领导小组。施工项目根据承建项目情况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施工员、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员、施工班组负责人参加的现场意外伤害应急领导小组。 2、根据公司承包经营围,我公司主要以房屋建筑施工为主,根据以 往施工安全意外伤害发生频率,主要意外伤害有: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事物中毒、窒息。 3、为确保人员安全,提高安全防意识,坚持以认为本的宗旨,当发 生意外伤害时,建立畅通的应急联络渠道,公司坚持24小时有人值班,办公室设在安全科。 4、为提高安全防意识,使事故人员得到及时求治,根据《建设工程 安全管理条例》及国家《中华人民全法》规定,公司承建项目在《施工现场安全条件备案》时,必须参加施工现场职工意外伤害保险。 5、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必须根据公司IS09001质量体系文件及《施

工项目管理规》要求,编制特殊及关键过程安全施工组织设计,项目开工前抓好“三级安全教育”,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由技术负责人对施工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6、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前由专职安全,对施工现场安全条件进行验 收,做好“三宝”的使用,并向作业人员进行危险源分析,及施工注意事项交待。 7、项目部根据工程进展情况,配备医用担架、急救药品、卫生绷带 等,并就近联系卫生医疗点,职工发生中毒、意外伤害时及时拔打“120”急救。进行抢救。 二、现场人员伤害抢救实施办法 1、事故后,由班组长或施工员、项目经理的指挥下,根据伤情开展 抢救工作,同时拔打医疗急救(120)请求援,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情况下,对伤者实施有效的急救治疗。 2、现场人员根据受伤原因立即开展应急抢救。 3、施工现场项目经理,在发生事故后1小时,向公司应急救援领导 小组汇报事故情况,公司领导小组在接到100KM围2小时到达事故现场,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急救工作。 4、公司各部门,施工项目部所在的施工人员必须为抢救工作提供必 要的帮助或支持。 5、现场施工用车即为紧急情况下的抢救用车,必要时租用社会车辆, 费用从项目部安全措施费用中列支。 (1)、高空坠落

医院各种应急预案

xxx医院 应 急 预 案 汇 编

前言 应急预案是指医院发生各类突发意外事件(情况)时,医院、各部门应采取的应急行动(措施)方案。为使医院、各部门能不断提高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水平和能力,熟悉和掌握应急处置的工作程序,在事件发生后能快速果断处置,把危害降到最低程度,保证各医院工作正常运行。特将以往的各项应急预案加以整理归纳、修订,同时根据医院当前实际情况,重新制定了部分应急预案并汇编成册。望各部门认真组织学习,务必使每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并严格执行。 2018年8月

xxx医院应急预案汇编目录 1、突发重大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方案……………………………………………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3、群体性食物中毒救治应急预案……………………………………………………….. 4、医院院内紧急意外事件应急预案……………………………………………………….. 5、超声科危重患者抢救应急预案……………………………………………………….. 6、影像科危重患者救治预案……………………………………………………….. 7、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8、精神异常患者应急预案………………………………………………………… 9、危重病人外出检查预案………………………………………………………… 10、病人在运送过程中意外防范预案…………………………………… 11、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程序、过敏反应应急预案……… 12、门诊突发紧急意外事件处理预案…………………………………… 13、急危重症患者处理应急预案…………………………………… 14、影响医院秩序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15、医疗外突发重大事件处置应急预案…………………………………… 16、急救、生命支持医学装备应急预案………………………………… 17、吸氧过程中吸氧装置出现故障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18、吸痰过程中中心吸引装置出现故障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重大疫情应急预案

重大疫情应急预案 为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卫生部《禽流感防治管理办法》、《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防治管理办法》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管理法律法规,做好我校师生员工重大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切实有效地防止重大传染性疾病在学校流行,为学校教育教学一线服务,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立足平时,防治结合,快速反应,依法管理,分层负责,依靠科学的原则。宣传普及重大传染病防治知识,建立防控网络,实施长效机制,全面落实“早发现、早报告、在隔离、早治疗”的方针,全面提升我校卫生保健工作。 1、防控重大传染病发生与流行是学校工作第一要务,是政治纪律,学校一切工作服从防控工作。 2、树立全局观念,服从统一指挥。做到: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 局部服从全局。 3、疫情报告零时间,做到情况准确,保证信息畅通。监控求实,不瞒报、不漏报。 二、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刘漫夫:校长??全面布置、检查防控重大传染病工作 副组长: 刘新田、吴新秋:副校长布置、检查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落实情况 谭东阳、刘日平??负责寄宿部防控工作落实 李军、李博一负责走读部防控工作落实 邱付初、王世祥:总务主任一负责总务、后勤防控工作落实 刘新田、李永军:副校长、教导主任-负责学生、班级防控工作落实 吴治球:办公室主任主任一负责防控工作的联系,材料整理 组员: 刘永红:校医-负责全校师生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宣传、教育,检查、指导学校各部门落实情况。 刘威、袁宜分、吴改新、刘永红、刘芳、梁建和、段戏文、吴文华、吴理平尹建中、张萍、刘颖之:班主任??对本班负责,落实学校一系列防控措施。 1)组织本班师生在各种环境下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2)组织本班师生探索新的管理模式。 3)维护学校各项政令、制度的执行,保证师生组织性、纪律性。 4)凝聚班级师生力量,完成好防控传染病及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 三、日常防控工作 加强日常防控管理,使教室、宿舍、各专用教室等场所保持经常性通风换气。搞好环境卫生,落实晨午检制度,确定专人负责,对学生及教职工的发烧进行排查工作,监测体温,对体温异常(N37.5Y)并有传染病可疑症状的人员,及时与珠梅卫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