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12 新课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12 新课标七年级语文(下)
第二次月考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座号姓名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写出加点字的拼音,并改正错别字(5分)
( )穷年炯乎不同()妇襦皆知()(1)锲.()而不舍兀兀
..
(2)根据汉字的形声字知识形旁表意所以“妇襦皆知”中是错别字,因为这个字的意思是:,所以用偏旁。
2、修改下面句子中的语病:(2分)
他的家乡是四川人。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是我们交友的典范。A.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心有灵犀的,伯牙、子期堪称高山流水
....
B.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
,表示赞同。
....
。
C.小李沉溺于网络游戏,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地步,他却不以为然,我行我素
....
D.真实的月球与传说中的美丽月亮大相径庭
,它其实是块冰冷的“大石头”。
....
4、下列对诗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木兰在战场上雄姿。
B、“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表现了木兰久战归来恢复女装时的欣喜兴奋的心情。
C、“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人是借古讽今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D、“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句话充满了哲理,能起到涤荡人的心灵的作用。
5、按要求默写填空。(6分)
①《木兰诗》中表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惨烈的诗名是:,
②“,思君不见下渝州”和“此夜曲中闻折柳,”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休息日的决议,充分显示了我国政府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请写出两句与我国传统节日相关的诗句
,
6、名著阅读:(5分)
《童年》是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
《》《》。它讲述的是(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名)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7、综合性学习。(4分)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多少贤人志士,为了自己的祖国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在国家危急存亡之时,敢于挺身而出,甘愿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当在祖国建设蓬勃发展之际,他们
可以义无反顾,甘愿付出自己毕生的精力。因此,民族的兴旺,要靠每一位有爱国之心的人去奉献,国家的强大,需由每一位有爱国之情的人去建设。
请你举一个有关爱国的历史人物,并简单说说他的爱国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和欣赏(29分)
(一)阅读《木兰诗》完成下列各题题(7 分)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
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
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
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
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
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 8、给下面语句划分停顿:(1分)
不闻机杼声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2分)
①旦.辞爷娘去( ) ②著.
我旧时裳( ) ③安.能辨我是雌雄( ) ④万里赴戎机..
( ) 10. 写出下面诗句的大意。(2分)
①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11、诗歌通过叙述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 , 的巾帼英雄形象。(2分) (答两个即可)
(二)完成12--16题(8分)
下边一段文字节选自老舍的《四世同堂》,描写了北平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后,某学校祁瑞宣老师上第一堂课的情景。
铃声,对于教员,有时候很好听,有时候很不悦耳。瑞宣向来不讨厌铃声 ,因为他只要决定上课,他必定已经把应教的功课或该发还的卷子准备得好好的。他不怕学生质问,所以也不怕铃声。今天,他可是怕听那个管辖着全校的人的行动的铃声,像一个受死刑的囚犯怕那绑赴刑场的号声或鼓声似的。他一向镇定,就是十年前他首次上课堂讲书的时节,他的手也没有发颤。现在,他的手在袖口里颤起来。
铃声响了。他迷迷糊糊地往外走,脚好像踩在棉花上。他似乎不晓得往哪里走呢。凭着几年的习惯,他的脚把他领到讲堂上去。低着头,他进了课堂。屋里极静,他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上了讲台,把颤动着的右手放在讲桌上,他慢慢的抬起头来。学生们坐得很齐,一致地竖直了背,扬着脸,在看他。他们的脸都是白的,没有什么表情,像是石头刻的。一点辣味儿堵塞住他的嗓子,他嗽了两声。泪开始在他的眼眶里转。
他应当安慰他们,但是怎样安慰呢?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卖傻的教书,而不到战场上去呢?他应当劝告他们忍耐,但是怎么忍耐呢?他可以教他们忍受亡国的耻辱吗?把左手也放在桌上,支持着他的身体,他用极大的力量张开了口。他的声音,好像一很细鱼刺似的横在了喉中。张了几次嘴,他并没说出话来。他希望学生们问他点什么。可是,他们没有任何动作;除了有几个年纪较大的把泪在脸上流成很长很亮的道子,没有人出声。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
糊里糊涂的,他从嗓子里挤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今天,今天,不上了!”
学生们的眼睛开始活动,似乎都希望他说点与国事有关的消息或意见。他也很想说,好使他们或者能够得着一点点安慰。可是,他说不出来。真正的苦痛是说不出来的!狠了狠心,他走下了讲台。大家的眼失望的追着他,极快的,他走到了屋门;他听到屋中有人叹气。他迈门坎,没迈利落,几乎绊了一跤。屋里开始有人活动,声音很微,像是偷手摸脚的那样往起立和往外走呢。他长吸了一口气,没再到休息室去,没等和别的班的学生会面,他一气跑回家中,像有个什么鬼追着似的。
12.两个国度,不同的时代,为什么课堂上气氛和老师的情绪如此相似呢?(4分)答:
13祁瑞宣老师“一向镇定”,“现在,他的手在袖口里颤起来”。这种反常的表现说明什么?回忆课文里韩麦尔先生一反常态的表现,做个比较。(4分)
答:
(三) 阅读《妈妈的手》,完成17--21题(15分)
妈妈的手
忙完了一天的家务,感到手膀一阵阵的酸痛,靠在椅子里,一边看报,一边用右手捶着自己的左肩膀。儿子就坐在我身边,他全神貫注在电视的荧光幕上,何曾注意到我。我说:“替我捶几下吧!”
“几下呢?”他问我。“随你的便。“我生气地说。“好,五十下,你得给我五毛钱。”
于是他几拳在我肩上像擂鼓似地,嘴里数着“一、二、三、四、五……”像放联珠炮,不到十秒钟,已满五十下,把手掌一伸:“五毛钱。”
我是给呢,还是不给呢?笑骂他:“你这样也值五毛钱吗?”他说:“那就再加五十下,我就要去写功课了。”我说:“免了、免了,五毛钱我也不能给你,我不要你觉得挣钱是这样容易的事。尤其是,给长辈做一点点事,不能老是要报酬。”
他噘着嘴走了。我叹了口气,想想这一代的孩子,再也不同于上一代了。要他们鞠躬如也地对长辈杖履追随,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所以,作为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中老年人,第一是身体健康,吃得下,睡得,做得动,跑得快,事事不要依仗小辈。不然的话,你会感到无限的孤单、寂寞、失望、悲哀。
我却又想起,自己当年可曾尽一日做儿女的孝心?
从我有记忆开始,母亲的一双手就粗糙多骨的。她整日的忙碌,从厨房忙到稻田,从父亲的一日三餐照顾到长工的“接力”①。一双放大的小脚沒有停过。手上满是裂痕,西风起了,裂痕张开红红的小嘴。那时哪来像现在主妇们用的“萨拉脫、新奇洗洁精”等等的中性去污剂,洗刷厨房用的是强烈的碱水,母亲在碱水里搓抹布,有时疼得皱下眉,却从不停止工作。洗刷完毕,喂完了猪,这才用木盆子打一盆滚烫的水,把双手浸在里面,浸好久好久,脸上挂着满足的笑,这就是她最大的享受。泡够了,拿起来,拉起青布围裙擦干。抹的可没有像现在这样讲究的化裝水、保养霜,她抹的是她认为最好的滋润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