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思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合力推动水利风景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要加强领导。各级水利部门主要领导要关心、关注,并切实抓好水利风景区建设,同时要落实一个有思想、有干劲的同志,分管和具体抓好水利风景区建设。应该说,水利工程建设只是一个过程,景区则是建设成效的最终标志,对水利风景区这项超前的、创新的事物,目前还没有专项的资金投入,但在工程建设投资内容上已经体现。省上已经着手大力推进这项工作,先在厅经济处基础上加挂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办公室牌子,把景区建设管理职能承担起来,宣传渗透风景区理念,强化景区建设管理,确保建一个工程、成一处景区、造福一方百姓。
三是近年来在水利风景区建设中取得的成绩值得充分肯定。我们在渭河、汉江综合治理,以及东庄水库前期工作中,要按照水利风景区标准做好设计。汉江要打造“玉带绕秦巴,汉水润三秦”的效果,形成一个大的水利风景区。渭河整治已建成的几处水利风景区,还要进一步精雕细刻,要像渭河上的咸阳湖一样,成为老百姓喜爱的地方,真正体会到幸福感。大江大河治理是千年工程,一定要解放思想、创新理念,不能因循守旧、观念落后,要符合大自然的规律、满足群众的需要。目前全省已经建成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33处,位于缺水地区的桃曲坡水库锦阳湖景区,众多艺术雕刻给人一种文化的享受,库区满眼绿色和一库清水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成为老百姓休闲度假、放松身心的好去处。汉中的石门水库则把治水提高到治水文化的高度。各地在景区建设上的成绩和亮点,值得我们充分肯定,更需要不断总结提升。总之,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是部省关心关注支持的结果,也渗透着在座各位的努力与心血,在此对同志们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四要做好顶层规划。顶层规划重要的是要转变理念。理念的转变非常重要,水利工程之所以大多形态类似、模式相近,主要缺少是新的理念、缺少推陈出新的人才、缺少文化内涵的注入。归根结底就是规划问题,一定要在顶层上要做好文章,首当其冲的就是提升规划设计理念,修得越高越好,闸修得越牢越好,堤修得越高越好,必须考虑到人水和谐因素,必须从根子上入手,切实加强顶层设计。
二、以水利风景区建设提升水利工程建设水平
水利风景区建设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延伸和提升,是水利工程建设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要建一处工程成一处景区。水利风景区建设是转型发展的一个载体,也是工程建设的一个目标,水利工程不仅要好用还要好看。水利风景区建设同时还是水环境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群众对水环境的要求是无止境的,水利风景区正是顺应了这一热切期盼。
王锋厅长在全省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2012年3月23日)
一、进一步统一对水利风景区建设的认识
2010年以来,关于水利风景区建设,我作了一些调查研究,进行了一些考察学习,提出了“建一处水利工程,成一处水利风景区”的思路,这是对人水和谐理念发展的一个新标志、一个新的结合点。结合几次考察学习,我谈几点认识。
五要抓好人才培训。人才问题的核心是要培训,要把我们对水利风景区的认识,把加快景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理念,贯穿到抓水利风景区建设的每个人的思想和灵魂深处,特别是各级水利部门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必须有这种理念。水利工程建起来之后好用之外,得考虑老百姓的感受,能不能看上、能不能用上,要以此作为衡量工作实绩的重要标准,作为水利工程和水利风景区建设的重要标准。
三要有文化特色。六中全会对文化建设讲得很透彻,水利工程、景区建设必须有文化特色,否则就失去了生命力,难以实现人水和谐。我们大力弘扬李仪祉精神,建设李仪祉纪念馆,得到了水利部和有关各方的充分肯定。不仅因为李仪祉先生是陕西人,为陕西水利作出过卓越贡献,他的敬业精神、对人民负责的精神,正是我们水利行业的精神真实体现,这种精神不止是陕西的,也是中华民族的,更是超越国界的。因此,渭河汉江整治、东庄水库建设等,都要体现地域文化特点,要让广大老百姓能看得见,成为人民群众自己的旅游景点,成为展示华夏文明的一个载体。
二是伊泰普电站坚定了建一个工程成一处景区的信念。在巴西伊泰普电站考察期间,我们驱车进入景区后,停下来换乘专用车,再穿树林、过草坪,由坝底上到坝顶,之后再回到换乘的地方。这个过程,给我留下了三个印象:一是巴西在建这个电站的时候,就定位成要建一个水利风景区。二是这个水利风景区由于涉及到水源安全,游客不能随意接近水,要坐在专用环保车上参观。他们管理水库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我们管的水源水库都是向群众开放的,随时都能发现有人垂钓,对此应该严格限制。三是把自然资源把握得好,我们不少工程规模之大、难度之大都是罕见的,工程建设之初设计就必须过硬,必须充分融入水利风景区的理念,比如水库泄洪也是一道风景线,壮观的场面,令人心潮澎湃。
同志们,水利风景区建设是一项富有开创性和挑战性的重要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相信在水利部的指导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水利先驱李仪祉先生精神的鼓舞感召下,通过全省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敬业努力,经过我们这一代水利人较长时间的奋斗,要在全省范围内建一处工程,成一处水利风景区,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旅游休闲地,这个目标,我们一定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一定能达到!
一是汉中一江两岸让我对褒河整治启发很大。从1962年三门峡水库建成投入使用以来,渭河的洪涝灾害就成为全省的心腹之患,对水利系统干部职工教训、教育犹深。因此,我们在去年启动的渭河整治中,其首要任务就是保证渭河的安澜。目前渭河整治堤防建设已完成200多公里,大堤顶宽40多米,堤高7至9米,看了后令人振奋和震撼。但在考察台湾基隆河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台湾已经把基隆河治理成了一个水利风景区,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广大群众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基隆河的河床也比较宽,平常的控导河道基本固定不变,但河床里有很多公众运动设施,如自行车道、旱冰场、足球场、门球场等,河滩种有花草树木,晚上一片通明,百姓乐享生活,感觉非常惬意。基隆河的考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样板,也看到了渭河治理的方向,这些实践经验非常重要。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渭河治理的规划思路,按照安澜、水清、岸绿、堤固的目标,突出抓好人水和谐和风景区建设两大主要矛盾,切实把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人水和谐理念落实到工程建设中,尤其要在渭河城市段设置亲水平台,让老百姓下到河滩里活动,尽快享受到渭河治理的效果。
二要形成合力。水利风景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团结发改、财政、环保、旅游、文物等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积极投入到水利风景区建设之中,合力打造符合群众要求的水利风景区。要加强与部、省和有关部门的协调,争取各方面关注支持,让更多的人理解、参与到景区工作中来,让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景区建设上来。厅机关有关处室,特别是景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发挥各自业务职能,为景区建设提供帮助和支持。要突出对水利风景区公益性、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宣传,不断扩大社会影响,树立水利风景区品牌形象。
我们要重点解决好两大问题:一是思想认识问题。水利风景区建设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在水利工程上做文章,把水利工程提升为水利风景区,说起来是软科学,实际上是硬工程。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水利风景区建设则是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古今中外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传世佳作,无论是诗作、散文还是画卷,绝大多数都和山水有关,脱离山水的文字和书画就少了灵气。因此,依托水利工程和水土资源,加快建设水利风景区,提高群众生活和水文化品位,无疑是非常迫切非常必要的。二是理念问题。干成干好任何事情其实并不难,难就难在没有一个新的理念来指导。我们要把水利工程建成一个水利风景区,必须将风景区的理念贯穿始终。近年来,我们穿越世界十大山脉之一的秦岭底部建设引汉济渭工程,引陕南汉江流域的水进入关中渭河流域,改变全省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局面,这是敢想敢干的大气魄,是令世人震撼的大手笔,省委、省政府对此是有决心的,全省人民为之自豪和骄傲。五年后引五亿方水进关中,这并不是我们唯一的目的,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把引汉济渭工程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水利风景区,从汉江的黄金峡到三河口再到输水管线,人家可以坐着观光车从支洞进入,体验埋深3000米之下的引水工程盛况,我们还要在黄石沟引水隧洞出口,建设一个非常超前的水利风景区,把关中东西供水管线搞成水利风景区,要让群众有组织地参观水利工程,在保证引水水质的前提下,欣赏到难得一见的水利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