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度的概念MICROSOFT WORD 文档 (4)

效度的概念MICROSOFT WORD 文档 (4)
效度的概念MICROSOFT WORD 文档 (4)

REW和相关声学知识的介绍讲解

REW和相关声学知识的介绍 论坛里经常有朋友希望能有一些普及贴或教学贴,经常有朋友在问“怎么看频响曲线”“怎么测混响时间”“怎么调试系统”……。一些问题好回答,几句话或一个图就基本能解释清楚,有些问题还真不好回答,可能写一本书都说不好,比如系统的调试,这个牵涉到太多的知识点和内容,如果你没有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储备,买本书来看,你也会觉得很艰涩和不好理解。 上周,一个秦友发帖请教REW的问题,希望能做个REW配合3115D的教程,其实这个教程早有了,以前我写过REW配合1124的教程,也写过XTZ配合3115D的教程,也有秦友写过REW配合LFO 和3115D的教程,如果具备点基础知识的话,那么完全可以明白该怎么来利用REW调试3115D。So,这个帖子写的将不会只是REW配合调试3115D的内容,我将利用讲REW的使用来介绍些相关的知识,希望能帮到大家,当然,我也只是个初烧,知识和经验都很有限,缺漏错误在所难免,也希望大家能够指出和补充,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大家一起来吧。 REW软件全称Room EQ Wizard,是一款免费的声学测量软件,调炮只是他功能的一小个体现,掌握了REW软件,可以说,你的声学知识已经不亚于大部分的从业人员了,所以开篇我就陷入了彷徨,因为我的知识储备太少了,很怕写不下去,但是在帖子里答应了,只能壮起胆子写了,反正无知者无畏嘛,大家一起来学习,反正不懂也

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既然是测量,那么我们就应该知道测什么、为什么测、怎么测。 测什么?不是测频响曲线吗?可能大部分人第一反应会是这样,最多再加个测瀑布图。是啊,我们大部分初烧对于声学测量或者说声学概念就是频响曲线,因为他是最直观的也是最基本的,但是对于我们要掌握的知识来说光有个频响曲线是不够的,所以测什么这个问题我突然发现变得有意义起来了。 所以在接下来看我的内容前,我建议在看的烧友能视线离开屏幕想一想,我们要测些什么数据?答案越多说明你对声音和系统的认识越多,要求也越高。 介绍REW使用,那么不如我们来看看rew能测什么吧。 1、频响曲线和相位 2、失真 3、瞬态相应

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研究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一、信度与效度的定义 信度即可靠性,它指的是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进行测量时,其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或者说,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 效度即准确度,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测量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要测量的变量的程度,或者说能够准确、真实地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二、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一)教育科学研究中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信度是研究结果所显示的一致性、稳定性程度,也是对研究结果一致性和稳定性的评价标准。一个具有信度的研究程序,不论其过程是由谁操作,或进行多少次同样的操作,其结果总是非常一致的.效度是一个研究程序的性质和功能,也是对研究结果正确性的评价标准,一个有效度的研究程序,不仅能够明确地回答研究的问题和解释研究结果,而且能够保证研究结果在一定规模的领域中推广。把两者的作用结合起来看,信度和效度是一项教育科学研究活动和结果具有科学价值和意义的保证。研究的信度是研究的效度的一个必要的前提,没有信度,效度不可能单独存在,也就是说,一项研究不可能没有信度却具有效度。 (二)人力资源招聘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影响测评信度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包括测评者的专业性和素质、被测评者本人的心理、侧评工具的稳定性、

环境的稳定性等都会影响测评的可信度。影响测评的效度因素也有很多,如测评工具、测评过程及测评者因素、被测评者状态、效标因素和信度因素等。在实际招聘与录用评估过程中要把握各相关方面,不仅要有专业的测评人员,同时也要在稳定的环境中为被测评者提供一个放松真实的氛围。信度和效度是人才侧评与选拔质量的重要指标.图形形式表现分析得出的信度和效度的三种关系,则会是以下这些样式,如图8—l .图8-2和图8—3所示。所以,:高信度是高效度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即信度高不一定其效度就高,但要想获得较高的测评效度,其信度必定要高, (三)用结构式问卷来测量家长“溺爱孩子”的行为中信度与效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调查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方法 问卷调查法是教育研究中广泛采用的一种调查方法,根据调查目的设计的调查问卷是问卷调查法获取信息的工具,其质量高低对调查结果的真实性、适用性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了保证问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在形成正式问卷之前,应当对问卷进行试测,并对试测结果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筛选问卷题项,调整问卷结构,从而提高问卷的信度和效度。信度和效度分析的方法包括逻辑分析和统计分析,本文主要讨论后者。 一、信度分析 信度(Reliability)即可靠性,它是指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测量时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信度指标多以相关系数表示,大致可分为三类:稳定系数(跨时间的一致性),等值系数(跨形式的一致性)和内在一致性系数(跨项目的一致性)。信度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重测信度法 这一方法是用同样的问卷对同一组被调查者间隔一定时间重复施测,计算两次施测结果的相关系数。显然,重测信度属于稳定系数。重测信度法特别适用于事实式问卷,如性别、出生年月等在两次施测中不应有任何差异,大多数被调查者的兴趣、爱好、习惯等在短时间内也不会有十分明显的变化。如果没有突发事件导致被调查者的态度、意见突变,这种方法也适用于态度、意见式问卷。由于重测信度法需要对同一样本试测两次,被调查者容易受到各种事件、活动和他人的影响,而且间隔时间长短也有一定限制,因此在实施中有一定困难。 2、复本信度法 复本信度法是让同一组被调查者一次填答两份问卷复本,计算两个复本的相关系数。复本信度属于等值系数。复本信度法要求两个复本除表述方式不同外,在内容、格式、难度和对应题项的提问方向等方面要完全一致,而在实际调查中,很难使调查问卷达到这种要求,因此采用这种方法者较少。 3、折半信度法 折半信度法是将调查项目分为两半,计算两半得分的相关系数,进而估计整个量表的信度。折半信度属于内在一致性系数,测量的是两半题项得分间的

心理学中的各种信度和效度

心理学中的各种信度和效度 一、信度 所谓信度,指的是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其操作定义是,信度乃是一个测验X与它的任意一个“平行测验X'的相关系数。无关因素、测验的长度、测验试题的区分度、被试团体的代表性都会影响信度。 (一)重测信度 1、定义:利用同一量表,让同一被试群体在不同时间两次施测之后的相关值。这一信度值表示的是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故也称之为稳定性系数。 2、形式:施测——经过适当时间——再施测 3、举例:假设有一份主观幸福感调查表,先后两次施测于10名学生,时间间隔为半年,结果如下表所示,求该测验的重测信度。 4、使用的前提条件 (1)所测量的心理特质必须是稳定的。 (2)遗忘和练习的效果基本上互相抵消。 (3)在两次施测的间隔期内,被试在所要测查的心理特质方面没有更多的学习和训练。5、注意事项 (1)有些测验不宜采用重测法估计信度,如测量推理和创造力的测验。那些不易受重复使用影响的测验才能用再测法估计信度。如感觉运动测验、人格测验。 (2)两次测验间隔的时间要适当,并注意提高被试的积极性 (3)测验手册中报告重测信度时应说明两次施测的间隔,以及在此期间内被试的有关经历(4)时间间隔的把握:适宜时间间隔依照测验目的、性质及被试特点而定,可以是几分钟甚至几年。例如对于年幼儿童的间隔要小;年长群体的间隔可大。但智力测验的间隔不能太短,成就测验的间隔不能太长。一般间隔时间不超过六个月,既不能让被试记住上一次测验的内容,又不能让其特质发生变化,或对所学知识产生遗忘。 6、重测信度的评价: (1)优点:能够提供有关测验结果是否随时间而变异的资料,可作为预测受测者将来行为表现的依据。 (2)缺点:易受练习和记忆的影响,前后两次施测间隔的长短必须要适度。 (二)复本信度

测验效度概念的新发展201305

测验效度概念的新发展 谢小庆 (北京语言大学) 摘要:在1985年《教育与心理测验标准》(第5版)出版之前,效度研究的核心概念是“效标(criterion)”。效度研究被视为一种用“效标”对测验的效度进行证明(verify)的过程,效度研究被视为一种对测验分数做出有效(valid)解释的过程。 在1985年以后,效度研究的核心概念是“证据(evidence)”。效度研究被视为一种通过积累证据对测验的效度进行支持(support)的过程,效度研究被视为一种对测验分数做出合理(reasonable)解释的过程。关于效度的这种理解,突出地体现在1999年出版的《教育与心理测验标准》(第6版)中。 美国教育协会和美国国家教育测量学会共同组织编写的《教育测量》在业内被称为是“测量领域的《圣经》”。在2006年《教育测量》(第4版)出版以后,效度研究的核心概念变为“理由(warrant)”。效度研究被视为一种通过构造“理由系统”和“理由网络”对效度所进行的“论证(argument)”,效度研究被视为一种对测验分数做出可接受的(plausible)解释的过程。 本文结合作者在考试实践中的一些体会,介绍了效度概念的新发展。 关键词:测验考试效度 考试是一把尺子,被用来测量应考者的能力。这把尺子本身可能存在质量问题。只有达到质量标准的考试才能被应用。效度是刻画考试质量的最重要指标,它反映了考试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考试目的。在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AERA)、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和美国国家教育测量学会(National Council on Measurement in Education,NCME)共同制定的《教育与心理测验标准(Standards for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Testing)》[1][2]和美国教育协会(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和美国国家教育测量学会共同组织编写的、被人们称为“教育测量领域的《圣经》”的《教育测量(Educational Measurement)》[3][4]中,首先讨论的都是考试的效度问题。 一、效度概念的历史演变 考试是一把尺子。这把尺子的准确性,需要靠另一把尺子来检验。这“另一把尺子”,就是“效标(criterion)”,或“标准”。在招生名额有限的情况下,当我们准备将一项测验(如手指速度测验或注意力测验)作为“打字员培训班”的招生考试时,我们可以对这项测验的有效性进行检验。我们可以计算经过一个月培训后的学员的打字速度与测验分数之间的相关。如果存在显著的相关,我们可以说这项测验是有效的。这时,经过一个月培训后的打字速度就是“效标”。 早期的效度研究是围绕“效标”展开的。例如,作为美国高考的《学术评估

第五讲 心理学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第五讲心理学研究的信、效度 长江大学教育科学系严磊 研究设计的主要目标是特高整个研究的科学性水平,即保证研究结果、结论能真实的反映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教育规律。信度与效度不但是研究设计应当遵循的标准,而且也是评价研究设计质量乃至整个研究结果科学水平。信度、效度源于心理与教育测验领域,现在心理学者将诶用了测量领域的信度与效度概念,并把研究的信度和效度作为设计与评价各种研究的标准,以提高心理与教育科学中各类研究的客观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如今,有关研究信度和效度的理论和方法已经为心理、教育研究者普遍接受,成为研究和实验设计的关键,也成为心理、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里程碑。 一心理测量的信度和效度射击打靶 1.真分数假设 假设一:在所讨论的问题范围内,真分数不变,亦即个体具有恒定的特质,其分量一定,取值是常数。 假设二:误差是完全随机的。这里有二层意思,一是测量误差是平均数(期望值)为零的正态随机变量;二是测量误差跟被测心理特质即真分数间相互独立。 假设三:观察分数是真分数与误差分数的和。 2.测量的信度 信度(reliability)是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程度。 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分半信度、评分者一致性信度 3.测量的效度

一研究的信度 二研究的信度 1.研究信度的概念 研究的信度指研究所的事实、数据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程度。一向好的心理与教育研究,其结果必须稳定可靠,即重复研究的结果要保持稳定、一致,否则便可不信。 根据影响信度的误差来源,信度可分为两大类:稳定性和同质性。稳定性指研究结果跨时间、跨情境的一致性。同质性指研究工具本身各项目内容的一致性。举例:用同一思维研究工具在前后相隔较短的时间内测查某一年级的儿童两次,结果发现两次测查结果不一致,第一次测查结果表明被试未达到逻辑思维水平,第二次结果发现他们已经达到逻辑思维水平。 2.判定研究信度的方法 重复法运用重复测量、重复研究的方法,在相同条件下用相同方 法进行两次以上的研究,然后考察它们是否取得相同结果。 重测信度 相似法通过比较同质或类似研究工作、或同类研究的结果的一致 性程度,来判断研究工具或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复本信度 独立评判法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研究者同时对一组被试的行为、操作 水平等各种表现进行独立判断或评价,然后比较它们之间 的一致性,此法可以判定研究者之间一致性的程度。 评分者一 致信度 举例: 相似法:将某一特定研究的结果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的结果进行比较,是判定研究的信度的常用方法。新编智力量表与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的比较。 独立评定法:采用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测验法、实验法等方法进行的研究中,日益注重观察者、评定者和计分者之间的信度。攻击性行为,助人行为。二研究的效度

信度和效度

信度和效度 社会学系02研王丽云 当我们建构和评估测量时,我们通常使用信度和效度这两个技术性指标。 简单地说信度就是指测量数据和结论的可靠性程度,也就是说测量工具能否稳定地测量到它要测量的事项的程度。 我们可以举例说明信度的问题:如果想知道某人的体重,我们可以叫两个人来估计,一个人的估计为150镑,另一个人的估计为300镑,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叫别人来估计体重是非常不可信的方法。如果用磅秤,连续测量两次的结果都是相同的,因而我们可以说,在测量体重方面,用磅秤的方法要比叫人来估计更可信。我们可以用信度系数来表示信度的大小。 我们知道在进行测量时,误差是难免的,这就使得真实值和测量值之间是不可能完全一致。我们可以这样来表示真实值和测量值之间的关系。 X=T+B+E T表示真实值,B表示偏差即系统误差,E表示测量误差即随机误差。由于系统误差很难分解,因而有些书中的分解式将系统误差包括在真实值之中,因而X可以简单地概括为X=T+E 对于测量误差E,一般假定他的期望值是0,却与真实值相独立,在此假定下,可以证明:E(x)=E(T)实得分数和真分数的总体均值相等。σ2x=σ2T+σ2E实得分的方差等于真分数的方差与误差方差

之和。 信度一般规定是真分数的方差在总体方差中所占的比例,即:信度系数Rxx=σ2T/σ2X=1-(σ2E/σ2X) 信度系数越大,表明测量的可信程度越大。在实际应用中,信度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 重测信度 这种方法通常是重复同样的测量来检验信度信度系数可以用相关系数来表示。假如我们第一次测量时的观测值是X,第二次的观测值是Y,那么重测信度就等于X与Y的相关系数。 但重复测量时,我们要注意两次测量的时间间隔要恰当。如果时间间隔太久,可能会发生一些变故,影响到被调查者的态度,那么前后的测量就会有很大的差异。 (二)复本信度 复本是针对原本而言的,它使原本的复制品。 对一项调查的问题,让被调查者接受问卷测量,并同时接受调查问卷的副本的调查,然后根据结果计算原本和复本的相关系数,就得到复本信度。 (三)折半信度 通常是在无副本且不准备重测的情况下,我们就用折半信度来计算信度系数。 举例来说,如果有一份问卷,其中有十个问题涉及到女性歧视现象。利用折半信度时,可将是个问题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有五个问题,

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一个测量工具要有效度必须有信度,没有信度就没有效度;但是有了信度不一定有效度。 信度低,效度不可能高。因为如果测量的数据不准确,也并不能有效地说明所研究的对象。 信度高,效度未必高。例如,如果我们准确地测量出某人的经济收入,也未必能够说明他的消费水平。 效度低,信度很可能高。例如,即是一项研究未能说明社会流动的原因,但它很有可能很精确很可靠地调查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人的流动数量。 效度高,信度也必然高。 信度:测量的数据准确性

效度:结果的符合程度 1请问为什么随机分派前后测就可以控制选择、被试缺失的干扰了。而随即分派后侧就不能对被试缺失加以控制了。它们的不同只是多了一次前侧,怎么会对被试产生影响呢? 2消除无关变量的方法平衡法和恒定法,有何区别呢,我总是有点弄混,能各举个例子吗? 1、在一个延续时间较长的研究中,被试的更换、淘汰或者中途退出可能会对研究结果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如果只有后测,两组或多组相等的假设就无法保证,很难控制被试的情况。而前后测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2、恒定法。恒定法就是采取一定措施,使某些无关变量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它也是控制无关变量的基本方法。平衡法。平衡法就是对某些不能被消除,又不能或不便被恒定的无关变量,通过采取某些综合平衡的措施或方式,使其影响通过平衡而抵消,达到控制它们的方法。平衡法主要采用对比组方法和循环法。

先体会一下两者定义。简单的说: 恒定法:前后不变,比如上课时间、学生作业 平衡法:分组实验中,各组作用相同,比如教师水平,学生数目,知识基础。 在实验设计主要格式中,带有随机分配的优点是可以控制选择与成熟的交互作用,是什么意思啊?这里的成熟是指的被试身心的成熟程度吗? 支持(0) 中立(0) 反对(0) 单帖管理 举报帖子 使用道具 | 引用| 回复 zdjy 小大2楼个性首页| 博客| 信息| 搜索| 邮箱| 主页| UC

声学基础知识

由气体振动而产生。气体的压力产生突变,会产生涡流扰动,从而引起噪声。如空气压缩机、电风扇的噪声。 机械噪声 由固体振动产生。金属板、齿轮、轴承等,在设备运行时受到撞击、摩擦及各种突变机械力的作用,会产生振动,再通过空气传播,形成噪声。 液体流动噪声 液体流动过程中,由于液体内部的摩擦、液体与管壁的摩擦、或者流体的冲击,会引起流体和管壁的振动,并引起噪声。电磁噪声 各种电器设备,由于交变电磁力的作用,引起铁芯和绕组线圈的振动,引起的噪声通常叫做交流声。 燃烧噪声 燃料燃烧时,向周围的空气介质传递了热量,使它的温度和压力产生变化,形成湍流和振动,产生噪声。

声波和声速 声波 质点或物体在弹性媒质中振动,产生机械波向四周传播,就形成声波(声波是纵波)。可听声波的频率为20~20000Hz,高于20KHz 的属超声波,低于20Hz 的属次声波。 点声源附近的声波为球面波,离声源足够远处的声波视为平面波,特殊情况(线声源)可形成柱面波。 声频( f )声速( c )和波长( λ ) λ= c / f 声速与媒质材料和环境有关: 空气中,c =+或t c +=27305.20 (m /s) 在水中声速约为1500 m /s t —摄氏温度 传播方向上单位长度的波长数,等于波长的倒数,即1/λ。有时也规定2π/λ为波数,用符号K 表示。 质点速度 质点因声音通过而引起的相对于整个媒质的振动速度。声波传播不是把质点传走而是把它的振动能量传走。

声场 有声波存在的区域称为声场。声场大致可以分为自由场、扩散场(混响场)、半扩散场(半自由场)。 自由场 在均匀各向同性的媒质中,边界影响可忽略不计的声场称为自由场。在自由场中任何一点,只有直达声,没有反射声。 消声室是人为的自由场,是由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做成的密闭空间,静谧无风的高空或旷野可近似为自由场。 扩散场 声能量均匀分布,并在各个传播方向作无规则传播的声场,称为扩散场,或混响场。声波在扩散场内呈全反射。 人为设计的混响室是典型的扩散场。无论声源处于混响室内任何位置,室内各处声压接近相等,声能密度处处均匀。 自由场扩散场(混响场)

第七章 效度

教案 课题:《第七章效度》 课型:新授课 课时:3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效度的意义。 2.掌握效度的类型及各种估算方法。 3.了解提高测验效度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效度估算的各种类型,提高测验效度的六种方法。 ?教学难点:效度估算各种类型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列举效度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感知:引导学生感知学习内容。 三、讲授:通过具体内容的讲授分析,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学习内容。 讲授主要内容如下: 一、内容效度 (一)内容效度的概念 内容效度是指测验内容与预定要测的内容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也可以说是测验题目所涉及的内容对所要测验的全部内容的取样代表性程度。取样代表性是指测验题目能最大限度地代表欲测的内容范围。因此,一个测验要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是测验内容范围明确,即必须明确界定所要测验的内容范围;其二是取样具有代表性,即测验题目对所有测验内容的覆盖面要大。 在理解测验的内容效度时,不要与测验的表面效度相混淆。表面效度是指从外表直观地看,测验题目与测验目标的一致性程度。表面效度从严格意义上讲不能算作一种效度的,但在实际测验中却是不能忽视的。 (二)内容效度的估计方法 1.逻辑分析法 用逻辑分析法估计内容效度,主要是指依据教材内容、课程标准的范围以及教学目标分

析测验内容,检查测验内容究竟在体现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方面达到多大的程度。用逻辑分析法估计内容效度实际上是在进行定性分析。 这种方法的缺点主要表现在:没有数量指标来描述教材内容、教学目标与测验试题的一致性程度;内容效度一般采用专家主观性评判,因而很难做到客观、准确,不同判断者的判断标准不同,可能导致批评结果的不一致。因而,对内容效度的估计必须谨慎,而且对内容效度的估计值也应当一分为二的看待。 2.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法主要是采取定量分析手段来描述测验的内容效度,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克龙巴赫法 克龙巴赫曾提出估计内容效度可以用同一教学内容范围的总体中抽取两套独立的测验试题,用这两套测验试题对相同的被试分别进行测验,测验之后求得两次得分的相关系数,如果相关系数大,就可推论内容效度高,若相关系数小,则说明这两套试题中至少有一套测验的内容效度比较低。 (2)评分一致性考查法 内容效度的确定也可以计算不同评分者之间评分的一致性程度,即考查评分者的信度。虽然它代表的是测验信度,但由于来自两个独立的评判者,因此符合程度越高就反映测验的内容效度也越高。 (3)前后测比较法 这种方法是,先对一组被试进行前期测验,这一组被试对测验的内容知之甚少,然后对这一组被试进行有关内容的教学与训练,经过一定时间后,再对这一组被试进行后期测验,这样可以看出测验是否测验出课堂上进行的教学与训练的效果。 二、构想效度 (一)构想效度的概念 构想效度是指测验成绩能够解释心理学理论上的某种结构或特质的程度,构想效度主要适用于心理测验效度的确定。 所谓构想,是指心理学理论所涉及的抽象而属假设性的概念、特质或变量,如智力、能力倾向、行为习惯、成就动机、人格结构等。 (二)确定构想效度的步骤和方法 确定构想效度的步骤和方法是:首先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建立某种心理品质的理论结构;然后根据这一理论结构提出有关测验成绩的假设;最后用逻辑和实证的研究由果求因来验证提出的假设。

声学常识及一些基本概念

声学常识及一些基本概念 一、声音 物体的振动产生“声”,振动的传播形成“音”。人们通过听觉器官感受声音,声音是物理现象,不同的人对声音有不同的感受,相同声音的感受也会因人而异。美妙的音乐令人陶醉,清晰激昂的演讲令人鼓舞,但有时侯,邻居传来的音乐声使人难以入睡,他人之间的甜言蜜语也许令人烦恼。建筑声学不同于其他物理声学,主要研究目的在于如何使人们在建筑中获得良好的声音环境,涉及的问题不局限于声音本身,还包括心理感受、建筑学、结构学、材料学甚至群体行为学等多方面问题。 人耳的听觉下限是0dB,低于15dB的环境是极为安静的环境,安静的会使人不知所措。乡村的夜晚大多是25-30dB,除了细心才能够体会到的流水、风、小动物等自然声音以外,其他感觉一片宁静,这也是生活在喧嚣之中的城市人所追求的净土。城市的夜晚会因区域不同而有所不同。较为安静区域的室内一般在30-35dB,如果你住在繁华的闹市区或是交通干线附近,将不得不忍受40-50dB(甚至更高)的噪声,如果碰巧邻居是一位不通情达理的人,夜深人静时蹦蹦跳跳、高声喧哗,也许更要饱受煎熬了。人们正常讲话的声音大约是60-70dB,大声呼喊可达100dB。在中式餐馆中,往往由于缺乏吸声处理,人声鼎沸,声音将达到70-80dB,有国外研究报道噪声中进餐会影响健康。人耳的听觉上限一般是120dB,超过120dB 的声音会造成听觉器官的损伤,140dB的声音会使人失去听觉。高分贝喇叭、重型机械、喷气飞机引擎等都能够产生超过120dB的声音。 人耳听觉非常敏感,正常人能够察觉1dB的声音变化,3dB的差异将感到明显不同。人耳存在掩蔽效应,当一个声音高于另一个声音10dB时,较小的声音因掩蔽而难于被听到和理解,由于掩蔽效应,在90-100dB的环境中,即使近距离讲话也会听不清。人耳有感知声音频率的能力,频率高的声音人们会有“高音”的感觉,频率低的声音人们会有“低音”的感觉,人耳正常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KHz。人耳耳道类似一个2-3cm的小管,由于频率共振的原因,在2000-3000Hz的范围内声音被增强,这一频率在语言中的辅音中占主导地位,有利于听清语言和交流,但人耳最先老化的频率也在这个范围内。一般认为,500Hz以下为低频,500Hz-2000Hz为中频,2000Hz以上为高频。语言的频率范围主要集中在中频。人耳听觉敏感性由于频率的不同有所不同,频率越低或越高时敏感度变差,也就是说,同样大小的声音,中频听起来要比低频和高频的声音响。 二、声音的频率特性 声音可以分解为若干(甚至无限多)频率分量的合成。为了测量和描述声音频率特性,人们使用频谱。频率的表示方法常用倍频程和1/3倍频程。倍频程的中心频率是31.5、63、125、250、500、1K、2K、4K、8K、16KHz十个频率,后一个频率均为前一个频率的两倍,因此被称为倍频程,而且后一个频率的频率带宽也是前一个频率的两倍。在有些更为精细的要求下,将频率更细地划分,形成1/3倍频程,也就是把每个倍频程再划分成三个频带,中心频率是20、31.5、40、50、63、80、100、125、160、200、250、315、400、500、630、800、1K、1.25K、1.6K、2K、2.5K、3.15K、4K、5K、6.3K、8K、10K、12.5K、16K、20KHz等三十个频

吸声-建筑声学常识及基本概念

建筑声学常识及基本概念:关于吸声 吸声是声波撞击到材料表面后能量损失的现象,吸声可以降低室内声压级。描述吸声的指标是吸声系数a,代表被吸收的声能与入射声能的比值。理论上,如果某种材料完全反射声音,那么它的a=0;如果某种材料将入射声能全部吸收,那么它的a=1。事实上,所有材料的a介于0和1之间,也就是不可能全部反射,也不可能全部吸收。 不同频率上会有不同的吸声系数。人们使用吸声系数频率特性曲线描述材料在不同频率上的吸声性能。按照ISO标准和国家标准,吸声测试报告中吸声系数的频率范围是100-5KHz。将 100-5KHz的吸声系数取平均得到的数值是平均吸声系数,平均吸声系数反映了材料总体的吸声性能。在工程中常使用降噪系数NRC粗略地评价在语言频率范围内的吸声性能,这一数值是材料在250、500、1K、2K四个频率的吸声系数的算术平均值,四舍五入取整到0.05。一般认为NRC小于0.2的材料是反射材料,NRC大于0.4的材料才被认为是吸声材料。当需要吸收大量声能降低室内混响及噪声时,常常推荐使用高吸声系数的材料。离心玻璃棉属于高NRC吸声材料,5cm厚的24kg/m3的离心玻璃棉的NRC可达到0.90。 多孔吸声材料,如离心玻璃棉、岩棉、矿棉、植物纤维喷涂等,吸声机理是材料内部有大量微小的孔隙,声波沿着这些孔隙可以深入材料内部,与材料发生摩擦作用将声能转化为热能。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特性是随着频率的增高吸声系数逐渐增大,这意味着低频吸收没有高频吸收好。与墙面或天花存在空气层的穿孔板,即使材料本身吸声性能很差,这种结构也具有吸声性能,如穿孔的石膏板、木板、金属板、甚至是狭缝砖等,它的吸声机理是亥姆霍兹共振,类似于暖水瓶,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通过窄的瓶颈连接,声波入射时,在共振频率上与颈部的空气及内部空间之间产生剧烈的共振作用而损失声能。亥姆霍兹共振吸收的特点是只有在某些频率上具有较大的吸声系数。薄膜或薄板与其他结构体形成空腔时也能吸声,如木板、金属板等,这种结构的吸声机理是薄板共振,在共振频率上,由于薄板剧烈振动而大量吸收声能。薄板共振吸收大多在低频具有较好的吸声性能。 冷却塔的落水噪声及其防治措施(冷却塔)(2007-09-04 15:20:04) 标签:家居/装修分类:设计方案近年来,冷却塔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已越来的引起人们的重视,开始出现了整治冷却塔噪声污染的呼声,妥善处理好冷却塔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问题正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1、冷却塔落水噪声的检测

问卷信度效度检验

从统计数据质量角度谈调查问卷的设计质量 一、引言 从保证统计数据质量的统计工作过程看,统计数据质量可以被划分为统计设计质量、统计调查质量、统计整理质量、统计分析质量以及数据发布传输质量等。统计设计质量是保证统计数据质量的首要环节,在统计数据质量保证体系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统计设计质量一般包括调查问卷设计质量与调查方案设计质量,其中调查问卷设计质量指的是:通过问卷测量得到的,反映调查对象客观现象的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即调查问卷设计质量的好坏,需要通过问卷测量能力的高低来检验。 在市场调查中,为了深入地研究一些本质的或理论性的现象,问卷调查法被广泛运用,除了调查时采用的抽样方法以及所抽取的调查对象是否具有代表性之外,调查者最关心的就是调查问卷的测量能力。问卷测量能力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即问卷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准确性和有效性是统计数据质量蕴涵的最主要的两个特性,一个好的调查问卷设计不仅可以保证在多次重复使用下得到可靠的数据结果,即准确性;也可以保证所得测量结果能够反映它所应该反映的客观现实,即有效性。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问卷测量能力的分析来检验问卷的设计质量,对问卷设计进行质量控制,进而发现问卷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改进问卷设计,提高其测量能力,最终将有助于我们得到高质量的调查数据。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质量检验 信度和效度的概念来源于心理测试中关于测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研究,当建构和评估测量时,通常使用信度和效度这两个技术性指标。因此我们采用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来评估其测量能力,进而实现对问卷设计质量的检验。 1.问卷设计质量的信度检验 所谓问卷设计质量的信度检验,指的是对问卷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分析,即对设计的问卷在多次重复使用下得到的数据结果的可靠性的检验。在实际应用中,信度检验多以相关系数表示,常用的方法有:重测信度,复本信度,折半信度,克朗巴哈信度,评分者信度等。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关于这些信度分析方法介绍的文献,在这里,笔者不再一一详述,仅列出相关公式作为参考。 (1)重测信度,也叫稳定系数,对同一组调查对象采用同一调查问卷进行先后两次调 查,采用检验公式,其中为两次调查结果的协方差,为第一次调查结果 的协方差,为第二次调查结果的协方差。系数值越大说明信度越高。 (2)复本信度,也叫等值系数,对同一组调查对象进行两种相等或相近的调查,要求两份问卷的题数、形式、内容及难度和鉴别度等方面都要尽可能的一致。检验公式同稳定系数公式,系数越大,说明两份问卷的信度越高,具体调查时使用哪一份都可以。 (3)折半信度,也叫内在一致性系数,将调查的项目按前后分成两等份或按奇偶题号分成两部分,通过计算这两部分调查结果的相关系数来衡量信度。当假定两部分调查结果得 分的方差相等时,检验用Spearman-Brown公式来表示:,其中表示折半信度系数;当假定方差不相等时,采用Flanagan 公式:,其中、分别 表示两部分调查结果的方差,表示整个问卷调查结果的方差。如果折半信度很高,则说明这份问卷的各项题之间难度相当,调查结果信度高。 (4)克朗巴哈信度,是对折半信度的改进,检验公式是:,其中

声学的基本概念

声学的基本概念 人们之所以能够听到声音,是由于声波振动引起的,并通过传声媒质(如:空气、水、混凝土等弹性物质)传播进入人耳。从声源或振动源直接传入人耳的叫“直达声”,声音通过物 体反射传入人耳的叫“反射声”。 人的双耳距离大约有15~17厘米,这个距离使人耳具有非常准确的判断声源位置的特性。比如说:声音从左方首先进入左耳,右耳听到的声音比左耳晚一些其时间差=双耳距离/声速,为0.44~0.5mS。这个时间差使听音者感觉声音来自左方。所以直达声对判别声源的位置起决定性作用。因此人们在欣赏音乐时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 在反射声中较早到达人耳的声波较强,这个较强的反射波称之为早期反射声,在此之后的反 射声的总和称为混响声。 人耳的听音范围是20Hz~20KHz。低于20Hz叫次声波,高于20KHz的叫超声波。 声波振动一周所传播的距离叫“波长”用λ表示 声波一秒钟传播的距离叫“波速”用c表示 声波一秒钟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用 f表示 它们之间的关系:λ=c/f 声波在传输过程中具有相互干涉作用。两个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且步调一致的声源发出的声波相互叠加时就会出现干涉现象。如果它们的相位相同,两波叠加后幅度增加声压加强;反之,它们的相位相反,两波叠加后幅度减小声压减弱,如果两波幅度一样,将完全抵消。由于声波的干涉作用,常使空间的声场出现固定的分布,形成波峰和波谷(从频响曲线上看似梳状滤波器的效果),即:音响术语中常说的----驻波现象。 在厅堂内扩声时由于墙壁的反射也会出现声波的干涉现象。如果是纯音(正弦波)信号,这种干涉现象必然会引起空间声场的很大差异,即:有的地方声波会加强、有的地方声波会减弱甚至完全抵消,成为“死点”(听不到声音)。好在语言和音乐不是正弦波而是复杂的波形,这种复杂的波形用傅立叶级数展开是多个不同频率、不同幅度的正弦波。所以有“此起彼落”“填平补齐”的效果,使干涉效应不太明显。但是!由于不同的频率信号所产生的干涉效果不同,某些频率信号加强,另一些频率信号减弱,所以常常导致房间传输特性不均匀, 这就是为什么要使用“房间均衡”的道理。 由上所述,声音为一串串稀疏稠密交替变化的波,而疏和密就是空气压强的变化,再通过人的耳膜对空气压力的反映传入大脑,从而听到声音。声波是描述声音的物理现象,常用波形表示。注意!声波具有一切“波”的性质。所以产生声音的必要条件有两个:1、必须要有振动体或振动源。2、声波的传递必须依靠传播媒介。

建筑声学常识及基本概念关于隔声

建筑声学常识及基本概念:关于隔声 建筑声学, 概念, 隔声 为了保证室内环境的私密性,降低外界声音的影响,房间之间需要隔声。隔声与吸声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好的吸声材料不一定是好的隔声材料。声音进入建筑维护结构有三种形式。1)通过孔洞直接进入。2)声波撞击到墙面引起墙体振动而辐射声音。3)物体撞击地面或墙体产生结构振动而辐射声音。前两种方式为空气声传声,第三种方式是撞击声传声。 描述空气声传声隔声性能的指标是隔声量,隔声量的定义是R=10lg(1/τ),其中τ是透射声能与入射声能的比,隔声量的单位是dB。隔声量可以粗略地理解为墙体两边声音分贝数的差值,但绝对不是差值这样简单。孔洞的隔声量R=0dB,隔掉99%声能的隔墙的隔声量是20dB,隔掉99.999%声能的隔墙的隔声量是50dB。 墙体在不同频率下的隔声量一般并不相同,一般规律是高频隔声量好于低频。不同材料的隔声量频率特性曲线很不相同,为了使用单一指标比较不同材料及构造的隔声性能,人们使用计权隔声量Rw。Rw是使用标准评价曲线与墙体隔声量频率特性曲线进行比较得到的,标准评价曲线符合人耳低频不敏感的听觉特性。具体评价方法可参见国标GBJ121-88“建筑隔声评价标准”。 隔墙隔声存在质量定律,即单层墙越重隔声性能越好,单位面积的质量提高一倍,隔声量提高6dB。120砖墙的面密度为260kg/m2,隔声量为46-48dB;240砖墙的面密度为520kg/m2,隔声量为52-54dB。砖墙墙体过重,结构荷载负担较大,使用黏土砖也不利于耕地保护,因此,轻墙得以广泛使用。为了使轻墙达到良好的隔声性能,需要使用多层墙板内填吸声材料的方法。75龙骨内填玻璃棉的双面双层纸面石膏板墙的面密度只有60kg/m2左右,隔声量可以达到50dB。同样面密度的90厚加气混凝土板墙的隔声量只有36dB。对于住宅隔声,Rw应至少大于45dB,最好大于50dB。 描述撞击声传声隔声性能的指标是撞击声压级,它不同于空气声隔声量所表达的“隔掉声音的分贝数”,而是表示在使用标准打击器(一种能够产生标准撞击能量的设备)撞击楼板时,楼下声音的大小。撞击声压级越大表示楼板撞击声传声隔声能力越差,反之越好。撞击声压级反映了人在楼上活动时对楼下房间产生声音的大小。楼板撞击声压级随频率不同而变化,为了使用单一指标比较不同楼板的隔绝撞击声的性能,人们使用计权撞击声压级Lpn,w。Lpn,w同样使用标准评价曲线与撞击声隔声频率特性曲线进行比较得到的,具体评价方法可参见国标GBJ121-88“建筑隔声评价标准”。 比较理想的住宅楼板计权撞击声压级应小于65dB。然而,大量使用的普通10cm厚混凝土楼板计权撞击声压级为80-82dB,楼板隔声问题比较严重,住户多有抱怨,谁没有听到楼上的脚步声以及孩子的跑跳声的经历呢?采用浮筑地板的方法可以提高楼板隔声性能,如在结构楼板上铺一层高容重的玻璃棉减振垫层再做40mm厚的混凝土地面,计权撞击声压级可以小于60dB。

什么是测试的信度和效度,如何保证测试的信度和效度

什么是测试的信度和效度,如何保证测试的信度和效度 棋盘中小张倩倩 在教育研究中,信度与效度是很常见的两个概念。但每次看到或听到这两个名词,我的脑袋老反应不过来,看来基础就是不扎实。我在这里就谈谈我浅显的认识。 一、信度 所谓的信度,是指使用相同指标或测量工具重复测量相同事物时,得到相同结果的可能性。如果说某个指标或测量工具的信度高,那它提供的测量结果就不会因为指标、测量工具或测量设计本身的特性而发生变化;反之亦然。根据测量过程中不同的误差来源,可分为再测信度、复本信度和折半信度。 再测信度,是用同一测量工具在不同的时间对同一群受试者前后测量两次,然后计算两次测量分数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越大说明两次测量的一致性越高。相隔的时间不应该太长。 复本信度,是用两个完全等值的(平行的)复本对同一群受试者进行测试,计算两种复本测量分数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越大说明两个复本构成带来的变异越小。如考试中使用的A、B卷 折半信度,只用一个测量工具对同一群受试者实施一次测量,但将奇数题和偶数题分开计分,再计算奇数试题和偶数试题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 二、效度 所谓的效度,是指测量工具能够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征的正确性程

度。效度越高,即表示测量结果越能显示其所要测量的特征。如果说根据某项特征能够区分人、物或事件,那么说某个测量该特征的测量工具是有效的,就是指它的测量结果能把具有不同特征的人、物或事件进行有效的区分。常用的有变面效度、内容效度和效标效度。 表面效度是指测量效果和人们头脑中的印象或学术界形成的共识之间的吻和程度,吻合程度高,表面效度就高。 内容效度是指测量在多大程度上涵盖了被测量概念的全部内涵,测量工具代表概念定义的内容越多,内容效度就越高。 效标效度是指测量结果与一些标准之间的一致性程度,这些标准能够精确表示被测概念。 三、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一个测量工具要有效度必须有信度,没有信度就没有效度;但是有了信度不一定有效度。 信度低,效度不可能高。因为如果测量的数据不准确,也并不能有效地说明所研究的对象。 信度高,效度未必高。例如,如果我们准确地测量出某人的经济收入,也未必能够说明他的消费水平。 效度低,信度很可能高。例如,即是一项研究未能说明社会流动的原因,但它很有可能很精确很可靠地调查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人的流动数量。 效度高,信度也必然高。

信度和效度的关系口诀

信度: 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一般多以内部一致性来加以表示该测验信度的高低。信度系数愈高即表示该测验的结果愈一致、稳定与可靠。系统误差对信度没什么影响,因为系统误差总是以相同的方式影响测量值的,因此不会造成不一致性。反之,随机误差可能导致不一致性,从而降低信度。 定义: 信度(reliability)即可靠性,它指的是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进行测量时,其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从另一方面来说,信度就是指测量数据的可靠程度。 信度和效度的关系: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之间既有明显的区别,又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信度主要回答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和可靠性问题;效度主要回答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和正确性问题。 效度和信度的关系可以用测量值的构成公式O=T S R来理解。如果测量是完全有效的,即0=T,S=0,R=0,此时测量必然是完全可信的,若量表的信度不足,它也不可能完全有效,因为有O=T R。如果量表是完全可信的,可以达到完全有效,也可能达不到,因为有可能存在导致误差,虽然缺乏信度必然缺乏效度,但信度的大小并不能体现效度的大小。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从理论的角度来看,量应具有足够的效度和信度;从实践的观点来看,一个好的量表还应该具有实用性。实用性指量表的经济性、便利性和可

解释性。 一般来说,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效度都必须建立在信度的基础上;但是没有效度的测量,即使它的信度再高,这样的测量也是没有意义的。信度和效度的关系有如下几种类型: ①可信且有效 这种问卷准确地反映被调查人员的真实态度,问卷中的题目是和调查目标紧密关联的。若调查结果能真实地反映所调查的对象,测量的误差较小,则说明问卷调查的结果是可信而且有效的。 ②可信但无效 这种问卷调查结果虽然能准确地反映被调查人员的真实态度,但问卷中题目与真实的调查目的的关联程度较弱,与调查的目标不相一致。。这种情况表明,虽然调查中所得的结果是可信的,但可能在某些环节上出了差错,例如问卷中题目的设计使得所有的被调查人员都出现了理解的偏差,从而出现了系统性的偏差。 ③不可信亦无效 在这种情况下,统计调查的结果分布较为分散,是难以从调查问卷中得出有效结果的,这是测量中应避免的类型。

声学基础知识

噪声产生原因空气动力噪声 由气体振动而产生。气体的压力产生突变,会产生涡流扰动,从而引起噪声。如空气压缩机、电风扇的噪声。机械噪声 由固体振动产生。金属板、齿轮、轴承等,在设备运行时受到撞击、摩擦及各种突变机械力的作用,会产生振动,再通过空气传播,形成噪声。 液体流动噪声 液体流动过程中,由于液体内部的摩擦、液体与管壁的摩擦、或者流体的冲击,会引起流体和管壁的振动,并引起噪声。 电磁噪声 各种电器设备,由于交变电磁力的作用,引起铁芯和绕组线圈的振动,引起的噪声通常叫做交流声。 燃烧噪声 燃料燃烧时,向周围的空气介质传递了热量,使它的温度和压力产生变化,形成湍流和振动,产生噪声。

声波和声速 声波 质点或物体在弹性媒质中振动,产生机械波向四周传播,就形成声波(声波是纵波)。可听声波的频率为20~20000Hz,高于20KHz 的属超声波,低于20Hz 的属次声波。 点声源附近的声波为球面波,离声源足够远处的声波视为平面波,特殊情况(线声源)可形成柱面波。 声频( f )声速( c )和波长( λ ) λ= c / f 声速与媒质材料和环境有关: 空气中, c =331.6+0.6t 或t c +=27305.20 (m /s) 在水中声速约为1500 m /s t —摄氏温度 传播方向上单位长度的波长数,等于波长的倒数,即1/λ。有时也规定2π/λ为波数,用符号K 表示。 质点速度 质点因声音通过而引起的相对于整个媒质的振动速度。声波传播不是把质点传走而是把它的振动能量传走。

声场 有声波存在的区域称为声场。声场大致可以分为自由场、扩散场(混响场)、半扩散场(半自由场)。 自由场 在均匀各向同性的媒质中,边界影响可忽略不计的声场称为自由场。在自由场中任何一点,只有直达声,没有反射声。 消声室是人为的自由场,是由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做成的密闭空间,静谧无风的高空或旷野可近似为自由场。扩散场 声能量均匀分布,并在各个传播方向作无规则传播的声场,称为扩散场,或混响场。声波在扩散场内呈全反射。人为设计的混响室是典型的扩散场。无论声源处于混响室内任何位置,室内各处声压接近相等,声能密度处处均匀。 自由场扩散场(混响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