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一轮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一轮复习教案
备课人:田巧
一、2008年-2013年全国卷高考试题
1.(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12)2012年,某县农民种植的土豆产量增大,但市场没有相应的扩充,农民不得不低价销售,收入不增反降。

图5的①②③④中,能够反映这种“丰产不丰收”经济现象的是()
(讲义P7命题点1 典例1)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从中寻找关键信息,产量增大,低价销售,收入下降。

“丰产不丰收”是因为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是基本稳定的,所以即使农民低价销售,需求量也不会实质性的增加多少。

这涉及到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较小的知识点。

因为是低价销售,所以变化之后的价格下降,①和③显示的是变化后的价格上升,排除①和③。

④不合题意,材料讲得不是需求量的变化,答案选B。

【考点定位】价格与供求的关系,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较小等知识点。

2.(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15)支持价格是指一国为了支持农业
的发展而对粮食等农产品所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格。

我国某农产品的需求
曲线(D)和供给曲线(S)如图4所示。

该产品的支持价格和供给数量分别
为()
AP0,Q0 B.P1,Q2 C.P1,Q4 D.P2,Q1
【解析】本题以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关系为背景,考查价格变动对供给的影响有关知识,本题的设问是支持价格与供给数量分别是什么,排除AD。

P0是均衡价格,而支持价格一定会比均衡价格更高,否则就不能称为保护支持价格,B项中Q2是需求数量,不是供给数量,排除B。

故选C。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经济生活中价格变动的影响相关考点。

3.(2013年高考全国卷大纲版24)假设某国M产品只由甲、乙两家企业提供,售价为10元。

2011年,甲企业生产500万件,乙企业生产400万件。

2012年,甲、乙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提高一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M产品的价格和社会总价值分别是()
A.5元 9000万元
B.10元 9000万元
C.5元 18000万元
D.10元 18000万元
【解析】本题前提条件是M产品只有甲、乙两家企业提供,所以两个企业创造的价值总量就是社会总价值。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甲、乙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2012年的M产品价格为10/2=5元。

M产品数量为(500+400)*2=1800万件。

社会总价值为1800*5=9000万元。

故选A。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经济生活中商品价值量的计算。

二、2008年-2013年全国其它省份高考试题
1. (2013年高考广东卷27)假设甲国化妆品市场高档品牌被进口品牌垄断,为保护国内产业发展,甲国对进口化妆品提高关税,致其价格飙升;受此影响,消费者转向国产中低档品牌,使进口高档品牌的需求曲线(D1)和国产中低档品牌的需求曲线(D2)发生变动。

不考虑其他因素,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图形是( D )
【解析】根据题目所给出的需求曲线图示,可这样来思考、
解题:因原来甲国化妆品市场高档品牌被进口品牌垄断,
其需求量显然大于国产中低档品牌的需求量,故将进口高
档品牌的需求曲线D1与国产中低档品牌的需求曲线D2相
比较,可排除AB;消费者转向国产中低档品牌,需求量会
增加,国产中低档品牌的需求曲线(D2到D2´)的变动
应当是向右移动,故B、C错误。

因此,此题选D。

2.(2012年高考山东卷18)下列曲线图中,某商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

若生产该商品的企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引起E点向E’点方向移动。

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曲线图是()
【解析】本题以曲线图为背景,考查经济生活有关价格与供求关系的知识。

生产该商品的企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说明单位时间生产该商品数量增加,即供给增加,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供给曲线(S)右移。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考点定位】价格与需求、供给的关系、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供给、需求的关系等。

3.(2013年高考北京卷29)图 11 反映了当前市场上存在农民卖菜难( B )
与市民卖菜贵的难题。

能够缓解该难题的措施是
①发布蔬菜供求信息,促进产销对接②提高蔬菜种植补贴,扩大种植规模
③合理规划蔬菜流通,降低运输成本④改善菜市场卫生环境,提高服务质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从村料提取关健信息的能力,材料的关键信
息有:卖菜难与买菜难,发布蔬菜供需信息有利于促进产销对接,可以解决卖
与买的困难,①符合题意;提高蔬菜种植面积,扩大种植规模解决的是缺蔬菜
的问题,现在并不是没有蔬菜卖,②不符合题意,合理规划、降低运输成本,可以解决买不到的问题,③符合题意;④与题意无关,题目没有讲到因为服务质量等问题而导致买不到蔬菜,B选项符合题意。

【考点定位】经济措施
4.(2013年高考福建卷31)“贾人(商人)夏则资(购买)皮,冬则资絺(夏天用的细麻布),旱则资舟,水则资车”。

这告诉我们()
A.经营谋略在经济活动中起决定作用
B.商人利用求异心理进行经营,不值得提倡
C.商人可综合利用影响价格的因素以获取更多利润
D.该经济活动违背了价值规律,是暂时的经济行为【解析】材料中大概意思是说冬天买夏天的东西,夏天买冬天的衣服,反季节购买,物美价廉,季节影响价格,即供求影响价格.故C项符合题意。

求异心理材料没体现B项。

A 错误,策略不能起决定作用。

反季节购买东西,利用了供求影响价格,符合价值规律,排除 D 项。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价值规律,消费心理等知识。

5.(2013年高考福建卷33)2013年3月以来,我国一些地方相继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家禽业受到很大冲击,禽类市场疲软。

对此,政府采取了种禽生产补贴和定点保护收购等政策。

政府制定这些政策基于的传导预期是( D )
A.需求迅速增加→互补品价格上涨→供给增加→市场活跃
B.需求迅速下降→市场失衡→替代品价格下降→市场均衡
C.价格迅速上涨→需求迅速增加→供给短缺→价高伤民
D.价格迅速下降→行业严重亏损→供给减少→价高伤民
【解析】禽流感出现,购买力明显下降,政府补贴家禽业,会产生效应有价格下降,供给减少,价高伤民。

故选D。

A错误,需求应是下降。

B错误,需求下降,替代品价格上升。

C 错误,价格下降。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供给,需求,价格之间的关系。

6.(2013·海南单科·T1)2012年某国国民经济总体上是平衡的。

假设2013年该国待售商品量增加14%,货币流通速度提高5%,物价水平上涨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民经济要保持平衡,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应:( B )
A.减少11.8% B.增加11.8% C.减少1 6.2% D.增加16.2%
【解析】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假定2012年待售商品量、货币流通速度和物价水平均为1,2012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1,则2013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1+14%)×(1+3%)÷(1+5%)≈1.118。

1.118—1=0.118,要保持国民经济平衡,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应比上一年增加11.8%,故该题选B。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经济生活中商品价值量的计算以及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相关计算。

7.(2010年高考北京文综卷)某商品的价格p变化∆p会引起其相关商品的需求量x变化∆x,这种变化可表现为
两种关系:①x
p ∆∆<0,②x p ∆∆>0。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D )
A.汽油价格变化和柴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①
B.汽油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②
C.煤炭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①
D.煤炭价格变化和天然气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② 8.(2010年高考天津文综卷)低碳商品上市初期,价格往往会高于同类非低碳商品,但最终其价格会下降。

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有关知识,阐释低碳商品价格下降的必然性。

【答案】①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价格以价值为基础。

②商品生产者通过改良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手段降低个别劳动时间,客观上促进了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缩短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单位商品价值量,因而价格会下降。

③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

低碳商品供给的增加,使价格下降。

三、课程标准要求
归纳影响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四、2014年《多变的价格》考纲要求
附:《多变的价格》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一、《多变的价格》一轮复习的几点思考
1.立足课时结构:本课时立足一对关系,考查了两个方面,凸显了三个难点。

立足供求与价格的关系,从价值与供求两个方面认识价格变动的原因,从价格变动分析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三个难点是指单位商品价值量的计算、相关商品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动、对价格曲线变动的分析。

2.立足单元与教材结构:从单元看必须明确价格与货币的关系,价格与消费的关系。

立足整个教材,我们可以从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角度,认识价格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具体分析价格变动与消费的关系,价格变动与企业生产的关系,价格变动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

3.本课时的主线是价格与供求的关系,备考时应注意掌握图表题和计算题的解题方法,重点关注价格变动的影响。

复习中我们必须把握以下时事热点:
(1)结合CPI 持续上涨以及国家调控措施,从影响价格的因素认识价格变动的原因、影响以及国家宏观政策的经济依据。

(2)结合房地产、农产品和国际市场原油等重要商品价格的变化分析商品价格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3)运用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分析企业管理和技术创新。

(4)立足通货膨胀分析价格波动与企业生产的关系。

□考点概览
◇考向定位
1、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价值与价格 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供给与需求
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1.从知识的考查看:
试题围绕供求与价格相互关系,重点考查了价格变动的原因,以及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凸显了价格曲线,价值量计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三个难点。

2.从试题类型上看:
试题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多以曲线图、计算题呈现。

材料题多将价格与生产、价格与宏观调控、价格与消费联合考查。

试题考查的难点是曲线类试题和计算题 。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学生通读第二课教材。

2.完成《导学案》知识填空,并归纳整理基础知识(可参考《步步高》讲义P6主干构建,梳理本课知识)。

第二课时
分考点讲解
核心考点一 价格的决定与变动(对本课基础知识和知识结构不再进行详细讲解,可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 【命题揭秘】:
★★★★★近三年有12次在此处命题,属高频考点。

价值与价格、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是高考经常考查的知识点,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备考时应注意掌握图表题和计算题的解题方法。

【复习要求】:
了解供求变化与价格变动的关系、价值与价格的关系,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必要性,分析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意义,把握价值规律的内容与表现形式。

讲解点1 供求与价格(供求影响价格) 1.引起价格变化的因素
(1)间接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政策、风俗、宗教、政治局势、心理预期 、其他因素…… (2)直接因素: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 价格上升 供过于求 价格下降 (3)决定因素:价值决定价格(见讲解点2)
【要点提示】:
1、现实中的“反季与应季”、“灾害引起抢购”、“假日购物浪潮”、“家电下乡、粮食保护价、生猪收储、扩大内需等政策”、“传统节日的经济效应”等都能用这一原理进行分析。

而且可以联系“宏观调控”、“影响消费的因素”等知识进行分析。

2、这些引起价格变化的间接因素,也有可能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影响到商品的价值。

在具体分析问题时,要仔细阅读材料。

【误区警示】:
供求影响价格,实际上是供求关系的变动影响价格。

供求对价格的影响不是绝对的。

价格的涨落不能离谱,必须以价值为依据。

供求对价格的影响,也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果。

2.供求怎样影响价格(需增供减——价格上升;需减供增——价格下降)
供求状况 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商品短缺
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商品过剩
购买者 争相购买 持币待购 销售者 趁机提价 竞相出售 典型形象 “物以稀为贵” “货多不值钱” 何方有利
卖方市场(卖者主导)
买方市场(买者主导)
市场价格
供不应求
价格高于价值
供过于求
价格低于价值
价值决定价格(均衡价格)
S
D Q
Q E
E
P E O P
【知识拓展】:
1.物价水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通过CPI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衡量。

2.供求曲线中的买方和卖方市场。

均衡价格点下方表示“供小于求”、上方表示“供大于求”。

【典例1】(2012·江苏) 下图表示某商品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横轴为供给量,纵轴为价格,S1为变动前曲线,S2为变动后曲线)。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条件下,以下变量中会导致S1向S2方向平行移动的是( B )
①该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 ②该商品的市场价格提高 ③该商品的生产成本下降 ④生产该商品的企业减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价格与需求的相关知识。

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但是受供求关系影响,而图中可以看出,供给从 S1到 S2呈现增加趋势,而价格不变,供给增加,说明成本降低,所以③要选,而成本降低说明劳动生产率提高,所以①要选,故选 B 。

图中该商品的市场价格没有变化,②错误。

图中供给增加,生产该商品的企业一般不会减少,④错误。

步步高讲义P7命题点1 两道题
【讲解点2】 价值与价格(价值决定价格)(见步步高讲义第6页)
补充: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一、主干知识
1、区分三组概念
①商品价值量和商品的价值总量
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时间
③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个别劳动生产率 2、明确几组关系(如右图) (见步步高P6核心被突破1)
3、掌握一条规律: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二、具体讲解 1、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决定,基础 值量越大,价格越高 价值 价格 如其他条件不变
货币表现 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价值 价格 含义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价值的货币表现 性质 商品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 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 影响 因素 ①社会劳动生产率 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③成本 ①商品价值 ②供求关系 ③纸币发行量 ④地区、季节等因素……
⑤国家政策
(商品流通不畅、市场管理不善、购买心理……)
联系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一般情况下二者成正比,在供求关系影响下,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易失分点】“优质优价”意味着质量决定价格 (1)“优质优价”是因为优质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比同类普通商品多,所以价格较高。

拓展:“优质优价”与“质优价廉”
①前者是从生产者角度提出要求,后者是从消费者角度提出要求。

两者都是对商品本身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基本属性的反映,都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

②就同类商品而言,“优质优价”主要是指优质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比同类普通商品多。

(2)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

(数量)
【要点提示】:
价格是在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出现的。

价格是交换价值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

价值是价格的决定因素,供求关系是价格的影响因素,供求关系不会也不能决定价格。

价值量的变动是商品价格变动的唯一决定性因素。

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某些商品大幅度的物价上涨(“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从根本上说是由价值的变动,即生产成本的提高决定的。

2.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含义):是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商品的价值量正比反比无关无关
商品的价值总量无关无关反比正比
【要点提示】:计算相关数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对商品价值量的变动起决定性作用。

2)劳动时间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个别”量与价值量之间不是绝对无关。

当某一生产部门的生产者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就会引起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从而引起商品价值量的变化。

4)价值总量=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件数或使用价值量)。

对这一公式的理解,要区分整个社会的价值总量和个别企业的价值总量。

对于整个社会的价值总量而言,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3.个别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的意义
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处于有利地位;
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处于不利地位。

对策: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典例2】(2011·山东)下列四幅图描述了某商品的价格(P)、需求量(D)、价值量(V)以及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L)之间的关系。

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传导过程正确的是()
A.①→③→④
B.②→①→③
C.①→②→④D.②→④→③
答案解析: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情况下,必然会导致商品价值量的减少;商品价值量减少,在供求关系不变的情况下,会降低商品的价格;商品价格下降会增加商品的需求量。

由以上分析可知,D的传导过程正确。

步步高课时练P245 第3题
第三课时
4.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结合学案探究部分)
社会劳动生产率(双鞋/小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小时)
单位商品价值量
(元)
商品价值总量
(元)
2 0.5 0.5*50=25 25*2=50
1(降低) 1 1*50=50 50*1=50 4(提高)0.25 0.25*50=12.5 12.5*4=50 (注:假定1小时=50元。


思考1:图表1反映了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单位商品价值量及商品价值总量的关系如何? 结论一: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 结论二: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关系 结论三: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总量无关
劳动生产率
(双鞋/小时)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小时)
单位商品价值量 (元) 商品价值总量 (元) 2(等于社会劳动生产率) 0.5 0.5*50=25 25*2=50 1(低于社会劳动生产率) 0.5 0.5*50=25 25*1=25 4(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 0.5
0.5*50=25
25*4=100
(注:假定1小时=50元。


思考2:图表2反映了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和商品价值总量的关系如何? 结论一:个别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 结论二:个别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关系 【典例3】
(2012·安徽) 读下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2011年某企业生产M 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比例和价值总量分别是( )
A.50% 40万
B.50% 80万
C.100% 80万
D.200% 160万
答案解析:从表中可知,生产M 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没变,故一件M 商品的价值量不变,因此该企业在2011年生产的价值总量为4×20万=80万。

该企业生产M 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缩短一半,相应的M 商品总产量增加了一倍,故其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倍,即100%,故选C 项。

步步高讲义P7 命题点2
【思维拓展】影响价格变动的多种因素和稳定物价的措施
影响价格变动的多种因素 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量越大,商品的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的价格越低。

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纸币的发行量 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市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会上涨。

如果少于市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
币量,物价会降低。

货币本身价值 一般来说,货币本身的价值与商品价格成反比。

经济政策
国家通过控制市场流通领域的货币量以及财政支出的数量,平衡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稳物价
稳定物价的措施
(1)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保障商品的有效供给;
(2)合理控制纸币发行量,使纸币发行量符合市场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3)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

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打击市场炒作。

(4)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科学理性消费等。

第四课时
练习课 做商品价值量的计算专题训练
第五课时
讲解点3:价值规律 年份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
M 商品总产量
2010
4
4
10万
20114220万
1、地位: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正确理解等价交换
1)等价交换的含义:交换双方商品的价值量相等。

“价”即价值。

2)等价交换的实现:货币出现以前,等价交换通过另一种商品,即等价物实现;货币出现以后,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要求价格与价值相符合。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没有违背等价交换原则。

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价格与价值不符合,但从一段较长时间看,价格与价值总体符合,等价交换的原则在动态中实现。

3)等价交换的意义:只有坚持等价交换,才能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形成平等竞争的环境,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4)等价交换不是交换的具体次数,而是指交换的平均数,全过程平均的等价。

所以说“等价交换只存在于多次交换的平均数中,而不存在于个别场合。


5)等价交换原则只适用于商品经济活动,不能引入政治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否则会诱发权钱交易、见利忘义。

6)等价交换原则要求商品价格既要反映商品价值,也要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

7)等价交换原则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不可缺少的条件,关系到市场秩序。

8)商品是一个天生的平等派。

(买卖双方地位平等、机会均等地进出市场,平等竞争,平等交换。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否违背等价交换原则?(不违背)
1)价格不会无限制的上涨,也不会无限制的下跌,价格的上下波动总是围绕着价值这个轴心。

2)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虽然价格时涨时落。

等价交换原则虽然并不发生在每一个交换场合,但从一个长期过程来看,价格平均起来与价值相符(不是完全相等)。

等价交换在动态中实现;并不存在于每一个场合,而是从整体上,从商品交换的本质上说的,只存在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中,等价交换原则始终作为一种趋势存在。

3、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之所以会波动→因为供求影响价格。

之所以不会无限涨落→直接原因是价格也会影响供求。

根本原因是价值决定价格。

供求影响价格,供求变化,价格不一定变化。

供求紧张≠供不应求
市场形成价格(价格由市场决定):即价格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影响。

供求、价值都可能是某商品价格变化的主要原因,但只有价值才是根本原因。

【特别提示】价格与供求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内容表现结果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价格影响供求关系价格下跌需求增加,会导致供不应求
价格上涨供给增加,会导致供过于求
【特别提示】:价值决定价格与市场决定价格的关系
(1)市场经济中,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主要是通过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实现的。

市场决定价格,是指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

(2)价值决定价格,强调商品价格的高低是价值决定的,而不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市场决定价格,强调商品价格的高低是由市场形成的,而不是由计划形成的。

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并受供求关系影响的,因此,市场形成价格离不开价值对价格的决定作用。

如何理解“市场形成价格”
“市场形成价格”主要是强调市场的作用。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的基础性作用主要依靠价值规律发生作用实现的。

人们通过价格的变化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

市场配置资源的具体手段(杠杆)是价格、供求、竞争。

市场机制的优点能够及时灵活反映市场供求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调动商品生产者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遵循市场交易原则能促进经济发展。

市场交易原则:自愿、平等、公平、诚信。

诚信作用: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必不可少条件,诚信缺失会直接导致市场秩序混乱经济衰退。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