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丑

合集下载

审美与审丑的关系论述

审美与审丑的关系论述

审美与审丑的关系论述审美与审丑,这就像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看似对立,实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审美好像那春天里盛开的花朵,人人都爱欣赏它的娇艳。

我们走在大街上,看到一个穿着时尚得体、打扮精致的人,心中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愉悦感。

这就是审美在起作用,我们对于美好的事物有一种本能的向往和喜爱。

就像蜜蜂总是朝着盛开的花朵飞去一样,我们的目光也总是被美好的东西所吸引。

那优美的画作,动人的音乐,壮丽的风景,都能让我们沉浸其中,感受到一种心灵的慰藉。

审美,让我们的世界充满了色彩和诗意。

那审丑呢?审丑可不是说我们就专门去看那些丑陋的东西来折磨自己的眼睛。

审丑更像是一面镜子,它反映出我们内心对于美的标准的另一面理解。

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些奇装异服,或者是行为怪异的人,第一反应可能是觉得丑。

但你仔细想想,这种“丑”为什么会引起我们的注意呢?是不是因为它违背了我们心中常规的美的标准呢?这就好像平静的湖面上突然扔进去一块大石头,打破了原有的平静,虽然这块石头在湖水中显得突兀、不和谐,也就是我们说的“丑”,但它却让我们重新审视湖面原本的平静,也就是我们常规的审美标准。

在艺术领域,审丑更是有着独特的地位。

有些画家会画出一些扭曲变形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看起来并不符合我们日常的审美。

可是,这正是艺术家在通过审丑来传达更深层次的思想。

这就好比是用一种逆向思维来引发人们的思考。

如果说审美是在描绘美好的梦境,那审丑就是在戳破那些虚幻的美好,让我们看到梦境背后的真实。

它让我们意识到,美并不是单一的、固定的,而是多元的、复杂的。

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比如说,一些喜剧演员会故意扮丑来逗观众发笑。

他们把自己的脸涂得花花绿绿,做出各种滑稽的动作。

这看似是一种审丑的表现,但实际上,观众在笑的过程中,也在感受着一种别样的乐趣。

这种乐趣来源于对常规审美的一种突破。

我们平时总是追求端庄、优雅,可当看到这些扮丑的表演时,就好像是从一个严谨的城堡里走出来,进入了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游乐场。

审丑文化浅谈

审丑文化浅谈

2.2 影视审丑
荧屏上的“丑”不外乎“黄”、“暴力”、“血腥”、 “恶搞”。“纯黄”影片在任何国家都是禁品。而掺杂在 所谓“艺术片”里的黄色片段则被冠以“艺术”美名。但 难保所有观众都有高尚的审美情操,都会用纯艺术眼观去 欣赏。而这不得不令人怀疑,制片人是否早知人性中有阴 丑的一面,并以此为他们提供“审黄”的冠冕堂皇的理由。 这也许就是完整版《色•戒》比删减后的受欢迎,《朗读者》 票房甚高的原因了。集“暴力”、“血腥”于一体的电影 首推《电锯惊魂》系列,把人性的阴暗,卑劣,残酷无限 放大,展露无遗,以刺激求票房。
在此且不重复以“芙蓉姐姐”为风向标的自学成才的“丑 角”后起之秀。尚在潜伏期的“丑雏儿”也不少。这些 “丑雏儿”有些是“丑角”的粉丝,一切以“丑角”的言 行举止为方向标,一旦“丑角”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们绝 对是忠实的支持者与捍卫者。
3.审丑文化的影响
其实其他“美角”的粉丝也是如此,完全丧失了自己的思 想个性,在“丑角”,“美角”的后面亦步亦趋。而后自 己也成了一群毫无主见,个性丧尽的小丑,被别人“审” 着。另一部分的“丑雏儿”是一味模仿“美角”而终于失 去本色的雕塑,或者一味迎合大众审丑趣味而最终丧失自 我的“百变达人”。更可悲的是文学艺术界的个性失真。 个性是文学艺术的生命,“在艺术中,只是那些没有性格 的,就是说毫不显示外部的和内在的真是作品,才是丑 的。”今越来越多的挂着“文学家”,“艺术家”头衔的 精神生产者为分得“审丑”经济圈里的一杯残羹,于是万 卷文字都长着一张讨好读者的嘴脸。他们都是为求出名, 求个性而最终变成个性失真的奴隶。源自 THANKS!!审丑文化浅谈
组长:--组员:---
审丑文化:
1、什么是审丑文化 2、审丑文化的分类 3、审丑文化的影响 4、审丑文化的根源 5、对待审丑文化的建议

审丑读后感

审丑读后感

审丑读后感摘要:一、引言1.提到审丑这一概念2.表达对审丑的看法二、审丑的定义及来源1.审丑的定义2.审丑的来源三、审丑的意义1.对于个人审美的提升2.对于社会审美趋势的影响四、审丑在当代社会中的体现1.网络审丑现象2.现实生活中的审丑现象五、审丑的积极作用1.促进创新思维2.丰富审美多样性六、审丑的消极影响1.误导审美观念2.可能引发恶劣的社会风气七、结论1.对审丑进行总结2.提出如何正确对待审丑的建议正文:审丑,顾名思义,是指对于丑陋事物的欣赏和审美。

提到审丑,许多人可能会嗤之以鼻,认为这是对审美的一种亵渎。

然而,在深入了解审丑的内涵后,我们会发现,审丑实际上是一种独特且具有深意的审美方式。

审丑的定义并不难理解,它是指对那些不符合传统审美标准的事物或现象进行审美。

而审丑的来源则可以追溯到古代,古代的艺术家们就已经开始尝试突破传统的审美框架,去发掘那些被忽视的美。

审丑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首先,审丑有助于个人审美观念的提升。

通过审丑,我们可以发现那些被忽视的美,拓宽我们的审美视野。

其次,审丑对社会审美趋势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当审丑成为一种被广泛认可的审美方式时,它将推动社会审美趋势的多元化发展。

在当代社会中,审丑的体现是多样的。

网络审丑现象层出不穷,从恶搞图片到网络段子,都反映出人们对于审丑的关注。

而在现实生活中,审丑也在各种领域都有所体现,如建筑、设计、艺术等。

审丑并非全然消极,它也有着积极作用。

首先,审丑可以促进创新思维。

当人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审美标准时,便能够更加自由地进行创新。

其次,审丑丰富了审美多样性。

在这个审美多元化的时代,审丑无疑是其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然而,审丑也存在消极影响。

过分追求审丑可能导致人们审美观念的扭曲,甚至可能引发恶劣的社会风气。

因此,我们在欣赏审丑的同时,也需要保持理性和辨别力,避免陷入审丑的误区。

总之,审丑作为一种审美方式,既具有积极意义,也存在消极影响。

简论审丑的历史演变及美学意义

简论审丑的历史演变及美学意义


简论审丑的历史演变 及美学意义
【 摘要 】 从近代开始, 丑作为一个独立的审美范畴, 越来越受到重视 丑在美学中的独立
地位 是 在人 类 审 美意识 和 审美 实践 的发 展 中逐 渐 确立 的, 通过 对 审丑 的历 史 演 变和 不 同 历 史时期 美 学家对丑 的论 述 , 讨丑 的存 在价值 , 探 美学 意义, 其对 人 类生存 的 重要 意义 。 及

和静穆 的伟 大 ” 为美 学理想 , 是艺 术创 作 成 美
定论 。
外在 世界 与 内在世 界的 对立 和; 突 。 中 然而 , 笔 的重要尺 度, 逐渐被 边缘化 。 丑则
第 二, 作 为美 的 陪衬 , 现 出与 美相 反 丑 体
者认 为除了上述 区别 以外 , 丑还应 该有独 特的 中世纪 是 欧 洲文 明 中最 黑暗 的时代 , 宗 的美学 价值 , 即体现 一种 负面 的价值 。 就是说 , 内 涵— — 与 “ ” 相关 的其 他 内 涵。 美 不 从形 态 教 对精 神世界 的控 制使得 审美 标尺 与神性 混 如果美是 人的本质 力量 的对象化 , 那么丑就 是 上来看 , 术 中的丑 多表 现 为生理 上 的畸形 、 为一谈 。 艺 艺术 中只许展 现 美, 则代 表魔 鬼和 人 本质力量 的歪 曲和否定 。 谟认 为: 丑 休 “ 虽然 美
于是否 适合 目的 的, “ 在赛 跑 当中是美 的东西 . 在拳击 中却 是丑 的。 反过 来也一 样 。 因为任 何 可 怕 的。 出土的青 铜面具 、 器图 案以及 岩 从 陶 件东 西如 果它能 很好 的实现 它在 功用方 面 画中部 可 以看 出原 始先祖 把器物 丑化 的形 式 的 目的 . 同 时是 善 的又 是美 的, 则就 同 它就 否 特征 , 出对象世 界的恐怖 和神秘 。 体现 时是恶 的又是 丑的 。 [] ” 斯宾 诺莎也 曾说 : 4 “ 最 到 了 古希 腊 罗 马 时期 , 着 生产 力 的发 美 的手 , 显微 镜下看 l 显得 很可怕 。 随 在 也会 当我 展 , 不再 是充 满恐 怖又 危机 四伏 的 。 类 们 近距 离 看 的时候 , 们 以 为是 美的 , 中很 世界 人 我 其 文 明进 入 到 了新 的时 期 , 学艺 术 获 得 了相 多 原来 是丑 的。 [] 文 ” 总之 , 为 审美范 畴 的丑 5 作 其 随 对 独立 的地 位 。 决 了生 理上 的 温饱 危机 之 其 内涵 是相 对 的 , 审美意 义也 是 相对 的, 解 后, 们开始 追求精 神上 的愉悦 , 贵 的单 纯 着 审美主体 的实践 背景 、 人 “ 高 经验 等等 变化 , 有 没

浅谈美学中审丑的思想与价值

浅谈美学中审丑的思想与价值

浅谈美学中审丑的思想与价值摘要:现在我们广泛的对于“丑”的定义,往往将它作为美的对立面。

不仅在人们的思想中如此,在艺术作品创作中也是这样的。

但现在我们观赏一些艺术作品中不但出现令人视觉不适的元素,借以衬托主体的优美,较为极端的作品也将这种“不适”作为表现的主题。

本文将与大家讨论在艺术创作中表现“美”是否为作品的唯一表达形式,“丑”的存在及其内在与价值。

关键词:丑学;美学;艺术;审美价值;一、丑与美丑陋的生活现象如何在艺术作品创作中带给人以美感呢?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提出与探讨最早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但几千年来人们仍然没有得出一个较为一致的看法,也仍然没有跳脱出当时讨论的范围。

丑及其丑学的独立突现是由19世纪中后期开始的,伴随着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兴起,“丑”在艺术中开始取代“美”而占据了主角的位置,赋予了作品独立的审美价值。

伴随着这股审美潮流,丑学便如此诞生了。

当我们大众在谈论到“丑”的存在价值时,仍脱离不了以丑衬美、以丑显美和化丑为美的观点,简而言之“丑”即为“美”的对立面;而从哲学的视角看,黑格尔的异化理论中对社会丑恶的批判和否定,传达了由西方现代化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多元化,才有了新兴艺术中“丑”的审美价值体现。

至此我们对于“丑”和“美”两者的界定处于两难的境地,其一要强调其在美学中的存在意义,使其成为与美学相对的丑学;其二又要揭示其的审美价值,由此可见丑学仍是美学的一部分,既要丑,又要美,最后对于“丑”的存在价值还是落脚在化丑为美上。

对此有不少人认为:“艺术中的美就是美,丑就是丑,美不可能是丑,丑也不可能是美。

‘美’与‘丑’是两种根本不同的东西。

”为什么大众认为艺术中只有美而没有丑呢?我们首先要明白两点,一是艺术不等同于美;二是视觉上的丑与丑的借以传达的背后形象的文化价值并不等同。

二、丑的形成及展开纵观艺术发展的历程中,艺术早期从大众劳动中被分离出来。

在艺术的朴素理解中,历史的推进与人们使用工具并将其从粗糙打磨到光滑密不可分,艺术的发展从实用到后期产生艺术审美转变也伴随着这样的打磨。

简论审丑的历史演变及美学意义

简论审丑的历史演变及美学意义

简论审丑的历史演变及美学意义作者:陈思羽来源:《电影评介》2010年第07期[摘要]从近代开始,丑作为一个独立的审美范畴,越来越受到重视。

丑在美学中的独立地位是在人类审美意识和审美实践的发展中逐渐确立的,通过对审丑的历史演变和不同历史时期美学家对丑的论述,探讨丑的存在价值,美学意义,及其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丑审丑历史审美范畴,又称审美类型或审美形态,是对美学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关系的概括分类,与审美现象、审美活动、审美经验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可以说,人类审美活动所面对的世界有多丰富多彩,审美范畴就有多纷繁复杂。

美学家们喜欢以对称的形式将审美范畴成对研究。

例如美对丑、崇高对滑稽、悲剧对喜剧等等。

但事实上,这些不同的范畴并非恰好是以成对的面貌出现,而是各自具有不同的形态与内涵。

历史上,丑首先是作为美的对立面,以“美”的形态和内涵的反面来加以定义。

然后,丑与其他审美范畴的关联不断得到关注和重视,并最终确立为一个独立的审美范畴。

概括的说,丑是审美主体把握和体验世界的一种重要形式。

传统的观点认为美是和谐,是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必然与自由、内容与形式以及形式中诸元素之间的协调一致。

反之,丑则是不和谐、反和谐,是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的对立和冲突。

然而,笔者认为除了上述区别以外,丑还应该有独特的内涵——与“美”不相关的其他内涵。

从形态上来看,艺术中的丑多表现为生理上的畸形、道德上的败坏、精神上的怪癖、扭曲,即“极度不和谐的形式”;从审美经验上,丑常常引起不安、痛苦、恐怖的情感,并且“这种情感立即和我们所能够得到的满足混合在一起,形成混合的情感,一种带有苦味的快感,一种染上了痛苦色彩的快乐。

”一审美活动是特殊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所具有的社会性、历史性、民族性、地域性在审美活动中都有所体现。

因而,审美范畴是一个开放性的概念,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形态甚至不同民族、地域背景下都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审丑的例子

审丑的例子

审丑的例子
(最新版)
目录
1.审丑的定义和概念
2.审丑的例子
3.审丑的积极意义
4.审丑的负面影响
5.如何正确对待审丑
正文
审丑,是指在审美过程中,人们对于丑陋事物的关注和欣赏。

在很多情况下,审丑是一种主观的心理现象,它与个人的审美观念、价值观和文化背景有关。

审丑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

首先,审丑常常出现在人们对于艺术品的欣赏中。

比如,有些现代艺术作品以抽象、怪异和丑陋的形象为特点,观众在欣赏这些作品时,往往会对它们的独特性和创新性表示赞赏。

另外,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作者也会通过描绘丑陋的人物形象来突显故事的主题和人性。

比如,《巴黎圣母院》中的钟楼怪人卡西莫多,就是一个审丑的典型例子。

其次,审丑也出现在人们对于自然景观的欣赏中。

在一些自然景观中,人们常常会欣赏到一些形态奇特、色彩斑斓的石头、植物和动物。

比如,我国的黄山奇松怪石,就是一种典型的审丑景观。

然而,审丑也有其负面影响。

过度的审丑可能会导致人们的审美观念扭曲,进而影响社会的审美风气。

比如,在一些网络平台上,有些人为了博取关注和流量,会刻意制造一些低俗、恶心的内容,这就是一种不健康的审丑现象。

因此,对于审丑,我们应该持一种理性的态度。

在欣赏审丑的同时,
我们也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品味,避免陷入过度的审丑中。

论审丑之维度

论审丑之维度

形 象来 源 于伊 比利 亚 石像 的 形象 和原 始 时期 的面 具 , 画家 被这 野 蛮 的 尊伊 比利 亚 石像 迷得 神 魂颠 倒 , 因为这 些 石像 代表 了西班 牙 第一 章 丑 的本 身—— 内容 丑 丑 的 本 身 主 要 表 现 在 内容 方 面 ,指 的 是 生 活 中丑 的事 物 和 的文 化 根源 。从 画 中人 物 的X 光 片 里 能够 看 出,这 幅 作 品 里人 物 现 象 , 生 活 中丑 的事 物 相 当之 多 ,如 排 泄物 、腐 烂 的 尸体 、糜 烂 的形象 正 是受 这 些 民俗博 物 馆里 面石 像 和面 具所 影 响 ,毕 加索 想 的水 果 、满 身 黏糊 的 昆虫等 等 ;丑 的现 象也 数 不胜 数 : 战争 、犯 使 野蛮 的东 西变 得美 丽 ,使 作 品里 的人 物 形象 具有 一 种野 蛮 的美 罪 、歧视 、谎言 等等 ,这类 常 常容 易跟 恶联 系在 一起 。 感。 蒙 克 是 一个 经历 了太 多坎 坷 、遭 遇 了太 多痛 苦 的社 会 底 层 第 二章 丑 的形 式— — 形式 丑 丑 与 美 一 样 ,有 形 式 美 , 就会 有 形 式 丑 ,形 式 上 的丑 指 的 人 民。这 位 可怜 的长 期 生活 在惊 恐之 中的天 才 画家 蒙 克 ,对 于人 是整 体 的 各部 分 之 间缺 乏均 衡 、 失调 、 呆板 、畸形 等 。例 如 :枯 生有着 太 多 强烈 的痛 苦 体验 了。他 的代 表 作 《 呐 喊》 呈现 出了强 藤 、老 树 、残 花 、败 柳 等等 。就 好 比我 们在 街 上看 到 一 个只 有几 烈的 视觉 冲 击力 ,人 物 形象 丑 的震 撼人 心 ,这 样 一个 具有 震 撼力 颗 牙 齿 的 人 ,另 我们 感 到不 愉 悦 的不 是 他仅 剩 的几 颗 牙 齿 ,也不 的 、扭 曲 了的一 个正 面 人物 的形 象 , 没有 明显 的 性别 感 ,形 象酷 是他 嘴 唇 的形 状 ,而 是 一个 他 的牙 齿 本 应该 在他 嘴 里 的事 实 ,对 似 骷髅 ,极 具丑 陋 ,我 们看 不 出是 男是 女 , 留给 我们 的只 有 一种 于这 个 整 体 的不 完整 、不连 贯 ,缺 乏 均 衡 ,失 调 ,我 们 可 以说这 过 目不 忘的 呐喊 的表 情 。这 样 一个 人物 形 象 的来源 其 实是 出 自一 具像 婴 儿般 蜷 曲双手 抱 头 的秘 鲁木 乃伊 的形象 。正是 由于蒙 克经 张脸 是 丑 的。 第三 章 丑 的 艺术表 现 方式— — 艺术 丑 历 的 磨难 太 多 ,才会 如 此歇 斯底 里 的表 达 自己, 才使 他 的作 品表 艺 术 领 域 中 的丑 和 前 面 两 者 有 所 不 一 样 ,他 可 以表 现 在 内 现 出强 烈的 具有 悲剧 性 的美 。这 是 一种 敢 于 与时 代抗 衡 的悲 壮力 容 上 ,也 可 以表 现在 形 式上 ,也 可 以是 两者 的统 一 。但 是生 活 中 量 ,~种 用毁 灭去 换取 美 的奇迹 。 原 始丑 的形态 和 形 式上 的 丑是 不 能 直接 成 为艺 术 丑 的 。如垃 圾 、 达利 《 内战 的预 感 》使 人 感觉 更 加诡 异 ,达 利所 采用 的超现 粪便 、鼻 涕等 只会 让 人 恶心 难 受 ;贪 污 、打 架 、 杀人 、放 火 这些 实的 手段 揭 示 了战争 的血腥 、残 酷 , 以及 给人 类 带来 的恐 怖 、痛 丑 的现 象 也只 会 让人 鄙 视和 厌 恶 。但 是 如果 这 些丑 的 事 物和 现象 苦 、还有 思 考 。这看 似 疯狂 其 实颇 具 美学 意义 的 作 品 ,把 丑 的本 符 合美 的 规律 ,再经 过 艺术 家 的 主观 加 工处 理 , 就能 转 化为 艺 术 身和 形 式丑 赤裸 裸 的揭 示 了 出来 ,通 过艺 术 的丑 ,还 原 了一 个丑 的 丑 。 比如看 到 一 个天 真 浪漫 的 小孩 儿 打 了一 个 喷嚏 , 呼 出一 个 的本 来 面 目,这 种表 达 丑 的过 程 ,就 具有 美 的属 性 ,正如 车 尔尼 鼻涕 泡 ,人们 只会 觉 得 这个 纯 洁 的孩 子 给人 产 生 了愉 悦 之感 。再 雪夫 斯基所 说 的 : “ 了解丑 之为 丑 ,那是 一件 很愉 快 的事情 。” 如 毕加 索 1 9 3 7 年 创 作完 成 《 格 尔 尼卡 》 ,表 现 的是 1 9 3 7 年德 国空 人类 对 艺术 丑 问题 不 断 的探 索 、 思考 ,使 得 丑在 当代 艺 术 中 军疯 狂 轰 炸西 班 牙 小城 格 尔尼 卡 的暴 行 。表 现 了 战争 的 残暴 、恐 处于 一 个雄 霸地 位 。人 们 不仅 认识 到 了现 实 中的 丑经 过 艺术 处 理 怖 、痛 苦 、绝 望 、死 亡 和呐 喊 。 画 面中 曲线 和 锐角 对 比交错 ,支 以后 , 可 以使人 获得 快 感 ,也 认识 到 了 ,丑 可 以使美 愈加 丰 富 多 离破 碎 的 层次 组 合 ,描 绘 了动 乱 和暴 力 的情 景 。错 综 复 杂 的黑 、 彩。 白、灰 ,让整 个 画面 更 恐怖 、更 沉重 、更哀 伤 。那 些 变 了形 的种 种 形象 发 出 了无 声 的控 诉 ,它 的 声音 大 过 声音 本 身 ,震 撼 了观 者 注 释 : . 寿觉生. 《 艺术随笔 》, 《 福建艺术 》,1 9 9 6 年 第5 期 ,第2 7 页 的心 。难 道我 们 能说 这 幅 画不 美 吗 ?它 的美 正 是通 过 内在 的真 实 1 和形 式 体 现 出来 的 。这 就 是丑 的 事物 本 身通 过 艺术 家 的 加工 ,转 2 . 车尔尼 雪夫斯基. 《 文学论文选 》,人民文学 出版社 ,第1 1 8页 化成 了艺术 丑而 产 生 了巨大 的 艺术 美 。 同样 ,形 式 丑 也 可 以 转 化 为 艺 术 丑 ,进 而 产 生 艺 术 美 。 最 经典 的 案 例莫 过 于 罗丹 的 《 欧 米埃 尔 》 ,通 过 这尊 雕 塑 ,人 们可 以领 悟 到 青春 易逝 的伤 感 以及 对妓 女生 活 的艰 辛和 命 运 悲惨 的 同 情 。罗 丹 说 : “ 艺术 之 源 ,在 于 内在 的 真 ,你 的 形 ,你 的色 ,都 要 传 达 情 感 。 ”这 种 传 达 了画 家 深刻 情 感 的作 品 ,是 多 少艺 术者

传媒文化中“审丑”现象探析

传媒文化中“审丑”现象探析

传媒文化中“审丑”现象探析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传播平台的多样化,审丑现象也成为了传媒文化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所谓审丑就是对于丑陋、低俗、恶俗等现象进行批判和反思的行为。

传媒文化中的审丑现象主要来源于对于一些低俗、恶俗内容的批判和反思,反映了公众对于传媒文化的期望和要求。

审丑现象是对传媒不负责任、低俗化内容的抵制。

传媒作为信息传递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之一,其所传递的内容对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随着商业化的发展,一些传媒机构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常常追求低俗化的内容,无视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这些内容往往充斥着暴力、色情、恶俗等低级趣味,对于观众的素质提升和文化水平提高带来了负面影响。

而审丑现象则是公众对于这种低俗化内容的不满和抵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批判和反思,以期传媒能够提供更加健康、高尚、有益的内容。

审丑现象也是公众对于传媒文化的期望和要求。

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和价值观的多元化,公众对于传媒文化的期望也在不断提升。

他们希望传媒能够积极传播正能量,提供符合自身审美和价值追求的内容。

对于低俗、恶俗内容的抵制和批判,实际上是公众对于传媒提供高品质、高水平内容的要求,是对传媒责任和使命的一种呼唤。

通过审丑现象,公众借助舆论压力和网络力量,向传媒机构传递他们的期望和要求,以期引起传媒的重视。

审丑现象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审丑往往容易产生盲目扩大化的效应。

在追求审丑的过程中,一些人可能会过度关注丑陋、低俗的内容,将其放大和宣扬,从而使得这些内容更加受关注和传播,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审丑往往容易产生道德审判的倾向。

因为审丑往往涉及到对于道德的判断和评价,一些人可能会过于主观地对待他人的行为和言论,形成一种道德高地的姿态,从而容易引发争议和冲突。

审丑往往容易产生言论的极化和分化。

因为审丑涉及到对于文化的不同理解和评价,不同人对于同一件事情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判断。

而在网络舆论的推动下,不同的观点和声音可能会形成不同的阵营和群体,从而引发言论的冲突和对立。

审丑现象的看法

审丑现象的看法

审丑现象的看法
审丑现象是指人们对于丑陋、奇异、不协调的事物或行为表现出浓厚兴趣和赞赏的现象。

它反映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思考。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审丑现象可以促进人们的审美多元化和创新思维。

传统的审美标准往往是单一的、固定的,而审丑现象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限性,让人们能够欣赏和接受更多不同类型的美。

此外,审丑现象也可以激发人们的创新思维,让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创造。

然而,审丑现象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一些人可能会为了追求新奇和独特而刻意制造丑陋的事物或行为,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不良的社会影响。

此外,审丑现象也可能让人们对于真正的美和价值产生混淆和误解。

因此,我们应该以理性和客观的态度看待审丑现象。

在欣赏和接受审丑现象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持对于真正的美和价值的敏感和判断力,不让审丑现象成为我们追求新奇和独特的唯一标准。

同时,我们也应该警惕审丑现象带来的不良影响,避免为了追求审丑而牺牲真正的美和价值。

浅谈审丑现象及其美学意义

浅谈审丑现象及其美学意义

2012.06学教育93浅谈审丑现象及其美学意义代莉(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兰州730070)[摘要]丑作为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其美学意义是多方面的。

丑是与美相比较、相对立而并列存在的一个美学范畴。

西方近代社会中,审美活动中的不和谐的、反合目的性的、非理性的因素,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变得愈发强烈和重要。

[关键词]丑;审丑;美学;真一、丑的本质及其艺术表现德国哲学家比梅尔说:“只要意志是在强力状态中被经验的,这些艺术作品就吸引我们,产生令人愉悦的作用;而同时,这些艺术作品也是令人抑郁的,因为意志为了显示它的暴力,变成了残暴,无情地摧毁它的反抗者。

”丑的本质是一方面唤起不愉快的,恐怖的感觉,另一方面又唤起一种力感,一种刺激的兴奋,即非理性意志的表现所唤起的审美愉悦,它既不是崇高中所转化出的理性的无限的胜利,也不是理性对非理性力量的克服,而是主体就生活在这种非理性的力量之中,不是排斥遮蔽它,而是把它召唤回来,变成自己的血肉与力量,这就是丑的魅力。

1、从自然界中的丑到艺术中的美关于美难有确切的定义。

但是美之于人最有意义的应该是人文之美和艺术美。

从美学的角度来说,美的内容时常受到具体事物或环境的制约而具有特殊性和有限性,但其内在精神却是无限的和自由的。

早期的许多文学家和哲学家的思想中,美是一种近乎无缺陷的事物、现象和品质,是很少包括丑的。

而十九世纪之后,文学、艺术中对自然丑的表现不断增多。

自然丑到艺术美的转化需要通过一种手段才能实现,即艺术家的智慧和真挚的心灵。

丑是一种缺陷,是客观存在的,但在艺术中更深入人心,使人们更好地认识自然美和艺术美。

2、“真”是实现自然丑到艺术美的重要途径“在艺者的眼中,一切都是美的,因为他的锐利的慧眼,注视到一切众生万物之核心,如能发现其品性,就是透过外形,触到它内在的‘真’。

这‘真’,也即是‘美’。

虔敬的研究罢,你一定会找到‘美’,因为你遇见了‘真’。

”这是罗丹对美的理解和感受。

审丑论文

审丑论文

审丑的价值——读莫言莫言的《红蝗》是一部谵妄现实主义的力作,有人对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对莫言的颁奖辞的翻译提出异议,原文是“他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认为魔幻两字的翻译并不准确,应为谵妄,因为莫言的现实主义描绘大多出自于自己的主观幻觉,而魔幻则较多客观因素,说谵妄更能体现莫言作品的特色,魔幻与谵妄看似相近,实质两者相去甚远。

至于翻译是否准确,那是翻译专家的事,但是在《红蝗》中,似乎更印证了“谵妄”才是莫言的本意。

《红蝗》的历史跨度长达五十年,既写五十年前(1935年)和五十年后两次蝗虫灾害。

小说熔历史和现实与一炉,不仅有厚重的历史感,而且有强烈的现实感和时代感。

小说在叙述方式上打破了时空界限,采取交叉渗透的叙述法,不再将五十年前和五十年后严格地划分为两条平行线,这样的好处是使历史和现实勾连,相结合,使两者浑为一体,其描写更带主观色彩和荒诞色彩。

《红蝗》写了生活于五十年前和五十年后两个时代之中的两组人物。

前者,如四老爷、四老妈、九老爷、九老妈、锯锅匠、红衣媳妇等;后者,如“我”、遛鸟老人、教授和姑娘、蝗虫考察队青年女专家等。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组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各自独立的,彼此间没有任何联系和纠葛。

即使在同一组人物中,特别是现在时这一组人物中,甚至像黑衣女人、教授和姑娘等人物是游离于作品大背景“灭蝗”之外的,可以说和“灭蝗”完全不搭界的。

在作品中,“我”是一个现代青年,四老妈和锯锅匠死于五十年前,作品却让“我”充当见证人和目击者,这就只能说他们的死是出于“我”的谵妄的想象和幻觉,这种描写显然带有荒诞性。

在五十年前,食草者家族的后代四老爷和九老爷生活的年代,他们为情欲所支配,干出了一件件丧天害理的事。

为“偷情”方便,四老爷借行医之便,用药毒死了红衣媳妇的公公,继而设圈套抓奸,用“狼筅”打瞎锯锅匠一只眼,接着一封休书,将四老妈置于死地,最后在与九老爷争风吃醋中打死红衣媳妇。

“以丑为美”-造型艺术“审丑”现象的审美观分析

“以丑为美”-造型艺术“审丑”现象的审美观分析

50艺术论丛“以丑为美”——造型艺术“审丑”现象的审美观分析李佳潞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摘要:在造型艺术中,我们不乏能见到许多直观而言“丑”的形象。

但我们却能不受它直观形象上“丑”的影响,从中得到美的审美体验。

它是对传统审美观的一个挑战,透视出现代艺术中一种独特的审美观。

本文通过分析艺术作品造型艺术中“审丑”的现象,试探寻该现象中存在的审美价值意义。

关键词:审美观;造型艺术;丑;以丑为美“审丑”艺术为人所接受和认知,并开始广为传播,大约是从著名的“颓废诗人”波德莱尔于1857年出版的著名诗篇《恶之花》开始的。

该诗作中,充斥了大量黑暗的、令人闻之欲呕的、极尽丑恶之能事之物。

波德莱尔却以盛赞的口吻一一写出,他对恶既痛恨又赞美,既恐惧又向往。

他的笔下开出病态之花,邪恶之花。

他活着的时候被人称为疯子,死了之后却被人称赞为天才。

人们学会了去欣赏他作品中的丑恶,并从中发现了真正美丽的东西。

之后,“审丑”开始逐渐被大众接受和认可,人们承认在丑恶的外表下,我们也可以获得非同凡响的审美体验。

本文着重分析在艺术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造型艺术家们作品中的“审丑”现象。

一、“以丑为美”和“以真为美”在艺术史的发展过程中,大多数以造型为主的艺术家大都有一个同样的情结——即完美情结。

艺术家们在创作时往往加入更多的主观处理,是的作品更加的理想化与完美化。

古希腊时期的雕塑统一的保持着温婉神秘的微笑;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达到史上最高的成就,艺术家手下的人像雕塑作品从结构到造型无不透露着绝对的理想化。

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像更是代表了雕塑艺术的巅峰。

在绘画作品中,拉斐尔笔下的圣母子圣洁而高雅,达芬奇画中的蒙娜丽莎神秘而高贵,无不直观的给人们带来极致的审美体验。

但却有另外一批艺术家们,他们的作品所追求的并不是这种完美主义。

从画家的角度而言,我们可以看到绘画的形象从高大英俊优美典雅的完美形象向有特点、有性格、有缺陷的角色转变。

他们开始思考“丑恶的真实”并将它一一表现到作品中。

审丑现象的看法 -回复

审丑现象的看法 -回复

审丑现象的看法-回复审丑现象,也被称为审美的错位,是指一些在审美标准上,被大众所认可、接受的个体或行为,因为某种原因而被批判、嘲笑和歧视的现象。

正如其名,审丑现象是审美判断的偏差,是大众对美的认识出现了丑陋的错误。

审丑现象以其特殊性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该如何看待审丑现象呢?首先,审丑现象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既体现了社会对美的认知差异,又折射出个体的审美需求和追求的多样性。

审美是主观的,每个人的审美观都不尽相同。

因此,审丑现象并非绝对存在,而是相对于主流审美标准而言。

审美需要与审丑相对立才能确立,正如有黑色就有白色,有高矮胖瘦之分。

审丑现象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和时尚的多变性。

如果大家都只追求着同一种美,那将是一种极度的单调和无聊。

正是因为审丑现象的存在,才有了时尚的异军突起和创新的可能。

其次,审丑现象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标准和流行趋势。

所以,审美的错位和审丑现象时有发生,可能会让人感到困惑和无奈,但也往往因此产生了一些全新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表达形式。

曾经,被视为审丑的各种流派,如抽象主义、当代音乐,最终却被认可为独立的审美艺术形式。

审丑现象的不同,反映了审美趣味的多样性和需要个体发现和追求自身内心真实喜好的重要性。

审丑现象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它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寻找自我认同的空间。

第三,审丑现象的存在让我们看到了审美中国特色和文化多元化。

审美的错位不仅发生在不同的个体之间,也发生在不同的文化之间。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审美差异是由其历史、地理和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

正所谓"人山人海,各有各的品味",在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社会中,审美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

更何况,审美本身就是一种观察和感知世界的方式,它需要不断的与外部世界进行对话和交流。

审美的错位不仅是私人品味的容错,也是一个开放和包容的社会文化的体现。

审丑的当代意义

审丑的当代意义

审丑的当代意义【提纲】一、审丑的当代意义概述审丑,作为一种审美观念和行为,指的是人们对丑陋、畸形、怪异等事物的关注和欣赏。

在当代社会,审丑现象日益凸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提纲】二、审丑在当代社会的体现1.艺术领域在艺术领域,审丑现象屡见不鲜。

许多艺术家纷纷以丑为美,通过创作丑陋、怪异的作品来表达自己的审美观念。

如某些当代艺术家热衷于创作丑陋的雕塑、绘画等,以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关注。

2.社会现象审丑现象不仅在艺术领域得以体现,同时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如网络上的恶搞、丑化形象的表情包、段子等,都是审丑现象的体现。

此外,某些整形美容手术也呈现出审丑的特点,如追求整形成怪物般的脸孔。

【提纲】三、审丑的价值取向审丑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个体独特性的尊重,二是对人性多样性的包容。

通过对丑陋、畸形、怪异等事物的关注,人们可以从中发现与众不同的审美价值,进而尊重个体的独特性。

同时,审丑使人们更加包容人性的多样性,认识到世界的美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美丽,还包括丑陋、畸形等。

【提纲】四、审丑与审美的关系审丑与审美虽然关注的是不同的对象,但二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审丑是对传统审美观念的拓展和补充,使人们在欣赏美丽的同时,也能够关注到丑陋、畸形等事物所蕴含的价值。

审美和审丑相辅相成,共同丰富了人们的审美体验。

【提纲】五、如何看待审丑现象面对审丑现象,我们应抱持开放、包容的心态。

既要尊重个体独特性,也要关注人性多样性。

在审美过程中,既要欣赏美丽,也要发现丑陋、畸形等事物背后的价值。

同时,要注意审丑与低俗、恶俗的界限,避免陷入审丑的过度消费。

【提纲】六、结论总之,审丑的当代意义在于拓展人们的审美视野,丰富审美体验,促进人性多样性的发展。

论审丑之维度

论审丑之维度

的事物 和现象 , 生 活 中丑 的事 物 相 当 之 多 , 如 排泄物 、 腐 烂 的尸 体 、 糜烂 的水果 、 满 身 黏 糊 的 昆 虫等 等 ; 丑 的
现象也数 不胜数 : 战争 、 犯罪 、 歧 视 、 谎言等 等 , 这 类 常 常 容 易 跟 恶 联 系在 一 起 。
二 、 丑 的 形 式
人 鄙 视 和 厌 恶 。 但 是 如 果 这 些 丑 的事 物 和 现 象 符 合 美
的规 律 , 再经过艺术家的主观加工处理 , 就 能 转 化 为艺 术 的 丑 。 比 如 看 到 一 个 天 真 浪 漫 的 小 孩 儿 打 了 一 个 喷 嚏 , 呼 出 一个 鼻 涕泡 , 人 们 只 会 觉 得 这 个 纯 洁 的孩 子 给 人产 生了愉悦之感。再如毕 加索 1 9 3 7年 创 作 完 成 《 格
的 如 此精 美 !” ①的 确 , 虽 然 形 式 丑 不 能 转 化成 形式 美 。
但 是 艺 术 家 罗 丹 可 以 将 形 式 上 的 丑 的 美 , 进 而 产 生精 神 美 。也 可 以说 ,
通 过 丑 的 艺术 表 现 形 式 转 移 了观 众 的 审 美 对 象 。
三 、丑 的 艺 术
在 于 内在 的 真 , 你 的形 , 你 的色 , 都 要 传 达 情 感 。 这 种
传 达 了 画 家 深 刻 情 感 的 作 品 ,是 多 少 艺 术 者 无 法 企 及 的 , 这 样 的艺 术 品无 疑 是 具 有 最 深沉 而伟 大 的 美 。 法 国 艺 术评 论 家 葛 塞 尔看 到 这 幅 作 品 时也 称 赞 道 : “ 啊 !丑
《 亚维农 少女》 是毕加 索的成 名之作 , 描 绘 了 5个
妓 女 。 画 家挑 战 了所 有 西 方 裸 女 的 传 统 ,身 体 线 条 锐 利 , 有鳞有角 , 三 角 形 的胸 部 , 厚 重 的 四肢 … … 其 中三 名裸 女 恶 狠 狠 地 看 着 前 方 ,另 外 两 名 裸 女 脸 颊 上 布 满

短视频中审丑现象及其影响的分析——以抖音为例

短视频中审丑现象及其影响的分析——以抖音为例

短视频中审丑现象及其影响的分析——以抖音为例方慧丽(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南京 210094)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和5G 技术的普及,短视频用户数量不断上升,制作内容也丰富多样,其中,审丑类短视频成为一大流行趋势,本文以抖音为例,从平台、受众、发布者三个层面研究审丑类视频走红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该类视频所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短视频;审丑现象;抖音一、审丑的概念“丑”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其引申意是指人相貌难看 ,亦指“不好的”“污 秽”等含义,审丑的概念众说纷纭,大概分为两个学派。

一种认为“审丑”是与“审美”相对立的一种特殊的美学范式;另一种则认为 “审丑”是从特殊的角度欣赏“丑”,认为“丑”是一种特殊的美,本文研究审丑概念倾于前者。

二、抖音短视频审丑现象产生原因分析1、 利益竞争,平台助推在互联网迅速发展和5G技术不断普及的背景下,短视频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形式火爆全网。

QuestMobile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19春季报告》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全国短视频用户数量达到8亿,月活跃用户增长率达到了53.6%。

这意味着以抖音为代表的众多短视频平台挤进了互联网行业。

抖音利用其低门槛和快速传播特点,将底层的青年们聚齐起来,给予他们表达的机会,这些因素为审丑现象提供了生长环境。

于是,在抖音平台上,我们看见了一批靠卖丑迅速走红的用户,比如凭借“年轻人不讲武德”等走红的马保国,每次视频中穿着邋遢,喊着“一给我里giao giao”的GIAO哥、说一系列匪夷所思而又令人发笑的言语的郭老师。

在新媒体时代,媒介平台为了生存和发展,往往是与商业资本相结合,它们想尽各种办法来获得更多资本的青睐,以求在互联网行业这个蛋糕中,分得属于自己的一块。

不断吸引流量,再通过商品交易等形式实现流量变现,成为媒介平台主要盈利方式,争夺流量成了各大平台的目标。

随着短视频市场的下沉,处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用户,更乐于接受通俗化、趣味性的内容,这也就意味着审丑类短视频的发展空间更大。

“_审丑”时代,如何教孩子们审视“丑”?

“_审丑”时代,如何教孩子们审视“丑”?

刘惠:当今的青少年可以说是浸泡在数字文化中长大的,他们的价值观、日常认知和行为模式都被数字文化所影响。

尤其是在短视频消费时代,以“速度”为核心的短视频艺术的生产、消费、传播,满足了青少年追求直观快乐、标新立异、自我表现等心理需求,土味视频、网红直播、恶俗搞怪的“梗”等引发了“审丑热”,不少青少年也沉溺其中。

过度审丑替代审美,成为时代审美之殇。

如何在审美教育中补上“审丑教育”这一课?教育者要清醒认识到,审丑教育不是简单让学生认识到网络中外显的丑陋形象,还要引导他们透过表面看到社会中的丑陋现象,更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增强他们辨别美丑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令其拥有美的理想、美的观念、美的情趣、美的行为和美的创造。

就审丑教育的内容来讲,我认为有两个方面需要特别重视——一方面,要通过“预防接种”提升青少年对丑的抵抗力“审丑”时代,如何教孩子们审视“丑”?策划| 周丽 曹霁严从根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宋修见中央美术学院美育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惠西北工业大学艺术教育中心首席专家,教授有学者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审丑,实则是一种现代审美能力。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只看到“丑”的负面价值,缺乏一种全面理性的分析,把审丑教育排除在美育之外。

在美育广为普及、重要性日益凸显的当下,我们亟须思考:如何跟孩子们谈论“丑”,如何在美育中补上“审丑教育”这一课。

议题一:针对青少年的“审丑教育”包含哪些内容,要把握哪些“度”,从而与审美教育协调配合,齐力培养青少年的审美素养?和辨别力。

根据美国传播学者威廉·麦奎尔的预防接种理论,青少年的信念和思想如果缺乏锻炼和考验,那么他们将难以抵御审丑亚文化的侵袭。

因此,建议在审丑教育环节引导青少年走出真善美的乌托邦,提前接种丑文化“疫苗”,以此激活青少年对丑文化的免疫力。

例如,对马保国的“耗子尾汁”事件、“杀猪体”书法表演等亵渎社会主流文化的行为进行批判,让青少年能认清这类现象背后的恶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审丑
摘要丑作为一种审美范畴,早在两千多年前就由亚里士多德引入了,而从近代工业文明发展以来,审丑现象日益增多,滥觞于19世纪末并繁荣于20世纪初的西方现代艺术,以丑为其审美核心,可以说是一种丑的艺术。

但为什么产生这种现象?在这里不做太多的阐述,或许是物质的富有,精神的匮乏;或许是社会分工高度精密化,机械化,从而使人失落了存在的意义;也或许是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生存,这使得人们的理性王国轰然倒塌,精神无所寄托。

不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审丑已经对现代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美学审丑审丑的意义
在谈及审丑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我们应知道什么是丑,丑是歪曲人的本质力量,违背人的目地、需要的畸形,片面,令人不快的事物特性。

与美相对,美学范畴之一。

其次,我们应该明确,审是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作出评判的一个过程。

由此可见,审丑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是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所作出的对一种事物的看法,因此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但它同时也受制于客观因素,尤其是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会对人们的评判标准起到很大的影响。

如果按照丑的定义而言,丑可以说是完全消极不可取的,但是丑与其余所有美学范畴如喜剧、悲剧、崇高、荒诞都有某种内在联系,并作为一种必然的因素参与其中,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对于审丑的重视,那审丑对现代人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一、可以让人直面现实促使人警醒
丑与假,恶有着内在联系,构成事物的否定价值,但丑的不一定虚假,也不一定凶恶。

而且我认为,丑更能表现真实。

美和丑是一对孪生子,当人意识到美的时候,丑也就必然诞生了。

但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总喜欢趋向美的事物,为了造就美就不得不掩盖丑的因素,这时虚假就产生了。

就如开头所说,丑与假有着内在的联系,可为了掩盖丑刻意去制造美而产生的虚假却更让人厌恶。

在西方,现代艺术把目光投向丑,是因为他们感到置身其中的世界是丑的。

我们知道,人们只有弄清楚丑、恶,才能防止丑、恶。

隐蔽掩饰除了自欺欺人外,只能让丑、恶滋生繁育得更快。

现代艺术是要以真实的面容面对现代人自身的丑陋并引起人们的思考,由此,我们才会理解现代派何以那样热衷于追求肉欲和官能享受的描写,其用意在于警示现代人:人类何以造成并如何预防这些丑恶、荒诞事件的发生。

当然,在审视西方现代艺术时,我们不能否认少数人缺乏美学精神的“献丑”,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危害,忽视这点同样是错误的。

这样看来,丑作为一种美学关怀,最为重要的是面对社会生活的无意义,现实的非人性,面对平庸、病态、畸形的社会现实,他们不再乞求用虚幻的所谓美的东西来安慰自己,而是在丑之中展示真实的人生。

二、通过反向思维来拓展疆域
人类的艺术早就高度的成熟。

原始社会古朴的的彩陶,夏商周时期庄严地青铜器,这些东西现代人可以仿制出来,但也只是技术上的仿制。

大名鼎鼎的文艺复兴打着的也只是回到希腊的口号。

可以这么说,追求美的艺术早就发展到极高的境界了,这时需要用丑来反抗和取代这种美。

杜尚的艺术创作就是在反叛美,他把便器提名《泉》放进画廊,或给《蒙娜丽莎》的脸上添两撇胡子,这些非理性的艺术可以称作是“丑”的艺术。

如果欣赏那些“丑”的作品在打动人心的同时还能引起了人们的反思,思索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

这时作品就有了更大的外延。

对于丑的研究也是审美领域的扩张。

雨果在他的《克伦威尔》序中说过:“……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她会发觉,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这里已经说明丑的独立身份了。

如果一味地固守传统,新生的现代艺术无疑是叛逆的,必然会受到批判。

就如波普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大地艺术等一系列艺术相继地产生,不断地被人批评,又不断地被人接受。

可以说,今日的新潮必然成为明天的传统,而现在的传统又何尝不是过去的反叛?那些反艺术的行为,取消艺术的态度无一例外地是在艺术的名义下做的。

换言之,他们想让艺术不再是艺术的时候,心里想着的却是要革新艺术,而不是当真放弃艺术。

因此,丑对美否定的同时也就标示着美学领域的不断拓展。

当然,以上两点并不能说,我们已完全概括了现代艺术“审丑”
的意义,但无疑地,它们可以证明丑并非全是毫无意义,毫无用处,完全消极的。

现代艺术家创造了一种反向性的艺术,以荒谬古怪的艺术表现来歪曲那曾被歪曲的美和意义,以丑的意象去揭示人类的尴尬处境,从而将人从异化的现实中唤醒出来,从而把艺术导向最真实的存在。

在自我痛苦和惶恐挣扎中,在失望和追求的煎熬中,现代艺术通过“丑”来震醒人们,从而获得更加深刻的有关于生命和人生的伟大价值。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
参考文献:
[1][2]美学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4):40.
[3]论文学.雨果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