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下册(统编版)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学设计(表格式)

八年级历史下册(统编版)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学设计(表格式)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题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程新授课课程标准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

学习目标1.自主学习,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时间、内容和拨乱反正的过程。

(时空观念)2.小组合作,结合史料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意义。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客观对待建国以来党和国家犯的错误,认同中国共产党完全有能力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

(家国情怀)重点难点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时间、内容和拨乱反正的基本史实难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意义板书设计:学习过程设计课堂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温故知新教师提前进入课堂展示复习任务:1.中共八大(时间、地点、内容、影响)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建设成就及英雄模范教师走动,观察学生背诵复习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学生提前进入课堂,根据老师提示进行课前背诵,温故知新。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检查,有问题寻求教师帮助。

二、新课导入【问题导入】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三次巨变依次发生于20世纪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时间上具有连续性,三次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据此请回答:三次历史性巨变产生的伟人分别是谁?三次历史性巨变分别是指什么?学生观看图片,回忆之前所学,结合教师引导进入新课学习。

三、解读目标教师展示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简要解说任务要求,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带着目标开始做任务。

四、讲授新课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任务:结合教材和所给材料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召开的?材料一:1957年至1976年,受政治迫害人数上亿,占全国人口九分之一;材料二: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980年290美元(新加坡4430美元,香港4240美元,韩国1520美元),世界排名117位之后,属贫穷国家。

背景①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材料三:群众甲:俺爹时传祥,本是个掏粪工人,他老人家勤勤恳结合教材,分析史料,找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是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七课,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历史转折。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最终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进程。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清晰,文字简练,逻辑严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以及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基本知识。

但是,对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历史转折及其意义,部分学生可能还不太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案例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记住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历史转折,了解其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历史转折及其意义。

2.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历史转折的具体过程和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历史转折。

2.案例教学法:运用典型的事例,分析中国共产党在历史转折中的重要作用。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课件。

3.图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

4.视频: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引出本课内容。

例如:“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那么,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最终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七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优质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优质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教学难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转变,还有其召开的历史意义。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音乐:《走进新时代》。

师:同学们,这首歌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那你们知道带领“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的伟人是谁吗?生:毛泽东。

师:那带领我们“改革开放富起来”的伟人又是谁?生:邓小平。

师:正确。

1978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国人民走进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从此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转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共和国历史上的这一伟大转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1.教师讲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革”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而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2.引导学生讨论:对“两个凡是”方针,你们是怎么看的?提示: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所说的话、所做的事都是正确的,毛主席是伟大的革命领袖,这点我们不能否认,他确实为中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并不是他所说的、所做的都是正确的,比如说“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那我们还要继续进行下去吗?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会遇见很多的新问题,我们不可能总是用旧的方法去解决新的问题,所以,对于“两个凡是”的方针,我们是应该予以反对的。

其实质就是“左”倾错误的继续。

3.教师总结:针对“两个凡是”的方针,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目的就是要反对“两个凡是”的方针。

4.图片展示:5.教师过渡: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播放纪录片《伟大转折》的片断。

7.《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八下历史

7.《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八下历史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统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第一课,重点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这是20世纪中国人民经历的又一次历史性巨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转折点,本课上承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下启本单元的《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内容,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合作交流和探究能力,从上学期学生的学习情况看,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但历史分析能力和辨别能力不强,需在本学期加以巩固和提高,因此本节课我采用学生自学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史料的能力,通过利用视频、图片逐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创设历史情境,以史为鉴,逐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并以此为契机使某些同学转变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上更上一层楼。

三.【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内容及历史意义;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的展开。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能用时间轴来建构时空观念,使知识系统化,同时感知到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做出的不懈努力与追求。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容和历史意义教学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间的联系五.【学习新课】【导入】温故知新,复习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复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成就和失误”,文革结束后我国的现状,导出新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活动1】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圈画知识点,标记疑难问题。

【活动2】学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教师播放图片和材料,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革”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而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

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范文

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范文

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历史上的重大历史转折点;(2)掌握各个历史转折点的原因、过程及影响;(3)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研究历史转折点;(2)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民族自豪感;(2)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3)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我国历史上的重大历史转折点概述1. 导入新课:回顾已学知识,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历史上的重大历史转折点。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总结各个历史转折点,如春秋战国、秦朝统一、汉朝建立、三国两晋南北朝、唐朝盛世、宋朝兴起、元朝统一、明朝建立、清朝初期、辛亥革命等。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各个历史转折点的原因、过程及影响,分享学习心得。

4. 教师点评:总结学生讨论成果,强调历史转折点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春秋战国时期的转折1. 导入新课: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春秋战国时期。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的背景、重要事件、历史意义。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转折点,如齐桓公称霸、晋文公称霸、楚庄王问鼎中原等。

4. 教师点评:总结学生讨论成果,强调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转折意义。

第三课时:秦朝统一六国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秦朝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秦朝统一六国的背景、过程、影响。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秦朝统一六国的历史转折点,如商鞅变法、长平之战、秦灭六国等。

4. 教师点评:总结学生讨论成果,强调秦朝统一六国的历史转折意义。

第四课时:汉朝建立与大一统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了解汉朝建立与大一统的历史背景。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汉朝建立与大一统的过程、影响。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汉朝建立与大一统的历史转折点,如楚汉争霸、刘邦称帝、文景之治等。

【教学方案】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教学方案】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教学方案】伟大的历史转折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转折点,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由许多重大事件所构成的。

2. 通过分析历史转折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尊重和热爱,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和它的衰落原因。

2. 教学内容:a. 封建社会的特点:土地私有制,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科举制度等。

b. 封建社会的衰落: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兼并,农民起义等。

3. 教学活动:a.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历史资料,了解封建社会的特点和衰落原因。

b.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封建社会的理解和看法。

第二章:辛亥革命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2. 教学内容:a. 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清朝的衰落,民族危机的加深。

b. 辛亥革命的过程:武昌起义,各省响应,中华民国的成立。

c. 辛亥革命的影响: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3. 教学活动:a. 引导学生阅读辛亥革命的相关资料,了解其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b.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他们对辛亥革命的理解和看法。

第三章:新文化运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影响和意义。

2. 教学内容:a.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民主、科学、民生、国家的复兴。

b.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思想解放,民众觉醒,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c.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的: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思想基础。

3. 教学活动:a. 引导学生阅读新文化运动的相关资料,了解其主要内容、影响和意义。

b.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新文化运动的理六、教学活动1. 分析新文化运动的背景,理解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人物,如陈独秀、鲁迅等,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深入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观点和主张。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是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的一课。

教材主要围绕我国历史上的一些伟大转折点展开,包括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等。

通过这些历史事件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认识历史转折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古代史和近现代史的一些基本知识,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和转折点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加以巩固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认识历史转折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当下、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力量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及其意义。

2.难点: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对历史转折点的理解和把握。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分析历史事件,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具体历史事件的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转折的意义。

4.启发引导: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与本课相关的历史事件图片、视频等资料。

3.学具:历史事件时间轴、思维导图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课的主题,引导学生关注历史转折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展示我国历史上的几个重要转折点,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让学生对这些事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每个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和意义,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历史教案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历史教案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历史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历史教案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学设计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学设计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播放视频听诗歌朗诵,提问:诗歌中说1978年是一个特别的季节,在那一年中国究竟发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又在哪呢?导入课题。

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播放影音资料,营造历史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环节二:新课讲授一、扫尽残霾——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多媒体展示两则材料,提问:文革结束后,人们最盼望的是什么?让学生结合材料提炼答案,并请学生展示答案,老师总结:平凡冤假错案,纠正文革错误,是当时人心所向。

2.老师再问:当时党中央领导人提出了什么方针?学生回答:“两个凡是”方针。

3.教师出示图片材料:教师提问:当时人民日报发表的这篇社论的标题是什么?这个“纲”说明还是以什么为纲?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仍是什么?由学生观看图片并回答。

4.出示“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教师提问:你认为“两个凡是”对吗?它的实质是什么?坚持“两个凡是”会有什么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并作答。

5.教师再问:面对这样的精神枷锁,人们应该怎么办呢?从而引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出示材料:《光明日报》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及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材料节选。

引导学生通过解析材料得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了解这次大讨论的性质及影响,理解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在联系。

【设计意图】通过当时的报纸的原文和材料来培养学生的读图和文字信息获取能力,让学生能够将课本的知识和实际的历史事件相结合。

从中明白是两个凡是阻碍了人们追求真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路线,从而理清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峰回路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过渡语:接下来,中国历史将迎来怎样的转折呢?播放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视频,引导学生说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并结合材料和课本第37页课后活动第1题,按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三个方面找出其主要内容,并随机请学生来完成内容填空。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了解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中国国情和民族危机;•理解中华民族历史转折时期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分析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探究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国家意识和民族自信心。

2. 教学重点和难点2.1 教学重点•掌握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过程、背景及其意义;•理解中华民族面临的民族危机及其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方面的表现。

2.2 教学难点•分析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深层次原因;•探究中华民族历史转折的信仰和历史人物。

3. 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3.1 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中国近代史的历史转折2.新文化运动3.五四运动3.2 进度安排时间内容10 min 课前导入:老师向学生介绍本课的教学目标和知识点20 min 第一部分:中国近代史的历史转折的讲解与讨论30 min 第二部分: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及其意义的介绍和分析30 min 第三部分:五四运动的过程和意义的总结和评价5 min 课堂小结:老师总结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积极思考5 min 课后作业布置:老师宣布本节课的课后作业和考核方式4. 教学方法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将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主要用于讲解个别知识点和概念;2.提问法:主要用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讨论;3.研究法:主要用于课堂小组研究,探究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4.辩证法:主要用于分析历史事件的矛盾和对策,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5. 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讨论:通过对课堂问题的深度讨论,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2.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动作、语言和情绪,反映学生的态度和教育效果;3.作业考核:通过自主研究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检验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4.问卷调查:通过课后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程的反应和评价,对今后的教学提出建议。

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主要内容包括:改革开放的进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掌握了我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对我国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改革开放的具体内容、意义和影响还需进一步深入学习。

此外,学生可能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转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加以澄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改革开放的进程,掌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改革开放的进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难点:改革开放的意义和影响,如何看待改革开放中的问题和发展。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展示学习成果。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意义和影响。

3.案例分析:通过典型实例,使学生深入了解改革开放的具体措施和成效。

4.对比分析:运用历史对比的方法,使学生更加明确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2.辅助材料:相关历史事件、案例、图片等。

3.教学设备:多媒体投影、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历史时刻,引导学生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案】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教学方案】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教学方案】伟大的历史转折精品教案一、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转折点,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由一系列的转折点构成的。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3. 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导入1. 课程介绍: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

2. 历史转折的定义:解释历史转折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历史转折的意义。

第二章:夏商周转折1. 夏商周的更迭:介绍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兴衰过程,分析其转折点。

2. 诸侯割据与战国争霸:讲述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割据和争霸战争,探讨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第三章:秦汉转折1. 秦朝的崛起与崩溃:分析秦朝的崛起和崩溃的原因,探讨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汉朝的建立与发展:介绍汉朝的建立过程和主要成就,分析其对中国历史的发展的贡献。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转折1. 三国鼎立与晋朝的建立:讲述三国鼎立的历史背景和晋朝的建立过程。

2. 南北朝的更替与民族融合:介绍南北朝的更替过程和民族融合的情况。

第五章:隋唐转折1.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分析隋朝的统一和灭亡的原因,探讨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唐朝的繁荣与衰落:介绍唐朝的繁荣时期和衰落过程,分析其对中国历史的发展的贡献。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历史事件和转折点,让学生了解历史的发展过程。

2. 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让学生理解历史转折的意义。

3. 小组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历史作业的质量和完成情况。

3. 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来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一本适合初中学生的中国历史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 课件:教师制作课件,配合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转折点。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的伟大历史转折。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历史发展的脉络,认识我国伟大历史转折的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历史发展有初步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往往只能看到表面现象,不能深入揭示问题的本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历史问题,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的伟大历史转折;掌握我国伟大历史转折的主要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的伟大历史转折。

2.难点:我国伟大历史转折的原因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教材、资料等自主学习,掌握我国伟大历史转折的基本史实。

2.合作探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我国伟大历史转折的原因和意义。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伟大历史转折的过程。

4.激情演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2.资料:相关的历史文献、图片、视频等。

3.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

4.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历史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我国历史发展的脉络,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我国伟大历史转折的基本史实。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精选5篇)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精选5篇)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一、教材分析1、地位与作用本课介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及改革开放的一系列内容,其地位与作用不言而喻。

这次会议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是旧革命的总结、新革命的曙光;是旧思想的发展、新思想的开始.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的。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光辉的标志,是党在纠正指导思想上的“左的错误”后,开始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转折,因此本单元内容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也是整册教材的一个重点内容。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了解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内容,意义);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口述史料的能力,分析史料的能力。

培养学生识图、填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通过了解邓小平的事迹,总结学习他身上的优秀的品质;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对外开放。

教学难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地位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对课文中的事件,没有深刻的认识。

这节课主要靠教师吸引学生,打动学生。

三、教法和学法1、教法:采用互动、情境、讨论、探究、启发式教学法等。

2、学法:让学生学会阅读归纳、看图、看影视,辩证分析,结合事实谈内心的感受。

四、教学工具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放歌曲《走进新时代》,大家对这首歌非常熟悉了,你能说出歌词中“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的人是谁吗?那“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的这个伟人是谁吗?从1978年冬天开始,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完成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教学方案】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教学方案】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教学方案】伟大的历史转折精品教案第一章:导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伟大的历史转折的概念和意义。

2. 激发学生对历史转折事件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介绍伟大的历史转折的定义和特点。

2. 引出本课程将要学习的历史转折事件。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伟大的历史转折的定义和特点。

2. 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历史转折的意义。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历史转折的认识。

2. 讲解定义:介绍伟大的历史转折的定义和特点。

3. 引发兴趣:介绍本课程将要学习的历史转折事件。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兴趣。

2.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第二章: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和原因。

2. 让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役和影响。

二、教学内容1. 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和原因。

2. 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役和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和原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役和影响。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了解。

2. 讲解背景: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和原因。

3. 分析战役: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役和影响。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第三章:俄国十月革命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俄国十月革命的原因和过程。

2. 让学生了解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二、教学内容1. 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的原因和过程。

2. 讲解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俄国十月革命的原因和过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俄国十月革命的了解。

2. 讲解原因: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的原因和过程。

3. 分析影响:讲解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的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本课主要内容是讲述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转折,重点是讲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的发展变化,认识历史转折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八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我国古代史和近现代史的相关内容,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学生的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历史转折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转折,掌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和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认识历史转折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和重要意义。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历史转折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历史转折的意义。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信心。

3.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了解教材内容,备好相关的历史故事和实例。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历史转折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改革开放的纪录片片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改革开放的气氛,引导学生思考改革开放的意义。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例,呈现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转折,重点讲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是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内容是改革开放的进程,包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外开放以及邓小平南巡谈话等内容。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和伟大进程,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二. 学情分析初中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我国近现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改革开放的具体内容和意义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和伟大进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改革开放的进程,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外开放等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改革开放的进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外开放等内容。

2.难点: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和伟大进程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进程。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和伟大进程。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改革开放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让学生感受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

2.呈现(10分钟)介绍改革开放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前面临的经济困境和国家命运的挑战。

3.操练(15分钟)讲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对外开放的具体内容,让学生掌握这两个方面的基础知识。

部编八下历史第三单元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部编八下历史第三单元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部编八下历史第三单元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八下历史第三单元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本课主要内容是讲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的伟大历史转折。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伟大历史转折的具体内容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拓展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的伟大历史转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的伟大历史转折。

2.难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伟大历史转折的原因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认真研读教材,了解学生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历史转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要介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的伟大历史转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的伟大历史转折的具体内容。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伟大历史转折的原因和意义。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伟大历史转折的掌握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了解它的背景,理解其重大意义;了解拨乱反正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会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原因与结果、联系与综合等概念,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背景与历史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中国共产党完全有能力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教学难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转变以及历史意义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教育遭到了很大破坏,高考中断了十年。

第一个站出来纠正这种错误的是邓小平,“文化大革命”结束还不到一年,他就提出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在他的支持下,1977年10月,中国恢复了“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次高考,大学重新开始培养高等人才。

而彻底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是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历史上的这一伟大转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1.教师提问: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概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

提示:(1)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2)“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了人们的不满。

(3)理论界展开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教师小结: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人心所向
3.教师讲述:1978年3月1日,是个星期天。

第二天,是“文化大革命”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新生入学的日子。

披着三月的春风,全国各地有27万新生步入了大学校园。

由于“文化大革命”,他们当中许多人迈入大学的脚步被阻隔了整整十年。

在他们中间,有十几年前就告别学校的老三届,也有刚刚毕业的高中生;年龄小的只有十六七岁,年龄大的已是人到中年;有的夫妻同进校门,有的师生一起上学。

人们说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上的一个特殊现象。

几天前,他们还在农村的田野、工厂的车间、部队的军营。

一夜之间,他们的命运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同学们,你们知道给这些学子们带来人生春天的人是谁吗?
提示:1977年7月,邓小平第三次复出,这一年他73岁。

4.材料展示: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这是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两报一刊”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里提出的。

5.教师提问:那么,“两个凡是”的提法对不对呢?
提示:我们可以来听一听邓小平是怎样说的:“‘两个凡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没有‘两个凡是’啊,毛主席也没有‘两个凡是’啊,毛主席在这个时间,在这个地点,在这个问题上讲的事,在另外一个时间,另外一个地点就不能同样照搬了嘛,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决定嘛。


6.教师小结:针对“两个凡是”的方针,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目的就是要反对“两个凡是”的方针。

7.教师过渡: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视频链接:播放纪录片《伟大转折》的片段
2.教师引导: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概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基本情况。

3.引导学生思考:请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三个方面找出会议的主要内容。

提示:(1)思想上:确立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政治上: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3)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4.教师总结:
从核心内容来说:
从会议前后的转变来说:
5.引导学生思考: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意义?
提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6.分组讨论: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遵义会议都是中共党史上的伟大转折?
提示:可从会议的背景、内容、领导核心的形成及影响等方面进行对比,进而说明两者都是中共党史上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会议。

这样,既可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目标导学二:拨乱反正
1.教师引导: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拨乱反正的背景。

2.教师引导: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拨乱反正工作的主要内容。

提示:“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3.教师总结:这是深得人心的举措,彻底消除了“文化大革命”强加给广大干部、群众的枷锁,使他们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三、课堂总结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光辉的标志,它表明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所以说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一定会蒸蒸日上,繁荣昌盛。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教师要分析、掌握技巧:a.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大会开始的;b.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拉开序幕的;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d.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发展起来和逐步形成的。

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授“鱼”,还要授之以“渔”;教师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教师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历史知识生活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