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分析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教案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教案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IS)已经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优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发展趋势,通过实践操作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管理技巧。

1.2 课程目标(1)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和评估的基本方法。

(3)熟悉当前主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4)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决策和管理的能力。

二、教学安排2.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计32课时,包括16次实验课,每次实验课2小时。

2.2 实验内容(1)第1-4次课: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第5-8次课:主流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操作与应用。

(3)第9-12次课: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与实施。

(4)第13-16次课: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分析与讨论。

三、教学方法3.1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技能。

3.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管理信息系统案例,使学生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在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应用情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分享心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实验材料与工具4.1 实验教材《管理信息系统》,作者:王丽丽,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4.2 实验工具(1)Microsoft Office系列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等)。

(2)主流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如ERP、CRM等)。

五、课程评价5.1 平时成绩学生平时实验课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将计入最终成绩。

5.2 期末考核课程结束后,将进行期末考试,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以检验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Linux操作系统案例教程电子教案 第1章 linux 简介

Linux操作系统案例教程电子教案 第1章 linux 简介
1)多用户方面 Linux:同时允许多个用户、多个桌面 WinNT/2k/2003:同时只能允许一个用户、一个桌面 (2)GUI界面方面 Linux:GUI界面采用x-windows且与内核是相互独立 WinNT/2k/2003:GUI与内核是集成在一起的 (3)共享资源相互访问 Linux:NFS、Samba实现Linux及Windows主机之间相 互访问 Win NT/2k/2003:利用网上邻居实现相互访问
Linux 简介
嵌入式系统: 3、嵌入式系统:凡是带有微处理器的非计算机 系统都可以称为嵌入式系统。 系统都可以称为嵌入式系统。 集群计算机:利用高速的计算机网络, 4、 集群计算机:利用高速的计算机网络,将 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 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并加入相应的集群软 件所形成的具有超强可靠性和计算能力的计 算机。 算机。 视频制作领域:著名的影片《泰坦尼克号》 5 视频制作领域:著名的影片《泰坦尼克号》 就是由200多台装有Linux 200多台装有Linux系统的机器协作完 就是由200多台装有Linux系统的机器协作完 成其特技效果的。 成其特技效果的。
Linux 简介
1-2-2 Linux的优点(二)
良好的兼容性,开发功能强:因为Linux完全符合IEEE的 POSIX的标准,和现今的Unix、System V、BSD等三大主 流的Unix系统几乎完全兼容。 强大的可移植性:目前各种类型的计算机都可以运行Linux, 迄今为止,是支持最多硬件平台的操作系统。Linux支持其 他系统,可以同时挂上许多系统的磁盘。 丰富的图形用户界面:Linux有漂亮的X视窗系统,这是 Linux相当被看好的东西。 高度的稳定性:Linux继承了Unix的优良特性,可以连续运 行,感染病毒的几率较小。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第五章 MIS的系统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第五章  MIS的系统设计

第五章 MIS的系统设计教学目的:1、使学生从总体了解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和设计步骤,学会编制系统设计文档;掌握总体结构设计的指导思想,并能运用于实际中,了解系统平台设计的内容以及软硬件选择的原则。

2、理解代码设计的作用,了解代码的种类,掌握代码的设计方法和校验方法。

3、明确文件设计的步骤和方法;掌握数据库设计方法。

4、掌握输入输出的设计方法,包括设计的内容格式,设备的选择,掌握流程设计的步骤及流程设计方法。

教学重点:1、结构化设计思想和模块设计思想。

2、代码的设计方法,代码的种类及校验方法。

3、数据库设计。

4、输入输出设计的内容、评价。

设计方法和工具。

教学难点:1、结构化设计思想和模块设计思想。

2、代码的校验。

3、概念结构到逻辑结构的转化。

4、输入输出评价、输入校验。

采用任何方法开发管理信息系统,也均需进行设计,只是每种开发方法的系统设计的内容不同。

本章以“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为背景,说明系统设计的基本过程与原理。

§5.1 系统设计的任务15.1.1 一般,系统设计包含以下内容:1、总体设计,包括:⑴信息系统流程图设计;⑵功能结构图设计;⑶功能模块图设计。

2、代码设计——包括编码方法、设计规范等。

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包括:⑴计算机的配置(含外设、网络等);⑵ DBMS的选择。

3、数据存储设计——即数据库(DB)设计。

计算机处理过程设计,包括:⑴输出设计;⑵输入设计;⑶处理流程设计;⑷编写程序设计说明书。

实际工作中,逻辑模型设计和物理模型设计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甚至有所反复。

5.1.2 系统设计的原则:1、系统性即系统的整体性,比如,代码的一致性、规范的标准性、原始数据出处的唯一性等。

2、灵活性取决于“边缘/异常情况”的处理程度。

3、可靠性即系统抗外界干扰的能力。

4、经济性2包括设备的成本—需求分析、模块的简洁性等。

§5.2 代码设计代码——表示事物名称、属性或状态的符号。

一般,代码由数字、字母或其组合组成。

信息系统教案模板(共7篇)

信息系统教案模板(共7篇)

信息系统教案模板(共7篇)《管理信息系统》教案本教材主体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概念(第一、二、三、四、八章)第二部分:以生命周期法为主线,介绍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第五、六、七章)第三部分:以图书管理系统和教学管理系统为案例,深入学习信息系统的开发(第九章)第一部分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一.信息与信息流(一)信息的基本知识:理解以下内容:1.信息是管理上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资。

2.信息、物质和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资。

3.掌握信息的概念:信息是指加工以后的,对人们的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

对定义的理解:数据与信息的关系,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

信息的价值,信息可以减小不确定性。

(二)信息的特性:1.真伪性。

真实性是信息最基本的性质。

2.层次性。

3.可传输性。

4.可变换性。

5.共享性。

(三)信息流理解信息流在企业中重要作用。

一是信息流伴随物流等其它流产生;二是信息流反映其它流的状态,并对它们具有控制和调节作用。

二、管理信息系统(一)管理信息与信息化1.管理的概念:管理者或管理机构,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工作,对组织所拥有的资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

2.掌握管理的五项基本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①计划职能:管理的首先要职能,计划就是对未来作出的安排和部署,计划的首要任务是确定目标。

②组织职能:包括工作的组织和人的组织。

③指挥职能:是一种行为过程,主要是命令。

④协调职能:主要是通过非命令等行为。

⑤控制职能:检查和纠正。

3.管理的层次: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基层管理三个层次。

4.管理信息的三个层次:掌握相关实例。

5.企业信息化(二)系统与系统方法1.系统的定义与理解: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信赖的若干组成部分,为了某个目标(或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2.系统的特性:层次性、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边界性3.系统方法:认识的方法;分解方法和系统方法 4.信息系统:以计算机、网络及其它信息技术为核心,为实现某些系统目标,对信息资进行处理的系统。

《酒店信息管理系统》电子教案 29、结账-美化

《酒店信息管理系统》电子教案 29、结账-美化

课程实训
03 提前离店操作流程
提前离店
✓ 英文单词是Early Departure ✓ 客人早于预订离店日期离店
《在住(Checked In)》
《无预订 Walk In》
课程实训
03 提前离店操作流程
查看客人账单
《在住Checked In》 或《Walk In》 《结算(Settlement)》
02 结账离店操作(Check Out)》
<客人账单>对话框
《结算(Settlement)》
《Check In》 或《Walk In》
课程实训
02 结账离店操作流程
依次处理客人每份子账单
选择支付方式(P选ay择me支nt D付ep方art式me(nt)Pa,系ym统e会nt自D动e根pa据rtm子e账n单t)余额(Balance) 系统会自动根据子账单计余算结额账(余B额al(anAcme)oun计t)算结账余额(Amount)
客人不打算结清所有费用 员工可以在《金额(Amount)》中输入客人实际支付的金额 客人需要结清所有费用后才可以完成离店操作
课程实训
02 结账离店操作流程
依次处理客人每份子账单
课程实训
02 结账离店操作流程
修改客人和客房状态
系统依次对客人的每份子账单进行处理 客人所有子账单均结清 《预期离店(Due To)》修改为《离店(Check Out)》 住房间状态修改为《VD,即Vacant Dirty》空脏房
<账单处理>对话框
《房费与固定费用过账确认》对话框
《提前离店Early Departure》
课程实训
03 提前离店操作流程
确认房费与固定费用过账
选择将本日房费计入

连锁企业信息系统管理教案

连锁企业信息系统管理教案

连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课程单元设计第 1 单元第 1 周 2 学时单元标题:连锁企业信息管理概述情境(或模块)一:连锁企业看重信息管理任务1.1:国美与永乐的合并面临着哪些挑战?任务1.2:信息管理对连锁企业发展具有哪些促进作用?情境(或模块)二:信息传递手段任务2.1:信息传递手段的发展历程。

任务2.2:未来信息传递手段展望情境(或模块)三:假如你是某奶粉代理,如何收集婴儿信息任务3.1:婴儿信息收集渠道有哪些?任务3.2:收集渠道的优缺点有哪些?课堂类别:理论讲授课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信息与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了解信息与管理的关系✍掌握连锁企业信息管理的特征与管理内容2.能力目标:✍收集管理信息✍应用连锁信息管理的基本观念分析连锁企业的问题教学重难点:1.重点:应用连锁信息管理的基本观念分析连锁企业的问题2.难点:应用连锁信息管理的基本观念分析连锁企业的问题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案例、小组讨论教学材料及工具:教材、教案主要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导入新课连锁经营在我国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从导入期进入蓬勃发展期。

目前,我国已发展成为连锁经营大国,截止2007年,已拥有特许连锁体系2800多个,成为世界上特许连锁体系最多的国家,超过始创国美国。

连锁企业信息管理技术是连锁企业经营的核心技术之一,在连锁企业未来发展中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新课内容企业市场信息是一种经济信息,既包括原始的数据资料,也包括经加工整理的资料,具有完整性、有效性、连续性、开放性的特点。

本课讲解信息与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信息与管理的关系内容。

本课重点讲解:信息与管理的关系;难点是连锁企业信息管理的特征与管理内容。

(一)导入任务,明确要求1.从国美与永乐的合并看信息管理在连锁经营中的重要性,即信息管理对连锁企业发展具有哪些促进作用;2. 图片展示信息传递手段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信息传递手段;3. 假如你是某奶粉代理,如何收集婴儿信息,方式越多越好。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03 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03 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授课章节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课时 3目的要求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相关的技术基础,尤其是数据处理、数据库及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了解数据库的组成、数据库的基本操作以及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学会用实体-联系方法(E-R方法)设计数据库的概念结构;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拓扑结构、网络的分类,并重点了解局域网的相关知识。

重点难点重点:信息技术概述;数据库技术;信息技术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只有把信息技术与管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难点: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过程;数据模型的分类、特点;关系模型和关系数据库的概念。

§3.1数据处理3.1.1 数据处理的概念数据处理指把来自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和社会经济活动等领域中的原始数据,用一定的设备和手段,按一定的使用要求,加工成另一种形式的数据。

1、数据处理的目的(1)把数据转换成便于观察分析、传送或进一步处理的形式。

(2)从大量的原始数据中抽取,推导出对人们有价值的信息以作为行动和决策的依据。

(3)利用计算机科学地保存和管理已经过处理(如校验、整理等)的大量数据,以便人们能方便而充分地利用这些宝贵的信息资源。

2、数据处理的基本内容(1)数据收集:根据系统自身的需求和用户的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

(2)数据转换:为了使收集的信息适用于计算机处理的形式,要设计各种代码来描述自然界中的各种实际数据,这种将实际数据采用代码表述的方法被称为数据的转换。

(3)数据的筛选、分组和排序。

(4)数据的组织:将具有某种逻辑关系的一批数据组织起来,按一定存储表示方式配置在计算机的存储器中,目的是使计算机处理时能够符合速度快、占用存储器的容量少、成本低等多方面的要求。

(5)数据的运算:指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6)数据存储。

(7)数据检索。

(8)数据输出。

§3.2数据组织1、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信息处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包括数据的存储结构及结构上的运算或操作。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06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06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

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授课章节第六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 课时 6目的要求详细了解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内容,学会运用系统调查和系统分析的主要工具,尤其是掌握如何运用业务流程图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运用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对新系统的逻辑模型进行描述;同时,学会在系统详细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化分析,并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重点难点重点:可行性分析和详细调查概述;管理业务调查;数据流程调查和数据字典;描述处理逻辑的工具;系统化分析。

难点:业务流程图:管理业务流程图是一种描述系统内各单位、人员之间业务关系、作业顺序和管理信息流向的图表,利用它可以帮助分析人员找出业务流程中的不合理的流向;数据流程调查和数据字典;系统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

§6.1可行性分析和详细调查概述6.1.1可行性分析的任务和内容可行性分析的任务是明确开发应用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必要性来自实现任务的迫切性;可行性取决于实现现实应用系统的资源和条件。

可行性分析的内容包括:管理上的可行性;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可行性。

6.1.2 可行性分析的报告内容包括:1、系统简述;2、项目的目标;3、所需资源、预算和期望效益;4、对项目可行性的结论。

其中,结论应指明:1、可以立即开发;2、改进原系统;3、目前不可信,或需要推迟到某些条件具备以后进行。

6.1.3 详细调查的目的、原则1、详细调查的对象:现行系统。

2、详细调查的目的:完整地掌握现行系统的状况,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收集资料,为下一步的系统化分析和提出新系统的逻辑设计做准备。

3、原则:用户参与的原则,即包含使用部门的业务人员、主管人员和设计部门的系统分析人员、系统设计人员。

4、调查的方法:(1)召开调查会;(2)访问;(3)发调查表;(4)参加业务实践。

5、调查的图表工具:组织结构土、管理业务流程图、表格分配图、数据流程图、判断表、判断树。

图6.1 组织结构图管理功能调查指的完成某项工作的能力。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作用和组成,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和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难点: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案例资料。

四、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咱们今天开始学习管理信息系统啦。

谁来说说,你们觉得管理信息系统是干什么的呀?
生:是不是就是用电脑来管理信息的呀?
师:嗯,有那么点意思,但不完全对。

管理信息系统可不只是用电脑哦。

它是一个很综合的系统,能收集、存储、处理和传递信息,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

这就是咱们今天要学的重点之一,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那它有哪些功能呢,谁来说说?
生:可以让管理更方便快捷吧。

师:对,它的功能可多啦,比如能提高效率、辅助决策等等。


大家想想,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容易吗?
生:应该挺难的吧。

师:没错,这就是咱们的难点哦,开发过程很复杂呢。

接下来咱们具体看看都有哪些步骤。

(讲解开发过程)大家都理解了吗?
生:差不多理解了。

师:好,那咱们来看个实际案例,看看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中是怎么应用的。

(展示案例并分析)
五、教学反思
通过师生对话的方式,能较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知识点,但在讲解难点时,还需要更加详细和深入,多举些例子帮助学生掌握。

同时,要多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言,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11 决策支持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11 决策支持系统

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授课章节第十一章 决策支持系统 课时 1目的要求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决策的主要形式,重点是掌握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组成及开发。

同时,了解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和群体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

重点难点重点: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决策支持系统的组成;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群体决策支持系统。

难点:决策支持系统的构成;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群体决策支持系统。

§11.1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1、决策支持系统的产生与发展70年代中期Keen和Scott Morton首次提出了“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s,简称DSS)一词,标志着利用计算机与信息支持决策的研究与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并形成了决策支持系统新学科。

一般认为DSS是结合与利用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和人的灵活判断能力,以交互方式支持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系统。

2、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与定义DSS的目标是要在人的分析与判断的基础上借助计算机与科学方法支持决策者对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问题进行有序的决策,以获得尽可能令人满意的客观的解决方案。

DSS的定义:DSS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工具,应用决策科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人机交互方式辅助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信息系统。

3、决策支持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1)MIS是一个总概念,DSS是MIS发展的高级阶段或高层子系统;(2)DSS是鉴于MIS的不足而推出的目标不同于MIS的新型系统;(3)MIS是DSS的基础部分,也即DSS包括提供决策信息的MIS,MIS是DSS的一个子系统;(4)在广义与狭义之分,就狭义而言,MIS与DSS是不同的系统,就广义而,DSS是MIS的分系统。

§11.2决策支持系统的组成DSS概念模式的建立是开发中最初阶段的工作,它通过对决策问题与决策过程的系统分析来描述。

基本的概念模式见P236。

目前常用的DSS系统分析方法是ROMC(表述、操作、记忆辅助、控制机制)分析方法。

《信息化管理与运作》教案模板

《信息化管理与运作》教案模板

《信息化管理与运作》教案模板示例1:《信息化管理与运作》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化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掌握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作用和运作过程。

3. 理解信息化管理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4. 培养学生的信息化管理思维和技能。

二、教学内容1. 信息化管理概述- 信息化管理的定义和概念- 信息化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基础2. 信息化管理的作用与运作过程- 信息化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和价值- 信息化管理的运作过程和方法3. 信息化管理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信息化管理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信息化管理的解决方案和应对策略4. 信息化管理思维与技能培养- 培养学生的信息化管理思维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信息化管理技能和实践能力三、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介绍信息化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分析案例,讨论实际问题。

2.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信息化管理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3. 实践操作:学生进行信息化管理的模拟实践活动,提升信息化管理的技能。

四、教学评估1. 平时作业:检测学生对信息化管理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信息化管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信息化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综合掌握。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信息化管理与运作》(可根据教学需要选择教材)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3. 课外阅读:相关信息化管理案例和研究论文供学生深入了解和研讨。

六、教学安排教学时间:共计20个课时1. 第1-2课时:信息化管理概述2. 第3-5课时:信息化管理的作用与运作过程3. 第6-8课时:信息化管理的挑战与解决方案4. 第9-10课时:信息化管理思维与技能培养5. 第11-13课时: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6. 第14-17课时:实践操作和实验7. 第18-20课时:复习和总结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信息化管理的基本概念、作用、运作过程和挑战。

2. 教学难点:信息化管理的解决方案和实践活动的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教案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教案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教案一、课程概述1.1 课程背景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MIS)是指在组织中应用信息技术来支持管理活动、决策过程和业务流程的一门学科。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运营和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技术,提高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

1.2 课程目标(1)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2)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和评价方法;(3)熟悉信息技术在企业运营和管理中的应用;(4)提高学生运用管理信息系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1)信息与信息系统(2)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与价值(3)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2.2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1)传统的信息管理系统(2)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3)大数据与云计算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2.3 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1)企业资源计划(ERP)(2)客户关系管理(CRM)(3)供应链管理(SCM)(4)人力资源管理(HRM)三、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讲授:讲解基本概念、理论和技术;(2)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3)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际应用能力;(4)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教学内容;(2)网络资源: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和案例;(3)实验平台: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环境。

四、教学安排4.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32课时,包括16次课堂讲授、8次案例分析、8次实验操作。

4.2 教学进度安排(1)第1-4次课:讲授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2)第5-8次课:讲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和评价方法;(3)第9-12次课:分析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案例;(4)第13-16次课: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熟悉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讲课教案

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讲课教案

大理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数据库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报告班级:学号:XXXXXXX姓名:XXXXXXX系统名称: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总分:1、需求分析学生学籍管理工作包括学生档案、学籍、成绩、升学等内容的管理;面对大量的学生数据、报表,手工处理方式已经很难跟上现代化的步伐。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学校已经有了较好的计算机应用甚至网络硬件建设基础。

因此为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现代化、科学化水平,保证信息处理的即时化、准确化,开发一套对学生学籍进行管理的软件是极其重要的。

1.1 系统功能1.1.1本系统应完成的主要功能(1)学生档案的管理,即录入、修改、查询、输出学生档案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生简历情况、学生奖励情况、学生处分情况、学生家庭信息、学生体检情况。

(2)学生成绩管理,录入修改、查询、输出学生入校成绩,各学期、各门课程的成绩信息,并支持按年级、班级等条件的统计、查询、报表输出。

1.1.2 本系统功能需求(1)按系汇总各专业各年级的学生总数及其中的男、女生数,并统计全校总人数。

要求:当任意输入系部名称、专业名称和年级均可返回相应信息。

(2)按系汇总各年龄段的学生人数及其中的男、女生数。

要求:当任意输入系部名称、年龄时,均可返回相应信息。

(3)按系统计各地区的学生人数。

要求:当任意输入系部名称、地区名称时,均可返回相应学生人数。

(4)按系统计学生中的党员、团员人数。

要求:当任意输入系部名称时,均可返回该系的学生党员和团员人数。

(5)按系统计各民族的学生人数。

要求:当任意输入系部名称、民族时,均可返回相应信息。

(6)按学年根据学生变更数据自动修改班级总人数(提示:用触发器实现)、系部总人数、学校总人数。

(7)统计各门课程的成绩分布情况:其中:1)(90-100、80-90、70-80、60-70、0-59)的人数及各自占实际考试人数的百分比数。

2)统计缺考人数。

3)统计及格、不及格人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知识管理流程:搜集、获取、整合、累积、存储、分享、更新知识等。

所谓有效的运用就是让需要者可以随时、随地、随手获得所需要的正确信息,因而能快速采取行动。

这些知识,可能存在于企业文件、档案、数据库中,但也可能存在于企业例行的工作流程及实务规范中。

知识取得来自“组织内外”,所谓“组织内外”指知识来源不只限于企业内员工,还涵盖企业外顾客、供货商、竞争者等合作伙伴。

摩托罗拉利用所设立的企业大学,聘请许多专业领域的博士、专家进行课程设计,让顾客及供货商参与并实施学习,建立专业知识分享渠道。

外训或研习人员必须要透过部门会议或研讨会的方式,报告并分享所学得的技术与知识。

工程人员出差返回后,也须上交差旅心得报告,同时将所学的东西以专题报告呈现。

除安排外部讲师,进行知识分享外,公司还安排内部员工以演示文稿、演讲、撰写书面文件方式,贡献专业知识,建立知识分享机制,并将教学成效纳入绩效考核制度。

传统上,员工担心自己辛苦获得或因时间累积而得的知识与人分享后,职务将被取代或工作朝不保夕,害怕变成“教了徒弟,没了师傅”,因此,不愿对别人分享自己的知识。

成功的知识管理需透过企业文化的改造,改变员工的思维模式并培养“知识分享”的文化。

信息化带来的好处:(2)缩短市场响应时间,提高客户满意度:企业内外部终端都能做到信息即时上网,并根据预算要求自动生成所要的数据,而终端也可从网上分享信息,并能得到定单的指令,以便对市场做出最快的反应。

(3) 减少库存(4) 用电子商务平台集中采购,发挥集体采购优势,降低采购价格(5) 吸引供应商建厂并参与前端设计:获取有价值的定单。

实现信息化的基础:把IT作为整个集团业务流程和体系中的基础之一,没有企业信息化,业务流程再造就不可能实现。

(1)企业高层的支持:企业最高领导的理解,和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视起到了信息化成败的决定性作用;(2)战略与管理目标:信息化应用是为了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是以管理业务需求为中心的,需要结合行业先进的管理理念才能有效地实现;(3)总体规划与分步实施:信息化是企业不可缺少的,但不是万能的。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做到预算的投入和有效的产出,要从系统上对一个应用进行跨流程地规划,并以模块化的方式分步实施,按部就班达到逾期目标;(4)基础工作和数据的准确性是系统成败的关键性因素之一;(5)重视人才培养,重视知识转移:信息化不仅仅是IT人员的,而是全员的。

(6)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

国家和地方政府召开会议,重点强调企业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思路,并在各种领域树立标杆,组织国际的专业的和行业的交流会,同时介绍行业领先者,通过专家讲座等形式传授了他们的经验和做法。

同时,政府为企业信息化提供机会,如与高校合作、各种政府贷款和免息项目,并授予奖励,如信息化成果奖等。

外包iT业务外包:优化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使企业集中培养核心竞争力,获得优质IT服务。

采用IT外包能够满足人力资源的弹性需求,公司无需为了一项临时性的IT业务而扩大自身的员工规模,而是把这些业务交给精通IT管理的公司,借助外部人力资源来满足企业不断变化的需要,节省用于人才招聘与培训的费用和时间,增加人力资源配置的灵活性。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IT外包可以相应解决他们资金、技术、人才匮乏等问题。

建立一个呼叫中心系统至少需1000万元,这对中小企业来说是一笔巨大的投资。

同时,引进和培养IT管理人才也非易事,而IT经营的高风险令中小企业望而却步。

IT服务商可以凭借规模经济在多个客户之间共享硬件、软件和人力资源,降低单位业务的成本,因而能够用更少的花费完成企业内IT部门所提供的信息技术功能。

企业信息化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有怎样的关系企业信息化战略应结合企业战略目标和经营发展方向,必须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角度出发,通过降低运营本钱、优化品牌组合、提升资本运营、理顺市场研发、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达到企业经营战略与信息化战略的融合。

企业只有不断地变革才能生存,信息化也只有不断地促进企业变革才能有生命力。

信息化战略只有与企业战略相匹配,才能发挥巨大威力,尽量延长企业的生命周期。

信息化的必要性和意义企业信息化是企业适应千变万化市场环境的必须手段。

信息时代,市场瞬息万变,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上市、服务节奏日趋加快,产品生命周期大幅度缩短,企业生产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已经从传统的大批量少品种的生产模式向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模式转变。

客户需求决定企业生存.以最好的质量、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最完善的服务满足客户日益个性化的需求.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前提和鉴础。

了解、分析、转化、开发、引导、实现用户需求成为企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任何一个企业都将面对来自本行业、本地域以至世界级企业的最强有力的竞争和挑战.也有机会在全球范园内发展自己的潜在客户。

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资源在战略惫义上比物质、能璧资舔更加重要.企业竟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信息竟争力。

信息化建设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最佳选择和必由之路。

意义:1 促进组织结构优化,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企业可以简化企业组织生产经营的方式,减少中间环节和中间管理人员,从而建立起精良、敏捷、具有创新精神的“扁平”型组织结构。

这种组织形式信息沟通畅通、及时,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

2 有效地降低企业成本。

企业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外部信息,如市场信息、产品销售渠道信息等方面的成本降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可以使企业降低新产品的设计、生产成本和对现有产品进行修改或增加新性能的成本;库存管理信息化使企业减少了库存量,降低了管理成本;信息技术的应用尤其是迅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大大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

3 提高企业的市场把握能力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是电子商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广泛应用,缩短了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企业与供应商及客户建立起高效、快速的联系,从而提高了企业把握市场和消费者的能力,使企业能迅速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与开发话动,及时改变和调整经营战略,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4 加快产品和技术的创新。

信息技术能极大提高企业获取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思想的能力。

同时,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的结合所形成辅助工艺编制、柔性制造系统、敏捷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实现了企业开发、设计、制造、营销及管理的高度集成化,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生产的柔性、敏捷性和适应性。

5 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企业信息化不只是计算机硬件本身,更为重要的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

建立良好的管理规范和管理流程,构建扎实的企业管理基础,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6 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完备的信息是经营决策的基础。

信息技术改变了企业获取信息、收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方式,使管理者对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的掌握更加完备、及时和准确。

7 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素质。

企业信息化,可以加速知识在企业中的传播,使企业领导至全体员工知识水平、信息意识与信息利用能力提高,提升了企业人力资源的素质及企业文化的环境。

中国连锁企业信息化。

总的概括来说就是对信息的整体规划不合理、对即时信息控制程度低、没有量化的愿景和未来发展步骤;没有高水准的IT规划支撑新的业务、流程和组织扩展;没有清晰的业务和管理模式,IT建设的优先级不清楚;孤立的而非整体的运作模式;缺乏供应链协同和核心价值沟通;目标未与战略结合,没有成功的评估标准;没有企业综合的资源利用绩效考核和优化推进措施;未能恰当的权衡信息化需求,掉入IT厂商设计的推销陷阱。

连锁企业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一是大环境的变化。

信息技术使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连锁企业所处的环境在也不是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狭窄环境,而应该是一种以技术环境和经济环境为合体的大环境,连锁企业经营者应该在这种大环境下去思考企业的发展战略。

二是竞争结构的变化。

以互联网为主的信息化的发展使原有的五力模型(即:现有竞争者的竞争、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买方讨价还价能力、卖方讨价还价能力)进行了重新组合,连锁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而加剧了竞争的激烈层度。

三是顾客需求的变化。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顾客的行为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们越来越要求多种方式的消费体验同时进行,从过去单调的交易方式到自由选择,再到现在的网上购物等等,这都要求连锁企业要不断地去适应。

二、行业环境的变化给连锁企业带来的影响。

一是整个连锁行业的企业组织结构都在发生变化。

由过去连锁企业的组织随着发展规模的增大,往往变得越来越臃肿,在管理要不断加大成本的投入,对于信息的反应很迟钝,降低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使得传统的等级管理向全员参与、模块组织、水平管理的方向发展,管理模式冲破了传统的概念,使组织结构更加灵活。

二是营销方式的变化。

互联网的营销以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营销方式,不仅传播速度快,而且效率高。

连锁企业在网上提供服务的同时,在互联网上提升品牌形象、增进顾客关系、网上调研等都比无信息时代方便迅速。

三是顾客服务形式的变化。

顾客服务是提升品牌挽留顾客的不二法宝,在营销中占很高的地位。

然而过去都是电话咨询、上门服务、设立服务网点的形式,成本较高,速度又慢。

互联网为企业提供了快捷、方便的服务方式。

BPR可行性分析:集团作为传统的大型国有企业变化而来的集团公司,具有典型的面向职能型管理的缺陷但是,对照企业过程创新的基本条件,集团在以下一些方面尚不具备:①BPR所需的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基础条件不具备,难以真正实现即时的信息传递与信息共享。

②公司体制仍具有传统的国有企业特征:员工个人素质参差不齐,个人机会主义倾向较为严重,中间管理层压缩的弹性较小。

③集团员工对面向过程的横向管理毫无概念,要打破传统的职能部门设置仍有很大的难度,甚至会出现管理混乱。

将企业业务划分几个相对独立的业务流程:产品设计与技术开发过程、生产计划与制造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物料采购与获取过程、管理过程等。

然后进行横向集成活动,将处于同一业务流程的各个职能部门或人员统一合并成一个活动,即实现职能的实际上的调整与合并,但各职能部门的原有设置并没有太大改变。

这种方式是保留职能部门与BPR设计的结合,在集团实际的管理模式调整与设计中具有可操作性。

实施ERP不成功的根源,有三个主要因素。

进行非常大的经营结构调整,关键业务流程重组,在上ERP之前应该有明确的计划和认识,或者提前进行,或者同时进行。

但关键业务流程重组是应该提前进行,同时进行的只能是部分非关键业务流程的改造。

软件厂商。

软件有一定的适应性,但企业发生过大的变动,肯定超出了软件所能适应的范围。

但厂商的责任应该更重的,因为厂商或者顾问咨询公司有责任来帮助企业进行分析业务流程,指出一些不合理性“一把手”的作用不能贯彻始终和有效发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