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的发展ppt课件

合集下载

青霉素类药物研究进展PPT课件

青霉素类药物研究进展PPT课件

配伍禁忌

禁忌

不能与酸性药物配伍; 不能与碱性药物配伍(碳酸氢钠、氨茶碱、乳酸钠); 不能与胺或醇类药物配伍; 不可与同类抗生素联用,效果不协同,毒性增加;
不可与速效抑菌剂联用;
不可与维生素C混合。
*给药时,应以注射用水或等渗氯化钠溶液作溶媒。
配伍禁忌

协同

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用
青霉素类药物研究进展
青霉素类抗生素

1940年,青霉素作为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抗生素面市。

结构通式:

母核:6-氨基青霉烷酸(6-APA)+侧链 A:噻唑环;B:β -内酰胺环;R1:半合成青霉素改造侧链。
O H H
R1 C N C C O B
H
C N
S
A C
CH3
6APA
CH3 C C O R2 H O
其他不良反应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对神经组织有一定的刺激性和毒性; 局部肌内注射可发生外周神经炎;
由于定位错误而引起坐骨神经损害也并非罕见。
大剂量青霉素治疗时,每日几千单位,可产生腱反射增强、肌 肉阵挛、癫痫样大发作、昏迷等,此种毒性反应多见于肾功能
减退及老年病人。

血液系统异常

可引起溶血性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或白细胞减少症。

青霉素治疗梅毒或钩端螺旋体病时,可出现症状加剧现象; 可能与螺旋体抗原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或螺旋体被杀灭裂解后释放内 毒素有关。

余不良反应见总论
药物相互作用

丙磺舒可使青霉素类血药浓度上升;
理论上氯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类、林可霉素类、磺胺 类等抑菌药可能减弱青霉素杀菌作用,但在球菌性脑膜 炎时常与磺胺嘧啶钠联用,流感嗜血杆菌性脑炎时与氯 霉素联用;

青霉素类药物 ppt课件

青霉素类药物 ppt课件
【作用特点】 耐酶—主要用于耐青霉素G的金葡菌感染 耐酸—可口服,严重感染时采用肌肉或静脉给药
【药理特性】 抗菌谱和青霉素相仿,但抗菌作用较差,其对青霉素酶
稳定,因产酶而对青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对本类药物敏感, 但甲氧西林耐药的葡萄球菌对本类药物耐药。 【适应症】
主要用于除甲氧西林以外的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感染, 如败血症、脑膜炎、呼吸道感染、软组织感染等,也可用于 溶血性链球菌或肺炎链球菌与耐青霉素葡萄球菌的混合感染。
素结构中的β -内酰胺环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分子中的氨基 发生交联,生成无生物活性的氨基酰胺化合物,使氨基糖苷 类抗生素失活,故严禁混合应用。可采用青霉素静滴,庆大 霉素肌内注射的方式避免上述反应【11】。
3、溶于葡萄糖溶液中静滴
青霉素水溶液极不稳定,其β -内酰胺环极易被水解, 水解速度因溶媒不同而异。其最适宜pH为6.0~6.8,偏离这 一pH后,可使青霉素的水解加速。葡萄糖注射液的pH为 3.2~5.5,0.9%氯化钠注射液的pH为4.7~7.0,后者的pH接近 其最适pH;另外葡萄糖注射液对其水解有催化作用,故静滴 青霉素的溶液为0.9%氯化钠注射液最好【12】。
部分革兰阴性杆菌亦具有抗菌活性,如流感嗜血杆 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 【临床应用】
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 皮肤软组织感染、脑膜炎、败血症以及心内膜炎等。
4、抗铜绿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 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广谱青霉素,对G+
菌和大多数G-杆菌有效,常用药物有羧苄西林、替卡西林、以 及阿洛西林。 【作用特点】 不耐酸不耐酶——口服无效,对耐药金葡菌无效。 对铜绿假单胞菌作用强——主要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的
(二)半合成青霉素
1、耐酸青霉素类: 主要指苯氧青霉素类,如青霉素V和非奈西林

青霉素解读PPT演示课件

青霉素解读PPT演示课件
02
青霉素对放线菌、淋球菌、脑膜 炎球菌、流感杆菌等也有一定的 抗菌作用。
青霉素的敏感性和耐药性
敏感
指病原微生物对药物反应敏感, 用药后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耐药
指病原微生物对药物产生了抵抗 力,使药物不能有效地治疗疾病 。
03 青霉素的生产过程
青霉素的生产流程
青霉素的生产流程主要包括菌种选育、 发酵培养、提取精制等步骤。
04 青霉素的临床应用
青霉素在常见疾病中的应用
急性扁桃体炎
皮肤软组织感染
青霉素是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首选药 物,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达 到杀菌效果。
青霉素对革兰氏阳性球菌有很好的抗 菌作用,适用于皮肤软组织感染的治 疗。
肺炎
对于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青霉 素具有很好的疗效,能够快速控制病 情。
总结词
优化青霉素的生产工艺和降低成本对于提高药物可及性和推动其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生产技术改进包括提高发酵效率、简化提取和纯化过程、降低能耗和资源消耗等。通过 技术创新和规模化生产,可以降低青霉素的生产成本,使其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 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此外,技术转让和市场拓展也是实现青霉素普及的重要途径。
青霉素在特殊疾病中的应用
风湿热
风湿热患者使用青霉素可以预防 链球菌感染,降低风湿热的复发
率。
梅毒
青霉素是治疗梅毒的首选药物,能 够破坏梅毒螺旋体的细胞壁,使其 死亡。
淋病
淋病是由淋球菌引起的性传播疾病, 青霉素能够有效杀死淋球菌,治愈 淋病。
青霉素的联合用药
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使用
01
青霉素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使用可以增强抗菌效果,扩大
反应。

《青霉素的作用》课件

《青霉素的作用》课件

04
未来展望
随着抗生素耐药性的日益严重 ,新型青霉素的研究和开发将 更加重要。未来将会有更多新 型青霉素问世,为临床治疗提
供更多选择。
05
总结与展望
青霉素的重要地位与贡献
03
拯救了无数生命
推动医学进步
改变医疗模式
青霉素的发现和应用,使得许多由细菌感 染引起的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拯救了 无数生命。
新型青霉素的研发
随着科技的发展,研究者不断开发 出新型青霉素,如广谱青霉素、耐 酶青霉素等。
新型青霉素的药理特性
抗菌谱
新型青霉素具有更广泛的抗菌谱,能够 治疗更多种类的细菌。
耐药性
新型青霉素对一些常见的耐药细菌有效 ,降低了耐药性的问题。
药效
新型青霉素具有更高的药效,能够更有 效地杀死细菌。
副作用
新型青霉素的副作用相对较少,使用更 加安全。
新型青霉素的临床应用前景
01
感染性疾病治疗
新型青霉素在治疗各种感染性 疾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尤其 在治疗严重细菌感染方面效果
显著。
02
预防感染
新型青霉素也可用于预防术后 感染、新生儿感染等,降低感
染风险。
03
联合治疗
新型青霉素可以与其他抗生素 联合使用,提高治疗效果。
03
青霉素的副作用与防治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类型与症状
01
类型
过敏性休克、皮疹、荨麻疹、 血管性水肿、关节痛、发热等

呼吸困难、胸闷、心悸、喉头水 肿、血压下降、意识模糊等。
02
症状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预防措施
01
询问过敏史
在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过敏 史,对青霉素过敏者禁止使用

第36青霉素精品PPT课件

第36青霉素精品PPT课件
②G+杆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及产气 荚膜杆菌、破伤风梭菌、难辨梭菌等均对 敏感。
③G-球菌:脑膜炎球菌和淋球菌敏感, 但易耐药。
④其他。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 回归热螺旋体、鼠咬热螺菌、放线杆菌 等高度敏感。
对真菌、立克次氏体、病毒和原虫无 效。
金葡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和淋 球菌对该药易产生耐药。
④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肠杆菌和厌氧菌无 效。
⑤血清t1/2 仅0.5-~1.0h,脑脊液中浓度低。
注射用:头孢噻吩、头孢嘧啶、头孢唑 啉、头孢替唑、头孢匹啉、头孢拉定等。头 孢噻吩抗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最强;
头孢噻吩及头孢唑啉较为常用。主要用 于G+所致呼吸道和尿路感染以及皮肤、软 组织感染等。
头孢唑啉肌注血药浓度最高,第一代中 应用最广的品种之一。
房水和脑脊液中的含量较低,但炎症时, 透入脑脊液和房水的量可提高并达有效浓 度。
几乎以原形经尿排泄。
采用溶解度小的普鲁卡因青霉素或苄 星青霉素(长效西林)肌注后在注射部 位缓慢溶解吸收,可减少给药次数。
但两种制剂血药浓度低,只能治疗轻 度感染疾病或用于预防感染。
【药理作用】繁殖期杀菌剂
抗菌谱:
①G+球菌: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 草绿色链球菌等作用强,但对肠球菌的作 用较差,不产生β 内酰胺酶的金葡球菌及 多数表皮葡球菌也敏感。
口服:头孢呋辛酯、头孢克洛等。
主要用于G+杆菌所致的肺炎、胆道感染、 菌血症、尿路感染和其他组织器官感染。
应用较多的是头孢呋辛及头抱孟多等。
第三代:
①对G+的抗菌活性不及第一、二代。 ②对G-抗菌谱增宽,对流感杆菌、淋 球菌也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③对肾基本无毒性。

第八章 第一节 青霉素ppt课件

第八章 第一节 青霉素ppt课件

HO
O
HH
N
S
羟基苯乙酸 H N O
H COOH
青霉素G
青霉素X
19
NH2 HO
O HH
N
S
O
氨基己二酸.
H O
N
H COOH
青霉素N
辛酸
O HH
N
S
HN
O
H COOH
O HH
O
N
S
HN
苯氧基乙酸 O
H COOH
青霉素K
青霉素V
20
青霉素钠 sodium benzylpenicillin 1.结构与命名
N
S
O
N
O
C O O Na
氨苄西林钠(Ampicillin Sodium) 又名:氨苄青霉素
48
3. 广谱青霉素
阿莫西林(Amoxicillin) 又名羟氨苄青霉素
H NH2 H H H
N
S
. 3H2O
O
N
HO
O
COOH
• 本品的侧链为对羟基苯甘氨酸,有一个手
性碳原子,临床用其右旋体,其构型为R构型。
• 羧基酯化,延长作用时间--醋甲西林
38
5.临床应用及特点
延长作用时间的方法 --与分子较大的胺制成难溶性盐
普鲁卡因青霉素
苄星青霉素
39
(二) 半合成青霉素 ★
• 青霉素对酸不稳定、耐药性、抗菌谱窄的 问题。
• 半合成青霉素分类: 1.耐酸青霉素 2.耐酶青霉素 3.广谱青霉素
40
1. 耐酸青霉素 设计思路:
包括利福平等细菌产生药泵将进入细胞的抗生素泵出细胞抗生素的耐药机制223344氨基苷类抗生素氨基苷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bb内酰胺类抗生素内酰胺类抗生素bb内酰胺类抗生素内酰胺类抗生素氯霉素类抗生素氯霉素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第一节第一节内酰胺抗生素内酰胺抗生素lactamantibioticslactamantibiotics由于青霉素在使用中发现有性质不稳定过敏反应耐药性抗菌谱窄以及等缺点因此对其进行结构修饰得到一系列耐酸耐酶广谱的半合成青霉素类药物

青霉素的历史PPT课件

青霉素的历史PPT课件
18
(三)非典型β-内酰胺类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用,可扩大抗菌 谱,增强抗菌作用;
常用药物商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氨苄西林舒巴坦等。
19
代表药物介绍
20
青霉素钠 (Benzylpenicillin Sodium)
• 【别名】苄基青霉素钠盐、苄青霉素钠、 青霉素G钠。
• 【贮藏】原料严封,在凉暗干燥处保存。 注射剂密闭,在凉暗干燥处保存。
22
• 【作用与用途】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 成而发挥杀菌作用。
• 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和不产青 霉素酶的葡萄球菌具有良好抗菌作用。
• 对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白喉棒 状杆菌、炭疽芽孢杆菌、牛型放线菌、 念珠状链杆菌、李斯特菌、钩端螺旋体 和梅毒螺旋体敏感。
• 第三代: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开发,抗
菌谱更广,抗菌活性强,对G-(包括铜
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抗菌活性甚 强,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多数可通 过血脑屏障,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脑膜 炎,几乎无肾毒性。
• 第四代:80年代中期后开发,抗菌活性 高,抗菌谱更广,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 定,对多数耐药菌株活性超过第三代, 基本无肾毒性。
• ④易致过敏,尤其是青霉素G可 发生严重的过敏性休克。
6
一、青霉素类
• (一)耐酸青霉素
• 青霉素V(苯氧甲青霉素):耐酸可 口服,不耐酶,抗菌作用不及青霉 素G,用于轻度感染,如青霉素V钾 片(胶囊)。
7
• (二)耐酶青霉素 • ①耐酸,口服吸收好。 • ②耐酶,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高,对
耐药金葡菌有效,用于耐药金葡菌感 染。 • 如注射用苯唑西林钠、氟氯西林钠胶 囊、注射用萘夫西林钠。

青霉素及头孢PPT课件

青霉素及头孢PPT课件
-内酰胺类抗生素
(-lactam antibiotics)
南阳医专药理学
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系指化学结构中具有 β-内酰胺环的一大类抗生素.
青霉素类的基本结构 为6-氨基青酶烷酸
头孢菌素的基本结构 为7-氨基头孢烷酸
2
抗生素
第一节 β-内酰胺类 一、青霉素
3
• 青霉素的发现:
英国伦敦圣玛丽医院的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 明( Alexander Fleming) 在1928年9月的一天早 上发现发现了一个没有加盖的葡萄球菌培养皿内长 出了青霉菌团――稀释800倍仍有杀菌能力。
第三代:头孢噻肟 cefotaxime 头孢曲松 ceftriaxone 头孢他定 ceftazidime 头孢哌酮 cefoperazone 等
第四代:头孢匹罗 cefpirome 头孢 吡肟 cefepime 头孢利定 cefolidin 头孢噻利 cefoselis
31
(一)体内过程 1. 吸收:一般口服吸收差,需注射给药 但某些如:头孢氨苄、头孢克洛可口服
H
29
O RC N
H O
S
N
CH2 R
COOH
30
常用头孢菌素的分类
第一代:头孢噻吩 cefalothin 头孢唑啉 cefazolin 头孢氨苄 cefalexin 头孢拉定 cefradin 等
第二代:头孢呋辛 cefuroxime 头孢孟多 cefamandole 头孢克洛 cefaclor 头孢丙烯 cefprozil 等
2. 分布:第三代、四代头孢菌素穿透力强,分布 广,可透过血脑屏障
3. 排泄:主要经肾脏排泄 注意:头孢哌酮、头孢曲松主要经胆汁排泄
32

青霉素的发现PPT新课件

青霉素的发现PPT新课件

2.二析:弗莱明是怎样走上细菌实验之路的? 上完小学后,弗莱明跟随哥哥学习一些基本的医 学知识。后来有幸进入伦敦大学圣玛丽学院学习,成 了免疫学家赖特的助手,开始进行各种细菌实验。
3.三思: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为人类作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青霉素的发现对医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 作用,用它可以治疗许多以前无法治疗的疾病。直
语连成一句话)
如果绿色滤液有毒性,这项发现意义就不大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路上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提出疑问,他是一个真正的
科学研究者。
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
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
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
核心问题: 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过程表现了他的什么态度和
精神? 表现了弗莱明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创新的
科学品质。
串珠问题: 1.一读:读课文,弗莱明有哪些发现并取得了哪些奖励? 他先是发现了“溶菌酶”,又发现了“青霉 素”,并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弗莱明必须重新做实验。(改成双重否定句)
弗莱明不得不重新做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来在它四周正常生长的葡萄球菌竟然全都不见了。(缩句) 葡萄球菌不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绿色滤液有毒性。这项发现意义不大了。(用恰当的关联词
霉( 青霉素)
莓( 草莓 ) 疫( 疫情 ) 役( 战役 )
三、给多音字组词。 zhuó( 着 zháo( zhe (

《青霉素及头孢》课件

《青霉素及头孢》课件

在临床上,青霉素主要用于敏 感细菌引起的各种感染,如肺 炎、尿路感染、皮肤感染、中 耳炎、鼻窦炎等。
此外,青霉素也可用于预防某 些手术后可能出现的感染,如 心脏搭桥手术、器官移植手术 等。
03
CATALOGUE
头孢菌素的种类和用途
第一代头孢菌素
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包括头孢噻吩、头孢唑啉等,具有广 谱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效果较好,但对革兰 氏阴性菌的作用较弱。
《青霉素及头孢 》ppt课件
目 录
• 青霉素的发现和历史 • 青霉素的种类和用途 • 头孢菌素的种类和用途 • 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的比较 • 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的临床应用 • 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的耐药性及防治
01
CATALOGUE
青霉素的发现和历史
青霉素的发现
青霉素的发现
由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于1928年发现,他注意 到青霉菌周围的细菌受到抑制,进一步研究后发现了青霉 素。
VS
头孢吡肟主要用于治疗下呼吸道感染 、尿路感染和败血症等,而头孢匹罗 则常用于治疗上、下呼吸道感染和败 血症等。
头孢菌素的用途
头孢菌素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由细菌引起的各种感染性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中耳炎、鼻窦炎、尿路感 染、皮肤感染和败血症等。
在使用头孢菌素时,应根据感染的具体病菌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按医嘱使用,避免出现耐药性和不良反应。
04
CATALOGUE
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的比较
抗菌谱比较
01
02
03
青霉素
主要针对革兰氏阳性菌, 如链球菌、肺炎球菌等, 对部分革兰氏阴性菌也有 一定作用。
头孢菌素
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 阴性菌都有广泛抗菌作用 ,尤其对一些耐药菌株更 为有效。

青霉素及碳青霉烯PPT课件

青霉素及碳青霉烯PPT课件
2.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与需氧菌混合感染的重症患者。
3.病原菌尚未查明的免疫缺陷患者中重症感染的经验治疗。
4.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则除上述适应证外,尚 可用于年龄在 3 个月以上的细菌性脑膜炎患者。
【注意事项】
1.禁用于对本类药物及其配伍成分过敏的患者。
2.本类药物不宜用于治疗轻症感染,更不可作为预防用药。
青霉素不良反应
3.赫氏反应(Herxheimer reaction) 治疗梅毒和钩端螺旋体病时可 能发生赫氏反应,主要表现为寒战,发热,头痛,心动过速等,可能 与杀灭大量螺旋体后释放的非内毒素致热源有关
半合成青霉素分类
1.口服耐酸青霉素 2.耐酶青霉素 3.广谱青霉素 4.抗铜绿假单胞菌青霉素 5.抗革兰阴性杆菌青霉素
五.主要作用于G-菌的青霉素类
1.药物:美西林、匹美西林、 替莫西林。 2.特点:为窄谱抗生素,主要作用于G-菌,尤对肠杆菌科细
菌较强活性>氨苄等; 对β-内酰胺酶稳定;对G+菌作用
差,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不敏感。 3.美西林主要用于大肠埃希菌和某些敏感菌所致尿
路感染和伤寒治疗,匹美西林为美西林双酯化合 物可与食物同服,替莫西林对产酶或耐庆大霉素 的某些肠杆菌有较强抗菌活性。
3.临床应用: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 菌感染,如败血症,心内膜炎,肝脓肿等。
三.广谱青霉素类
1.药物:氨苄西林(ampicillin),阿莫西林, 匹氨西林
2.特点: 耐酸,不耐酶,抗菌谱广(G+菌,G-菌) 有效,G+菌作用小于PG。对产酶的金黄色葡萄 球菌无效,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
3.氨苄西林为肠球菌感染的常选药物。阿莫西林 对肺炎链球菌,嗜血流感菌等作用强,对幽门 螺旋杆菌作用也较强,用于慢性活动性胃炎和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匹氨西林为氨苄西林双酯 化合物,在体内水解为氨苄西林,不受食物影 响。

制药工艺学 青霉素 抗生素 ppt

制药工艺学 青霉素 抗生素 ppt

四、青霉素生产工艺流程
五、青霉素的广泛应用
青霉素适用于革兰阳性球菌所致的感染,包括败血症、肺炎、 脑膜炎、咽炎、扁桃体炎等。
青霉素尚可用于风湿性心脏病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手术时, 预防心内膜炎发生。
二、基础概要
• 青霉素是由青霉、曲霉等属真菌产生的一 种抗生素 • 它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 的抗生素 • 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毒性很小 由于β-内酰胺类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而 人类只有细胞膜无细胞壁,故人类多表现 为过敏反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青霉素分类
按特点可分为:
• • • • • 青霉素G类:如青霉素G钾、青霉素G钠 青霉素V类:如青霉素V钾等 耐酶青霉素:如苯唑青霉素(新青Ⅱ号)、氯唑青霉素 广谱青霉素:如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等。 抗绿脓杆菌的广谱青霉素:如羧苄青霉素、氧哌嗪青 霉素、呋苄青霉素等。 • 氮咪青霉素:如美西林及其酯匹美西林等,其特点为 较耐酶,对某些阴性杆菌有效,但对绿脓杆菌效差。



—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一、青霉素的发现
• 青霉素的发现者是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 • 1928年的一天,弗莱明在他的一间简陋的实验室 里研究导致人体发热的葡萄球菌。由于盖子没有 盖好,他发觉培养细菌用的琼脂上附了一层青霉 菌。这是从楼上的一位研究青霉菌的学者的窗口 飘落进来的。 • 使弗莱明感到惊讶的是,在青霉菌的近旁,葡萄 球菌忽然不见了。后经多次实验,弗莱明发明了 葡萄球菌的克星—青霉素。

青霉素类药物PPT参考幻灯片

青霉素类药物PPT参考幻灯片
(1)孔道蛋白数量和质量的改变 (2)主动外排系统加强
14/2/2020
6
分类
青霉 素类
14/2/2020
1 天然青霉素(青霉素G)
1 口服耐酸青霉素 2 耐酶青霉素
2 部分合成青霉素 3 广谱青霉素
4 抗铜绿假单胞菌青霉素
5 抗革兰阴性杆菌青霉素 7
青霉素G 目前仍为治疗敏感菌的首选药物,常肌内注射其钠盐
14/2/2020
18
禁忌症
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或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
14/2/2020
19
注意事项
1.应用本品前需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进行青霉素皮肤试验,皮试液为每1ml含 500单位青霉素,皮内注射0.05~0.1ml,经20分钟后,观察皮试结果,呈阳性反应 者禁用。必须使用者脱敏后应用,应随时作好过敏反应的急救准备。 2.对一种青霉素过敏者可能对其他青霉素类药物、青霉胺过敏,有哮喘、湿疹、枯 草热、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患者应慎用本品。 3.青霉素水溶液在室温不稳定,20单位/ml青霉素溶液30℃放置24小时效价下降 56%,青霉烯酸含量增加200倍,因此应用本品须新鲜配制。 4.大剂量使用本品时应定期检测电解质; 5.对诊断的干扰:
(1)应用青霉素期间,以硫酸铜法测定尿糖时可能出现假阳性,而用葡萄糖酶法 则不受影响。
(2)静脉滴注本品可出现血钠测定值增高。 (3)本品可使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或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14/2/2020
20
14/2/2020
谢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1
其中青霉素为以下感染的首选药物: 1.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蜂窝织炎和产褥热等。 2.肺炎链球菌感染如肺炎、中耳炎、脑膜炎和菌血症等。 3.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感染。 4.炭疽。 5.破伤风、气性坏疽等梭状芽孢杆菌感染。 6.梅毒(包括先天性梅毒)。 7.钩端螺旋体病。 8.回归热。 9.白喉。 10.青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用于治疗草绿色链球菌心内膜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面听一听官方 的解释,有请我 们的宋老师发表 一下见解!
什漫 童 么画 鞋 问又 们 题反 , 呢映 这 ?了 幅
青霉素的应用 青霉素类抗生素具有杀菌活性强、毒副作用小等特点, 在临床、动物饲养中应用非常广泛。 1.、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丹 毒、蜂窝织炎和产褥热等。 2、肺炎链球菌感染如肺炎、中耳炎、脑膜炎和菌血症等。 3、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感染。 4、炭疽。 5、破伤风,气性球疽等梭状芽孢杆菌感 6、梅毒(包括先天性梅毒)。 7、钩端螺旋体病。 8、回归热。 9、白喉。 10、青霉素与氨基糖苷灯药物联合用于治疗草绿色链球菌 心内膜炎。
提取精制
发酵液
冷却、过滤
滤液
PH2~2.5 萃取
丁酯萃取液
丁酯萃取液
转入 活性炭
PH7.0~7.2的缓冲液 脱色
成盐剂 共沸蒸馏
转入
丁酯
青霉素G钾盐
提取精制:将青霉素发酵液冷却,过滤。滤液在pH2~2.5的条件下, 于萃取机内用醋酸丁酯进行多级逆流萃取,得到丁酯萃取液,转入 pH7.0~7.2的缓冲液中,然后再转入丁酯中,将此丁酯萃取液经活性 炭脱色,加入成盐剂,经共沸蒸馏即可得青霉素G钾盐。青霉素G钠盐 是将青霉素G钾盐通过离子交换树脂(钠型)而制得。
青霉素的生产
天然青霉素
半合成青霉素
菌种发酵
提取精制
菌种发酵
接种
种子培养 27℃ 7d 孢子培养 25℃ 1~10d
种子培养
一级种子罐
27℃ 24~28h
二级种子罐
菌种
菌种发酵:将产黄青霉菌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在25℃下培养7~10天, 即可得青霉菌孢子培养物。用无菌水将孢子制成悬浮液接种到种子罐内已 灭菌的培养基中,通入无菌空气、搅拌,在27℃下培养24~28h,然后将 种子培养液接种到发酵罐已灭菌的含有苯乙酸前体的培养基中,通入无菌 空气,搅拌,在27℃下培养7天。在发酵过程中需补入苯乙酸前体及适量 的培养基。
国际青霉素产业整体分析上世纪 80年代以后 ,世界青霉素生产格局悄然发生了变化 ,这缘于中 国与印度抗生素工业的崛起。1 978年 ,我国实行 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开放新政策 ,我国的制药 工业以前所未有的超高速大步发展 ;到 2 0世纪 80年代末、90年代初 ,我国生产的青霉素工业盐 (钾盐 )已占了世界总产量的l/3(目前约占 45 % ) 。国际市场上青霉素工业盐价格长期以来一直 维持在 3 0~ 3 6美元 /1 0亿单位之间。到 2 0世纪 90年代初还在 2 7美元左右徘徊 ,到 2 0 世纪 90年代中期 ,已暴跌至 7~ 8美元 /1 0亿 单位。随着欧洲青霉素产量的降低 ,2 0 0 3年上 半年国际市场青霉素价格已回升至 1 1~ 1 2美 元 /1 0亿单位
青霉素的生产工艺及调控
• • • • 青霉素的生产过程 关键控制点 调控的方法 生产工艺的优化
李天娥 20103328 生物工程101
青霉素菌种保藏
青霉素生产菌株一般在真空冷冻干燥状态下保存其分生 孢子,也可用甘油或乳糖溶液作悬浮剂,在-70°C冰箱或 液氨中保存孢子悬浮液或营养菌丝体。
冷冻管(25°C,孢子培养,7天)1928Fra bibliotek夏弗莱明发现青霉素
1939年将菌种提供给准备英国病理学家弗洛里(Howard Walter Florey)和生物化学家钱恩
弗洛里和钱恩在1940年用青霉素重新做了实验
美国制药企业于1942年开始对青霉素进行大批量生产
1943年,制药公司已经发现了批量生产青霉素的方法
1944年,药物的供应已经足够治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有参战的盟军士兵。
青霉素的生产原理
郑秀桃 20103384 生物工程101
青霉素的结构
分子式: C16H18N2O4S· HCL
分子量:385.5
熔点214~ 217℃,易溶于 水、生理食盐水 或葡萄糖溶液中。 微溶于乙醇,且 易失效。不溶于 脂肪油或液状石 蜡。遇酸、碱、 氧化剂、重金属 等也易失效。水 溶液极不稳定, 干粉密封于小瓶 内保存,临用前 配制溶液
1945年,弗莱明、弗洛里和钱恩因“发现青霉素及其临床效用”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53年5月,中国第一批国产青霉素诞生
截至2001年年底,我国的青霉素年产量已占世界青霉素年总产量的60%,居世界首位
1953年5月,中国第一批国产青霉素诞生,揭开了 中国生产抗生素的历史。截至2001年年底,我国的青 霉素年产量已占世界青霉素年总产量的60%,居世界 首位。
青霉素的发展
王中雨 20103364 生物工程101
青霉素的现状
• • • • • 生活中的意义 发展历史 所应用的领域 国内现状 国外现状
生活中的意义
青霉素是一种重要的抗生素,青霉素针剂和口服青霉素已 能分别治疗肺炎、肺结核、脑膜炎、心内膜炎、白喉、炭疽等 病,增强了人类治疗传染性疾病的能力。研究和优化其生产工 艺对人类健康有重要意义。它的研制成功大大增强了人类抵抗 细菌性感染的能力,带动了抗生素家族的诞生。它的出现开创 了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新纪元 。
半合成青霉素
• 以6APA为中间体与多种化学合成有机酸进行酰化 反应,可制得各种类型的半合成青霉素。 • 6APA是利用微生物产生的青霉素酰化酶裂解青霉 素G或V而得到。酶反应一般在40~50℃、pH8~10 的条件下进行;近年来,酶固相化技术已应用于 6APA生产,简化了裂解工艺过程。6APA也可从青 霉素G用化学法来裂解制得,但成本较高。侧链的 引入系将相应的有机酸先用氯化剂制成酰氯,然 后根据酰氯的稳定性在水或有机溶剂中,以无机 或有机碱为缩合剂,与6APA进行酰化反应。缩合 反应也可以在裂解液中直接进行而不需分离出 6APA。
菌种的保藏
• 生产菌种一般保藏在沙土管或冷冻干燥管 内。由沙土孢子接入母瓶斜面上,经过 25℃培6-7天,长成孢子,制成孢子悬浮液 ,接入装有大米的茄子瓶内,经25℃相对 湿度45-50%,培养6-7天制成大米孢子真空 干燥,保存备用。生产时按一定接种量移 入种子罐内,25℃培养40-45h,菌丝浓度 达40%(体积/体积)以上,无杂菌即可以 30%接种量移入发酵罐发酵生产青霉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