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电主轴转子——轴承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合集下载

高速滚珠轴承电主轴热态特性分析

高速滚珠轴承电主轴热态特性分析

高速滚珠轴承电主轴热态特性分析姜本刚;雷群;杜建军【摘要】为研究高速滚珠轴承电主轴的热特性对其性能的影响,计算轴承的热源生热并进行热特性仿真.研究轴向载荷和转速对接触角的影响规律,进而采用局部热计算方法计算轴承的热损耗.结果发现,轴承的旋转速度对其热损耗的影响比轴向载荷作用更明显,并且滚珠的自旋摩擦是轴承生热的主要形式.结合热源生热计算结果,运用ANSYS对一定转速的空载电主轴分别进行稳态热分析和瞬态热分析,发现电主轴的最高温度点出现在内置电机转子的中心区域.将稳态热分析结果加载到有限元模型进行热-结构耦合分析,发现最大轴向位移出现在主轴的最前端,最大轴向应力则出现在前轴承球与外滚道的接触区域.设计空载电主轴温升测定实验,验证仿真结果的正确性.%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therm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torized spindle of ball bearings on its performance,the heat source calculation and the thermal characteristic simulation of the bearing were performed.The heating consumption of the bearing was analyzed by the local heat calculation method.It is found that the influence of the bearing speed on thermal consumption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axial load,and the ball's spin is the main form of the ball bearing heating.Based on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heat source,the steady-state and transient-state analysis were performed respectively by ANSYS under a certain speed with no load.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appears in the iron core of the motor rotor.The thermal-structure coupling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by loading the steady-state thermal analysis results to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axial displacementappears at the front of the spindle,and the maximum axial stress appears on the contact point between the ball and the outer ring of the front bearing.An experiment of temperature rise measurement was performed by a no load spindle,the measuring results verified the accuracy of the simulation results.【期刊名称】《润滑与密封》【年(卷),期】2017(042)002【总页数】8页(P6-12,18)【关键词】电主轴;角接触球轴承;局部热计算法;热分析【作者】姜本刚;雷群;杜建军【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广东深圳518055;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1356;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广东深圳5180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33.37电主轴是高性能机床的核心部件,将转轴、驱动电机和轴承集成为一体,其性能直接决定了高速切削的质量[1]。

高速机床主轴用陶瓷轴承动态性能研究

高速机床主轴用陶瓷轴承动态性能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高速机床主轴用陶瓷轴承动态性能研究姓名:王玉金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机械工程指导教师:赵韩;罗继伟20040401高速机床主轴用陶瓷轴承动态性能研究摘要本文以混合陶瓷球轴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高速球轴承的拟动力学分析,建立了可用于陶瓷球轴承和全钢制轴承的拟动力学分析模型,预测各种动态性能。

分析模型中考虑了高速角接触球轴承特有的各种惯性力及轴承各种结构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润滑剂与轴承零件的相互作用和游隙的影响等,建立了拟动力学物理模型和平衡关系,形成并求解6n+8个方程。

根据模型,利用VB和FORTRAN77,开发了高速陶瓷球轴承的拟动力学分析程序。

该程序不仅能够计算出轴承的变形、刚度、发热率、摩擦力矩等动态性能参数,也能计算轴承内部的载荷分布、离心力、陀螺力矩等内容。

以典型产品B7005C/HQlP4为例,分析了油雾润滑情况下的轴承的各种动态性能,并用自行开发的高速电主轴进行不同转速、不同载荷、不同润滑条件和超高速下(dm-N值2.88x106mrn‘r/min)动态性能试验,通过试验确定了最佳的保持架兜孔间隙和引导间隙,为超高速机床主轴轴承设计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高速陶瓷球轴承拟动力学性能分析ResearchonDynamicCharacteristicofCeramicHybridBallBearingsforHigh-SpeedSpindleAbstractConsideringceramichybridballbearingasanobjectofstudy,thesimulativedynamicsonhi911speedballbearingisanalyzed;asimulateddynamicsanalysismodelusedforhybridballbearingsandfullsteelmadeballbearingsisestablished,whichcanbeusedtoforecastvariousbearingdynamicperformances.Basedonvariousinertiaforcesofhigh-speedangularcontactballbearingsandthevarietyreciprocityamongallofthestructurecomponents,asimulateddynamicspaysicsmodelisestablishedand6n+8equationsarecitedandsolvedout.Thereciprocitybetweenlubricantandbearingcomponentsandradialplayarealsoconsidered.Accordingtothemodel,withthehelpofVBandFORTRAN77,thesimulateddynamicsanalysisprogrammingforhigh-speedceramicballbearingsaredevelopedout.Bywhich,allofthedynamicperformanceparameters,suchasbearing’Sdistortion,rigidity,heatingratioandfrictiontorque,etc.,canbecalculated.AtthesalD.etime,theloaddistributioninbearinginterior,centrifugal,toptorqueCanalsobecalculated.Asatypicalexample,thevarietydynamicperformancesofB7005C/HQlP4bearingareanalyzedundertheoilmistlubrication.Usingourowndevelopedhigh-speedelectricalspindle,thetestsforbearingdynamicperformancesaretakenunderdifferentrotationspeed,differentload,differentlubricationandsuperhighspeed.Throughthetesting,thebestcagepocketclearanceandguideclearancearedetermined,whichprovidesbasisforsuperhi:ghspeedmachinetoolbeatingsdesign.Key'words:high-speed,ceramicbalibearing,simulativedynamics,performanceanalysis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高速电主轴动态特性及其对加工稳定性的影响.ppt

高速电主轴动态特性及其对加工稳定性的影响.ppt
铣削系统稳定性分析
阻尼的影响 因为所用电主轴两个横向方向的模态参数很接
近,因此只考虑了一个方向上的横向振动。
法向前角
φn()
表 铣削系统刀具及加工参数
螺旋角 刀齿数 刀具半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η(°)
R(mm)
Kt
( Mpa )
进给率f (mm/齿)
摩擦系数 μ
6
40
4
5
1800
0.127
0.2
不同阻尼比下的稳定性极限图见图,由图可知阻尼 比越大,对应的轴向临界铣削深度越大。
• 在切削加工条件和阻尼一定的情况下,刀具端点的等效刚 度越大,其对应的临界铣削深度越大,系统越稳定。
• 主轴系统随转速变化后的动态特性主要由于轴承软化引起 的,轴承刚度的软化主要影响系统前两阶带有刚体运动的 模态,而对以后的弯曲模态影响较小。
• 考虑主轴随转速变化后的动态特性后,系统的最小临界铣 削深度降低,且稳定性叶瓣图相对静态时发生偏移,静态 下稳定性比较强的速度区间往往在动态稳定性图中不再是 稳定性较强的速度区间。考虑电主轴动态特性可以更好的 预测铣削系统的稳定性。
图 电主轴系统阻尼的影响
电主轴动态特性的影响
图 固有频率随转速的变化 反映了刀具悬长为40mm时主轴系统固有频率和刀具端点等效刚 度随转速的变化。当转速提高,系统一、二阶固有频率有较大降低, 三阶固有频率变化不大。
结论
• 主轴系统的阻尼比对轴向临界铣削深度特别是最小轴向临 界铣削深度有显著的影响,主轴系统阻尼越大,最小轴向 临界铣削深度越高,在稳定性预测中可以结合试验来确定 主轴系统的阻尼,

高速电主轴动态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高速电主轴动态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Hi g h—s p e e d Mo t o r i z e d S p i n d l e
C A 0 y u . L I Q i a n g
( 1 . S c h o o l o fMe c h a n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U n i v e r s i t y fS o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Ba o t o u 01 4 0 1 0, Ne i Mo n g g o l , C h i n a;
2 .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E c o n o mi c a d n T r a d e C o . L t d . fS o t e e l U n i o n C o . L t d . fB o a o t o u S t e e l ( G r o u p ) C o r p .
f i n i t e e l e me n t me t h o d . F u h e n n o r e, s i n c e t h e n u mb e r o f t o o l b i t or f mo t o iz r e d s p i n d l e i s d i f f e r e n t , t h e h a m o r n i c r e s p o n s e a —
第3 9卷第 3期
2 0 1 3年 6月




Vo 1 . 39, No . 3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B a o t o u S t e e l

高速电机转子的动平衡与动态特性研究

高速电机转子的动平衡与动态特性研究

高速电机转子的动平衡与动态特性研究对于电机工程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电机作为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设备稳定性。

在高速电机领域,由于旋转速度较快,转子的平衡性和动态特性显得尤为关键。

本文将深入探讨高速电机转子的动平衡与动态特性,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为高速电机的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

首先,本文将介绍高速电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高速电机是一种特殊的电机类型,其转子运行速度通常在数千转每分钟以上,工作环境要求严苛。

在介绍电机结构的基础上,我们将重点讨论转子的设计和加工工艺,探究影响转子动平衡和动态特性的关键因素。

其次,本文将详细分析高速电机转子的动平衡技术。

动平衡是保证转子在高速旋转过程中不产生振动和噪音的重要手段。

我们将介绍动平衡的原理和方法,包括静平衡和动平衡的区别,动平衡试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等。

通过实验验证和数据分析,我们将探讨动平衡对高速电机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优化建议。

随后,本文将深入探讨高速电机转子的动态特性。

转子的动态特性包括振动响应、共振频率、模态分析等方面。

我们将结合有限元分析和实验测试,揭示高速电机转子在不同工况下的动态响应特点,探讨影响动态特性的因素。

通过对动态特性的研究,我们可以为电机设计和振动控制提供理论支持。

最后,本文将总结高速电机转子的动平衡与动态特性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高速电机领域的发展离不开对转子性能的不断优化和提升,动平衡与动态特性研究在此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高速电机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高速电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航空发动机高速球轴承动态特性分析

航空发动机高速球轴承动态特性分析

王黎钦 , 崔立 , 郑德志 , 古乐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Analysis on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Aero2engine High2speed Ball Bearings
Wang Liqin , Cui Li , Zheng Dezhi , Gu Le (School of Mechat ronics Engineering , Harbin Instit ute of Technology , Harbin 150001 , China)
王黎钦等 :航空发动机高速球轴承动态特性分析
1463
δcp2
= δcr2 -
R2 2
+
( - co sθy sinθz X + co sθz Y + sinθy sin θz Z) 2 + ( sin θy X + co sθy Z) 2
(10)
ψ = arcco s
X [ sinθy co sθy - sinθy sinθz co sθz - sinθy co sθy ( sinθ2 ) 2 ] R2 [ (co sθy ) 2 + (co sθz ) 2 ]
(11)
式中 : X = xc - X2 + S ; Y = yc - Y2 + R2 co s ψ; Z = zc - Z2 + R2 sin ψ;δcr2 为保 持架 和引 导套 圈之 间 的初始间隙 ; R2 为保持架引导面半径 ; S 为保持 架半宽 。可由 δcp2 和 表面 粗糙 度的 关系 判定 保 持架和引导 套圈之 间是 流体动 力润 滑还 是干 接触 :

轴承套圈自动车床主轴箱动态特性分析 08-17

轴承套圈自动车床主轴箱动态特性分析 08-17

分类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UD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硕士学位论文轴承套圈自动车床主轴箱动态特性分析学位申请人:学科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答辩日期:华东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任务书东交通大学2012届硕士学位论文高速高精数控车床液压刀塔动态特性分析机电工程学院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和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华东交通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本人签名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华东交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本论文无保密期内容。

本人签名____________导师签名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摘要轴承套圈自动车床主轴箱动态特性分析摘要随着制造业对数控加工的速度和精度要求日益提高,人们对高速高精数控机床的研究也不断深入。

高速高精数控机床有着高转速、大进给速度、高运动精度和高加工精度的特性,需要其零部件具备高精度和良好的动力学性能和热力学特性来保证。

液压刀塔是数控车床的关键功能部件,因此,对液压刀塔在设计阶段进行性能评价,或在改进定型前进行优化,有利于提高机床整机以及液压刀塔的质量、可靠性和经济性。

高速电主轴动力学特性分析综述讲解

高速电主轴动力学特性分析综述讲解

《机械模态分析与实验》结课论文高速电主轴模态分析综述班级研1201姓名赵川学号2012020003高速电主轴模态分析综述前言高速电主轴是高速机床的核心部件, 它将机床主轴与变频电机轴合二为一, 即将主轴电机的定子、转子直接装入主轴组件内部, 也被称为内装式电主轴( Built- in Motor spindle) ,其间不再使用皮带或齿轮传动副。

其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惯性小、动态特性好等优点, 并改善了机床的动平衡, 避免振动和噪声, 在超高速机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速精密加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高端装备制造各个行业。

高速精密数控机床目前成为现代化制造业的关键生产设备。

提高高速精密数控机床在加工运行过程中精度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可维护性,对提升企业竞争力越来越重要。

高速精密机床的工作性能,取决于机床的主轴系统。

主轴也是最容易失效的部位之一,主轴系统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引起回转精度劣化和功能丧失,严重影响产品加工精度和质量。

如精密车削的圆度误差30%-70%是主轴的回转误差引起。

加工的精度越高,所占的比例越大。

其动态性能的好坏对机床的切削抗振性、加工精度及表面粗糙度均有很大的影响,是制约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和使用效率的关键因素。

正文高速加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模具及汽车制造等行业。

高速主轴在加工过程中, 由于离心力和陀螺力矩效应, 其动态特性相对静止状态发生很大改变。

若仍然利用静态主轴的动态特性参数进行高速切削稳定性分析, 会带来较大的误差。

因此有必要对高速旋转状态下的主轴进行精确建模, 以达到优化切削参数的目的。

国内电主轴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 年代, 主要用于零件内表面磨削, 这种电主轴的功率低, 刚度小。

且采用无内圈式向心推力球轴承, 限制了高速电主轴的生产社会化和商品化。

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 随着高速主轴轴承的开发, 研制了高刚度、高速电主轴, 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内圆磨床和各机械制造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 电主 轴转 子轴 一 轴承 系统 的动 态特 性分 析

文 章编 号 : 0 6 1 5 (0 20 —0 70 1 0 -3 52 1)20 0 —6
高速 电主轴转子一 轴承 系统 动态特性分析
孟德浩,龙新华, 孟 光
(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 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 4 02 0)
式 中 {) 系统 节 点位 移 , 为系 统质 量矩 阵 , x为 [ [
紧 力变 化 引起 的轴 承 刚度 变 化 , 解 轴 承动 态 特 性 求 方程 组 。在解 方程 组 的过程 中, 通过 变换 求解 变量 , 得 到 了以接触 角 为初 始变量 的 简化 求解 方法和 电主
工过程 的稳定性与主轴 一夹具一刀具系统的动态特 性密切相关。为了确定高速 电主轴轴承预紧力及转 速对 其 动 态特 性 的影 响 , 文 首先 建 立 电主 轴 转 子 本 轴 承 系 统 的 简化 模 型 , 考虑 由于 转速 I F

I = ]【] [ + 豳
基金项 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 (7  ̄ tO 1 B 0 8 3 ; 9 3 J lC 7 6 0 ) 2
国家 重 点 实 验 室 自主 课 题 ( S - .0 01 ) M V MS2 1.1 作 者 简 介 : 德 浩 (9 6 , , 南 人 , 械 设 计 专 业 , 士 孟 1 8一) 男 河 机 硕
s i d e wa o d c e . h x e i n a e u t n h e r t a e u t we e f u d t e i ge me t s e tal . i, p n l sc n u t d T e e p r me t l s l a d t e t o ei l s l r n b a e n s n il Th s r s h c r s o o n e y t ec re t e s f h s n l ssme o s e i e . h o r cn s i ay i t d wa rf d o t a h v i
合 起 来 。然 后 以 10 S 52 L电 主轴 为例 , 该 电 5 E 1—0 对
[ {} A[ {} = ]
( 2 )
其 中 A称 为特 征值 , 是系 统 固有频 率 的 平方 , 向 列
量 { 称 为特 征 向量 , 由其可 以得 到系统 的阵型 。 [ 和 [ ] 决 于 主轴 的尺 寸 和 材料 , ] 取 取 [ 既 决 于 轴承 的几何 和 材 料 参数 , 同时也 取 决 于轴 承 的
到 轴 承 一转 子 系 统 的 限制 , 因此研 究 轴 承 一转 子 系
收 稿 日期 :0 10 —0 修 改 日期 :0 1 82 2 1-72 : 2 1- . 1 0
电主 轴 主 要采 用 角 接 触 球轴 承支 撑 , 轴 承 对 球
转 子 一轴 承系 统 的动 态特 性 有 重 要 影 响 , 内部 滚 其
珠 和 内外 滚 道 受 力 分 析 基 于 He Z 触 理 论 , n接 在 He Z n 接触 理 论 基础 上 轴 承 的 动 态 特 性 计 算 先 球 后 经 历 了拟 静 力 学 、 动 力 学 、 力 学 的 发 展 历 拟 动
程 ] 。Nesn和 Mc a g 首先 把 有 限元 方 法 成 l o Vuh
m od 1t s a e t
电主 轴 单 元 是 数控 机 床 的核 心 部 件 , 性 能 好 其 坏 很 大 程 度 上 决 定 了机床 的加 工 精 度 和 生产 效 率 ,
统 的动 态特 性 对研 究 电主轴 的动态特 性 及数 控 机床
的切削 稳定 性有 重要 意义 。
随着 市 场对 高速 高效 加 工 的 需求 , 究 电主 轴 的动 研 态 特性 显得 非 常有 必 要 ” 设计 电主 轴 的 时候, 。在 总 是 尽 量 使 其 刚度 最 大 化 , 而 电主 轴 的 总 体 刚 度 受 然
影 响 , 其 只 考 虑 了轴 承 的静 态 支撑 刚度 。上述 文 但 献 都 没有 把 电主轴 轴承 的动 态支 撑 刚度 同转子 一轴 承 系 统 的动 态 特 性研 究 很 好 的 结合 。然而 , 削加 铣
力 和轴 向位移 。 由 以上 假设 分析 可 以得到 转子 一轴 承系 统 的简 化 模型 ( ) 图2 及其 运动 微分方 程 u 。 1
为系统刚度矩 阵, 为外载荷 向量, 为转子刚度 旧 [ K] 矩 阵, ] 为轴 承 刚 度矩 阵 。 当载 荷 列 向量 为零
向量 时 , 到 系统 的 自由振动 微分 方程 , 统 的固有 得 系
频率和 阵型 问题 可 以归结 为求解 下式
轴轴承对转子的支撑刚度, 电主轴轴承的动态支 把 撑 刚度 同转 子 一轴承 系统 的动 态特 性研 究很 好 的结
究 了超 高速 电主轴 的动 力 学特 性 , 发现 电主轴 运 行
模 型为梁 的横 向弯 曲振动 。 () 略轴 上 附加 零件 本身弯 曲刚度 的影 响。 2忽
( )忽 略转 子系 统 内部 的 阻尼 作 用 , 略轴 向 3 忽
到 超 高速 时 , 承 刚度 有先 降低 后 增高 的趋 势 。 轴 Ln i 综合 考 虑 了轴 承热 特 性 , 轴承 预 紧 力和 刚度 的
( t eK yL b rtr f c a i l ytm n bain h n h iioo gUnv ri , Sa e a oaoyo h nc s a d t Me aS e Virt ,S ag a J tn iesy o a t
S a g a 0 2 0 h n h i2 0 4 ,Chn i a)
Ab t c Ba e n t e q a i tt c a i smo e fr l n e rn ,a smp i e t o o s l e t e d n mis s a t: s d o h u s— a i me h n c d lo l g b ai g i l d me h d t o v h y a c r s c o i i f
下轴承 的支 撑冈 度及系统 的 1 2 、 阶固有频率 。最 后进行 电主轴静 态锤击实验 , 实验结果和 理论结果基本一致 , 验证理
论 分 析 的正 确 性 。
关键词 : 振动与波 ;电主 轴; 子一轴承 系统; 转 动态支撑 刚度 ; 限元 分析 ; 有 模态实验 中图分类号 : 2 1 2 T 1 . o 4 . ; H131 8 文献标识码 : A DOI 编码: 0 9 9 .s. 0 —3 52 1. . 2 13 6 /i n1 6 15 -0 20 0 js 0 20
e u to ft e b a i g wa r p s d b h o i g t e c n a ta g e a h n t lv r b e T e s p o t si n s ft e q a i n o h e r s p o o e y c o s h o t c n l s t e i i a a i l . h u p r t e s o h n n i a f b a i g wa e i e , n n e a n x e n lf co sa e t g t e s p o tsi e swe e a ay e . smp i e d l e n sd r d a d t i t r la d e t r a a t r f c i h u p r tf s r n l z d A i l d mo e r v he n n n i f o e r t r e r g s se f r a h g p e p n l n l d n e e e t ft e v ra l u p r si n s se tb ih d ft o o - a n y t m o i h s e d s i d e i cu i g t f c so a b e s p o t e swa sa l e . h b i h h i t f s
F n t lm e t t o su e r h ou i n o emo e , n e f s r e n e s c n r e au a r q e ce f i i e e n h d wa s d f e s l t f h d l a d t r t d r d t e o d o d r t r l e u n i so e me o t o t h i o a h n f t e h g —p e p n l t i e e t o a i n s e d n x a r la swe eo t i e . i al , t t a me i gt s f h h i h s e d s i d ewi d f r n tt p e sa d a i l e o d r b an d F n l a sai h m h f r o p y c r t e n e o t
An l sso n m i aa trsiso trb a ig S se f ay i f Dy a cCh r ceit f c Ro o , e rn y tm o Hi hS e d S i de g p e pn l
M EN G eha ,LON G i h1 , M EN G Gu n D - o X n- 1 3 a g
摘 要: 基于滚 动轴承受力分析 的拟静 力学模型 , 过变换求解变量 , 出以接触角作 为初 始变量求解轴承动态特 通 提 性方程 组的简化求解 方法和 电主轴 轴承对转子 的支撑 刚度 , 析影响轴承支 撑刚度 的内外部因素 。建立 电主轴转子 分

轴承 系统 的简化模 型, 考虑轴承动态 支撑 刚度 的基础上 , 在 用有 限元 的方法进行 分析 , 到不 同转速和轴 向预紧力 得
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