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文明礼仪教育及实施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中学生文明礼仪的调研报告
中学生文明礼仪的调研报告一、引言礼仪是人们相处和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是人们在行为举止上遵守的道德规范。
中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文明礼仪对中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调研报告旨在了解中学生的文明礼仪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调查方法本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200份问卷,涵盖了不同年级和性别的中学生。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对中学生们平时的行为举止进行评价以及对文明礼仪的认识程度等问题。
三、调查结果1.文明礼仪的重要性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绝大多数中学生认识到文明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有85%的中学生认为文明礼仪能够改善人际关系,73%的学生认为文明礼仪对个人形象的塑造有积极作用。
这表明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2.存在的问题尽管中学生对文明礼仪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但调查结果显示,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65%的学生表示在学校食堂不会主动帮助搬运餐盘、清理桌面;30%的学生在与老师沟通时不会主动问好、道歉等,这些表明中学生在日常行为举止中缺乏文明礼仪的表现。
其次,有约50%的学生表示在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时不会主动让座给有需要的人;25%的学生表示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中会经常打断别人的发言,这些情况也暴露出中学生在公共场合和社交交往中的文明问题。
3.原因分析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父母对文明礼仪的重视程度不够高,他们往往更加重视学习成绩,忽视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礼仪修养。
另一方面,学校的教育也存在不足,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不够强调,导致学生缺乏相关素养。
四、对策建议鉴于调查结果和存在的问题,可以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首先,加强家庭教育。
家长应当培养孩子的文明意识,从小事做起,比如餐桌礼仪、与他人的交往等方面,培养孩子的礼貌待人的习惯。
其次,学校加强文明礼仪教育。
学校可以定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开设课程或组织相关活动,培养学生对文明礼仪的认识和培养。
文明礼仪研究报告
文明礼仪研究报告文明礼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规范和准则。
本报告旨在研究文明礼仪的定义、意义和影响,并探讨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发展。
一、文明礼仪的定义和意义文明礼仪是指在社会交往中遵守和维护的一种行为准则,包括言行举止、礼貌待人、尊重他人、谦和有礼等方面。
文明礼仪的目的是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
文明礼仪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社会和谐:文明礼仪可以避免冲突和矛盾的产生,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2. 传承文化传统:文明礼仪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承和发扬文明礼仪,可以保持文化的传统和内涵。
3. 塑造个人形象:文明礼仪可以展示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提升个人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4. 提升国家形象:文明礼仪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通过倡导和实践文明礼仪,可以提升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
二、文明礼仪的影响和作用文明礼仪对个人和社会都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1. 促进人际关系:文明礼仪可以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信任和友好,减少摩擦和冲突。
2. 培养公民素质:文明礼仪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培养和践行文明礼仪,可以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3. 塑造社会风气:文明礼仪的践行可以影响社会的风气和价值观念,倡导和传播正能量,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4. 提升国家形象:文明礼仪是国家形象的重要体现,通过践行文明礼仪,可以提升国家的国际形象和竞争力。
三、现代社会中的文明礼仪应用和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礼仪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发展也愈发重要:1. 建立法律法规:国家可以通过制定法律法规,规范人们的行为和言行,加强对文明礼仪的管理和监督。
2. 加强教育培养:学校和家庭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意识,加强礼仪教育的力度,提高学生文明素质。
3. 践行网络文明:网络时代,人们的言行举止往往是在虚拟世界中展示的,加强网络文明,倡导和践行网络礼仪尤为重要。
关于礼仪的结题报告
关于礼仪的结题报告在当今社会,礼仪作为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个人形象和社会关系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结题报告旨在探讨礼仪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应用,并提供一些实用的礼仪指南,以期提高读者对礼仪的认识和重视。
一、礼仪的定义与概述礼仪,简言之,是一种行为准则,是人们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出的尊重和关怀他人的方式。
它不仅仅是一种套路,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与社会规范。
礼仪主要分为言谈举止、衣着仪态、待人接物、用餐礼仪等各个方面。
礼仪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首先,礼仪能够加强个人形象,展现出自己对他人的尊重,树立良好的社交形象。
其次,礼仪是社交交往的桥梁,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增进彼此的相互理解。
最后,礼仪对于社会和谐稳定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它提醒人们要尊重他人的权益,遵守社会规范,以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
二、在各个场合中的礼仪应用1. 礼仪在商务场合中的应用在商务场合中,良好的礼仪能够为个人的职业发展和业务合作创造良好的机遇。
首先,适当的穿着与仪态展示出个人的专业形象,给人以认真负责的印象。
其次,言谈举止要得体得当,尊重他人的观点,合理表达自己的意见。
最后,注意商务用餐礼仪,以免因用餐方式的微小失误而造成尴尬。
2. 礼仪在公共场所中的应用在公共场所,遵守礼仪规范不仅能够减少冲突和不愉快事件的发生,还能够营造良好的公共环境。
例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有秩序,让老人、孕妇和残疾人先上车;排队等候时要有耐心和礼貌,不插队或争抢等行为。
3. 礼仪在家庭生活中的应用在家庭生活中,礼仪同样非常重要。
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关心,可以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例如,孝顺父母、关心兄弟姐妹,以及在餐桌上注意餐桌礼仪等都是体现家庭礼仪的重要方面。
三、实用礼仪指南1. 言谈举止礼仪指南(1)注意自己的口才和用词,避免粗鲁和激烈的言辞。
(2)尽量保持微笑和温和的表情,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3)主动倾听和回应他人的发言,以展示对对方的尊重和关注。
关于中学生文明礼仪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中学生文明礼仪情况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素质的提高,文明礼仪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中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文明礼仪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中学生文明礼仪情况的调研。
通过收集数据和分析结果,以期为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我们选取了市几所中学的几个班级进行了问卷调查。
问卷内容涵盖了中学生的日常行为、语言交流和社交礼仪等方面,共包含20个问题。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部分中学生的观察和记录他们的行为。
三、调研结果1.日常行为在中学生的日常行为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有78%的中学生坚持打扫学习区域和食堂的餐桌,62%的中学生能够主动帮助老师和同学,而只有40%的中学生能够主动让座给有需要的人。
另外,有40%的中学生在上课时爱发小纸团和嘴巴里含糖,并且存在大声喧哗的问题。
2.语言交流在中学生的语言交流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有65%的中学生在与他人交流时能够注意用语文明大方,注重礼貌。
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在朋友圈或社交平台上使用不文明语言或恶意攻击他人。
3.社交礼仪在中学生的社交礼仪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有55%的中学生能够主动给老师和同学问好,但只有30%的中学生能够主动行礼向师长问好。
同时,有45%的中学生在面对陌生人时不懂得礼貌地回答问题或回应。
四、问题分析1.社交礼仪学习的薄弱通过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在社交礼仪学习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对社交礼仪的教育不够,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家庭教育对此方面的重视不够。
2.社交平台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在社交平台上存在不文明用语和恶意攻击现象。
这可能与社交平台在中学生社交中的普遍使用有关。
社交平台对中学生言辞和行为的规范还需要加强。
五、对策建议1.加强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学校要加强对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视,将其纳入课程设置,并将礼仪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和特殊场合的教学中。
关于礼仪的结题报告
关于礼仪的结题报告不是第一次做课习题。
认真想想,自己先后主持了两个上海市青年教师基金会课习题,一个区级重点课习题,一个区级一般课习题,并且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多个各级各类的课习题研究。
这次不同。
在让我们时喜时悲的课习题研究过程中,在我们尝遍了研究的酸甜苦辣之后,胸中萌生的是对礼仪教育和课习题自己的热爱,。
也不是第一次写结习题汇报。
而每次写结习题汇报都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每当结习题汇报如期完成的时候,总是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这次不同。
在一步一个脚印的研究,严格、有序的实践之后,两万字的结习题汇报完全是水到渠成。
第一次经历这样一个令人回味的课习题研究过程。
我们的礼仪对中小学生礼仪教育的研究在去年立项之前已经进行了三年了,因为没有一个课习题的引领,当时的研究是鲁莽的、随意的、散乱的。
有一个想法就试试,再有一个想法就再试试。
因此,徒有我们称之为“莅伊”的礼仪教研组的热情投入,花了许多时间,编写了《小小礼仪》课程的初稿,但我们的礼仪教育仍然停留在每周一节的礼仪课上驻足不前,教育的效果令人失望。
课习题的立项对“莅伊”来说是个欢天喜地的好消息,我们开始静下心来审视我们的礼仪教育,思考和规划礼仪教育。
礼仪教研组也因1 / 3为“课习题组”这样一个新的名称而赋予了更多的责任。
我们开始以课习题组的名义聘请了有关方面的专家作为专业引领,我们开始挺直了腰杆在教师、学生、家长面前宣传我们的礼仪教育,我们也开始有序地进行着一项又一项的工作,并且把每一项工作的资料、成果都小心收藏。
在课习题研究的过程中,课习题组的成员都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
在一次次课习题组活动中,课习题一步步地推进,组员们对礼仪教育的理解也一步步地深刻,于是,我们更感觉到了学习的重要:我们相约到上海书城购买有关书籍,我们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寻找有关课习题研究的一切信息,我们自发来到专家的礼仪汇报现场聆听汇报……组员们礼仪方面的专业知识在不断地提升,而课习题也在组员们的汗水中茁壮。
文明礼仪研究报告
文明礼仪研究报告文明礼仪是人们在社交交往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规范和态度,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特色,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尊重。
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文明礼仪的重要性以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首先,文明礼仪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
文明礼仪的遵守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和睦相处,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在社交场合中,一个人的礼仪是否得体,直接关系到他人对其的评价和印象。
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应该贯穿于我们的言行举止之中,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同时,文明礼仪还可以提升自身的个人形象,增强自信心,提高交际能力,有利于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社会地位的提升。
其次,文明礼仪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礼仪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礼仪,人们可以感受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魅力和精神风貌。
在现代社会,由于文化交流的加深,人们更加关注跨文化交际中的礼仪差异问题。
因此,学习和掌握他人的礼仪规范,尊重他人的习俗和信仰,是促进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同时,文明礼仪的发扬和弘扬也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保持其活力。
最后,文明礼仪对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至关重要。
在一个法治社会中,文明礼仪是法律的延伸和补充,是人们自觉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
文明礼仪的遵守可以减少冲突和矛盾的发生,降低社会摩擦和纠纷。
同时,文明礼仪的普及和推广有助于培养公民的公德心和法治意识,为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文明礼仪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和人际关系和谐程度的重要体现。
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注重自身修养,学习和践行文明礼仪,以优秀的行为规范和良好的社交礼仪,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同时,政府和社会组织也应该加强相关宣传和教育,推动文明礼仪的普及和发展,营造一个和谐、友善的社会环境。
文明礼仪研究报告
文明礼仪研究报告文明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
它包括了言谈举止、外表仪态、待人接物等方面。
文明礼仪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能够促进人们彼此之间的和谐相处,增加社会的凝聚力。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文明礼仪的研究和探讨。
首先,言谈举止是体现一个人修养的重要方面。
在与他人交流时,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用词和态度。
避免使用粗鲁、侮辱性的言辞,也不要过分讥讽、嘲笑他人。
相反,应该将自己的观点以礼貌、理性的方式表达出来。
此外,我们还应该遵守交谈的规则,尊重他人的发言权和思想观点。
例如,在与长辈或上级交流时,我们应该注意言辞的恭敬和委婉,以示尊重。
其次,外表仪态是表达个人修养的重要方式。
我们应该注重自己的仪表形象,注意穿着得体、整洁。
衣着的选择应该符合场合的要求,不要穿着过于暴露或不雅观的服装。
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仪态举止,保持端庄、大方的姿态。
例如,我们在公共场所要注意不要大声喧哗、乱扔垃圾,为他人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再次,待人接物是社交礼仪的核心内容。
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不论对方的身份和地位如何。
在与他人交往时,我们应该表现出友善、真诚的态度。
要积极倾听对方的意见和建议,不要插嘴或打断对方的发言。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不给别人带来困扰或不适。
例如,在公共场所排队时,我们应该遵守秩序,不要插队或挤占他人的空间。
最后,文明礼仪也体现在我们对待公共财物的态度上。
公共财物是社会共有的资源,我们应该珍惜并妥善使用。
不要随意破坏或乱扔垃圾,要保持公共场所的整洁和有序。
此外,我们也应该遵守交通规则,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给予老人、孕妇和儿童让座。
综上所述,文明礼仪对于社会和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是人们交往的规范,也是人们修养的体现。
通过遵守文明礼仪,我们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和尊重,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注重文明礼仪的培养和提升,做一个文明的公民。
礼仪的结题报告
礼仪的结题报告项目背景礼仪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个人与社会交往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多元化,礼仪的规范和标准也面临着挑战和变化。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现代社会文明进步,本项目正式启动了礼仪研究和规范制定工作。
目标与任务目标制定符合现代社会规范的礼仪标准,宣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全社会礼仪素养水平。
任务•调研并汇总中华传统文化礼仪相关资料;•结合现代社会实际,制定与时俱进的礼仪标准;•开展礼仪培训和普及活动,提高社会人群的礼仪素养水平。
研究方法本项目采取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调研、案例分析、专家访谈等。
文献调研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礼仪相关的经典著作和专业书籍进行了广泛的梳理和整理,收集了大量可供参考的资料。
案例分析我们还对现代社会中典型的礼仪事件进行了分析,从中总结出礼仪规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专家访谈为了提高研究成果的专业性和可操作性,我们组织了多位礼仪专家进行深入访谈,听取他们的建议和看法,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礼仪标准。
研究结果我们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华传统文化礼仪礼仪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社会和谐和促进人际交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对《礼记》、《周礼》等传统著作进行了整理和归纳,综合总结出中华传统文化礼仪标准的基本要素和主要特点。
现代社会礼仪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礼仪的需求,我们还在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实际制定了现代社会礼仪标准,其中包括诸如职场礼仪、婚礼礼仪、商务礼仪等各个领域。
礼仪普及活动为了推广和普及礼仪文化,提高全社会的礼仪素养水平,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礼仪培训和普及活动。
包括线上讲座、线下培训等形式,覆盖了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人群。
结论与建议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在提高全社会礼仪素养、弘扬中华文化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我们在实践中还发现,礼仪规范的制定和普及需要长期的、系统的推进,需要政府、企业、学校、社会团体等多方合作努力实现。
农村高中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研究课题
农村高中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研究课题立项以来研究进展报告宿豫区来龙高级中学我校是一所农村高中,学生大部分基础薄弱,思想上进取心不强,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差。
有不少属于留守学生,基本上是由祖父母监管,这些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严重的问题,德育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家长知识水平不高,没有时间、没有方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这些孩子在行为习惯,文明语言方面做得很不够。
结合学校实际,我们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口,积极进行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我们在对部分教师、家长、学生问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教师、家长、学生的需求出发,继续以学校礼仪教育为突破口,创建德育特色学校,遵循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紧紧抓住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机遇,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不断内化学校的自身内涵和品味,进一步促进我校的快速、协调、特色化发展。
2009年7月,我校的和谐德育课题《农村高中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研究》被中央教科所正式确定为“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经验总结与推广研究”子课题和宿迁市教科所市级立项课题。
现将立项以来我校的有关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立项初,我们把礼仪教育活动分成三个阶段:学习发动阶段、践行体验阶段、总结提高阶段。
活动开始,学校利用班会、广播、宣传橱窗等阵地进行宣传。
各班举行了以礼仪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我们还出台了《来龙高中学生学校礼仪》、《来龙高中学生社交礼仪》、《来龙高中学生家庭礼仪》,组织学生学习。
学生们边学习边对照,寻找差距。
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对文明礼仪的认识和在各种场所的文明程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一个人的文明行为会影响他的一生,一个人的礼仪举止将造就一个民族的文明。
”自从开展了礼仪教育活动后,许多同学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不仅衣服穿得整整齐齐,一言一行也变得彬彬有礼,见到老师也知道问好了。
学校开展了“向不文明行为宣战”的征文,取得学生的积极参与。
二、以礼仪教育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礼仪教育和行为规范是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的。
高中生文明礼仪教育及实施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篇一:文明礼仪教育结题报告初稿文明礼仪教育研究的研究报告一、课题的提出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可见礼仪的重要性。
什么是“文明礼仪”简单地说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
在迈入21世纪的今天,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培养下一代的人文素质:如韩国《道德》课,将教育学生理解生活中的基本礼节及行为规范的内容和重要意义作为课程目标;日本设立“道德时间课”、“友爱课”;美国推行“公民教育”这已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道德风貌与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尊礼守仪,源远流长。
传统文化中的“礼”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它对现今学校德育仍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对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校是一个文明的大舞台,文明礼仪是学校精神面貌的展现。
古人云:“百行以德为首”。
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学生的第一需要是学会交往,其次才是学会学习,只有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进一步发展个性。
高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在高中阶段进行“文明礼仪普及教育与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研究,使学生系统地接受良好礼仪规范的熏陶教育,从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进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
当今社会,由于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与礼仪相悖的行为直接侵袭和影响着广大高中学生。
我们发现不少学生缺乏起码的礼仪常识:有些学生不知道鞠躬,不会微笑,不会握手;有的家庭甚至出现“孝顺颠倒”的不正常现象;不少孩子在社交中,习惯于以自我为主,缺乏一种与人谦让、合作的思想,不懂得尊重、关心、体谅别人,常常显得智力有余而教养不足、缺乏必要的礼仪修养。
对学生实施文明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们不仅要培养高智商的学生,同时我们还肩负着规范他们的行为习惯,教会他们懂得基本的文明礼仪的责任.把他们培养成具有高智商和高情商共同发展的社会新人.如何在新的课改环境下,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文明礼仪常识,去除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良的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摆在德育工作者面前的新问题.这正是本课题提出的背景.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
文明礼仪研究报告
文明礼仪研究报告文明礼仪研究报告一、引言文明礼仪是指社会成员在交往过程中所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行为准则,它是社会秩序和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文明礼仪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本研究报告旨在对文明礼仪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重要性和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重要性分析1. 维护社会秩序:文明礼仪是社会秩序的重要依托,它能够规范人们的行为和交往方式,有效避免冲突和纠纷的发生,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2. 促进良好交往:文明礼仪能够促进人们之间的良好交往,增进彼此之间的互信和友谊,为社会的合作和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3. 增强个人形象:文明礼仪是个人形象展示和提升的重要手段,它能够展示一个人的教养和修养水平,提高他人对其的好感度和尊重度,帮助个人在社会中更好地发展。
三、问题分析1. 公共场合不文明现象:公共场合存在着不文明的行为现象,比如大声喧哗、吐痰、乱扔垃圾等,严重影响了公众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环境的卫生整洁。
2. 网络言论不文明:在网络上,部分人的言辞和行为缺乏礼貌和尊重,互联网上的谩骂、侮辱等现象愈演愈烈,严重伤害了彼此的感情和社会的和谐。
3. 教育缺失:一些家庭和学校在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意识和行为习惯方面存在不足,导致新一代文明素养和道德观念相对较弱。
四、对策建议1. 加强教育宣传:通过社会广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宣传活动,引导公众养成文明行为习惯,提高社会文明意识。
2. 强化法律法规:加大对不文明行为的处罚力度,让违法者为其行为负责,增强公众对文明礼仪的重视和遵守。
3. 建立监督体系:建立相关监督机构和投诉渠道,加强对不文明行为的监管和处罚。
同时,加强社会监督,形成人人参与、共同维护文明礼仪的氛围。
4. 加强家庭教育:家庭作为教育的最初场所,应该加强对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注重培养他们的自我修养和社交能力。
5. 增加奖励机制:对于积极主动宣传文明礼仪、树立良好榜样的个人和单位,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表彰,以激励更多人积极参与到文明礼仪的推广中来。
文明礼仪课题总结
文明礼仪课题总结文明礼仪课题总结为了把文明礼仪教育工作做到实处,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受到教育,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班以文明礼仪进课堂课题研究活动的开展为契机,着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现将课题研究活动情况小结如下:一、认知明理,以形成学生自觉、自主、自动的行为习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学生要养成良好礼仪和行为习惯,首先是以“知”为开端,遵循知、情、意、行的内在规律,最后以形成自觉、自主、自动的行为习惯为归宿。
知是行为的先导,是产生行为的思想基础。
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灌输,教给学生应具有良好品质,帮助他们分析社会生活上和集体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使他们懂得讲礼仪、守规范的重要义,识别和抵制不文明的行为习惯和言行举止。
为了让学生养成讲文明、讲礼仪的自觉性,我们抓住《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一主教材,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和行为规范的训练,以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
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要依据。
利用文明礼仪课使学生讲文明礼仪教材句句理解,时时对照,付之行动。
通过学习、对照、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守规范、讲礼仪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行为要求和准则。
它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自我完善的需要,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文明的愉快情感,给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打下思想基础。
二、强化训练,开展活动,促礼仪行为规范养成⒈注意强化方法的指导,促进礼仪养成《规范》实施的过程的基础,是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过程,而习惯的形成又在于训练,它的特点是规定性和重复性,对学生课堂常规、礼貌用语、学生仪表衣着,按规范性要求进行反复训练。
根据学生特点,训练文明礼仪习惯,刺激学生始终保持一种兴奋而乐于参与的良好心态,使学生在乐于参与训练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
礼仪教研活动总结(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礼仪的认识和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我校师生的礼仪素养,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氛围,我校特举办了一次礼仪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专家讲座、案例分析、互动交流等形式,提升师生对礼仪的认识,增强礼仪实践能力。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师生对礼仪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礼仪观念。
2. 学习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掌握礼仪的实践技巧。
3. 培养师生良好的礼仪习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4. 促进校园文明建设,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氛围。
三、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本次活动邀请了我国著名礼仪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讲座内容涵盖了礼仪的基本概念、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礼仪在职场中的应用等方面。
专家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师生对礼仪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
2. 案例分析为了使师生更好地理解礼仪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活动安排了案例分析环节。
师生们共同分析了几个典型的礼仪案例,通过讨论、交流,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改进措施。
这有助于师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够迅速作出正确判断和处理。
3. 互动交流在互动交流环节,师生们积极参与,就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礼仪问题进行提问。
专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并给出实用的建议。
此外,师生们还分享了自己的礼仪心得,相互学习、借鉴。
4. 礼仪实践为了使师生将礼仪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活动安排了礼仪实践环节。
师生们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职场、家庭、社交等场景,实践礼仪规范。
通过实践,师生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礼仪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礼仪素养。
四、活动成果1. 增强了师生对礼仪的认识,树立了正确的礼仪观念。
2. 学会了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掌握了礼仪的实践技巧。
3. 培养了师生良好的礼仪习惯,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
4. 营造了和谐、文明的校园氛围,促进了校园文明建设。
五、活动反思1. 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师生参与度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礼仪课题教研总结
一、课题背景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际交往的重要规范。
随着社会的发展,礼仪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学生的礼仪素养,我校开展了“礼仪教育”课题研究。
通过课题研究,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礼仪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题研究目标1. 了解礼仪的基本概念、种类、原则和规范。
2. 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3. 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4.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题研究内容1. 礼仪教育现状分析通过对学校、家庭、社会等不同层面的调查,分析礼仪教育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
2. 礼仪教育课程开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实际需求,开发具有针对性的礼仪教育课程。
3. 礼仪教育教学方法研究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礼仪教育教学方法,如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
4. 礼仪教育评价体系构建建立科学、合理的礼仪教育评价体系,对学生的礼仪素养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5. 礼仪教育实践与推广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并在全校范围内推广。
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有关礼仪教育的文献资料,了解礼仪教育的发展趋势。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教师、家长对礼仪教育的看法和需求。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分析礼仪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
4. 行动研究法:结合实际教学,探索礼仪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
五、课题研究过程1. 课题立项阶段:确定课题研究方向,明确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2. 课题实施阶段:开展礼仪教育课程开发、教学方法研究、评价体系构建等工作。
3. 课题总结阶段:对研究成果进行整理、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六、课题研究成果1. 礼仪教育课程体系初步建立,包括礼仪知识、礼仪行为、礼仪情感等方面。
2. 形成了一套适合学生特点的礼仪教育教学方法,如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
关于文明礼仪的调查研究报告_礼仪常识_
关于文明礼仪的调查研究报告篇一:关于文明礼仪的调查研究报告一、调查背景:我国是礼仪之邦,素来讲究礼貌。
孔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
在现代文明社会,讲文明,懂礼貌,这种美德是应当得到大力弘扬的,因为它对于“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们广大公民应顺应时代的要求,自觉遵守,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文明公民,我们身在社会中,身份、角色在不停地变化之中。
我们这一刻讨厌别人,下一刻往往成了别人讨厌的对象。
这些无非都是“不拘小节”的行为所致。
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
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
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
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
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
因此,我们要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杜绝一切不文明的言行。
二、调查目的:①锻炼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②让学生在活动中对不文明现象有更深入的了解。
③促进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提高文明素养,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④调查我们身边的不文明现象,鞭挞不文明行为,以唤醒人们的文明意识,倡导文明新风。
三、调查对象:不同公共场所的路人四、调查形式:提问五、调查内容:调查学生自身的文明礼仪程度和对在校学生整体文明礼仪的看法。
问题如下:①你觉得当前学生整体文明礼仪状况如何?②哪些地方应该进一步改进?③为改变这些现象,你有哪些好的建议?六、调查时间:20xx-1-14 ~ 20xx-1-20七、调查结果: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许多人认为在校学生文明礼仪方面存在诸多不良的现象。
例如:说脏话,对老师不尊重,不注重课堂纪律,不注意个人、公共卫生,公交车上不让座,不爱护公共设施,不排队打饭等等。
文明礼仪课题结题报告
文明礼仪课题结题报告1. 引言文明礼仪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素养和技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变迁,文明礼仪的意义越来越凸显,对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文明礼仪的意义、现状、培养和弘扬等方面展开探讨,旨在提高人们对文明礼仪的重视和认知。
2. 文明礼仪的意义2.1 社会和谐文明礼仪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之一。
它规范了人们的行为举止,使人们能够相互尊重、互相包容,有效避免了冲突和纷争。
文明礼仪的实践促进了社会生活的和谐发展,营造了友好、融洽的社会环境。
2.2 个人修养与素质的提升文明礼仪的实践可以帮助个人提升修养和素质,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
遵守礼仪规范可以培养自律、自尊和自爱的品质,让个人更加自信、自强,对自身的发展有积极影响。
同时,礼仪的实践还能培养个人的感恩之心和宽容之心,提升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3. 文明礼仪的现状3.1 社会礼仪的淡漠当前,文明礼仪在一些场合和群体中受到冷落和忽视。
一些人对礼仪的重要性缺乏认识,甚至将其视为无关紧要的事情。
这种现象导致了一些不文明行为的存在,给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困扰。
3.2 面子文化和功利主义倾向在一些地方和人群中,面子文化和功利主义思想盛行,追求个人利益和形式,忽视了真诚、善意和互相尊重的原则。
这种现象导致了一些浮夸、虚伪和不真实的社交行为,不利于社会文明的推进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4. 培养和弘扬文明礼仪4.1 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和弘扬文明礼仪,需要重视教育的力量。
教育是塑造人们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重要途径,通过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可以将文明礼仪的意识和规范植入每个人的心中。
4.2 社会的引导和倡导社会的引导和倡导是培养和弘扬文明礼仪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当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强对文明礼仪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社会各界对文明礼仪的重视和认知。
4.3 个体自我修养个体的自我修养是弘扬文明礼仪的基础。
文明礼仪研究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文明礼仪研究报告标题:文明礼仪研究报告1.引言(字数:100)文明礼仪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它涉及社会交往、个人修养、文化传承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研究文明礼仪的现状,分析其意义,并提出促进文明礼仪发展的措施。
2.文明礼仪的现状(字数:300)2.1 社交礼仪的衰落: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忽视礼貌和尊重他人的基本原则,导致社交关系紧张,甚至产生冲突。
2.2 公共场所的文明问题:很多人在公共场所缺乏秩序感,噪音污染、乱丢垃圾等现象屡见不鲜,给他人造成困扰。
2.3 网络礼仪的缺失: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表现出冷漠、无礼的态度,传播虚假信息、恶意攻击等不良行为严重影响网络环境。
3.文明礼仪的意义(字数:300)3.1 增强社会和谐:文明礼仪有助于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相互理解、尊重和信任,进而促进社会和谐的形成和发展。
3.2 彰显个人修养:文明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体现,通过遵守礼仪规范,人们可以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提升社会地位。
3.3 传承文化传统:文明礼仪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人类智慧,通过推崇礼貌和传统习俗,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文化遗产。
4.促进文明礼仪发展的措施(字数:400)4.1 加强教育引导:各级教育部门应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视度,从小学到大学都应将文明礼仪纳入课程设置,在校园中建立文明礼仪的示范。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2 强化社会监督:媒体应加大对不文明行为的曝光力度,社会各界应通过舆论监督和自觉约束,共同维护良好的文明秩序。
4.3 建立法规制度: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法规和制度,规范公共场所的行为规范,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从制度层面推动文明礼仪的发展。
4.4 倡导公民责任:每个公民都应树立起良好的文明观念,自觉遵守礼仪规范,主动做到文明待人、文明行为。
5.结论(字数:100)文明礼仪是社会进步的基石,它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和谐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礼仪教育的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前言礼仪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提高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礼仪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推进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于本学期开展了礼仪教育实践活动。
以下是本次实践活动的总结报告。
二、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礼仪的认识越来越重视。
良好的礼仪素养不仅能够体现一个人的文明程度,还能够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部分学生仍然存在言行举止不文明、不礼貌的现象。
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礼仪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校决定开展礼仪教育实践活动。
三、活动目标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礼仪观念,提高道德素养;2. 培养学生良好的言行举止,形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3. 促进学生与同学、老师、家长的和谐相处;4.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四、活动内容1. 开展礼仪知识讲座我校邀请了专业的礼仪讲师为学生进行礼仪知识讲座,内容包括:个人礼仪、社交礼仪、公共礼仪等。
通过讲座,使学生了解礼仪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规范。
2. 组织礼仪实践活动(1)课堂礼仪: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
(2)校园礼仪:要求学生在校园内保持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不践踏草坪。
(3)校园活动礼仪:在校园活动中,要求学生遵守活动规则,尊重他人,积极参与。
(4)家庭礼仪:要求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尊敬父母,关爱兄弟姐妹,共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3. 开展礼仪主题班会各班级开展以“礼仪”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礼仪故事,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 制定礼仪规范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礼仪规范,如:学生着装规范、课堂行为规范、校园活动规范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活动成果1. 学生的礼仪观念得到了明显提高,言行举止更加文明礼貌。
2. 学生与同学、老师、家长的关系更加和谐,校园氛围更加融洽。
3. 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文明礼仪教育结题报告初稿文明礼仪教育研究的研究报告一、课题的提出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可见礼仪的重要性。
什么是“文明礼仪”?简单地说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
在迈入21世纪的今天,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培养下一代的人文素质:如韩国《道德》课,将教育学生理解生活中的基本礼节及行为规范的内容和重要意义作为课程目标;日本设立“道德时间课”、“友爱课”;美国推行“公民教育”??这已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道德风貌与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尊礼守仪,源远流长。
传统文化中的“礼”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它对现今学校德育仍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对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校是一个文明的大舞台,文明礼仪是学校精神面貌的展现。
古人云:“百行以德为首”。
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学生的第一需要是学会交往,其次才是学会学习,只有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进一步发展个性。
高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在高中阶段进行“文明礼仪普及教育与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研究,使学生系统地接受良好礼仪规范的熏陶教育,从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进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
当今社会,由于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与礼仪相悖的行为直接侵袭和影响着广大高中学生。
我们发现不少学生缺乏起码的礼仪常识:有些学生不知道鞠躬,不会微笑,不会握手;有的家庭甚至出现“孝顺颠倒”的不正常现象;不少孩子在社交中,习惯于以自我为主,缺乏一种与人谦让、合作的思想,不懂得尊重、关心、体谅别人,常常显得智力有余而教养不足、缺乏必要的礼仪修养。
对学生实施文明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们不仅要培养高智商的学生,同时我们还肩负着规范他们的行为习惯,教会他们懂得基本的文明礼仪的责任.把他们培养成具有高智商和高情商共同发展的社会新人.如何在新的课改环境下,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文明礼仪常识,去除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良的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摆在德育工作者面前的新问题.这正是本课题提出的背景.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
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二十一世纪的人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它强调的就是教育者及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此课题的研究也会在培养学生的“四会”过程中体现出实践中的应用价值,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充分体现其实用性和科学性。
二、研究目标1、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在新形势下学生自我文明礼仪形成的途径,总结新课改教育环境下文明礼仪教育体系建构的一般方法。
2、归纳总结在新的德育工作环境下建立有利于文明礼仪教育养成的新的长效机制。
3、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对学生发展带来的影响,并促进学生实现文明礼仪的自我教育.4、建构课题研究,建构我校德育教育新形势下文明礼仪教育的新体系,创建全新人才培养模式。
三、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一)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社会文化情境下,以自己的背景经验和知识结构为基础;主动地探索、发展、总结、实践的发展过程,是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学习技术,对外部信息主动地选择加工,从而获得自己的认知过程。
因此,我们汲取建构主义理论,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凸显学生主体性,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2、主体间性教育理论主体间性教育即交互主体性是主体间的交互关系。
主体间性不是反主体性,不是对主体性的绝对否定,而是对主体性的扬弃,主体间性涉及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是主体与主体的共在关系,主体间性教育教育理论认为,现代教育是主体间性教育,主体间性即师生间交互关系是现代教育本质所在;现代教育过程是一种主体间性活动过程,师生间的双向或外向交互活动是现代教育过程的关键所在。
3、主体性教育理论孙喜亭认为:强调教育主体功能就是把人作为主体对待,把人本身的发展作为教育的目的,把教育变为人的教育,而不是工具的教育,以使人在社会生活中以主体身份出现,充分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全面推动社会的进步。
王道俊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或受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同时认为,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教育过程和教育管理本身要有主体性。
黄崴认为教育是人的主体发展的过程,同时认为“主体性教育是有目的地增强和发展人的现代性、有效性、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的过程”。
4、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特指本世纪60-70年代盛行于美国,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直接影响和作用下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
这一教育思潮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发展人的潜能和树立自我实现观念,主张教育是为了培养心理健康、具有创造性的人,并使每个学习者达到具有满足感与成就感的最佳状态。
5、元认知理论元认知”即自我认知。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弗莱维尔认为:元认知就是个体对思维活动的自我体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
其实质就是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
它在个体的整个活动中处于支配地位,能控制调节活动,并能促进个体思维的创新。
它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最早,这一理论主要应用于人的认知领域活动中。
元认知被认为是认知活动的核心,在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元认知应用于德育主要是能够促进学生对自我行为的认知、监控和调节。
(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各种文献档案,为制订研究方案提供依据。
2.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指以实践中的实践者为主体,以实践者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课题,在实践中并为了实践的一种研究活动。
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
3.调查法。
调查法是指通过书面或口头回答问题的方式,了解被试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调查法主要以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针对问题进行陈述的方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可以向被调查者本人作调查,也可以向熟悉被调查者的人作调查。
4.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指的是追踪研究某一个体或团体的行为的一种方法。
它包括对一个或几个个案材料的收集、记录,并写出个案报告。
它通常采用观察、面谈、收集文件证据、描述统计、测验、问卷、图片、影片或录像资料等方法。
在本课题中对有突出特点的学生(主要是表现很突出的学生以及问题学生)进行跟踪研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行为状态,以便优秀学生的成长对课题组有启发意义,而对问题学生的跟踪研究将会改变他们的行为习惯和思想方法,从而使问题学生得到转变,使其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得到鼓励,最后达到教育目标。
5、经验总结法:及时回顾总结实践研究做法,整理总结形成经验、报告。
四.课题研究过程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初期研究—中期研究—终期研究)——总结、鉴定、验收阶段。
(一)准备阶段(时间需要确定)确立课题,成立课题研究机构,拟定课题研究方案,制定实施计划,明确工作职责,组织课题组成员参与培训学习,进行问卷调查,申报课题。
(二)实施阶段(时间需要确定)1、初期研究(时间)成立课题研究组织机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分别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聘请专家指导组,由政教主任叶如广负责组织实施。
具体内容见《准备及初期研究安排表》。
表一、准备及初期研究安排表阶段研究小结:本阶段,通过学习培训,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
通过远程教育、互联网的建设改善学校的技术设备,通过对学生、学生家长、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结合学校实际,制定详实的研究计划,初步提出新形势下构建学生自我文明礼仪形成的德育体系的思路和方法。
2、中期研究(时间需确定)本阶段,注重搜集相关研究成果,全面开展实施研究,初步探索文明礼仪教育篇二:农村高中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课题开题报告农村高中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课题开题报告宿豫区来龙高级中学一、课题的提出:(一)、研究的背景:近年来,从文明行为习惯养成入手来研究高中学生德育越来越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各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倍加重视,我校的<<农村高中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研究>>的课题研究被正式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子课题、宿迁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德育专项课题。
我校十分重视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的养成教育,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学校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龙高级中学学生礼仪规范》和《来龙高级中学学生在校一日常规》等行为习惯培养教材,以养成教育为主狠抓学生行为规范练习,开展文明班级评选为主线来强化德育治理。
开展文明卫生礼仪行为教育,讲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开展“文明在我脚下”、“文明在我手上”、“文明在我口中”活动。
几年的实践,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已基本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我校逐步走出一条以养成教育夯实学校德育,进而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之路。
(二)、研究的意义:1、礼仪是优良传统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相貌的美高于光泽的美,而优雅合适的动作美又高于相貌美,这是美的精华。
”学习礼仪使自己懂得尊重,懂得与人沟通、懂得塑造自己的形象。
人的形象是通过人的言行所表现出来的品格形象、人格形象及个人外表形象组成。
它是学校形象和学校品牌的基石。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
礼仪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到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
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传统礼仪文化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学校对礼仪文化教育不够重视,许多不文明的行为有增无减。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更有必要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使传统礼仪文化古为今用,重建现代文明礼仪。
这对于提升个人修养,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深远意义。